《环境工程学报》作者投稿声明.
- 格式:docx
- 大小:15.39 KB
- 文档页数:2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投稿经验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环境保护和工程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作为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的学术期刊,《环境工程技术学报》为广大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研究成果的平台。
本文将分享一些关于投稿该期刊的经验,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适应投稿要求。
我们需要注意在文章中避免插入任何网络地址。
这是为了避免引导读者离开文章,保持文章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同时,文章中也不应包含任何数学公式或计算公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章的内容。
为确保文章内容的独一性,我们应避免内容的重复出现。
这意味着在文章中不应反复提出同一个问题,并且需要确保文本的结构合理,段落明晰,使用适当的标题来增强阅读流畅性。
我们还需注意不得使用、插入任何形式的图片链接,并避免使用依赖图像的语句,如“如图所示”等字眼。
这是为了确保文章能够独立地传达信息,而不依赖于外部的图片或图表。
文章应刻画明确,句式流畅,并使用丰富多样的词汇来表达。
我们应尽量使用准确的中文进行描述,避免歧义或误导的信息。
同时,文章还应以人类的视角进行写作,使其富有情感,并使读者感到仿佛是真人在叙述。
这样可以保证文章的自然度以及流畅度,避免让人感觉像机器生成的内容。
我们不必在文章中过多自我介绍,而是应专注于核心内容的介绍和阐述。
我们要确保文章的内容准确无误,严肃认真,避免误导读者。
同时,文章的结构要合理,段落要明晰,使用适当的标题来引导读者的阅读。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是一个重要的学术期刊,对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的学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遵循上述投稿经验和要求,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该期刊的投稿要求,提高投稿的成功率。
希望读者能够从本文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帮助,为环境工程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engineering投稿模板标题: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投稿模板引言概述: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环境化学工程学报)是一本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致力于环境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为了帮助作者规范投稿,本文将详细介绍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的投稿模板,包括正文结构和内容要求。
正文内容:1. 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目的和意义1.3 文献综述2. 研究方法2.1 实验设计2.2 数据采集与处理2.3 理论模型构建2.4 实验设备与仪器3. 研究结果与讨论3.1 实验结果3.2 数据分析与解释3.3 结果与前人研究对比3.4 结果的启示与局限性4. 结论4.1 主要研究发现4.2 结果的意义与应用价值4.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5. 参考文献5.1 文献引用格式5.2 引用文献的要求5.3 文献的排序和格式总结:在投稿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时,作者应按照以下结构撰写文章:引言概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讨论、结论和参考文献。
在正文部分,作者需要详细描述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并进行文献综述。
研究方法部分应包括实验设计、数据采集与处理、理论模型构建以及使用的实验设备与仪器。
研究结果与讨论部分应提供实验结果、数据分析与解释,并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
结论部分总结主要研究发现、结果的意义与应用价值,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最后,参考文献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引用和排序。
投稿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需要遵循严格的投稿模板,只有准确按照要求撰写的文章才能提高被接受的机会。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并译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选择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的具有独立性的实在词。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
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据应注明资料来源。
9.注释: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
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其序号为①②③……。
10.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
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其他未说明文献〔Z〕。
作者投稿声明
稿件编号:
论文作者:
本人代表论文(以下简称“本文”)的全体作者郑重声明如下:
1.本文所报道的研究成果均系本人或本研究组全体人员的原创性研究成果,除本文作者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表或已撰写但尚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无任何侵犯他人或其他版权所有者知识产权的问题。
2. 本文无政治错误,亦不涉及国家机密或任何不宜公开发表的敏感问题。
3.文中报道的研究成果(含图、表中数据的全部或部分)未曾发表亦未曾投其它科技期刊;在接到《环境科学学报》稿件处理通知前,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再投其它科技期刊。
4.本文作者已了解《环境科学学报》关于反对论文作者一稿两投或变相一稿两投以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行为的立场和做法。
5. 文责自负。
如出现与1-4项不符的情况,由作者承担一切责任并赔偿编辑部的损失。
6.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自本协议签署之日起,本文全体作者同意将该论文之版权(包括纸型出版权、复制、发行、以及光盘、网络等电子媒介的出版权等)转让给《环境科学学报》编辑部。
7.本文作者了解《环境科学学报》编辑部关于收取稿件发表费的做法,并对相关的收费标准不提异议。
8.本文作者认识到本声明所体现的各项承诺的重要性,并承担违背此承诺所引起的一切后果。
责任作者(签名):
年月日。
《环境工程学报》作者投稿规范(2016年4月7日)1 文章题名要求1)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使用信息。
题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
外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2)建议中文题名中不要出现“×××研究”的字样;建议英文题名不要出现“Study on ×××”的字样,英文题名仅首词的首字母大写(专有名词除外)。
2 作者署名正式的汉语人名由姓和名2个部分组成。
姓和名分写,姓前名后,姓的字母全大写,姓名之间用空格分开。
示例:孙小五,SUN Xiaowu。
署名作者全部列出(第一作者为学生时,将导师标注为通信作者)。
署名作者排于题名之下居中位置。
作者工作单位的中英文要完全对应。
工作单位要写二级学院等,要求写全称。
如:“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不可简写为“中科院生态中心”。
3 中文摘要1)采用报道性摘要,用来报道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向读者提供论文中全部创新内容和尽可能多的定量或定性的信息,完整、简明地概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篇幅一般在200~300字。
2)摘要力求简短精炼,明确具体,避免使用笼统、空泛的词语。
3)摘要中一般不用数学式、化学方程式和结构式,不用图表,以及非公知公认的符号和术语,也不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
原则上不用引文。
4)按照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的逻辑顺序书写。
4 关键词1)关键词要能准确反映文章的主题,方便检索。
2)关键词是从题名、摘要和正文中选出来的,一般为5~8个。
5 篇首页脚注1)篇首页脚注部分标“基金项目”“收稿日期”“修订日期”“第一作者简介”及“通讯联系人”等字样。
其中“基金项目”标明项目来源和项目编号,2个或2个以上的项目来源之间用分号“;”隔开,项目编号用圆括号“( )”括起。
作者投稿声明第一篇:作者投稿声明作者投稿声明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上述文章的全体作者同意将稿件投到《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代表上述文章的全体作者,承诺以下各项:1.保证本稿件的内容未曾正式发表过,无一稿两投。
2.保证文中无政治错误,无政治、军事和科学技术泄密情况,如出现以上问题由作者及其单位负一切责任。
3.保证全体作者的署名及排序没有异议。
多单位合作的稿件,保证单位排序没有异议,且无知识产权纠纷。
在论文修改过程中,如有增减作者或变更署名单位,需全体作者同意、第一署名单位和责任作者出具证明。
4.由论文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投稿时指定负责人)负责论文的修改、答疑、校对、支付审稿及其它出版费用、处理单行本及稿酬等与稿件有关的所有事宜。
5.文责自负。
如出现与1~4项不符的情况,由作者承担一切责任并负责赔偿编辑部的损失。
6.稿件接受发表后,作者将稿件的各种出版权(包括纸型出版权、复制、发行、以及光盘、网络等电子媒介的出版权等)转让给《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编辑部。
7.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务必认真审读全文,注意:无国界等政治性错误;全文学术观点和文字表达无误;数据及图表正确无误(有中国地图必须经中国图片社审查,并出具证明);名词术语规范;统计学处理正确;法定计量单位正确;参考文献按本刊的规范编排准确无误(请参照本刊投稿须知)。
8.届时交付《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编辑部收取的该文章的发表费。
请认真阅读本协议书后签字。
责任作者(签名):第一作者(签名):年月日年月日第二篇:投稿声明投稿声明投稿名称:所有作者姓名:稿号:声明内容:1.所投论文或设计作品的内容未在任何其他正式出版物上以任何方式发表过,且无一稿多投现象。
论文应不属于任何语种的翻译稿、改编或选编稿;设计作品应为作者原创作品,保证作品的真实性和原创性。
投稿须知一、对来稿的总体要求来稿首先必须属本刊刊登范畴(参见本刊简介中的栏目设置),其次,应主题明确,重点突出,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字精练,图表清晰。
每篇论文篇幅尽量不超过8页。
来稿应包括(按以下顺序):题名、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需全称,大学应到院系一级)、所在城市、邮编、摘要、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英文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作者单位(英文)、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正文以及参考文献。
在首页地脚处注明获基金资助或其他资助方面的信息(包括项目批准号)、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职称、主要研究领域和电子邮箱)以及通讯联系人的电子邮箱。
二、对题名的要求论文题名应尽可能简洁、准确,不宜过长,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
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其是以名词性短语,一般不用陈述句。
冠词可用可不用时均不用。
除句首字母大写外,其余全部小写(专有名词除外)。
英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
三、对摘要的要求论文摘要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切忌将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自我评价。
应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要将“本文”、“作者”等用作主语,建议采用“为了......对...... 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等,以300 字左右为宜。
英文摘要一般是中文摘要的转译,应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句型力求简单,慎用长句;用过去时态叙述研究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研究结论;以150~180个实词为宜。
四、对正文的要求文稿用5号字,双栏排(22字×2栏×43行),量和单位符号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
稿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要清晰,矩阵、矢量用黑体表示。
正文中的缩略词在第一次出现时必须写出全称。
各级标题均左顶格书写。
标题的序号均用阿拉伯数字, 一级标题为“1”, 二、三级标题编号数字间用下圆点相隔, 例如“1.1”和“1.1.1”。
环境工程学报环境工程学报环境工程学报07年由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更名为:环境工程学报。
《环境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本刊始创于1980年,原名《环境科学丛刊》,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曾于1993年和2000年先后更名为《环境科学进展》和《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为了进一步提升刊物的学术水平,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本刊自201X年1月起正式更改为现名。
环境工程学报封面《环境工程学报》的前身均属“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国内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领域的重要期刊,在国内环境学术界和环保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多年来,一直被国内外一些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如美国的《CA》、《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环境科学文摘》、《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等。
《环境工程学报》的办刊宗旨为:“促进国内外环境工程学领域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推动我国环境工程学科和环保事业的发展。
”本刊将为国内外环境工程学领域搭建起一个高水平的信息交流平台,并力争成为该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期刊。
《环境工程学报》以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为主,突出学术性与技术性,亦刊登少量高水平的特约综述。
所设主要栏目有:综合评述、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测与评价以及生态环境工程等。
期刊读者对象主要为:环境工程学领域的科研人员、技术研发人员、各级环保管理人员、环保企业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等。
《环境科学学报》投稿须知本刊是环境科学类学术月刊,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刊力求及时报导国内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新近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跟踪最新学术进展,推动我国环境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本刊采取主编约稿和作者自由投稿2种方式组稿。
本刊要求自由投稿的研究论文所报导的必须是原创性研究成果,有关理论或技术的综述/评述/进展类的自由投稿,本刊不予受理。
本刊稿件录用原则是:1)要求来稿选题新颖,具有开拓性或创新性,属于国内或国际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应用研究方面的前沿课题;2)所报道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或工程开发应用价值,能够引起本学科同行的广泛关注;3)所报告的实验方法/技术路线合理,数据可靠,推理严谨,结论明确;4)论文写作规范,无政治思想错误,无国界、国名等错误,不涉及保密问题,无抄袭或一稿多投问题。
为执行出版领域相关国家标准,贯彻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有关期刊编辑出版的标准和规范,本刊制定了具体的稿件格式要求。
若来稿不符合本刊格式要求,则不予送审。
请作者投稿前认真查阅本刊现刊,或登录本刊主页查询《稿件格式要求》。
投稿方式:请作者登录本刊主页后,在左侧的作者登录区内按提示进行用户注册和投稿;自2006年5月1日起,本刊不再接受电子邮件投稿及打印件邮寄投稿。
本刊声明事项:欢迎作者投稿前登录本刊主页查询投稿要求。
如仍有疑问,亦可直接打电话或发E-mail直接向本刊编辑部咨询。
邮政地址:100085 北京2871信箱;咨询电话:(010)6294 1073;电子邮箱:hjkxxb@;网页地址:http:// 。
《环境科学学报》对稿件各部分内容的要求1.论文题名:论文题名要简练并明确反映论文内容,一般在20~25字以内;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2.论文摘要:摘要应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3人称写,避免使用“本文研究了……”、“作者研究了……”等字样;摘要应以过去时态阐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或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其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也能够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包含与论文同等数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亦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摘要应做到文字精炼、准确,避免自我评价,篇幅一般控制在500字以内;除实在无法变通外,摘要中不宜出现图、表、化学结构式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英文摘要应与中文对应,无语言表达错误,符合英文语言习惯;为便于国际交流,英文摘要可适当详细、篇幅适当加长。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投稿经验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环境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也变得愈发重要。
作为环境工程领域的权威期刊,《环境工程技术学报》一直是学者们投稿的首选之一。
本文将分享一些关于在《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投稿的经验,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撰写和提交自己的研究成果。
关于文章的网络地址问题。
在撰写文章时,应避免插入任何网络地址,包括以"http"开头的链接。
这是因为期刊要求文章内容的纯文本格式,以确保内容的一致性和可阅读性。
文章中不得包含数学公式或计算公式。
在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数学公式和计算公式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在投稿时要注意避免使用这些公式。
我们应该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来描述研究方法和结果,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和复现我们的研究。
第三,确保文章内容的独一性,避免内容重复出现。
在撰写文章时,我们应该避免反复提及相同的观点或数据,以免读者感到乏味。
相反,我们应该尽量提供新颖的研究思路和观点,为读者呈现一篇独特的文章。
第四,文本的结构和段落应该清晰明了。
我们可以使用适当的标题来划分不同的段落,以增强文章的阅读流畅性。
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中心思想,并通过连贯的句子和段落过渡来展开。
第五,不得使用或插入任何形式的图片链接。
在撰写文章时,我们应该避免使用图片来支持我们的观点或论证。
相反,我们应该使用文字和数据来清晰地表达我们的研究成果和结论。
第六,避免使用依赖图像的语句。
在文章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依赖图像的语句,如"如图所示"等字眼。
我们应该用文字清晰地描述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和重现我们的研究。
第七,不得在文章中反复提出同一个问题。
在撰写文章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重复提出相同的问题,以免读者感到无聊和困惑。
相反,我们应该尽量提供新颖的观点和思考,为读者呈现一篇有深度的文章。
第八,不必在文章中过多自我介绍。
在撰写文章时,我们应该专注于研究内容和方法的介绍,而不是过多自我介绍。
《环境科学学报》投稿须知(官方认证)刊名:环境科学学报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主办: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周期: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0253-2468CN:11-1843X邮发代号:82-625历史沿革:现用刊名:环境科学学报创刊时间:1981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环境科学学报》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刊源,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美国《ChemicalAbstracts》(《化学文摘》)、联合国《AquaticSciencesandFisheriesAbstracts》(水科学和渔业文摘)等收录。
《环境科学学报》的最新影响因子: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新近出版的200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影响因子0.954,在国内资源与环境类期刊中名列第2位(在环境科学类期刊中名列第1位)投稿须知本刊是环境科学类学术月刊,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刊力求及时报导国内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新近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跟踪最新学术进展,推动我国环境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本刊采取主编约稿和作者自由投稿2种方式组稿。
本刊要求自由投稿的研究论文所报导的必须是原创性研究成果,有关理论或技术的综述/评述/进展类的自由投稿,本刊不予受理。
本刊稿件录用原则是:1)要求来稿选题新颖,具有开拓性或创新性,属于国内或国际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应用研究方面的前沿课题;2)所报道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或工程开发应用价值,能够引起本学科同行的广泛关注;3)所报告的实验方法/技术路线合理,数据可靠,推理严谨,结论明确;4)论文写作规范,无政治思想错误,无国界、国名等错误,不涉及保密问题,无抄袭或一稿多投问题。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投稿经验1. 前言在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的当下,环境工程技术已经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学科。
作为一名环境专业的学生,我深感应该积极投稿,为该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下文将介绍我在环境工程技术学报上投稿的经验。
2. 选题在选择投稿的题目时,应结合自己所学和兴趣,同时也要深入了解当前行业热点和前沿,尽量选择切实可行、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课题。
同时,在选择题目时也要注意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难点,避免重复或者没有创新性的研究。
3. 论文撰写在论文撰写过程中,首先要注意文献综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一篇好的论文,需要对当前领域的相关文献和实验数据做深入研究,并且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实验探究,以提高论文的科学性和可读性。
论文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也是极其重要的。
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重复性是评判一篇论文好坏的重要标准。
此外,在结果分析中也要注意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图表的合理运用,以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
最后,在论文结论中,需要简明扼要地总结出论文的核心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4. 投稿流程在论文写作完成后,应认真阅读和遵守期刊投稿的要求和流程,包括论文格式要求、字数限制、撰写要求、图表格式等等。
了解期刊的审稿时间和流程,如果投稿被退回,则应认真阅读审稿意见,对论文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修改。
最后,建议投稿时应慎重选择期刊,并且仔细思考和斟酌自己的论文是否适合该期刊的主题和范围。
同时,还要认真对待审稿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按照修改意见进行调整和修改。
5. 结语在环境保护日益受到广泛重视的当下,通过论文发表,可以进一步深化对环境领域的研究和探讨,为该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会如何撰写和投稿论文,是我们环境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环境科学学报》投稿须知本刊是环境科学类学术月刊,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刊力求及时报导国内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新近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跟踪最新学术进展,推动我国环境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本刊采取主编约稿和作者自由投稿2种方式组稿。
本刊要求自由投稿的研究论文所报导的必须是原创性研究成果,有关理论或技术的综述/评述/进展类的自由投稿,本刊不予受理。
本刊稿件录用原则是:1)要求来稿选题新颖,具有开拓性或创新性,属于国内或国际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应用研究方面的前沿课题;2)所报道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或工程开发应用价值,能够引起本学科同行的广泛关注;3)所报告的实验方法/技术路线合理,数据可靠,推理严谨,结论明确;4)论文写作规范,无政治思想错误,无国界、国名等错误,不涉及保密问题,无抄袭或一稿多投问题。
为执行出版领域相关国家标准,贯彻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有关期刊编辑出版的标准和规范,本刊制定了具体的稿件格式要求。
若来稿不符合本刊格式要求,则不予送审。
请作者投稿前认真查阅本刊现刊,或登录本刊主页查询《稿件格式要求》。
投稿方式:请作者登录本刊主页后,在左侧的作者登录区内按提示进行用户注册和投稿;自2006年5月1日起,本刊不再接受电子邮件投稿及打印件邮寄投稿。
本刊声明事项:欢迎作者投稿前登录本刊主页查询投稿要求。
如仍有疑问,亦可直接打电话或发E-mail直接向本刊编辑部咨询。
邮政地址:100085 北京2871信箱;咨询电话:(010)6294 1073;电子邮箱:***************.cn;网页地址:http:// 。
《环境科学学报》对稿件各部分内容的要求1.论文题名:论文题名要简练并明确反映论文内容,一般在20~25字以内;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环境工程学报》
《环境工程学报》是我国环境工程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旨在促进环境工程学科的发展和交流。
该期刊创刊于1993年,现已成为影响力最大、发表环境工程学术论文数量最多的学术期刊之一。
该期刊主要刊载环境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综述、教育论文、研究报道、技术应用等内容。
覆盖领域包括水污染控制、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空气污染控制、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该期刊的读者主要为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师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
该期刊在编辑体系、编委会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其编辑部设有两位主编,50多位副主编和100多位编委。
编委会成员由环境工程领域内的知名专家、教授、研究员组成,来自国内外各大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等。
该期刊还与多个国内外知名期刊开展合作交流,开展联合出版等活动。
该期刊的发表质量严格把控,注重学术水平和论文内容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同时,该期刊不仅在论文刊发方面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还会定期举办学术会议、编写重要学术专著和教材,推荐高质量文章到其它学术期刊发表等活动。
总之,环境工程学报是国内环境工程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重视学术水平和应用性,推动学科发展和交流,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是环境工程领域内的研究人员、工程师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重要参考和学习资源。
环境科学学报格式《环境科学学报》稿件格式要求1. 章节设置:按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和学术论⽂的编写格式》)规定,本刊要求论⽂包括以下3部分: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附录(如果有的话)。
其中前置部分包括题名,作者姓名、单位、邮编(统称作者信息项),中、英⽂摘要及关键词;主体部分包括引⾔、正⽂、结论、致谢和参考⽂献表。
⽂章各部分的排列顺序为:题名,作者信息项,中⽂摘要及关键词,英⽂题名,英⽂作者项,英⽂摘要与关键词;引⾔、正⽂、结论、致谢、参考⽂献表和附录。
本刊要求来稿的正⽂部分原则上应包括“材料与⽅法”/“资料与⽅法”/“实验部分”、“结果”、“结果分析”/“讨论”等⼏部分。
2. 标题和序号:按国家新闻出版⾏业标准CY/T 35-2001(《科技⽂献的章节编号⽅法》)规定,论⽂正⽂部分按层次列标题。
标题序号为3级(1→1.1→1.1.1),3级以下不设标题,可采⽤序号或字母列出顺序。
标题务求简练,并避免“有序号,⽆标题”现象。
3. 标点符号:应根据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法》)规定正确使⽤标点符号,⾏⽂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尤其避免整段⽂字“⼀逗到底”。
4. 数字⽤法:根据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法的规定》)的要求正确使⽤数字,凡计量单位前必须使⽤阿拉伯数字,其它场合凡可使⽤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时,⼀律使⽤阿拉伯数字。
公元世纪、年代、年、⽉、⽇和时刻均⽤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
引⽂著录、⾏⽂注释、表格和插图中的⽇期和时刻按GB/T 7408-94规定的扩展格式表⽰,如1996年1⽉8⽇,采⽤半字线分隔形式:1996-01-08;14时12分36秒为“14:12:36”。
⼩数点前或⼩数点后超过4位(含4位)的数字,应采⽤3位分节法,从⼩数点向左或向右每3位之间空开1/4字距。
5. 数值修约:数值的修约应按GB 8170-87(《数值的修约规则》)和GB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附录的参考件进⾏。
《环境工程学报》作者投稿声明
2017-07-28
作者投稿声明
稿件编号:
论文全体作者(签名):
本人代表论文基于正交实验的水质COD在线测试最优消解条件(以下简称“本文”)的全体作者郑重声明如下:
1.本文所报道的研究成果均系本人或本研究组全体人员的原创性研究成果,除本文作者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表或已撰写但尚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无任何侵犯他人或其他版权所有者知识产权的问题。
2. 本文无政治错误,亦不涉及国家机密或任何不宜公开发表的敏感问题。
3.文中报道的研究成果(含图、表中数据的全部或部分)未曾发表亦未曾投其它科技期刊;在接到《环境工程学报》稿件处理通知前,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再投其它公开出版物。
4. 文责自负。
如出现与1-3项不符的'情况,由作者承担一切责任并赔偿编辑部的损失。
5.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自本协议签署之日起,本文全体作者同意将该论文之版权 (包括纸型出版权、复制、发行、以及光盘、网络等电子媒介的出版权等)转让给《环境工程学报》编辑部。
6.本文作者了解《环境工程学报》编辑部关于收取稿件发表费的做法,并对相关的收费标准不提异议。
7. 对于已经采用的稿件,编辑部会进行排版、编辑加工、校对等稿件处理工作。
作者由于特殊原因要求撤稿,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关费用(具体金额视稿件处理进度而定)。
8.本文作者认识到本声明所体现的各项承诺的重要性,并承担违背此承诺所引起的一切后果。
责任作者(签名):
年月日
责任作者:责任作者通常称为“通讯联系人/作者”,为对本文内容承担文责的作者。
责任作者通常为导师或项目负责人, 学生不能担当责任作者。
只有第一作者为正式工作人员(非学生)时方可兼任责任《环境工程学报》作者投稿声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