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裁剪的公式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服装裁剪计算公式裁剪时怎么算一件衣服的克重啊服装裁剪计算公式:裁剪时,怎么算一件衣服的克重啊?2010-09-11问题:服装业的朋友注意啦,帮个忙,告诉小弟,衣服的克重真名算啊,最佳答案:一.购买衣料如何进行巧计算?幅宽布若是90厘米,计算的方法是:男上衣:衣长乘以3加上10厘米女士上衣:衣长乘3男女裤:裤长乘以2中上10厘米.幅宽为143厘米的双幅呢,做男便服算法:衣长加上袖长加上10厘米.针对这种方法,现有疑问:1.此算法是适用于针织布还是棱织布?还是都适用?2.上方法算出的是长度,正常我们算的不是面积吗?3.为什么会这样算,上述各公式代表的含义能详解一下吗?4.有更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算法吗?(不求很精确,报价估计大概用量)二.针织服装用料公式:(1)衣服大身用料:(胸围6CM)X(身长6CM)X24X克重X(1总损耗)袖子用料:(挂肩袖口4CM)X(袖长4CM)X24X克重X(1总损耗)领子用料:(领宽X2 2)X领高X12X克重X(1总损耗)每打衣服用料=大身用料袖子用料领子用料(2)裤子(横档腿围4CM)X(裤长8CM)X24X克重X(1总损耗)备注:以下仅供参考罗纹:18%汗布:15-16%网眼:15-16%氨纶汗布18-20%绒布:17-18%色织布(大):27-32%色织布(小):22-25%布料计算公式:布料价格=成本价格织造价格染价其它(包括印花、开副定型、后道各工序)(一般地,开副定型价格:2000元/T)针对这种方法,现疑问如下:1.大身布料中乘以24是2X12(1打12件),2表示胸片面积有两片,可为什么要乘以克重呢?这样算出的是面积单位平方米吗?2.袖子算法中:挂肩袖口,是表示1个袖片的宽度吗?再乘以袖长(袖片的长度)就是1个袖片的面积吗?后面为什么要乘以克重?3.领子算法中:领宽(总长)为什么要乘以2,后面乘以克重代表什么?4.总之,此算法最大不解就在于:为什么要乘以克重?各部分算出的是面积吗?5.顺问:"罗纹:18%汗布:15-16%网眼:15-16%氨纶汗布18-20%绒布:17-18%色织布(大):27-32%色织布(小):22-25%"这些是什么意思呀?三.计算衣服用料妙法购买幅宽为2.7的衣料时,计算用料方法有:1.男上衣的用料为:用3个衣长,另加边料0.3尺如某人衣长为2.3尺,则所需衣料数量为:2.3×3+0.3=7.2(尺).2.女上衣的用料为:用3个衣长即可.如某人衣长为1.9尺则所需衣料数量为:1.9×3=5.7(尺).3.男裤的用料为:2个裤长,另加边料0.3尺.如果做两条裤子,裤腰在2.3尺以内可套裁,用料为3裤长,另加边料0.3尺.4.女裤用料同男裤一样.如果做两条女裤,裤腰在2.3尺以内,臀围在3.2尺以内,裤脚不大于0.7尺的,也可套裁,用料为3个裤长,另加边料0.6尺.购买双幅衣料(面宽4.3尺)时,计算衣料方法有:1.男便服用料为:1个衣长,加1个袖长,另加边料0.3尺,再除以3.如某人衣长是2.2尺,袖长是1.8尺,所需衣料数量为(2.2+1.8+0.3)÷4=1.43(米)2.做裤子,只取一个裤长即可.3.做大衣,用料为2个衣长,另加边料0.3尺.其他回答2:1.以最普通的一件上衣和裤子,假设用的布料门幅为150CM左右的话,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分别算出上衣和裤子的大概用量?(仅供报价估计之用,不求非常精确)2.算用量一般是算面积还是长度?如果算是的是面积,要长度的话就直接用面积除以门幅吗?3.本人有一种算法(个人心里这样想的):衣服面积算法:衣长X1/2胸围=胸片1片的面积X2=前后片面积(大身用量)袖子面积算法:袖长X1/2袖笼=半片袖子面积X2=1个袖子面积X2=2个袖子的面积.服装用料计算一、服装面料单耗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加工生产中,分为针织和梭织服装用料计算.1、梭织物常用到服装面料单耗量的计算方法:⑴、经验性判定.主要用于个体经营业户,根据经验给出服装单件的大体需用量.⑵、公式计算.服装单件加工,用长度公式加上一个调节量获得,例如:90cm门幅的面料,衬衣的单耗量为:身长袖长调节系数.⑶、根据成衣尺寸计算.又称"面积计算法",在外贸服装加工企业或公司,客户提供成品样衣给生产商,让您计算出服装的面料单耗量,我们可以估算出中间规格服装毛片的面积,把每片相加后得出一件服装总的平方厘米数,除以面料门幅宽度,得出服装的单耗量,注意追加一定数量的额外损耗.⑷、规格计算法顾名思义,根据成品规格表中的中间号或大小号均码的规格尺寸,加上成品需用缝份量,计算出单件服装的面积,再除以门幅得出单耗量,同样追加一定数量的额外损耗.服装单耗的规格计算法可以归总出一个常用公式:(上衣的身缝份或握边)乘以(胸围缝份)(袖长缝份或袖口握边)乘以袖肥乘以4服装部件面积.⑸、样板计算法选出中间号样板或大小号样板各一套,在案板上划定面料幅宽,把毛份样板按照排版的规则合理套排,最终,把尾端取齐,测量出版长两端标线总的长度间距,除以参与排版服装的件数得出服装的单耗量,注意追加一定数量的额外损耗.⑹、计算机排料获得可以按生产需要,把裁剪计划中所有样板让计算机进行自动排料,在工作窗口的右下角显示服装的面料利用率、版皮总长、单耗量,注意追加一定数量的额外损耗.服装用料补充说明:计算有阴阳格子的面料单耗时,服装单耗量需在原计算获得数据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一倍半的格长量;有倒顺格子的面料需增加二倍半格长的需用量.2、针织服装用料计算针织服装用料计算主要采用重量和面积两种方法作为换算的标准.(1)、主料计算成衣单位用料面积=∑(门幅×段长)÷〔每段长内成品件数×(1-段耗率)〕=平方米/件(2)、服装面料单位面积的重量(克/平方米)乘以服装需用面积数等于每件服装的用量重量.(3)、辅料计算由于罗纹坯布拉伸性好,很难以平方米干重来计算考核单件用量,企业一般用罗纹加工机针数及所用纱线品种作为计算依据,确定每平方米的干燥重量,然后,计算每件成品耗用各种罗纹坯布的长度及重量.领口的罗纹长度=(领口罗纹规格0.75cm缝耗0.75cm扩张回缩)×2(层数)袖口的罗纹长度=(袖口罗纹规格0.75cm缝耗0.75cm扩张回缩)×2(层数)裤口的罗纹长度=(裤口罗纹规格0.75cm缝耗0.75cm扩张回缩)×2(层数)(4)、整件服装成衣辅料用料=成品各零部件耗用坯布面积总和(包括裁耗)(5)、用料计算中有关参考数据资料名称棉羊毛真丝苎麻亚麻粘胶锦纶晴纶涤纶维纶氯纶回潮率8.5 15 11 10 12 13 4.5 20.4 5(6)、用料计算排料完成后(注意分段计算的原则,在不同门副上分开排料的,必须分开计算用料面积,然后相加得出总用料面积或重量)和完成前两种方法其他回答3:什么意思,没有表达清楚,表达清楚了回答你其他回答4:总用布量除以画几件版的数量不就算出来了吗,如果是多种布料的话也是一样的道理,每种布料都算出来的量加起来就是一件衣服的斤两数了。
做衣服不知道该买几米布?(服装面料如何计算使用量方法与对照表)展开全文一、计算方法:1、男上衣:衣长乘以3加上10厘米;2、女士上衣:衣长乘3;3、男女裤:裤长乘以2中上10厘米。
二、公式:大身用料:(胸围+6CM)X(身长+6CM)X24X克重X (1+总损耗)袖子用料:(挂肩+袖口+4CM)X(袖长+4CM)X24X克重X(1+总损耗)领子用料:(领宽X2+2)X领高X12X克重X(1+总损耗)每打衣服用料=大身用料+袖子用料+领子用料三、裤子(横档+腿围+4CM)X(裤长+8CM)X24X克重X(1+总损耗)罗纹:18%汗布:15-16%网眼:15-16%氨纶汗布18-20%绒布:17-18%色织布(大):27-32%色织布(小):22-25%面料计算公式:面料价格=成本价格+织造价格+染价+其它(包括印花、开副定型、后道各工序)(一般地,开副定型价格:2000元/T)扩展资料平面裁剪是以人体所测量的尺寸,设计平面制图,即短寸式裁剪法。
立体裁剪是从人体上裁剪下来的,很符合人体曲线要求的原型衣片。
原型裁剪是以推理的方式,通过立体裁下来的衣型,用原型加上款式放松度裁剪服装的方法。
B后片上袖子前片上后片腰条前片腰条后片下前片下人体的躯干部分起伏较大,男女差异也很明显,按照性别、款式,要分别采用不同的裁制方法,使服装穿着合体、美观大方。
在工艺上服装裁剪还有批量裁剪和单件裁剪之分。
购买幅宽为2.7尺的衣料时,计算用料方法有:(1)男上衣的用料为:用3个衣长,另加边料0.3尺。
如某人衣长为2.3尺,则所需衣料数量为:2.3x3+03-7.2(尺)。
(2)女上衣的用料为:用3个衣长即可。
如某人衣长为1.9尺则所需衣料数量为:1.9 x3=5.7(尺)。
(3)男裤的用料为:2个裤长,另加边料0.3尺。
如果做两条裤子,裤腰在2.3尺以内可套裁,用料为3裤长,另加边料0.3尺。
(4)女裤用料同男裤一样。
如果做两条女裤,裤腰在2.3尺以内,臀围在3.2尺以内,裤脚不大于0.7尺的,也可套裁,用料为3个裤长,另加边料06尺。
服装比例裁剪公式的正确取值比例裁剪最主要的是公式的取值及公式的合理性。
没有一个较为标准的公式来定位,也给工业制板造成一定的难度,为了便于掌握公式的运用技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公式与年龄、体型的分析在正常体型下,按年龄分为青年体、中年体、老年体。
在设置公式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来设置。
青年人体型差异小,围度的变化幅度也小,但因身高有一定的差异在运用公式上增档值略大一些,如袖笼深、袖开深、肩高、立裆等。
中年体的体型差异较大,围度的变化幅度也较大则增裆值应小一些,而老年人围度变化大,体型差异更大,增裆值应更小些,增裆值是指一个公式用2/10的围度来计算的话,那么围度每增加lcm时深度增加0.2cm;运用1.5/10围度增加lcm时深度增加0.15cm;运用1/10围度则增加0.1cm,由些可见,青年人围度的变化幅度较小,运用2/10B+定数来计算袖笼深较为合适。
而中年人变化幅度较大运用1.8/10B+定数或1.5/lOB围度+定数。
老年人围度变化幅度特别大。
就胸围而言胸围最小的在95cm 左右,大的在120cm左右甚至更大些,这样的变化幅度,如运用2/10B定数来计算,胸围每增加lcm袖笼深增加0.2cm;每增加2.5cm,袖笼深就增加5cm。
如此计算,袖笼深的增裆速度太快,不适合老年体,因此应该运用1.5/l0B胸围+定数或运用1/10B加定数才行。
一般情况下号码越少,增裆速度越快,号码越多,则适应面越广,增裆速度也慢。
公式的制定分析目前的公式是多样的,有用定值的、有用公式的、也有用公式加定值的,这些也会给制板中的推板造成一定的弊端,因为衣片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以一定的比例来推定出来,才使得推裆出的板大号与小号成比例;在运用和寻求公式中,首先选择最小号尺寸,再来定最大号的尺寸,从中再推出差值。
如小号的胸围为90cm,袋口应为13cm左右,大号的胸围为100cm,袋口应为14cm左右,即可知公式为1/10B+4cm。
服装用料计算方法一.购买衣料如何进行巧计算?幅宽布若是90厘米,计算的方法是:男上衣:衣长乘以3加上10厘米女士上衣:衣长乘3男女裤:裤长乘以2中上10厘米。
幅宽为143厘米的双幅呢,做男便服算法:衣长加上袖长加上10厘米。
针对这种方法,现有疑问:1.此算法是适用于针织布还是棱织布?还是都适用?2.上方法算出的是长度,正常我们算的不是面积吗?3.为什么会这样算,上述各公式代表的含义能详解一下吗?4.有更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算法吗?(不求很精确,报价估计大概用量)二.针织服装用料公式:(1)衣服大身用料:(胸围+6CM)X(身长+6CM)X 24 X 克重X (1+总损耗)袖子用料:(挂肩+袖口+4CM)X(袖长+4CM)X 24 X克重X(1+总损耗)领子用料:(领宽X2+2)X领高X 12 X 克重X (1+总损耗)每打衣服用料=大身用料+袖子用料+领子用料(2)裤子(横档+腿围+4CM)X(裤长+8CM)X 24 X克重X (1+总损耗)备注:以下仅供参考罗纹:18% 汗布:15-16% 网眼:15-16% 氨纶汗布18-20%绒布:17-18% 色织布(大):27-32% 色织布(小):22-25%面料计算公式:面料价格=成本价格+织造价格+染价+其它(包括印花、开副定型、后道各工序)(一般地,开副定型价格:2000元/T)针对这种方法,现疑问如下:1.大身面料中乘以24是2X12(1打12件),2表示胸片面积有两片,可为什么要乘以克重呢?这样算出的是面积单位平方米吗?2.袖子算法中:挂肩+袖口,是表示1个袖片的宽度吗?再乘以袖长(袖片的长度)就是1个袖片的面积吗?后面为什么要乘以克重?3.领子算法中:领宽(总长)为什么要乘以2,后面乘以克重代表什么?4.总之,此算法最大不解就在于:为什么要乘以克重?各部分算出的是面积吗?5.顺问:“罗纹:18% 汗布:15-16% 网眼:15-16% 氨纶汗布18-20%绒布:17-18% 色织布(大):27-32% 色织布(小):22-25%”这些是什么意思呀?三.计算衣服用料妙法购买幅宽为2.7的衣料时,计算用料方法有:1.男上衣的用料为:用3个衣长,另加边料0.3尺如某人衣长为2.3尺,则所需衣料数量为:2.3×3+0.3=7.2(尺)。
平肩自带袖的计算公式在裁剪制作服装时,肩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尺寸。
肩宽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服装的整体舒适度和美观度。
而平肩自带袖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袖子设计,需要特别的计算公式来确定袖子的尺寸和角度。
本文将介绍平肩自带袖的计算公式和制作方法。
一、平肩自带袖的特点平肩自带袖是指袖子和衣服肩线处无缝衔接,袖子直接从衣服肩线处延伸出来,不需要单独的袖子部分。
这种袖子设计可以增加衣服的整体美观度,避免袖子和衣服接缝处的不自然痕迹。
平肩自带袖的特点是:1. 袖子和衣服肩线处无缝衔接,袖子直接从肩线处延伸出来。
2. 袖子的长度和角度需要根据肩宽和袖口宽度来计算。
3. 平肩自带袖的制作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二、平肩自带袖的计算公式平肩自带袖的长度和角度需要根据肩宽和袖口宽度来计算。
以下是平肩自带袖的计算公式:1. 袖子长度 = 肩宽÷ 2 + 袖口宽度 + 3cm2. 袖头角度 = 肩宽÷ 2 ÷袖子长度× 90度其中,袖子长度是指袖子从肩线处到袖口的长度,袖头角度是指袖子和肩线交汇处的角度。
袖口宽度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服装款式来确定,一般为手腕宽度加上3-5cm。
三、平肩自带袖的制作方法平肩自带袖的制作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以下是制作方法: 1. 首先,确定袖子的长度和角度。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袖子的长度和角度,然后在衣服的肩线处画出袖子的形状。
2. 接着,将袖子和衣服的肩线缝合在一起。
将袖子和衣服的肩线对齐,用针线缝合在一起。
3. 然后,将袖子和衣服的侧缝缝合在一起。
将袖子和衣服的侧缝对齐,用针线缝合在一起。
4. 最后,将袖口缝合。
将袖口对折,用针线缝合在一起。
四、注意事项1. 在计算袖子长度和角度时,要考虑到肩膀的形状和弧度,以免袖子过长或过短。
2. 在缝合袖子和衣服肩线时,要注意两者的对齐,避免出现歪斜或不平整的情况。
3. 在缝合袖子侧缝时,要注意袖子和衣服的对称性,避免袖子位置不对称。
服装面料用量计算幅宽布若是90厘米,运算的方法是:男上衣:衣长乘以3加上10厘米女士上衣:衣长乘3男女裤:裤长乘以2中上10厘米。
幅宽为143厘米的双幅呢,做男便服算法:衣长加上袖长加上10厘米。
针对这种方法,现有疑问:1.此算法是适用于针织布依旧棱织布?依旧都适用?2.上方法算出的是长度,正常我们算的不是面积吗?3.什么缘故会如此算,上述各公式代表的含义能详解一下吗?4.有更简单明了(通俗易明白)的算法吗?(不求专门精确,报价估量大致用量)二.针织服装用料公式:(1)衣服大身用料:(胸围+6CM)X(身长+6CM)X 24 X 克重X (1+总损耗)袖子用料:(挂肩+袖口+4CM)X(袖长+4CM)X 24 X克重X(1+总损耗)领子用料:(领宽X2+2)X领高X 12 X 克重X (1+总损耗)每打衣服用料=大身用料+袖子用料+领子用料(2)裤子(横档+腿围+4CM)X(裤长+8CM)X 24 X克重X (1+总损耗)备注:以下仅供参考罗纹:18% 汗布:15-16% 网眼:15-16% 氨纶汗布18-20%绒布:17-18% 色织布(大):27-32% 色织布(小):22-25%面料运算公式:面料价格=成本价格+织造价格+染价+其它(包括印花、开副定型、后道各工序)(一样地,开副定型价格:2000元/T)针对这种方法,现疑问如下:1.大身面料中乘以24是2X12(1打12件),2表示胸片面积有两片,可什么缘故要乘以克重呢?如此算出的是面积单位平方米吗?2.袖子算法中:挂肩+袖口,是表示1个袖片的宽度吗?再乘以袖长(袖片的长度)确实是1个袖片的面积吗?后面什么缘故要乘以克重?3.领子算法中:领宽(总长)什么缘故要乘以2,后面乘以克重代表什么?4.总之,此算法最大不解就在于:什么缘故要乘以克重?各部分算出的是面积吗?5.顺问:“罗纹:18% 汗布:15-16% 网眼:15-16% 氨纶汗布18-20%绒布:17-18% 色织布(大):27-32% 色织布(小):22-25%”这些是什么意思呀?三.运算衣服用料妙法购买幅宽为2.7的衣料时,运算用料方法有:1.男上衣的用料为:用3个衣长,另加边料0.3尺如某人衣长为2.3尺,则所需衣料数量为:2.3×3+0.3=7.2(尺)。
圆领插肩袖分针计算公式在服装设计和制作中,圆领插肩袖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款式。
它具有简洁、舒适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而要制作一件完美的圆领插肩袖服装,就需要精确的计算和裁剪。
本文将介绍圆领插肩袖的分针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款式。
圆领插肩袖的分针计算公式是一个关键的工具,它可以帮助设计师和裁剪师准确地确定布料的长度和宽度,从而制作出合身的服装。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一公式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圆领插肩袖的设计要求。
圆领插肩袖的特点是领口呈圆形,袖子与衣身呈一体,袖口处有一定的宽度。
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分针计算公式:1. 领口的分针计算公式。
领口的分针计算公式是,领口长度 = 领口周长 / π。
其中,领口周长可以通过领口的直径来计算,即领口周长 = π领口直径。
2. 袖子的分针计算公式。
袖子的分针计算公式是,袖子长度 = 肩部到袖口的距离 + 袖口宽度。
袖口宽度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来确定,一般为2-3厘米。
3. 衣身的分针计算公式。
衣身的分针计算公式是,衣身长度 = 肩部到下摆的距离 + 下摆宽度。
下摆宽度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来确定,一般为4-5厘米。
通过以上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出圆领插肩袖的各个部分的长度,从而确定裁剪时需要的布料尺寸。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缝纫时的边缝和余料,以及布料的弹性和收缩率等因素,这些都需要在计算时进行适当的调整。
除了分针计算公式,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的设计要点。
例如,领口的深度、袖子的宽度和肩部的斜度等都会影响到服装的合身度和舒适度。
因此,在制作圆领插肩袖服装时,设计师和裁剪师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裁剪。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更好地应用分针计算公式,设计师和裁剪师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如软尺、裁剪模板和缝纫样板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测量和裁剪布料,提高制作效率和服装质量。
总之,圆领插肩袖的分针计算公式是制作这一款式服装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设计师和裁剪师准确地确定布料尺寸,从而制作出合身的服装。
自学裁剪公式计算方法
裁剪公式计算是裁剪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
着裁剪的成品质量。
掌握裁剪公式计算方法,可以帮助裁剪师们更
加准确地制作服装,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将介绍自学裁剪公式计算
方法的步骤和技巧,帮助读者快速掌握这一技能。
首先,裁剪公式计算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服装设计图纸上的尺寸,结合人体各部位的实际尺寸,计算出各个部位的裁剪长度和宽度。
在进行裁剪公式计算时,需要准确测量人体各部位的尺寸,包括胸围、腰围、臀围、肩宽、腰高、胸高、臀高等。
这些尺寸数据将作
为裁剪公式计算的基础数据,直接影响着裁剪成品的合身度和舒适度。
其次,裁剪公式计算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服装款式和设计要求
进行调整。
不同款式的服装,其裁剪公式计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T恤的裁剪公式计算方法与衬衫的裁剪公式计算方法就有所
区别。
同时,根据设计要求,裁剪师还需要对裁剪公式进行调整,
以满足设计师的要求。
最后,裁剪公式计算方法的学习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裁剪师们可以通过裁剪实践来检验和验证裁剪公式计算的准确性。
通过不断地实际操作,裁剪师们可以逐渐掌握裁剪公式计算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裁剪的精度和效率。
总之,裁剪公式计算是裁剪制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掌握裁剪公式计算方法,可以帮助裁剪师们更加准确地制作服装,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本文介绍的自学裁剪公式计算方法的步骤和技巧,相信读者们可以快速掌握这一技能,为自己的裁剪技术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服装比例裁剪公式的正确取值比例裁剪最主要的是公式的取值及公式的合理性。
没有一个较为标准的公式来定位,也给工业制板造成一定的难度,为了便于掌握公式的运用技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公式与年龄、体型的分析在正常体型下,按年龄分为青年体、中年体、老年体。
在设置公式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来设置。
青年人体型差异小,围度的变化幅度也小,但因身高有一定的差异在运用公式上增档值略大一些,如袖笼深、袖开深、肩高、立裆等。
中年体的体型差异较大,围度的变化幅度也较大则增裆值应小一些,而老年人围度变化大,体型差异更大,增裆值应更小些,增裆值是指一个公式用2/10的围度来计算的话,那么围度每增加lcm时深度增加0.2cm;运用1.5/10围度增加lcm时深度增加0.15cm;运用1/10围度则增加0.1cm,由些可见,青年人围度的变化幅度较小,运用2/10B+定数来计算袖笼深较为合适。
而中年人变化幅度较大运用1.8/10B+定数或1.5/lOB围度+定数。
老年人围度变化幅度特别大。
就胸围而言胸围最小的在95cm 左右,大的在120cm左右甚至更大些,这样的变化幅度,如运用2/10B定数来计算,胸围每增加lcm袖笼深增加0.2cm;每增加2.5cm,袖笼深就增加5cm。
如此计算,袖笼深的增裆速度太快,不适合老年体,因此应该运用1.5/l0B胸围+定数或运用1/10B加定数才行。
一般情况下号码越少,增裆速度越快,号码越多,则适应面越广,增裆速度也慢。
公式的制定分析目前的公式是多样的,有用定值的、有用公式的、也有用公式加定值的,这些也会给制板中的推板造成一定的弊端,因为衣片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以一定的比例来推定出来,才使得推裆出的板大号与小号成比例;在运用和寻求公式中,首先选择最小号尺寸,再来定最大号的尺寸,从中再推出差值。
如小号的胸围为90cm,袋口应为13cm左右,大号的胸围为100cm,袋口应为14cm左右,即可知公式为1/10B+4cm。
服装裁剪公式2010-07-27 20:44⑷、规格计算法顾名思义,根据制品规格表中的中心号或大小号均码的规格尺寸,加之制品需用缝份量,计算出单件服装的面积,再除以门幅患上出单耗量,同样追加一定命量的额外损耗服装用料计算一、服装面料单耗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加工出产中,分为针织以及梭织服装用料计算一、梭织物常用到服装面料单耗量的计算方法:⑴、经验性判定主要用于个别谋划业户,根据经验给出服装单件的大体需用量⑵、公式计算服装单件加工,用长度公式加之一个调节量获患上,例如:90cm门幅的面料,衬衣的单耗量为:身长袖长调节系数⑶、根据裁缝尺寸计算又称"面积计算法",在外贸服装加工企业或公司,客户提供制品样衣给出产商,让您计算出服装的面料单耗量,咱们可以估算出中心规格服装黄色影片的面积,把每一片相加后患上出一件服装总的平方厘米数,除以面料门幅宽度,患上出服装的单耗量,注重追加一定命量的额外损耗服装单耗的规格计算法可以归总出一个常用公式:(上装的身缝份或握边)乘以(胸围缝份)(袖长缝份或袖口儿握边)乘以袖肥乘以4服装部件面积⑸、样板计算法选出中心号样板或大小号样板各一套,在案板上规定面料幅宽,把毛份样板按照排版的法则合理套排,终极,把尾端取齐,丈量出版长两端标线总的长度间距,除以参与排版服装的件数患上出服装的单耗量,注重追加一定命量的额外损耗⑹、计算机排料获患上可以按出产需要,把裁剪规划中所有样板让计算机进行不佣人的劳力排料,在工作窗户的右下角预示服装的面料哄骗率、版皮总长、单耗量,注重追加一定命量的额外损耗服装用料增补申明:计算有阴阳格子的面料单耗时,服装单耗量需在原计算获患上数值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一倍半的格长量;有倒顺格子的面料需增加二倍半格长的需用量二、针织服装用料计算针织服装用料计算主要接纳重量以及面积两种方法作为换算的标准⑴、主料计算裁缝单位用料面积=∑(门幅×段长)÷〔每一段长内制品件数×(1-段耗率)〕=平方米/件⑵、服装面料单位面积的重量(克/平方米)乘以服装需用面积数等于每一件服装的用量重量(3)、辅料计算由于螺纹坯布拉伸性好,很难于平方米干重来计算查核单件用量,企业一般用螺纹加工机针数及所用纱线品种作为计算依据,确定每一平方米的干燥重量,计算每一件制品耗用各种螺纹坯布的长度及重量领口的螺纹长度=(领口螺纹规格0.75cm缝耗0.75cm扩张回缩)×2(层数)袖口儿的螺纹长度=(袖口儿螺纹规格0.75cm缝耗0.75cm扩张回缩)×2(层数)裤口的螺纹长度=(裤口螺纹规格0.75cm缝耗0.75cm扩张回缩)×2(层数)(4)、整件服装裁缝辅料用料=制品各零部件耗用坯布面积全体(包孕裁耗)(5)、用料计算中有关参考数值资料名称棉羊的毛真丝苎麻亚麻粘胶尼龙晴纶氯纶维纶氯纶回潮率8.5 15 11 10 12 13 4.5 20.4 5⑹、用料计算排料完成后(注重分段计算的原则,在不同门副上分开排料的,必须分开计算用料面积,相加患上出总用料面积或重量)以及完成前两种方法服装裁剪公式,只是服装裁剪的一个框架;对布局装的理解在正常体型下,按年龄分为青年体、中年体、老年体。
服装制版常用数据及公式在服装制版过程中,虽然各部位最终数据会因款式的不同而不同,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数据是常量或者是根据同一个公式计算得来的,熟记这些数据和公式将很大地提高制版的工作效率。
领子部位男装后领窝深17度,前身肩斜18度,后身肩斜22度,撇胸6度。
后身肩斜小于前身2度以上,避免因肩缝线偏后而引起袖子中线偏向。
后领窝长度约为2/5颈窝周长,前领窝约为3/5颈窝周长。
立领领脚前凸后凹型领脚一般在3-7度或1-2cm;领脚前凹后凸型,领前后各不超过3.5~4.5cm。
翻驳领,翻领宽一般为3.5~6cm。
领座宽为2.5~5cm。
翻领宽与领座宽差值小于0.8cm。
袖子部位衬衫袖窿周长约占半胸围的85%~92%。
西装袖窿约占半胸围的92%~96%。
薄的袖山吃势量为2~3cm,中厚的如西装,袖山吃势量为7%~12%袖窿,约在3~4.5cm之间;厚的如大衣袖吃势量为7%~12%袖窿周长,约为4~5cm。
袖山高:低袖山以袖窿周长/4为基数,约12~14cm;普通袖山以袖窿周长/4为基数,约15~16cm;高袖山以袖窿周长/3为基数,约17~18cm。
肩宽西装肩宽与衣长比例接近黄金比;总肩宽=胸围/2-(7~8),冲肩2~2.5cm(女)2.5~3cm(男)。
过肩正统为9~9.5cm,休闲式过肩约为12~13cm。
)腰围部位裤腰省,褶的分布约1.5~2cm一个,省长为10~11cm,后片省长为7~8cm(男裤),距侧缝4~5cm处,袋宽13~14cm。
腰口线定位:基型在髋骨点上1~2cm。
低腰型比基型下落2~6cm。
高腰型比基型高出1~2cm。
档位:立档深:基型为0.1号+0.1h。
低腰型:基型减去低腰部分约2~5cm。
高腰型立档加长1~3cm。
衣长确定马夹衣长占身高31%~32%,到腰节与臀部中间;茄克衣长占身高35%~42%,袖长放3.5~5Cm;西服衣长占身高43%~45%,袖长放2~3cm;短外套衣长占身高50%~55%,在中指间与膝盖的1/2处,袖长放7~8cm,齐虎口;中长外套衣长占身高50%~63%,在膝盖上下,袖长放7~8cm,齐虎口;长外套衣长占身高65%~70%,在膝下10~15cm处。
自学裁剪公式计算方法裁剪公式计算是裁剪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裁剪的准确性和效率。
很多人对于裁剪公式计算方法感到困惑,认为这是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
其实,只要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裁剪公式计算并不难。
本文将介绍一些自学裁剪公式计算方法的基本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技能。
首先,裁剪公式计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呢?在裁剪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服装的设计图纸和尺寸要求,计算出每个部分的裁剪尺寸和形状。
这就涉及到了一些数学知识,比如长度、宽度、曲线等。
因此,裁剪公式计算并不是一件纯粹的手工活,而是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的。
其次,裁剪公式计算的方法有哪些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数学公式,比如计算周长、面积、曲线长度等。
这些公式在裁剪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因此掌握它们非常重要。
其次,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根据设计图纸和尺寸要求,将这些数学公式运用到实际裁剪中。
这就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
最后,我们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总结,才能真正掌握裁剪公式计算的方法。
最后,裁剪公式计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首先,我们需要保持耐心和细心,因为裁剪公式计算往往需要反复推敲和验证。
其次,我们需要保持谨慎和准确,因为一点小小的错误可能导致整个裁剪过程失败。
最后,我们需要保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因为裁剪公式计算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裁剪技能。
总之,裁剪公式计算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不断学习和实践,就能够很好地掌握这一技能。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裁剪公式计算的方法,让裁剪工作更加准确和高效。
材积表计算公式材积表是裁剪服装时千万不能少的工具,因为裁剪出来的布料多少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掌握了材积表的使用方法,就能更加高效地裁剪出符合要求的服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本文就为大家详细讲解材积表的计算方法。
一、概述材积表是指在一定的材料长度和宽度下,能够裁剪出的最大尺寸,也就是一个长方形面积。
例如在一段布料长度为1.5米,宽度为1.2米的情况下,可以裁出的最大的长方形面积就是1.8平方米。
二、计算公式1. 材积表的计算公式为:面积=长度 ×宽度。
例如上述情况下的面积计算方法为:1.5米 × 1.2米=1.8平方米2. 如果需要将面积转换为重量,则还需知道材料的克重(指每平方米的重量)。
公式为:重量=面积 ×克重。
例如某种布料的克重是80克/平方米,对于一个面积为10平方米的材积,其重量则为8公斤。
3. 如果已知面积和重量,想要求出材料的克重,则可使用以下公式:克重=重量 ÷面积。
例如某种材料的面积为15平方米,重量为1.2公斤,那么其克重则为1.2 ÷ 15 = 0.08克/平方米。
三、应用范围材积表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用于服装行业,也用于汽车、船舶等其他行业。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情况:1. 在服装制作中,通过材积表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需要裁剪的布料数量,并决定如何摆放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2. 在家居用品制作中,使用材积表可以帮助设计师根据需要制定出正确的布料数量和规格,推荐每种家居布料所需要的面积和重量。
3. 在汽车工业中,材积表可以计算出需要的汽车部件所需的材料数量和规格,从而实现不浪费任何材料的目的,节约成本。
4. 在船舶制造中,材积表可以帮助计算船体所需的钢板数量和规格,帮助制造方有效利用成本,保证船体的质量。
综上所述,材积表的计算公式是面积=长度 ×宽度,通过此公式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所需的布料面积和重量,同时在很多行业里也有很广泛的应用。
服装裁床布料用量服装裁床布料用量的计算公式是怎么算的,加损耗服装裁床布料用量的计算公式是怎么算的,加损耗布宽×布重{一般是克的500克=1斤} ÷500×图的长度(画的图纸)(单位是米)×张数(就是你要排的布的张数)=布用量(整床布的用量)要算单件的话再÷整床布的数量就行了打个比较:布宽为:1.45米:整件用量是:075,共320件,以0.75÷1.45=0.*****举个例子来说明吧,比如你进了一批100米布料,做成了30件衣服全部出口,预计在加工的过程中,受工艺和加工过程客观制约,会损耗掉10米布料。
那么每件衣服的单耗就是3米,损耗率就是10%。
这个例子和实际想必肯定有不小的出入,只是为了方便计算,不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针织服装用料公式(1) 衣服大身用料:(胸围+6CM)X(身长+6CM)X 24 X 克重X (1+总损耗) 袖子用料:(挂肩+袖口+4CM)X (袖长+4CM)X 24 X克重X(1+总损耗) 领子用料:(领宽X2+2)X领高X 12 X 克重X (1+总损耗) 每打衣服用料=大身用料+袖子用料+领子用料一、布料成本每单位成衣布料成本=每单位长度或重量布料成本*(1+财务费用%)*每单位成衣布料用量布料用量是指用来制造一个单位成衣(以件或打计)的布料长度(码或米)或重量(磅或千克),用量的计算应同时包括额外的损耗,例如损坏或缩水。
财务费用包括直至成衣付运前,就布料价值所要支付的信用费用或银行利息,这项必须根据买卖双方的付款条件和协议而订定。
A 梭织服装1 购买成品布每单位成衣的布料成本=每码成品布价格*(1+财务费用%)*每单位成衣布料用量的码数或者=每米成品布价格*(1+财务费用%)*每单位成衣所需消耗布料用量的米数如:一件女装衬衫需要每码RMB10.00元的全棉布料2码,财务费用是5%..那此件衣服的布料成本是=10元/码*(1+5%)*2码=21元或10元/0.91M*(1+5%)*0.914M=21元2 购买进一步加工的坯布料计算方式与购买成品布料相近.只要加多一项加工费用(印花,漂染及整理)每单位成衣布料成本=(每码坯布价格+每码加工费)*(1+财务费用%)*每单位成衣布料用量的服装裁床布料用量的计算公式是怎么算的,加损耗码数或者=(每米坯布价格+每米加工费)*(1+财务费用%)*每单位成衣布料用量的米数注意,在计算布料用量时应该加上加工过程中可能的损耗(如缩水等) 如:坯布每码是6.00元,漂染厂费用是每码2.00元,每件衣服的布料用量是2.2码,包含发加工过程中缩水和损耗.衣服的布料成本=(6.00元/码+2.00/码)*(1+5%)*2.2码=18.48=(6.00/0.914M+2.0/0.914M)*(1+5%)*2.2*0.914M=18.483 缝接针织服装在纺织行业内,纺织服装的布料用量是以磅作单位的,计算缝接针织服装的布料成本所用的公式与上过公式相同.每单位成衣布料成料成本=每磅成品布布料的价格*(1+财务费用%)*每单位成衣织料用量的磅数注意如布料用量是以码为单位的,应该先将码数单位化成磅.每单位成衣布料用量的磅数=布料宽度(英寸)*每单位成衣布料用量(码)*标准布料重量(G/M2)*0.00082/16二、纱线成本毛衫类成本是以纱线价格而不是以布料价格来计算的,正常情况下,每单位成本的纱线成本的计算方法是将每单位成衣的纱线用量(磅)乘以每磅纱线价格。
服装面料计算公式服装面料计算是指通过对衣服设计的尺寸和款式的计算,确定所需的面料的数量,以便进行面料的采购和裁剪。
面料数量的计算通常涉及到不同面料的宽度、衣物的尺寸、款式的设计和裁剪的损耗等因素。
下面是常用的几种面料计算公式。
一、织物的长度计算:织物的长度计算是指在确定好裁剪尺寸的基础上,计算所需要的布料长度。
通常包括衣服的前片、后片、袖子等部分。
织物的长度计算公式:所需面料长度=衣服长度+允许放行长度+系带长度+允许修整长度。
1.衣服长度:根据设计的尺寸计算衣服的长度,通常为从领口到下摆的垂直距离。
2.允许放行长度:为了方便活动和穿着舒适,通常在下摆、袖口等位置留出一定的放行长度,一般为2-5厘米。
3.系带长度:如果衣物需要使用系带或者腰带,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计算系带的长度。
4.允许修整长度:如果面料边缘需要修整,需要预留一定的修整长度。
二、织物的宽度计算:织物的宽度计算是指在确定好裁剪尺寸的基础上,计算所需要的布料宽度。
通常包括衣服的宽度、袖子的宽度等部分。
织物的宽度计算公式:所需面料宽度=衣服的宽度+裁剪边缘损耗。
1.衣服的宽度:根据设计的尺寸计算衣服的宽度,通常为从侧缘到侧缘的水平距离。
2.裁剪边缘损耗:在裁剪面料时,由于需要将边缘修整或者融合处理,通常会有一定的边缘损耗。
边缘损耗的计算通常为面料宽度的2-5%。
三、面料常见款式计算:在一些款式设计中,可能需要特殊的面料计算公式。
例如,对于有褶皱的衣物,需要根据褶皱的数量和宽度来计算所需的面料长度;对于有翻领或者荷叶边设计的衣物,也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计算所需的面料宽度与长度。
面料计算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因素:1.设计款式:不同的衣物款式需要的面料数量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进行计算。
2.面料的宽度:不同的织物有不同的宽度,需要根据面料的实际宽度进行计算。
3.面料的伸缩性:一些面料具有伸缩性,需要根据面料的伸缩性进行适当的调整。
4.裁剪损耗:在裁剪过程中,由于需要将面料边缘修整或者处理,会有一定的裁剪损耗,需要进行合理的计算。
服装面料计算公式面料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服装的尺寸和图稿,将服装划分为若干个部分,然后计算每个部分的面积,最后将各个部分的面积相加得到总面积,再乘以缝纫裁剪的损耗率,得到实际需要的面料数量。
下面是一个基本的服装面料计算公式:总面料数量=(衣长+提高量)*(前幅宽+后幅宽)*(1+缝纫裁剪损耗率)其中,衣长是从肩头到裙摆的垂直距离,提高量是为了保证侧缝线与线边的完美,一般为3-5厘米;前幅宽和后幅宽是指胸围与腰围的长度,它们的和即为部分宽度;缝纫裁剪损耗率是为了修正缝纫过程中损耗的面料,一般为10%-15%。
除了基本的面料计算公式,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修正和调整。
首先,需要考虑面料的幅宽和延伸率。
面料的幅宽是指面料的宽度,一般为150厘米或者180厘米。
在计算面料数量时,需要根据面料的幅宽和延伸率进行调整。
如果面料的幅宽比标准幅宽要宽,那么需要将总面料数量除以面料的幅宽,以得到所需的面料米数。
其次,需要考虑图案重复和方向。
如果服装图案有重复,那么需要根据图案的重复次数和方向来修正面料的用量。
通常情况下,服装的前后幅面料需要保持一致,当纹理和图案需要对齐时,还需要计算加长面料的数量。
最后,还需要考虑具体的缝纫方式和布局规划。
不同的缝纫方式和布局规划会对面料的用量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如果服装的缝纫线比较多,那么会导致面料的用量增加,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
总结起来,服装面料计算公式是根据服装的尺寸和图稿,根据面料的幅宽、延伸率、图案重复和方向、缝纫方式和布局规划等因素,计算所需面料的数量。
通过合理计算面料的用量,可以避免浪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为服装生产和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
服装裁剪的公式
比例裁剪最主要的是公式的取值及公式的合理性。
没有一个较为标准的公式来定位,也给工业制板造成一定的难度,为了便于掌握公式的运用技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公式与年龄、体型的分析
在正常体型下,按年龄分为青年体、中年体、老年体。
在设置公式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来设置。
青年人体型差异小,围度的变化幅度也小,但因身高有一定的差异在运用公式上增档值略大一些,如袖笼深、袖开深、肩高、立裆等。
中年体的体型差异较大,围度的变化幅度也较大则增裆值应小一些,而老年人围度变化大,体型差异更大,增裆值应更小些,增裆值是指一个公式用2/10的围度来计算的话,那么围度每增加lcm时深度增加0.2cm;运用1.5/10围度增加lcm时深度增加0.15cm;运用1/10围度则增加0.1cm,由些可见,青年人围度的变化幅度较小,运用2/10B+定数来计算袖笼深较为合适。
而中年人变化幅度较大运用1.8/10B+定数或1.5/lOB围度+定数。
老年人围度变化幅度特别大。
就胸围而言胸围最小的在95cm左右,大的在120cm左右甚至更大些,这样的变化幅度,如运用2/10B定数来计算,胸围每增加lcm袖笼深增加0.2cm;每增加2.5cm,袖笼深就增加5cm。
如此计算,袖笼深的增裆速度太快,不适合老年体,因此应该运用1.5/l0B胸围+定数或运用1/10B加定数才行。
一般情况下号码越少,增裆速度越快,号码越多,则适应面越广,增裆速度也慢。
公式的制定分析
目前的公式是多样的,有用定值的、有用公式的、也有用公式加定值的,这些也会给制板中的推板造成一定的弊端,因为衣片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以一定的比例来推定出来,才使得推裆出的板大号与小号成比例;在运用和寻求公式中,首先选择最小号尺寸,再来定最大号的尺寸,从中再推出差值。
如小号的胸围为90cm,袋口应为13cm左右,大号的胸围为100cm,袋口应为14cm左右,即可知公式为1/10B+4cm。
如裤子的脚口,若西裤的臀围为90cm,脚口定为18cm,用公式1/10+9=18cm、1.5/10H+4.5=18cm或2/10H=18cm;那么当臀围在llOcm,则1/10H+9=11+9=20cm、1.5/10H+4.5=2lcm、2/10H=92cm,从中跟据增裆值的大小选则出适合于当时流行的脚口大,也就能推断出公式。
公式配套分析
在设定公式关系到工业制板、推板最终的效果,不能随意搭配;如胸宽与肩宽、袖笼深与袖开深、袖笼宽与袖肥大,都应密切结合,否则按照一定的比例公式推出的板,结果最大的号就很难配套成功。
l、脚宽与肩宽
前胸宽、肩宽在设定公式时增裆值要同步:例前胸宽1.5/10B+3cm,那么胸围每增加4cm,总肩宽增1.2cm其1/2增0.6cm与前胸宽增值同步,放出的号不会变型,前胸宽按1.8/10B计算,那么胸围每增4cm,前胸宽则增0.72cm而肩增0.72cm也有些太大,如果增0.6cm的话会使放出的号在一定的时候,胸宽和肩宽所构成的袖笼弧线成为一条直
线。
再一个用1.5/10B计算时,刚好前胸围大和后胸围大都是按1/4B也就是2.5/10B,用9.5/10B—1.5/10B实际袖笼宽则是1/10B,前后加在一起是2/10B增值,那么一般袖肥大也就是2/10B定数,两者相互配套,板型也不会变。
2、袖笼深与袖开深
袖笼深一般按2/10B计算,也有按1.5/10B计算,若袖笼深是从上平线向下量那么实际袖笼深,则2/10B+定数-0.5/10B(肩斜)实际袖笼深是1.5/10B+定数,正好袖开深按1.5/10B计算最好,使得增裆值相符;如果按1.5/10B+定数计算笼深,而实际袖笼深是1.5/10B+定数—0.5/10B则实际袖笼深是B/10+定数计算,袖开深也得按B/10+定数才行(定数取值不可能是相同的)如果采用净袖笼深计算,那么袖笼深使用什么样的公式,袖开深也必须按此比例推算,这样增裆值才会配套。
量体裁衣,公式只供参考,如只按公式衣服不一定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