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一生——根和茎》1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4
《根和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通过观察给根分类;●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计一个证明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的实验;●会通过实验观察茎的运输功能。
知识与技能●知道植物的根根据形状可以分成两大类:直根和须根;●知道根的作用是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营养;●认识形态各异的茎,知道茎的作用是运输养料和水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直奔主题。
教师叙述: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继续走进植物的一生这一单元。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植物的根和茎。
二、动手实践,探究根源。
(一)通过观察、比较、描述、绘画及分类活动认识直根和须根,并了解根的作用。
1、学生观察实物,发现特点。
①教师出示菠菜与葱的实物让学生初步认识植物的根。
②让学生观察事先提供的菠菜和葱的根,发现他们的不同点。
2、学生畅谈观察结果。
学生观察完两种植物,将自己发现的根的不同形态描述出来。
3、教师适时小结。
教师适时点拨、画图,并得出结论,建立概念:像菠菜这样的根,有一条粗粗的主根,四周有一些侧根的称为直根;而像葱这种植物有许多粗细相似的根,就称为须根。
根按形态有直根和须根之分。
4、按根的不同形态给植物分类。
①学生小组合作,给植物按根的不同形态分类。
(事先提供的植物:香菜、荠菜、菠菜、青菜、芫荽、葱、蒜苗、青草等。
)②汇报交流。
小组派一名代表带着实物到前面给大家说说他们的分类情况。
(学生会说出:我们将香菜、荠菜、菠菜、青菜和芫荽分为一类,他们都是直根;而葱、蒜苗和青草分为一类,他们都是须根。
) 5、引导学生认识根的作用。
(学生说出:根能吸收水分;根能把泥土固定在植物的根上;根能将养料传给植物的叶子;根可以让植物长大。
)⑤教师小结:根是植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同时根又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和养料。
(板书: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料)(二)通过观察、比较、实验认识茎的不同形态,了解茎的作用。
根的变态
许多植物,由于适应不同的环境,就演变出各种变态,不论外形及构造都已失去或减少原有的功能。
常见的变态根有四种,分别叙述如下。
贮藏根
根部特别肥大,可贮藏大量的养分和水分。
如:甘薯、大丽花、萝卜、胡萝卜。
甘薯的贮藏根胡萝卜的贮藏根
呼吸根
露出地面,以便补充空气。
海茄苳、水笔仔、林投等都从主根上长出呼吸根。
海茄苳的呼吸根
气生根
暴露在空气中的根,可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帮助呼吸,很多兰科植物都是气生根。
榕树枝干上垂挂下来的胡须就是气生根。
蝴蝶兰的气生根榕树的气生根
寄生根
深入寄主身体,直接吸收寄主的营养物质,如:菟丝子、无根藤。
菟丝子的寄生根(黄色的)
支柱根
可以帮助支撑植株。
榕树、橡胶树、林投的气生根一直长到地面,也可以成为支柱根。
支柱根一方面协助支撑植物,一方面可使植物的枝叶向四周扩展,这是热带植物扩张地盘的武器。
橡胶树的支柱根
板根
由数根基部长出高高的板状根,可协助支撑身体,增加稳固性,也可在排水不良的地面帮助呼吸。
许多热带雨林植物都具有板根。
面包树的板根。
三年级科学《根和茎》教学反思五篇范文第一篇:三年级科学《根和茎》教学反思三年级科学《根和茎》教学反思三年级科学《根和茎》教学反思《根和茎》是苏教版第二单元第二课,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中,学生已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进行了观察讨论,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认识根和茎的不同形态及其功能,能通过实验探究根和茎的作用,本单元将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对植物从种子的萌发到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功能。
在导入部分,我将出示几幅常见的植物的根切入本课的内容重点菠菜和葱,展示学生非常熟悉的菠菜和葱的根,学生很能接受,菠菜和葱的根也非常具有代表性。
先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图片讲解,揭示直根和须根的概念,再让学生画图加深印象,最后让学生观察所带的植物的根,将所学进行运用,这一过程设计紧凑,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
课中进行对根的讨论,增加合作精神,学会尝试,巩固运用。
新课程理念指出:科学是一门开放的过程,它的外延是全部的、立体的、全方位的。
而教材作为科学教学的载体是有限的、单一的。
因此,我们要跳出教材用教材,把教材变得更丰厚些,让学生综合性地学习科学。
第二篇:根和茎教学反思根和茎是植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发挥着固定、吸收、传输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功能。
本课的设计意图是指导学生分别认识根和茎的不同类型,了解根和茎在生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教学中有选择地利用生活中常见和学生熟悉的菠菜、大蒜、水芹、西芹等。
通过直观的观察、比较活动,引导学生正确把握直根和须根形态上的特点,鼓励学生尝试着给根分类,可以加深学生对根的形态和名称的认识,从而更高效地了解植物根的分类。
对于茎,我通过视频演示的方法向学生介绍茎的多种形态,茎的作用,使学生对茎的运输作用有更深刻的认识。
授课后,我反思了这节课的过程,觉得还有较多需改进的地方,首先教学方法的选择,环节的设计与设计的意图需要明确。
在教学根的环节上,没有能够明确指出哪里到哪里是根,以至于学生在比较直根和须根的时候不能发现直根部分,而只是注意到细小的侧根。
根和茎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第2单元《植物的一生》中的第3课。
本课认识植物的另外两大组成部分:根和茎。
植物的根根据它的形状可以分成两大类:直根和须根。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不同植物的根,认识到所有的根都可以按形状分为这两大类。
根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营养物质。
本课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能证明植物的根吸水的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植物的茎根据形态也可以分成几大类,但这儿不要求学生掌握,只要求学生知道虽然他们形态各异,但都是属于植物的茎。
茎的作用是运输水分和养料,所以教材安排了一个观察活动。
让学生亲自把吸了有颜色的水的植物的茎切开来看看,认识茎的运输功能。
本课可以分成根和茎两大块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根。
教材选择了把菠菜和仙人掌的茎作比较。
教师为了方便教学,可以不必用胡萝卜和仙人掌,选择别的植物的根进行比较,但必须是两种不同的。
课前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挖一些比较小的连根的植物来,然后按形状来分类,从而认识直根和须根。
第二部分,茎。
教材中例举了几种形态各异的茎,其中有一幅图是仙人掌。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会把仙人掌的茎当成叶子,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补充一些仙人掌茎和叶形状的相关知识,纠正学生以往的错误观点。
在证明茎的运输功能的实验中,教师需提前准备一株在红墨水中养过的植物,供学生解剖观察。
为了观察得更仔细,教师也可为学生准备放大镜帮助观察。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通过观察给根分类;●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设计一个证明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的实验;●会通过实验观察茎的运输功能。
知识与技能●知道植物的根根据形状可以分成两大类:直根和须根;●知道根的作用是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营养;●认识形态各异的茎,知道茎的作用是运输养料和水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2.教师出示连根拔起的菠菜和仙人掌。
3.分别请两个学生向大家介绍这两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