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自由度的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6
机械设计基础自由度的计算在机械设计的领域中,自由度的计算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基础工作。
它就像是解开机械运动谜题的关键钥匙,能够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和预测机械部件的运动可能性与限制。
首先,让我们来搞清楚什么是自由度。
简单来说,自由度就是一个物体在空间中能够自由运动的独立方式的数量。
比如,一个在平面上自由运动的点,它可以沿着 x 轴和 y 轴方向移动,所以它有两个自由度。
而一个在三维空间中自由运动的点,则有三个自由度,分别是沿着 x、y、z 轴的移动。
那么在机械系统中,自由度又是如何计算的呢?这就需要引入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公式。
我们通常使用的自由度计算公式是:F = 3n 2PL PH 。
这里的 F 代表自由度,n 表示活动构件的数量,PL 表示低副的数量,PH 表示高副的数量。
低副是指两个构件之间通过面接触形成的运动副,比如转动副和移动副。
转动副限制了两个构件之间沿轴线方向的移动和绕其他轴的转动,只允许绕着轴线的相对转动,所以每个转动副提供一个约束,减少两个自由度。
移动副则限制了两个构件之间绕轴线的转动和沿其他方向的移动,只允许沿一个方向的相对移动,同样提供一个约束,减少两个自由度。
高副是指两个构件之间通过点或线接触形成的运动副,比如齿轮副和凸轮副。
高副提供一个约束,减少一个自由度。
为了更好地理解自由度的计算,让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例子。
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平面机构,由两个杆件通过一个转动副连接在一起,并且其中一个杆件的一端固定在平面上。
在这个例子中,活动构件的数量 n 为 1(因为有一个杆件可以活动),低副的数量 PL 为1(转动副),高副的数量 PH 为 0。
将这些值代入公式 F = 3n 2PLPH ,可得自由度 F = 3×1 2×1 0 = 1。
这意味着这个机构只有一个自由度,也就是绕着转动副的转动。
再来看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例子,一个平面四杆机构。
它由四个杆件通过四个转动副连接而成。
自由度计算小结自由度计算公式:F =3n -2Pl -Ph机构自由度=3×活动构件数-(2×低副数+1×高副数)计算步骤:(1)确定活动构件数目(2)确定运动副种类和数目(3)确定特殊结构: 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复合铰链(4)计算、验证自由度例 计算图所示机构的自由度 (若存在局部自由度、复合铰链、虚约束请标出)。
键联接和花键联接● 键联接的主要类型有:平键联接、半圆键联接、楔键联接和切向键联接等。
1、平键联接键工作原理:两侧面是工作面,靠两侧面挤压传递转矩。
成对使用:承载能力不够时采用, 按 180°布置两个键。
一对平键按1.5 个键计算。
2、半圆键联接工作原理: 两侧面是工作面,侧面挤压传递转矩。
3、楔键联接工作原理: 上下表面为工作面,靠摩擦力传递转矩。
4、切向键联接工作原理:键的窄面是工作面,靠工作面上的挤压力和轴与轮毂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转矩。
一个切向键只能传递单向力矩,双向力矩时,需要采用两个切向键,两键的夹角为︒︒130~120。
● 花键联接是有外花键和内花键组成。
花键联接可用于静联接或动联接。
按齿形不同可以分为矩形花键和渐开线花键两类,两种花键均已标准化。
矩形花键定心方式为小径定心,特点是定心精度高,定心稳定性好。
渐开线花键定心方式为齿形定心,具有自动定心作用,有利于各齿间的均匀承载。
螺纹联接1、螺栓联接按其受力状况不同,分为普通螺栓联接和铰制孔用螺栓联接。
2、普通螺栓,其主要失效形式为螺栓杆和螺纹部分发生断裂(受拉);铰制孔用螺栓联接,其主要失效形式为螺栓杆和孔壁见压溃或螺栓杆被剪断(受剪)。
3、防松的根本问题是防止螺旋副的相对转动。
(1)摩擦防松 对顶螺母、弹簧垫圈、自锁螺母(2)机械防松 槽型螺母和开口销、圆螺母和带翘垫圈、止动垫圈、串联钢丝4、螺纹联接的预紧目的:在于增强联接的可靠性和紧密性,以防止受载后被连接件间出现缝隙或发生相对滑移。
机械设计基础平面自由度计算在机械设计的基础中,平面自由度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涉及到机械零件的设计,也影响到机械系统的整体性能。
因此,正确理解和计算平面自由度对于机械设计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平面自由度的定义在机械系统中,平面自由度是指物体在二维空间中可以独立移动的自由度数。
这些自由度包括沿x轴、y轴的移动以及绕z轴的旋转。
在机械设计中,我们通常考虑的是刚体在平面内的自由度,因为大多数机械系统中的运动都可以简化为平面运动。
二、平面自由度的计算在计算平面自由度时,我们需要考虑刚体上所有点的运动情况。
对于每一个点,我们都可以确定其在平面内的位置。
如果一个刚体上有n 个点,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n个位置。
这些位置的独立性就决定了刚体的自由度数。
例如,一个简单的机器臂,它由两个关节和两个长度相等的连杆组成。
如果我们只考虑它的平面运动,那么它的自由度就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算:1、第一个关节有2个移动自由度和1个旋转自由度(因为它在平面上),总共3个自由度。
2、第二个关节同样有2个移动自由度和1个旋转自由度,总共3个自由度。
3、连杆没有额外的自由度,因为它们只是在平面上运动。
所以,整个机器臂的总自由度是6个。
三、影响平面自由度的因素在机械设计中,影响平面自由度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机构的约束和机构的运动副。
约束可以限制物体的某些运动,从而影响其自由度。
而运动副则可以提供额外的自由度,例如滑动副可以提供2个移动自由度,转动副可以提供1个旋转自由度。
四、结论在机械设计中,正确计算平面自由度对于优化机械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通过理解平面自由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考虑影响平面自由度的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控制机械系统的运动。
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准确的设计工具,使我们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和优化机械系统的性能。
在机械设计中,自由度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机械系统的运动特性,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优化设计,预测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机械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机械设计基础第一章机构自由度计算剖析机构是由零部件、连接件和机构件组成的。
在机械工程中,机构的自由度是指机构中可以独立变动的数量。
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是机械设计的基础,对于机构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有多种方法,包括几何法、运动学法和力学法等。
其中,几何法是比较直观和简便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简单的机构。
几何法是通过分析机构的结构,计算机构中的关节点数量来确定机构的自由度。
关节点是指机构中连接零部件和连接部件的点。
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首先要确定关节点的数量。
在机械设计中,关节点有两种类型:约束点和连接点。
约束点是指机构中没有自由度的点,包括固定点和约束点。
固定点是指机构中固定不动的点,通常用于固定机构的位置。
约束点是指机构中只能在一些方向上运动的点,不能自由移动。
连接点是指机构中可以自由移动的点,可以沿着一些方向或在一些平面内自由移动。
连接点是机构的自由度。
根据关节点的数量可以确定机构的自由度。
根据托马斯原理,一个静态平面机构的自由度等于机构中所有运动的理论连线数目减去机构中的支点数目。
运动的理论连线是指机构中可以自由移动的点的运动轨迹在空间中的连线。
根据以上原理,可以通过几何法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首先,要确定机构中的关节点的数量,包括约束点和连接点。
然后,计算机构中所有运动的理论连线数目。
最后,将运动的理论连线数目减去机构中的支点数目,即可得到机构的自由度。
除了几何法,还可以使用运动学法和力学法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运动学法是通过分析机构的运动学性质,计算机构的不可约自由度。
力学法是通过分析机构的力学行为,确定机构的不可约自由度。
这两种方法比几何法更复杂和繁琐,通常用于复杂的机构设计。
机构的自由度计算是机械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机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几何法或其他计算方法,可以准确地确定机构的自由度,为后续的机构设计和分析提供基础。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对于机械工程师而言是必备的基础知识,对于机械设计和分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机械设计基础第一章机构自由度计算机构自由度是机械设计中的重要概念,用于描述机构的自由运动能力。
在机械设计中,机构是由多个刚性杆件和连接件组成,起到连杆传动或者变换运动的作用。
机构的自由度计算是机械设计的基础,它能够帮助工程师确定机构的设计方案,确保机构能够完成预期的运动任务。
机构的自由度是机构中自由运动的最大数量。
也就是说,机构在特定约束下能够独立运动的最大自由度数目。
在机构设计中,自由度计算通常用于确定机构的可运动数量,以及判断机构设计是否满足要求,为机械设计提供指导。
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基于以下几个原则:1.机构中刚性杆件的数量与连接件的数量是一致的。
每个连接点都需要一个连接件连接至少两个刚性杆件。
2.每个刚性杆件的两个连接点分别属于两个连接件,除非这个杆件是机构的基座。
3.每个连接点至少有一个约束,包括固定约束(连接点位置固定)、转动约束(杆件绕连接点旋转)和滑动约束(杆件在连接点滑动)。
在实际的机构设计计算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机构自由度的计算:1.确定机构中的刚性杆件数量和连接点数量。
2.根据连接点的约束情况,计算机构中的自由度。
-如果连接点有固定约束,则自由度减1-如果连接点有转动约束,则自由度减1-如果连接点有滑动约束,则自由度减2-如果连接点既有转动约束又有滑动约束,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减1或者减23.将所有刚性杆件加起来得到总刚性杆件数量,减去连接件数量,即可得到机构的自由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机构自由度的计算中,每个连接点只能属于一个连接件,而且一个连接件只能连接两个刚性杆件。
如果机构中存在复杂的连接关系,可以将其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子机构,再分别计算子机构的自由度。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在机械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帮助机械工程师理解机构的运动特性,优化机构设计方案。
通过合理的自由度计算,可以保证机构能够顺利完成预期的运动任务,提高机械系统的性能。
因此,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是机械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机械设计基础自由度的计算机械设计中的自由度(Degrees of Freedom,简称DOF)是指机械系统所拥有的自由运动的数量。
自由度的计算在机械设计中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机构的工作性能、设计难度和计算精度等。
在机械设计中,自由度的计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机械系统的总体结构首先,需要明确机械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各个构件的布局和连接方式等。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机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运动副和给定的运动方式。
2.确定机械系统的几何约束在机械系统中,各个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方向关系会产生约束,限制构件的运动。
这些几何约束分为内在约束和外在约束两种。
内在约束是构件自身具有的,比如零件的形状和尺寸。
而外在约束是外界对机械系统的限制,比如限位器或固定夹具等。
根据机械系统的总体结构,可以逐步分析和确定几何约束。
3.确定机械系统的自由度个数自由度的个数可以通过几何约束的个数和方程的个数来计算。
通常,可以利用简化的刚体模型进行计算。
在计算自由度时,需要考虑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和相对约束关系。
通常,机械系统的自由度个数等于总的可能运动副数减去与运动副数相关的约束数。
4.考虑运动的限制条件在机械设计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运动的限制条件。
运动副通常有一定的行程限制或角度限制,这些限制条件也会影响到机械系统的自由度个数。
在计算自由度时,需要将这些限制条件考虑在内。
5.验证自由度计算的正确性自由度的计算只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个步骤,还需要进行验证。
可以通过动力学仿真、运动学分析或实际测试等方法,验证机械系统的自由度是否与计算结果一致。
如果计算结果与实际测试的结果不一致,需要重新检查设计或计算中可能存在的错误。
通过以上的步骤,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机械系统的自由度。
自由度的计算对于机械设计来说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机构的运动能力、工作灵活性以及设计的可行性。
因此,在机械设计中,必须对自由度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分析,以确保设计的效果和性能达到要求。
1.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公式:Fn=3n -2Pl -Ph )2.瞬心(简答)三心定理(公式:N=2)1(-k k K 为构件个数) 3.铰链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平面连杆机构(公式:L min +L max ≤L x +L y )①双曲柄 :最短杆为机架② 曲柄摇杆:最短杆对边为机架4.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成和特征 ③双摇杆:杆最短杆为机架对边④L min +L max > L x +L y 为双摇杆5. 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双摇杆,曲柄摇杆,双曲柄摇杆,曲柄滑块。
6. 铰链四杆机构的设计:作图题,(公式θ=180°11+-k k )。
7. 死点位置:摇杆为主动件,曲柄和连杆共线时出现死点位置。
①盘形,移动,圆柱②尖顶,滚子,平顶8.凸轮机构的应用和类 ③直动,摆动④对心(e=0),偏置9.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先画轮廓线,偏置圆(从动件导路切线),基圆(圆心到轮廓线最近点为R )利用反转法作偏置圆的切线即速度方向,(起始位置导路在哪边,切线也在哪边)圆心与偏置圆切点的连线即力的方向压力角α:从动件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即为压力角α。
①传动比i 恒定不变②直齿圆柱齿轮10.齿轮机构的特点和类型 ③斜齿圆柱齿轮④直齿圆锥齿轮11. 齿轮啮合基本定律:i=n 1/n 2=w 1/w 212. 渐开线齿廓:i=n1/n2=w1/w2=d2‘/d1’=db2/db113. 渐开线标准齿廓的基本尺寸:d=mz中心距:a=221d d +=2)(1z z m +基圆d b =dcos α(α=20°)V=ωr齿距P=齿厚S+曹宽E 齿高h=齿根高h a +齿顶高h f①m n1=m n2=m n14.齿轮正确啮合条件 ②αn1=αn2=αn③β1= -β2①定轴轮系(每个齿轮上的轴线都固定)14. 轮系的类型 ②周转轮系(有一个齿轮上的轴线不固定)③混合轮系(两种都有)15. 轮系计算公式:定轴轮系: i 1k = K 1N N =主动轮连乘积从动轮连乘积±周转轮系:h k h h k n n n n i --=11=主动轮连乘积从动轮连乘积 (注:方向需要判定)16. 回转件平衡的目的:整回转件的质量分布,使回转件工作时离心力达到平衡,以消除附 加动压力,尽可能减轻有害的机械振动。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重点):平面机构中,1.每个低副引入两个约束,2.使构件失去两个自由度;3.每个高副引入一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一个自由度。
◆例1:计算如下机构的自由度分析:,这是一对心尖顶凸轮机构,可动件数目为2,低副2个,高副1个,所以其自由度为: F=3n-2P L-2P H =3×2-2×2-1=1◆、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一例说明):F =3n-2P L-P H=3×7-2×9-1=2(正)F=3n-2P L-P H=3×8-2×11-1=1;或F=3n-2PL-PH=3×8-2×10-1=3 (错误)复合铰链:两个以上构件在同一处用转动副相连接,该处则构成复合铰链。
复合铰链处的运动副数目为:K-1(K为构成复合铰链的构件数目)。
1.局部自由度:机构中与输出构件的运动无关的自由度称为局部自由度(或称多余自由度),计算自由度时应减去。
2.虚约束:对机构起重复约束作用的约束称为虚约束或消极约束,计算自由度时应去掉构成虚约束的构件及运动副。
@出现虚约束的几种情况(补充):@1.两构件间形成多个轴线重合的转动副,轴与轴承在同一轴线上形成两个转动副;两构件形成多个导路平行的移动副。
@2.机构中两构件未联接前的联接点轨迹重合, 则该联接引入1个虚约束。
@3.若两构件在多处相接触构成平面高副,且各接触点处的公法线重合,则只能算一个平面高副。
若公法线方向不重合,将提供各2个约束。
C-C‘,B-B’虚约束;@4.对机构运动不起作用的对称部分引入虚约束。
典型例题解析:3-局部自由度;8-9-10复合铰链;7两者之一为虚约束。
解:几种特殊情况如图上所示,可动件个数为9,低副12个,高副2个。
F=3n-2P L-P H=3×9-2×12-2=1(作业答案)1-1至1-4解机构运动简图如下图所示。
图 1.11 题1-1解图图1.12 题1-2解图图1.13 题1-3解图图1.14 题1-4解图1-5 解1-6 解1-7 解1-8 解1-9 解1-10 解1-11 解1-12 解1-13解该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 1、3的角速比为:1-14解该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 3的速度为:,方向垂直向上。
相关知识讲解
(90min)
出示滚子从动
件凸轮机构模
型n: 活动构件个数P L :低副数P H :高副数
2、注意问题
①复合铰链
两个以上的构件共用同一轴线所构成的转动副
K个构件形成复合铰链,形成k-1个转动副
②局部自由度
机构中不影响机构输入与输出运动关系的个别构件的独
立运动自由度
处理方法:解除局部自由度,再进行计算
③虚约束
定义:对运动不起独立限制作用的约束
常见虚约束:
a 轨迹重合的虚约束
当D为BC中点时,构件AD对BC的限制的虚约束
类型
理解
局部
自由
度
复合铰链
相关知识讲解(90min)
图片展示b 如果两构件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将此两点用构件和运动副连接,则会带来虚约束
c 如果两个构件组成多个移动方向一致的移动副或两个构件组成多个轴线重合的转动副时,只需考虑其中一处的约束,其余为虚约束
d 机构中对运动不起作用的对称部分
四、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主动件数等于机构自由度数
虚约束1
虚约束2。
1
相关知识讲解
(90min)
出示滚子从动
件凸轮机构模
型n: 活动构件个数P L:低副数P H:高副数
2、注意问题
①复合铰链
两个以上的构件共用同一轴线所构成的转动副
K个构件形成复合铰链,形成k-1个转动副
②局部自由度
机构中不影响机构输入与输出运动关系的个别构件的独
立运动自由度
处理方法:解除局部自由度,再进行计算
③虚约束
定义:对运动不起独立限制作用的约束
常见虚约束:
a 轨迹重合的虚约束
当D为BC中点时,构件AD对BC的限制的虚约束
类型
理解
局部
自由
度
复合铰链
3
相关知识讲解(90min)
图片展示b如果两构件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将此两点用构件和运动副连接,则会带来虚约束
c如果两个构件组成多个移动方向一致的移动副或两个构件组成多个轴线重合的转动副时,只需考虑其中一处的约束,其余为虚约束
d 机构中对运动不起作用的对称部分
四、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主动件数等于机构自由度数
虚约束1
虚约束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