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线地理意义及其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中地理晨昏线知识点积累高中地理晨昏线知识点积累在日常的学习中,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高中地理晨昏线知识点积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球自转的意义:●昼夜交替⑴晨昏线(圈):①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昼半球与夜半球面积相同(但大气散射,使得实际中昼半球面积大于夜半球)②晨昏线始终与太阳照射光线垂直。
③晨昏线上太阳高度都是0④随自转,晨昏线西移⑤永远平分赤道(晨线交点为6时。
昏线交点为18时。
)⑥直射点与晨昏线和最小纬线圈切点的纬度之和等于90o;如当太阳直射在20o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o′N或70oS。
⑵晨昏线的判读:自转法时间法方位法(昼半球的东侧为昏线,西侧是晨线;以北半球为例,夏季:晨线随纬度增大西偏,昏线随纬度增大东偏,冬季:晨线随纬度增大东偏,昏线随纬度增大西偏)⑶应用①确定自转方向②确定日期和季节:与经线重合为二分日,与极圈相切为二至日③确定地方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昏线为8时,太阳直射点为12点,晨昏线与极昼的交点为0时,与极夜交点为12点,昼弧中点为12点,夜弧中点为0点。
④确定昼夜长短:昼弧代表白天的长度,夜弧代表夜晚的长度。
⑤确定日出日落的时间:白天的中点始终是12点,夜晚的中点都是0点。
(故昼弧的中点为12点,夜弧的中点为0点。
)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⑥纬度度数相同的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相反⑦确定极昼极夜范围: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圈(发生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到极点之间的范围。
⑷日照图(1)提取空间信息——定位①确定南北极点:②确定东西经:③确定自转方向:(2)提取时间信息——定时日照图上的时间信息往往是隐藏着的,需要同学们“挖掘”,关键在于找出并确定太阳光照图上重要的七个时间点,(3)综合运用例题1: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
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A.①B.②C.③D.④例题2:如太阳直射20°N,那么()A.70°N以北为极夜区B.晨昏线与南北纬70°纬线相切C.20°N纬线上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长值D.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例题3:下图是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晨线(线上的数据为经度)。
晨昏线的概念引言晨昏线是地球上两个特殊的时刻——日出和日落的连线。
它在地理学、天文学和计算时间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对晨昏线的概念、形成原因以及对生活和科学的影响进行全面探讨。
什么是晨昏线晨昏线是地球表面上,刚好可见太阳的区域与不可见太阳的区域的分界线。
在这条线上,太阳的光线刚好以水平方向射入或射出。
晨昏线刚好通过地球上的两个点,使得这两个点的太阳升起或落下的时间相同。
在夏至和冬至这两天,晨昏线与经线相交的坐标就是当地的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
意义及应用晨昏线的存在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晨昏线的应用案例:参考时间晨昏线将世界划分为不同的时区,人们可以根据晨昏线的位置来确定自己所处的时区。
根据标准时间和晨昏线的位置,人们可以了解不同城市的日出、日落时间,从而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
农业和天气预报晨昏线位置的移动对农业和天气预报有重要影响。
农民可以根据晨昏线的位置来判断种植和收获的最佳时间。
天气预报员也会根据晨昏线的位置来预测日间和夜间的温度变化、风向风速等天气现象。
地理学和旅游晨昏线经过的地区通常是最适合观赏日出和日落的地方。
旅游者可以根据晨昏线的位置计划旅行,选择适合观赏日出和日落的地点,体验美丽的大自然景观。
天文学晨昏线的位置对于天文观测也非常重要。
天文学家可以根据晨昏线的位置选择最佳的观测点,以获得清晰的观测效果。
例如,在日食发生时,位于晨昏线上的观测点通常能够获得最佳的观测结果。
形成原因晨昏线的形成是由地球旋转和太阳光线传播的物理原理所决定的。
以下是晨昏线形成的主要原因: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绕着自己的轴旋转一周需要大约24小时。
这导致太阳不停地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变化。
地球的倾斜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不重合,倾斜约23.5度。
这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两个回归线之间移动。
夏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冬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
地球的表面结构地球上的山脉、河流、湖泊等地理特征会影响太阳光线在地表的传播。
晨昏线地理意义及其应用在高中地理《地球》部分,日照图的判读问题,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同时也是学生最为头痛的问题之一。
因此,如何正确阅读和判断日照图显得格外重要。
“重”是由它在高考中的地位决定的,是进行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题的主选内容之一。
“难”说明其知识的复杂、抽象,特别是空间概念的建立,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理解能力,空间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数学计算能力等。
很多人将日照图与晨昏线混为一谈,错误的认为,日照图问题就是晨昏线问题。
事实上,晨昏线只是日照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照图是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简称地球光照图或日照图。
应该说日照图包括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三个组成部分。
解决日照图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就是正确认识晨昏线以及与晨昏线密切相关的五个点的认识和了解。
而高考日照图多以晨昏线为主要信息,载体来考查相关知识,学生熟练掌握晨昏线的判断及其地理意义的应用尤为重要。
一、晨昏线的产生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被照亮的一面为昼半球,另一面为夜半球,而晨昏线就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从全球来看,昼夜半球的范围无论何时都是相等的,晨昏线也将地球平分成两半---是地球的一个大圆。
二.晨昏线的特点我们把来自遥远的太阳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一束束平行光,太阳光线与地面相切的切点的连线就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2.晨昏线所在的平面始终与太阳光垂直;3.与赤道有两个交点,且晨昏线与赤道始终互相平分(因都是地球的大圆);4.是太阳光线与地面相切的切点的连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零度;三、晨昏线的运动晨昏线(圈)位置并非始终不变的。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晨昏线(圈)在地球上的位置也在不断改变,它有两种运动:1.年运动由于晨昏线与太阳光始终垂直,而直射点在一年中具有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晨昏线也随直射点的位置移动也作有规律的运动:以地心为圆心,在极点和极圈之间来回摆动,其移动的幅度为46°52分。
晨昏线知识点总结一、晨昏线的定义晨昏线是连接地球上所有处于黎明状态的点与所有处于黄昏状态的点的虚拟线。
在地球的自转过程中,晨昏线的位置会不断变化。
当地球的自转将一个地方送入黎明时,晨昏线通过该地方,将其同一时刻的其他处于黎明状态的地点连接起来。
同理,当地球的自转将一个地方送入黄昏时,晨昏线通过该地方,将其同一时刻的其他处于黄昏状态的地点连接起来。
因此,晨昏线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每天都会出现两次。
通常情况下,晨昏线的位置被定义为地方时正好处于12:00的地点。
由于地球的自转是相对速度的,所以晨昏线的具体位置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曲线。
二、晨昏线的影响1. 日出和日落的时间:晨昏线的位置决定了地球上每个地方的日出和日落时间。
晨昏线上的地方会在同一时刻迎来日出或日落,而随着地球的自转,其他地方的日出和日落时间也会逐渐到来。
2. 天文现象的观测:晨昏线的存在也影响了天文学家对天文现象的观测。
在晨昏线上的地方,日出和日落的时间会对观测天文现象造成一定的影响,天文学家需要根据日出和日落的时间来合理安排观测任务。
3. 生物节律的调整:晨昏线的变化也会对生物节律产生影响。
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阳光的照射时间和强度对生物的生长和活动都有着重要影响。
晨昏线的位置变化会带来不同地区的生物生活节律的调整。
4. 旅行和通讯:晨昏线的存在对旅行和通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穿越晨昏线时,会出现时间的变化,需要重新调整时区。
对于跨时区的通讯,也需要考虑晨昏线的影响。
5. 气候的变化:晨昏线的位置会对不同地区的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
处于晨昏线附近的地区,日照时间和温度等因素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当地的气候变化。
三、晨昏线的应用1. 天文学观测:晨昏线的位置对天文学家观测天体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晨昏线上的地方,日出和日落的时间会对观测任务产生影响,需要根据这一因素来合理安排观测任务。
2. 旅行规划:晨昏线的位置决定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在旅行规划中,这一因素也需要被充分考虑。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教师专用)专题2 晨昏线【学习目标】1.理解晨昏线的产生原因、分类和判定方法。
2.掌握晨昏线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晨昏线的应用。
【知识结构和课前预读】——独立思考,课前填写,落实基础一、概念1.产生:由于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太阳光只能照射地球的一半。
在某一时间,地球上能被太阳光照射的一侧为昼半球,另一侧为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圈)。
2.几何意义从几何角度来看,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太阳平行光线与地球表面所有切点构成的曲线,故晨昏线(圈)上各地太阳光线与地面是平行的。
对于晨昏线上的观察者来说,太阳正好位于地平线上,或日出(晨线),或日落(昏线),太阳高度都等于零。
地球上与太阳光线垂直的线就是晨昏线。
3.分类:晨线和昏线。
晨线(或日出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
昏线(或日落线)——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
即:晨线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昏线是太阳落下的地方。
二、判定方法判定晨线和昏线,要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太阳光线照射的方向。
1.概念法(或自转法):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看其两侧昼夜状态的变化。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反之,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
或:在晨昏线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画一箭头,若箭头指向昼半球,则为晨线;反之,则为昏线。
2.方位法(或口诀法):根据昼、夜半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判断。
晨线东侧是昼半球,西侧是夜半球;而昏线东侧是夜半球,西侧是昼半球。
或:夜半球东侧是晨线,西侧是昏线;昼半球东侧是昏线,西侧是晨线。
口诀:“东昼西夜为晨线,东夜西昼为昏线。
”3.时间法(或地方时法):根据与赤道的交点及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来判断。
昼、夜半球的界线中,与赤道的交点及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的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及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的则为昏线。
4.太阳高度法。
太阳高度为0°处为晨昏线。
地理晨昏线知识点总结地理晨昏线是指地球表面上日出和日落的分界线,也叫做地理子午线。
地理晨昏线也反映了日出和日落时间的变化和分布规律。
了解地理晨昏线是地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对于理解地球自转、日照分布、气候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地理晨昏线进行总结介绍。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在自己轴线上的旋转运动。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因此地球表面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即地球上一些地区会有日出和日落的变化。
地球自转轴线的倾斜导致了不同季节的日照时间的差异。
地理晨昏线的意义地理晨昏线标志着地球上日出和日落的分界线,也反映了地球上的日照分布。
根据地理晨昏线的位置,我们可以推测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日出和日落时间。
这对于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旅游观光等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地理晨昏线也对于气候、季风、植被等地理现象产生一定的影响。
地理晨昏线的位置地理晨昏线的位置会根据不同时间有所变化,主要取决于地球的自转和轨道的位置。
具体来说,地理晨昏线在南北半球会根据地球的倾斜角度而有所变化,而在赤道附近则位置相对稳定。
应该指出的是,地理晨昏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曲线,它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刻会有所变化。
地理晨昏线的影响地理晨昏线会影响地球上的生物和自然环境。
首先,地理晨昏线的位置决定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对于植物光合作用、动物的活动节律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地理晨昏线的位置也反映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气温变化,从而也影响了气候和季风的分布。
另外,地理晨昏线也对于一些文化、宗教习俗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一些宗教节日会关联到日出和日落时间。
总结地理晨昏线是地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反映了地球自转引起的日出和日落的变化规律。
了解地理晨昏线的位置和影响对于理解地球日照分布、气候变化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晨昏线的位置和影响也对于生物、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于地理晨昏线的研究与探讨,不仅有利于科学研究,也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高一地理晨昏线知识点晨昏线,是指地球上某一时刻太阳的光线垂直射到的地球表面上,形成了一个分界线,将地球分为了两个相对于太阳有明显时间差的区域。
这个概念在地理学中被广泛运用,并且在人们生活中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首先,晨昏线的存在对人类的日常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
晨昏线的位置与季节、具体日期以及地理经度有关。
在太阳升起之前和落下之后,晨昏线的位置会逐渐从东向西移动。
这意味着,当某个区域在晨昏线之东,太阳在那个地方已经升起;而当某个区域在晨昏线之西,太阳在那个地方即将落下。
因此,当人们考虑旅行或者安排活动时,可以参考晨昏线的位置,从而合理安排时间和日程。
其次,晨昏线也可以用来解释地球上的光照和昼夜变化。
当太阳的光线垂直射到地球上的某一点时,这个点处于昼的状态;而当太阳的光线垂直射到地球上的其他点时,这些点处于昏的状态。
晨昏线的位置随着地球自转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地球的不同地方会有不同的昼夜变化。
举例来说,当晨昏线在某一区域上方时,那个区域就会有较长的白天时间,而在晨昏线下方的区域则会有较长的黑夜时间。
此外,晨昏线的位置还可以用来解释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因为地球轴倾斜的原因,太阳直射的位置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
在夏至时,晨昏线会位于北半球的纬度较高的地方,因此北半球夏天白天时间长,太阳直射的位置也较北。
而在冬至时,晨昏线会位于南半球的纬度较高的地方,北半球则是黑夜时间长。
这样的季节变化影响着地球上的气候、植被分布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
总的来说,晨昏线是地理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安排时间和日程,还可以解释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
通过了解和利用晨昏线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这个浩瀚而神奇的家园。
地球运动知识清单一、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1.晨昏线的特点(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角为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相同,即图2中∠α=∠β。
(5)晨昏线在二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以15°/h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
2.晨昏线的判断方法自转法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以上三种方法适合所有晨昏线的判读,但在判读俯视图时必须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出地球的自转方向,然后再根据自转法来判断晨昏线。
根据上述方法可知图1中为晨线,为昏线,图2中为晨线。
3.晨昏线的应用(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2)确定地方时(3)确定日期和节气①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时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或秋分。
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极昼极夜分布情况日期节气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6月22日前后夏至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12月22日前后冬至(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①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互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②确定经度: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过晨昏线与纬线切点,且大部分在昼半球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
(5)确定昼夜长短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
昼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夜长=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
(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某地的日出时间=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重点分析广西颜欢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自然地理部分的重点,也是学生在复习本单元知识时所遇到的难点。
一、晨昏线的判断1.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2.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3.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4.晨昏线的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5.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6.位于昼半球西侧的晨昏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侧的晨昏线为昏线。
二、晨昏线的应用1. 利用晨昏线,判断节气晨昏线经过极点,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为二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则为二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上)。
2. 利用晨昏线,判断昼夜长短晨昏线将其所经过的纬线圈分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是昼弧,位于夜半球的是夜弧,昼弧大于夜弧则白天长于黑夜,反之则黑夜长于白天。
3. 利用晨昏线,判断地方时赤道上昼夜平分,所以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也就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
则地球上其他地区的地方时可根据这些特定点(线)的地方时,依据“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及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来。
4. 利用晨昏线,判断日出和日落状况晨昏线分为晨线和昏线,沿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晨线上的各点为日出状态,反之则为昏线,其上各点为日落状态。
晨线上某地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该地的日出时间,昏线上某一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这一点的日落时间。
某地的日出时刻可根据该地所在纬线与晨昏线的交点的地方时或昼长进行推算:日出时刻+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
5.利用晨昏线,判断极昼与极夜状况根据太阳光线始终与晨昏线垂直的关系,假设太阳直射点在A纬度,则在高于90°-A 的纬度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地球自转的意义:●昼夜交替⑴晨昏线(圈):①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昼半球与夜半球面积相同(但大气散射,使得实际中昼半球面积大于夜半球)②晨昏线始终与太阳照射光线垂直。
③晨昏线上太阳高度都是0④随自转,晨昏线西移⑤永远平分赤道(晨线交点为6时。
昏线交点为18时。
)⑥直射点与晨昏线和最小纬线圈切点的纬度之和等于90º;如当太阳直射在20º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º´N或70ºS。
⑵晨昏线的判读:自转法时间法方位法(昼半球的东侧为昏线,西侧是晨线;以北半球为例,夏季:晨线随纬度增大西偏,昏线随纬度增大东偏,冬季:晨线随纬度增大东偏,昏线随纬度增大西偏)⑶应用①确定自转方向②确定日期和季节:与经线重合为二分日,与极圈相切为二至日③确定地方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昏线为8时,太阳直射点为12点,晨昏线与极昼的交点为0时,与极夜交点为12点,昼弧中点为12点,夜弧中点为0点。
④确定昼夜长短:昼弧代表白天的长度,夜弧代表夜晚的长度。
⑤确定日出日落的时间:白天的中点始终是12点,夜晚的中点都是0点。
(故昼弧的中点为12点,夜弧的中点为0点。
)日出时间=12-昼长/2 日落时间=12+昼长/2⑥纬度度数相同的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相反⑦确定极昼极夜范围: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圈(发生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到极点之间的范围。
⑷日照图(1)提取空间信息——定位①确定南北极点:②确定东西经:③确定自转方向:(2)提取时间信息——定时日照图上的时间信息往往是隐藏着的,需要同学们“挖掘”,关键在于找出并确定太阳光照图上重要的七个时间点,(3)综合运用例题1: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
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A.①B.②C.③D.④例题2:如太阳直射20°N,那么()A.70°N以北为极夜区B.晨昏线与南北纬70°纬线相切C.20°N纬线上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长值D.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例题3:下图是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晨线(线上的数据为经度)。
晨昏线的判读【知识串讲】一、明确晨昏线的定义地球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
晨昏线(圈)由晨线和昏线组成,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叫晨线,反之,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昏线。
二、分析总结晨昏线的特点1.与地球的关系:始终平分地球为昼夜两半球。
晨昏线为地球上的大圆。
2.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晨昏线(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且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零。
3.与赤道的关系:始终平分赤道。
4.与极圈的关系:相交或相切,但永不相离。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在23°26'S~23°26'N之间来回移动。
5.与经线的关系:当太阳直射在赤道,即春分日或秋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三、关于晨昏线判读的两个基本问题1.晨昏线判读考查的知识切入点。
在晨昏线判读的试题中,考查内容切入主要集中在根据晨昏线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和确定已知时间(包括日期、时刻)两个方面,这些也是晨昏线判读这一类型试题的难点所在。
2.晨昏线的类型:虽然试题中晨昏线的形态多种多样,但基于晨昏线判读的知识切入点,可以把晨昏线分为两种形态类型:一是春、秋分的晨昏线。
其特征是晨昏线和某个经线圈重合。
此时太阳直射点(右图中M点)的纬度位置在赤道,经度位置在晨线以东90°或昏线以西90°;时刻的判断可以从晨线(6时)、昏线(18时)和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12时)获得。
二是春、秋分除外的晨昏线。
其特征是晨昏线与经线斜交。
“四点判读法”就是针对此类晨昏线的判读方法。
3.晨昏线的“四点判读法”春秋分日以外的时间,晨昏线和经线相交。
当太阳直射于赤道以外的M点时,晨昏线如右图形态,形成A、B、C、D四个特征点。
此时晨昏线在A、B两点与纬线相切(A、B两点经度相差180°,纬度数相等),与赤道相交于C、D两点(D点与C点经度相差180°,图中无标注)。
专题:晨昏线地理意义及其应用
在高中地理《地球》部分,日照图的判读问题,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同时也是学生最为头痛的问题之一。
因此,如何正确阅读和判断日照图显得格外重要。
“重”是由它在高考中的地位决定的,是进行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题的主选内容之一。
“难”说明其知识的复杂、抽象,特别是空间概念的建立,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理解能力,空间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数学计算能力等。
很多人将日照图与晨昏线混为一谈,错误的认为,日照图问题就是晨昏线问题。
事实上,晨昏线只是日照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照图是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简称地球光照图或日照图。
应该说日照图包括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三个组成部分。
解决日照图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就是正确认识晨昏线以及与晨昏线密切相关的五个点的认识和了解。
而高考日照图多以晨昏线为主要信息,载体来考查相关知识,学生熟练掌握晨昏线的判断及其地理意义的应用尤为重要。
一、晨昏线的产生
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被照亮的一面为昼半球,另一面为夜半球,而晨昏线就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从全球来看,昼夜半球的范围无论何时都是相等的,晨昏线也将地球平分成两半---是地球的一个大圆。
二.晨昏线的特点
我们把来自遥远的太阳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一束束平行光,太阳光线与地面相切的切点的连线就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
2.晨昏线所在的平面始终与太阳光垂直;
3.与赤道有两个交点,且晨昏线与赤道始终互相平分(因都是地球的大圆);
4.是太阳光线与地面相切的切点的连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零度;
三、晨昏线的运动
晨昏线(圈)位置并非始终不变的。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晨昏线(圈)在地球上的
位置也在不断改变,它有两种运动:
1.年运动由于晨昏线与太阳光始终垂直,而直射点在一年中具有南北
回归运动的规律,晨昏线也随直射点的位置移动也作有规律的运动:以地心为圆心,在极点和极圈之间来回摆动,其移动的幅度为46°52分。
2.日运动地球以每小时自转15°的角速度自西向东转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地球上做自东向西运动,昼、夜半球也随地球自转有规律的进行更替,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且与自转的速度相同.
四、晨昏线的判断
关于晨昏线的判断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晨线与昏线的区分;其二是晨、昏线的起讫点。
线和昏线的区分方法比较简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晨、昏线的起讫点的判断分两种情况。
春秋分日,起讫点在两极点;非春秋分日,起讫点在晨昏线与纬线的两个切点处。
这五点是解决日照图问题的关键,这五个点分别是:晨昏线与纬线的两个切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两个交点;位于昼半球中心的太阳直射点。
(一)、切点
1.定义:晨昏线的分界点,晨昏线的纬度最高点,刚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点。
2.地方时:0点或12点
(1).若切点为0点,则切点所在经线和赤道的交点在夜半球
(2).若切点为12点,则切点所在经线和赤道的交点在昼半球
与纬线的两个切点之间的关系是:二者都位于南北极圈-南北极点之间,分处于南北纬,但度数相等;经度数互补,东西经相反。
其中一个切点位于昼半球平分线上,地方时为12点,而另一个切点位于零时经线(或叫子夜线)上,其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二)、交点
1.定义:晨昏线和赤道相交的点
2.地方时:6点或18点
(1).若是晨线,则交点为6点
(2).若是昏线,则交点为18点
二点之间的经度差为180°,时间差12小时,其中一点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这一点所在的经线上是六点;另一点是昏线与赤道的交点,这一点所在的经线上是18点。
(三)、直射点
1.定义:地心与日心连线在地球表面的交点
2.位置
(1).直射点经度:=12点经线的经度
(2).直射点纬度(某点所在的半径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范围:0°--23°26′
计算公式:=90°-切点纬度(范围:66°34′--90°)
=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夹角越大,直射点
的纬度越高)
=极昼或极夜的纬度范围(极昼或极夜越大,直射点的纬度越高)
太阳的直射点位于昼半球的的平分线上,地方时为12点,它与其中一个切点经度相同,位于昼半球的平分线上,地方时均为12时,,与另一个切点经度差为180°;同时直射点的纬度与两切点的纬度数互余。
如,直射点的纬度为北纬20°,那么二切点的纬度一定是南北纬70°。
太阳的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昼半球的平分线,直射点的经度和晨昏线与赤道的两交点之间的经度差为90°,时间差为6小时;只不过比晨线与赤道交点处时间晚,比昏线与赤道交点处时间早。
五.晨昏线与经纬网的的位置关系
1.与纬线的位置关系(66°34′——90°)
与赤道交于两点,这两点刚好将赤道平分。
除春秋分日外的其他时间,晨昏线还与极圈至极点之间的一条纬线圈相切,南北半球各一个切点。
2.与经线的位置的关系(0°——23°26′)
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正好重合。
其他时间与经线相交,晨昏线与经线有一个交角,这个交角随时间而变化,春秋分日为0°,夏至日和冬至日时交角最大为23°26分。
六。
日照图的有关判读及应用
1.季节的判断
若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则节气为春秋分;若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也就是与地轴(或经线圈)交角最大,分两种情况:一是北极圈内出现极昼,为夏至;二是南极圈内出现极昼,为冬至。
2.太阳直射点的判断
根据判断出的季节,我们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二分时直射赤道;夏至日时,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时直射南回归线。
根据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可判断其经线的位置。
因为一天中早晨到正午和正午到黄昏的时间长度相同,所以太阳直射经线就是平分昼半球的那条经线。
与这条经线相对的经线平分夜半球,地方时为0时。
3.地方时的判断
在光照图中,由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可知,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所以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另外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也就是太阳直射经线)为12时,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时(或零时)。
这样找出赤道上的四个特定点的地方时,然后依据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的基本原理,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昼夜长短的判断
晨昏线将纬线圈分成两部分,即昼弧和夜弧,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就决定了位于该纬线圈上的点的昼夜长度。
春秋分,晨昏线平分所有纬线圈,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与此相反。
同一半球纬度相同的各地昼夜长短相同;不同半球纬度相同的地点昼夜长短虽然不同,但两者的昼与夜之和正好等于24小时,也就是说此点的昼长等于彼点的夜长。
计算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可以通过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所占比例来进行计算,即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360°×24来推算。
关于昼长的计算还有另外一种算法,如果已知该地日出时刻,则该地的昼长等于(12-日出时刻)× 2。
总之,判断晨昏线关键是找出晨线和昏线的分界点,再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定晨线或昏线。
利用晨昏线的地理意义解题时,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晨昏线的地理意义,充分挖掘光照图上的信息,通过准确的推理或计算方能做出正确的解答。
练习:例.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图所示的半球是半球。
②这一天是月日前后,太阳直射在
上,北半球是季,昼夜长短状况是。
③ A地的地方时是点钟,昼长达小时;B地是
点钟,昼长达小时;C地是点钟,夜长达小时;D地是点钟,昼长达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