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24第5课 古代黑非洲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24
第5课古代黑非洲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古代黑非洲两个主要文明区域及其重要文明成果。
2、理解黑非洲地理环境对其文明进程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认同世界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所共同创造,文明多元性和文明在交流中发展的道理。
深刻感受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闭塞中衰亡的道理。
二、课前准备:(一)布置预习(二)其他三、时间:一课时四、教学重点:麦罗埃文明、阿克苏姆文明、大津巴布韦文化的概况。
五、课程经历(一)讨论或师生互动;划重点;读图;朗读:P19/“读图学史”;P19//2;P19/1。
(教学目标:明确黑非洲的范围;探究黑非洲大多数地区文明发展相对缓慢、东北非文明程度较高的环境因素;)(二)麦罗埃与阿克苏姆1、朗读;师生互动:P19/倒1;P20/19。
(教学目标:借助PPT/“尼罗河地图”确定“库斯”的方位)2、朗读;链接与师生互动:P20/3;P7/2、3、4。
(教学目标:在师生共同探讨中,按照一定的规律,将两段文字中的部分要素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体系。
3、划重点;师生互动:P20/4、5。
P20/“文献选读”。
(教学目标:进一步了解库斯文明主要的成果。
并为转入“阿克苏姆”文明的教学做准备。
)4、解读:P20/倒2、1;P21/3。
(教学目标:了解阿克苏姆文明的特点,以及造成这些特点的环境因素。
)5、划重点:P21/2、5。
(三)大津巴布韦1、图片欣赏;读地图;朗读:PPT/“石头城”;P21/图2;P19/地图;本框节所有的“仿宋体”。
2、启迪:P22/“探索与争鸣”。
(教学目标:引领学生对黑非洲的几个文明的兴衰的环境因素进行探究。
)(四)小结六、布置作业七、课后反思:。
第五课古代黑非洲[教学目标]1.知道古代黑非洲两个主要文明区域及其文明成果;理解黑非洲地理环境对其文明进程的影响。
2.通过阅读教材小字、文献选读等栏目掌握从历史资料、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方法。
3.进一步认同世界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所共同创造,文明多元性和文明在交流中发展的道理。
深刻感受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闭塞中衰亡的道理。
[重点与难点]重点:麦罗埃文明、阿克苏姆文明、大津巴布韦文化的概况。
难点:黑非洲文明发展缓慢原因。
说明:1.与世界其它文明区域相比,黑非洲的文明同学们知之甚少,通过本课学习对黑非洲主要文明区域及主要的文明成就有一些概要的了解,认同世界文明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共同创造是本课的重点。
2.黑非洲文明发展较为缓慢,甚至几乎不为世人所知,其原因是什么,为本课的难点。
[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从课题导入,何谓黑非洲?你了解黑非洲的文明吗?2、观察《古代黑非洲文明示意图》,找出黑非洲主要文明中心:东北非文明——麦罗埃与阿克苏姆南部非洲文明——津巴布韦3、讲授麦罗埃文明:4、讲授阿克苏姆文明5、讲授大津巴布韦文化[资料附录]1、非洲分成三部分:非洲本土欧洲的非洲亚洲的非洲“非洲本土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中”——黑格尔:《历史哲学》2、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第七章第337——344页[板书设计]麦罗埃文明:受埃及文明影响,冶铁业发达东北非古代黑非洲阿克苏姆文明:混合型文明,对外贸易繁荣南部非洲:大津巴布韦文化:“石头建筑”——未解之谜[训练设计]为什么有西方学者认为“非洲本土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非洲人从来就没有发展过自己的文明”?谈谈你对古代黑非洲文明的认识。
参考答案:1)由于沙漠和大海的阻隔,黑非洲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中发展较为缓慢;历史上形成的偏见;19世纪中期以后迟到的考古发现。
2)世界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所共同创造,黑非洲透过时间与空间的阻隔,断断续续受到北非、西亚的文化影响,创造了极富色彩的独特文明,是人类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黑非洲教学设计古代黑非洲是非洲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黑非洲文明发展迅速,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和科技成果。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和尊重黑非洲的历史,让学生对黑非洲的伟大文明有更深刻的了解。
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黑非洲的地理位置、人口和社会组织特点;2.掌握古代黑非洲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3.了解古代黑非洲的文化和艺术成就;4.探索古代黑非洲的科技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5.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地理位置与人口:黑非洲位于非洲大陆的中部和东部。
教师可以展示黑非洲的地理地图,让学生了解黑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及其对黑非洲文明的影响。
同时,介绍黑非洲人口的分布和种族特点。
2.社会组织与政治制度:讲解古代黑非洲的社会组织,包括部落制度和王国制度。
比较不同制度的特点和影响,让学生了解黑非洲政治制度的发展。
3.经济状况与贸易:介绍古代黑非洲的经济状况,包括农业、畜牧业和矿产资源等。
重点讲解黑非洲的贸易活动和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如金、盐和象牙等的贸易。
4.文化与艺术成就:介绍古代黑非洲的文化和艺术成就,如雕塑、绘画、音乐和舞蹈等。
让学生了解黑非洲文化的多样性和卓越成就。
5.科技发展与影响:介绍古代黑非洲的科技发展,如冶铁技术、建筑工程和数学计算等。
讲解黑非洲科技对世界的影响和交流。
三、教学方法:1.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地理地图、图片和视频等,让学生通过视觉方式感受古代黑非洲的文明。
2.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比较不同社会制度和经济系统的特点,并展示他们的观点和发现。
3.课堂演讲:鼓励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黑非洲文化或科技成就进行研究,并在课堂上进行演讲和展示。
4.角色扮演:让学生以古代黑非洲的人物身份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古代黑非洲的生活和社会制度。
四、教学评估:1.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展示评估,包括他们对不同社会制度和经济系统的理解和比较。
第五课古代黑非洲七宝中学王丽[教学目标]1.知道古代黑非洲两个主要文明区域及其文明成果;理解黑非洲地理环境对其文明进程的影响。
2.通过阅读教材小字、文献选读等栏目掌握从历史资料、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方法。
3.进一步认同世界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所共同创造,文明多元性和文明在交流中发展的道理。
深刻感受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闭塞中衰亡的道理。
[重点与难点]重点:麦罗埃文明、阿克苏姆文明、大津巴布韦文化的概况。
难点:黑非洲文明发展缓慢原因。
说明:1.与世界其它文明区域相比,黑非洲的文明同学们知之甚少,通过本课学习对黑非洲主要文明区域及主要的文明成就有一些概要的了解,认同世界文明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共同创造是本课的重点。
2.黑非洲文明发展较为缓慢,甚至几乎不为世人所知,其原因是什么,为本课的难点。
[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从课题导入,何谓黑非洲?你了解黑非洲的文明吗?2、观察《古代黑非洲文明示意图》,找出黑非洲主要文明中心:东北非文明——麦罗埃与阿克苏姆南部非洲文明——津巴布韦3、讲授麦罗埃文明:4、讲授阿克苏姆文明5、讲授大津巴布韦文化[资料附录]1、非洲分成三部分:非洲本土欧洲的非洲亚洲的非洲“非洲本土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中”——黑格尔:《历史哲学》2、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第七章第337——344页[板书设计]麦罗埃文明:受埃及文明影响,冶铁业发达东北非古代黑非洲阿克苏姆文明:混合型文明,对外贸易繁荣南部非洲:大津巴布韦文化:“石头建筑”——未解之谜[训练设计]为什么有西方学者认为“非洲本土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非洲人从来就没有发展过自己的文明”?谈谈你对古代黑非洲文明的认识。
参考答案:1)由于沙漠和大海的阻隔,黑非洲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中发展较为缓慢;历史上形成的偏见;19世纪中期以后迟到的考古发现。
2)世界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所共同创造,黑非洲透过时间与空间的阻隔,断断续续受到北非、西亚的文化影响,创造了极富色彩的独特文明,是人类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5课古代黑非洲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古代黑非洲两个主要文明区域及其重要文明成果。
理解黑非洲地理环境对其文明进程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认同世界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所共同创造,文明多元性和文明在交流中发展的道理。
深刻感受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闭塞中衰亡的道理。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麦罗埃文明、阿克苏姆文明、大津巴布韦文化的概况。
难点:东北非地区文明与黑非洲文明的差异与原因。
三、知识结构:1. 麦罗埃文明1) 时间:始于公元前590年,终于公元4世纪中叶2) 位置:位于东北非的,是尼罗河中上游古代文明的代表。
3) 渊源:库施王朝,曾统治埃及(公元前730~公元前656)4) 特征:打上了埃及文明烙印,是库施文明的延续,代表了库施文明鼎盛阶段的成就。
2. 阿克苏姆文明1) 时间:兴起于公元前后~8世纪2) 位置:今埃塞俄比亚境内的,地处连接地中海与印度洋水路的交通要冲。
3) 特征:这是一种混合型文明,与阿克苏姆王国的兴衰相始终4) 地位:对外贸易高度繁荣,堪称当时一流的世界贸易大国。
3. 大津巴布韦1) 得名:得名于一组古代巨石建筑群遗址2) 时间:公元4世纪至5世纪,班图人建立过一些王国,14、15世纪达到鼎盛。
3) 位置:包括今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南部、博茨瓦纳东部和南非北部一带。
4) 特征:巨石建筑物5) 地位:大津巴布韦文化是南部黑非洲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
四、教学过程:启发导入:从课题导入,何谓黑非洲?阅读思考:P19,在地图上找出黑非洲的位置,得名和主要的文化中心。
根据知识结构列表,梳理知识点。
重点分析麦罗埃文明,阿克苏姆文明的特征及其成因。
完成“文献选读”题,铭文中的“他们”指什么国家?指库施王国。
巩固知识:1.列举古代“黑非洲”两个主要文明区域及其重要文明成果。
(1)位于东北非前后相继的麦罗埃与阿克苏姆文化。
麦罗埃的冶铁业发达,采金、制作陶器、种植棉花等都是重要文明成果。
《古代黑非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古代黑非洲》是第一分册“世界古代史”的一部分,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其地理坏境相对封闭,文明发展缓慢,加上近代“种族歧视”,相对于古代东方、古希腊罗马等文明,黑非洲是被忽视了的文明。
本课主要以麦罗埃、阿克苏姆和大津巴布韦三大富有代表性的黑非洲文明为主,表现出黑非洲富有特色的本土文化,以及黑非洲灿烂的古代文明。
从而突出世界文明多元性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由于一直以来存在的“种族歧视”,加上新闻媒体的影响,学生对非洲可能存在错误认识,对古代黑非洲文明更是缺乏了解。
由于本课不是重点,主要以让学生通过学习麦罗埃等三大文明,了解古代黑非洲也有灿烂的文明,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扭转学生对非洲文明的错误认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古代黑非洲两个主要文明区域及其重要文明成果。
理解黑非洲地理环境对其文明进程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地图和文字史料,发现历史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世界文明的多元性,非洲文明是人类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共同创造的,不能带有歧视心理。
理解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闭塞中衰亡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麦罗埃文明、阿克苏姆文明、大津巴布韦文化特点及主要文明成果。
2、难点:黑非洲文明发展缓慢的原因。
理解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闭塞中衰亡。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非洲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唯一)”和“印象中的非洲”作对比,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出示两组图片(见PPT)和文字材料:(教师进行图片、文字的梳理、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材料一:达尔文:非洲是人类的起源地。
材料二:非洲大陆发现了腊玛古猿、南方古猿、猿人、尼人和现代人五个进化阶段的化石。
人类演进的连贯性和延续性在非洲大陆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在其他地方都无法与非洲比拟。
——舒运国:《非洲史研究入门》材料三:马尼卡:可以肯定,现代人类起源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单一区域,头盖骨所在的地理位置离非洲越远,其形状和尺寸的变化就越小,这和人类DNA 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
第5课一古代黑非洲一、基础练习1.古代黑非洲文明不包括( ) A.古代埃及文明B.古代麦罗埃文明C.古代阿克苏姆文明D.古代大津巴布韦文明2.因为冶铁业发达而被称为“古代非洲的伯明翰”的城市是( ) A.麦罗埃B.开罗C.阿克苏姆D.大津巴布韦3.有人认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由于三面环海,一面为撒哈拉大沙漠,因此“对于世界各部,始终没有任何联系,始终是在闭关之中”。
下列最能反驳这一观点片面性的是( )A.古代两河流域文明B.古代埃及文明C.古代阿克苏姆文明D.古代大津巴布韦文明4.除了今天的津巴布韦,古代大津巴布韦文化的范围还包括( )①莫桑比克南部②埃塞俄比亚③博茨瓦纳东部④摩洛哥⑤南非北部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⑤二、拓展练习(1) 这个图案应该是今天哪个国家的国徽?为什么?(2) 这个国家为什么要将著名的“石头城遗址"放进国徽的图案当中?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阿克苏姆的国王,万王之王……焚毁他们的城镇,将他们与石屋和茅房一起烧毁;我的军队夺取他们的粮食、铜和铁,破坏他们庙宇中的神像,摧毁他们的谷仓和棉仓,将货物扔到色达河里……第二天我派军队溯色达河而上,继续攻打石头和茅草城镇。
——阿克苏姆石柱上的铭文(1) 铭文中的“他们”指什么国家?(2) 铭文中增加了哪些课文中没有介绍过的“他们”的文明状况?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认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从来就“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有显示出发展”。
非洲黑人。
“既不能进步,也不能教育,正像我们所看到的,他们从来就是这样”,“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中”。
、你觉得黑格尔的这一观点正确吗?请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