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管理要做到人性化范文

  • 格式:docx
  • 大小:29.01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车间、一个部门,更要做到“人性化管理”。作为车间领导者,仅凭个人的工作能力是有限的,必须充分依靠全体职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做好“人性化管理”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要尊重人。尊重人的关键是尊重员工的人格和劳动成果。车间干部与职工的关系,既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又是同事和朋友的关系,车间干部要学会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对员工的工作、学习及思想状况,给予公正、及时的评价,督促员工加倍努力工作。

第二,要关怀人。关怀人的核心是通过抚慰人心,解决难题,增进感情,激励员工,从而最终达到增强车间凝聚力的目的。一个车间好比一个家庭,各人有各人烦心的事情,同事之间可能因为工作原因而产生矛盾,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也可能有不顺心的问题,作为车间干部应主动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感情交流,去积极关心、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不顺心的事情。激励他们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三,要善待人。善待人不仅要善待那些自己喜欢、“听话”的人,而且还要善待那些有个性或敢于提出反对意见的员工,员工有了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工作中出现了问题也要靠上去,帮助分析原因,一起探讨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第四,要带动人。车间干部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把车间员工的工作带动起来,要带头做事,带头吃苦,带头做别人不愿做的工作,要严以律己,身先士卒,带出一批思想素质高,业务技能精的员工队伍。

总之,要搞好一个车间的工作,必须发挥好每个员工的作用,充分施展他们的聪明才智,做好“人”字这篇文章,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使车间员工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对车间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实行人性化管理构建和谐型车间

一、定义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车间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以员工为出发点和目的,始终贯彻尊重员工、关心员工、理解员工、培育员工、激发员工的管理理念,把着眼点放在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上,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车间管理上水平、上台阶,全面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

二、理论依据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我们党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和谐车间的根本。

三、主要方法

在实行人性化管理,构建和谐型车间的过程中,总结归纳了以下十种方法:

第一,宣传教育法。用切身的经历,典型的事例、现身的说法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职工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职业道德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帮助和引导员工明白了应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提倡干什么,禁止干什么,形成了规范、有序、民主、和谐、宽松、融洽、友爱的良好氛围。

第二,典型引路法。坚持开展月评“思想道德闪光点”活动,关注朴素平凡的群众生活,聚焦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每月在召开职工大会上进行大力宣传表彰职工身边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和良好职业道德风尚的,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第三,算账亮底法。针对职工关注的焦点、重点、疑点,通过算细账、亮家底的方法,提高了民主管理透明度,增强了改革意识和承受能力,赢得了职工的理解和支持,确保了队伍的稳定。

第四,因势利导法。们根据不同阶段确定的“重点人”和“重点事”,因人、因事、因地、因时制宜,深入实际、深入职工、深入家庭,采取个别谈话,重点帮教等方式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解开疙瘩,疏通思想,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使员工心情愉快地投入工

作之中。

第五,谈心交心法。坚持做到“四必访”,即:矛盾多问题多的人和事必访,群众意见多的人和事必访,生活困难户必访,职工生病住院必访,搭建上下沟通、交流对话的平台,面对面地进行释疑解惑,回答员工关注的热点、疑点问题,化解员工心中的消极和抵触情绪,解决棘手问题,温暖了职工的心,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六,文体活动法。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如:桌上运动会、汽排球赛、钓鱼比赛等活动,陶冶了员工的情操、启迪员工的思想、增进员工的感情、强健员工的体魄,培育团队精神,增强车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七,刚柔相济法。在日常的工作中,注重做到刚柔相济相结合,“刚”即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措施为保证,加大安全质量考核力度,先后制定和完善了《柴油机车间领导干部轮流值班制度》《柴油机车间考勤管理办法》、《柴油机车间一次性奖励考核分配办法》、《柴油机车间照顾性质职工享受工资待遇的规定》、《柴油机车间班前站会管理办法》《柴油机车间总装间管理制度》、《柴油建立完善机车间“5S”管理制度》、《柴油机车间地面维护管理暂行办法》《柴油机总装配件看板管理办法》等一整套系统、科学的刚性制度,让职工明确岗位职责,并把作业标准、工艺技术要求、节能降耗指标等细化分解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工种,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检查考核,保证规章制度的连贯性、规范性,在车间内部形成一种规范、有序的良性环境。“柔”则指加大考核的同时也注重对违纪员工进行细致、耐心的思想教育,从亲情、友情、家庭、工作等方面进行疏导,通过组织和家庭的共同帮助,使员工受到深刻的安全质量教育,让合作群体感受到志同道合,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第八,扁平管理法。按照扁平化管理理念,对班组实行承包,车间主任与各班班长签订了经营承包责任书。经营承包责任书的内容涵盖了质量、物耗、安全指标及文明生产、现场整治、设备维护保养、思想政治工作等各项工作,并缴纳承包责任风险金,做到风险同担,责任共负,形成利益共同体,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了车间管理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修车质量。

第九,构筑屏障法。从提高安全生产的控制力入手,以“工作零缺陷”,作业“零违章”为标准,建立健全车间、班组、职工三级安全包保、考核制度和安全问题库,细化职工安全包保措施,明确界定车间、班组、职工的安全控制职责,明确干部的包保重点和责任追究,把安全卡控细化、量化,责任落实到每名党员,增强了干部职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车间领导坚持轮流值班制度,车间安全技术员坚持深入生产班组巡回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第十,攻坚克难法。以开展“质量年”活动为载体,成立了党员“小先生”攻坚克难小组,刻苦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熟练掌握岗位技能和检修工艺技术规程,介绍并推广生产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解答职工的生产作业疑问,共同探讨优化生产、提高质量、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及时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攻克惯性质量难题,把跑、冒、滴、漏等惯性问题控制在过程之中,把各种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提升修车质量,确保安全生产。

四、主要成效

近三年来,通过实行人性化管理,构建和谐型车间,进一步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了车间管理水平,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上下同心,团结协作,争分夺秒,群策群力,攻坚克难,拼搏奉献,克服了天气炎热、限电停风、车型复杂、修程量大、生产任务重、检修周期短、技术要求高、生产不均衡、配件供应不及时等困难,精益生产扎实推进,“5S”活动巩固提高,生产任务全面完成,修车质量逐步提升,安全生产无事故,职工队伍和谐稳定,车间被柳州铁路局评为2006年度“先进车间”,车间党支部先后被柳州铁路局党委评为2006年度“先进党支部”、工厂2007年度“先进党支部”。

第一,提高了思想认识。以深入开展“坚持三带头、迎接十七大”、“一保双促当先锋”(即保证实现全年目标;促发展、促和谐;在生产、安全、质量、效益、稳定等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内主题活动和“坚持内涵发展、打造强势企业、构建和谐工厂”、“学精神、谈变化、转观念、献良策”职工大讨论活动为载体,紧密围绕生产经营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形势任务教育,帮助和引导干部职工认清形势和任务,明确“坚持内涵发展、打造强势企业、构建和谐工厂”的重要意义、“高效、优质、精细、创新、和谐”的总体思路、工厂经营目标,晓知“面对市场波动,只能积极应对,而不是消极对待”的道理,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崭新的姿态,饱满的热情,负责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打造精细文化,构建和谐车间。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职工承受力的关系,针对年初任务不足,职工收入受影响,职工思想有波动情况,深入班组,了解情况,做好解释、引导工作,并对存在的分配问题合理调整,及时理顺情绪,化解矛盾,鼓舞士气,得到了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了政令的畅通和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第二,发挥了骨干作用。我们把党员、干部、班组长作为稳定工作的中坚力量,遇到职工思想有较大的波动时,依靠各级组织和骨干,通过家访、谈心、说服和带头示范及时消除不安定因素。2006年3月份,工厂将原柴油机车间、附件车间合二为一,组成新的柴油机车间,在整合内部资源、优化生产组织、优化人力资源、合并班组,调整岗位,一岗多能,减员增效的过程中,在职工的思想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想法。为疏通思想,理顺情绪,稳定队伍,确保生产经营任务的顺利完成,班子成员立即分头下去了情况,听取意见,了解情况,把握脉搏,心平气和地、不厌其烦地、面对面地与调整岗位的职工交谈,讲事实、摆道理,与职工面对面地沟通和对话,对能立即解决的问题马上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也给予解释说明。与此同时,车间领导在提要求、交任务、定标准、定措施时,仔细研究每一项制度的每一个条款,力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