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礼仪-第九章 外事礼仪
- 格式:ppt
- 大小:108.50 KB
- 文档页数:28
外事的礼仪规范当今的世界,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现代的中国,已经成功地与世界接轨。
国内环境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地体现于各类公共关系中,因而外事礼仪亦成为公共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外事礼仪时,一方面应对其可操作性技巧细致观察、悉心体会、认真把握,力求精益求精;另一方面还必须认真地掌握并遵守外事礼仪要则。
具体来讲,外事礼仪要则可分为求同存异、遵时守约、热情有度、不宜过谦、尊重隐私、女士优先六个方面。
一、求同存异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往往存在着各不相同的处理方式。
面对同一难题,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通常会给出截然不同的答案——人们的思维方式与风俗习惯不同使然,多元文化使然。
在国际交往中,涉外活动的参与者在面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千差万别的风俗习惯时,只有坚持求同存异,并遵守惯例,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科学、合理、妥善地处理事情。
(一)承认差异在进行跨国交往时,涉外活动的参与者必须正视我方与外方之间在风俗习惯方面所存在的差异。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绝非戏说之言,而是一种真真切切的客观现实。
要求涉外活动的参与者承认有关跨国交往中的习俗差异,既是要求其正视差异,更是要求其对这些差异保持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正确的对策。
1.了解差异在国际交往中,习俗差异实际上只是一种统称,其具体内容非常丰富,不可一概而论。
承认习俗差异,首先必须区分清楚:承认的是哪一种习俗差异,并且了解得越具体越好。
从理论上来分析,对习俗差异可根据其具体内容与适用范围的不同来加以区别。
就具体内容而言,习俗差异遍及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产劳动、交往应酬、节庆假日等方面,世界各地的习俗可谓千差万别。
就适用范围而言,习俗差异则存在着明显的空间性区别。
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习俗差异,地区与地区之间存在习俗差异,民族与民族之间存在习俗差异,宗教与宗教之间存在习俗差异……对于这些不同类型的习俗差异,既不能将其混为一谈,也不能将其中某一类型的差异无限度地“扩大化”。
外事礼仪篇一:外事接待礼仪常用语外事礼仪常用语一、常用词汇及短语贵宾distinguishedguest夫人madam尊敬的xx先生Respectedmr.xx远道而来/来自大洋彼岸的朋友friendscomingfromadistantland/friendscomingfromtheothersideofthepacif ic东道主host外宾foreignguest/foreignvisitor;overseasguest/overseasvisitor外国专家foreignexpert;overseasexpert活动日程/日程安排schedule;itinerary根据……的要求upon……request专程造访comealltheway精心安排athoughtfularrangement排忧解难helpout互访exchangeofvisit平等互利equalityandmutualbenefit持久和平lastingpeace开幕式/闭幕式openingceremony/closingceremony 开幕词openingspeech/openingaddress致开幕词makeanopeningspeech友好访问goodwillvisit宣布……开幕declare……open值此之际ontheoccasionof借此机会takethisopportunityto以……名义inthenameof本着……精神inthespiritof代表onthebehalfof由衷的谢意heartfeltthanks友好款待gracioushospitality回顾过去lookbackon展望未来lookahead/lookintothefuture圆满成功acompletesuccess提议祝酒proposeatoast接待host;receive招待entertain午宴luncheon招待会receptionparty/entertainmentparty冷餐招待会buffetreception机场大楼terminalbuilding候机大厅waitinghall起飞时间departuretime/take-offtime抵达时间arrivaltime海关thecustoms往返票round-tripticket入境/出境/旅游签证entryvisa/exitvisa/touristvisa免税商店duty-freeshop豪华套房luxurysuite单/双人房singleroom/doubleroom预订reserve增进我们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友谊increaseourmutualunderstandingandfriendship促进我们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promoteourfriendlyrelationsofcooperation二、常用语句1.很高兴见到您,我叫…nicetomeetyou!mynameis…2.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pleaseallowmetointroducemyself,mynameis…3.对不起,我还没请教阁下尊姓大名呢。
外事工作礼仪基本原则外事礼仪是指在公共场合的仪表体态、言谈举止,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修养。
下面我给大家共享外事工作礼仪根本原那么,盼望能够协助大家!外事工作礼仪根本原那么国家之间一律同等的原那么。
外事工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详细推行与实践表达,我国的外交政策强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穷富等,相互之间是一律同等的交往关系。
因而,任何单位、任何部门、任何个人在外事交往活动中必需贯彻同等原那么,要热忱友好,落落大方,彼此敬重,不卑不亢,坚决反对大国主义。
敬重国格、敬重人格的原那么。
在涉外交往中既要维护本土的利益、尊严,又要敬重他国的利益和尊严,国家不分贫富大小,人不分种族信仰,不分民族、宗教、风俗习惯,一律同等以礼相待,不能厚此薄彼,不能做任何有损国体、有辱国格的事。
而且,在与外宾交往中,既要坦诚、谦恭、热忱、周到,又不能低声下气、卑躬屈膝、失去自我,要自尊自爱。
遵守外事纪律的原那么。
在外事接待工作中要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自觉遵守外事纪律,不得失密泄密;不利用工作之便营私牟利、索要礼品;不背着组织与外国机构及个人私自交往;不私自主见或容许外国客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参与外事活动,要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
注意礼仪与礼节要求的原那么。
我国对外政策也要求交际礼仪与之相适应,做到礼仪周到而不烦琐,热忱接待而不铺张,活动内容丰富而不累赘。
接待外宾的人员应仪容干净,仪表大方,表情亲切、自然,熟识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陪伴外宾时要留意自己的身份和所站的位置,言行举止要符合礼仪要求,坐立姿态应端庄,对外宾的穿着不评头品足,以使来宾真有“宾至如归”之感。
外事礼仪根本学问握手是大多数国家相互见面和离别时的礼节。
一般在相互介绍和会面时握手。
遇见挚友先打招呼,然后相互握手,应酬致意。
关系亲近的那么边握手边问候,甚至两人长时间地握在一起。
在一般状况下,握一下即可,不必用力。
但年轻者对年长者、身份低者对身份高者应稍稍欠身,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敬重。
涉外礼仪基本内容外事礼仪,亦称涉外礼仪或国际礼仪,与外事纪律一样,也是外事人员在涉外活动中应当遵守的一种行为标准。
下面我给大家共享涉外礼仪根本内容,盼望能够协助大家!涉外礼仪根本内容一、根本要求讲究仪表与衣帽干净,面、手、衣履要干净。
男子的头发、胡须不宜过长,应修剪整齐。
指甲要经常修剪,一般与指尖等长,不留污垢,保持手部清洁,假设手部有疾症或疤痕要戴手套。
衣着要干净笔挺,不能有褶皱,钮扣均应整齐,裤扣不能在室外或公共场合整理。
衬衣一般为白色硬领,袖与下摆不露出外套,并放入裤内。
要按交际场所或交际须要着装。
礼服、领带或领花应结好,佩戴端正,并备干净手绢与梳子。
皮鞋应擦亮。
不要在人前做剔牙、抠鼻、掏耳、剪指甲、搔痒等不雅的小动作。
也不要在人前打哈欠、伸懒腰、打喷嚏、擦鼻涕、咳嗽,打喷嚏时应用手帕、餐巾纸捂口鼻,面对一旁,幸免发出大声响。
举止大方得体,看法随和端庄,精神饱满自然,言行检点。
站、坐、走都要符合常规,任何失礼或不合礼仪的言行者会被视为有失风光。
说话客气,留意身份。
说话时神情衿持随和,面带微笑。
随意与人攀谈是失礼行为,萍水相逢,应在有人介绍前方可交谈。
遵守公共秩序,不搅扰、影响别人,敬重别人。
不随意指责别人或给别人造成麻烦或不便。
发表争论与指责别人会被认为缺乏教养。
在图书馆、博物馆、医院、教堂等公共场所都应保持静谧。
在隆重的场合,如举办仪式、听讲演、看演出等,要保持安静。
守约遵时。
这是国际交往中极为重要的礼貌。
参与各种活动,应按约定时间到达。
过早抵达,会使主子因打算未毕而尴尬;迟迟不到,那么让主子和其他客人等候过久而失礼。
因故迟到,要向主子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
万一因故不能应邀赴约,要有礼貌地尽早通知主子,并以适当方式表示歉意。
与人约会不能失约,不能超时。
失约和超时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承诺别人的事情不能遗忘,必需讲“信用”,按时做好。
二、涉外宴请礼仪〔1〕驾驭出席宴请的时间。
依据活动的性质和当地的习惯驾驭时间,迟到、早退、逗留时间过短那么被视为失礼或有意冷落。
有关的外事礼仪知识对外交往要以宽阔的胸怀和精神相处,双方在互利互惠的原则下进行相互合作与交流,即使由于条件所限而难以达成互利协议之时,也不应采取欺诈、强制手段来谋取自身的利益。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有关的外事礼仪知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有关的外事礼仪知识(一)礼宾次序所谓礼宾次序,是指国际交往中对出席活动的国家、团体、人士的位次按某些规则和惯例进行排列的先后次序。
它体现东道主(东道国)对宾客所给予的礼遇。
礼宾次序在国际性集会上还体现各国的平等地位。
1、礼宾次序的排列依据①按宾客的身份与职务高低来排列。
国际交往活动中,礼宾次序主要按宾客的身份与职务的高低来依次排列。
②按姓氏顺序排列。
多边活动中,礼宾次序可按宾客的姓氏顺序来排列。
③按字母顺序排列。
有的多边活动对来宾的礼宾次序的排列,可以按参加国的国名字母(一般以英文字母为准)来排顺序。
④按通知代表团组成的日期先后排列。
这也是常用的礼宾次序排列方法之一。
⑤不进行任何正式的顺序排列。
实际上,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排列。
在多方外事接待中,此种排列顺序主要适用于如下两种情况:一是没有必要进行顺序排列;二是实在难以进行任何方式的排列。
2、礼宾次序的排列要求(1)在一般社交场合,约定俗成的做法是:凡涉及位次顺序时,国际上都讲究右尊左卑。
(2)一些场合的特殊要求:①同行时。
两人同行,以前者、右者为尊;三人或三人以上同行,并行以中者为尊,前后行,以前者为尊。
②乘电梯时。
若是乘坐无人值守电梯,志愿者须自己先进后出,以便控制电梯。
若是乘坐有人值守的电梯,则志愿者应当后进后出。
③乘坐轿车时。
一般是五人座轿车,如是司机开车,后排右边为尊,左边次之,前排副驾驶室最小;如是主人开车,则副驾驶室为上座。
上车时,应让尊者先行。
志愿者应请客人由右边上车,然后再从车后绕到左边上车。
④迎宾引路时。
志愿者走在客人前方约一米左右。
⑤上楼时。
尊者在前,下楼时则相反。
⑥在室内。
以朝南或面门的座位为尊位。
外事礼仪:迎送、问候、介绍、称谓、会见、会谈。
一、外事迎送在外事交往中,迎来送往是常见的一项内容,也是颇具要求的一项工作。
它是企业与国际友人交往的第一步,许多“第一印象”往往从中而得。
对此,切不可疏忽大意。
认真按照外事交往中的礼仪规范行事,能为人们之间的顺利,友好往来获得一个良好的开端。
外事迎送中的礼仪规范当得知海外客人来访时,首先必须做好的是迎接工作。
按照国示惯例,要根据来宾来访目的和来访者的身份,来确定迎接的规格,这里主要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的的问题:一是迎接的人员。
组织方的主要迎接人员一般应与来宾的身份相当,但到特殊情况,如当事人不在当地、身体不适不能出面,不能完全与来宾身份相当时,则可以由职位相当的人员或副职出面迎接,但要注意不能与对方身分相差太大,“门当户对”是一规矩。
二是迎接的仪式。
在外事的交往中迎接贵宾时较为常见的是以安排献花的形式来表示。
当客人抵达时,在参加迎接的主要领导人与客人握手之后,将花献上。
迎接工作中公务人员必须准确掌握来近乘坐的飞机(车、船)抵达的时间,在客人抵达之前到达迎接地点等候客人,并备好专用车辆接送客人到达下榻之处。
来宾离去时,也要做好送行的礼仪工作。
组织应派专人协助来宾办理出境或机票(车、船票)手续,以及帮助客人提拎行李、办理托运手续。
分别时,可按来宾国度的行礼习惯与之告别(说见本节问候与行礼中的礼仪规范),并用热情的话语为客人送行,如欢迎客人再次访问,祝客人一路平安等。
最后应目送客人登机(车、船)离去后方可再离开。
在迎送工作中,还应注意陪车的礼仪。
迎接客人抵达、欢送客人以及一些外事访问活动时,组织一般应当安排人员陪车,起到以接待和引路的作用。
在陪车中,公务人员应注意的主要是上下车的顺序和坐车时的位置安排。
在顺序上,掌握“后上先下”的原则。
“后上先下”的礼节体现了主客有序的礼仪,客人为重,客人为尊。
在坐车的位置上,应掌握“以右为尊”的原则。
按西方的礼俗,右为大,左为小。
外事礼仪外事礼仪是指在对外交往活动中向外宾表示尊重、友好的各种惯用交际礼宾形式及各种礼节、仪式和习惯的规范。
掌握好外事工作的原则、礼宾工作的基本要求,明确和熟悉外事礼仪中的迎送、会见与会谈、宴请、馈赠、参观游览、文艺晚会与涉外舞会及日常涉外交际礼仪等环节和方面的常规做法与具体工作,对我国开展对外交往、发展相互关系、增进友谊产生积极作用与深远影响。
第一节外事工作礼仪原则1.外事工作礼仪及其特点外事工作主要是根据本国的对外方针政策,组织安排对外交往的有关活动。
所谓外事工作礼仪,就是指在对外交往中所涉及的礼仪活动、各种礼节、仪式的规范化做法。
在我国改革开放国策实施以来,来华进行经贸洽谈、文化交流、观光游览的来宾及各地华侨、港澳台同胞不断增多,外事礼仪也就日显重要。
一方面,涉外人员必须掌握外事礼仪常识,遵守涉外工作准则和外事纪律,对外宾既要彬彬有礼,又要维护国家尊严;另一方面,要把握外事礼仪的特点。
外事礼仪具有较高的政治性,礼宾工作要为我国的对外政策和国家利益服务;外事礼仪具有固定性与变通性,国际交往中的许多礼宾活动都有固定的仪式、礼节和国际惯例,同时各国又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礼仪礼节,如遇到特殊情况,可作相应的变通和灵活的处理。
2.外事工作的基本原则(1)国家之间一律平等的原则外事工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具体推行与实践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强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等,相互之间是一律平等的交往关系。
因而,任何单位、任何部门、任何个人在外事交往活动中都必须贯彻平等原则,要热情友好,落落大方,彼此尊重,不卑不亢。
(2)尊重国格、尊重人格的原则在涉外交往中既要维护本国的利益、尊严,又要尊重他国的利益和尊严,国家不分贫富大小,人不分种族信仰,不分民族、宗教、风俗习惯,一律平等以礼相待,不能厚此薄彼,不能做任何有损国体、有辱国格的事。
而且,在与外宾交往中,既要坦诚、谦恭、热情、周到,又不能低声下气、卑躬屈膝、失去自我,要自尊自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