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标准(仅供参照)
- 格式:doc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6
脱贫攻坚知识考试试卷考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单位:姓名:职务: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精准脱贫的基本标准是()。
A.实现共同富裕B.降低地区贫富差距C.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D.两不愁、三保障2、精准扶贫最主要的含义是()。
儿扶贫要到村、到户、到人8.扶贫要由地方政府一把手负责,扶贫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口.扶贫要多给政策支持3、最主要的负责具体精准扶贫项目实施的政府层级是()。
A.乡镇政府B.市级政府C.省级政府D.县级政府4、中央提出通过“五个一批”的扶贫方式解决7017万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关于“五个一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易地搬迁脱贫一批B.发展生产脱贫一批C.社会保障脱贫一批D.生态补偿脱贫一批5、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识别标准是以2016年度贫困户家庭常住()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主要识别标准,同时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识别。
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2952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952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于2952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D.以上选项均不对6、贫困人口识别要按照“三评四定”程序进行,即:村组内部评议、党员评议、();村委会初定、村民代表议定、乡(街道)审定、县(区)确定。
A.非党员评议B.村组外部评议C.群众会评议D.群众自发评议7、()即以贫困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对象,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整合资源、科学规划、集中式投入的扶贫开发方式。
A.新农村建设B.整村推进C.易地扶贫搬迁D.美丽乡村建设8、脱贫“695”指标中的“5”指贫困乡脱贫退出5项指标,即:贫困乡();贫困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2个百分点以上;贫困乡内的贫困村全部退出;扶贫政策、项目、资金精准到户;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标准。
国家脱贫三率一度标准
国家脱贫三率一度标准是指国家确定的脱贫攻坚工作的三项指标,即贫困人口
比例、贫困地区比例和贫困县比例。
这三个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脱贫情况的重要标准,也是评价扶贫政策成效的重要依据。
首先,贫困人口比例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贫困人口所占的比例。
贫困人口比例的下降意味着贫困人口数量的减少,这是脱贫工作的首要目标。
国家脱贫攻坚政策通过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贫困人口比例,取得了显著成效。
其次,贫困地区比例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面积中,贫困地区所占的比例。
贫困地区比例的下降意味着贫困地区数量的减少,这是脱贫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家脱贫攻坚政策通过实施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贫困地区比例,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最后,贫困县比例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县区中,贫困县所占的比例。
贫
困县比例的下降意味着贫困县数量的减少,这是脱贫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家脱贫攻坚政策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农村改革、土地流转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贫困县比例,推动了贫困县的经济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国家脱贫三率一度标准是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标,是衡量脱
贫成效的重要依据。
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指导下,贫困人口比例、贫困地区比例和贫困县比例都取得了显著的下降,为国家脱贫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国家脱贫三率一度标准会继续取得更大的成就,让更多的贫困人口走上小康生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脱贫的标准是什么脱贫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
那么,脱贫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脱贫的标准应该是多维度的,不仅仅是经济收入的提高,还应包括教育、医疗、环境等方面的改善。
首先,经济收入是脱贫的重要标准之一。
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和务工,因此脱贫的首要标准就是要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
这包括增加农民的种植收入、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等方面。
只有经济收入稳定增加,贫困人口才能真正走出贫困。
其次,教育水平是脱贫的重要标准之一。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因此,脱贫的标准应该包括贫困地区的教育改善。
这包括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改善教育设施、提高教师待遇等方面。
只有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得到提高,贫困人口的下一代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再次,医疗条件是脱贫的重要标准之一。
贫困地区的医疗条件通常较差,医疗资源匮乏,医疗设施简陋,医疗费用高昂。
因此,脱贫的标准还应包括改善贫困地区的医疗条件。
这包括建设更多的医疗机构、培养更多的医疗人才、提供更多的医疗援助等方面。
只有贫困地区的医疗条件得到改善,贫困人口才能有更好的健康保障。
最后,环境改善是脱贫的重要标准之一。
贫困地区的环境通常较差,水质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低下,生活环境恶劣。
因此,脱贫的标准还应包括改善贫困地区的环境。
这包括治理水污染、净化空气、改善生活环境等方面。
只有贫困地区的环境得到改善,贫困人口才能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脱贫的标准是多维度的,不仅仅是经济收入的提高,还应包括教育、医疗、环境等方面的改善。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取得显著进展,贫困地区的人民才能真正走出贫困,实现全面小康。
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贫困地区的脱贫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脱贫的标准是什么
脱贫的标准通常是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扶贫组织的定义制定的。
一般来说,以下几个方面被考虑为脱贫的标准:
1. 收入标准:脱贫标准通常与个人或家庭的年收入相关。
一些国家或地区可能使用国际贫困线(如1.9美元/天)或国内统计机构制定的贫困线作为脱贫标准。
2. 生活条件标准:脱贫标准也可以考虑个人或家庭的生活条件,比如住房、教育、卫生设施、饮水安全等方面的改善程度。
3. 贫困程度标准:某些地区会根据贫困人口的比例或贫困指数来确定脱贫的标准。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在贫困线以下生活的人口比例、贫困人口的增减情况等。
4. 综合指标标准:有些国家或地区会根据一系列的综合指标来确定脱贫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收入、生活条件、教育、健康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脱贫标准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解决贫困问题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
附件4:指标解释及内容主要致贫原因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缺土地、缺水、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交通条件落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一定要分析准确,找准导致家庭贫困最主要的原因。
因病:因家庭成员看病、治疗等,医疗费用占家庭支出比例大、医疗费用负担重,导致家庭贫困的。
因残:家庭主要劳动力因身患残疾,无法发展生产和劳动,导致家庭贫困的。
因学:因教育支出费用较大,家庭无法承担,导致家庭贫困的。
因灾:家庭因遭遇自然灾害的损失,导致家庭贫困的。
缺土地:家庭有劳动力,但没有土地无法发展生产,导致家庭贫困的。
缺水:一年内家庭饮用水、生活用水缺失达到3个月以上,无法满足家庭正常生产生活用水需求的。
缺技术:家庭有劳动力,有土地等资源,但缺失相应的适用技能,无法发展生产,导致家庭贫困的。
缺劳动力:家庭成员因病、因残、年纪大等各种原因丧失劳动力或家庭成员在16岁以下无劳动力,导致家庭贫困的。
缺资金:家庭有劳动力、有土地等资源,但缺发展资金无法发展生产,导致家庭贫困的。
- 1 -交通条件落后:家庭因交通闭塞、交通不便等造成家庭发展生产、经营困难,导致家庭贫困的。
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家庭主要劳动力思想懒惰,不愿发展生产和劳动,导致家庭贫困的。
建议分类:两因户(因学、因病致贫):因学、因病。
两无户(无力脱贫、无业可扶):低保户、五保户。
两有户(有资源有劳动能力但无门路):缺资金、缺技术。
两缺户(缺基础设施、缺技术资金):缺劳动力、缺土地、缺水、交通条件落后。
帮扶路径(16项措施)分类医疗救助、能力素质提高山地高效农业、城镇化带动、旅游业带动、建筑建材业带动、第三产业带动、工业化带动、产业园区、交通运输业小城镇(生态移民)、产业园区(生态移民)、县域及县城规划(生态移民)、就地就近搬迁(生态移民)、重点景区(生态移民)低保保障兜底在校生状况非在校生、学前教育、小学、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高中三年级、高职一年级、高职二年级、高职三年级、大专及以上劳动能力(以年龄为主,男性16-65岁,女性16-60岁,在校生在劳动年龄内,身体健康,视为劳动力)普通劳动力、技能劳动力、丧失劳动力、无劳动力普通劳动力:指16周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但没有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脱贫攻坚脱贫的标准
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党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政府的庄严承诺。
脱贫攻
坚的标准是什么?脱贫攻坚的标准应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脱贫攻坚的标准应该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脱贫攻坚的标准应该是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够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脱贫攻坚的标准首先是要实现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这包括解决贫困人口
的温饱问题,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解决他们的医疗问题,解决他们的教育问题。
只有解决了这些基本生活需求,才能真正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
其次,脱贫攻坚的标准还包括要实现贫困地区的全面发展。
这就需要在基础设
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下大力气,让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来。
只有贫困地区实现了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
再次,脱贫攻坚的标准还包括要实现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这就需要通过
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和能力,让他们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再依赖于外界的援助,而是能够靠自己的努力走上富裕的道路。
最后,脱贫攻坚的标准还包括要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这就需要在资源
利用、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方面下功夫,让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够持续下去,不会因为外界的因素而再次陷入贫困。
总之,脱贫攻坚的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准,需要在多个方面下功夫,才能真
正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
只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真正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
希望全社会都能共同努力,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够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消除绝对贫困的标准
消除绝对贫困的标准在不同国家和组织之间可能存在差异,但通常基于人均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等指标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消除绝对贫困的标准:
1. 国际标准:联合国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中设定了消除极度贫困的目标,即确保到2030年没有人生活在1.9美元(PPP调整后的)以下的每日收入线以下。
2. 国内标准:各国根据自身国情和经济状况制定了消除绝对贫困的标准。
例如,中国在2020年底宣布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标准是确保农村贫困人口按当前标准全部脱贫,即收入低于人均年收入2300元(不包括收入补助)。
3. 综合指标:除了收入水平外,还可以考虑其他指标来评估贫困状况,例如教育水平、健康状况、住房条件、食品安全等。
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消除绝对贫困的进程和成效。
需要注意的是,消除绝对贫困是一个长期的目标,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投入。
同时,也需要制定有效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包括改善基础设施、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促进产业发展等,以便真正实现可持续的脱贫。
全面脱贫的标准一、全面脱贫的标准全面脱贫实际上是指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都实现脱贫的一种新指标。
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下:1、贫困人口脱贫标准贫困人口脱贫标准是指在收入、资源和服务三个方面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来实现脱贫。
1.1收入标准。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贫困人口的人均收入水平需至少达到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一倍。
1.2资源标准。
贫困人口脱贫后,应获得基本的劳动和技术条件、基本的水污染防治、清洁卫生、健康服务以及必要的媒体信息等。
1.3服务标准。
政府应当针对贫困人口提供公共服务,保障贫困人口受到公共教育、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服务。
2、贫困地区脱贫标准贫困地区脱贫标准是指消除贫困地区的根本生存问题,通过改善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实现脱贫。
2.1社会经济发展标准。
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要达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解决贫困的经济、资源条件等问题,为贫困人口脱贫奠定基础。
2.2基本公共服务标准。
贫困地区必须在卫生保健、教育、住房、社会福利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达到特定标准,以保障其居民受到有效的公共服务。
3、政策保障标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还需要有效政策保障。
3.1财政资金投入标准。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弥补他们受到的经济损失。
3.2服务与支持标准。
政府必须把脱贫攻坚列为国家战略,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建立和完善消除贫困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总而言之,全面脱贫是指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都实现脱贫的一种新指标,必须要满足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地区脱贫,和政策保障标准三个方面的不同要求,才能实现全面脱贫。
因此,实现全面脱贫与政府的政策支持、财政资金的投入和有效的服务互动密切相关,仅在政府政策、经济资源多层面下统一布局协调,才能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
精准扶贫贫困户标准贫困户在我国可以享受到很多的补助政策,所以这也是很多⼈都想要申请的。
那么,⼤家知道精准扶贫贫困户标准吗?在此,店铺的⼩编为⼤家整理了精准扶贫贫困户标准相关⽅⾯的法律知识,欢迎⼤家阅读,希望能对⼤家有所帮助。
⼀、精准扶贫贫困户标准国家对贫困户的界定,有其严格的划分标准:即绝对贫困⼈⼝(年⼈均纯收⼊低于627元),相对贫困⼈⼝(年⼈均纯收⼊628—865元),低收⼊⼈⼝(年⼈均纯收⼊866—1205元);⼀般收⼊和⾼收⼊(年⼈均纯收⼊1205元以上)。
通常把年⼈均纯收⼊低于1205元的家庭⼈⼝统称为弱势群体。
⼆、贫困户有什么优惠政策1、贫困户产业扶持补助补助标准为4000元/户,⽤于建档⽴卡贫困户发展产业,验收合格后兑现该项资⾦。
2、贫困户教育补助①学前教育免收保教费;②义务教育免除杂费、教科书、作业本,享受寄宿⽣补助,⼩学⽣每⽣每期500元、初中⽣每⼈每期625元,享受营养改善计划,4元/⽣/天;③⾼中教育:发放国家助学⾦,建档⽴卡的学⽣可领取每⼈每年1000元的补助;④⼤学教育:每⼈每年可获得4000元补助(其中学费资助2000元、⽣活补助2000元),直到学业结束。
休学期间,暂停发放资助。
3、贫困户医疗补助⾦①建档⽴卡贫困户享受医疗扶贫“⼗免四补助”;②在区内住院治疗⽬前实⾏的是个⼈医疗费⽤“零⽀付”;③2017年贫困户免收新农合费⽤。
4、贫困户民政低保补助①重点低保保障标准为220元/⼈/⽉;②⼀般兜底保障标准为120元/⼈/⽉。
5、贫困户建房补助①危旧房改造补助:C级补助1.5万元/户,D级补助2.5万元/户;②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愿到朝天中⼼城区购买合法商品房的,⼈均补助5万元;⾃愿在农村按统⼀规划⾃建的,⼈均补助2万元;6、贫困户社保补助1.养⽼保险个⼈缴费补助:⼀般贫困⼈员每⼈每年补助60元;农村低保⼈员每⼈每年补助100元。
2.医疗保险个⼈缴费补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每⼈每年由72元提⾼到每⼈每年120元。
精准脱贫标准
精准扶贫的落脚点是精准脱贫。
怎样才可以认定脱贫,现整理一下有关标准:
一、贫困户、贫困人口脱贫标准
1、农村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原则标准:《扶贫刚要》规定:2020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贫困户“八有”:一是有安全住房;二是有安全饮水;三是有基本农田;四是有增收产业;五是至少一人有技能资质证书;六是有基本社会保障;七是实现家里有余粮;八是实现手头有余钱。
)
2、具体经济指标标准:我国现行脱贫标准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为2300元,2014年现价脱贫标准为2800元。
综合考虑物价水平和其他因素,逐年更新按现价计算的标准。
按每年6%的增长率调整测算,2020年全国脱贫标准约为人均纯收入4000元。
折算成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0元。
3、贫困户按五个一批脱贫标准: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全面提升,每户都有一项以上增收致富的主业,掌握一门以上就业创业技能。
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移民搬迁安置一批。
有安全稳固住房,人均安全稳固住房面积等于或大于25平方米。
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每人每年保障性收入超过同期国家扶贫标准。
医疗救助扶持一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以上;就医报销比例提高10%以上;降低贫困户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提高医疗救助标准;贫困人口享有更加均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教育培训帮扶一批。
适龄儿童接受9年义务教育;两后生技校专业就读;主要劳动力接受了技能培训。
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小康水平。
道路通达,出行方便;饮用安全水,有条件的接通自来水;有简易卫生厕所;有安全的农村电网,有通讯设备,有线广播电视入户,接通互联网。
注:国家的社会扶贫、行业扶贫、专项扶贫所有支持资金都要统计进入帮扶资金收入。
二、贫困村脱贫主要标准为:贫困户96%以上,脱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70%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每个贫困村达到”十有”标准,即:一是有主导产业;二是有专业合作社;三是有教学点和卫生室;四是有敬老院和幼儿园;五是有综合性村民活动场所;六是有金融网点覆盖;七是有综合商业服务;八是有硬化的通村公路,九是有良好的村容村貌;十是有集体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