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省优质课)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3.16 MB
- 文档页数:51
1.4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学习目标】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2.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3.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基础知识精讲】1.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定义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图叫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2.几种几何体的三视图(1)正方体:三视图都是正方形.图1—27(2)球:三视图都是圆.图1—28提醒:在所有几何体中,只有正方体与球这两种几何体的三视图是相同的.(3)圆柱体:图1—29(4)圆锥体:图1—30圆锥的主视图、左视图都是三角形,而俯视图的图中有一个点表示圆锥的顶点,因为从上往下看圆锥时先看到圆锥的顶点,再看到底面的圆.3.如何画三视图当用若干个小正方体搭成新的几何体,如何画这个新的几何体的三视图?(1)由照片画三视图.由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小正方体的位置,这样画三视图比较直观.画三视图,都要注意从这个方向看时几何体有几列,每列有几个正方体(即有几层),根据看到的列数、层数,画出相应的图.注意:主视图与左视图中每列的正方形都是从下往上排,底层整齐,不能出现悬空.而俯视图则有可能出现中空的现象.如右图:从正面看,2列,每列一层;从左面看,2列,每列一层;从上面看,2列,左列2层,右列一层.则三视图是:图1—31注意:照片中的几何体为了使大家看清前后情况,因此照片中的物体一般朝左偏的位置是正面.(2)由俯视图画主视图、左视图.解法一:根据俯视图摆出几何体,按照(1)的方法画主视图、左视图.解法二:直接由俯视图确定主视图、左视图的列数、层数,并画出图.①主视图与俯视图列数相同,俯视图中每列的方框内的最大数字即为主视图本列的层数.②左视图的列数与俯视图的行数相同,俯视图每一横行的方框内的最大数字,就是这一横行逆时针转90°所成的左视图中的列的层数.如:俯视图俯视图2列,则主视图也有两列,左列中的三个方框中最大的是3,右列是1,所以主视图左列三层,右列一层;俯视图三行,则左视图有三列,俯视图从上至下三行最大数字分别为1,2,3,则左视图三列从左至右分别有1,2,3层.画图如下.(3)其他几何体的三视图:从某方向看时,这个几何体最大边缘的形状及能够看到的顶点及棱.【学习方法指导】[例1]根据每组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形状:(1)先看什么比较明显呢?图1—33(2)图1—34点拨:(1)中俯视图是六边形,说明是柱或是锥,而主视图、左视图都是矩形,说明是柱即六棱柱.(2)中由主视图、左视图是三角形说明是锥体,而底面是四边形,说明不是圆锥,而是棱锥,是四棱锥.俯视图中的点是锥点,四条线段是锥的四条棱.解答:(1)六棱柱(2)四棱锥[例2]用长∶宽∶高=3∶1∶1的两个长方体如图1—35摆放,画出三视图.图1—35点拨:只要把较长的长方体看作由三个正方体排起来的即可,主视图左部分三份,右部分一份,都只有一层;左视图两列,左列1份,右列两份(挡住一份);俯视图是两个长3份的长方形交叉放.三视图如下:[例3]用小立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使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搭建这样的几何体,最多要几个小立方体?最少要几个小立方体?图1—37点拨:①由于主视图每列的层数即是俯视图中该列的最大数字,因此,用的方块数最多的情况是每个方框都用该列的最大数字.即如图1—36所示;此种情况共用小立方体17块.图1—36图1—37②而搭建这样的几何体,每列只要有一个最大数字即可满足条件,其他方框内的数字可减少到最少的1,即如图1—37所示;这样的摆法只需立方体11块.解:摆这样的几何体,最多用17块立方体,最少用11块立方体.【拓展训练】某几何体左视图是长方形,说出这个几何体的两种可能性.点拨:对于棱柱,长方体的左视图可以是长方形;而圆柱,也可以符合条件.说明:考虑这类问题,可先从柱、锥、球开始,再往下细分,逐步排除不可能的,缩小思考范围.专题14 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及尺规作图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4个小题)1.【2015凉山州】如图,将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当∠2=38°时,∠1=()A.52° B.38° C.42° D.60°【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如图:∵∠3=∠2=38°(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90°﹣∠3=52°,故选A.【考点定位】平行线的性质.2.【2015德阳】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AB=AC=AD=AE,且AB∥ED,∠EAB=120°,则∠D CB=()A.150° B.160° C.130° D.60°【答案】A.【解析】【考点定位】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平行线的性质;3.多边形内角与外角.3.【2015德阳】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CD 为AB 边上的高,若点A 关于CD 所在直线的对称点E 恰好为AB 的中点,则∠B 的度数是( )A.60° B.45° C.30° D.75°【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Rt △ABC 中,∠ACB =90°,CD 为AB 边上的高,点A 关于CD 所在直线的对称点E 恰好为AB 的中点,∴∠CED =∠A ,CE =BE =AE ,∴∠ECA =∠A ,∠B =∠BCE ,∴△ACE 是等边三角形,∴∠CED =60°,∴∠B =12∠CED =30°.故选C. 【考点定位】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2.轴对称的性质. 4.【2015眉山】如图,在Rt △ABC 中,∠B =900,∠A =300,DE 垂直平分斜边AC ,交AB 于D ,E 是垂足,连接CD .若BD =l ,则AC 的长是( )A .32B .2C .34D .4【答案】A.【解析】【考点定位】1.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3.勾股定理.二、填空题:(共4个小题)5.【2015绵阳】如图,AB∥CD,∠CDE=119°,GF交∠DEB的平分线EF于点F,∠AGF=130°,则∠F= .【答案】9.5°.【解析】试题分析:∵AB∥CD,∠CDE=119°,∴∠AED=180°﹣119°=61°,∠DEB=119°.∵GF交∠DEB的平分线EF于点F,∴∠GEF=12×119°=59.5°,∴∠GEF=61°+59.5°=120.5°.∵∠AGF=130°,∴∠F=∠AGF﹣∠GEF=130°﹣120.5°=9.5°.故答案为:9.5°.【考点定位】平行线的性质.6.【2015乐山】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DE垂直平分AB,已知∠ADE=40°,则∠DBC= °.【答案】15.【解析】试题分析:∵DE垂直平分AB,∴AD=BD,∠AED=90°,∴∠A=∠ABD,∵∠ADE=40°,∴∠A=90°﹣40°=50°,∴∠ABD=∠A=50°,∵AB=AC,∴∠ABC=∠C=12(180°﹣∠A)=65°,∴∠DBC=∠ABC﹣∠ABD=65°﹣50°=15°,故答案为:15.【考点定位】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7.【2015巴中】如图,在△ABC中,AB=5,AC=3,AD、AE分别为△ABC的中线和角平分线,过点C作CH⊥AE于点H,并延长交AB于点F,连结DH,则线段DH的长为.【答案】1.【解析】【考点定位】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8.【2015攀枝花】如图,在边长为2的等边△ABC中,D为BC的中点,E是AC边上一点,则BE +DE的最小值为..【解析】试题分析:作B关于AC的对称点B′,连接BB′、B′D,交AC于E,此时BE+ED=B′E+ED=B′D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B′D就是BE+ED的最小值,∵B、B′关于AC的对称,∴AC、BB ′互相垂直平分,∴四边形ABCB′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ABC是边长为2,∵D为BC的中点,∴AD⊥BC,∴AD=,BD=CD=1,BB′=2AD=B′G⊥BC的延长线于G,∴B′G=AD在Rt△B′BG中,BG DG=BG﹣BD=3﹣1=2,在Rt△B′DG中,BD.故BE+ED.【考点定位】1.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3.最值问题;4.综合题.三、解答题:(共2个小题)9.【2015广安】手工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将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纸片恰好剪成六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聪明的你请在下列四个正方形中画出不同的剪裁线,并直接写出每种不同分割后得到的最小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积(注:不同的分法,面积可以相等)【答案】答案见试题解析.【解析】(2)正方形A BCD中,E、F分别是AB、BC的中点,O是AC、BD的交点,连接OE、OF,即可把正方形纸片恰好剪成六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分割后得到的最小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积即可;(3)正方形ABCD中,F、H分别是BC、DA的中点,O是AC、BD的交点,连接HF,即可把正方形纸片恰好剪成六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分割后得到的最小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积即可;试题解析:根据分析,可得:.(1)第一种情况下,分割后得到的最小等腰直角三角形是△AEH、△BEF、△CFG、△DHG,每个最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4÷2)×(4÷2)÷2=2×2÷2=2(cm2);(2)第二种情况下,分割后得到的最小等腰直角三角形是△AEO、△BEO、△BFO、△CFO,每个最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4÷2)×(4÷2)÷2=2×2÷2=2(cm2);(3)第三种情况下,分割后得到的最小等腰直角三角形是△AHO、△DHO、△BFO、△CFO ,每个最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4÷2)×(4÷2)÷2=2×2÷2=2(cm2);(4)第四种情况下,分割后得到的最小等腰直角三角形是△AEI、△OEI,每个最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4÷2)×(4÷2)÷2÷2=2×2÷2÷2=1(cm2).【考点定位】1.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2.操作型.10.【2015重庆市】如图1,在△ABC中,∠ACB=90°,∠BAC=60°,点E是∠BAC角平分线上一点,过点E作AE的垂线,过点A作AB的垂线,两垂线交于点D,连接DB,点F是BD的中点,DH⊥AC,垂足为H,连接EF,HF.(1)如图1,若点H是AC的中点,AC=AB,BD的长;(2)如图1,求证:HF=EF;(3)如图2,连接CF,CE.猜想:△CEF是否是等边三角形?若是,请证明;若不是,说明理由.【答案】(1)AB =BD =【解析】试题解析:(1)∵∠ACB =90°,∠BAC =60°,∴∠ABC =30°,∴AB =2AC =2×∵AD ⊥AB ,∠CAB =60°,∴∠DAC =30°,∵AH =12AC =,∴AD =cos30AH=2,∴BD =(2)如图1,连接AF ,∵AE 是∠BAC 角平分线,∴∠HAE =30°,∴∠ADE =∠DAH =30°,在△DAE 与△ADH 中,∵∠AHD =∠DEA =90°,∠ADE =∠DAH ,AD =A D ,∴△DAE ≌△ADH ,∴DH =AE ,∵点F 是BD 的中点,∴DF =AF ,∵∠EAF =∠EAB ﹣∠FAB =30°﹣∠FAB ,∠FDH =∠FDA ﹣∠HD A =∠FDA ﹣60°=(90°﹣∠FBA )﹣60°=30°﹣∠FBA ,∴∠EAF =∠FDH ,在△DHF 与△AEF 中,∵DH =AE ,∠HDF =∠EAH ,DF =AF ,∴△DHF ≌△AEF ,∴HF =EF ;(3)如图2,取A B 的中点M ,连接CM ,FM ,在R t △ADE 中,AD =2AE ,∵DF =BF ,AM =BM ,∴AD =2FM ,∴FM =AE ,∵∠ABC =30°,∴AC =CM =12AB =AM ,∵∠CAE =12∠CAB =30°∠CMF =∠AMF ﹣∠AMC =30°,在△ACE 与△MCF 中,∵AC =CM ,∠CAE =∠CMF ,AE =MF ,∴△ACE ≌△MCF ,∴CE =CF ,∠ACE =∠MCF ,∵∠ACM =60°,∴∠ECF =60°,∴△CEF 是等边三角形.【考点定位】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4.探究型.。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 4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学目标1.经历从不同同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2.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和图形.3.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种形状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种形状图.◆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画立方体及简单组合体的三种形状图.【教学难点】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种形状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种形状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请同学们观察几幅照片说明从不同方向看学校教学楼的印象不一样.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在讲台上摆放一个热水瓶、一个茶杯、一个茶叶盒,二个同学站在左右两边,看讲台上的三个物品,请同学们说明各看到什么?讨论:若要同时看到三件物品,应在什么位置看?分别观察以下几何体想一想:如何观察?议一议:观察到的是什么图形?从不同方向看,一定看到不一样的结果.观察几个几何体的组合1. 说一说如左下图,桌子上放着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说出下面的三副图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2. 学一学说出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这个物体从哪里看到的?请同学们根据下图将立方体块堆放好,然后从三个方向看,思考分别看到哪些图象?3.做一做 要求:(1)请同学们用 5 个小立方块搭几何体. (2)从不同方向看一看搭的几何体.(3)每个同学都画出搭的几何体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到的图形. 4. 看一看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三、巩固新知一个几何体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搭出满足条件的几何体,你搭的几何体由几个小立方块搭成?与同伴交流.如图所示是由几个大小相同的立方块所搭几何体从上面看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相应的几何体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四、归纳小结请同学们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体会?◆教学反思略.。
1.4从不同的方向看【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形。
2、、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合理的想象;在观察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合理清晰地向别人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能画出简单组合物体的三视图。
3、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善于观察的习惯,在与他人合作、交流时和谐、友好地相处。
目标达成: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形学习流程:【课前展示】书中引例【创境激趣】观看《盲人摸象》的故事,提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盲人得出不同的大象形状?认识物体,当然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是看、观察,那么不同的角度观察是否也会得到不同的感受呢?【自学导航】教师在展示台上放置三样物体(球、水瓶、水杯),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水瓶在中间,要求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并说说你实际看到了什么?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请学生思考:同样的三样物体,为什么看到的不是一样的呢?从而引出课题“从不同方向看”。
【合作探究】辨别活动:小华、小彬也和我们一样在观察,你知道四幅图中哪幅图是小华看到的?哪幅图是小彬看到的吗(媒体展示图片)?学生口述结论,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并适时地提出新的问题,如“要同时看到兵乓球、水杯、水瓶,那么我们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呢?”【展示提升】典例分析知识迁移教师在展示台上出示正方体、长方体和锥体的几何模型,要求学生思考:(1)在自己的位置上能看到什么,把看到的结果和同学交流一下,你们看到的是否一样?(2)五幅图分别是从什么方向上观察到的结果?【强化训练】 汽车从小明身边经过,小明最先看到什么,然后呢?按先后顺序给这几幅图标上序号。
(多媒体展示汽车行驶的画面)【归纳总结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①② ③ ④ ⑤。
1.4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第1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1.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开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2.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的情感,激发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初步形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与他人合作交流,开展空间观念.2.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的不同的图形.3.能识别简单的三视图.难点:识别简单的三视图.〖教学方法:〗发现式教学法.结合一些具体的实物的情境,通过从不同方向观察,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然后过渡到讨论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教具准备:〗一个茶杯、一个暖水瓶、一块长方体的橡皮及假设干个长方体、圆锥、圆柱、正方体.〖教学过程:〗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谁来告诉我这首诗的意思呢?答:这首诗说的是:从前面看,觉得庐山是一座又开阔又高大的山岭;从侧面看,又觉得庐山是一座险峻陡峭的顶峰;再从远处和近处,从高处和低处看庐山,总觉得它千姿百态,变化无穷.我实在说不出到底什么才是庐山的真面目,因为我自己就在庐山中呀.Ⅱ.讲授新课将实物一个暖水瓶、一个茶杯、一块橡皮按顺序摆放好,暖水瓶放在中间,其余的放在两旁.并将这个实物组合放在教室中间,让同学们从不同方向观察,并将观察得到的画在一张纸上。
同学们通过充分的交流和操作,会发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得到不同的图形.其中我们重点研究三个方向上看到的图。
即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下面我们看几个由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如以以下列图所示:当我们从正面看就得到主视图;从左面看就得到左视图;从上面看就得到俯视图.(如以以下列图所示)Ⅲ.例题[例1]桌子上放着一个长方体和圆柱(如以以下列图),说出以下三幅图分别是_____.[例2]画出以下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分析:先由学生板演,并深入学生中去对接受较差的学生以帮助、关心.解:[例3]甲、乙、丙、丁四人分别面对面坐在一个四边形桌子旁边,桌上一张纸上写着数字“9〞,甲说他看到的是“6〞,乙说他看到的是“〞,丙说他看到的是“〞,丁说他看到的是“9〞,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甲在丁的对面,乙在甲的左边,丙在丁的右边B.丙在乙的对面,丙的左边是甲,右边是乙C.甲在乙的对面,甲的右边是丙,左边是丁D.甲在丁的对面,乙在甲的右边,丙在丁的右边解:由图可知应选择D.Ⅳ..随堂练习(课本第十七页)1.一辆汽车从小明面前经过,小明的拍摄了一组照片.请按照汽车被摄入镜头的先后顺序给下面的照片编号,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图片见课本第十七页最下面) 分析:学生可以自己先想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可深入学生中去,学生的答案可能不惟一,但只要能用自己的语言合理的说明,就应予以鼓励.解:可以是②①⑤④③.2.画出下面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解:Ⅴ.课时小结这节课经历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的活动过程,开展了空间观念,在观察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会看到不同图形,从而能够识别和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Ⅵ.课后作业课本习题1.6及做一做.〖板书设计:〗§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一、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二、例题讲解三、课堂练习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第2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1.尽可能地搭出由小立方块组成的不同的几何体,并观察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2.能根据每个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及其中一种视图画出另外两种视图.〖过程与方法:〗1.经历搭建几何体的过程,从不同方向观察,并画出三视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实验.2.能够充分地与同学交流、合作,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从中体味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搭建简单的几何体,通过观察画出三视图.2.通过小立方块搭建几何体的俯视图及相应位置上方块的个数,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难点:利用空间想像力,由搭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及相应位置上的小立方块的个数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课前准备:〗学生阅读材料?晶体--自然界的多面体?〖教学方法:〗尝试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经过尝试,先尽可能地搭出不同的几何体,然后观察发现几何体的三视图.〖教具准备:〗假设干个小立方块.〖教学过程:〗Ⅰ.提出问题,引入新课我们知道,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会看到不同的图形.问:什么是主视图?什么是左视图?什么是俯视图呢?答:从正面看到的图叫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俯视图.问:现在我们每个桌子上都有5个一样大小的小立方块,你能搭出多少种几何体?观察后,你能画出它们的三视图吗?Ⅱ.讲授新课分组活动:现在,我们就以同桌为单位,用5个小立方块搭建几何体,要尽可能地搭出不同的几何体,再从不同的方向看一看自己所搭的几何体,想一想,它们的三视图如何画?点评:第一种搭法.(如以以下列图所示)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下面我们再来看同学们搭成的四种几何体,我们分四组分别画出它们的三视图,然后我们以组为单位,交流、验证画出的三视图是否合理.几何体(1) (2)(3)(4)的三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