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2.68 KB
- 文档页数:3
《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标准江苏省中等专业学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标准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描述(一)课程性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为会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必修课程,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必考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会计人员和潜在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素养和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专业实践能力。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工作者从事会计工作必须掌握的法律知识和道德知识。
学好这门课,对于促进会计事业的发展,提高会计人员队伍综合素质和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全面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对于会计工作者和潜在会计人员来说,这门课程的学习是特别重要的。
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国家财政部和湖南省财政厅公布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对中职学生重点讲授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
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好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知识和必要的操作技能和技术,为将来从事会计工作准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及实用的操作规程。
二、课程培养目标(一)课程能力培养目标会计工作的能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辨认和确定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可以作为会计要素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能力(包括会计记录的确认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确认);确定应予记录的各经济项目金额的能力(计量形式包括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在凭证和账簿上记录经济业务的能力;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会计报表的能力。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为会计人员和潜在会计人员灌输财政、税务和经济法律以及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知识的,如果会计人员和潜在会计人员能用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懂法、懂道德,并能用法、道德这些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必将大大降低犯罪率,使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数据具有更大的实用性和决策性。
本课程知识点还有支付结算、税收的计算、缴纳、税务登记、检查、纳税申报、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等具体操作的内容,教师和学生要重视培养具体操作的能力,我认为让教师和学生到相关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是相当重要的。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双证课程。
本课程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是针对会计岗位能力分析而设计的,并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在以能力教学为主的原则下,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接轨。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掌握财经法规职业能力的培养起重要支撑作用;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起重要支撑作用。
三、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和较深入的了解、掌握会计行为规范,掌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依据、手段和过程,了解对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的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和继续教育管理规定,掌握支付结算法规,税收征收管理的相关规定,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增强会计人员诚信教育,强化学生在会计工作中依法处理经济业务,严格遵守会计准则与会计法规,养成良好的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意识与习惯,为顺利走上会计工作岗位或其他经济管理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课程内容五、考核方式课程考核以平时、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核成绩由平时作业成绩(10%)、考勤(10%)、课堂表现(10%)、课堂练习(10%),课外阅读(10%)和期末考试成绩(50%)组成,学生综合考核成绩60分以上,才算达到学习目的。
六、课程资源1、《(2015)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专用教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编写组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10.12、《江西财经大学会计系列教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王建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3.7.13、《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刘玲、吴蕾立信会计出版社 2014.1.14、《21世纪高等学校经管类会计专业系列规划教材:新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廖文泉,王莲君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3.3.15、《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全国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统编教材)杨良,史晓娟中国商务出版社 2014.7.16、《会计学特色专业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刘总理,崔洁立信会计出版社 2014.12.1编制人:赵洁审核人:编写时间:2015.8。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标准一、开课对象:会计电算化专业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一门集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与伦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
本课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为主线,系统讲授会计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税收征管法律制度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等内容。
课程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全面和较深入的了解会计行为规范,掌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依据、手段和过程,了解对会计机构与人员的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和继续教育管理规定,掌握支付结算法规,税收征收管理的相关规定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增强会计人员诚信教育,强化学生在会计工作中依法处理经济业务,严格遵守会计准则与会计法规,养成良好的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意识与习惯,提高准会计人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强化准会计人员的职业责任感;使学生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必需的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为学生顺利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并严格执行会计法律规范和技术规范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时分配表:四、教学内容和要求:课题一:会计法律制度(16课时)(一)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掌握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熟练掌握会计核算法律规范;掌握会计监督的制度安排;熟练掌握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要求;熟练掌握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并学会运用会计法律制度综合分析具体案例。
(二)能力要求1、掌握会计法律体系的构成,理解法律、法规、规定之间的关系2、了解会计工作管理体制,掌握会计核算与监督的主要规则3、掌握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主要规定4、识别违反会计法的行为与责任后果(三)教学内容1、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2、会计工作管理体制3、会计核算4、会计监督5、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6、法律责任(四)教学重点1、会计法规体系构成2、会计核算与监督;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对会计资料的要求3、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管理、4、会计档案管理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规定5、违反会计法的责任(五)教学难点1、识别违反会计核算与监督的财经行为2、识别违反会计法的行为及责任后果(六)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诱导式教学方法课题二:支付结算法律制度(16课时)(一)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支付结算的概念、特征和原则,掌握支付结算的主要法律制度及主要工具和办理支付结算的具体要求;掌握现金管理的基本要求;掌握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分类、原则、程序;掌握票据的概念、种类和各种票据的使用要求,并学会运用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综合分析具体案例。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标准适用专业:会计、会电专业开课学期:第二学期学时:108 学时一、课程设置概述(一)课程性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三门必考课程之一。
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为主线,详细介绍了会计法规的具体内容;会计职业道德详细介绍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会计职业道德范畴、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会计职业道德自律与他律等内容。
本课程以掌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为主要目的,要求学生在熟悉财经法规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运用相关法律对企业会计行为进行判断,达到国家对财会人员的基本要求。
1、课程的基本理念以知法、学法、懂法,教会学生知识、训练学生能力。
2、课程的设计思路该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该课程是依据、、、、、(二)理论教学《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根据课程特点课程,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需要出发”的会计专业课程,本课程的定位为:该课程为会计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态度、考试准备的培养定位,调整教学培养目标。
体现知识把握、理论认知和专业实践能力训练相益结合的教学要求。
课时分配表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并说明会计法主要规定;2.描述并说明支付结算的主要规定;3.描述并说明税收征收管理法的主要规定;4.描述并说明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
(二)能力目标1.能明辨违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与责任后果;2.能熟悉的支付结算方式,规范使用不同的支付结算方式;3.能明辨违反税收征管的行为及责任后果;4.能明辨违背职业道德的财经行为。
(三)职业素质目标1.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风,具备正学的学习方法。
2.严守秘密,明辨是非。
3.严守规则,不做假账。
4.养成凭事实说话,养成认真工作作风。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标准学时数:88学时_________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会计事务 _________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相关课程内容的联系《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依据、手段和过程;掌握支付结算法规,税收法律和财政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以及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课程通过介绍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财政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等法律法规知识,其目的是提高学员职业道德素养和培养学员树立法治观念,为学生从事会计职业,做好会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依据、手段和过程;掌握支付结算法规,税收法律和财政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以及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教学重点、难点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2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4学时)第二节会计工作管理体制(4学时)第三节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4学时)第四节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4学时)第五节法律责任(4学时)(二)基本要求: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法律体系的构成,理解法律、法规、规定之间的关系;了解会计工作管理体制,掌握会计核算与监督的主要规则;掌握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主要规定;识别违反会计法的行为与责任后果。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计法规的理解与运用,特别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及其会计内部监督。
难点:会计核算和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方法。
第二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18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支付结算概述(3学时)第二节银行结算账户(3学时)第三节票据结算方式(3学时)第四节银行卡(3学时)第五节其他结算方式(3学时)第六节网上支付(3学时)(二)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熟悉现金管理的基本原则、掌握现金使用范围的规定和现金管理的基本要求。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二、课程性质、学分、学时《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是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是研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学科,属于纯理论课程。
本课程6学分、108学时,在第三学期进行教学。
三、课程设计思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有关法律制度和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强化学生在会计工作中依法处理经济业务,严格遵守会计准则与会计法规,养成良好的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意识与习惯,为顺利走上会计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包括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财政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1、了解财经法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并认真在实际工作中遵循。
2、理解会计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3、掌握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集中收付制度等在现实经济业务中的处理运用。
五、课程学习内容与项目学习目标第一章会计法律法规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学习内容】1.会计法※2. 会计行政法规3.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学习目标】1.了解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重点】【难点】: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第二节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学习内容】※1.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2.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3. 单位会计工作管理【学习目标】1.了解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2.了解会计工作自律管理3. 单位会计工作管理【重点】【难点】:了解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第三节会计核算【学习内容】1.会计核算的依据2.会计凭证3. 会计账簿4. 财务会计报表5. 会计档案【学习目标】1.掌握会计核算的依据2.了解相关的会计凭证3. 了解相关的会计账簿4. 了解相应的财务会计报表5. 了解相应的会计档案【重点】【难点】:会计核算的依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第四节会计监督【学习内容】1.内部监督2.政府监督3. 社会监督【学习目标】1.掌握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2.了解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3. 了解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重点】【难点】:会计工作的内部、政府以及社会监督第五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学习内容】1.会计机构的设置2.代理记账3.会计从业的资格4.会计专业职务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5.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6.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交接【学习目标】1.了解会计机构的设置2.了解代理记账3. 了解会计从业的资格4. 了解会计专业职务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5. 了解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6. 了解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交接【重点】【难点】:、会计从业资格、专业职务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第六节法律责任【学习内容】1.行政职责、刑事责任2.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等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3. 其他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学习目标】1.了解法律责任的概念第二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第一节概述【学习内容】1.支付结算的概念特征;※2.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3. 支付结算的基本工具4. 支付结算的法律依据5. 办理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学习目标】1.掌握支付结算的概念、特征;2.了解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重点】:概念、特征第二节现金管理【学习内容】1.开户单位使用现金的范围※2.现金使用的限额3. 现金收支的基本要求4. 现金核算与内部控制【学习目标】1.了解现金管理的各种要求【重点】:现金收支的基本要求第三节银行结算账户【学习内容】1.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2.银行结算账户的分类3. 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应遵守的基本原则4. 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5. 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6. 银行结算账户的撤销7. 基本存款账户8. 一般存款账户9. 专用存款账户10.临时存款账户11.个人存款账户12.异地银行结算账户13.银行存款账户的管理【学习目标】1.了解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2.了解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应遵守的基本原则3. 了解各种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重点】: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应遵守的基本原则【难点】:各种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第四节票据结算方式【学习内容】1.票据的概念和种类※2.支票的概念、种类、出票和付款3. 商业汇票的概念、种类、出票与承兑4. 信用卡的概念和种类、申请与销户5. 汇兑的概念、种类、程序【学习目标】1.了解票据的概念和种类2.了解支票的概念、种类、出票和付款3. 了解商业汇票的概念、种类、出票与承兑等4. 了解信用卡的概念和种类、申请与销户等5. 了解汇兑的概念、种类、程序【重点】:支票的概念、种类、出票和付款;商业汇票的概念、种类、出票与承兑等;信用卡的概念和种类、申请与销户等;汇兑的概念、种类、程序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第一节税收概述【学习内容】1.税收概念与分类※2.税收的特征3. 税收的分类4. 税收与税法的关系5. 税法的分类6、税法的构成要素【学习目标】1.掌握税收概述与分类2.了解税法及构成要素【重点】:税收概述与分类第二节主要税种【学习内容】1.增值税的概念与分类、一般纳税人、税率、应纳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管理等2.消费税的概念与计税方法、纳税人、税目、税率、应纳税额、征收管理3. 营业税的概念、纳税人、税目、税率、应纳税额、征收管理4. 企业所得税的概念、征收对象、税率、应纳税额、征收管理5. 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征收对象、税率、应纳税额、征收管理【学习目标】1.掌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重点、难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第三节税收征管【学习内容】※1.税务登记:开业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停业复业登记、外出经营报验登记、纳税人税种登记、扣缴义务人以及扣缴税款登记2.发票的种类与开具要求3. 纳税申报的主要形式和税款征收的的主要方式4.税务代理的概念、特征、业务范围5. 税收检查及法律责任【学习目标】1.了解税务登记的程序2.了解发票的开具与管理3. 了解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代理、税收检查及法律责任等【重点】:税务登记的程序第四章财政法律制度第一节预算法律制度【学习内容】1.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2.国家预算的概念、作用、构成、级次划分3. 预算管理的职权4. 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5. 预算组织程序6、决算以及预决算监督【学习目标】1.掌握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预算管理的职权;2.了解各级财政部门的职权、预算收入与支出3. 了解预算组织程序4. 了解决算以及预决算的监督【重点】: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预算管理的职权第二节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学习内容】1.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构成2.政府采购的概念3. 政府采购的原则4. 政府采购的功能5. 政府采购的执行模式6、政府采购的方式【学习目标】1.了解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构成2.了解政府采购的概念、原则、功能、执行模式、方式等【重点】:政府采购的概念、原则、功能、执行模式、方式第三节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学习内容】1.国库集中首付制度的概念和特征2.我国国库集中首付制度改革的激动与主要内容3.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成效4.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5. 财政收入收缴方式和程序【学习目标】1.了解国库集中收付制度2.了解国库单一账户体系3.财政收入收缴方式和程序【重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第五章会计职业道德第一节会计职业道德概述【学习内容】1.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2.会计职业道德的功能3.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学习目标】1.了解会计职业道德以及与会计法律的关系与区别【重点、难点】: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的关系与区别第二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学习内容】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 廉洁自律4. 客观公正5. 坚持准则6. 提高技能7. 参与管理8. 强化服务【学习目标】1.了解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重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第三节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学习内容】1.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含义2.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3.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4.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5.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环节6.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学习目标】1.了解会计职业道德教育2.了解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第四节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学习内容】1.财政部门组织推动2.会计职业组织的行业自律3. 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学习目标】1.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渠道六、课程考核办法七、课程建议1、教学建议(1)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分析能力的培养,加强法律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标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对象:三年制会计专业学⽣三、课时:2*17=34四、学分:2五、课程⽬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会计核算原理,能应⽤借贷记账法核算企业简单经济业务,知道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作⽤和结构内容,达到会计从来⼈员的相关要求,养成诚实守信,严谨细致、认真求实的⼯作作风。
在此基础上开成以下能⼒⽬标。
●能⼒⽬标1.掌握会计法规体系及会计法主要规定,明辨违反财经法规的⾏为与责任后果。
2.熟悉的⽀付结算⽅式,规范使⽤不同的⽀付结算⽅式。
3.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明辨违反税收征管的⾏为及责任后果。
4.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明辩违背职业道德的财经⾏为。
●知识⽬标1.掌握会计法规体系及会计法主要规定。
2.掌握⽀付结算的主要规定。
3.掌握税收征收管理法的主要规定。
4.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
●素质⽬标1、严守秘密,明辨是⾮;2、严守准则,不做假账;3、严格遵守纪律,不抄袭作业;4、养成凭事实说话,⼩⼼谨慎的⼯作作风;六、教学设计思路《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是中职会计专业的核⼼课程之⼀,是会计从业⼈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科⽬之⼀。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掌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依据、⼿段和过程,了解对会计机构与⼈员的要求、会计从业⼈员从业资格管理和继续教育管理规定,掌握⽀付结算法规,税收征收管理的相关规定,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强化学⽣在会计⼯作中依法处理经济业务,严格遵守会计准则与会计法规,养成良好的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意识与习惯,为顺利⾛上会计⼯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中以会计⼯作中常见的违法案例分析为主,引导学⽣领会会计法规的精神实质,⾃觉遵守会计法规,严守秘密,坚守准则,不做假账。
七、内容要求(参考格式)⼋、教学评价建议教学评价弱化考试评价,加强对学⽣学习操作过程的评价和操作成果的评价。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代码: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适用专业:会计,财务管理先修课:无后续课:经济法基础,财务会计等开课学院或教研室:财经学院执笔:邹林惠审核:陈桦清??????日期:2016年9月审定:李雅玲??????日期:2016年9月二、课程性质与作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专业学生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必修课。
是为帮助学生参加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取得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而开设的课程。
该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会计岗位知识能力的重要理论教学环节。
三、课程教育教学目标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高等职业教育财经学院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主要使学生具备利用会计法规的理论知识,较快地将理论联系实际,适应社会的需要。
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按照课程服务于专业的原则,以及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一)知识目标(1)掌握会计法规体系及会计法主要规定,明辨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与责任后果;(2)熟悉的支付结算方式,规范使用不同的支付结算方式;(3)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明辨违反税收征管的行为及责任后果;(4)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明辩违背职业道德的财经行为。
(二)能力目标(1)掌握会计法规体系及会计法主要规定;(2)掌握支付结算的主要规定;(3)掌握税收征收管理法的主要规定;(4)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
(三)素质目标(1)严守秘密,明辨是非;(2)严守准则,不做假账;(3)严格遵守纪律,不抄袭作业;(4)养成凭事实说话,小心谨慎的工作作风四、课程教学内容和建议学时。
(一)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部分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14学时)教学内容:1.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与构成;2.会计工作管理体制;3.会计核算;4.会计监督;5.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6.法律责任教学要求:1.掌握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2.了解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规定;?3.掌握会计核算的内容和要求;4.掌握会计监督体系的构成;5.掌握有关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法律规定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2.了解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3.会计核算的依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4.会计工作的内部、政府以及社会监督;5.会计从业资格、专业职务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6.法律责任教学难点:会计工作的内部监督实验或习题要求:培养学生能够运用会计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现实案例分析的能力。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编码】C2-5【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高职)【学时数】64【开设时间】第1学期【编制人】会计系华金科讲师【审核人】会计系谌晓红副教授、专业负责人【编制时间】2010年9月一、课程概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必修课程,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必考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中以会计工作中常见的违法案例分析为主,引导学生领会会计法规的精神实质,自觉遵守会计法规,严守秘密,坚守准则,不做假账。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会计人员和潜在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素养和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专业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依据、手段和过程,了解对会计机构与人员的要求、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和继续教育管理规定,掌握支付结算法律制度,能熟练进行各种支付结算方式的办理,熟悉税收征收管理和各主要税种的法律规定,能正确进行应纳税款的计算,了解国家财政预算管理法律制度,熟知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强化学生在会计工作中依法处理经济业务,严格遵守会计准则与会计法规,养成良好的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意识与习惯,为顺利走上会计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必需的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为将来从事会计工作准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及实用的操作规程。
1.方法能力目标(1)具有案例收集和分析能力;(2)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方法和相关法律对企业会计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3)具有运用会计规范能力;(4)具有后续发展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良好保守秘密、严守准则、不做假账等职业道德;(4)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5)遵守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制度。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二、对象:三年制会计专业学生
三、课时:2*17=34
四、学分:2
五、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会计核算原理,能应用借贷记账法核算企业简单经济业务,知道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作用和结构内容,达到会计从来人员的相关要求,养成诚实守信,严谨细致、认真求实的工作作风。
在此基础上开成以下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
1.掌握会计法规体系及会计法主要规定,明辨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与责任后果。
2.熟悉的支付结算方式,规范使用不同的支付结算方式。
3.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明辨违反税收征管的行为及责任后果。
4.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明辩违背职业道德的财经行为。
●知识目标
1.掌握会计法规体系及会计法主要规定。
2.掌握支付结算的主要规定。
3.掌握税收征收管理法的主要规定。
4.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
●素质目标
1、严守秘密,明辨是非;
2、严守准则,不做假账;
3、严格遵守纪律,不抄袭作业;
4、养成凭事实说话,小心谨慎的工作作风;
六、教学设计思路
《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是中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依据、手段和过程,了解对会计机构与人员的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和继续教育管理规定,掌握支付结算法规,税收征收管理的相关规定,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强化学生在会计工作中依法处理经济业务,严格遵守会计准则与会计法规,养成良好的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意识与习惯,为顺利走上会计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中以会计工作中常见的违法案例分析为主,引导学生领会会计法规的精神实质,自觉遵守会计法规,严守秘密,坚守准则,不做假账。
七、内容要求(参考格式)
八、教学评价建议
教学评价弱化考试评价,加强对学生学习操作过程的评价和操作成果的评价。
具体评定项目如下:
九、实施建议
(一)教材建议
教材选用:根据教学与社会考试相结合的原则,教材选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做到既完成教学工作,又适应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要求,达到职业教育的目的。
(二)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以财务工作中常见违背职业道德的事例为例,引导学生自己注意观察实习中存在的违背职业道德行为,提高学生观察力与分析力,在此基础上分小组探讨为什么会存在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探讨如何防范,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