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六调文综历史试卷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83.03 KB
- 文档页数:6
【全国百强校】河北羽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最后一卷(十调)文综历史试題24.战国时期出现的国家授田制度, 即在国家掌握大量土地的前提下, 根据国家户籍中的户 口数,以户口登记为前提,计户授田。
这种授田制A •促进了庄园制类型经济的发展B •导致了租赁关系盛行 C.有利于提高受田者生产积极性 D •消除了土地兼并隐患25. 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
在此期间,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
这说明当时 A .外戚独揽国家大权B .门阀政治影响政局C .中央集权受到削弱D .国家处于四分五裂26. 对于格物致知”一说,王阳明解释为: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 之物也。
是少几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
”这说明了心学 A .奠定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B .强调人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C .是程朱理学的继承、发展D .是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27.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地区,永乐年间该地区乡村共有墟市33个,嘉靖时增至95个,万历 时发展到176个。
福建顺昌县弘治年间只有墟市4处,嘉靖时增至8处;建宁县从原来的I 个增至9个。
材料反映了A .明朝地方行政机构有所发展B .珠江三角洲己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C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D .江南手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影响不大 28.1896年6月30日,上海《申报》上的《徐园告白》登出告示:本园于廿日起,每夜开放 至十二点钟止,内设西洋影戏。
……同时穿插唱戏、 杂耍”和 戏法”。
这反映了 A .徐园成为中国最早的电影院B .西方电影成为主要的娱乐方式C .西洋电影与传统戏曲互为促进D .娱乐方式日趋多样化 29.盛宣怀在其所拟《电报局招商章程》中说: 中国兴造电线,固以传递军报为第一要务, ”根据材料推断,盛宣怀认为应如何发展近代电讯事B .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D .提高电讯行业的利润 30. 有人说: 如果没有康有为、梁启超在上海创办《强学报》、《时务报》,就没有陈独而其本则尤在厚利商民力图久计。
2017年高考衡水猜题卷文综试题本试题卷共16页,46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平王东迁后,在各封国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险恶的国际关系。
他们都了解国王的权力和荣光已经一去不复返,唯有凭借H身力量才能生存。
下列孟子的哪一言论与其背景相近A.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 “舍生而取义者矣”D. “教亦多术矣”【答案】A【解析】依据题意可知周王权力弱小,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A项反映了“王”的称谓被滥用,分封制遭到破坏,故A项正确。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2.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唐宋概括论》中说道:“唐代以后以舞乐为主,舞的动作不过足附属品,乐律亦重形式,少有模仿动作的意思。
宋代以后,随着杂剧的流行,模仿事物一类通俗艺术较盛,动作较为复杂,品味较^代的音乐下降。
”据此可知A. 唐代音乐形式比宋代的更受欢迎B. 唐代舞乐仅供皇族欣赏C. 宋代以后音乐形式的世俗化倾向D. 宋代音乐多模仿唐代【答案】C【解析】依据题意可知相比唐代而言宋代的杂剧等艺术通俗易懂,面向市民阶层,艺术形式有世俗化的倾向,故C项正确。
A、B、D三项片面,不符合题意。
3. 宋高宗时,叶梦得上奏随,“朝廷见收买木棉、虔布万数不少”;南宋后期的谢维新说:“今世俗所谓布者,乃用木棉或细葛、麻苎、花卉等物为之。
”此后,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
材料表明在南宋时期A. 中原地区足棉花主产区域B.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 棉花已经取代丝麻成为衣被原料D. 衣被原料的种植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答案】D4. 明代以后不再设置宰相的官职,实际卜执行宰相之职的是殿阁大学十。
而明清时期,大多皇帝对臣下上奏的批答都像命令仆从一般,言语粗暴。
这说明A. 内阁大学十是名副其实的宰相B. 明清的君主专制独裁程度极高学*科*网...C. 内阁权力不来源于皇帝D. 明清所有君主亲自批阅所有奏折【答案】B【解析】依据题意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废除宰相后,殿阁大学士行宰相之职,但不是法定中央行政或者决策机关,只是皇帝的内侍顾问机构,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加强了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文综(一)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有学者指出,法家所主张的富国强兵的“霸道”,绝非漠视“顺乎民情”的“先王之道”,而是通过“政、令、刑、赏”有效地将民意、民情、民心凝聚为统一的“政治意志”。
这反映出法家A.“霸道”政策有利于统一的实现B.“顺乎民情”推动社会发展进步C.政治措施旨在保障民众的生活D.否定“先王之道”实现富国强兵25.汉初歌谣唱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
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
”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
这一变化表明A.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B.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C.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26.北宋末年庄季裕的《鸡肋编》载:平江府洞庭东、西二山在太湖,菲舟楫不可到,……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
绍兴二年(1 132年)冬,忽大寒,湖水遂冰,米船不到山中,小民多饿死。
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宋代A.民众生活受气候的影响大B.民众生活与市场联系紧密C.舟楫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D.农业种植商品化和专业化27.雅克萨之战(1685—1688年)是17世纪晚期沙俄侵略者妄图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大片领土,中国军民被迫进行反对侵略、收复失地的自卫战争,并取得了胜利。
该事件说明A.先进制度是反侵略战争胜利的保障B.中央集权制度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C.中外民族矛盾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D.中国依然保持先进的历史发展趋势28.李鸿章在马关谈判时曾对日方说:“这次战争证明,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贵国非常之进步,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会因为贵国打击而破灭,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
”这说明李鸿章A.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迷梦B.开始认识到西方的优势C.丧失了对日本的优越感D.改变了学习西方的方向29.陈启源创办于1873年的继昌隆缫丝厂,被当地官府和顽固势力视为异端,1881年南海知县曾下令封闭。
24.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棋最大,其余几类墓的规棋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阵低。
类似的这种“族坟墓〞,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 B.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C.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 D.经济开展维系礼乐体制25. 右图为陕北出土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农户生活的悠闲富足状态 B.农业消费的精耕细作情况C.边疆畜牧业迅速开展情形 D.大地主田庄上的消费状况26.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门阀政治,出现“王与马,共天下〞〔贵族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东晋大权〕的民间谚语,而到了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各级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
这-变化从根本上有助于A.加强官僚政治 B.削弱贵族集团 C.进步行政效率 D.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7.明清时期的官箴书,主要是讲各级官员必须知道的制度细那么和行为标准。
“天下之人无过善、不善之两图,而人之慕乎善而远不善也。
〞这一规定是以下哪一思想的表达A.“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B.“格致诚正,修齐治平〞C.“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那么备变〞28.在新文化活动百周年之际,?中国科学报?发文指出,“回忆百年……不同人、不同时代、不同阶层关于新文化的唯一共通之处大约就是他们都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称为新文化。
〞这种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目的具有复杂性 B.过程具有曲折性 C.内容具有广泛性 D.启迪了民族意识29. 1937年3月,国民政肩侧定的?民国二十六年度作战方案〔甲案〕?中明确规定:“作战期间,应有专门机关指导民众,组织义勇军并别动队,采用游击战术,以牵制敌军,并扰乱其前方。
〞这份作战方案A.为即将爆发的抗战作了充分准备 B.证明西安事变收到了预期的效果C.明确指出敌后游击战争的盆要性 D.认识到抗日战争必将是持久战争30.三大改造后,陈云指出:“节制资本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副作用。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六调试题(扫描版)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级高三卫冕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本试题卷共16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号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有学者指出,周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这不仅是朝代的更迭,也是-种文明的交替,自此,礼乐文化、宗亲文化代替了巫鬼文化、祭祀文化。
据此可知A.中华文明缺乏连续性B.周代政治抛弃神权色彩C.周代文明更具进步性D.礼乐文化推动社会进步25.西汉桑弘羊认为:要尽可能向国外输出多余商品,以造成国外对国内商品的依赖。
从急需黄金和丝绸的敌国换取国内需要的大量商品,这样不但可以削弱敌国,还可以保证国内短缺物资的供应。
同时,他还主张禁止铁兵器的贸易。
据此可知桑弘羊A.主张开辟丝绸之路获取汉朝短缺物资B.希冀汉政府介人对外贸易以削弱敌国C.其经济思想带有浓厚的政治军事色彩D.从根本上否定了汉代传统的抑商政策26.公元9世纪,走遍东亚大地的阿拉伯商人苏莱曼撰写的《中亚游记》记载:唐朝的读书人,都可以上公立的学校,由政府提供经费,城市百姓受教育的成本相当低。
-一旦遇到灾荒战乱,唐朝的官府仓库,更会第一时间打开,给百姓提供粮食和药物。
河北衡水中学2 016~2 017学年度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第三次摸底考试第一局部本局部为必考题,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275分。
第1~35题为选择题,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36~41题为非选择题,共135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24.西汉中期,各种铁制的犁铧、耧、锄、镰、斧、锯、刀、锤等农业消费用具普遍地取代了青铜器,并且推广到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
这可从侧面说明当时A.民族交融进程加快B.内外经济交流频繁C.国内经济整体开展D.耕犁技术逐渐成熟25.北宋初立,有千百个州县行政单位,后采取措施,在众多州县之上设置一级行政机构“路〞,以此到达“振领而群毛理〞之意。
这一做法A.分化了地方行政大权B.严密了地方监察体系C.可收统摄管理之成效D.便于地方官向上奏事26.汉语中,对父亲的兄、弟有伯、叔等不同的称谓。
这与英语中将自己父母的兄、弟统称为“uncle〞完全不同。
可见,这些汉语称谓语表达出A.明亲疏的家族追求B.辨等级的阶级理论C.重家庭的人伦观念D.别长幼的宗法意识27.“雕版印刷术始于东汉〞说的文献支持最早源白?后汉书?,即“汉刊章捕张俭等〞。
但结合历史语境“刊章捕俭〞即删削去刻在石上的张俭等人的名号并逮捕诸人,是为“正解〞。
这说明A.历史事实离不开历史解释B.汉代版印技术尚不够成熟C.考据不能背离其特定环境D.版印技术已用于公文印制28.以下图反映了1840~1848年间英国商品对华出口情况。
其数据变化从侧面反映出A.英商心态“欣喜一困惑〞变迁B.英国技术“领先一保守〞走向C.中国市场“开放一饱和〞历程D.中国经济“开展一回落〞趋势29. 1895年5月,光绪帝读康有为的?上清帝第三书?,认为书中所陈之策可取,后遂屡颁诏令.如编练新式军队、兴学堂、设报馆、开设纱厂和置经济特科等。
此举A.意味着变法维新的大幕已拉开B.打破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C.初步理论了光绪帝的革新蓝图D.表达了光绪帝知耻后勇的决心30.下表信息说明五四运动前夕,中国A.工人阶级政治觉悟程度有所进步B.具备承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根底C.阶级矛盾逐步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初步进展了新型民主政治的尝试31. 1949年11月,中宣部曾表示,私营报纸“在现阶段,有其一定的必要〞,并要求扶助?大公报?:“拨给适当数目纸张,作为公股投入该报。
注意事项: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六调)A.飞机安全性差,年龄较低的人群不愿意乘坐B.机票价格贵,年龄较大人群收入都高C. 汽车火车舒适性差,年龄大的人群不愿旅途劳累(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5)考试结束,将答题纸、答题卡上交,试卷自己留存。
第Ⅰ卷(共140 分)本卷共3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江苏某城市不同时期功能区分布图。
该城市常住人口总规模2005 年达60.5 万人,2014 年增至近百万人,读图回答1-2 题。
①面积扩大、分布集中②在功能上出现分化③向西部和北部扩展④用地更加集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工业区布局变化的合理性体现在()①在空间上更分散、避免污染源过于集中②沿公路分布,降低运输成本③接近原料产地④布局在盛行风向的垂直郊外,污染轻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读广州交通大数据统计图,回答3-4 题:3.据图分析每日凌晨3 点左右仍有5000 多的乘客选择航班的主要原因是()A.飞机晚点B.凌晨交通拥堵轻,去机场方便C.乘客转机D.凌晨航班价格相对便宜4.下列对机场乘客整体年龄水平高于火车站及客运站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D.飞机快捷,旅途所花时间短下图中河流流量大、流域面积大、水系发达,据统计,其支流总数超过1.5 万条。
读图,完成5-7 题。
5. 该河河口处近1000 平方千米的海域被称为“淡水海”,是淡水鱼和咸水鱼共同的家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寒暖流交汇B.大陆架宽浅C.河流泻水量大D.处在鱼类迁徙路线上6.该河输沙量巨大,河口处却未能塑造出宽阔的三角洲,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持续下沉B.地处赤道附近,风力微弱C.泥沙等悬浮物被挖沙船搬运D.泥沙等悬浮物被强大的洋流搬运7.能体现出图中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A.山地海拔高→ 水热充足→ 自然带类型多B.纬度低→ 地形类型多样→ 植被类型多样C.纬度低→ 热带雨林气候→ 河流水量大D.东部为平原→ 河水流速慢→ 含沙量大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与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比值。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政治下学期六调试题(扫描版)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六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24.周人的金文材料中经常可以见到“膺受天命”“受天有大命”等字样。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周人认为政权合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天命”B.以德配天的观念是这一认识的体现C.周人治国理念无视现实社会生活D.周人政权中宗教色彩浓厚25.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并下设吏房、兵房等五房为独立于六部之外的行政机构。
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A.分权制衡的原则不断遭到破坏B.中枢体制的运行程序不断完善C.中书门下成为尚书省的代替机构D.以程序分权的三省制名存实亡26.在宋代理学兴起的过程中,出现了尊孟排荀的思潮,宋代学者,特别是理学家对荀子多持否定态度。
这是因为()A.理学家以孔子儒学为正宗B.两者对人性的认识不同C.佛教思想影响了理学形成D.荀子主张把握自然规律27.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一名西班牙官员在写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密信中说道:“许多白银和银币都被运到马尼拉去交换中国的货物,虽然部分仍留在那里,但其余全部被中国商人运走”,这能反映当时()A.明政府已放松了海禁政策B.中国对外贸易超过了前代C.中国手工业处于领先地位D.明代存在着严重的“银荒”28.1907年,张謇在崇明建成大生分厂,并向商部申请了:“二十年内,百里之内不准别家纺纱厂”的特权。
据此可知()A.大生纱厂将迎来“短暂春天”B.大生集团存在潜在危机C.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D.张謇投身实业热情高涨29.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末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之于外者。
”对此国民政府()A.开始对中共红军全力围剿B.放弃对日军的抵抗行为C.请求国际联盟主持公道D.派遣张学良到西安剿共30.基辛格曾回忆说,尼克松访华时,“毛泽东是用一种故意显得很随便的方式来发表他的主要意见的。
……他巧妙地把台湾问题放在一个次要的地位。
”这说明当时()A.中美对台湾问题已达成共识B.中国传达了台湾问题的内政性C.美国不再干涉中国统一台湾D.台湾问题地位仅次于中美关系31.1958年11月,毛泽东说:“如何从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如何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斯大林没有找到适当的形式,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衡水中学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六调)
24.周人的金文材料中经常可以见到“膺受天命”“受天有大命”等字样。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周人认为政权合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天命”
B.以德配天的观念是这一认识的体现
C.周人治国理念无视现实社会生活
D.周人政权中宗教色彩浓厚
25.开元十一年(723 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并下设吏房、兵房等五房为独立于六部之外的行政机构。
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A.分权制衡的原则不断遭到破坏
B.中枢体制的运行程序不断完善
C.中书门下成为尚书省的代替机构
D.以程序分权的三省制名存实亡
26.在宋代理学兴起的过程中,出现了尊孟排荀的思潮,宋代学者,特别是理学家对荀子多持否定态度。
这是因为
A.理学家以孔子儒学为正宗
B.两者对人性的认识不同
C.佛教思想影响了理学形成
D.荀子主张把握自然规律
27.1587 年(明万历十五年),一名西班牙官员在写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密信中说道:“许多白银和银币都被运到马尼拉去交换中国的货物,虽然部分仍留在那里,但其余全部被中国商人运走”,这能反映当时A.明政府已放松了海禁政策 B.中国对外贸易超过了前代
C.中国手工业处于领先地位
D.明代存在着严重的“银荒”
28.1907 年,张謇在崇明建成大生分厂,并向商部申请了:“二十年内,百里之内不准别家纺纱厂” 的特权。
据此可知()
A.大生纱厂将迎来“短暂春天”
B.大生集团存在潜在危机
C.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D.张謇投身实业热情高涨
29.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末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之于外者。
”对此国民政府
A.开始对中共红军全力围剿
B.放弃对日军的抵抗行为
C.请求国际联盟主持公道
D.派遣张学良到西安剿共
30.基辛格曾回忆说,尼克松访华时,“毛泽东是用一种故意显得很随便的方式来发表他的主要意见的。
……他巧妙地把台湾问题放在一个次要的地位。
”这说明当时
A.中美对台湾问题已达成共识
B.中国传达了台湾问题的内政性
C.美国不再干涉中国统一台湾
D.台湾问题地位仅次于中美关系
31.1958 年11 月,毛泽东说:“如何从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如何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斯大林没有找到适当的形式,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这一思想带来的影响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顺利开展
B.形成以钢为纲的大练钢铁运动
C.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出现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的尝试
32.雅典人每年春季都要举行隆重的酒神庆典,届时会开展盛大的游行、竞技、悲喜剧演出等活动,以祈求神明保佑人们获得更多的葡萄。
这一现象可以用来
A.体现雅典民主政体的优势
B.说明雅典工商业的繁荣
C.反映雅典戏剧艺术的发达
D.说明雅典城邦制的不足
33.19 世纪初格林兄弟整理的德意志民间故事《格林童话》有三多,即公主多、王子多、后妈多,这反映了当时德意志
A.四分五裂的政治状况
B.追求时尚的社会风气
C.严谨务实的行事作派
D.富于想象的文学风格
34.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的《宽容法》规定:国王和议会都不得强迫臣民改信与其一致的宗教信仰。
这主要反映出
A.国王的权利受到限制
B.议会至上的原则确立
C.力量双方走向了妥协
D.宗教信仰实现了自由
35.下表反映了美国的官方黄金持有量和对外美元债务变化情况(单位:10 亿美元)据此可知
A.美国金融霸主地位发生根本动摇
B.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瓦解
C.世界对美元信心有所下降
D.美元失去在国际货币中的中心地位
40.(2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宋以来,直到明清,市镇是体制外的产物……它是政治行政体制外自行生长出来的东西,是农村商品经济、市场贸易发展的产物。
……市镇具有乡村商贸市场“中心地”的性质,衬托并支持着城市的生存与发展。
……市镇是由古老的草市、集市慢慢发展过来的。
在它里头也仍保存着草市、集市的基因。
它们因地制宜自然产生,所以形态不一,没有完全相同的模样。
在江南,有的街道仅一根扁担的宽度,有的宽至三米;有的一河一街,有的一河二街(上下塘),有的两河交织,呈十字街,有的东西南北还有小市(栅市)。
以开设的商铺计,有的仅数十家,有的多至数百家、近千家。
它们深入腹地(“乡脚”),有的广达二三十里,少的则仅是附近四五里。
……明清江南市镇还是相当自由的,彼时政府管得很少,一切听任自然。
在市镇可以感受到一般人的悠闲与淡泊。
无论是戴毡帽的乡民,还是穿长衫的“先生”,街上相逢一笑,或许他们还是经常往来走动的亲戚,乡民认镇上人为干亲的也常有。
生活很平常,人与人的感情靠的很近,没有城市里的那种疏离感与紧张感,……明清市镇的产生并不是由城市发动的,也不是由县级“城镇”向四周辐射形成的。
有两种历史现象是对这种“理论先验主义”最有力的反驳:一是市镇的形成往往是在离县城较远、数县交集的“两不管”地带率先出现;离县城较远,路途为河湖港汊分割,村落细碎成,小市镇数量反而多起来,例如围绕淀山湖、陈墓、周庄、商榻、黎里、芦墟、金泽、西岑等,出现了一连串市镇。
二是有些大市镇的发展,其经济实力远胜于县城。
“一个湖州城,不及半个南浔镇”的民谚,妇孺皆知。
像南浔这样的情况在江浙地区均为常见,乌镇、盛泽、南翔、枫泾的经济实力都超过所在县级城市。
——王家范谈明清江南的“市镇化”
材料二美国小城镇的发展简述①初级阶段:20 世纪20 年代,交通技术开始现代化,随着城市人口的膨胀和城区环境恶化,富人率先迁往郊区,寻求良好的居住环境;②发展阶段:20 世纪50 年代,美国高速路的建成极大地加快了小城镇的发展,私人小汽车的普及使得大量中产阶级迁入郊外新住宅区,但仍然在城市中心区工作,这导致了郊外住宅区向大城市外围无限扩张,城市中心区因此衰败;③成熟阶段:20 世纪80 年代,新型小城镇的模式逐渐形成,其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自身的自立程度越来越高,许多大公司把办公设施迁入远郊小城镇,使得遍布于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从“卧城”发展成为具有城市多项功能的高度自立形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形成发展的原因以及呈现的特点。
(10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使美国小城镇发展的原因及发展中引发的问题,并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化、城镇化发展的认知。
(15 分)
41.阅读图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下图为研究者对20 世纪的世界发展所作的简图。
阅读上图,任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
(要求:主观明确,论丛史出,史实充分,逻辑严密)
请从下面所给的44、45 两道历史题中选定一题作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用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所答题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评分。
44.(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长期以来,墨洛温王朝诸国王不断将土地无条件分封赐给大贵族和教会.以致王室土地日少,地位羸弱,进而造成税源、兵源枯竭,国力衰退,而地方贵族却羽翼丰满,危及中央政权。
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福王国官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将没收的叛乱贵族和教会的土地作为采邑,进行有条件分封,史称“采邑改革”。
改革规定:接受分封土地连同居住其上耕作者的人,必须对分封者尽一定义务,主要是服兵役,如果封臣不履行义务,封君有权收回采邑;采邑及身而止,不得世袭或随意转让;若封君或封臣任何一方死亡,采邑都要归还封君或其继承人,封臣或其后嗣若想继续享用采邑,则须重新举行册封仪式。
在封建等级制度中,国王居于最上层,其下依次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骑士位
于最底层;各级封建主只服从自己的上层封建主,与其他封建主没有依附关系,9 世纪,随着封建关系的发展,封建领主势力坐大,采邑逐渐演变为世袭领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法兰克福王国“采邑改革”举措与中国西周分封制的不同。
(8分)(2)根据材料分析“采邑改革”的影响。
(7 分)
45.(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价】
材料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万历年间进士。
其时,欧洲天文、地理、数学、机械力学等知识有了很大发展。
意大利耶稣教会传教士利玛窦等人东来传教。
徐光启在与利玛窦等人的接触中,成为理解并掌握西方文化的第一人,他组织明朝“历局”工作人员,编制了当时可算很完备的整个天球的恒星图,并采用新的测算法,使日食月食的推测较前大为精密,他主持编译的《崇祯历书》,是我国天文历算学中一份完整可贵的遗产。
徐光启还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不仅把欧洲数学介绍到中国来,还为我国近代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徐光启在生物学和农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都汇集在他的《农政全书》中。
该书分农本、田制、水利、开垦、树艺、牧养、酿造、造房、家庭日用等12 个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经验,还融合了部分外来的农业知识。
——摘编自周晓光等《中国传统文化史概论》
(1)根据材料扼要总结明代科技巨著《农政全书》的个性特征。
(6 分)
(2)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徐光启的主要科技成就及其重大意义。
(9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