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84.50 KB
- 文档页数:10
(完整版)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完整版)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一门重要学科。
在学习大学语文的过程中,了解语文文学常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
本文将对大学语文文学常识进行汇总,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文学常识概述文学是人类语言文字的艺术化表达形式,它通过语言来描绘和表现人类的内心感受、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
它是一种对现实的再现和诠释,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学的分类文学可以分为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不同的文学体裁。
每种文学体裁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
1. 散文散文是一种自由散漫的文艺体裁,不受格律的限制,可以自由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散文可以分为议论性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等。
2. 诗歌诗歌是一种具有音乐性和韵律感的文学形式,通过押韵和节奏来加强表达的效果。
诗歌可以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现代诗等。
3. 小说小说是一种通过叙事方式来表达人物形象、社会现象和思想情感的文学作品。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等。
4. 戏剧戏剧是一种具有舞台表演形式的文学作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情节和人物形象。
戏剧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历史剧等。
三、古代文学名著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经典的文学名著,它们代表了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1.《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通过对贾、史、王、薛等大家族的命运展开叙事,以宝黛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绘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人性的沉沦。
2. 《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述了宋江等梁山好汉起义斗争的故事。
小说塑造了一大批英勇正义的斗争者形象,充满了英雄主义精神和抗争斗争的意志。
3.《西游记》《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通过描述孙悟空等人物的取经之路,告诉人们追求真理的重要性和艰难性。
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知识点汇总1.诗经古称诗或诗三百 ;汉代以后才成为儒家经典..2.诗经形成于上古前11世纪至前6世纪期间..3.两汉时代解读和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即“四家诗”..4.两汉时代传授诗经的齐鲁燕为今文经学;毛诗为古文经学..5.被后世称作“千古伤心之祖”的是诗经中的蒹葭一诗..6.从孔子始;就有诗“不读诗;无以言”的总体功能评价..7.为明了诗经意旨;毛诗不仅对诗歌艺术的基本原则、特点等问题进行阐释;还在每篇之下具体而有针对性地解说诗歌内容与形式上的意义;被称为“诗小序”..8.汉代是对诗经进行经学解读的时代;直到宋代; 朱熹等学者另辟蹊径;开辟了诗经解读的新类型..9.诗小序认为;诗经中的“关雎”是一首以“颂美周文王妃太姒之德”为内容的诗歌..10. 诗经共300余篇;包括风;雅;颂各体..11.楚辞是一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收集编辑成集..12.离.是屈原的代表作;其题目的意思.遭遇忧...13.九歌中主祭湘水之神的诗篇有湘夫人和湘君 ..14.九歌中的祭祀对象可以分为天神、地神、人鬼三类..15.山鬼是九歌中最美丽的诗篇;有学者认为描写的是巫山神女的传说..16.在屈原的作品天问中;他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什么”和“为什么”..17.宋人总结楚辞有“书楚语、作楚声和纪楚地;名楚物”的特征..18.楚辞作为中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局面..19.朱熹对诗人屈原的评价是“天性民彝之善;”“忠君爱国之诚心;不辨自显”..屈原其人其辞的光芒哺育了后代无数中国文学上的伟大人物;如李白、李贺、苏轼..21.子贡问孔子;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回答: “其恕乎;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22.曾参用忠、恕二字概括孔子之道..23.“为仁由己”是孔子的思想..24.孟子认为人都有“四心”;即仁、义、礼、智..25.“制民之产”是孟子提出的..26.“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概念P..27.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 ..28.庄子内篇中的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集中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29.庄子认为要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必须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庄子又把这种精神状态称为“心斋”、“坐忘”..30....两家文化构成中国思想当中的两条路向;这两条路向又互济互补..31.早期法家分为重法、重术、重势三派;分别以商鞅、申不害、慎道为代表..32.战国末年的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综合了早期法家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道的“势”;建立了自己的法家理论体系..33.法家的主要代表作有韩非子、商君书..34.战国中后期; 墨家与儒学并为当时的两大“显学”..35.墨子认为;先秦社会之所以失范;在于人与人之间不能相爱..他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政治哲学..36.在历史上齐名并称史汉;列我国二十四史的是司马迁创作的史记和班固创作的汉书..37.司马迁首先创立了“以人为经;以事为纬”的纪传体史书体例..38.史.被鲁迅赞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39.史记是一部“成一家之言”、洋溢着激情和个性的文学着作..40.司马迁为游侠作传;主要是歌颂了游侠那种“扶危济困”的侠义精神..41.司马迁为刺客作传;主要是极力歌颂刺客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品质..42.司马迁充分肯定工商业者经营活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专门写了货殖列传 ..43.司马迁为游侠作传;主要是歌颂游侠那种“其言必信;其言必果;已诺必成”和“不矜其能羞伐其饰”的道德情操..44.班固在苏武传里塑造了一个“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粪土王侯”的民族英雄的形象..45.班固在苏武传里歌颂了苏武不计较个人恩怨;而以国家利益为重;始终坚持民族气节的高尚品质..46.魏晋风度的主要特点是超然与忧愤的交织 ..47.从人生的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是“人的觉醒”的时代..48.世说新语中伤逝一章记录了魏晋士人悼亡伤逝的言语..49.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总结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发出沉重的感叹..50.嵇.是与山聚源绝交书的作者..51.竹林七贤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一是山巨源 ;一是嵇康..52.归园田居中的“樊笼”和“自然”都具有双重指向;樊笼是指人存在的非本然状态和对人的存在的本然性的束缚 ;自然是指自然形态本身和人的本性..53.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个人主义宣言书..54.魏晋士人中;超然的代表人物是嵇康..忧愤的代表人物是阮籍..55.陶诗云: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56.盛唐是艺术全面繁荣的时期;张旭草书、裴旻剑舞与_李白歌诗__歌诗并称“三绝”..57.盛唐的音乐机构除了太常寺外;还有_教坊_梨园..58.盛唐诗人希望自己的诗被入乐歌唱;如王昌龄、_王之涣高适有“旗亭画壁”之事..59.王维是盛唐最着名的歌词作者之一;他的送元二使安西曾以_渭城曲_的曲调演唱..60.杜甫饮中八仙歌描绘盛唐士人的潇洒风神;其中对李白的描绘是: _李白一斗诗百篇_;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61.“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是_高适_的诗句..62.“莫言贫贱自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是_崔颢_的诗句..63.“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是_岑参__的诗句..64.“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是李白_古风中的诗句..65.“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是_王维_的诗句..66.王湾江南意颔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时序交替;有一种壮盛的气势和喜悦的情思..67.代表初盛唐之交最高成就的诗;是_张若虚_的春江花月夜..68.“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是高适_燕歌行中的句子..69._王昌龄_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被推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70.盛唐被称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的诗人是_王昌龄..71.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_对影成三人..”72.李白山中问答: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_别有天地非人间_..”73.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说;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_气象浑厚_..74.盛唐诗兴象玲珑的特点;与盛唐人普遍采用_兴会_的创作方式有关..75.作为概括盛唐诗总体风格的概念;“盛唐之音”是风骨遒劲、_兴象玲珑_、平易自然的统一..76.盛唐___王维___的诗富于诗情、画意和音乐美;故唐殷璠河岳英灵集评曰: “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77.“骈文”又名_骈俪、俪文、俪偶、四六、今体、时文;是以对偶句为主、介于散文和韵文之间、讲究用典和藻饰的美文..78.“古文”作为文体的概念始于中唐;由韩愈首创..79.纵观中国文学史;“古文”所指中国古代散文;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_先秦两汉的传统散文的传统散文;一是由_唐宋古文家_ 开创、后世沿用的新体古文..80.骈文是丰厚的中国文化土壤孕育出的一朵奇葩;是中国文化多种要素积淀的产物;同时;它具有_对称美、_含蓄美、色彩美、音乐美等美学特征..81.所谓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倡扬儒学、反对佛老、提倡自然质朴的秦汉散文;反对浮靡绮丽的六朝骈文;在_文体_、文风和文学语言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散文革新运动..82.北宋中期;_欧阳修_ 、苏轼高举唐代古文运动的大旗;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文学主张;相继领导并完成了宋代古文运动;才取得了古文对骈文的最终胜利..83.在一脉相承的唐宋古文运动中;有众多的作家参与其中;“唐宋八大家”;其文章被称为_唐宋古文..84.古文家中成就最高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和苏洵、苏轼和苏辙;被誉为_唐宋八大家_..85.中国历史上素有发愤着书的传统;作家从自身的经历中认识到人生失意;于己是大不幸;于创作则极有利..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借题发挥提出了不评则鸣的观点..86.苏轼则博采众长;强调辞达;主张表情达意要准确自然;当行即行;当止则止;反对芜词累句..87.唐宋古文语言既避免了传统散文语言的古奥;又避免了骈文语言的浮艳;走上了规范_化和通俗化的道路..88.韩愈重视作家的个人修养;认为道德完善和勤学苦练是提高艺术水平的两个方面..他根据孟子的“养气”说;提出“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的_养气_论..89.对传统文体大胆改造之外;唐宋作家还创造了不少新的文体..如韩愈创造了解、“杂说”一类文学意味较浓的杂文新体裁..90.欧阳修、苏轼开创了文赋的新形式;其中苏轼的赤壁赋最为有名;文中有叙事、抒情和议论;或韵或散;不拘格套;优美动人..。
最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随着高考的临近,大学语文的复习也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帮助同学
们高效备考,我整理了一份最全的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包括常见的文
学常识、熟词生义、古文阅读、作文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具体
的资料整理:
一、文学常识
1. 文学流派:包括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
2.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
《三国演义》;
3. 中国古代诗词:包括唐诗、宋词等;
4. 中国古代文人:如杜甫、李白、白居易等;
5. 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品: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子夜》等。
二、熟词生义
1. 常见的熟词生义:比如“夺冠”可指一支球队在比赛中获得冠军,
也可指一个人从别人手中抢走冠军头衔;
2. 语文考试常见的熟词生义题型:如根据上下文推测词语的含义等。
三、古文阅读
1. 古文名篇:如《论语》、《庄子》、《韩非子》等;
2. 古文阅读技巧:如理解文言文句式、考察修辞手法等。
四、作文技巧
1. 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子、论点、论据和结论;
2. 作文的写作技巧:如运用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提升文章表达能力;
3. 作文的题材: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
五、其他
1. 作文常见的错误:如逻辑不清晰、语法错误等;
2.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如找准关键词、善用排除法等。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最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希望同学们在备考中能够有效利用这些资料,提升语文能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加油!。
大学语文重点知识总结(考试必备!)一、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最初称为《诗》或《诗三百》,由于孔子曾以它为教导学生的教材,汉代学者因之奉为经典,遂称为《诗经》2.《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
《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
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
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
. 由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源头。
4.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首创香草美人的象征性意象。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录孔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6.《宋史》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 话,强调了《论语》古为今用的巨大功效。
.中国历史散文是中国小说产生的主要源头,这正是中国小说区别于西方小说的一个鲜明的民族特色。
.司马迁《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建安诗人们还发展了诗歌在抒情方面的优势,使内涵丰博的思想内容与简短精致的艺术形式更为和谐地结合起来,诗歌的功能更趋全面。
面对动乱的社会和苦短的人生,诗人们大胆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形成了 “慷慨悲哀” 的时代风格,这就是后世称道的“建安风骨”。
.曹丕的《燕歌行》则开创了七言新诗体,在诗歌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所谓“ 田园文学”,是指魏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陶渊明自成一派的创作,包括诗歌、散文、辞赋等多种形式。
田园诗派的开创者陶渊明,其诗风自然朴素清简平淡。
.根据唐诗的发展情况,可将唐诗分为“ 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 “孤篇盖全唐” 。
该诗以 “月”之升落为线索。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在文学创作上有一致的审美取向,提倡刚健、有骨气的作品,他们的诗歌题材较广,气势壮阔,初步体现了唐诗的面貌,被称为“初唐四杰”。
.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是李白杜甫。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的传统,借描绘自然风光表现闲适隐逸的情趣。
大学语文知识点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大学语文知识点。
一、古代文学1、诗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 305 篇。
其内容分为风、雅、颂,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屈原的《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诗中有画等,各具特色。
2、散文先秦散文中,《论语》以简洁的语录体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庄子》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
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叙事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成就颇高,如韩愈的气势磅礴、柳宗元的清新自然等。
3、小说明清时期的小说达到鼎盛,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影响深远。
二、现代文学1、诗歌郭沫若的《女神》充满激情,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徐志摩的诗歌语言优美,韵律和谐。
2、散文鲁迅的杂文思想深刻,如《热风》《华盖集》等。
朱自清的散文清新优美,《背影》《荷塘月色》等作品脍炙人口。
3、小说茅盾的《子夜》展现了社会的复杂面貌。
巴金的《家》《春》《秋》反映了封建大家庭的衰落。
三、外国文学1、古希腊文学《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文学的源头。
2、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3、 19 世纪文学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法国社会的全景。
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变革。
四、文学理论1、文学的本质探讨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还是作者内心世界的表达。
2、文学的体裁了解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不同体裁的特点和创作规律。
3、文学批评掌握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如社会历史批评、心理分析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等。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容。
对于大学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和文学素养,还对个人的综合能力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大学语文主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古代文学1、先秦文学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主要包括《诗经》《楚辞》等。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类,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情感。
《楚辞》则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如《离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2、秦汉文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文学发展相对缓慢。
到了汉代,出现了赋这一重要文体,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是其代表。
同时,汉代的诗歌以乐府诗为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疾苦。
3、魏晋南北朝文学这一时期文学自觉意识逐渐增强,诗歌、散文、小说等都有了较大发展。
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文人的作品各具特色。
陶渊明的田园诗为后世所称道,如《归园田居》等,表达了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
4、隋唐五代文学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巅峰,出现了众多流派和杰出诗人。
初唐有王勃、陈子昂等,盛唐有李白、杜甫、王维等,中唐有白居易、李贺等,晚唐有李商隐、杜牧等。
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此外,唐代的古文运动对散文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5、宋元文学宋词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学形式,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柳永、李清照等为婉约派代表,苏轼、辛弃疾等为豪放派代表。
元代则以杂剧和散曲闻名,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等是杂剧的经典之作。
6、明清文学明清小说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高峰。
此外,还有《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优秀作品。
二、现代文学1、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反对旧文学。
鲁迅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他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大学语文最全知识要点汇总
本文将汇总大学语文学科的各个知识要点,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诗歌
- 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运用特殊的语言、节奏和韵律来表达情感、思想和意境的文学形式。
- 诗的韵律:诗的韵律又称诗的格律,包括押韵、字数、句数等方面的要求。
- 诗的体裁:古代的诗歌主要包括诗、赋、曲、辞等,而现代的诗歌形式更加多样化,如自由诗、长诗、短诗等。
散文
- 散文的定义:散文是一种以叙述为主,以较为自由的文体形式展现情感、思想和意境的文学作品。
- 散文的特点:散文以自由灵活的文体为特点,叙述性强,篇幅无限制,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 代表性作品:《醒世恒言》、《幽梦影》、《过秦论》等。
小说
- 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一种以虚构故事为基础,通过人物塑造
和情节安排来反映社会生活的长篇散文作品。
- 小说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写作和题材特点,小说可以分为言
情小说、武侠小说、历史小说等。
- 代表性作品:《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古代文言文
- 古代文言文的特点:古代文言文以古代汉语为基础,具有严谨、庄重、经典的特点。
- 古代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包括运用修辞手法、借古讽今等方
式来表达思想和意境。
- 代表性作品:《论语》、《孙子兵法》、《道德经》等。
现代文学名著
- 现代文学名著的特点:现代文学名著通常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真实反映社会现象和人们生活的作品。
- 代表性作品:《围城》、《活着》、《解忧杂货店》等。
以上是大学语文最全知识要点的汇总,希望能对学习语文的人们有所帮助。
大学语文必考文学常识汇总快来看看你掌握了吗必会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诗经》主要依据音乐特点作为标准来分类,即风、雅、颂三类。
“风”,是地方民间音乐曲调的意思。
“国风”是15个地区的乐歌。
“雅”,正也,即标准音,是王畿附近的乐曲名称。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重点篇章:《采薇》。
2.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1)直抒胸臆的特色《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
因为《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赋”,就是铺陈直叙,不用比,兴,直截了当地铺叙、抒情、描绘,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层次地说出来。
“比”就是比喻,打比方。
“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以触发起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方法。
《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作用。
3.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另一座新的里程碑。
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
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尚书》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历史散文著作,标志着史家之文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
《战国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著作,其文学性相当高,在历史散文的发展上达到了新的高峰。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文学常识大学语文期末考试文学常识:一、古典文学古典文学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形式,包括古诗词、古文言文、唐宋散文、元曲、明清小说等。
古典文学的主要特点是学问深厚,手法用典,格物穷理,思想贯通。
古典散文以五言为主,充分反映了古代社会、思想、习俗和审美情趣;古典诗歌以七言及五言和七言律诗为主,较其他文学形式来说更加内敛,表达出更深度的情思;古典小说则以长篇叙事方式展示古代的生活,形象地记叙人物的心态、行动同时也反映了五千六百年来的历史文化变迁。
二、文艺复兴文学文艺复兴(Renaissance)期的文学,其特点是追求真实的描绘,以客观反映生活为主,格调豪放洒脱,语言生动,审美营造相当出色。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主要有:《神曲》、《但丁旅行者》、《大卫集》等诗歌,《嘉莱那》等戏剧,《威尼斯商人》、《巴黎圣母院》等长篇小说,还有绘画作品和雕塑作品。
文艺复兴期文学作品及其流派为浪漫主义、理性主义等文学流派奠定了基础。
三、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文学新流派,以追求自由的表达方式,以及对宇宙天文学、神秘学、科学之疑惑的不断探索寻求新意义为主要主题。
浪漫主义文学以新古典主义为主流,在文体上不拘一格,采用了题材广泛、语言新奇、情节复杂、思维自由的表现手法,其作品有《悲剧》、《尼乌斯》、《爱泼斯坦传》等诗歌、《奥赛罗》、《音乐之声》等戏剧以及《堂吉诃德》等长篇小说。
四、理性主义文学理性主义是19世纪20年代流行的文学流派,以理性的思维方式描写客观事物的客观存在,重视客观逻辑性和唯物论,强调文学作品的叙事、表现和分析能力,是唯物主义文学思潮的三大流派之一。
理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有《大卫-科波菲尔》、《安德森之探险》等长篇小说,以及维克多-雨果的短篇小说《生活世界》等。
五、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既包括20世纪的新旧文学流派及表现形式,也包括21世纪的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等新流派。
现代文学的特点有:重视imaginativity 的创造性,不断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反映现实,强调个人主义,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体现出特定时代的显现。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42则1. 文学的定义与特点文学是指用语言文字艺术地表达人类思想感情与审美意趣的创作形式。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艺术性:文学作品通过艺术手法塑造形象、抒发情感,展现独特的审美价值。
- 语言性:文学创作以语言为媒介,通过词句的选用和句式的运用来构建作品的结构与意义。
- 可读性:文学作品具有广泛的读者群体,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与思考。
- 综合性:文学既可以表达个体的情感与思想,也可以反映社会的现实与历史。
2. 文学的分类文学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多种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 体裁分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 内容分类:爱情文学、历史文学、科幻文学等。
- 创作语言分类:中文文学、英文文学、法文文学等。
3. 古代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中,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包括《诗经》、《楚辞》、《论语》等。
这些经典作品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也展现了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4. 现代文学批评流派现代文学批评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多种流派,每个流派都有不同的批评观点和方法。
代表性的流派有:- 传统批评:注重作品内在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创作的规范性。
- 结构主义:关注作品的结构和语言系统,强调语言符号的意义。
- 释义学派:注重对作品的解读和理解,重视文本的深层含义。
5. 世界文学名著世界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品,展现了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中,不可忽视的名著包括《傲慢与偏见》、《战争与和平》、《尤利西斯》等。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卓越的艺术成就,也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文学创作与读者文学创作需要作家的深厚语言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同时也需要读者的理解和欣赏。
作为读者,应该有开放的心态去感受文学作品,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知识和批评眼光,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作品。
7. 文学与社会文学作品不仅是艺术的表达,也是对社会现象的关照和批判。
先秦散文、诗歌先秦时期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论语》。
它辑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人物。
孔子修订了鲁国编年史《春秋》。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一语出于《论语·述而》。
《论语》中论述学习要善于钻研,不可一味空想的一段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所用的修辞手法是对偶。
孔子在教育上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观点。
成语“分崩离析”、“祸起萧墙”、“既来之,则安之”,出自《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逝者如斯”均出自《论语》。
孟子提出的主张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他探讨人生价值,提出“富贵不能淫”的主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
展现孟子“王道理想”的文章是《寡人之于国也》。
文中的“寡人”是指梁惠王。
孟子在文中倡明的政治观点是仁政、王道。
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批评梁惠王与邻国国君都没有实施仁政,并无本质区别,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在文中,孟子用“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作比喻,是为了揭露统治者把“涂(途)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的观点。
文中,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来揭示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这种表现方法是对比。
同属道家学派的是老子和庄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一语出自《老子》。
在先秦诸子中,文风以想像丰富、词藻瑰丽、汪洋恣肆而著称的是庄子。
先秦诸子中,激烈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人是庄子。
在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文学成就最高。
《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寓言。
“望洋兴叹”、“井底之蛙”、“贻笑大方”出自《庄子·秋水》。
《秋水》一文记叙的是河伯与海若之间的对话。
文中的河伯指的是黄河之神,海若指的是北海之神。
在文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作喻来说明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用“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墟也”来说明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事详明的编年史是《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一文选自《左传》。
《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是描写战争。
《郑伯克段于鄢》的叙述方式是顺叙。
《郑伯克段于鄢》中,“克”的意思是战胜。
文中略写了郑伯克段于鄢的战争经过,详写的是战争的起因及矛盾不断激化的经过。
《郑伯克段于鄢》的中心意旨是暴露统治阶级残酷无情和卑鄙虚伪。
《郑伯克段于鄢》的中心人物是郑庄公。
郑庄公的性格特征是阴险狠毒,工于心机。
文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指的是京城大叔。
一部主要叙写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的书是《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将《战国策》整理编定并定名的是汉代学者刘向。
《战国策》反映了纵横家的思想。
成语“狡兔三窟”出自于《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冯谖客孟尝君》中人物塑造的主要手法有对比和欲扬先抑。
《冯谖客孟尝君》有“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句,其中“过”的意义是拜访;“后孟尝君出记”句中“记”的意义是通告;“先生不羞”句中“不羞”意义是不以……为羞;“窃以为君市义”句中“市”的意义是买;“窃以为君市义”句中“窃”的意义是私下;“开罪于先生”句中“开罪”的意义是得罪;“封书谢孟尝君”句中“谢”的意义是致歉。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出自《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赵威后问齐使》一文选自《战国策》。
在《赵威后问齐使》中,赵威后说:“故(胡)有舍本而问末者耶?”这里的“本”所指的社会内涵是百姓。
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为主。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是对《诗经》“赋”修辞手法的解释。
“以彼物比此物”是对《诗经》“比”修辞手法的解释。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是对《诗经》“兴”修辞手法的解释。
《诗经》中用于祭祀宗庙的乐歌,称为颂。
《诗经》中民歌最为集中的是《国风》。
《氓》属于《诗经》中的风。
《诗经·氓》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兼兴。
《诗经·氓》中比喻女子不可沉溺于爱情的诗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语出自屈原著名抒情长诗《离骚》。
汉代散文、辞赋、诗歌汉初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最杰出的文人是贾谊,他的政论散文代表了汉初政论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
贾谊的专题性政论文(散文)《过秦论》最著名,此文分上、中、下三篇,中心是总结秦代灭亡的历史原因与教训。
贾谊又是汉初著名的辞赋家。
著名的作品有《吊屈原赋》、《鵩鸟赋》。
堪称汉代文学标志的新文体是赋。
赋本是“诵”的意思。
《汉书·艺文志》:“不歌而诵谓之赋”。
汉初枚乘的《七发》是标志汉赋——新体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
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
其主要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
扬雄是西汉末年最著名的辞赋家。
他年轻时极好司马相如的赋。
代表作有《甘泉赋》等。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它们是“本纪”、“世家”和“列传”。
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130篇。
“本纪”除《秦本纪》外,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绩;“表”是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的联络和补充;“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它们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人物的传记。
《史记》所记载的历史,上起黄帝,下至西汉汉武帝时代,全面地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3000年来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语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曾援引古人话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引语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唐人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中“龙城飞将”、“李将军”是指西汉名将李广。
其事迹主要见于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西汉·班固的《汉书》。
它在体制上全袭司马迁《史记》,只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
班固不但是著名的史学家,也是东汉前期最著名的辞赋家。
著有《两都赋》等。
《两都赋》中的“东都”指东汉都城洛阳,“西都”指西汉都城长安。
作为史传文学,《汉书》有不少传记写得很成功,但最著名的是《苏武传》张衡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和文学家,也是东汉著名的辞赋家。
其最著名的赋篇是《二京赋》,模拟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班固的《两都赋》。
乐府原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
魏晋六朝时,人们把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于是所谓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一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总集是(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汉乐府诗《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从内容看,这是一首爱情诗。
本诗的抒情特点是直抒胸臆。
汉乐府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
《陌上桑》的主人公是秦罗敷。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首著名的长篇叙事诗。
最早见于徐陵的《玉台新咏》,题为《焦仲卿妻》。
此诗的主人公是焦仲卿和刘兰芝。
该诗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的罪恶,同时热烈地歌颂了兰芝夫妇为了忠于爱情宁死不屈地对抗封建恶势力的斗争精神。
五言诗和其他诗歌形式一样,都是从民间产生的。
文人五言诗是东汉初年才有的。
唐诗初唐四杰包括王勃、卢照邻、杨炯和骆宾王。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杨炯《从军行》中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名句。
陈子昂、张若虚、刘希夷都是初唐时期的诗人。
陈子昂的名篇《登幽州台歌》中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名句。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有“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名句。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字面描写的对象是月。
勾连《春江花月夜》全诗结构的线索是月。
王维和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
苏轼用“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评价来称道王维。
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山居秋暝》中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名句;《过香积寺》中有“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的名句;《鹿柴》中的名句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名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宿建德江》中的名句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春晓》中的名句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过故人庄》中的名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李白和杜甫在唐代的影响最大。
李白被称为“诗仙”,号“青莲居士”。
《蜀道难》中的名句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月下独酌》中的名句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名句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将进酒》中的名句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行路难》中的名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名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名句是“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早发白帝城》中的名句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赠孟浩然》中的名句是“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歌创作被称为“诗史”。
《望岳》中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却见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写杜甫喜闻蓟北光复、安史之乱结束,终可挈眷还乡的喜悦心情。
《江南逢李龟年》中有“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名句;《春夜喜雨》中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名句;《蜀相》中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诗句;《春望》中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名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名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登高》中的名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前出塞》中的名句是“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