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艺术家与艺术作品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66 MB
- 文档页数:47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为艺术始终把创造和实现审美价值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作为自己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功能。
所以,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不同于科学的认知功能;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不同于道德的教育;艺术的娱乐功能不同于其它一般类型的娱乐活动。
也就是说,作为人类文化形态之一的艺术,是区别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其他文化形态的。
(一)艺术的社会功能1.审美认知作用。
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孔子日:《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ěr)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译为:学《诗经》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报怨不平。
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这句话指出了文艺有两方面的认识作用:一方面文艺“可以观”风俗之盛衰,具有认识社会、认识历史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也就是文艺还具有认识自然现象、增长多方面知识的意义。
《诗经》所录的均为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①风(共160篇)即十五国风,亦称《国风》,是从不同地区(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多为各地土风歌谣。
②雅(共105篇)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即朝廷之乐。
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即所谓正声雅乐。
③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