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4.45 KB
- 文档页数:5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3、普遍返应对高灰份,高挥发份煤,负荷易带,燃烧效率高,对低灰份,低挥发份煤则出力不足,燃烧不易稳定。
4、磨损问题。
在锅炉燃烧室下部,分离器附近,尾部受热面磨损较快。
5、热工控制系统不完备,仪表配置不合理,测点不足,司炉盲目操作。
6、环保问题,由于电气除尘器故障多,维修工作量大,许多电厂的电气除尘器投入率较低,且投入后的除尘效果未达设计值,致使烟囱冒黑烟,个别电厂燃用的是高硫煤,但没有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采取炉内掺烧石灰石粉的脱硫措施。
7、炉体密封问题,许多循环流化床锅炉炉体密封较差。
运行时漏灰严重,锅炉房环境严劣。
&除灰渣系统不通畅。
炉底排渣均未设置冷渣器,直接排红渣,不仅热损失大,而且劳动条件不能保证。
9、某些电厂的来煤品种变动过于频繁,含水量又较大,使锅炉燃烧状况不易稳定,司炉操作困难。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说在锅炉设计、制造、锅炉安装施工、运行操作、运行管理、辅助系统及辅机,工程设计等各方面都存在问题。
研究人员及锅炉制造厂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究和设计所进行的必要的实验工作不够系统,对炉内全部工作特性认识不足,设计经验不够。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中,应先做冷态和热态实验,对煤进行试烧,在掌握流场、热平衡等的基础数据后,再进行整个锅炉岛的设计。
而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还没有做到这一点,所做的设计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三、毕业设计(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本课题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而且设计过程中工作量最大的是热力计算,所以思路方法如下:1、搜集循环流化床的中文及外文文献,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目前现状和设计容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整理。
2、在热力计算中需要大量数据计算,有必要时利用Excel进行综合数据列表分析并计算。
3、根据任务书要求将热力计算完成后画出锅炉总体的结构图。
4、计算烟风道阻力,完成计算后进行校核检查。
时,可根据指定的烟气温度及受热工质的温度确定各部件的吸热量,然后计算温差及传热系数,并由传热方程求出受热面的数值。
燃煤电站锅炉设计开题报告1. 引言1.1 背景燃煤电站锅炉是一种常见的热能设备,用于将煤炭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蒸汽,以驱动汽轮机发电。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于燃煤电站锅炉的设计和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目的本文档旨在介绍燃煤电站锅炉设计的开题报告,以便明确项目的目标和研究计划。
2. 研究内容2.1 燃煤电站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首先,我们将介绍燃煤电站锅炉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燃煤电站锅炉通常包括燃烧室、锅筒、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组件。
我们将详细讨论这些组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2 燃煤电站锅炉设计的主要任务我们将进一步阐述燃煤电站锅炉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热效率的提高、污染物排放的减少、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通过研究现有的设计方案和技术手段,我们将尝试提出一种更优化的设计方案。
2.3 燃煤电站锅炉设计的关键技术在本节中,我们将重点介绍燃煤电站锅炉设计的关键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燃料适应性、锅炉热力计算、燃烧控制、烟气净化等方面。
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它们对锅炉性能的影响。
3. 研究方法3.1 文献综述我们将进行相关文献的综述,包括燃煤电站锅炉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案例。
通过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了解当前燃煤电站锅炉设计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热点,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
3.2 数据采集和分析我们将获取燃煤电站锅炉的相关运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分析燃煤电站锅炉的运行情况和性能参数,我们将评估现有设计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3.3 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我们将使用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的方法,对改进设计方案进行评估。
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我们将模拟锅炉的工作过程,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同时,我们还将进行实际的实验验证,以验证数值模拟的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研究进度安排4.1 阶段一:文献综述和数据采集(预计完成时间:一个月)在这个阶段,我们将进行相关文献的综述,并收集燃煤电站锅炉的运行数据。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SHL29-1.25/130/70-AII锅炉设计院(系)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生X X X学号 1 0 7 0 2 1 0 2 2 4班号0 7 0 2 1 0 2指导教师董教授开题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务处制2005年9月说明一、开题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3.主要研究内容;4.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5.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6.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7.主要参考文献。
二、对开题报告的要求1.开题报告的字数应在3000字以上;2.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10篇以上,其中外文资料应不少于三分之一。
本学科的基础和专业课教材一般不应列为参考资料。
3.参考文献按在开题报告中出现的次序列出;4.参考文献书写顺序: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起止页。
三、如学生首次开题报告未通过,需在一周内再进行一次。
四、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填写意见、签字后,统一交所在院(系)保存,以备检查。
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字:检查日期:SHL29-1.25/130/70-AII锅炉设计一、锅炉参数及设计燃料1.锅炉参数额定供热量D=29MW 额定压力p=1.25MPa热水温度t rs=130℃回水温度t hs=70℃冷空气温度t lk=20℃2.设计燃料二、课题来源及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课题来源指导教师拟定。
2.目的与意义工业锅炉目前是中国主要的热能动力设备,工业锅炉多于层燃链条炉排锅炉,近年来,中国燃煤电站锅炉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的统计资料: 2008年全国在用工业锅炉总台数57. 82万余台[1]。
对于目前仍采用的手烧加煤、间歇燃烧方式的小型固定炉排锅炉,必将淘汰,取而代之以新开发的新型锅炉。
锅炉设计开题报告锅炉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锅炉作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起到了重要的热能转换作用。
本次设计开题报告将围绕锅炉设计展开,旨在探讨锅炉设计的关键要素和技术挑战,为后续的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二、锅炉设计的背景随着工业发展的不断推进,对于锅炉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锅炉作为能源转换的核心设备,其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
因此,进行锅炉设计的研究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三、锅炉设计的关键要素1. 热量传递效率锅炉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热量传递效率。
通过优化锅炉结构、改进传热面积和烟气流动方式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锅炉的热量传递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2. 燃烧效率燃烧效率是衡量锅炉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优化燃烧系统、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燃料消耗等手段,可以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降低燃料成本和环境污染。
3. 安全性能锅炉设计中安全性能的考虑至关重要。
合理设计锅炉结构、配置安全阀和控制系统,确保锅炉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防止事故的发生。
四、锅炉设计的技术挑战1. 多能源利用随着能源结构的多样化,锅炉设计需要考虑多种能源的利用。
如何在设计中兼顾不同能源的特点和要求,实现多能源的高效利用,是当前锅炉设计面临的重要技术挑战。
2. 低排放要求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使得锅炉设计面临更加严格的排放要求。
如何降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是当前锅炉设计的一大技术难题。
3. 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锅炉设计的关键任务之一。
通过改进锅炉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实现锅炉的节能减排,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锅炉设计的研究方法1. 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是锅炉设计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建立锅炉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等方法,模拟锅炉内部的流动、传热和燃烧过程,优化锅炉设计,提高性能。
2.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锅炉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220t/h锅炉部分对流受热面设计学生姓名:高杨学号:110504105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指导教师:郭丽霞年月日1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摘要:随着现代大型电站锅炉的容量和参数不断提高,作为锅炉重要换热部件的对流受热面的运行工况尤为被重视,而对流换热系数是反映受热面换热情况的重要参数,而清洁因子综合了工质侧和烟气侧的影响因素实时反映受热面污染情况,因此,对流受热面传热系数计算以及清洁因子的计算对于锅炉优化吹灰周期及运行工况程序的开发以及预测受热面积灰结渣故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过热器改造设计1 引言电厂是利用锅炉产生的过热蒸汽冲击汽轮机运转来发电的,过热蒸汽的产生过程是这样的:煤粉混合着空气进入锅炉燃烧,与锅炉中的管束进行换热,管束中的经过省煤器预热的水被加热后产生饱和蒸汽上升到汽包。
在汽包中,冷凝的水重新随管束进入炉膛进行换热,饱和蒸汽则进入过热器中,在锅炉顶部与烟气进行换热,加热成过热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
过热器的作用就是将饱和蒸汽加热成过热蒸汽,是电厂锅炉运行的重要环节。
对电厂运行的效率和经济性等有重要的作用。
2 锅炉过热器系统汽轮发电机组的发电介质要求是过热蒸汽,过热蒸汽简单地说就是在饱和蒸汽的基础上再加热形成的高品质干热蒸汽。
锅炉过热蒸汽的产生主要是通过过热器等装置实现的。
过热器是锅炉中将一定压力下的饱和水蒸汽加热成相应压力下的过热水蒸汽的受热面。
过热器的作用就是将饱和蒸汽加热成过热蒸汽,降低排烟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
过热器按传热方式一般可分为对流式、辐射式和半辐射式。
按结构特点可分为蛇形管式、屏式、墙式和包墙式。
它们都由若干根并联管子和进出口集箱组成。
管子的外径一般为30~60 mm[12]。
对流式过热器最为常用,并采用蛇形管式。
它具有比较密集的管组,布置在 450~1000℃烟气温度的烟道中,受烟气的横向和纵向冲刷[12]。
烟气主要以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管子,也有一部分辐射吸热量。
能源与环境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130t/h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日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专业拟用设计题目 130t/h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预计结果设计13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
对其在脱硫工况下空气及燃烧产物的体积和焓的给水、锅炉整体热平衡及燃料和石灰石消耗量计算、炉膛膜式水冷壁和炉膛汽冷屏传热系数计算、炉膛热力计算、汽冷旋风筒热力计算、汽冷旋风筒烟气阻力计算以及炉膛和回料器配风装置阻力计算。
可行性研究及基本工作思路一、可行性研究1、循环流化床概况1)课题研究背景能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化石能源(主要是煤和石油)的大规模生产和利用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大气烟气、酸雨、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产量占世界的25%,目前每年煤炭消耗量约13亿吨,其中84%通过直接燃烧而被利用。
由于煤粉燃烧技术的发展还不能很好的解决燃煤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自20世纪60年开始,可以实现低温高效燃烧各种燃料,特识是低质和高硫煤,并可在燃烧过程中控制SO和NO化物的排放清洁煤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循环流化床锅炉代表了新一代高效低污染煤设备的重要发展方向。
2)课题研究的现状进过20多年的迅猛发展,国外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技术已趋于成熟,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形式,例如Lurgi型、FW型等五种最具有代表性。
大型化是当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要发展方向。
国外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起步较早,投入资金大等原因,无论是锅炉本体的大型化,还是配套设备,都已能满足客户想需求,并已从工业锅炉发展到电站锅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蒸发量已由最初的每小时几十吨发展到现在的每小时几百吨乃至上千吨,并已从过夜锅炉发展到电站锅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采暖锅炉控制系统设计题:2.3研究方法或措施通过查找资料,对资料的学习,分别对所选定的方案进行理论分析,可行性分析,控制方法设计,控制功能模块设计,然后采用模拟软件Proteus 进行模拟,观察效果,根据运行结果以及别人已经进行的实验研究,选择最佳的工作方案。
3.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前期已开展工作本课题的重点是:设计、绘制控制模块电路图。
室内维持恒温控制,对电机的速度和运行控制。
难点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怎样保持室内恒温、安全、系统运行可靠度高。
前期已开展工作: 查阅了采暖锅炉控制系统设计的相关资料,了解了采暖锅炉自动控制的一些方法,需要的机械、电子、自动控制及能量方面的知识等等,为进一步周密设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4.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按周次填写)第1-3周( 2013-12-6至2013-12-27) :查阅资料,了解工作原理以及特点,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并撰写开题报告;第4-6周( 2013-12-28至2014-01-10) :方案论证,深化方案具体实施步骤;第7-10 周(2014-01-11 至 2014-02-07) :采暖锅炉控制系统具体方案设计,图纸绘制,准备中期答辩;闰土机械外文翻译成品某宝dian 第11-15 周( 2014-02-08至2014-03-14) :撰写毕业论文,论文修改,准备毕业答辩。
5 指导教师意见(对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指导教师:年月日6 所在系审查意见:系主管领导:年月日参考文献[1]吕泽华 , 徐向东 , 曹仁风等 . 采暖锅炉计算机监控、管理系统 [J]. 热动力工程.1998(7):291-294.[2]魏毅立 , 吴振奎 , 李华德等 . 采暖锅炉智能控制 [J]. 工业锅炉 .2003 年第 4 期 :44-47.[3]刘秀凤 , 孔祥伟,孙江等 . 采暖锅炉自动控制系统 [J]. 北方环境 .2003(6):66-69.[4]锡钰 . 锅炉智能控制系统 [D]. 北京工业大学 .2011.[5]蔡建军 . 供暖锅炉变频控制系统设计 [D]. 西南交通大学 .2012.[6]于宗宝 . 供暖锅炉延伸预测模糊控制方法研究 [D]. 兰州理工大学 .2012.[7]唐永辉 . 锅炉控制及 PLC应用 [D]. 合肥工业大学 .2006.[8]刘春哲 , 李冰冰 , 吴静然 , 陈奇栓 , 等. 基于 AT89C55 的锅炉控制系统设计[J]. 科技信息.2012(6):125-126.[9]王振 . 基于 PLC的锅炉供热控制系统的设计 [D]. 大连海事大学 .2008.[10]徐标,郭浩,等. 基于单片机的辅锅炉自动控制系统 [J]. 船海工程 .2011(6):141-144.[11]李宁 . 嵌入式智能锅炉控制器的设计与开发 [D]. 北京地质大学 .2008.[12]刘峰,牛全正,梁耀东,李之光,等 . 工业锅炉现代设计与开发 [M]. 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13]彭伟 . 单片机 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 100 例[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0.[14]张克彦 . 单片机实用程序设计(第 2 版) [M]. 北京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2.[15]温丽 . 锅炉供暖技术运行与管理 [M].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5.[16]Z.Liaoa, M.Swainsona, A.L.Dexter. On the control of heating systems inthe UK [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05 (4) 343 –351.[17]MarkusG? lles, StefanReiter, ThomasBrunner. Model based control of asmall-scale biomass boiler [J]. 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 .2013(5)94 –102.[18]Jinhong, Wei, Heqiang, Yuan.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Predictive Controlin Heating System [J]. Institute of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2012(10)100-106.。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工业锅炉的温度控制系统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年月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4年2月26日”或“2004-02-26”。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温度是国际单位制基本量之一, 也是工业过程控制中的主要参数。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温度测量系统是许多生产企业必备的基本装置,特别是电热,热处理,电炉冶炼,炉衬耐火材料等行业更是广泛而普遍的使用,为了确保其温度示值准确可靠,对测温系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计量检测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我们计量测试中心经常的工作项目之一,研讨计量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自然成为我们的课题,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实践,现就炉温测量系统的计量检测作简单的探讨。
在热处理行业中, 工业锅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同时对锅炉的温度控制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大多数工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系统本身的温度控制能力,要加强系统本身的非线性与多变量性的整合能力,改善温度控制与变化的不足,提高非线性的时变参数,提高工作环境的随机性,避免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影响。
而且还要实现常规的数学工具的技术,利用计算模型确立一种温度的控制与调节的方法,这种方法必须建立在较好的PID 环境背景下,参数制定的条件必须要发展凑效,而且PID 参数的规模必须要经验丰富有效,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现有的温度控制系统已经很难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与标准了。
130t/h煤粉锅炉设计开题报告性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自1996年起,我国发电及发电装机容量均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
但我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如技术还欠发达,能源短缺。
决定了我国电力建设的总方针:优先发展火电,大力开发水电,加快发展核电,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积极发展新能源发电,重点是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能发电,开发与节约并重,高度重视环保,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虽然,近几年,我国的新能源发电所占的比例明显提高,但是火力发电依然是我国能源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
火力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比重,在近十几年来一直保持在80%以上,其中煤电在总火电的比重保持在90%以上,“九五”期间,煤电在火力发电中的比重更上升到95%以上,油电的比重则不到5%,气电的比重微乎其微。
预计在今后的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的发电能源结构会发生微小的变化但以煤电为主的大格局不会改变。
我国要在21世纪前20年进行全面小康建设,实现国民经济总值翻两番,电力的发展必须与这个总目标相适应。
21世纪前20年,电力建设和改造的规模将达到9亿KVA以上,需要建设的输变电工程220KV及以上达40km 左右,变电总量达16KVA以上。
到2020年相应需要的发电用煤炭在18亿t以上,需天然气400亿㎡,为此机械制造行业要提供相应规模的发电、输变电设备。
综上所述,煤电在我国发电各组成成分中所占比例最大,影响最深,涉及领域最广,显而易见,作为电厂三大主机之一的锅炉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2.工业锅炉的基本情况锅炉分布分布情况:华北 24万蒸吨,占24%;东北 25万蒸吨,占25%;华东 18.75万蒸吨,占 19%;巾南 14.4万蒸吨;西北 9.93万蒸吨;西南 6.3万蒸吨;中南西北西南合占31%。
热水锅炉主要集中在“三北”严寒地区,占全国的 93%(952万)MW锅炉容量工业锅炉是重要的热能动力设备,在国民经济发展、居民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工业锅炉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日趋严重。
2011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工业锅炉燃烧控制系统设计专业自动化专业方向自动化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研室1、开题依据* 1.1、背景燃烧控制系统是电厂锅炉主控系统,主要包括燃料控制系统、风量控制系统、炉膛压力控制系统。
目前大部分电厂锅炉燃烧控制系统仍然采用PID控制。
燃烧控制系统由主蒸汽压力控制和燃烧率控制组成串级控制系统,其中燃烧率控制由燃料量控制、送风量控制、引风量控制构成,各个子控制系统分别不同测量、控制手段来保证经济燃烧和安全燃烧。
PLC技术因为其控制比较方便,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其采用内部编程进行对电路的控制,如果需要改进,只需要对其内部的程序重新写入就可以实现新的控制要求。
控制PLC就作为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块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它产生于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的末期,最初只具备逻辑控制,定时,计数等功能,主要用来取代继电接触控制器。
在它诞生不久就显示了在工业控制中的重要地位。
许多的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相继研制成了各自的PLC它的技术同时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迅猛的发展。
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已经逐步将PLC计算机化,采用功能强大的微处理器和大容量的存储器,将逻辑控制,模拟控制,数字运算和通信功能融化为一体,增强PLC与个人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在功能和应用上的相互渗透力,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价格比,极大的拓展了PLC的应用环境和加强了市场的竟争力。
当今,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也促使PLC的应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它的技术也比较成熟了。
由于它是专为工业环境而设计的,所以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它和它的相关产品几乎可以实现所有的控制任务,功能十分的强大,是目前工业系统中应用前景最为广阔的自动化控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