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材料基础知识
- 格式:pptx
- 大小:8.75 MB
- 文档页数:45
电子基础知识-考试必备电子基础知识培训内容概要一、电学基本概念二、电子元件基础知识三、基本电路原理图介绍一、电学基础概念1、电的形成:物体在某种情况下(如磨擦、碰撞)失去一部分电子或减少一部分电子,则称物体对外呈现出电性。
失去电子的称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称带“负。
2、静电:正/负电荷在物体上堆积就形成了静电▲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处于相对运动状态,随时都存在电荷转移,因此静电不可能消除,只能防止。
▲防静电的一般方式:﹡营造一个相对比较稳定和独立的环境﹡尽量减少其人员流动性﹡穿戴防静电衣物减少静电释放带来的危害﹡利用设备仪器消除静电3、电流: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产生定向运动即形成电流,电子运动方向的反方向称为电流的正方向1A=1000mA 1mA=1000µA 单位:安培4、电压:场对电子产生的作用力即形成电压▲有电压并不一定会产生电流,正如有水压并不一定使水流动一样。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
1KV=1000V 1V=1000mV 单位:V(伏特)4、电阻:顾名思义,电阻即反映物体对电子的阻碍能力。
电阻越大,阻碍能力越强。
1MΩ =1000KΩ 1KΩ =1000Ω单位:Ω(欧姆)6、功率:表明单位时间内电流对外界所做的功的大小1KW=1000W 1W=1000mW W(瓦特)怎样计算功率? P=UI常识:1度电=1千瓦×1小时印象:假如你的1KW的电饭煲做饭花了1个小时,那么你就用了1度电,相当于你40W的电灯点了整整一天一夜!7、欧姆定律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成正比即:R=U/I 通常写作:U=IR由此可知功率的表达式可写作:P=UI 或 P=I R 或 P=U / R德国科学家欧姆历经十年心血于1927年发现了此定律,这是电学中的最基本的定律,千万要记得哦!8、绝缘体、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电阻极大,导电能力非常差(电阻率10 16~10 22)一般非金属物质,如木材、塑胶、纸张等。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一、电阻器(R)简称电阻,是指具有一定技术性能的在电路中专起电阻作用的元件,可用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或者作为电路中的负载。
1、电阻的参数:a、阻值:指电阻的数值大小。
0Ω—几百MΩb、耗散功率:指电阻长期工作时所能承受(消耗)的最大功率。
2、电阻的材料:电阻常用的材料有碳膜、金属膜、金属氧化膜、线绕、水泥(陶瓷)线绕半导体等材料。
3、电阻的类型:①固定电阻:指电阻值固定不变的电阻②微调电阻:指电阻值可以微调的电阻③可调电阻:俗称电位器,指电阻值连续可调的电阻④热敏电阻:指电阻值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电阻a、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指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电阻(PTC)b、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指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电阻⑤压敏电阻:指电阻值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的电阻。
⑥湿敏电阻:指电阻值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电阻⑦光敏电阻:指电阻值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电阻⑧电阻的功率表示法:一般大功率(3W以上)电阻均在电阻外壳上标明其功率值,如:3W、5W、7W、10W、20W、30W等,而小功率(3W以下)则部分标明功率,(如:3W、2W、1W、等),不标明功率的则多为功率1W以下的小功率电阻,对于实际使用中,可用功率大的电阻代替功率小的电阻,反之则不能代替,若没有知道电阻功率大小时,在实际应用中可用电阻体积相同或稍大的来代替。
5、电阻的阻值表示方法:①直接标明电阻的数值和单位,如:1.5Ω、160Ω、1Ω等。
②直接标明电阻的数值而把单位“Ω”省去,如:100即100Ω、1即1Ω、22M即22MΩ。
③用几X几表示几点几Ω,如:4Ω7、9Ω1即为9.1Ω、8M2即8.2MΩ等。
有些用几R几代表几点几Ω,如:1R5即1.5Ω、3R9即3.9Ω等。
④电阻值后面有其它英文字母(如:J、K、M等)或罗马数字(Ⅰ、Ⅱ、Ⅲ)或正负百分之几(如:±5%,±10%,±20%)的则表示该电阻的误差等级。
电子信息材料知识点总结1. 电子元器件材料电子元器件是电子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用于控制电子信号的流动和转换,从而实现各种功能。
电子元器件材料是电子元器件的基础材料,它直接影响到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常见的电子元器件材料包括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等。
(1)导体材料导体是能够允许电子自由流动的材料,它在电子元器件中用于传输电流。
常见的导体材料包括铜、铝、金等金属材料,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适合用于制造导线、电极、接线等部件。
(2)绝缘体材料绝缘体是对电子具有很强阻止作用的材料,它在电子元器件中用于隔离电路和保护电子设备。
常见的绝缘体材料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铝、聚合物等,它们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高温性能,适合用于制造绝缘层、密封件、外壳等部件。
(3)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它在电子元器件中用于制造晶体管、二极管、集成电路等部件。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包括硅、锗、砷化镓等,它们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和光电性能,适合用于制造各种电子器件。
2. 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是一类具有半导体性能的材料,它在电子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半导体材料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电子器件的性能和功能,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硅材料硅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它在电子器件制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硅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加工性和可靠性,适合用于制造各种集成电路、光伏电池、振荡器等器件。
(2)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元素化合而成的半导体材料,它具有比硅更优秀的性能和应用潜力。
常见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包括砷化镓、硒化锌、氮化镓等,它们在光电子器件、微波器件、光伏器件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有机半导体材料有机半导体材料是一类新型的半导体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加工性和低成本性,因此在柔性电子器件、有机光电子器件等领域中备受青睐。
常见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包括聚合物、小分子有机物等,它们在柔性显示器、柔性传感器、有机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子功能材料知识点总结一、电子功能材料的分类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通常用于制造电子器件的导线、电极、散热器等部件。
典型的金属材料包括铜、铝、铁、钴、镍等。
2. 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具有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电导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中。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包括硅、锗、氮化镓、碳化硅等。
3. 绝缘体材料:绝缘体材料具有很高的电阻和介电常数,通常用于电子器件的绝缘层和封装材料。
常见的绝缘体材料包括玻璃、陶瓷、塑料等。
4. 导电聚合物材料:导电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可塑性,可用于制造柔性电子器件和导电涂料。
典型的导电聚合物材料包括聚苯胺、聚噻吩、聚对苯二酮等。
5. 光电功能材料:光电功能材料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或者将电能转换为光能,常用于光电器件和太阳能电池。
典型的光电功能材料包括硅、铟镓砷化物、有机光电材料等。
6. 磁电功能材料:磁电功能材料可以实现磁场与电场的相互转换,常用于传感器和电子存储器件。
典型的磁电功能材料包括铁电材料、铁磁材料、多铁材料等。
7. 储能功能材料:储能功能材料能够存储电能并具有可持续释放的特性,常用于储能器件和超级电容器。
典型的储能功能材料包括电解质、导电聚合物、石墨烯等。
二、电子功能材料的功能1. 电导率:电子功能材料具有不同的电导率,可用于制造导线、电极、晶体管等电子器件。
2. 磁性:电子功能材料具有不同的磁性,可用于制造磁记录器、传感器、电磁铁等磁性器件。
3. 光学:电子功能材料具有不同的光学性能,可用于制造光电器件、激光器件、光纤通信器件等。
4. 导热:电子功能材料具有不同的导热性能,可用于制造散热器、导热材料、热敏器件等导热器件。
5. 储能:电子功能材料具有不同的储能性能,可用于制造超级电容器、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储能器件。
6. 传感:电子功能材料具有不同的传感性能,可用于制造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传感器。
三、电子功能材料的应用1. 电子器件:电子功能材料可用于制造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电子器件。
电子行业物料知识点总结一、电子行业概述电子行业是指以电子技术为核心,以电子元器件和电子设备为载体,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涉及电子信息产业、电子制造产业和电子应用产业的一个综合性产业体系。
在电子行业中,不同的电子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了解这些材料的特点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子行业的发展和应用。
二、电子行业常用材料1.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是指在温度较高时呈金属导电性,在温度较低时呈绝缘体性能的材料。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包括硅、锗、砷化镓等。
半导体材料在电子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如制造集成电路、光电器件等。
2.导电材料导电材料是指能够传导电流的材料,常见的导电材料包括铜、铝等金属材料。
在电子行业中,导电材料常用于制造电路板、电子元件等。
3.绝缘材料绝缘材料是指具有良好绝缘性能的材料,能够阻止电流的流动。
常见的绝缘材料包括树脂、玻璃纤维、陶瓷等。
在电子行业中,绝缘材料常用于电路板、电子设备外壳等。
4.封装材料封装材料是指用于封装半导体芯片和其他电子元器件的材料,常见的封装材料包括环氧树脂、热塑性塑料等。
封装材料在电子行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保护芯片和元器件,同时也影响着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5.介质材料介质材料是指用于制造电路板和电子元器件绝缘层的材料,常见的介质材料包括FR-4玻璃纤维覆铜板、PTFE玻璃纤维覆铜板等。
介质材料在电子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能够影响电路板的性能和可靠性。
6.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指具有金属性能的材料,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铜、铝、铁、锌等。
金属材料在电子行业中应用广泛,如制造连接器、散热器、外壳等。
7.塑料材料塑料材料是指以合成树脂为基料,经过加工成型的材料,常见的塑料材料包括聚丙烯、聚酯树脂、聚醚酮等。
在电子行业中,塑料材料常用于制造外壳、插座、连接器等。
8.玻璃材料玻璃材料是指以无机非晶固体为基料,具有透明、硬度大、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常见的玻璃材料包括硼硅玻璃、钠钙硅玻璃等。
電子材料基礎知識.電子兀件的識別 1. 電阻:R 1.1符號:1.2 單位:Q (ohm)歐姆 1K Q =103Q 1M Q =103K Q 1.3作用:對電流起阻礙作用;在電路形成分壓或分流電路; 1.4分類:1.4.1 按功率分:1/16w,1/8w,1/4w,1/2w,1w ...... 1.4.2按對裝形式分:針腳式(DIP),晶片型(CHIP) 1.4.3按阻值性質分:定值電阻,可調電阻; 1.4.4按功能分:光敏電阻,熱敏電阻,壓敏電阻;1.4.5按材質分:碳膜電阻,金屬膜電阻,水泥電阻,繞線電阻; 1.5電阻值的識別:1.5.1萬用表測試:(數字表)讀數十檔位單位:“1”表示溢出,“ 0”表示檔位太 大;Example:200K 檔,讀數為 179則為 179K Q ; 1.5.2色環識別:Example: 1.紅綠黃金25K10000=250000=250K Q (i5%) 2. 棕紅黃棕藍124X 10=1.24K Q (±%)1.5.6晶片電阻的識別: 1.6影響電阻品質與使用的因素:1.6.1阻值標稱1.6.2精確度1.6.3功率要求1.6.4熱性能 標稱應與實際阻抗相等; 應與生產需求或標示相等; 應與電路設計要求相符; 熱穩定性能應與生產要求相符合; 有無銹蝕,標示是否清晰; 是否合乎生產要求; 是否合乎生產要求; :(m/m)1.6.5夕卜觀1.6.6尺寸規格1.6.7材質要求1.7晶片電阻的標準尺寸2. 電容:C2.1符號:2.2 單位:P<法拉> 1F=106uf 1uF=103 nF=106pF2.3作用:儲存電荷,在電路中有隔直流通交流的作用,常用作濾波、耦合、旁路電路2.4分類:2.4.1按材質分:鉭質、陶瓷、電解、鐵片、金屬膜、條輪電容;2.4.2外觀封裝:傳統電容(DIP)、晶片電容(CHIP);2.4.3有無級性:極性電容<電解、鉭質>,無極性;2.44容量性質:固定電器、可變電容;2.5電容容值的測試:2.5.1數字萬用表測量:選擇合適的檔位,將電容插入測試槽內,讀出讀數加上該檔單位即可;注:測試時不可用手握住電容,以免測試不準確. 如:陶瓷電容單位為Pf,鉭質<電解>單位為Uf;2.5.2 表示誤差的符號:F(1%),G(2%),J(5%),K(10%),M(20%),Z(+80% -20%)(晶片)電容標準尺寸表(m/m)2.7影響電容品質與使用的因素:2.7.1容量的標稱與實際相等;2.7.2材質;2.7.3尺寸規格;2.7.4漏電流大小<絕緣電阻>;2.7.5耐壓性質;2.7.6外觀:引腳有無銹蝕、髒污、變形2. 測量烙鐵的溫度計使用說明:2.1打開溫度計背面的電池槽,置入干電池,干電池必須放置妥當•2.2將濃板套入推桿;2.3將感應器紅邊置入紅色終端,藍色置入藍色終邊,按下推鈕,將剩余部份接下終端;2.4打開電源開關,檢視顯示屏,當顯示屏顯示室溫時,溫度計便可使用;2.5烙鐵頭醮上助焊劑,使用烙鐵頭及要測量的點在2至3秒內,將顯示溫度;2.6不用時,關閉電源.備注:焊接普通原件溫度設定在230±0°C ,對溫度較敏感的元件或IC設定在230±10C ;3. 正確的焊接方法:將焊錫絲置于烙鐵頭和被焊焊點之間,而不是將焊錫絲往鉻鐵頭上送,因為這樣會使得烙鐵頭出現個洞.4. 常見不上錫的原因:4.1選擇溫度過高,烙鐵頭表面涂布的錫快速燃燒,產生劇烈氧化;4.2使用不正確或是有缺陷的清潔方法;4.3使用不純的焊錫或焊錫中的助焊劑中斷;4.4當工作溫度超過350C且停止焊接超過1小時,烙鐵頭上錫過少,也會引起此種現象;4.5 “干”烙鐵頭,如烙鐵開著沒有使用,而烙鐵表面沒有上錫會引起烙鐵頭快速氧化;4.6使用的助焊劑是高腐蝕性的,從而引起烙鐵頭快速氧化;4.7使用中性活性的助焊劑,沒有經常清潔烙鐵頭上的氧化物;5. 烙鐵頭的結構:大部份烙鐵頭是用銅或銅合金作為基材,因為它有很好的傳熱性,然後通過電鍍將鎳金屬鍍在烙鐵頭上,使得在銅基材和焊錫之間形成一層保護層.。
常用的十大电子元器件及相关的基础概念和知识对于从事电子行业的工程师来说,电子元器件就像人们日常进口的米饭一样,是每天都需要去接触,每天都需要用到的,但其实里面的门门道道很多工程师未必了解。
小喵在这里为大家列举出工程师们常用的十大电子元器件及相关的基础概念和知识,一起温习一下也能涨涨知识嘛电阻作为电子行业的工作者,电阻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人们都说“电阻是所有电子电路中使用最多的元件。
”电阻,因为物质对电流产生的阻碍作用,所以称其该作用下的电阻物质。
电阻将会导致电子流通量的变化,电阻越小,电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
没有电阻或电阻很小的物质称其为电导体,简称导体。
不能形成电流传输的物质称为电绝缘体,简称绝缘体。
在物理学中,用电阻(Resistance)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
电阻元件是对电流呈现阻碍作用的耗能元件。
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大小一般与温度有关,衡量电阻受温度影响大小的物理量是温度系数,其定义为温度每升高1℃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百分数。
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表示编号为1的电阻。
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等。
1、参数识别: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倍率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等。
换算方法是:1兆欧=1000千欧=1000000欧电阻的参数标注方法有3种,即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
a、数标法主要用于贴片等小体积的电路,如:472表示47×100Ω(即4.7K);104则表示100Kb、色环标注法使用最多,现举例如下:四色环电阻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
2、电阻的色标位置和倍率关系如下表所示:颜色有效数字倍率允许偏差(%)银色/x0.01±10金色/x0.1±5黑色0+0/棕色1x10±1红色2x100±2橙色3x1000/黄色4x10000/绿色。
电子知识点总结一、电子基础知识1. 电子的概念电子是原子的一种基本结构单位,是负电荷的基本粒子,是构成原子的一部分物质。
电子是负电荷,其电量为基本电荷的负一,质量约为质子的1/1836。
2. 电子的发现电子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家对电子的研究。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证明了电子的存在,并通过斯援德工作得出了电子的质量和电荷量的值。
3. 电子的结构电子是由三个基本元素组成的,分别是电子本身、中子和质子。
电子通过在原子核周围的轨道上运动来维持原子内外的平衡。
电子和质子的数量相等时,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原子。
4. 电子的分类电子按照能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自由电子、束缚电子和介质中的电子。
自由电子是与原子核没有任何连接的电子,束缚电子是与原子核有连接的电子,介质中的电子则是在电子受到电场作用下产生的电子。
5. 电子的性质电子是有质量的粒子,而且是基本的费米子,它的电荷是最小的负电荷。
此外,电子不是一个点粒子,而是一个有一定大小的粒子,通常描述为一个球体。
6. 电子的运动电子在原子中是以固定的轨道运动的,其运动状态受到量子力学的限制。
在外围电子层中,电子的运动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比如电场和磁场。
二、电子器件1. 二极管二极管是一种最简单的电子器件,其由具有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材料组合而成。
二极管可以将电流只在一个方向上通过,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整流电路、放大器、开关等领域。
2. 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可以用来控制电流的流动。
晶体管分为三种类型:NPN型、PNP型和场效应晶体管。
晶体管可以用于放大信号、控制电流和产生振荡等功能。
3. 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将大量的电子器件集成在一块半导体晶片上的器件,其中包括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
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等特点,因此在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4. 电子管电子管是一种使用电子流来控制电流的器件,是早期计算机和电视机中使用的主要器件。
电子材料知识点总结1什么是电子材料?电子材料是特指适合于电子学这一范围使用的材料,它是电子工业和电子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
2电子材料的选用原则1.根据元器件性能参数2.根据元器件结构特点3.根据元器件工艺特点4.按已知定律或法则5.按经济原则3霍尔效应定义1:在物质中任何一点产生的感应电场强度与电流密度和磁感应强度之矢量积成正比的现象。
定义2:通过电流的半导体在垂直电流方向的磁场作用下,在与电流和磁场垂直的方向上形成电荷积累和出现电势差的现象。
4电容器电介质材料的要求?1.介电常数ε尽可能的大2.损耗角正切tanδ尽可能的小3.具有高的绝缘电阻值,并保证电阻在不同温度和频率下稳定,避免因杂质分解或材料老化引起绝缘阻值下降;4.具有高的击穿强度。
5.要求电容器介质的性能在不同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及不同的频率、电压等工作条件下保持长期稳定。
5电极材料的要求?要求制造电极的材料有足够的电导率、热导率和高温硬度,电极的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及充分冷却的条件。
此外,电极与工件间的接触电阻应足够低,以防止工件表面熔化或电极与工件表面之间的合金化。
7表征无机介电常数特性的主要参数有哪些(限写三项)?介电常数除了与材料有关以外,还与温度和电场频率有关。
干燥气体通常是良好的绝缘体,但当气体中存在自由带电粒子时,它就变为电的导体。
这时如在气体中安置两个电极并加上电压,就有电流通过气体,这个现象称为气体放电。
气体放电有多种多样的形式。
主要的形式有辉光放电、电弧放电、电晕放电、火花放电、介质阻挡放电等。
二.描述气体击穿后的放电现象辉光放电:整个空间发光,电流密度小;低气压、电源功率小;电弧放电:放电通道和电极的温度都很高,电流密度大,电路有短路特征;电源功率大火花放电:有收细的发光放电通道、贯穿两极的断续的明亮火花;大气压下、电源功率小电晕放电:紧贴尖电极周围有一层晕光;极不均匀场刷状放电:从电晕放电电极中伸出许多较明亮的细放电通道;极不均匀场三.压电材料的四个重要参数并解释其含义?1.介质损耗:是判断材料性能好坏,选择材料和制作器件的重要依据2.机械品质因数:反映压电振子在谐振时的损耗程度3.机械耦合系数:是衡量压电体的机电能量转换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4.频率常数N:是指振子的谐振频率f r与主振动方向尺寸(或直径)的乘积。
基本元器件知识一、电阻(1)标识: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5表示编号为15的电阻。
(2)主要作用:分流、限流、分压偏置、滤波、与电容器组合使用和阻抗匹配等。
其最基本的作用就是阻碍电流的流动。
衡量电阻器的两个最基本的参数是阻值和功率。
阻值用来表示电阻器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欧姆表示。
除基本单位外,还有千欧和兆欧。
换算方法是1兆欧=1000千欧=1000000 欧。
功率用来表示电阻器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用瓦特表示,有1/16W ,1/8W ,1/4W ,1/2W ,1W ,2W 等多种,超过这一最大值,电阻器就会烧坏。
根据电阻器的制作材料不同,有水泥电阻(制作成本低,功率大,热噪声大,阻值不够精确,工作不稳定),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体积小,工作稳定,噪声小,精度高)以及金属氧化膜电阻等等。
(3)参数标注方法:直标法、数标法和色标法a、直标法就是直接在电路图中直接标识电阻的阻值,阻值小的电阻一般都是采用这种方法。
b、数标法主要用于贴片等小体积的电路。
如472表示47× 102 即4.7K。
104 则表示100Kc、色环标注法标识的电阻有四色环电阻和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四色环电阻一般是碳膜电阻,五色环电阻一般是金属膜电阻。
电阻的色标位置和倍率关系如下图表所示:如图(a),红色表示第一位有效数字2,紫色表示第二位有效数字7,橙色表示倍率1000,金色表示误差±5%,因此该电阻的阻值是270000±5%。
图(b)五色环电阻的读法类似除了上面介绍的常用普通电阻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电阻,例如:压敏电阻,热敏电阻,光敏电阻,这些特殊的电阻的阻值会随着电压,温度,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二、电容(1)电容在电路中一般用C 加数字表示,如C25表示编号为25的电容。
电容是由两片金属膜紧靠,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而组成的元件。
(2)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电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基本单位用法拉F表示,其它单位还有毫法(mF),微法(uF),纳法(nF),皮法(pF)。
电子材料物理知识点总结一、电子材料的概念电子材料是指以电子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材料,是介于半导体材料和传统材料之间的新型材料。
它是一种以电子或电子结构为特征的材料。
电子材料可以分为有机电子材料、无机电子材料和有机无机杂化电子材料。
有机电子材料是指利用有机化合物和高分子材料进行制备的材料,主要应用于有机光电子器件领域;无机电子材料是指以无机晶体、合金、化合物和具有晶体结构的材料为主要成分,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器件领域;有机无机杂化电子材料是指将有机和无机材料进行有机无机杂化,形成新的电子材料体系。
二、电子材料的基本性质1. 导电性导电性是电子材料最基本的性质之一,它决定了电子材料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电子材料的导电性可以通过电阻率、电导率和载流子浓度等参数进行表征。
导电性的大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材料的成分、晶体结构、掺杂和非平衡态载流子等。
2. 光电性光电性是电子材料的重要性质之一,是材料对光的响应与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的结果。
光电性主要包括吸收光谱、发光谱、光电导率和光致发光等。
光电性的研究对于开发光电器件、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磁性磁性是电子材料的重要性质之一,磁性可以通过材料的磁化强度和磁化率等参数进行表征。
磁性是材料内部电子自旋和轨道运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顺磁性、抗磁性、铁磁性和铁磁性等。
4. 光学性光学性是电子材料的另一个重要性质,主要包括折射率、透过率、反射率和吸收率等。
光学性是材料对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开发光电器件和光学器件的重要基础。
5. 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是电子材料的另一个重要性质之一,主要包括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断裂韧性和蠕变性等。
力学性能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表现,对于制备电子器件、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电子材料的制备方法1. 熔融法熔融法是一种将材料加热至熔化状态,然后冷却凝固得到材料的制备方法。
熔融法制备的电子材料主要包括单晶、多晶、块体和粉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