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子技术工艺基础训练——小夜灯学习课件.ppt
- 格式:ppt
- 大小:615.50 KB
- 文档页数:44
1、电路原理分析按如图1.1所以连接电路,我们设计的光控小夜灯主要是由电源电路、光控电路、稳压电路以及照明几个部分组成。
光控电路主要是通过监控光线的亮暗来实现对于灯的使用,从而实现白天灯泡不亮晚上灯泡自动点亮。
图 1.1总电路图二极管D1~D4单相桥式全波整流给电容C1电阻R1阻容降压,电阻R2进行限流,稳压二极管D5稳压为12V直流电,三极管B极电压由电阻R3R5分压决定,如果有亮光,光敏电阻RP阻值减小,B极电位较低,则会不导通三极管9014,让 4个LED灯熄灭;如果黑暗,则光敏电阻RP阻值增大,三极管B极输入电压随之升高,达到4个LED串联压降+0.7V后,承受电容C2的滤波而点亮LED,电阻R3电阻R4限流保护电路。
2、元器件介绍2.1发光二极管它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换成光能;简写为LED。
发光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都是由一个PN结构成,也是具有单向导电性。
当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以后,从P区到N的空穴和N区到P区的电子,在PN结附近分别于N区的电子和P区的空穴进行复合,而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
如图2.1 2.2光敏电阻光敏电阻又称为光导管,常用的制作材料具有在特定波长的光照下,其阻值迅速变小的特性。
这是因为光照产生的载流子参与了导电,在外加的电场作用在作漂移运动,电子奔向电源的正极,空穴奔向电源的负极,从而实现光敏电阻图2.2光敏电阻实物图图2.1发光二极管实物图的迅速变小。
光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制作的一种电阻值随之会发生强弱变化的电阻。
入射光强,则电阻小,入射光弱,则电阻大。
如图2.22.3光控开关图2.3暗激发继电器开关电路以光敏电阻为核心元件的带继电器控制输出的光控开关电路有许多形式,如自锁亮激发、暗激发及精密亮激发、暗激发等等,下面给出几种典型电路。
图2.3是一种简单的暗激发继电器开关电路。
其工作原理是:当照度下降到设置值时由于光敏电阻阻值上升激发VT1导通,VT2的激励电流使继电器工作,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实现对外电路的控制。
本站这里给大家介绍的“一拍亮”延时小夜灯,将是你卧室里的好伙伴。
每当你拍一下巴掌,各盏延时小夜灯就会自动点亮1分钟,待你起床小便或看完钟表后,它又会自动熄灭,多么实用而有趣呀,赶快动手制作吧!一:工作原理“一拍亮”延时小夜灯的电路如图一所示,它实际上是一个“声控延时小灯”电路。
压电陶瓷片B与晶体三极管VT1,电阻R1,和电阻R2等组成了声控脉冲触发电路,时基集成电路IC与电阻R3,电容器C等组成了典型单稳态延时电路,晶体三极管VT2,VT3和电阻R4,R5等组成了小电珠H的功率驱动放大电路。
整个电路的电源由干电池GB提供。
平时,由于晶体三极管VT1的偏流电阻R1取值较大,所以VT1趋于截止状态,其集电极输出电压高于1/3VDD=1.5V(VDD等于电源电压,即4.5V),与之相连的时基集成电路IC的低电位触发端2脚处于高电平,单稳态电路处于稳态。
电容器C两端通过IC的7,1脚被IC内部导通的三极管短路,IC的3脚输出低电平,VT2,VT3均无偏流而截止,小电珠H不发光。
当在有效距离范围内拍一下手掌时,突发的声波被压电陶瓷片B接收,并转换成微弱的电信号,该信号的正半周经VT1放大后,从其集电极输出负脉冲,时基集成电路IC的2脚获得瞬间低于1/3VDD=1.5V 的低电平触发信号,使IC组成的单稳态电路受触发进入暂稳态(即延时状态),IC的3脚输出高电平,VT2获得适合的偏流而导通,VT3进入完全饱和导通状态,小电珠通电发出亮光,随着IC的3脚变成高电平,IC内部导通的三极管截止,解除对电容器C的短路,电池GB通过电阻R3向电容器C开始充电,当C两端的充电电压(即IC的高电位触发端6脚电位)达到2/3VDD=3V时,单稳态电路翻转恢复稳态,IC内部三极管重新导通,C通过IC的7,1脚放电并被再次短路,IC的3脚重新输出低电平,导通到VT2,VT3失去偏流而截止,H断电自动熄灭。
电路中,小电珠H每次延时点亮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单稳态电路中电阻器R3,电容器C 的时间常数,具体可以通过公式:T=1.1R3C来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