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复的案例分析与评估
- 格式:docx
- 大小:26.22 KB
- 文档页数:3
受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与案例分享标题:受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与案例分享导言:土壤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不仅对人类健康和农田产出构成威胁,还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受污染土壤的修复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受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并分享一些成功案例。
一、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生物因素,通过激活土壤中的生态系统来修复受污染土壤。
具体步骤如下:1. 识别土壤污染类型和程度:通过化验分析和现场取样等方法,确定土壤污染的类型和程度。
2. 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根据土壤性质和污染物特征,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进行修复。
例如,禾本科植物适合修复重金属污染,豆科植物适合修复有机化合物污染。
3. 调整土壤环境:通过添加适量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菌剂,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植物生长和微生物降解有害物质。
4. 建立植物修复体系:种植选择的植物,使其生长在受污染土壤中。
植物的根系可以吸收或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质。
5. 监测与评估:定期监测土壤中的污染物浓度,评估修复效果。
例子:比利时树种柳树修复石油污染土壤。
比利时一家工业公司的石油泄漏导致土壤污染,科学家首先进行了土壤污染特征分析,然后选择了柳树进行修复。
经过几年的种植和监测,石油污染物质的浓度明显降低,修复效果良好。
二、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通过物理手段去除或减少土壤中的污染物。
以下是物理修复技术的步骤:1. 土壤挖掘:对于局部受污染的土壤,可以选择挖掘方法将其从土壤中分离出来。
2. 土壤曝气:利用气体中毒物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挥发和分解。
常见的方法有通风曝气和真空曝气。
3. 土壤筛选:通过筛选技术,将土壤颗粒物进行分离,从而去除污染物。
4. 土壤冲洗:利用水或其他溶液冲洗土壤,去除土壤颗粒表面的污染物。
例子:美国华盛顿州的油罐漏油事件污染了广大的土壤区域,专家采用物理修复技术将污染土壤挖掘出来,经过筛选和冲洗处理,使土壤恢复到正常状态。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与工程实践案例分析土壤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大环境问题,影响着农田生产、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
为了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科学家们不断研发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本文将从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
一、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是通过物理手段去除土壤中的有害物质。
常用的物理修复技术包括热解、气体抽提和淋洗等。
以淋洗技术为例,研究人员通过喷洒高压水流将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迅速冲刷出来,然后收集并处理这些污染物,最终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在工程实践中,该技术被成功应用于某石化厂区的土壤污染修复,大大降低了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提高了土壤的质量。
二、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去除或转化土壤中的有害物质。
常见的化学修复技术有化学稳定化和化学还原法等。
以化学稳定化技术为例,研究人员通过给土壤添加一定的化学物质,使污染物转化为相对稳定的物质,并降低其毒性。
在工程实践中,该技术被应用于某化工固废场的土壤修复工程,通过添加适量的添加剂,成功将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转化为难溶性盐类,从而降低了污染物的迁移和毒性。
三、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去除土壤中的有害物质。
常用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等。
以植物修复技术为例,研究人员通过选用适应土壤污染的植物,并通过其根系吸收、转运和转化,来减少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在工程实践中,该技术被成功应用于某冶炼厂的铅污染土壤修复项目,通过种植耐铅植物,有效降低了土壤中的铅含量,恢复了土壤功能。
综上所述,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研究人员成功修复了许多受污染的土壤。
然而,每种修复技术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
未来,科学家们还需进一步完善修复技术,提高修复效率,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案例研究有机污染土壤指的是土壤中存在有机物质,如石油,石油衍生物,有机溶剂,农药等,从而导致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目标是将有机污染物的含量降至安全水平,使土壤恢复其原有的生态功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并结合案例研究进行分析。
一、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来修复土壤。
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的特点。
其中,微生物修复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是最常见的方法。
微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引入或增强土壤中的微生物来降解有机污染物。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利用一种名为阿拉伯芥的植物根际细菌可以降解石油。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这种细菌加入到污染土壤中,并观察到油污染物被有效地降解。
这表明利用微生物修复土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植物修复技术通过种植适应有机污染物的植物来修复土壤。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千屈菜和苜蓿这两种植物能够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种植了这些植物,并从土壤中取样以测量重金属含量。
实验结果显示,这两种植物能够显著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从而实现了修复土壤的目标。
二、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利用化学方法来修复有机污染土壤。
该技术通常用于有机污染物浓度较高或修复时间较短的情况下。
以下是常用的化学修复技术之一热解技术是一种通过高温分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例如,一项研究表明,高温热解技术可有效降低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土壤置于高温炉中,并测定土壤中PAHs的浓度。
实验结果表明,高温热解技术可以显著降低PAHs的含量,从而修复了有机污染土壤。
三、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利用物理方法将有机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物理修复技术。
土壤挖除是一种将有机污染土壤挖掘出来并处理掉的方法。
例如,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挖掘机将有机污染土壤挖掘出来,并将其运到专门的处理中心进行处理。
水土保持工程中的土地复垦案例分析水土保持工程是指为了保护和改善土地资源,防止土地水土流失和环境恶化而进行的一系列工程。
其中,土地复垦是水土保持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已利用过的土地进行改造和修复,使之具备可持续利用的条件,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还可以减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分析几个土地复垦案例,从中总结经验和方法。
一、案例分析一:矿山复垦项目在许多矿山开采的过程中,土地往往会遭受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因此,矿山复垦项目是水土保持工程中的重要一环。
以某矿山的复垦为例,该矿山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土地严重受损,生态环境恶化。
在复垦项目中,首先对矿山进行了全面调查和评估,确定了复垦目标和复垦方案。
通过适当的地形修整、土壤改良以及合理的植被恢复措施,使矿山恢复到了可持续利用的状态。
二、案例分析二:沙漠化地区的土地复垦项目沙漠化地区的土地往往缺乏适宜的植被覆盖,土地质地贫瘠,且易于发生水土流失。
因此,在沙漠化地区进行土地复垦项目是非常必要的。
以某沙漠化地区的复垦为例,通过采用人工带状绿化、引水灌溉以及水保工程等措施,成功地改变了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
在复垦过程中,还注重了植物的选择和管理,使特定植物能够扎根生长,形成了独特的植被覆盖,有效地防治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提高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性。
三、案例分析三:农田复垦项目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一些传统农田土壤质量逐渐下降,水土流失问题突出。
针对这一情况,进行农田复垦项目可以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某农田复垦项目通过进行土地改良和水利工程建设,使农田稳定了土壤结构,改善了土壤肥力,从而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同时,在复垦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通过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保护了地下水资源。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工程中的土地复垦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对矿山、沙漠化地区和农田等不同类型土地的复垦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在复垦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地质、水文、生态等多方面因素,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达到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环境的目的。
土木工程中的土壤修复案例研究在当今的土木工程领域,土壤修复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土壤修复,成为了土木工程从业者和相关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深入探讨土木工程中土壤修复的方法和实践。
案例一:某化工厂旧址土壤修复在某城市的郊区,曾经有一家大型化工厂。
由于长期的化工生产活动,该厂周边的土壤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
为了实现土地的再利用,必须对这片污染土壤进行修复。
首先,工程团队进行了详细的土壤污染调查和评估。
通过采集土壤样本,并运用先进的分析检测技术,确定了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分布情况。
结果显示,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特别是汞、镉和铅等。
针对这种情况,工程团队采用了物理化学修复方法。
他们先对污染土壤进行挖掘和筛分,去除其中的大块杂质和石块。
然后,利用化学药剂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固定和稳定化处理,使其难以迁移和被生物吸收。
同时,还采用了电动修复技术,通过施加电场,促使重金属离子向电极移动,从而实现污染物的分离和去除。
经过一系列的修复措施,这片土壤中的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达到了相关的环境标准。
最终,这片土地得以重新规划和开发,建设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园区。
案例二:某加油站地下油罐泄漏土壤修复某城市的一家加油站由于地下油罐的泄漏,导致周边土壤受到了汽油和柴油等石油类污染物的污染。
这些污染物不仅会影响土壤的质量,还可能通过地下水的渗透,对周边的水源造成污染。
在修复过程中,工程人员首先对污染区域进行了划定和隔离,以防止污染的进一步扩散。
然后,采用了生物修复技术。
他们向土壤中添加了特定的微生物菌群,这些微生物能够分解和代谢石油类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此外,还结合了土壤气相抽提技术。
通过在污染区域安装抽提井,利用真空泵将土壤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抽取出来,并进行处理和净化。
土壤修复课程思政案例土壤修复课程思政案例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案例名称:土壤污染修复的使命与担当一、案例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作为未来的环保工程师,学生需要认识到土壤污染修复的重要性和使命感,积极投身于环保事业,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二、思政元素融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介绍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和危害,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祖国大地的紧迫性和使命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土壤污染修复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合作,通过分组讨论、团队作业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在讲解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时,强调科学方法的运用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合在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教学中,可以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
例如,在讲解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时,可以融入我国重金属污染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到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讲解土壤生物修复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强调生物修复技术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四、实践环节与思政教育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参观学习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和修复的必要性。
同时,在实践环节中强调安全意识和环保行为的养成,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相关规定,树立良好的环保形象。
第47卷第13期2019年7月广 州 化 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Vol.47No.13Jul.2019重庆某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案例白 娟,程 曦,殷 俊,白 瑞,陈 婷(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重庆 401121)摘 要:该工程对重庆沙坪坝区某污染场地进行治理修复,修复内容为污染土壤中单一六价铬污染土壤的量约5432.6m 3;场地含有机物污染土壤的量约1930.8m 3㊂工程对采用异位还原稳定化技术对单一六价铬污染的土壤进行无害化处置,处置后的土壤运往填埋场进行安全填埋处置㊂对混合污染土壤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进行处置,处置量约2000m 3㊂关键词:六价铬污染土壤;有机污染土壤;还原稳定化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9677(2019)13-0154-04通讯作者:白娟(1982-),女,工程师㊂Case of Soil Remediation Project of A Contaminated Site in ChongqingBAI Juan ,CHENG Xi ,YIN Jun ,BAI Rui ,CHEN Ting(Be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Co.,Ltd.,Chongqing 401121,China)Abstract :A contaminated site in Shapingba district of Chongqing was repaired.The amount of single hexavalent chromium contaminated soil in the contaminated soil was about 5432.6m 3,the amount of contaminated soil containing organic matter in the site was about 1930.8m 3.An ectopic reduction stabilization technology was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a single hexavalent chromium contaminated soil.After harmless treatment,nearly 5000m 3of soil was disposed of in a safe landfill.The mixed contaminated soil was treated by cement kiln co-processing technology,and the disposal amount was about 2000m 3.Key words :hexavalent chromium contaminated soil;organic contaminated soil;reduction stabilization2012年环境保护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1](环发〔2012〕140号)规定了关停工业企业场地的环境调查㊁风险评估和治理修复等工作做出了明确的规定㊂2014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㊁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2](环发[2014]66号)明确指出,工业企业搬迁工作中应加强防范关停搬迁过程中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措施,使污染工业场地的再利用过程得到保障㊂地块上的生产企业停产多年,但土壤依然存在污染㊂土壤污染修复主要根据场地的地形特征和场地污染物种类进行实施方案制定㊂目前国内修复案例较多[3-4],用于重金属铬污染场地的技术主要有稳定化技术[5-6]㊁淋洗技术[7-8]和联合修复技术[9]㊂用于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主要有热解析[10-11]㊁洗脱法[12]和汽提法[13]等㊂场地位于沙坪坝区㊂区内某地块,经调查发现场地内存在重金属㊁总石油烃以及多环芳烃污染,达不到要求修建公园和商住用地的要求,需要进行修复㊂经场地调查论证,项目待处置的7000m 3污染土壤中单一六价铬污染土壤的量约5000m 3;场地含有机物污染土壤的量约2000m 3㊂通过修复技术比选,本修复工程最终确定使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14]和异位还原稳定化技术进行场地污染土壤治理㊂工程于2017年9月动工,计划2018年3月竣工㊂通过该土壤修复治理工程,场地污染土壤得到有效地修复与治理,全面解决该场地造成的水环境污染和其他污染隐患㊂1 场区污染概况1.1 土壤污染概况场地内土壤采样点位按照‘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15](HJ25.2-2014)中的规定布设,对全部评估范围内区域采用了20m×20m 对生产区域进行布点采样,以40m×40m 对其他区域进行布点采样㊂评估阶段共布设96个土壤监测点位,对各层不同深度进行了取样,场地共送检158个土壤样品㊂采样方法参照‘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BJ 89-92)中规定进行㊂监测结果‘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 /T350-2007)A 标值进行筛选和荷兰土壤地下水评估标准,对监测点位中超过HJ /T350-2007标准A 标的点位进行风险分析进行评价㊂结果显示,场地土壤中重金属锌㊁铬㊁铜㊁铅㊁镍㊁六价铬和镉均有检出,除铜㊁铬㊁锌超标外,其余重金属均未超标㊂场地有机物中总石油烃㊁苯并(a)芘㊁苯并(b)荧蒽㊁茚并(1,2,3-c,d)芘㊁苯并(a)蒽㊁二苯并(a,h)蒽均超过标准㊂1.2 场地存在的风险该场地位置敏感,位于凤凰溪东北侧约100m 处,场地内的土壤环境对凤凰溪有较大的影响㊂场地距离磁器口风景区约500m,场地周边中学㊁小学和居住区等敏感受体㊂为了降低场地的污染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风险,对场地进行污染土壤第47卷第13期白娟,等:重庆某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案例155调查很有必要㊂2 修复目标的确定‘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15](HJ25.3-2014)指出,当单个污染物的致癌风险超过1×10-6或危害商超过1时,认为场地污染造成的健康风险不可接受,应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消除风险或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㊂本评估场地风险评估结合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将单个污染物的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和危害商分别定为1×10-6和1.0,当采样点中单个目标污染的风险超过以上可接受水平时,必须应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风险削减或控制㊂根据‘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相关要求,采取非敏感用地方式进行计算㊂按照风险评价模型计算出风险控制值,再将计算的修复目标值与‘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㊁‘荷兰土壤和地下水标准“㊁满足商业用地性质要求的限值进行对比㊂根据土壤目标污染物修复目标值确定的依据,选择计算的修复目标值与‘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中较合适的值作为本评估场地土壤修复目标值㊂如表1所示㊂表1 场地污染因子超标情况Table1 Site pollution factors exceeded监测因子最大值/(mg/kg)最小值/(mg/kg)平均值/(mg/kg)中位值/(mg/kg)六价铬6400.2548.573.86铜87189353.6150锌40102271155302总石油烃81044141013569.23870苯并(a)蒽164.310.210.2苯并(b)荧蒽20.38.514.414.4苯并(a)芘186.312.212.2茚并(1,2,3-c,d)13.64.69.19.1二苯并(a,h)蒽2.90.81.91.9表2 本项目土壤污染因子修复目标值Table2 Target value of soil pollution factor restoration in this project序号污染物名称计算风险控制值‘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HJ350-2007的B标‘荷兰土壤和地下水标准“本项目土壤污染因子修复目标值1Cu6634.05600-600 2Zn49755.371500-1500 3Cr6+0.54--0.54 4TPHs--50005000 5苯并(a)蒽1.874-4.0 6苯并(b)荧蒽1.874-4.0 7苯并(a)芘0.190.66-0.66 8茚并(1,2,3-cd)芘1.874-4.0 9二苯并(a,h)蒽0.190.66-0.66本场地选用总铬㊁六价铬㊁铜㊁锌㊁苯并(b)荧蒽㊁总石油烃㊁苯并(a)蒽㊁苯并(a)芘㊁茚并(1,2,3-c,d)芘㊁二苯并(a,h)蒽的筛选值分别为190mg/kg㊁0.54mg/kg㊁600mg/kg㊁1500mg/kg㊁5000mg/kg㊁4.0mg/kg㊁4.0mg/kg㊁0.66mg/kg㊁4.0mg/kg和0.66mg/kg㊂场地pH范围在7~9之间,大部分超标点位于生产主要车间周边,个别点位位于生产区之外,可能由于产品生产过程中遗撒造成㊂根据检测结果,通过克里格插值法,并结合场地特征㊁估算出场地内需治理修复区域总面积为7874m2,修复污染土壤为7363.4m3㊂最终确定场地修复目标值为:场地修复目标值:即本项目场地经过治理修复后土壤中污染因子含量须满足铜(Cu)低于600mg/kg,锌(Zn)低于1500mg/kg,六价铬(Cr6+)低于0.54mg/kg,总石油烃(TPHs)低于5000mg/kg,苯并(a)蒽低于4.0mg/kg,苯并(b)荧蒽低于4.0mg/kg,苯并(a)芘低于0.66mg/kg,茚并(1,2,3-cd)芘低于4.0mg/kg,二苯并(a,h)蒽低于0.66mg/kg㊂3 工程修复实施过程3.1 场地修复技术路线根据场地污染分部,将场地污染地块进行分类,其中一类为单一六价铬污染地块,另一类为有机混合污染场地㊂单一六价铬污染土壤经还原稳定化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入场要求之后运至填埋场进行填埋;有机混合污染土壤运往富丰水泥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㊂3.2 还原稳定化处置区设置由于场地限制,没有适合的场地可以用于作为处置区域,经过综合考虑,最终确定选取原六价铬污染地块(1#和2#)作为处置区域㊂场地六价铬污染土壤较多,处置时分两批进行,第一批处置区域为1#地块硬化层之上,处置前于硬化地面之上铺设1.5mm HDPE防渗膜和400g㊃m-2土工布用于防渗;第二批处置土壤主要为1#和2#区域,表层建渣清理之后,先将场地2#地块污染土壤清挖至1#区域之上,清挖达到设计标高后,再深挖0.5m,平整坑底后铺设1.5mm HDPE防渗膜和400g㊃m-2土工布用于防渗㊂3.3 修复土壤临时堆场建设临时堆场主要有两个区域:场地其占地面积426m2,堆体体积1814m3(清洗后石块)㊂堆场地面铺设两层土工膜,再铺设一层HDPE作防渗处理;利用3#场地边上约500m2空地,堆高约4.0m,堆体体积为1600m3(同样采取防渗处置)㊂156 广 州 化 工2019年7月3.4 污染土壤修复主要过程本项目主要针对场地有机混合土壤污染地块和单一六价铬污染地块进行修复,施工主要工序为:(1)表层建渣清理㊂(2)污染土壤的开挖和筛分,按照污染污染类型进行开挖,优先进行单一六价铬污染场地清挖和筛分,根据施工组织由远及近依次进行㊂单一六价铬土壤修复工序完成后,验收合格的土壤运往江津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㊂(3)土方开挖过程进行筛分㊁破碎,筛分后土壤运至处置区域加药混合,混合均匀后转至待检区养护待检,经检测验收合格后进行外运㊂(4)有机混合污染土壤筛分后外运水泥窑㊂(5)清挖完毕后对基坑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则该地块修复完成㊂第一批基坑清挖完毕后即可验收,第二批场地由于作为处置区域,等稳定化处置合格土壤外运完毕后方可进行基坑验收㊂3.5 六价铬污染土壤还原稳定化处理本项目为单一六价铬污染土壤和有机混合污染土壤㊂六价铬污染修复不同于一般重金属污染,需要先将Cr(Ⅵ)在土壤中赋存的状态还原为Cr(Ⅲ),使其毒性降低后,再进行稳定化处理,从而达到修复目的㊂项目使用的药剂是已经列入‘2014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名0556录“案例中使用产品的衍生物Meta Fix[16],该药剂在大量修复实践中得到验证,同时得到国家的认可,是一种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㊂根据本项目小试试验,参考国内类似项目实施经验并结合项目实际污染情况,设定场地污染土壤药剂投加比为5%,其中药剂A㊁B的以4︓1的配比进行投加㊂修复后土壤在场内堆存并苫盖,中间根据情况加水养护,保持含水率㊂处置后土壤在于避光㊁厌氧的环境中发生还原等化学反应,从而使药剂处于良好的反应环境㊂土壤处置后在场地进行5~7d的养护㊂养护之后,进行采样送检,检测结果合格后报请三方验收,对于处置不合格土壤加药养护达标后再报验㊂3.6 还原稳定化土壤验收与外运3.6.1 还原稳定化土壤验收还原稳定化处置后污染土壤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进行验收,浸取剂配置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醋酸缓冲溶液法“[17](HJT300-2007)制作配制,六价铬浸出浓度小于1.5mg/L㊂依据‘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中关于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验收监测点位的布设条款规定:对异位修复效果进行评估时,修复范围的点位数必须按照规定,点位样品所代表的土堆体积不能大于500m3[15]㊂还原稳定化之后土壤划分采样区,分区采样送检㊂3.6.2 验收合格后外运填埋场地内的受六价铬污染土壤全部还原稳定化处置后,按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验收合格后,运往填埋场进行安全填埋处置,运至填埋场指定区域填埋㊂采用分层进行碾压夯实,碾压遍数6~8次,压实度不小于0.9㊂填埋施工应做到以下要求:(1)填方施工前应对回填区进行清理,将杂物清理干净,排干积水㊂(2)填筑根据现场确定的压实系数进行水平分层作业㊂压实前需要进行场地平整,作业统一碾压,不得出现界沟㊂(3)根据确定的碾压遍书进行碾压,及时进行现场抽检,回填土压实系数达到设计标准㊂填土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㊂(4)现场试验确定填方土壤的含水率,填方土壤压实后不得出现干松土等不良现象㊂(5)填方期间,做好排水工作㊂(6)当班回填的土壤当天完成碾压㊁夯实㊂3.7 有机污染土壤处置有机污染土壤清挖后,进行筛分处理,分出大石块和污染土壤㊂大石块在场地石块清洗池清洗合格之后回填;有机污染土壤按照方案运至水泥窑进行处置㊂4 修复效果场地修复后效果评价的指标有:(1)污染土壤修复后基坑坑底和坑壁铜(Cu)低于600mg/kg,锌(Zn)低于1500mg/kg,六价铬(Cr6+)低于0.54mg/kg,总石油烃(TPHs)低于5000mg/kg,苯并(a)蒽低于4.0mg/kg,苯并(b)荧蒽低于4.0mg/kg,苯并(a)芘低于0.66mg/kg,茚并(1,2,3-cd)芘低于4.0mg/kg,二苯并(a,h)蒽低于0.66mg/kg㊂(2)修复后土壤中六价铬浸出液的土壤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场填埋处置标准,检测结果六价铬≤1.5mg㊃L-1㊂修复后土壤经自检测合格后方可报第三方验收㊂项目修复工程六价铬污染土壤土方量约5000m3,场地自验收样品采集71个(常规样品64个,平行样7个)㊂送至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检测㊂4.1 土壤中Cr(Ⅵ)浓度变化场地内六价铬浓度范围在0.5~400mg㊃kg-1㊂污染土壤清挖后按照2%~5%的比例进行药剂投加㊂修复之前与修复完成后土壤样品中Cr(Ⅵ)浓度比较如图1所示㊂还原稳定化处置后六价铬均未检出,六价铬的检出限为0.25mg㊃kg-1㊂还原稳定化处置后六价铬为未检出,远低于修复前㊂检测报告中,还原稳定化处置后六价铬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2%~98%,相对差异为2%~4%㊂图1 修复前后六价铬浓度对比Fig.1 Comparison of hexavalent chromium concentrationbefore and after repair4.2 修复前后土壤浸出液中含量变化经还原稳定化处理后的土壤浸出液中目标污染物六价铬浓度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场填埋处置标准,即1.5mg㊃L-1㊂图2为修复前后六价铬毒性浸出浓度比较,六价铬的检出限为第47卷第13期白娟,等:重庆某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案例1570.004mg㊃L-1,浸出液中六价铬浓度远低于标准规定值㊂图2 六价铬处置前后浸出量对比Fig.2 Comparison of leaching amount before andafter hexavalent chromium treatment5 结 论(1)工程以单一六价铬和混合污染土壤为治理对象,重金属为单一六价铬,污染土方约5000m3;混合污染土壤约2000m3㊂(2)工程根据场地污染情况采用异位还原稳定化对六价铬污染土壤进行处置;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对有机混合污染土壤进行处置;处置后土壤各项指标均达到修复目标值,通过验收㊂(3)通过小试实验,本场地的污染土壤采用2%~5%的投加比均能达到处置效果,工程实施过程采用2%进行投加,减少工程成本㊂(4)还原稳定化处理后的5000m3土壤验收达到标准后运至填埋场进行安全填埋,保障土壤的治理效果和长期安全㊂工程的实施,可为六价铬污染土壤和混合污染土壤处置提供参考㊂参考文献[1] 张凌云,李瑞云.关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调查实践[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6):108-111.[2] 企业搬迁关停须公布污染情况[J].政府法制,2014(19):24.[3] 骆永明.中国污染场地修复的研究进展㊁问题与展望[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23(3):1-6.[4] 唐晓丽,李书鹏,汪福旺,等.重金属污染场地的修复技术[J].环境与生活,2014(14):195-196.[5] 郭丽莉,许超,李书鹏,等.铬污染土壤的生物化学还原稳定化研究[J].环境工程,2014(10):152-156.[6] 尹贞,张钧超,廖书林,等.铬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研究及应用[J].环境工程,2015,33(1):159-162.[7] 熊惠磊,王璇,马骏,等.多级筛分式淋洗设备在复合污染土壤修复项目中的工程应用[J].环境工程,2016,34(7):181-185. [8] 王璇,熊惠磊,马骏,等.废弃铬盐厂土壤中铬的赋存特征及异位淋洗修复可行性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6,10(11):6746-6752.[9] 周建强,苏海锋,韩君,等.植物仿生与化学淋洗联合修复Cd污染土壤[J].环境工程学报,2017,11(6):3805-3812. [10]朱延臣,李春萍.苯系物污染土壤热解析实验研究[J].环境工程,2014(s1):745-747.[11]VINEGAR H J,STEGEMEIER G L.Low cost,self regulating heaterfor use in an in situ thermal desorption soil remediation system[P].U.S.Patent6,485,232,2002-11-26.[12]KONG H,SUN R,GAO Y,et al.Elu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hydrocarbons in soil columns using low-molecular-weight or-ganic acids[J].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2013,77(1):72-82.[13]廖志强.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气相抽提处理热强化技术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3.[14]许伟,沈桢,陈晓雪,等.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染土壤修复项目环境监理实践研究 以苏州市某化工厂为例[J].环保科技,2016,22(3):39-42.[15]孟祥琪,许超,杨远强,等.云南某铬渣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实例[J].环境工程学报,2017,11(12)6547-6553.[16]吴见繤,杨远强,和丽萍,等.六价铬污染场地还原修复及其稳定性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17,36(2):91-96.[17]吴昊.磷酸化稳定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效果及理论机制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6.(上接第147页)[10]Vinegar H J,Stegemeier G L,Carl F G,et al.In-situ thermaldesorption of soil impacted with chlorinated solvents.Proceeding of the annual meetings of the air and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Paper No.99-450,1999[11]Zhao Z H,Li X D,Ni M J,et al.Remediation of PCB-contaminatedsoil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echanochemical method and thermal desorption[J].Environmental Science&Pollution Research,2017,24(12):11800-11806.[12]Office of Solid Waste and Emergency Response.In situ thermaltreatment of chlorinated solvents:fundamentals and field applications(EPA2004)[R].Washington,DC: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2004.[13]Dijk J A,Bont J A M D,Lu X,et al.Anaerobic oxidation of(chlorinated)hydrocarbons[J].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D Journal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2000, 218(3):229-241.[14]Yi Y M,Park S,Munster C,et al.Changes in ecological properties ofpetroleum oil-contaminated soil after low-temperature thermal desorption treatment[J].Water Air Soil Poll.2016,227(4):108.。
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经济效益评估与分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挑战之一。
面对土壤污染严重的地区,修复污染土壤已成为迫切的任务。
本文将重点探讨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与分析。
一、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各类污染物被排放到土壤中,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进行土壤污染修复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决策制定阶段,需要进行经济效益评估与分析,以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指标1. 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就业机会、增加的产值和税收等。
2. 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土壤污染修复项目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改善环境质量带来的旅游业、农业以及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提升居民健康水平等。
三、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经济效益评估方法1. 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衡量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对修复项目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比较,可以评估工程的经济可行性。
同时,该分析还可以提供决策者参考,以优化修复方案,降低修复成本。
2. 社会成本效益分析在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中,除了考虑直接经济效益外,还需要考虑项目对社会的整体效益。
社会成本效益分析不仅考虑到项目的经济效益,还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健康效益等因素纳入考虑,从综合角度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
四、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经济效益评估案例分析以某城市的工业区土壤污染修复项目为例,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进行经济效益评估。
经研究发现,该项目的修复成本为5000万元,直接经济效益为700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为3000万元。
通过计算得出成本效益比为1.4,表明该项目的经济效益较好。
五、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经济效益分析对决策的影响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经济效益评估与分析对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评估结果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决策,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修复技术与案例分析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环境污染修复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环境污染修复技术进行介绍,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展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与潜力。
一、环境污染修复技术概述环境污染修复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对受到污染的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环境进行恢复和修复的一系列技术方法。
根据不同的污染类型和修复目标,环境污染修复技术可以分为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等多种方法。
1. 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和生物反应,通过吸附、降解、转化等作用,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
典型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生态修复等。
例如,植物修复通过植物的吸收、吸附和转化作用,能够有效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
微生物修复则利用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生态修复通过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自然界的自净能力。
2. 物理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去除污染物或改变其分布状态的技术方法。
例如,吸附、吸附剂浸泡、过滤和薄膜分离等技术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和有机污染物。
而电渗透、超滤和气体吸附等方法则可以去除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污染物。
3. 化学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来改变污染物的性质,使其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例如,氧化还原反应和络合等化学反应可以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污水处理中常用的化学修复技术包括絮凝、沉淀和氧化等,可以去除水体中的颗粒物和有机物。
二、环境污染修复技术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环境污染修复技术的应用效果,我们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1. 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案例: 铬是一种具有毒性的重金属,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山东某工业区土壤中铬的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通过使用植物修复技术,选择了铬耐受性较强的植物进行种植,如苦草、泽兰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生物修复,结果显示植物生长良好且吸收了大量的铬,土壤中铬的含量得到有效降低。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土壤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为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保护生态环境,我国于2018年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土壤污染防治法》)。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部法律,以下将通过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二、案例简介某市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化工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危险化学品的生产、销售和储存。
由于长期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该公司厂区内土壤受到严重污染,污染物质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
附近居民反映,居住环境受到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受到威胁。
2019年,当地环保部门对化工公司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公司存在严重土壤污染问题。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环保部门对化工公司进行了处罚,并要求其立即进行土壤污染治理。
三、案例分析1. 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产生土壤污染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承担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的责任。
化工公司作为产生土壤污染的单位,未履行相关义务,存在违法行为。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土壤污染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化工公司因未及时进行土壤污染治理,被环保部门依法处罚。
2.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保护优先、预防为主;(2)风险管控、修复治理;(3)政府引导、企业实施;(4)公众参与、科技支撑。
针对化工公司厂区内的土壤污染问题,环保部门要求其采取以下措施:(1)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土壤污染情况进行评估;(2)制定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方案,经环保部门备案后实施;(3)对受污染土壤进行治理和修复,确保土壤质量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
化工公司按照要求,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土壤污染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了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方案。
土壤修复的案例分析与评估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大,因此土壤的污染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
土壤污染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也严重影响了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
而土壤修复正是消除土壤污染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通过两个案例,分析土壤修复的具体实践过程及其效果,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估。
案例一:化工厂污染土壤修复项目
该化工厂位于沿海城市工业园区,由于长期的化学品生产和储存,导致厂区周边土壤受到严重污染。
为了保障周边居民和环境安全,当地政府启动了土壤修复项目。
该项目主要采用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在污染土壤表层撒布菌种和添加生物质来促进微生物活动,分解污染物,达到修复效果。
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进行了现场勘查和污染评估,明确了污染程度和污染物种类,并计算出修复所需的成本和时间。
然后进行
了生物修复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计划的制定,同时进行了现场的监测和管理。
经过一年的生物修复,该化工厂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和重金属污染浓度均得到了明显的降低,修复效果显著。
综合评估:该修复项目高度关注了环保法规的遵守,系统化的修复方案制定与实施,现场监测和管理均得到了严格的执行。
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无化学添加物和不能为空气的优点,既保证了生态环境安全,又降低了修复成本。
案例二:农业区土壤修复项目
该项目位于某中部省会城市郊区,占地面积近50平方公里,主要用于农业生产。
但由于多年的无组织排污和使用农药的不当,导致该区域土壤严重受污染,农业生产和居住环境受到极大威胁。
针对该情况,政府投入了相当数量的资金进行修复。
该项目采用的修复技术是植物修复技术,通过种植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植
物,如柳树、紫花苜蓿等来吸收土壤污染物,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生长,最终实现修复效果。
在实施过程中,政府先派出专业机构对项目进行勘查、污染评估,并制定了植物修复方案。
针对植物的选材和土壤处理都进行了科学地管理。
经过三年的修复,该区域土壤有机物含量与重金属污染浓度均得到了明显降低,修复效果显著。
综合评估:该修复项目建立了完善的执行机制,除了政府的专业机构外,还在社会各界建立了修复志愿者团队,积极推广和培训修复技术。
坚持了全过程监测和管理,针对修复所用工具进行妥善管理,充分发挥了植物修复技术的作用,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两个案例,分析了土壤修复的实际操作流程、应用方法和效果评估。
应当指出,土壤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同时,从具体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修复方式,寻找出更加高效的修复技术,以期达到最佳修复效果,维护环境健康和人民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