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干湿分离与堆肥技术指南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10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要点一猪粪高温好氧堆肥技术这里所说的猪粪是指规模化养猪场采用干清粪方式产生的新鲜固体猪粪,或采用水冲粪和水泡粪方式产生的猪场粪污,且不掺杂死仔猪等动物尸体或玻璃、石头、塑料、金属等异物,不含有烈性传染病菌。
猪粪高温好氧堆肥工艺分为两种,即脱水堆肥工艺和干物料循环工艺。
水冲粪、水泡粪方式养猪场所产生的粪污含水量高于80%,可先采用畜禽粪污脱水机进行固液分离,将含水率降至45%左右,再进行好氧堆肥发酵。
干清粪方式养猪场所产生的固体粪便,其含水率为60%~70%,可先用膨胀珍珠岩作为调理剂,使混合后的物料含水率在40%~60%,然后再进行好氧堆肥发酵。
堆肥工艺正式运行后,用腐熟干化的堆肥成品(含水率≤30%)代替膨胀珍珠岩作为调理剂,与干清粪按照体积比1∶1混合,调节含水率。
堆肥场地须有保温、防雨、防渗等性能,并配置通风、排水等设施,堆肥场的相关运行、维护及安全生产要求应符合标准。
猪粪好氧堆肥主要采用条垛式堆肥系统,将经过含水率调节的猪粪堆肥原料堆成宽约2米、高约1.5米的长垛,垛的断面为梯形或三角形,条垛之间间隔1米,条垛长度可根据发酵车间长度而定。
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需每天定时监测。
温度测量点位置包括条垛前、中、后各段及上、中、下各层的多个点位,以平均温度反映条垛内部温度变化情况。
堆肥过程包括升温阶段、高温持续阶段和降温阶段。
堆肥开始后48~72小时温度须快速上升为55~70℃,随后在55℃以上持续5~7天,满足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堆肥高温持续阶段的温度以控制在50~60℃最有利于物料腐熟。
每2~5天采用机械或人工翻堆1次,翻堆过程务必做到各层物料混合均匀,使整体腐熟度一致。
发酵过程中若物料偏干,含水率低于40%,须适当在翻堆时补充水分。
在条垛底部铺设通风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
鼓风机强制通风采用间歇式通风,标准状态的风量为0.05~0.20米3/分钟;风压可按堆体高度每升高1米增加1000~1500帕选取,通风次数和时间应以保证发酵在最适宜条件下进行为依据,视具体情况而定。
大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关于印发大连市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技术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3.29•【字号】大农发〔2017〕115号•【施行日期】2017.03.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大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关于印发大连市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技术指南的通知大农发〔2017〕115号各区市县农发(农业、农林水利、农林水务)局,各先导区社管局:为推进我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现将《大连市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技术指南》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1.加强指导与服务。
各级畜牧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畜禽养殖场(户)关于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与服务,指导畜禽养殖场(户)进行生态养殖,推进养殖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
2.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积极推动落实“谁养殖、谁治理”的养殖业主治理主体责任,增强养殖业主自觉防污主动治污的意识,及时维护更新养殖粪污处理设施,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小区)要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
3.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增强畜禽养殖从业人员环境保护意识,营造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良好氛围。
大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2017年3月29日大连市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技术指南为推进我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指导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技术,改善环境质量,制订本技术指南。
1.粪污处理利用的基本思路源头减排,预防为主;种养结合,利用优先;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全面考虑,统筹兼顾。
2.相关技术指标2.1载畜量计算各畜(禽)种存栏量(头、只)与消纳土地(亩)的配套比例为:生猪3:1,奶牛1:3,肉牛1:2,家禽1:0.02,貂等经济动物1:0.02。
2.2粪污贮存设施有效容积设计2.2.1粪便贮存设施有效容积设计及建设要求容积应不低于村(场)最大畜禽存栏量、贮存时间9个月的粪便产生总量,单位容量为800千克/立方米。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五种技术模式“三分离一净化”模式。
“三分离”即“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固液分离”,“一净化”即“污水生物净化、达标排放”。
一是在畜禽舍与贮粪池之间设置排污管道排放污液,畜禽舍四周设置明沟排放雨水,实行“雨污分离”;二是猪场干清粪清理至圈外干粪贮粪池,实行“干湿分离”,然后再集中收集到防渗、防漏、防溢、防雨的贮粪场,或堆积发酵后直接用于农田施肥,或出售给有机肥厂;三是使用固液分离机和格栅、筛网等机械、物理的方法,实行“固液分离”,减轻污水处理压力;四是污水通过沉淀、过滤,将有形物质再次分离,然后通过污水处理设备,进行高效生化处理,尾水再进入生态塘净化后,达标排放。
这种模式是控制粪污总量,实现粪污“减量化”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适用于中小规模养殖户。
生产有机肥料模式。
好氧堆肥发酵是目前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的主要模式。
畜禽粪便进入加工车间后,根据其含水率适当加入谷糠、碎农作物秸、干粪等有机物调节水分和碳氮比,增加通气性,接入专用微生物菌种和酶制剂,以促进发酵过程正常进行。
并配备专用设备,进行匀质、发酵、翻抛、干燥。
对大型养殖场可自建有机肥厂,对养殖户数多、规模小、密度大、消纳地紧张的畜禽高密度养殖区,可建专门有机肥厂,将粪污统一收集、集中处理。
微生物发酵床模式。
一是内置式发酵床养殖。
主要用于发酵床养猪。
选择碎秸秆、锯木屑、稻壳等通透性和吸水性较好的原料做垫料,垫料可反复利用3-5年;饲养密度根据个体大小、环境温度确定,育肥猪一般2-4头/m2为宜。
二是外置式发酵床粪污降解。
在畜禽舍外建造发酵床,用于畜禽粪污发酵降解。
根据养殖规模确定床体大小,商品猪0.2-0.3头/m2,宽度在4-6m、深度40-60cm。
用稻壳、碎农作物秸秆加适量米糠做载体,每2-3天添加一次粪污,每天旋翻机旋翻2-4次载体。
消纳地紧张的中小规模养殖场(户)均可采用该模式。
沼气工程模式。
将污水排入沼气池中,通过厌氧菌发酵,降解粪污中颗粒状的无机、有机物,产生的沼气可作为能源用于发电、照明和燃料。
双城区奶牛养殖场干湿分离粪污处理工艺设施投资估算一、工艺流程模式:收集池>干湿分离>固体存储抛洒或堆肥或直接出售液体二级厌氧后,夏冬储,春秋灌溉二、各环节投资预算按照300—500头规模奶牛场计算,需要以下投资:1、收集池:分为收集池、调和池,如每个池子以钢筋砼结构加防渗晶工艺,每个池子的容量为长6*宽4*深3=50立方米计算,则每个池子的造价大约需要90立方米砼,按每立方米钢筋砼预算定额950元计算,刚每个池子的造价在95000左右,实际施工中,二个池子是连在一起的,这样可以节省一部分造价,如中间的分隔墙采用砖砌,则二个池子的造价大约12万元。
2、干湿分离车间:按以上数据,则干湿分离车间的落地面积为6.8*8.8=60平方米,地面是收集池的上盖,要做钢筋砼结构承载,刚地上结构的预算为400元每平方米,造价为30000元左右。
此车间需要2台25立方米的分离机,每台价格含发票应为6.5---8万元之间,2台要15万元,包括水泵及配电箱。
综上,此项需要合计18万元。
3、干粪存储场:干粪存储场需要有地面防渗及雨棚,为了方便存储及转运,需要做成无立柱的钢结构形式。
按实际需要,面积应该在400平方米左右,加上棚子前面的装车装车场地,总造价应在25万元左右。
满足存储6—8个月的时间。
4、厌氧池及存储池:厌氧池应有2个,根据双城的地质条件,可以采取直接挖深垒坝,铺设防渗膜工艺。
每个有效容量应在5000立方米左右,每个造价大约为12—15万元,2个厌氧池总造价26万左右。
存储池应在5000---10000立方米左右,也应做防渗膜工艺,造价在15万元左右,主要是挖池子和铺膜。
存储池不需要上盖,可以节省一部分资金。
5、干粪抛洒车及液体抛洒车:干粪抛酒车进口的价格偏高,国产的双城万客的13立方米车辆,价格应在15万左右。
液体抛洒车的价格应该在20万以内。
综上估算,300-500头成母牛牧场,此方面总投资应为110—130万元之间。
畜禽粪便干湿分离机操作规程一、前言畜禽粪便干湿分离机是一种用于将畜禽粪便中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设备。
正确操作和维护该设备能够提高分离效果,延长设备寿命,同时降低环境污染。
本文将介绍畜禽粪便干湿分离机的操作规程。
二、安全操作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和口罩,以免直接接触畜禽粪便和分离液。
2. 严禁将手或其他物件伸入设备内部,以免发生事故。
3.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设备周围的安全距离,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三、操作步骤1. 开机准备a. 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确保所有连接部位紧固可靠。
b. 检查设备内部是否有杂物,如有需要清理干净。
c. 检查分离液和固体收集器的容量是否足够,如不足需要及时清理或更换。
2. 启动设备a. 按下启动按钮,设备开始运行。
b. 观察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如有异常情况需要立即停机检查。
3. 调节设备参数a. 根据畜禽粪便的特性和分离效果要求,调节设备的转速和倾角。
b. 通过观察分离液和固体的排出情况,适时进行参数调整,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
4. 收集固体和分离液a. 当固体收集器已满时,及时停机清理固体,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坏。
b. 当分离液收集器已满时,及时停机更换容器,避免溢出污染环境。
5. 停机和清洁a. 停机前,先关闭设备的电源。
b. 清理设备内部的畜禽粪便残留物,保持设备的清洁卫生。
c. 对设备的运转部件进行润滑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设备运行时出现异常声音或振动解决方法:立即停机检查设备的安装和连接是否松动,如有需要重新固定或更换零件。
2. 分离效果不佳解决方法:调节设备的转速和倾角,提高分离效果。
如仍无法满足要求,可考虑更换设备或进行维修。
3. 分离液排出不畅解决方法:检查分离液排出管道是否堵塞,如有需要及时清理。
同时,可适当调整设备的转速和倾角。
五、设备维护1. 定期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位,如轴承、皮带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方案一、制定依据《环境保护法》《畜牧法》《水污染防治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一《农区耕地畜禽承载能力评估技术规程》()《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号)《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二、基本原则(一)养殖污染防治原则治理路径: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
技术路线:以地定畜、种养平衡、环境友好。
(二)粪污资源化利用原则粪污还田、种养循环。
有机肥加工、经济利用。
因地制宜、多元利用。
三、粪污处理干粪处理。
干粪宜在舍内进行人工收集,用专用推车经污道转运到堆粪场,在堆粪场经过灭蝇蛆、除菌、消毒或好氧堆肥进行无害化处理。
液态粪污。
液态粪污宜采用舍内粪沟收集后进入主排污管沟,再进入沼气发酵系统,采用沼气发酵工艺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配套设施及技术模式(一)配套设施规模化养殖场和适度规模养殖户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实现干湿、雨污“两分离”,建设干粪堆积池、沼气池和沼液储存池“三配套”设施。
雨污分流。
养殖场建设中做到养殖污水与雨水分流,不得混流,即分建雨水沟和污水沟,分流的雨水直接外排,以减少沼气池废物处理量;污水沟不得采用明沟布设。
干湿分离。
养殖场建设中做到干粪与尿液、冲圈水分离。
干粪进入干粪池,液体部分进入沼气池。
建干粪堆放场。
按畜禽粪便的产生量配备固定的防雨防渗粪便堆放场,并定期清运。
一般情况下,每头猪(出栏)粪便堆场所需容积约;每头肉牛(出栏)或每头奶牛(存栏)粪便堆场所需容积约;每只肉鸡(出栏)或每只蛋鸡(存栏)粪便堆场所需容积约。
建沼气池。
液态粪污应采用沼气发酵工艺进行无害化处理。
一般情况下,沼气池建设标准应不低于牛头,猪头。
建沼液储存池。
一般情况下,沼液储存池建设标准应不低于牛头,猪头;沼液应急池建设标准应不低于牛头,猪头。
至少建设能容纳个月以上污水、尿液产生量的沼液贮存池、应急池。
还田利用。
一般情况下,每亩土地年消纳粪便量不超过头猪(出栏)、只肉鸡(出栏)、只蛋鸡(存栏)、头肉牛(出栏)、头奶牛(存栏)的产生量。
专题论述202311264粪污已然成为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通过畜禽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将有效缓解对方农业面源污染,从而推进畜禽养殖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2.2 有利于畜禽产品的安全和降低疾病的传播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带来的畜禽粪污,成为人畜共患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未经处理的畜禽粪污,会导致养殖场畜禽生产环境的恶化,一方面直接影响畜禽产品的质量,比如为防治动物疾病和净化环境而使用的各类药物剂量的加大,使畜禽产品中各类激素和药物残留问题日趋严重;另一方面将导致畜禽疫病产生与传播,粪便中可能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伴随着污水一起排放,大大地增加了环境中的病原种类,粪便的堆积,还为蚊蝇、病原菌和寄生虫的繁殖提供了条件,加快了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虫的传播蔓延。
开展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是将畜禽粪污进行集中处理,利用快速分解菌降解并在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杀死有害病原菌及蛔虫卵等,有利于地方畜禽产品的安全和降低疾病的传播。
2.3 有利于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和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对畜禽养殖粪便收集并实现综合利用,开展畜禽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能够为区域内蔬菜产业、水果产业等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有机生态肥料,从而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减少施用量,同时也可以为畜禽养殖粪污的消纳提供空间,实现变废为宝,积极响应了国家的政策,推动了“资源—产品—污染排放”传统模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最终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进而实现区域农业生产废弃物的生态消纳和循环利用,让种养相互融合发展,实现区域农业生产的有机循环和农业废弃物零排放和全消纳,有利于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和发展循环经济。
2.4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带动经济发展以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核心,围绕地方的畜禽产业发展,可以带动地方的蔬菜、水果、林业、有机肥加工等一系列相关的产业共同发展,不断有力推进农业产业向绿色、生态、有机的方向快速发展,打造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为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提供有力保障,带动地方就业数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从而增加相关从业农民的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南畜禽养殖在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肉、蛋、奶等产品的也产生了大量的粪污。
如果这些粪污得不到妥善处理,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浪费资源。
因此,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畜禽粪污的收集与储存收集方式对于不同类型的畜禽养殖场,收集方式有所不同。
在规模化养猪场,由于猪的排泄量较大且相对集中,多采用漏缝地板的方式。
猪的粪便通过漏缝落到下方的粪池中,这种方式便于粪便与尿液的初步分离。
而在养鸡场,特别是蛋鸡养殖,由于鸡群处于笼养状态,鸡粪可以通过鸡笼下方的倾斜板直接收集到传送带上,定期将鸡粪运出鸡舍。
对于散养的畜禽,如农村家庭散养的牛、羊等,收集相对困难一些。
可以在养殖场的合适位置设置集中的粪便堆积点,定期将散落在养殖场各处的粪便清扫到堆积点。
储存设施建设合适的储存设施是保证畜禽粪污不造成二次污染的关键。
对于液体粪污,如猪的尿液和冲洗猪圈后的污水混合液,需要建设密封的沼气池或者储液池。
沼气池不仅可以储存粪污,还能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实现能源的初步转化。
储液池要具备防雨、防晒和防渗漏的功能,防止粪污泄漏到土壤和水体中。
固体粪污的储存可以采用堆肥场的形式。
堆肥场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地面要进行硬化处理。
在堆肥过程中,可以添加一些秸秆、木屑等调节物料的碳氮比,有利于堆肥的顺利进行。
二、畜禽粪污的处理技术堆肥技术堆肥是将固体畜禽粪污转化为有机肥料的有效方式。
在堆肥过程中,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将收集来的畜禽粪污和调节物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一般来说,合适的碳氮比在25-30:1左右。
然后,将混合物堆成一定形状,如长条状或者金字塔状。
在堆肥初期,好氧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它们分解有机物的同时会释放出热量,使堆肥内部的温度逐渐升高。
当温度达到55-65℃时,能够有效杀灭畜禽粪污中的病原菌、虫卵和杂草种子。
这个高温阶段一般会持续数天到数周,具体时间取决于堆肥的规模和物料的组成。
附件四: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最正确可行技术指南(试行)Guideline on Best A vailable T echnologies for Pollution Preventionand Control of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s (on Trial )环境爱惜技术文件 HJ-BAT-10环境爱惜部 发布前言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惜法》,防治环境污染,完善环保技术工作体系,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可作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参考技术资料。
本指南由环境爱惜部科技标准司提出并组织制订。
本指南起草单位:清华大学、北京市环境爱惜科学研究院、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分。
本指南 2021 年 7 月 17 日由环境爱惜部批准、发布。
本指南由环境爱惜部说明。
1 总那么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规模畜禽养殖场,畜禽养殖类型以猪、牛、鸡三大类畜禽为主,其他畜禽养殖品种、 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可参照采纳。
术语和概念本指南中规模养殖场是指经本地农业、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具有必然规模的畜禽养殖场。
按养殖规模将养殖场分为2 畜禽养殖污染来源及要紧环境阻碍 污染物的来源与特性畜禽养殖生产的污染物包括固体污染物(粪便、病死畜禽尸身)、水污染物(养殖场废水)和大气 污染物(恶臭气体)。
其中养殖废水和粪即是要紧污染物,具有产生量大、成份复杂等特点,其产生量、 性质与畜禽养殖种类、养殖方式、养殖规模、生产工艺、治理水平、气候条件等有关。
固体废物污染畜禽养殖产生的固体污染物要紧包括畜禽粪便、垫料和病死畜禽尸身等,产生量及性质见表1。
表1畜禽养殖要紧固体污染物产生量及其性质水污染畜禽养殖废水要紧包括尿液、冲洗水及少量生活污水,产生量及其性质见表2。
表2畜禽养殖要紧水污染物产生量及其性质大气污染畜禽养殖大气污染物要紧来自畜禽粪尿、毛皮、饲料等含蛋白质废物厌氧分解产生的氨气、二甲基硫醚、三甲胺和硫化氢等臭味气体。
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1、工艺流程畜禽粪便堆肥工艺流程包括物料预处理、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和臭气处理等环节。
详见图。
2、物料预处理(1)将畜禽粪便和辅料混合均匀,混合后的物料含水率宜为45%~65%,碳氮比(C/N)为(20:1)~(40:1),粒径不大于5cm,pH5.5~9.0。
(2)堆肥过程中可添加有机物料腐熟剂,接种量宜为堆肥物料质量的0.1%~0.2%。
腐熟剂应获得管理部门产品登记。
3、一次发酵通过堆体曝气或翻堆,使堆体温度达到55℃以上,条垛式堆肥维持时间不得少于15天、槽式堆肥维持时间不少于7天、反应器堆肥维持时间不少于5天。
堆肥温度高于65℃时,应通过翻堆、搅拌、曝气降低温度。
堆体内部氧气浓度宜不小于5%,曝气风量宜为0.05m3/min~0.2m3/min (以每立方米物料为基准)。
条垛式堆肥和槽式堆肥的翻堆次数宜为每天1次;反应器堆肥宜采取间歇搅拌方式(如开30分钟停30分钟)。
实际运行中可根据堆体温度和出料情况调整搅拌频率。
4、二次发酵堆肥产物作为商品有机肥料或栽培基质时应进行二次发酵,堆体温度接近环境温度时终止发酵过程。
5、臭气控制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应进行有效收集和处理,经处理后的恶臭气体浓度符合GB 18596的规定。
臭气控制可采用如下方法:工艺优化法:通过添加辅料或调理剂,调节碳氮比、含水率和堆体孔隙度等,确保堆体处于好氧状态,减少臭气产生。
微生物处理法:通过在发酵前期和发酵过程中添加微生物除臭菌剂,控制和减少臭气发生。
收集处理法:通过在原料预处理区和发酵区设置臭气采集装置,将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臭气进行有效收集并集中处理。
6、设施设备(1)堆肥设备选择原则堆肥设备应根据堆肥工艺确定,分为预处理设备、发酵设备和后处理设备。
(2)预处理设备预处理设备主要包括粉碎设备和混料设备,混料方式可选择简易铲车混料或专用混料机混料。
(3)发酵设备条垛式堆肥翻抛设备宜选择自走式或牵引式翻抛机,并根据条垛宽度和处理量选择翻抛机。
一、畜禽粪污处理的常规方法(一)自然发酵处理法将新鲜畜禽粪便堆积起来,在自然条件下发酵。
该方法既简单方便,又节省成本,是农村畜禽散养户粪污处理的主要方法。
(二)干燥处理法1.自然干燥法。
主要是将新鲜畜禽粪便进行多次翻动,自然晾晒风干。
该方法虽然成本消耗最小,但污染严重,适用于农村散养户和小规模畜禽养殖场。
2.膨化干燥法。
利用干燥间对畜禽粪便进行机械设备搅拌,再实施气体蒸发处理,最后运送到低温池脱水,达到除臭灭菌的效果,可以长期保存备用。
此方法成本消耗较大,在粪污处理过程中容易产生废气,此法适用于大型养殖场。
3.高温快速干燥法。
采用500 ℃以上高温加热,然后除臭灭菌快速干燥。
该方法会消耗掉粪便中的大量养分,经该方法处理过的粪便已经失去肥力,此法适用于大型养殖场。
(三)沼气池发酵处理根据养殖规模的大小,合理规划布局养殖区与沼气池的相对位置,建设1口或数口容积50~100 m ³的沼气池,畜禽粪便经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大量沼气、沼液、沼渣。
农村散养户和小型养殖场普遍使用此法。
(四)“三分离一净化”方法1.雨污分离。
将养殖场污水和雨水分开收集。
在畜舍和贮粪池之间设置排污管道排放污水,畜禽舍屋檐周围设置明沟排放雨水,实行雨污分离。
2.干湿分离。
畜禽养殖场建盖2个贮粪池,1个用于贮存干粪,1个用于收集污水和雨水等渗出液,达到干湿分离的目的。
3.固液分离。
使用固液分离机和筛网、过滤器,采用物理方法,实行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4.净化。
污水通过沉淀、过滤进行再次分离,然后通过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净化,最后达标排放。
(五)“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模式将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施于农田,农田生长的农作物及副产品作为畜禽饲料,这种“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模式有利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有机结合,是畜禽粪便资源化、生态化的利用模式。
二、资源化利用(一)种养结合此法是目前山区农村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的主要方式。
畜禽粪便含有大量有机质和农作物所需的养分,是重要的有机肥料。
附件:畜禽养殖干湿分离与堆肥技术指南我省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小,畜禽需求量大,很多地区养殖密度高,粪污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和消纳,带来养殖区域环境污染。
利用干湿分离和堆肥方法,可较好减少沼液处理、就地消纳和贮存量,干粪分离后堆肥可扩大消纳区域,是实现粪污全利用和零排放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畜禽养殖总量减排的重要环节。
干湿分离一、干湿分离工艺1.干湿分离是将畜禽干粪便与冲洗水、部分尿液分离的粪便收集方法,分离的重点是冲洗水,畜禽尿液应尽量分离,养殖场应尽量采用干湿分离清粪工艺。
2.除水冲粪、水泡粪清粪工艺外的其它粪污收集系统,包括:粪尿干湿自然分离,人工干粪清理方式;粪尿集中收集,冲洗水分离方式等属于干湿分离或部分干湿分离工艺。
3.收集干粪必须设置干粪贮存设施,装运设施,或配套堆肥处理设施,干粪贮存、堆肥设施必须有防雨设施或措施。
干粪处理设施贮存时间应满足当地农肥利用的需求。
干粪要得到利用才能实现干湿分离,粪污消纳的目的。
4.应设置相应雨污分流设施,防止雨水进入干粪和液粪收集系统。
二、总量减排干湿分离率计算1.采用全人工干清粪,尿液自然分流收集,配套足够干粪贮存和堆肥设施的养殖场,干清粪率按100%计算。
2.采用粪尿混合收集,冲洗水分流收集,配套足够干粪贮存和堆肥设施的养殖场,干清粪率按70%计算。
3.采用全人工干清粪,尿液自然分流收集,配套足够干粪贮存(含干粪袋装),无堆肥设施的养殖场,干清粪率按80%计算。
未配置完善干粪贮存设施和堆肥设施的养殖场,干清粪率按50%计算。
4.采用粪尿混合收集,冲洗水分流收集,配套足够干粪贮存(含干粪袋装),无堆肥设施的养殖场,干清粪率按50%计算。
未配置完善干粪贮存设施和堆肥设施的养殖场,干清粪率按30%计算。
5.对于生猪扩繁和育肥共存养殖场,产床粪便采用水冲粪方式,在计算干清粪比例时应按产粪量扣除水冲粪部分再计算干清粪率。
6.养鸡场采用粪便人工收集,只按1.2.1及1.2.3计算。
晚上不回圈的全放养鸡场,不计算干粪收集率;晚上回圈的放养方式,并采用干清粪的鸡场,按50%计算干粪收集率。
畜禽有机堆肥适用于以畜禽粪便(鸡粪、猪粪和牛粪)为主要原料进行堆肥发酵,经过腐熟后制成的有机肥料。
一、畜禽粪有机肥料的技术指标畜禽粪有机肥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表1 畜禽粪有机肥料的技术要求商品有机肥料的重金属含量等技术要求:畜禽粪有机肥料重金属含量、蛔虫卵死亡率和大肠杆菌值指标要求应符合表2要求。
表2 畜禽粪有机肥料的重金属含量等技术要求二、畜禽粪有机肥料生产技术指南(一)原辅料配比1.原料及辅料(1)原料养殖场畜禽粪便。
(2)辅料秸秆粉、谷糠粉及金针菇菇糠等农业废弃材料。
2.原辅料要求(1)粪便水份控制在85%以下,以保证运输过程的二次污染控制及堆肥前处理的水份控制;粪便不得夹杂有其它较明显的杂质。
(2)辅料要具有良好吸水性和保水性、粒径不大于2cm、不得夹带粗大硬块。
3.配比工艺要求(1)原辅料C/N比控制在23-28。
(2)含水量配比后鸡粪、猪粪和牛粪的含水量控制在52%-68%。
(3)容重控制在0.4-0.8g/cm3。
(二)堆肥发酵生产技术1.原料及产品技术参数(1)原料要求参见原辅料配比工艺规程。
(2)成品水份控制在32%以下。
(3)产品其它技术要求有机肥料按NY525--2002的规定进行。
2.工艺流程前处理---主发酵---后熟发酵---后加工。
3.主要工艺条件(1)前处理的原料要求参见原辅料配比工艺规程。
(2)高效的微生物菌剂。
添加菌剂后将菌剂与原辅料混匀,并使堆肥的起始微生物含量达106 个/g以上。
(3)堆高大小。
自然通风时,高度1.0-1.5米,宽1.5-3.0米,长度任意。
(4)温度变化。
完整的堆肥过程由低温、中温、高温和降温四个阶段组成。
堆肥温度一般在50-60℃,最高时可达70-80℃。
温度由低向高现逐渐升高的过程,是堆肥无害化的处理过程。
堆肥在高温(45-65℃)维持10天,病原菌、虫卵、草籽等均可被杀死。
(5)翻堆。
堆肥温度上升到60度以上,保持48小时后开始翻堆,(但当温度超过70度时,须立即翻堆),翻堆时务必均匀彻底,将低层物料尽量翻入堆中上部,以便充分腐熟,视物料腐熟程度确定翻堆次数。
(6)氧含量。
堆体中的含氧量保持在5~15%之间。
含氧量以通气量来表示。
通气主要方式有三种:其一,空气自然扩散。
由堆肥表面将氧气自然扩散至堆肥内部,达到供氧目的。
其二,翻堆和搅拌。
通过间隙式翻堆和搅拌,将氧气扩散到固体颗粒孔隙表面,达到供氧目的。
其三,强制通风。
通过在堆肥底部实施管道间隙式强制通风,达到供氧目的。
(7)发酵堆肥时间。
养殖场区域直接利用堆肥的发酵堆肥时间不少于10天,商品化堆肥发酵时间不少于15天。
(8)粪便堆肥应尽量设置在室内,设在室外的必须硬化地面,堆体四周分别设雨水收集和堆肥渗出液收集系统,设置必要的防雨设施或采取必要的防雨措施。
夜间必须遮盖,防止夜间降雨渗入。
(9)区域直接使用堆肥和商品堆肥生产应设置必要的肥料贮存间,贮存能力应不低于30天的堆肥生产能力。
4.发酵方式选择(1)平地堆置发酵。
将畜禽粪、秸秆粉等物料和发酵菌,经搅拌充分混合,水分调节在55-65%,堆成宽约2米、高约1.5米的长垛,长度可根据发酵车间长度而定。
每2-5天可用机械或人工翻垛一次,以提供氧气、散热和使物料发酵均匀,发酵中如发现物料过干,应及时在翻堆时喷洒水分,确保顺利发酵。
为加快发酵速度,可在堆垛条底部铺设通风管道,以增加氧气供给。
通风管道可以自然通风,也可以机械送风。
在通风良好情况下可明显加快发酵。
平地堆置发酵法所需设备投资较少,操作简便,物料腐熟时间较长,占地面积大,用人工翻堆劳动强度较大。
近年来很多已用机械搅拌和翻堆。
(2)槽式发酵。
发酵槽为水泥、砖砌成,每发酵槽高1-1.5m,宽5-6m,便于机械翻动或铲车翻动,长5-10米甚至更长。
有的发酵槽底部设有通气管,装入混合物料后用送风机定时强制通风。
将畜禽粪运至大棚,加发酵菌剂,调节水分在55-65%,物料翻堆可由装置于发酵槽的移动翻堆机械,一天一次,也可使用翻堆车,每隔三、四天翻堆一次,发酵温度55-75℃,经过20-30天的好氧发酵,温度逐渐下降至稳定时即可进行后熟。
后熟时间可由二周至二个月。
(3)滚筒式发酵。
有机物料在滚筒内旋转,反复升高、跌落,并不断朝前推进。
使得堆肥内温度、水分均匀化,滚筒每转一周,均能够在空气流中穿过一次,达到充分供氧的效果,经过36-48小时和筛分得到粗堆肥。
(4)塔式发酵。
塔的上层部分为低温区,下层为高温区,中、下层的高温发酵产生的热量上升,使上层发酵物升温加快,周期一般7-10天即发酵成熟。
5.工艺流程图堆肥发酵工艺流程图:三、畜禽粪有机肥料生产操作指南(一)上堆前原辅料混合操作规程1.原料预处理(1)如果原料水分过大,一定要将其晾晒或沥干,以满足配料混合后达到配方的技术要求。
(2)如果所用原料是干原料,粒径≥2cm的必须粉碎以满足要求。
(3)如果干原料水分≤10%而且硬度较大,可以将湿原料与干原料按配方比例先混合浸润24h后再处理。
2.辅料预处理(1)辅料粒径≥2cm的要先粉碎均匀至达生产要求。
(2)混在辅料里的硬块或金属物及长布线条等要先清除干净。
3.混合搅拌(1)检查各类原辅料是否准备齐全,输送带及搅拌机运行是否正常。
(2)先将搅拌机下料开关关紧,开启搅拌运行开关,将各类物料按配比送到搅拌斗中。
(3)物料添加完成后,将物料在搅拌机内搅拌,保证各类物料搅拌均匀。
(4)原料搅拌均匀后,开启输送带,打开搅拌机下料开关(开口大小以物料不溢出输送带为宜)将物料装入运输工具,运输到发酵场。
运输过程中物料不能装的太满,避免物料洒落,造成浪费及污染。
(5)物料放完后,关闭搅拌斗下料口和输送的开关,进行下一轮的配料搅拌。
(二)上堆发酵操作规程操作步骤:(1)上堆。
将混合均匀的原料在发酵场上堆成底边宽1.8m-3.0m,上边宽0.8-1.0m,高1.0m-1.5m的梯形条垛,条垛之间间隔0.5m。
(2)翻堆。
每一天的上堆发酵原料作为一个批次,并插上堆肥发酵标识牌。
原料上堆后在24-48h内温度会上升到60度以上,保持48h后,(但当温度超过70度后,必须立即翻堆)开始翻堆,翻堆时务必均匀彻底,将低层物料尽量翻入堆中上部,以便充分腐熟。
(3)发酵结束。
发酵完整的堆肥过程由低温、中温、高温和降温四个阶段组成。
温度由低向高再逐渐回落,此时物料应无任何异味,即可结束发酵。
(三)物料干燥粉碎干燥:(1)晾晒。
将发酵完成的堆肥在晾晒场地上均匀的摊开,摊晾厚度不能超过20cm,并不时的翻晒使物料均匀快速的晾干。
(2)粉碎及筛分。
当堆肥晾晒至水分小于25%后就可以进行粉碎筛分(筛网孔径3mm)。
开启粉碎机电源至少10s后才能向粉碎机中投放物料,投放物料的速度要均匀。
第一次筛分的筛上物集中进行二次破碎筛分处理,二次筛分的筛下物与一次筛分的筛下物混合后进入下工序。
(粉碎前先检查破碎机刀片是否完整,运转是否正常;筛分机筛网是否破损,如有问题应立即更换和维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