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管自动断液语音报警装置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64.72 KB
- 文档页数:4
医用点滴输液报警器的研制1研制背景出入医院输液室的人都知道,在病人输液打点滴时,需要陪护人员随时注意剩余药液量,时间一久非常疲乏,尤其是在夜间。
本报警器可以大大减轻陪护人员的负担。
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2研制要求2.1药液余液的递减显示;2.2当药液余液少于6mL时报警提示;2.3能实现不同体积类型的药液瓶和不同类型的病人使用;2.4低成本,不仅医院可以批量购买,而且病人或病人家属也可以自行购买。
整个系统采用最新的STC11L01贴片单片机作为处理器,四位一体的数码管作为余液显示,3v的蜂鸣器作为报警音乐的播放器,用光电传感器来记录药液的滴数,采用多种软件处理方法实现双重提示报警,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3研制方案根据输液瓶与药液的情况,提出了两种方案:(1)利用称重的方法检测药液的输液情况,当输液瓶满液数据编号为1,接近空液时数据编号为2,利用重力传感器把重量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反馈到处理器单片机,由单片机传输报警信号到报警系统,从而达到提醒陪护人员或护士的作用。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电路简单,单片机编程简单。
但缺点很多:精确度不高,不同类型的输液瓶的重量不同,使用时要重新设置。
(2)利用光电传感器对药液检测,实现点滴的计数功能,并利用四位一体的数码管显示剩余的药液,当药液余液少于6ml时,由单片机发出信号到报警系统进行报警,从而达到提醒陪护人员或护士的作用。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精确度高,体积小,重量轻,任类型的输液瓶使用时不用重新设置,缺点是编程复杂,需要多次调试。
考虑到实用性、成本、灵活性等问题,我们使用方案2。
4点滴速度和药液余液的测量原理4.1点滴速度测量原理流量,是表征流体(药液)特征的一个物理量,一般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关口流体的数量来反映。
用体积法就可以算出医院打点滴药水的输液流量,一滴药水约0.06mL.测量点滴速度就是统计1S的点滴计数值。
测量速度需要使用两个定时器,一个设置为计数方式,一个设置为定时方式。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课题便携式智能输液报警器三维结构造型及动态仿真摘要我们发明设计的新型便捷机电式输液报警控制器是用于临床患者输液过程中的一种监测控制装置。
当输液完毕时,报警器自动发出声光信号,提示护者急时处理,并且可以自动控制液体流速。
此仪器适用于各种颜色的药液,而且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体现简约理念。
此仪器器材所需的材料价格低廉,利用率高,可反复使用。
新型便捷机电式输液报警控制器反应灵敏,安全可靠,没有电磁辐射干扰,对病人身体没有伤害;更重要的是它的机械检测控制装置,不接触药液,安全卫生,让人能更放心。
该产品不影响患者走动,便于随处移动。
这种新型输液报警装置让每瓶药液充分输尽,不浪费药液,体现节约理念。
关键词:安全;节约;灵敏;智能;卫生Abstractthe We invented the new design of electromechanical infusion alarm controller is convenient for patients in the process of a kind of infusion monitoring control device. When infusion finished, alarm automatically give out sound and light signals, tip armor, and the urgent when processing can be automatically control the liquid flow rate. This instrument is suitable for variou s kinds of color, and the solution of simple structure, small volume, light weight, reflects contracted concept. This apparatus of required materials low prices, high efficiency, can use repeatedly. New convenient electromechanical infusion alarm controlle r senstive reaction, safe and reliable, no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the body without interference to the patient harm; More important is its mechanical test and control device, not contact solution, safety and health, let a person can rest assured. This product does not affect patients ambulate, facilitate everywhere is mobile. This new infusion alarm device let every bottle of liquor fully lost all liquids and not waste, reflect save concept.Keywords: security; Save; Sensitive; Intelligent; health目录摘要 (2)Abstract (3)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5)1.2智能输液报警器的历史与现状 (6)第2章产品可行性报告及产品设计 (8)2.1当前市场状况以及市场前景分析 (8)2.1(1)、市场可行性分析 (8)2.1(2)当前市场状况及市场前景分析 (10)2.1.2同类产品比较: (11)2.2.产品设计 (11)2.2.(2)产品具体特点: (12)2.2.(3)产品具体介绍 1)输液报警控制器既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医院护理中心监控联合使用。
输液自动报警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输液原理,掌握自动报警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 学习并运用电子电路知识,设计简单的自动报警器;3. 了解传感器在自动报警器中的应用,认识不同传感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易的输液自动报警器;2. 掌握电路图的绘制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电路图的绘制;3. 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学习电子技术的兴趣;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3. 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输液自动报警器。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输液原理及自动报警器工作原理介绍:讲解输液的基本原理,自动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及功能;-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2.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回顾并巩固电路元件、电路图绘制等基本知识;-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电子电路基础”3. 传感器及其应用:介绍常用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的原理及在自动报警器中的应用;-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传感器及其应用”4. 输液自动报警器设计:讲解如何设计并搭建一个简易的输液自动报警器,包括电路设计、元件选型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电子电路设计”5. 动手实践: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搭建输液自动报警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实践内容:根据教材第四章内容,结合课程要求,设计实践任务6. 课程总结与展示:每组展示设计成果,分享经验,总结课程学习心得;- 相关教材章节:各章节实践内容总结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共6课时,第1-2课时学习输液原理及自动报警器工作原理,第3-4课时学习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和传感器应用,第5课时进行输液自动报警器设计及动手实践,第6课时进行课程总结与展示。
输液器自动报警器的设计一、引言输液器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将液体药物进入病人的血管内,通常被使用在病房、急诊室等医疗场所。
然而,由于人工错误或设备故障,输液器可能会导致过量输液或其他安全问题。
因此,设计一种输液器自动报警器,能够监控输液器的状态并及时报警,对于提高输液的安全性和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目标1.监控输液器的输液速度和液体剩余量。
2.当输液速度异常或液体降至一定剩余量时,及时发出声音或光信号报警。
3.易于安装和操作。
4.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
5.低能耗,长电池使用寿命。
三、硬件设计1.传感器:使用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输液器的输液速度,使用液位传感器检测输液器中液体的剩余量。
传感器通过模拟输出信号将监测参数传递给微控制器。
2.微控制器:用于接收传感器的输入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和判断输液是否异常,控制报警信号的输出。
3.报警器:可选择使用声音报警器和/或光信号报警器,当输液速度异常或液体剩余量不足时触发报警器发出声音或光信号。
4.电源:使用电池供电,通过低功耗的设计和智能节能策略,延长电池寿命。
5.连接线和连接器:用于连接传感器、微控制器和报警器。
四、软件设计1.程序流程:设计一套完善的程序流程,根据传感器获取的参数判断输液器状态是否正常。
2.异常判断:根据预设的参数范围,对输液速度和液体剩余量进行监测和判断,如果超出范围则判定为异常。
3.报警触发:当检测到异常时,通过微控制器控制报警器发出声音或光信号,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处理。
4.保护措施:设计相应的保护措施,例如设置输液速度上限、液体剩余量下限,以避免可能的输液过量或空液情况。
五、系统测试与改进1.系统测试:将设计好的输液器自动报警器连接到真实的输液器上进行测试,模拟正常和异常情况,检查系统是否能够准确监测和报警。
2.改进设计:根据测试结果对硬件和软件进行改进优化,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用户反馈:将系统交给医护人员使用,并收集他们的反馈意见,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和改进。
基于PLC的输液自动报警装置设计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钱宏琦1、本设计的背景及临床意义
长期以来,医院在病人输液过程中,在输液瓶药液即将输完,需要更换药瓶或拔针管时,只能通过陪护人员或病人肉眼观察瓶内液体的余量,再通知护士前来换瓶或拔针头。
由于陪护人员的经验不足或者大意,就可能出现叫护士过早或过完。
叫早了护士可能还要再来一次,叫晚了药液输完,会造成血液反流导致输液管凝固堵塞,以致不得不再重新穿刺血管增加病人痛苦。
另外,叫晚时,易于造成护士慌乱而导致医疗事故。
所以采用现代控制技术,设计一台能在液位降低到设定位置的自动报警装置,减少陪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就具有了相当的现实意义。
目前对于输液液位报警的装置是比较多的,但都各有各种不足。
2、输液器液位测量原理
弹簧
插图1 电容式输液瓶原理图
输液瓶结构如图1所示。
正负电极由两块相互绝缘的铜板组成。
用夹子把输液瓶用极板夹紧,正负电极就构成了一板式电容器。
当输液瓶中装满药液时,极板间电解质为药液与玻璃瓶玻璃组成,随着药液的减少,空气在瓶子中逐渐增加。
药液输完后,极板间电解质由空气与玻璃瓶玻璃组成。
根据公式
d
S
C r
ε
=(1-1)当电解质εr发生改变,电容C发生改变,通过测量C就可知道知道输液瓶液位的高低。
这就是电容式液位测量的工作原理。
3、电容测量电路。
智能输液警示装置的创新设计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给药方式,在传统的输液过程中,患者需要经常关注输液袋中的药量,以免发生静脉血液回流等状况,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研究的设计初衷是发明一种适用于每位患者的智能输液警示装置,此装置有发声、震动等报警提示,能够提醒患者及时呼叫护士。
目前,我国的医院不论是门诊输液大厅还是病房,大多是依靠按铃呼叫系统来处理换液等输液流程,而对于小规模的乡村医院或社区医院,由于条件限制,往往都是依靠人工监控。
患者输液时,患者或陪护人员往往需要一直时刻关注着输液袋,尤其是老年和儿童患者,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精神负担。
而我国人口众多,医护人员数量少,一名护士要负责多个病床及诊室,工作强度大,必须有高度注意力和责任心,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能会造成医患矛盾。
本设计可以减轻人工负担,及时预警、报警。
患者可以安心休息,家属也可以降低焦虑情绪,同时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智能;创新;输液警示;震动报警;探讨护理中智能输液警示装置的创新设计。
方法:在输液流速调节器旁侧上安装智能警示装置,设计以体积感应为原理的智能装置,当输液袋中液体体积等于正常体积范围的最小值时,警报装置就会产生震动等报警提示,避免空气输入和静脉血液回流,减少对患者的危害,提高医护的工作效率,缓和医患关系。
结论:创新型智能输液警示装置的运用不仅能及时提醒静脉输液的患者及陪同人员,减少心理上的压力,更能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实用性强,操作简便,有效降低医疗成本。
1 项目背景1.1 项目科学意义智能输液警示装置设计属于实用性创新项目,将成为医疗设施发展的趋势。
随着科技发展,医疗技术提高,人们越来越看重医疗服务。
将科学技术与医疗服务相结合,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便捷化、智能化的需求,比如多功能护理床、心脏监护设备等智能产品的临床应用已经相当广泛,而智能血压监护、健康APP等这类智能产品,已经从临床延伸到随身、随时、随地,方便快捷,能够做到日常实时监护。
1781 引言目前,医用输液作为临床医疗工作中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采用人工输液监控的方式,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设计智能点滴报警器,其功能有:滴速显示,回血检测,自动停止,产品有三个按钮,设置滴速上下限以及床号,由上位机显示每个报警页面,给护士提供了方便等优点。
2 工作原理其检测原理是利用红外光发射二极体,由受光器接受[1]。
当光线被遮断时就会发出警报。
通过红外对射显示滴速,用于自动计数,并通过TFT彩屏示计数值。
3 智能点滴报警器软件设计智能点滴报警器主要由:ZIGBEE无线模块、上位机页面、TFT 彩屏、3D打印外壳、声光报警等模块。
4 技术特点和优势本文设计的监护设备,能够快速建立监护网络,避免输液泵、监护仪依靠交流电源的的缺点。
此仪器适用于各种颜色的药液,而且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
仪器利用率高,可反复使用[2-3];机械检测控制装置不接触药液,安全卫生,让人能放心使用。
而且输液完毕时,输液报警器自动阻断输液管,同时可通过分机向护士站的主机发送输液完毕警信号。
主机有语音播报“XX号输液完毕”。
器材所需的材料成本低,价格优惠,只在50元左右。
5 结语该系统由按键模块、TFT彩屏显示模块、报警器模块等组成,实现了红外光对射的智能控制,具有操作简单、体验愉悦、使用方便、安全性能高、稳定性强等优点[4-5]。
配有TFT彩屏显示屏,能够实时监测输液管内的液体变化适用于各种药水、血液、营养液;各种材质、透明度输液管等; 结构优化,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便于市场拓展。
本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适合医院、小型诊所等医疗机构[6]。
此项目的研究成果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在成本以及使用方面都有着明显的进步和优势。
充分利用技术优势、生产优势,必将在国内外占有一定市场,为理论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1]李会刚,温静.基于嵌入式的智能健身自行车控制系统[J].产业与科,2012.[2]苗晓杰.基于ZigBee 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设计[D].山东大学,2016.[3]付强.基于Android的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5.[4]史国川,徐洋,史斌浩.医用输液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4,(09):97-98+104.[5]潘小琴,魏鑫,赵玉乐,熊永鹏,王倩,杨薛涛.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输液监测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08):2409-2411.[6]梁娟,陆皓.输液泵系统的设计[J].中国医学装备,2013,(12):29-31.技论坛,2016,(20):74-75.收稿日期:2017-08-12作者简介:朱元培(1989—),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电路与系统。
输液器自动报警器的设计静脉输液治疗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医疗手段,而输液又是一缓慢耗时的过程,住院患者在输液时,容易在药液滴尽,而患者和陪护人员均未发现的情况下,发生静脉输液滴空现象,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导致空气栓塞等差错事故的发生。
又因在输液过程中需密切注意输液剩余量,所以增加了护士、患者及陪护人员的负担和心理压力。
为此,笔者研究设计出一种能实时监测输液状态的静脉滴注监控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
现介绍如下:一、构造与原理该装置原理是利用弹性势能、重力势能与弹簧指针位移量的关系,当触发无液位移点时产生声、光报警。
整个报警装置分为触发端与报警信号终端两部分。
触发端采用日常生活中的弹簧秤改装而成,将弹簧秤的指针改造为触发开关,终端部分采用音乐集成电路带动发光二极管和喇叭,产生声光提示信号。
在输液瓶上端加装一弹簧秤,弹簧秤面板处加装触发电极,弹簧秤的金属指针即电极的另一端连接声、光报警装置。
当输液装置重量减少至一定数量时,弹簧秤的金属指针旋转,接触无液位移点触发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发声、发光以提示患者。
二、使用方法将改造后的弹簧秤置于输液瓶上端挂好,进行输液,待药液滴尽,报警器会自动发声发光,人们可根据信号来适时的更换药物或停止输液。
当需要定量输液时,这种报警器也会帮助完成。
利用弹力与位移量的关系F=kx,可作定量输液报警。
如定量300ml,将药液装好并挂好,利用体积与密度算出300ml溶液大约的质量,再计算出重力,弹簧秤指针移至此刻度处开始输液,药液流出300ml时指针接触到无液位移点,触发报警设备发出信号提示患者,达到报警目的。
考虑到耳聋同时视力非常弱的特殊患者,看不到报警器发光、听不到报警器发声,还可以利用人体肤觉报警。
在报警器上加装震荡器,接触患者皮肤,以达到报警目的。
三、优点1、此装置具有输液完成时的自动报警功能,完全防止了输液时患者的输液瓶滴空现象以及静脉回血现象发生,减少了差错事故和医患纠纷的的发生。
输液告警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输液告警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的电路知识。
2. 学生能描述输液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了解输液告警器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作用。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输液告警器的电路图,并进行简单的电路连接。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基本的电路搭建和调试技能。
2. 学生能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和处理输液数据,提高信息素养。
3. 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共同完成输液告警器的制作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关注医疗设备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物理实践活动课程,结合课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学生特点:初中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有限。
教学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实现,使学生在实践中达成预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电路基础知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关系。
- 模拟电路原理:运算放大器、比较器的工作原理。
- 传感器知识: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在输液告警器中的应用。
2. 实践操作:- 输液告警器电路图的识读与绘制。
- 电路元件的识别、选用和安装。
- 输液告警器的搭建、调试和优化。
3. 教学大纲:- 第一课时:电路基础知识复习,介绍输液告警器的作用及原理。
- 第二课时:讲解并演示输液告警器电路,引导学生分析电路图。
- 第三课时:学生分组进行电路元件的识别、选用和安装。
- 第四课时:学生动手搭建输液告警器,进行调试和优化。
4. 教材章节:-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五章《电路》。
-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七章《传感器》。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按照教学大纲,逐步推进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教学。
吊瓶液位智能报警开关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年纪:***姓名:***摘要本课题设计是针对目前在医疗输液系统中,患者需要时常观看输液进度,以致可以及时提醒护士进行换液或者拔针等诸多不便的现象,而设计的一套智能报警系统。
该系统通过对硬件以及软件的设计,当输液完毕时达到智能报警的目的。
主要用到的工具包括红外线传感器、U型夹具、C52单片机等,结合外围电路的设计达到智能报警目标,外围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滴液检测电路、报警电路和显示电路。
此系统具有性能好、可靠性高、经济性好等特点,将极大的提高医疗输液方面的方便性与自动化智能水平,具有很好的发展应用前景。
关键词:单片机;智能报警;红外线传感器AbstractThis project is an intelligent alarm system about medical infusion problem.The patients always watch the rate of infusion and remind nurses to change another infusion bottle,pull out the needle and so on.According to the desig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there will be an alarm as the infusion is completed.I used infrared sensor,fixture,C52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nd designed peripheral circuit.The peripheral circuit include power supply circuit,detection circuit,alarm circuit and display circuit.This system is high-performance,reliable and economy,it will improve automation and intelligence on medical infusion.It will be a practical,hopeful and usable system.Key words: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Intelligent alarm;IR infrared sensor目录摘要Abstract1绪论 (1)2输液智能系统总体设计 (2)2.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2.2设计方案的分析与选择 (2)3硬件部分的设计 (5)3.1系统结构 (5)3.2输液液滴监测原理 (5)3.3 滴液检测电路 (5)3.4.电源电路 (6)3.5 报警电路 (7)3.6 显示电路 (7)3.7 单片机最小系统 (9)4软件部分的设计 (12)4.1编程部分主流程图 (12)4.2 信息监测部分程序段 (13)5全文总结.....。
一、设计背景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医疗工作中常用的治疗手段, 不少患者一天需输几组药液。
因输液时间长,患者卧床产生疲劳,易在输液过程中熟睡。
如果液体输完未及时发现, 医护人员不能及时换药或拔掉针头, 会出现空气进入血管形成气栓情况。
轻则延误治疗,给病人造成痛苦, 重则会严重危及患者,发生事故。
目前,临床输液过程中一般是由患者、陪侍或医护人员随时观察监视药液余量情况,牵扯精力大、效率低。
针对这一情况,目前已有相关产品面世,但使用较少。
通过查阅相关产品的资料发现,现在市面上存在的输液报警存在部分缺陷:有的产品可靠性差,会漏报或者误报,患者不放心;有的产品装置过于复杂,造成价格偏高;有的产品需要改变目前输液过程,使用不方便;有的产品需要接触液体,容易造成污染。
为此,设计制作一种使用安全方便,价格低廉,报警准确的输液报警装置,将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二、设计目的1、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并提高自身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2、进一步了解电子设备在医疗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为今后学习与工作打下基础。
3、复习电路设计与制作的相关知识,提高电路设计与制作及PCB版制作技能。
4、了解相关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增强跨学科运用能力。
5、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设计思路及其方框图、电路图、PCB图液位检测原理本装置将探测头安装在茂菲氏滴管上, 采用光电原理非接触式探测液面变化液体(截面为凸透镜) 的透射聚光原理, 判断输液是否结束。
由于输液管是一根透明塑料管, 当管内有液体时,管壁和管内柱形液体相当于一个柱形透镜,如图1所示,光线不仅能透过, 而且还能聚集到一片区域。
当管内无药水时管内气体对光线形成散射光线, 光线主要在管壁内, 仅有很小一部分光线溢出;光敏器件能把这种光信号的变化转变成电信号的变化, 再经控制电路的处理, 使装置便能在无药水的情况下发出报警。
随后又查阅了相关资料,得到光敏电阻的阻值与接受到光照强度大小的关系如图2所示。
20_■19 一18 CLKU1A 11B 7A3 8A2 9F 10A1 12厂B_lCOM4COM31 G COM2C F DP AD COM1l _E_l6A4 5 G 4 C 3 DP 2 D 1EGND E U2D_6__jG 二 8" DP:9: _10"GND SG1/KS1SG1/KS2SG1/KS3SG1/KS4SG1/KS5SG1/KS6SG1/KS7SG1/KS8GRID6K2K1CLK DIO VDD GRID1GRID2GRID3GRID4GRID5J1GND 1VCC 2DIO 3CLK 4GND带有语音报警功能的输液监测系统的设计作者/黄仿元,贵州理工学院;陈飞,碧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章摘要:本文设计了一套具有滴速显示及语音报警功能的输液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LED 数码管实时的显示输液液滴的速度,并在 输液完成后通过语音提示进行报警。
该套系统用于医院输液过程的监测,可以有效避免输液过程中由于人员未及时注意到输液完成而出现 的事故。
关键词:输液监测;液滴显示;语音报警引言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 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目前许多医院 的输液监测过程仍然采用传统方式,即由医生或护士根据 经验调节液滴速度,由患者或家属时刻留意输液瓶中液体 情况,在输液即将完成时通过呼叫按钮通知护士停止输液 或者换药液。
这种传统的输液监测a 程存在一定的弊端, 如:输液速度由手工调节,无法精确得知液滴速度;输液 完成时如患者或家属未及时呼叫护士,容易出现空气进入 血管等事故。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可以监测液滴速度并带 有语音提示功能的设备。
利用此设备可以实时的检测并显示 液滴的速度,在输液完成时自动发出语音提示。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输液监测的方法有:测重检测法,探液滴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图1红外线液滴检测装置针检测法,电容式检测法,红外线检测法。
基于51单片机的点滴输液报警器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目录引言 (1)1 项目概述 (2)1.1 选题背景 (2)1.2目的及意义 (2)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3)2 相关技术 (4)2.1 红外对管技术 (4)2.2 单片机技术 (5)2.3 晶体显示技术 (8)3 总体设计 (11)3.1设计方案 (11)3.2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12)3.2.1 系统硬件结构 (12)3.2.2 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12)3.3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13)3.3.1 下位机软件设计 (13)4 系统硬件设计 (16)4.1 系统硬件设计原则 (16)4.2 核心部件选型 (16)4.2.1 中央处理器 (16)4.2.2 检测液体部件 (17)4.3硬件电路设计 (18)4.3.1 LCD1602显示电路 (18)4.3.2系统控制电路 (20)4.3.3红外对管控制电路 (21)4.3.4蜂鸣器电路及按键电路 (22)5 软件设计 (24)5.1 软件设计原则 (24)5.2 主程序设计 (25)5.3 系统启动程序设计 (25)5.4 晶体显示程序设计 (26)6 系统测试与运行 (29)6.1 测试方案 (29)6.2 测试结果与分析 (30)7 结论 (31)致谢 (32)参考文献 (33)附录A 中文译文 (34)附录B 英文原文 (43)附录C 系统连接原理图 (54)附录D 源程序代码 (55)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引言点滴输液是现在临床治疗和抢救非常重要的手段,医院使用的点滴输液装置是将液体容器挂在一定高度上,利用势差把液体输入到病人的体内,通过软管夹对胶管口径压紧和放松来控制滴速.这对输液有严格要求的病人和护士的监护管理来说都很不方便,在输液过程中药物接近完成或由于某种原因药物的速度过快、过慢都要医护人员及时护理否则将出现医疗事故。
目前没有高效的控制系统,点滴输液时需要医护人员在旁照顾,这加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病人的思想负担而且也不利于医院的统一管理。
输液警报器策划书3篇篇一输液警报器策划书一、项目背景在医疗领域,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但输液过程需要医护人员密切监控,以确保输液速度和输液量的准确性,避免出现气泡、堵塞等异常情况。
然而,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或其他原因,输液异常情况时有发生,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设计一种输液警报器,用于监测输液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目标设计并开发一款输液警报器,能够实时监测输液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项目内容1. 硬件设计: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用于监测输液速度和输液压力。
设计报警模块,包括声音报警和灯光报警等方式,以提醒医护人员。
设计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输液速度、输液压力等参数。
设计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供电。
2. 软件设计:编写传感器数据采集程序,实现对输液速度和输液压力的实时监测。
编写报警程序,根据预设的报警参数,判断是否需要发出报警。
编写显示程序,将输液速度、输液压力等参数显示在屏幕上。
3. 系统集成:将硬件和软件进行集成,实现输液警报器的功能。
进行系统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项目进度安排1. 需求分析与设计(第 1-2 周):进行市场调研,了解输液警报器的市场需求和技术现状。
设计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完成硬件和软件的初步设计。
2. 硬件设计与制作(第 3-4 周):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进行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
3. 软件编程与调试(第 5-6 周):根据硬件设计,编写相应的软件程序,实现输液警报器的功能。
进行软件调试,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4. 系统集成与测试(第 7-8 周):将硬件和软件进行集成,进行系统测试,确保系统的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5. 产品优化与完善(第 9-10 周):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6. 产品发布与推广(第 11-12 周):完成产品的最终测试和验证,准备产品发布相关工作。
输液报警器设计毕业论文标题:输液报警器设计及应用摘要:输液是医疗过程中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人力因素或设备故障等原因,输液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本文针对输液过程中的报警问题进行研究,设计了一种输液报警器。
该报警器通过检测输液过程中的液体流速、输液剂量和输液时间等参数,实现了对输液过程中异常情况的实时监测和报警。
实验结果表明,该报警器具有高精度和可靠性,可有效减少输液风险,提高患者安全性。
关键词:输液报警器;异常监测;液体流速;输液剂量;输液时间;患者安全1. 引言输液是医疗过程中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而输液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由于人力因素或设备故障等原因,可能导致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输液剂量错误、输液时间超时等问题,从而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设计并应用一种高精度、可靠的输液报警器对于提高患者安全性至关重要。
2. 设计思路(1)液体流速监测: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输液过程中的液体流速,将流速与预设范围进行比较,一旦流速超出范围就会触发报警系统,提醒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2)输液剂量监测:利用重量传感器对输液瓶进行实时称重,不断更新剩余液体量,并将其与预设剂量进行比较,当剩余液体量接近预设值时,报警系统会发出相应的警报。
(3)输液时间监测:通过时间传感器实时监测输液过程中的时间,当输液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报警器将发出警报,以提醒医护人员更迭输液瓶。
3. 实验结果本实验采用了一组30名患者作为样本,对设计的输液报警器进行了测试,并与传统的输液方式进行了对比。
实验结果表明,输液报警器能够高精度地监测输液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并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与传统方式相比,使用输液报警器能够明显降低输液风险,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4. 应用前景输液报警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不仅可以在医院内部用于输液过程中的监测和管理,还可以在家庭护理中使用,为患者提供全天候的医疗保障。
同时,该报警器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升级和改进,加入无线传输功能,将数据实时传送到医护人员的电子设备上,实现远程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