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学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5
电子电工大一知识点总结电子电工是现代工程学的重要学科之一,涵盖了电路、电气与电子技术等领域的知识。
作为电子电工专业的大一学生,本文将对电子电工大一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电路基础知识1. 电压:电荷在电路中移动产生的电势差。
2.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3. 电阻:导体抵抗电流流动的特性。
4. 电路:由电源、导线和负载组成的完整路径,用于电流的传输。
5. 串联电路:多个元件依次连接,电流相同,电压叠加。
6. 并联电路:多个元件并列连接,电压相同,电流叠加。
7. 电路定律: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压分压定律和电流分流定律等。
二、电路元件与分析方法1. 电阻:用于限制电流大小。
2. 电容:存储电荷,对电压变化敏感。
3. 电感:产生电磁感应,阻碍电流变化。
4.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
5. 罗列法和网孔法等电路分析方法。
三、直流电路分析1. 线性电路:电流和电压成比例的电路。
2. 戴维南定理和叠加定理。
3. 戴维南定理的应用:简化复杂电路的分析。
4. 尽量使用基尔霍夫定律来解决电流和电压。
四、交流电路分析1. 交流电信号的特点。
2. 正弦波的特点和描述:振幅、频率和相位。
3. 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关系:电压滞后、电压超前。
4. 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特性和计算方法。
五、数字电路基础知识1. 逻辑门与布尔代数:与门、或门、非门等。
2. 真值表、逻辑方程和逻辑图的关系。
3. 基本逻辑门的组合与应用。
六、半导体与二极管1. 半导体材料的特性:硅和锗。
2. pn结和二极管的构造。
3. 二极管的特性与使用:正向偏置、反向偏置、整流等。
七、晶体管与放大器1. 晶体管的类型:NPN型和PNP型。
2. 晶体管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3. 放大器电路的基本概念:放大倍数、输入输出阻抗等。
八、数字电子技术基础1. 计数器、触发器和时序电路的应用。
2. 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的区别。
电工电子知识总结电工电子知识总结电工电子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电路、电磁、电机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于能源、通信、工业、家庭等各个方面。
下面将对电工电子知识进行总结,重点包括电路、电子元件、电磁感应和三相交流电。
一、电路电路是电气能在一个封闭的路径中流动的形态,是电气信息传输与能量传输的基础。
电路由源、负载和导线构成,其中源提供电能,负载转换电能,导线则起到连接源和负载的作用。
常见的电路类型有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混合电路。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只有一个路径,而电压则在各个元件之间分配。
并联电路中,输入电压分到各个元件上,而电流则在各个元件之间分配。
混合电路则是串联和并联结合的电路。
二、电子元件1. 电阻:电阻用于限制电流的流动,常用单位是欧姆(Ω)。
它根据材料的导电性能来判断,而导体的电阻则主要取决于其长度、截面积和材料导电性能。
2. 电容:电容用于储存电荷,单位是法拉(F)。
电容器由两个导体之间的绝缘材料和两个接点组成,当通过电容器时会发生电荷的积累。
3. 电感:电感用于储存磁场的能量,单位是亨利(H)。
电感的大小取决于线圈的匝数、线圈的长度和线圈的截面积。
4. 二极管:二极管是一种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器件,它只允许电流从正向流动,并具有阻止反向电流流动的作用。
它的应用领域广泛,如电源插座、放大器和电视机等。
5. 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电流放大器,它可以控制一个较小的电流来控制一个较大的电流。
晶体管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和计算机。
三、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通过磁场作用电流产生的现象。
法拉第定律是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规律,它表示磁通量的变化会引起感应电动势的产生。
1. 电磁感应定律:当一个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线圈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速度成正比。
2. 楞次定律:楞次定律描述了由于磁场变化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按照楞次定律,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总是使得磁场变化的效应减弱。
电工电子学复习要点
一、直流电阻电路:
1、电路模型:电压源、电流源、电阻、电感、电容的特性;
2、欧姆定律、KCL、KVL;
3、实际电源等效变换;
4、功率的计算;
5、电路中电流、电压的求解: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
二、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
1、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交流电之间的相位关系;
2、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相量图、参考相量;
3、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
4、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5、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类型及其符号、单位、典型设备;
6、三相交流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Y形、△形,相电压和线电压的关系,中性线的作用。
三、模拟电路
1、二极管的单相导电性,二极管的好坏判别方法,稳压管的工作特性状态;
2、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及对应的外部条件,由放大状态
下三极管各管脚的电位区分出具体的管脚、管子的类型;
3、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计算;
4、直流稳压电路的电路构成,输出电压值。
四、集成运算放大器
1、基本放大环节:反相比例放大、同相比例放大、加法电路、减法电路、积分、微分
电路;
2、由上述基本环节组成的多级电路的分析计算。
五、数字电路
1、基本逻辑门符号及逻辑运算规则;
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3、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4、RS触发器和JK触发器的逻辑符号,工作原理、状态表,由脉冲和输入信号波形画输出波形。
《电工电子学》知识点《电工电子学》是一门介绍电子技术与电工技术的课程,是许多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下面将分别介绍一下《电工电子学》的主要知识点。
一、电路的基本概念1、电流: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称为电流。
2、电压:电场力做功与电荷量的比值称为电压。
3、电阻: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电阻。
4、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5、电源:提供电能并控制电流的装置称为电源。
二、电路的分析方法1、支路电流法: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方程求解。
2、节点电压法:以节点电压为未知量,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方程求解。
3、叠加定理:当多个激励同时作用时,响应等于各激励单独作用时响应的叠加。
4、戴维南定理: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等效成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阻串联的形式。
三、正弦交流电路1、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最大值、角频率和初相位。
2、相量表示法:将正弦量用相量表示,便于进行分析和计算。
3、交流电路中的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4、交流电路的稳定性:当外界条件变化时,交流电路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
四、三相交流电路1、三相交流电的产生:三相交流发电机产生的三相交流电。
2、三相交流电路的连接方式: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
3、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三相有功功率和三相无功功率。
五、磁路与电机1、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力线、磁通、磁场强度等。
2、磁路的基本概念:磁阻、磁动势等。
3、电动机的基本概念: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性等。
4、发电机的的基本概念: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性等。
六、电子技术基础1、基本电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2、放大电路:共射放大电路、共基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等。
3、滤波电路: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等。
4、反馈电路:正反馈和负反馈。
电工基础知识点汇总一、电是什么?电是一种物理现象,它遵循物理规律。
电是由电荷的运动而产生的。
电是一种能量形式,它可以被转换和利用。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重点内容电工电子技术基础重点内容一、电路基础理论1.电路的概念与基本定律1) 理解电路模型及抱负电路元件伏安特性, 抱负电路元件分有无源〔R L C〕和有源(电压源电流源)两大类。
2) 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
3) 理解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
4) 理解基尔霍夫定律。
2.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深刻理解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并能娴熟计算电路中各点的电位。
1) 理解电路等效变换的概念、掌控电阻和电源的'等效变换。
2) 掌控支路电流法。
3) 掌控结点电压法,能娴熟应用弥尔曼定理。
4) 掌控并能娴熟应用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1.基本知识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极数、转差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机械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制动、铭牌数据和选择。
第三部分电子技术一、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的的基础知识; PN结的形成及其特性;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主要参数及主要应用非常二极管;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硅稳压管稳压电路。
二、半导体三极管与基本放大电路三极管的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放大电路的分析―估算法和图解法;静态工作点的稳定和典型偏置电路的分析;三、集成运算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的基本知识;抱负运算放大器的两个重要结论;集成运放中的反馈;四、门电路与时序电路基本门电路〔与门、或门和非门〕;常用门电路;规律代数及其化简;五、触发器与时序电路 R-S、JK、D触发器的符号和规律功能;集成计数器功能、分类及运用方法。
时序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区分组合规律电路的输出仅与输入的状态有关。
时序规律电路的特点是:输出不仅取决于当时输入的状态还与电路原来的状态有关描述时序规律电路功能的两个重要方程式。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参考课程教学目的及重点、难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涉及专业很多,教学课时的数量、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时安排有较大差异,编者根据本校的教学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给出了每章的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仅供参考,旨在为从事该课程的青年教师更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第1章直流电路教学目的:掌握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和关联参考方向的概念,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电压源电流源等效互换、戴维南定理及其应用、电路中电位的计算;熟悉基本物理量,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的特点及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了解节点电压法。
教学重点: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的应用,电路各种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参考方向和关联参考方向的概念,戴维南定理,电路功率计算及吸收、供出的判断。
第2章正弦交流电路教学目的:掌握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关系,阻抗的串联与并联,交流电路的功率,一般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熟悉正弦交流量的基本特征,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相量图;了解电路中谐振的发生条件及其电路特征。
教学重点:交流电路中的元件向量模型,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
教学难点:电感、电容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物理实质,利用相量图分析电路的方法。
第3章三相电路教学目的:掌握三相电源的连接及其相、线电压关系,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三相功率的概念及计算;了解相序的概念和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不同联接方式的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线、相电压关系,线、相电流关系。
教学难点:对对称三相电路的线、相电压的关系,线、相电流的关系的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4章动态电路的分析教学目的:掌握动态电路的概念,换路定则,电路中电压、电流初始值的确定,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熟悉RC电路的放电过程和充电过程,RL电路的暂态过程。
了解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的推导过程。
电子电工学上知识点总结电子电工学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系统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技术。
在电子电工学中,涉及到了电子器件、电路、信号处理、系统集成等多个方面的知识,是电子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从电子电工学的基本理论、器件和电路设计、信号处理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展开讨论,对电子电工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电子电工学的基本理论1. 电子电路理论电子电路理论是电子电工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主要研究电子器件和电路的基本性质和行为。
在电子电路理论中,包括了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电路的稳态和暂态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等内容。
学习电子电路理论是电子工程学生的第一步,通过学习电子电路理论,可以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为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基础。
2. 电子器件理论电子器件理论是电子电工学的另一个基础理论,主要研究了半导体器件、电子管、固态器件等电子器件的原理、结构和性能等方面的知识。
在电子器件理论中,包括了半导体物理、PN结和MOS结的基本原理、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等器件的原理和特性等内容。
电子器件理论的学习对于理解和应用电子器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电路设计和系统集成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3. 信号与系统理论信号与系统理论是电子电工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主要研究信号的特性、处理方法和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在信号与系统理论中,包括了信号的表示与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与响应、频域分析与滤波等内容。
学习信号与系统理论可以帮助理解信号的特性与处理方法,为信号处理和系统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电子电工学中的器件和电路设计1. 半导体器件设计半导体器件设计是电子电工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研究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等方面的知识。
在半导体器件设计中,包括了半导体材料的特性与制备、半导体器件的结构与工艺、半导体器件的特性与参数等内容。
学习半导体器件设计可以帮助理解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电子器件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电工电子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直流电路(一)电路的组成、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基本概念、负载。
(二)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三)电路的状态、额定值。
(四)电路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KCL、KVL)。
(五)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六)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七)电路的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
(八)电容的充、放电、时间常数。
第二章正弦交流电路(一)正弦交流电振幅(最大值)、周期、频率、相位和相位差。
有效值。
(二)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相量运算,相量图。
(三)R、L、C单参数电路,感抗和容抗。
(四)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RLC串联电路,复阻抗,并联电路,交流电流的功率,功率因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五)串联谐振、并联谐振的特征。
(六)非正弦交流电路的概念。
三相交流电路(一)三相电源。
三相交流发电机模型。
绕组的星形接法,三相四线制,线电压和相电压。
(二)三相负载的联接方法:星形接法及三角形接法,中线的作用。
电压、电流的相值及线值及其在对称三相电路中的关系,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三相功率。
第三章磁路与变压器)(一)磁性材料、磁路概念、交流磁路。
铁芯线圈(二)变压器的构造、工作原理,三相变压器的概念。
铭牌、*自耦变压器。
第四章电动机(一)电动机的分类及特点。
(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和转动原理。
旋转磁场。
转差率。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矩特性和机械特性。
(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铭牌数据。
鼠笼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反转、能耗制动和反接制动。
*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特点。
*(四)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原理、起动和特点。
第五章异步电动机的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一)低压开关和熔断器、按钮、接触器、热继电器、中间继电器。
(二)异步电动机的点动、直接起动,正、反转控制,次序控制。
行程开关和行程控制、时间继电器与时间控制。
电路中的短路、过载及欠压保护。
第七章安全用电触电方式和安全用电。
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
电工电子知识点总结电工电子学是一门涉及电力、电路和电子设备的学科,其相关知识内容庞杂且繁复。
本文将针对电工电子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基础电路理论1. 电压、电流和电阻电压是指电路中电荷的差异引起的电位差,用符号V表示,单位是伏特(V)。
电流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量,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
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2.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表明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I=V/R。
根据欧姆定律,当电流为恒定时,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当电压为恒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当电阻为恒定时,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3. 多米尼定律多米尼定律是用来计算并联电阻的总阻值的公式,即1/Rt = 1/R1 + 1/R2 + 1/R3 + ... + 1/Rn,其中Rt表示总阻值,R1、R2、R3等表示各个并联电阻的阻值。
4. 叠加定理叠加定理是一种分析复杂电路的方法,它基于线性电路理论,将电路中的各个电源分别作用于电路,并分别计算每个电源对电路的影响,最后将这些影响叠加得到最终结果。
二、电子元器件1. 二极管二极管是一种具有两个电极的电子元器件,主要用于整流和开关电路。
它有一个正向电压降和一个反向电压击穿电压。
正常工作下,二极管只允许正向电流通过,而阻止反向电流的流动。
2. 三极管三极管是一种具有三个电极的半导体器件,通常用于放大电路和开关电路。
它的三个电极分别是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电流的放大倍数。
3. 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它可以通过控制输入电信号来控制输出电流或电压。
晶体管分为NPN型和PNP型,常用于放大电路、开关电路和逻辑门电路。
4. 电容器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元器件,由两个导体板和介电层组成。
根据电容器的电容值,可以储存不同大小的电荷。
电容器可以用于滤波、耦合和计时等应用。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参考
课程教学目的及重点、难点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涉及专业很多,教学课时的数量、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时安排有较大差异,编者根据本校的教学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给出了每章的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仅供参考,旨在为从事该课程的青年教师更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第1章直流电路
教学目的:掌握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和关联参考方向的概念,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电压源电流源等效互换、戴维南定理及其应用、电路中电位的计算;熟悉基本物理量,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的特点及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了解节点电压法。
教学重点: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的应用,电路各种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参考方向和关联参考方向的概念,戴维南定理,电路功率计算及吸收、供出的判断。
第2章正弦交流电路
教学目的:掌握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关系,阻抗的串联与并联,交流电路的功率,一般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熟悉正弦交流量的基本特征,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相量图;了解电路中谐振的发生条件及其电路特征。
教学重点:交流电路中的元件向量模型,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
教学难点:电感、电容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物理实质,利用相量图分析电路的方法。
第3章三相电路
教学目的:掌握三相电源的连接及其相、线电压关系,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三相功率的概念及计算;了解相序的概念和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不同联接方式的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线、相电压关系,线、相电流关系。
教学难点:对对称三相电路的线、相电压的关系,线、相电流的关系的理
解,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4章动态电路的分析
教学目的:掌握动态电路的概念,换路定则,电路中电压、电流初始值的确定,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熟悉RC电路的放电过程和充电过程,RL电路的暂态过程。
了解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的推导过程。
教学重点:动态电路的概念,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电压电流初始值的确定,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的推导过程。
第5章磁路和变压器
教学目的:掌握变压器的电压变换,电流变换和阻抗变换作用;熟悉变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了解磁场的基本物理量,磁性材料的磁性能。
教学重点:变压器的电压变换,电流变换和阻抗变换的作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第6章异步电动机
教学目的: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与制动的常用方法;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和技术数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选择原则;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教学重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与制动方法。
教学难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机械特性。
第7章继电-接触器控制
教学目的:掌握常用控制电器的工作原理,异步电机的典型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电动机常用保护环节;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电气原理图画法规则和电气识图方法。
教学重点:电动机的启动控制,正反转及制动控制,点动、联锁自动循环控制电路,电动机的保护方法。
教学难点:行程控制和时间控制电路工作原理,异步电机的控制电路的设计。
第8章工厂供电与安全用电
教学目的:掌握安全用电的各项措施;熟悉电力系统的组成和工厂配电系统;了解安全用电的意义,正确的触电急救方法。
教学重点:电力系统的组成和工厂配电系统,安全用电的各项措施。
教学难点:安全用电的各项措施。
第9章电工测量
教学目的:掌握电压与电流、功率与电能、电阻的测量方法及测量原理,各类仪表的使用方法;熟悉电工仪表的分类和各类仪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电工仪表的分类和各类仪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电压与电流、功率与电能的测量方法及测量原理,各种测量仪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各类仪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测量仪表的选用。
第10章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件
教学目的: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性,二极管和三极管的伏安特性;熟悉PN结的形成过程,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了解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PN结的单向导电性,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基本结构、特性曲线、主要参数。
教学难点:PN结的形成过程,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及工作原理。
第11章基本放大电路
教学目的:掌握放大器的静态分析方法,放大器的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射极输出器的特点;理解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情况对放大器工作情况的影响,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的概念。
熟悉基本电压放大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了解多级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放大器的静态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法,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与稳定。
教学难点:理解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情况对放大器工作情况的影响,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方法。
第12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教学目的:掌握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点,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熟悉负反馈的基本类型及判断方法,集成运算放大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组成。
教学重点: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非线性应用,负反馈的基本类型及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负反馈的判断方法。
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
第13章直流稳压电源
教学目的:掌握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原理和输出电压的计算;熟悉电容滤波电路、稳压管稳压电路工作原理和元件的选择方法;了解常用的整流组合元件,电感滤波电路和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应用电路。
教学重点:整流、滤波和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元件的选择方法,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应用。
教学难点:电容滤波电路、电感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应用电路工作原理。
第14章逻辑门电路
教学目的:掌握逻辑代数的运算法则及基本定律,集成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熟悉晶体管作为开关使用的特点及等效模型,数制与编码;了解分立元件门电路的工作原理,TTL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外特性。
教学重点:逻辑代数的运算法则,基本逻辑门电路的输入、输出逻辑关系。
教学难点:逻辑函数式的化简,晶体管作为开关使用的特点,晶体管工作状态的判断。
第15章组合逻辑电路
教学目的: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熟悉编码器和译码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和译码器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编码器和译码器的使用方法。
第16章触发器及其应用
教学目的:掌握基本R-S触发器,可控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触发方式;熟悉寄存器,二进制计数器的构成,了解各种触发器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各种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触发方式,寄存器,二进制计数器的电路构成。
教学难点:可控R-S触发器、J-K触发器、寄存器、计数器的电路构成。
*第17章 555电路及应用
教学目的:掌握555电路的构成和各引脚功能;熟悉常用555电路的应用
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555电路各引脚功能,555电路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555电路的实际应用。
*第18章 D/A和A/D转换器
教学目的:熟悉D/A和A/D转换器的主要指标和实用电路;了解D/A和A/D 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D/A和A/D转换器的主要指标,实用电路。
教学难点:D/A和A/D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