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题分类攻略专题三区域地理类型二中国的四大地理(02)
- 格式:doc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4
【考点巡航】1.秦岭—淮河一线。
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
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征。
4.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
【考点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综合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
(2)分界线:①秦岭—淮河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东段);②400mm年等降水量线北段;③青藏高原边缘线东段:(3)绘制划分示意图:(2010年漳州中考)读“中国地理区域图”,完成1—4题。
1.在甲、乙、丙、丁四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是()A.甲地区B.乙地区C.丙地区D.丁地区2.确定甲、乙两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因素B.地势因素C.季风因素D.气候因素3.今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其中最大一次地震震级为7. 1级,给当地造成巨大人员和财产损失。
该州位于图中的()A.甲地区B.乙地区C.丙地区D.丁地区4.古诗“小桥、流水、人家”描述的是图中哪个区域的景观()A.甲B.乙C.丙D.丁【考点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自然特征对比:2.人文特征对比:*1.读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山脉B 高原D 煤矿E 油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强雨雪冰冻天气,对该区域的(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的生长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考点三】青藏地区1.特征:2.人口、宗教:3.能源:4.河流、湖泊:5.农业:2.(2010年潍坊中考)(9分)读西藏自治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山脉B 河流C 铁路D 国家(2)B河谷地是西藏主要的农业区,这里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3)藏族人民多信奉教,位于拉萨市著名的宗教圣地是。
我国土壤分布总结黑土:黄土:黄土地(棕壤、褐土)紫色土:红壤:水稻土【考点四】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在图中填注:三山两盆、内蒙古高原、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沙漠、河西走廊、黄河、河套平原、额尔齐斯河。
读下图回答:1. 气候特征及原因:2.河流特征:3.农业:4.铁路:*1.有关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寒是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B.内蒙古西部的草原出产三河牛、三河马C.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准噶尔盆地D.地面植被自东向西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分布【中考热点】图(2008年潍坊中考)我国东西横跨5200多千米,南北纵贯5500多千米,包括了从寒温带到热带的自然景观,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1~3题 1.某山脉以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是稻田片片,橘园飘香,请问此山脉位于哪两个区域的分界线上A .甲、乙之间B .甲、丙之间C .丙、丁之间D .乙、丁之间 2.“我的家乡地形平坦,一望无垠,水草丰茂,以生产三河牛和三河马而闻名。
中考专题复习10――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知识点归纳】一、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①一月份0℃等温线经过;②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③ 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④湿润和半湿润区的界线⑤水田和旱地的界线⑥南方和北方的界线二、四大地理区域(1)划分依据:根据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地理特征的差异。
(2)四大地理区域:B北方地区、D南方地区、A西北地区、C青藏地区(注意:青藏地区而不是青藏高原地区;内蒙古高原在西北地区,而黄土高原在北方地区)(3)主要地形区分布(14大)与四大区域的关系:南方4大;北方5大;西北3大;青藏2大(要知道地形区名称位置)三、西北地区:(1)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也是我国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2)主要种植业区:引黄河水灌溉,如“塞上江南”(灌溉农业)。
引高山冰雪融水进行灌溉,如河西走廊(绿洲农业)。
(3))植被:(西北地区从东向西植被:“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及原因:降水)四、青藏地区:(1)以牦牛等高寒畜牧业为主,属高寒牧场。
(2)主要种植业:少数地方可发展青稞等高寒农业及林业,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河谷农业)。
ABCD五、四大地理区域特征:【中考预测】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读图练习) 1.读中国地理区域图回答(1)填注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A B C D (2)、A 、B 、C 、D 四个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区,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主要是位于 区,我国主要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位于 区。
比较项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主要地形 丘陵、山地平原、高原盆地、高原 高原、山地 主要地形区 东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熟制 一年二熟到三熟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粮食作物 水稻 小麦(东北平原春小麦、华北平原冬小麦) 青稞 主食 大米面食经济作物 茶叶、甘蔗、`油菜 棉花、甜菜、花生 耕地类型 水田旱地水果 亚热带水果:柑橘 热带水果:香蕉、波萝等 温带水果:苹果、梨等 民居特点 通风散热,利于排水 防寒保暖 屋顶平坦主要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温度带 亚热带、热带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暖温带、中温带 垂直温度带 植被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干湿地区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自然特征 干旱高寒牧区新疆牧区(属山地牧场)、内蒙古牧区(属温带草原牧场)青海、西藏牧区(属高寒牧场)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中国最大综合性)、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轻工业)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综合性)(3)A 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 ,C 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 。
初中地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编排整理“中国四大区域地理”复习策略(2)——南方地区【整合高频考点】一、基本概况1.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丘陵。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水网纵横,有“水乡”之称。
3.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台湾岛南部、海南岛等小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
4.主要耕地形式是水田,种植水稻、油菜、甘蔗等。
水果有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柑橘等。
5.全国最大的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淡水鱼和热带作物产区。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6.居民生活:米饭、尖顶屋、游泳、赛龙舟、船。
7.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岛南部和云南省南部是重要的热带作物产区。
主要有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等。
8.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
9.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旅游业发达,是中国的“旅游天堂”。
二、长江三角洲1.长江三角洲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而成的滨海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临东海和黄海。
地处中国东部沿海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2.我国重要的稻米、淡水鱼产区,农业生产水平高,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稠之乡”。
3.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杭州、南京分别是南北两翼的中心城市。
南京有“六朝古都”的美誉,杭州是“中国的丝都”。
4.沪宁杭工业基地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三、珠江三角洲1.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
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是中国的“南大门”。
2.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发展起来的珠江三角洲区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中国区域地理考前知识速记清单一、中国的地理差异1.重要的地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1)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两侧则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2)秦岭大体为东西走向,淮河自西向东流。
秦岭为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
(3)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自然差异1月平均气温小于0℃大于0℃干湿区半湿润地区为主湿润地区为主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耕地类型旱地为主水田为主河流水文特征流量小,汛期短,有结冰期(越往北结冰期越长)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人文差异作物熟制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水稻主要经济作物甜菜、花生、苹果甘蔗、油菜、柑橘传统运输方式陆运为主水运是重要的运输方式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高传统运动项目溜冰游泳、龙舟竞赛主食面食为主大米为主2.四大地理区域(1)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①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
②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青藏高原边缘。
(2)北方地区①区域概况与自然环境位置与范围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区面积、人口面积约占全国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等气候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河流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黑龙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
②北方地区长城南北两侧的作物熟制及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农作物类型耕地类型一年一熟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旱地分界线:长城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③矿产、工业、人文旅游资源a.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填图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1)四大区域名称:①为,②为,③为,④为。
(2)A线大致与年等降水量线一致,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3)B线和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一致,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势。
(4)C线是一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答案】(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2)400mm降水(或夏季风)(3)地形(4)秦岭—淮河气候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三、解题技巧:1、从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变化规律,了解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了解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依据,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理解确定四大地理区域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
速记一、中国的地理差异:1、我国气温随纬度的变化规律: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我国降水的变化规律: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3、我国地势的变化规律: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4、人类活动的差异:(1)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2)人口、城市、交通线:东密西疏;(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4)传统民居建筑的差异:北方房屋大多坐北朝南,墙体较厚;东北房屋两层窗户,屋内有炕,用于取暖保暖;南方房屋高大宽敞,比较注重通风和散热。
二、四大地理分区1、划分依据: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将我国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2、分界线:代号区域界线主导因素①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400mm降水②青藏与其他地区: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地势或地形③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800mm气温、降水(或气候)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5)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6)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7)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类型二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1~2题。
1. 关于图中A、B两区域分界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D )
A. 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 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 我国水田农业区与旱地农业区的分界线
D.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重要地理分界线。
读图可知,A是北方地区,B是南方地区,C是西北地区,D是青藏地区。
A、B两区域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是1月份0 ℃等温线经过地区、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地区、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水田农业区与旱地农业区的分界线,故A、B、C三项说法正确。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唐古拉山脉,故D 项说法错误。
2.下列对A、B、C、D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B )
A.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 B——清明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 D——登高瞭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
【解析】本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特征。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登高瞭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描述的是C西北地区;“清明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的是B南方地区,故B项正确。
3. 下列农业类型与地理区域组合正确的是 ( D )
A. 南方地区——灌溉农业
B. 北方地区——水田为主的农业
C. 西北地区——旱地为主的农业
D. 青藏地区——高寒牧业和河谷农业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农业类型。
北方地区是旱作农业,南方地区是水田农业,西北地区是灌溉农业,青藏地区是高寒牧业和河谷农业。
4.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A地区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其种植业主要分布在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青
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
(2)人们常用“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说法来形容图中黄河段③(填图中序号)。
(3)“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
歌词中的“雪山”指的是唐古拉山脉。
(4)小强同学暑假到B地区旅游,发现这里的瓜果特别甜,其主要原因是 ( B )
A. 地势平坦、水热充足
B.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 “三山夹两盆”的地形
D. 光照充足,空气稀薄,日照时间长
(5)图中甲山脉是秦岭,它是我国重要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图中D地区“湿”“热”的自然环境使达州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5. 我国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陆上与14个国家相邻,其中①是蒙古(国家)。
请说出该国与我国在海陆位置上的主要差异蒙古是内陆国;我国是临海国或海陆兼备(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
(2)我国河流众多,②河被称为“黄金水道”。
该河航运价值大的社会经济原因是该河流域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运输需求大。
(3)我国地理差异很大,为了方便认识,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界线③大致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确定界线④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4)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
规划范围涵盖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
该新区将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进行城市建设,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并承接北京高新技术等产业的转移。
请简要分析雄安新区的设立可能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好处。
城市建设水平提高:生活条件改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增多。
(答出亮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可酌情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