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高校外国语学院专业设置及师资情况调查
- 格式:pdf
- 大小:130.76 KB
- 文档页数:2
院校推介PRWORLD \ 公关世界 61上海外国语大学是全国目前唯一设置有公共关系学本科、硕士、博士三大人才培养层次的高校,专业整体实力居于国内高校相同专业前列。
2011年在沟通促成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起到关键作用,并主持制订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介绍》和《全国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建设指南》。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现有公共关系学专业教师11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讲师4名,全都具有博士学历学位,以及国外学习或交流经历。
教师兼任着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新设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及秘书长、全国公共关系学专业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委员会主任及秘书长、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等社团职务。
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在《管理世界》、《世界经济与政治》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
本科生录取分数和就业薪酬列全国高校公共关系学专业第一位。
依托学校外语优势,学生需参加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依托学院商科优势,学生要系统学习经管、数学、计算机知识。
在校生海外游学率约为35%,毕业后主要到世界500强企业工作。
从2019级起,本科生和硕士生按照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定位数字公关与品牌管理方向,旨在培养公关+英语+技术的新文科超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英语语言环境中运用大数据技术从事公共关系管理工作。
公共关系博士方向设在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关系专业,从2006年开始招生,上外是全国招收公共关系方向博士生最早的两所高校之一。
本系曾荣获中国公关教育20年突出贡献单位奖(2006)、中国公共关系创新领军组织奖(2019)等荣誉。
现任系主任为杨晨副教授。
PR实力雄厚 贡献卓越——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公共关系学系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基本情况摘要:一、引言二、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概况1.专业发展历程2.专业人才培养目标3.专业课程设置三、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成果1.教学质量与发展水平2.学科竞赛成绩3.毕业生就业情况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师资队伍不足2.教育资源分配不均3.学科交叉不足五、未来发展展望与建议1.深化课程改革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3.提高国际化水平4.促进学科交叉与合作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在我国的地位日益显著。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也因此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成果、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展望与建议四个方面进行全面阐述。
二、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概况1.专业发展历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经历了从单一的语言教育向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2.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较高人文素养、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将具备从事外交、教育、翻译、研究等多领域工作的能力。
3.专业课程设置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英语语言技能课程、英语文学课程、跨文化交际课程、翻译课程等。
同时,为满足社会需求,部分高校还开设了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专业方向课程。
三、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成果1.教学质量与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国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学生在各类英语竞赛中表现优异,师资队伍也在国内外学术界崭露头角。
2.学科竞赛成绩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等方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成绩斐然。
这些成绩充分展示了专业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实力。
3.毕业生就业情况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广泛,涵盖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等多个领域。
毕业生在社会上表现出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竞争力。
1.耶鲁安男,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211岗位特聘教授”。
►个人经历1989年毕业于荷兰内梅亨大学,随后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留学一年。
毕业后在内梅亨MaxPlanck心理语言学研究院任助理研究员。
一年后进入莱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94年取得博士学位。
(博士论文发表于1996年,题目:Segmentalstructureandcomplexsegments,由莱顿大学的ColinEwen教授和康涅狄格大学的HarryvanderHulst指导)。
在随后的几年中,耶鲁安作为讲师和助理教授任职于莱顿大学英语学院和语言学学院,并在莱顿大学的语言学研究中心担任管理工作。
耶鲁安创建了莱顿大学语言学学术研究型硕士班,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生前来求学,为莱顿大学的语言学专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9年9月,耶鲁安受聘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任语言学教授。
2010年初,耶鲁安获得由上海市教委颁发的“东方学者”荣誉证书(被授予特聘教授称号,并获得相关科研基金),并在2010年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推举为博士生导师。
►教学及研究成果耶鲁安教授在音系学,语音学,词态学,心理语言学以及历史语言学方面都有广泛研究。
他主要的研究领域是:音系学理论与心理语言学理论的结合研究。
到目前为止,耶鲁安教授已经在莱顿大学指导了5位博士生,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与其他教授合作指导了若干名硕士博士毕业生。
在上外任教期间,发表了若干篇论文,并被邀请在多个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作演讲嘉宾。
关于耶鲁安教授的更多信息及学术著作,请参考http://jmw64.webklik.nl ►开设课程语音学、音系学、心理语言学、形态学2.侯靖靖女,1974年生,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
►个人经历1996年7月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后,免试直升为本校英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9年3月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2005年9月,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攻读翻译学博士学位,并于2008年6月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商务英语专业:全球化时代的语言与商务桥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商务英语专业应运而生,成为连接语言与商务的重要桥梁。
商务英语专业不仅培养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还注重商务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从商务英语专业的现状、就业前景、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商务英语专业现状(一)人才培养规模近年来,我国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模逐年扩大。
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为例,这些院校纷纷加大商务英语专业的招生力度,每年招生人数超过万人。
这些高校遍布全国各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课程设置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英语语言、商务知识、跨文化交际等多个方面。
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其课程包括英语精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实务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和商务知识。
二、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前景(一)市场需求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企业对具备英语能力和商务知识的人才需求旺盛。
以外贸、跨国公司、金融机构等领域为例,这些行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尤为明显。
(二)职业发展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外贸业务、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翻译等工作。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毕业生可逐步晋升为部门经理、高级管理人员等职位。
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多名中层管理人员拥有商务英语背景,为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商务英语专业存在的问题(一)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商务英语专业招生规模扩大,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以某地方院校为例,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部分学生英语水平难以达到企业要求。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在某些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侧重语言学习,忽视了商务知识的传授。
例如,一些课程未能涵盖最新的国际贸易法规,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商务环境。
上外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法)课程介绍内容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法)课程一直以来都是国内英语教育领域的佼佼者。
该课程致力于培养具有高水平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在这里,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这门课程的内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上外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法)的课程特色。
一、课程目标上外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法)课程旨在:1.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素养;2.使学生掌握英语教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4.为我国英语教育事业输送优秀的教学人才。
二、课程设置1.必修课程:- 英语语言学- 英语文学- 英语教学法-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英语测试与评估2.选修课程:- 英语国家文化- 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 英语教育技术- 英语教育心理学- 英语教育研究方法三、课程特色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中既有理论课程,也有实践性强的课程,如教学案例分析、教材分析与设计等,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应对实际教学问题。
2.国际化视野:课程内容融入了国际先进的英语教学理念和方法,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升教学水平。
3.丰富的实践机会:学生将有机会参与教学实习、教育科研项目等实践活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4.优秀的师资队伍:课程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指导。
四、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以下领域寻求就业:1.高等院校、中小学英语教师;2.教育培训机构讲师;3.教育科研机构研究人员;4.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5.国际学校、海外汉语推广机构教师。
五、入学要求1.报考学生需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2.热爱英语教育事业,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3.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者优先。
总结:上外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法)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英语教学学习平台。
在这里,学生可以学习到先进的英语教学理念、方法和技巧,为未来的教育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上海师范大学(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是位于中国上海市徐汇区的一所以师范教育为特色,涵盖了文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是该校的重点学科之一。
一、学科简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以及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的学科。
它聚焦于语言的结构、功能、规律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包括教育、翻译、跨文化交际等。
该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深入理解和运用,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
二、学科专业设置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设置了如下几个方向:1.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语音学与音系学- 词汇学与词义学- 句法学与语篇分析- 语用学与话语分析- 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语言学2. 第二语言习得与教学- 外语教育心理学- 语言测试与评估- 外语教学法与教材编写3. 应用语言学与专业英语翻译- 语言与社交媒体- 专门用途语言与专业英语翻译- 应用语言学与教育三、师资力量上海师范大学拥有一支优秀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了一批专职教授和副教授。
许多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并在国内外学术领域享有盛誉。
他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科研成果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们积极参与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
他们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获得了多项科研项目的资助。
这些科研成果的取得为该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五、就业前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毕业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学知识和应用能力,他们可以在各个领域从事翻译、教育、媒体传播、国际交流等工作。
毕业生可以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外企、媒体等单位就业,也可以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六、实践教学与国际交流上海师范大学注重实践教学和国际交流。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专业介绍英语学院本科生教育有2个专业:1,英语语言文学2,翻译学(英汉双语翻译和多语种翻译)英语学院的本科教育专业特色为:语言、文学、翻译和文化。
硕士研究生教育有2个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6个研究方向:1)语言学研究2)文学研究 3) 翻译学研究 4) 教学法研究5)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研究6)测试学研究英语学院目前设有“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和“翻译专业”两个本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翻译专业是教育部今年批准设立的新专业,旨在培养英语高级口译、笔译人才和复语翻译(即多语种翻译)人才。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和“翻译专业”共同开设了以下专业必修课程:基础英语综合课、高级英语综合课、英语泛读、英语视听说(I、II)、英语语音、英语口语、基础英语语法、英美概况、美国文学小说选、英国文学史、口译、翻译等。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还开设以下课程:词汇学、英语应用文写作、高级英语视听说、英语影视、英语理论语法、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修辞学、语言学、应用文翻译、美国诗歌选读、圣经故事、美国短篇小说选读、英国短篇小说选读、美国历史、英语报刊选读、英语文体学等。
“翻译专业”还开设以下课程: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中国外交史、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讲座、口译基础、笔译基础、交替口译、接续口译、同声传译、文体翻译、文学翻译、应用文翻译、文献翻译研究与实践、西方翻译理论概要、翻译理论与技巧、口译理论与技巧、语言与翻译等。
此外,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可再选修本校和跨校的其他专业的有关课程。
学生就业英语学院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遍布世界各地。
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英语学院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肯定和高度赞扬。
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教育及导师简介一、学院发展概况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发轫于1965年上海海运学院设置的英语和法语两个本科专业,1978年成立外语系,2004年升格为学院,至今已经走过近半个世纪的不平凡历程。
半个世纪以来,学院由初创时期的45名学生和10余名专任教师,发展到了今天的两个硕士学位点(8个研究方向)、英语和日语两个本科专业及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点,在院学生数约1200人(含外国留学生近200人),专任教师120余人;学院现设有英语一系、英语二系、英语三系、日语系、大学英语教学部、汉语言文化中心、公共外语教研室、对外汉语教育中心、语言与文化研究所、翻译学研究所、英汉对比与应用研究所、国际航运(商务)英语研究所、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所、PCEC浦东外语培训部及教育部日本语能力考试中心等机构。
多年来,学院凭借学校外向型的性质及对外语学科一以贯之的重视,以本科教学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始终遵循“加强基础,办出特色,体现强项”的建设方针,开拓创新,谋求发展,在人才培养、专业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以及对外交流和合作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显著的成绩,在上海市乃至全国兄弟院校中赢得了较好的声誉。
经过几十年的创业与奋斗,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均有长足发展。
2005年,上海市教委对我院进行硕士点学科评议,九项测评指标均以优秀通过。
2006年10月,教育部对我院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估,结论为优秀。
同时成为国内有资格授予该专业硕士学位的仅有的两所院校之一。
经过三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院研究生教育现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两个硕士点,共8个研究方向。
硕士学位点之一: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自1979年招生以来,已培养了大批翻译专业的硕士,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研究方向多样化,学术成果显著,学科梯队结构完整合理。
该专业的指导教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在国内同类以及相近学科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研究成果在学界产生了有较大影响,他们十分注重培养质量,教学认真负责,论文指导要求严格。
上外考研高翻学院介绍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始建于2003年,是我国首批翻译专业硕士培养单位。
学院以培养高水平、应用型翻译人才和翻译研究人才为目标,致力于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以培养出我国急需的高等级翻译人才和翻译研究人才。
上外考研高翻学院英语笔译专业设置介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学制2.5年,旨在培养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翻硕笔译专业:以培养高级专业笔译人才为目标。
包括:公/商务笔译方向、专业编译和法律翻译。
上外高翻学院英语笔译专业报录比•报录比大约是6比1,每6个人录取1个人报考年份全国报考人数全国录取人数报录比推免录取录取总数15373429:1266814293545:1227613191287:1184612155276:11239上外高翻学院英语笔译专业——主要课程•课程主要分为三大类:专业方向课、公共必修课和专业知识课(理论与百科)•除公共必修课外,主要包括:专业笔译、法律及经贸翻译、基础口译、国际经济学、中国文化概要、中西翻译简史、翻译概论、西方文化概要、法律基础、中国文化通论、西方文化概要、国际经济学等。
上外高翻学院英语笔译专业——师资力量•拥有一批学术功底深厚的权威专家和学者,如柴明颎教授,谢天振教授,戴惠萍教授、司徒罗斌教授等;还有一批国际译学界知名的兼职教授,如著名口译研究专家Daniel Gile教授等。
•拥有一支从事高水平口笔译实践和教学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如教授口译课程的戴惠萍教授(美籍)和司徒罗斌教授(法籍)均为AIIC会员,戴惠萍教授还曾是联合国资深口译专家;教授笔译课程的姚锦清教授(加籍)和董翔晓教授(美籍)均为资深翻译专家;教授法律及经贸翻译的冯国扶教授曾任台湾万象和上海创凌科技翻译有限公司的总裁。
•拥有一批训练有素、具备相当实践与教学经验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力量;学院还有一支朝气蓬勃、从事专业口笔译教学和理论研究的青年教师队伍。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Foreig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070211)●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适应性,在科学和管理上能作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4、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点旨在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基础理论及系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研究生。
本专业以应用语言学学科为基础,具有多学科交叉、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特点。
实现输送攻读博士学位学生和培养大学、中学英语师资队伍的多目标培养机制。
他们对有关的学科目前状况及发展趋势有全面和透彻的了解。
他们应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和发表有个人见解和客观分析的论文及著作。
此外,他们应该掌握至少一门第二外语及具备运用计算机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
5、本专业的主要内容:(二)研究方向1、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蔡龙权男,博士教授(硕士导师)程星华男,硕士教授(硕士导师)2、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李永宁女,硕士副教授(硕士导师)武成男,硕士副教授(硕士导师)3、翻译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李照国男,博士教授(硕士导师)谭卫国男,硕士教授(硕士导师)金辉男,硕士副教授(硕士导师)(三)学制三年(修满规定学分、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培养时间不得少于两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1、必修课程:Compulsory Subjects(1)学位公共课程Foundational Subjects for All Students:(需修满10学分)第二外国语(Second Foreign Language)(4学分)科学技术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学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2学分)计算机基础(Basics of Computer)(2学分)(2)学位专业课Specialist Subjects & Options学位基础课:Specialist Subjects (需修满9学分)外语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Methodology for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and Academic Writing(3学分)英美文学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3学分)语言学Linguistics(3学分)学位专业课:Specialist Options (需修满6学分)语音学Phonetics(2学分)句法学Syntax(2学分)语义学Semantics(2学分)语用学Pragmatics(2学分)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2学分)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2学分)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学分)翻译理论与实践Theories and Practice on Translation(2学分)实用文本翻译Translation of Practical Texts(2学分)外语教学法研究Theory and Practice in ELT(2学分)语料库语言学Corpus Linguistics (2学分)2、选修课程Optional Subjects (需修满6学分)文化与语言Language and culture(2学分)功能语法Functional Grammar(2学分)隐喻研究Research of Metaphor(2学分)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2学分)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2学分)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2学分)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2学分)课程与教材设计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aterials(2学分)英语语言测试English Language Testing(2学分)中西翻译理论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2学分)注:一专业与方向的学位专业课程均可作为另一专业与方向的选修课程,学分均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