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0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17
山 西建筑SHANXT ARCHITECTURE第47卷第13期2 2 2 1年7月Vof 47 No. 13J u O2221・ 87 ・DOI :3. 1373/j. ckk 1029-6825.2221.13.231C34混杂再生骨料自密实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梁家纶贾艳东(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辽宁锦州121021)摘 要:采用改进的全计算法,用含红砖的混杂骨料设计C34混杂骨料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通过调整粗骨料和细骨料的用量找到最佳配合比,在搅拌过程中测试了混凝土的性能和28 /立方体抗压强度。
结果表明,C32混杂骨料自密实再生混凝土 的砂率宜控制在51.9% ~54.6%之间,浆体体积宜控制在0.377 m 3/m 3 ~0.4 m 3/m 3 ,搅拌过程中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并 且很少发生泌水。
C32混杂骨料自密实再生混凝土( S4组除外)的28 U 立方体抗压强度在31.2 MP u ~ 36. 3 MP u 之间,基本满足 C32混凝土强度的要求。
关键词:昆杂骨料,自密实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力学性能中图分类号:TU5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309-0825 (2001) 13-4087-440引言自密实混凝土(SCC )是指利用自身重力,使骨料完全填充模板的混凝土,即使结构复杂也可以无须振捣就 可完全填充,并且具有出色的骨料流动性[]。
再生混凝土是指拆除废旧建筑物后,将剩余的混凝土进行粉碎和 筛分而形成的再生骨料,来代替天然骨料而制成的混凝土2。
在我国现有建筑物中,红砖是主要的建筑材料之 一,这导致拆除建筑废料时破碎的红砖占很大比例。
这 些碎红砖混在废弃混凝土中,在分选的过程中很难与废弃混凝土块分离,导致一定比例的碎红砖不可避免地混入生产出的再生粗骨料中⑶。
对含有红砖的混杂再生 骨料的特点和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方法,对混杂骨料自密实再生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和相关力学性能研究。
精心整理安徽建筑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文献综述一、自密实混凝土简介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如水泥)和各种矿物掺合料、骨料(如砂石)及水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合形成混合物,经过一定时间的凝结硬化,形成具有力学性能的人造石材。
自密实混凝土(Self-ConsolidatingConcrete简称SCC)是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流动、密实,即使存在致密钢筋也能完全填充模板,同时获得很好均质性,并且不需要附加振动的混凝土。
工作奠定了基础。
1、国内对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国内对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开始于90年代初期。
1987年冯乃谦教授提出了流态混凝土概念,奠定了这一研究的基础。
1993年,北京城建集团构件厂在研制出C60-C80大流动性高强度混凝土的基础上开始着手于免振捣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制,于1996年获得了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的国家专利。
之后,中建一局、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及深圳、济南、天津、宁夏等地陆续有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于工程实践的报道。
2003年广州西卡建筑材料公司天津分公司先后在天津和北京举办“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研讨会”,推动了津京地区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
此外,清化大学的廉慧珍教授、覃维祖教授、武汉工业大学的马保国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巴恒静教授、福州大学的郑建岚教授、中南大学的谢友均教授、山东建工学院的李志明教授以及江苏建材研究院、天津3、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现状目前,自密实混凝土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民用建筑、道路、桥梁、隧道及水下工程、预制构件中,国内也已有自密实混凝土用于特殊结构施工报道,如大型爆炸洞、水工建筑物、窄径深孔井桩、钢管混凝土等。
加拿大、英国有报道通过高掺量粉煤灰生产出28天强度为28-46MPa和30-35MPa的自密实混凝土;世界上跨度最大(主跨1990m)的悬索桥一明石海峡大桥工程是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成功应用的典范。
明石桥的2个锚锭分别使用了24万m3m和15万m3m强度为25MPa的自密实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020年09月15日1 前言自密实混凝土是具有很高流动性而不离析,不泌水,能不经振捣完全依托自重流平并充满模型和包裹钢筋的新型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与一般混凝土相较具有众多优势:(1)自密实混凝土由于免振,可节省劳动力和电力,提高施工效率;(2)改善工作环境,免去振捣所产生的噪音给环境及劳动工人造成的危害;(3)增加了结构设计的自由度,可用于浇筑成型形状复杂、薄壁和配筋密集的结构;(4)有效解决传统混凝土施工中漏振、过振,幸免了振捣对模板冲击移位的问题;(5)大量利用工业废料做掺合料,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提高混凝土耐久性;(6)降低工程整体造价,从提高施工速度,减少操作工人,延长模板利用寿命,结构设计优化等方面降低工程本钱。
目前,自密实混凝土要紧应用于民用高层轻型墙体结构和工业工程中附属装配式构件、预制构件、钢筋密集的框架梁柱及料仓、漏斗、二次注浆等。
2 施工预备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原理配制自密实混凝土的原理是通过外加剂、胶结材料和粗细骨料的选择与搭配和精心的配合比设计,将混凝土的屈服应力减小到足以被因自重产生的剪应力克服,使混凝土流动性增大,同时又具有足够的塑性粘度,令骨料悬浮于水泥浆中,不显现离析和泌水问题,能自由流淌并充分填充模板内的空间,形成密实且均匀的胶凝结构。
因此,在配制中要紧应采取以下方法:借助以萘系高效减水剂为要紧组分的外加剂,可对水泥粒子产生强烈的分散作用,并阻止分散的粒子凝聚,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降低。
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应不低于25%,而且应具有必然的保塑功能。
掺加适量矿物掺合料能调剂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提高塑性粘度,同时提高拌合物中的浆-固比,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使混凝土匀质性取得改善,并减少粗细骨料颗粒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混凝土的通阻能力。
掺入适量混凝土膨胀剂,减少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同时提高混凝土粘聚性,改善混凝土外观质量。
C30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实验报告学号: 2010010131班号:结 02实验日期: 2011.11.12实验者:陈伟同组人:吴一然一、实验目的1、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
2、了解水灰比和砂率等对混凝土新拌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
3、了解矿物掺和料和减水剂等对新拌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发展历程的影响。
4、了解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
5、学习如何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基本性能。
6、为混凝土力学性能实验准备试件。
二、实验相关知识和原理㈠自密实混凝土:1.简介: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可以定义为:混凝土能够保持不离析和均匀性。
不需要外加振动完全依靠重力作用充满模板每一个角落、达到充分密实和获得最佳的性能。
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挪威建造混凝土结构海上石油平台,由于配筋密集且结构庞大,无法对混凝土振捣,所配制使用的混凝土实际上是依靠重力密实。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学者首先提出自密实混凝土的概念,当时所面临的情况:混凝土耐久性在日本受到高度重视。
但由于缺乏熟练工人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不能保证混凝土完全密实成为导致耐久性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就需要一种非常容易实现密实的混凝土一自密实混凝土。
“自密实”概念形成后。
研究与应用迅速展开,很快成为一种实用的、施工性能非常优良的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被称为“近几十年中混凝土建筑技术最具革命性的发展”,因为自密实混凝土拥有众多优点:·保证混凝土良好的密实。
·提高生产效率。
由于不需要振捣,混凝土浇筑需要的时间大幅度缩短,工人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需要工人数量减少。
·改善工作环境和安全性。
没有振捣噪音,避免工人长时间手持振动器导致的“手臂振动综合症”。
·改善混凝土的表面质量。
不会出现表面气泡或蜂窝麻面,不需要进行表面修补;能够逼真呈现模板表面的纹理或造型。
·增加了结构设计的自由度。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5.1 配合比设计基本规定5.1.1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结构物的结构条件、施工条件以及环境条件所要求的自密实性能进行设计,在综合强度、耐久性和其他必要性能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实验配合比。
5.1.2 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性能的确认应按本规程第4.1.2、4.1.3条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性能等级及相对应的使用范围进行。
5.1.3在进行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调整时,应考虑水胶比对自密实混凝土设计强度的影响和水粉比对自密实性能的影响。
5.1.4 配合比设计宜采用绝对体积法。
5.1.5 对于某些低强度等级的自密实混凝土,仅靠增加粉体量不能满足浆体粘性时,可通过试验确认后适当添加增粘剂。
5.1.6 自密实混凝土宜采用增加粉体材料用量和选用优质高效减水剂或高性能减水剂,改善浆体的粘性和流动性。
5.2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5.2.1 使用材料应按下列原则进行选择:1 粉体的选定粉体应根据结构物的结构条件、施工条件以及环境条件所需的新拌混凝土性能和硬化混凝土性能选定。
2 骨料的选定骨料应根据新拌混凝土性能和硬化混凝土所需的性能选定。
3 外加剂的选定所选用的外加剂应在其适宜掺量范围内,能够获得所需的新拌混凝土性能,并对硬化混凝土性能无负面影响。
5.2.2初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和单位体积粗骨料量1)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
2)单位体积粗骨料量可参照表5.2.2选用。
2单位体积用水量、水粉比和单位体积粉体量1)单位体积用水量、水粉比和单位体积粉体量的选择,应根据粉体的种类和性质以及骨料的品质进行选定,并保证自密实混凝土所需的性能。
2)单位体积用水量宜为155~180kg。
3)水粉比根据粉体的种类和掺量有所不同。
按体积比宜取0. 80~1.1504)根据单位体积用水量和水粉比计算得到单位体积粉体量。
单位体积粉体量宜为0.16~0.23m³。
5)自密实混凝土单位体积浆体量宜为0. 32~0.40m³3 含气量自密实混凝土的含气量应根据粗骨料最大粒径、强度、混凝土结构的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宜为1.5%~4.O%。
C30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含计算过程)C30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试设计XX桥梁构造砼配合比,工程位于气候温和地区,要求配制混凝土标号为C30防水,坍落度30mm-50mm,得到数据如下:一、材料水泥:XXXX牌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比重为3.1g/cm3,容重1.3g/cm3。
砂:中砂,级配良好,细度模数mx=2.53,其他性能均符合要求。
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级配合格,空隙率为42.19%,压碎值6.37%,其他性能均符合要求。
水:地下饮用水。
二、配合比设计(假定容重法)1.假定C30防水混凝土容重为2400kg/ m3。
2.确定混凝土的试配强度:Rh= RD+ t0σ=30+1.645×5=38.2Mpa3.计算水灰比:根据C30防水和S8查表3-6-30取W/C=0.50,按耐久性要求取W/C=0.50。
4.确定用水量:根据坍落度要求30mm-50mm,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选定混凝土用水量W0=190kg/m3。
5.确定水泥用量:C0= W0/(W/C)=190/0.50=380190kg/m36.计算砂率SP=K(PS×Ng)/(PS×Ng+Pg)×100%=33%根据坍落度,取SP=38%........C30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试设计XX桥梁构造砼配合比,工程位于气候温和地区,要求配制混凝土标号为C30防水,坍落度30mm-50mm,得到数据如下:一、材料水泥:XXXX牌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比重为3.1g/cm3,容重1.3g/cm3。
砂:中砂,级配良好,细度模数mx=2.53,其他性能均符合要求。
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级配合格,空隙率为42.19%,压碎值6.37%,其他性能均符合要求。
水:地下饮用水。
二、配合比设计(假定容重法)1. 假定C30防水混凝土容重为2400kg/ m3。
2. 确定混凝土的试配强度:Rh= RD+ t0σ=30+1.645×5=38.2Mpa3. 计算水灰比:根据C30防水和S8查表3-6-30取W/C=0.50,按耐久性要求取W/C=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