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混悬液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 格式:ppt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51
专家共识多学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2016年版)Chinese Expent Consensus Statement on Multi-disciplinary Perioperative Airway Management (2016 Version)多学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2016年版)专家组【关键词】 围手术期气道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DOI: 10.7507/1007-4848.20160156基金项目: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围手术期气道管理是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 er surgery ,ERAS )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胸外科,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率及死亡风险、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医疗费用。
2012年《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 [1]有效推动了我国胸外科领域围手术期气道管理的临床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此背景下,结合文献及气道管理在国内外开展的实际情况,多学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项目专家组将2012年共识[1]更新升级,以进一步规范并促进多学科模式下的气道管理理念在国内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1 术前危险因素、风险评估及防治措施1.1 术前危险因素术前危险因素需综合考虑患者身体状况及既往病史,主要包括以下9个方面。
1.1.1 年龄 年龄>65岁。
1.1.2 吸烟 吸烟指数大于400年支患者。
1.1.3 气管定植菌 高龄(≥70岁)或吸烟史(≥800年支)或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患者,气管内致病性定植菌发生率显著增高[2]。
1.1.4 哮喘或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igh response ,AHR )[3]。
1.1.5 肺功能临界状态或低肺功能 其定义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 <1.0 L 和一秒率(FEV 1%):50%~60%或年龄>75岁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 ) 50%~60% [4]。
氧气雾化吸入对胸外科术后老年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周鑫(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 400010)【摘要】目的 对氧气雾化吸入对胸外科术后老年患者的影响及护理措施进行探析。
方法 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老年患者纳入观察中,基于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术后均给予积极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同时给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并配合相应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4%,对照组为21.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5d测评,研究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胸外科术后进行氧气雾化吸入,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且可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临床意义重大。
【关键词】氧气雾化吸入;胸外科术后;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20.124.02胸外科术一般以开胸术多见,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尤其是老年患者,因体质较弱,肺脏功能减弱,术后更易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不仅增加患者疼苦,还影响手术效果和预后。
为此,须采取积极有效方法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1]。
目前,氧气雾化吸入已广泛应用到胸外科术后患者康复治疗中。
本文主要对我院接治的110例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治疗进行研究,探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及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10例胸外科术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术前检查排除禁忌症,患者对治疗知情并同意,且对治疗药物无过敏史[2]。
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凝血机制障碍、免疫系疾病及不配合等患者;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基于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
其中,研究组:男患者31例,女患者24例;62~75岁,平均(67.4±2.2)岁;手术类型:肺叶切除术10例,肺修补术7例,肺癌根治术23例,纵隔肿瘤术9例,其他6例。
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对围手术期肺癌合并中重度COPD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余祖滨; 卢潇; 王静思; 郑鸿; 侯兵; 陈伟; 戴纪刚【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9(024)010【总页数】4页(P1851-1854)【关键词】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围手术期; 肺叶切除; 肺功能【作者】余祖滨; 卢潇; 王静思; 郑鸿; 侯兵; 陈伟; 戴纪刚【作者单位】400038 重庆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正文语种】中文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上升,目前居于癌症死亡第一位,肺叶切除手术是肺癌治疗的首选方式[1-2]。
随着大气污染的持续加重以及长期吸烟等危险因素的诱导,临床上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患者越来越常见,尤其是中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者,因肺功能储备差,丧失了手术机会[3]。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等特点,是合并COPD 等肺功能较差患者的理想手术方式,能促进患者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4]。
肺癌合并中重度 COPD患者围手术期通过药物治疗,如何有效控制症状,降低微创肺叶切除手术并发症风险,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尚缺乏系统性研究[5-6]。
布地奈德混悬液是一种新合成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能抑制气道的炎性反应,局部抗炎效果强[7]。
本研究将选取肺癌合并中重度COPD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异丙托溴铵,观察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呼吸道分泌物量,以及气道炎症指标,血气指标和肺功能变化,评价联合使用布地奈德和异丙托溴铵在肺癌合并中重度 COPD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患者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因肺癌合并中重度COPD,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在术前经过穿刺确定为非小细胞肺癌,且当患者FEV1/FVC<70%,30%<FEV1<80%被定义为中重度COPD。
吸入布地耐德混悬液对全麻术后病人气道的保护作用程爱斌①刁增利②尚秀娟③安立红④(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063000)【摘要】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探讨吸入布地耐德混悬液对全麻术后病人气道保护作用。
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全麻术后入我科的患者406例,随机分为地塞米松治疗组和布地奈德治疗组。
地塞米松治疗组:拔管前10min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静脉注射一次;布地奈德组:拔管前30min开始给予布地奈德1mg氧驱动雾化吸入,然后每隔10min吸入一次,共3次。
拔管前后30min,分别对两组病人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浆,-80℃保存,以备检测CRP、IL-6水平;同时检测静脉血糖水平。
结果:虽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对拔管前后全身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无差异性(P》0.05),但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后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 0.05)。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后拔管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 0.05)。
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可以有效预防全麻手术拔管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布地奈德混悬液;气管插管拔管后;气道保护The airway protective effect of budesonide after general anesthesiaCHENG Ai-bin1, DIAO Zeng -L i 2, SHANG Xiu-juan 3, ANLi-hong 4The department of Intensive care unit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 BEI UNITED UNIVERSITY 063000Abstract:【Objective】By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To explor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budesonide after general anesthesia disease.【Methods】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1, 406 cases after general anesthes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dexamethasone group and budesonide group. Dexamethasone treatment group: 10min before extubation,giving dexamethasone injection10mg intravenously once; budesonide group: 30 minutes before extubation, to give the budesonide 1mg oxygen atomizing inhalation, and then every 10min inhalation, 3 times total. 30min before and after extubation, peripheral venous blood was collected respectively,then separated plasma at -80 ℃to prepare for the detection of CRP, IL-6 levels; blood glucose was tested simultaneously.【Conclusion】Budesonid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 after anesthesia extubation.Key words budesonide;tracheal extubation; airway protection.气管痉挛、喉头水肿、声音嘶哑等是全麻手术气管插管拔管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布地奈德混悬液在鼻内镜围手术期的应用观察陈雪松【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布地奈德混悬液局部应用在鼻内镜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2014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鼻窦炎患者60例。
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的原则将本组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鼻喷激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鼻喷剂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局部治疗,后评估分析两组患者鼻窦粘膜的恢复情况和VAS评分情况。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8周的鼻窦粘膜评分以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研究表明,布地奈德混悬液局部应用对于鼻内镜鼻窦围手术期患者的鼻粘膜恢复具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30)003【总页数】2页(P151-152)【关键词】鼻内镜;鼻窦炎;布地奈德混悬液;围手术期;临床应用【作者】陈雪松【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中医院耳鼻喉科,江苏如东226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87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鼻科疾病,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性,因此,长期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威胁,同时还可能该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鼻内镜鼻窦外科手术很大程度增加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治愈率[1]。
这种手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目前,有关本病的研究也出现很多,本文特针对布地奈德混悬液在鼻内镜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详细的分析结果见下文。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2014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鼻窦炎患者60例。
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的原则将本组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例30例,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21~69岁,平均年龄为(42.35±2.95)岁,病程在1~19年,平均病程为(5.02±1.35)年;单侧病变患者11例,双侧病变患者19例,17例患者伴有息肉,13例患者不伴有息肉;研究组:病例30例,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22~70岁,平均年龄为(43.02±3.01)岁,病程在1~20年,平均病程为(4.95±2.31)年;单侧病变患者13例,双侧病变患者17例,15例患者伴有息肉,15例患者不伴有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