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产销决策
- 格式:pdf
- 大小:4.78 MB
- 文档页数:24
一、销售方式1、另设销售公司销售通过不同的销售方式,可以改变营业税的计税基础,同时也改变了土地增值率,从而降低了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等应缴税费,提高了盈利空间。
筹划案例金地•名座开盘销售前,计划以14000元/平方米的单价销售商品房(普通住宅),总面积为4200.2,预计收入为5880万,扣除项目金额成本约为3600万。
筹划过程方案一:甲企业自己销售房屋:应纳营业税=5880×5%=294(万元)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294×(7%+3%)=29.4(万元)由于印花税列入管理费用,包含在扣除项目金额中,不另外计提土地增值额=5880-3600-294-29.4=1956.6(万元)土地增值率=1956.6÷3923.4=49.87%<50%,则土地增值税以30%的税率增收速算扣除数为0 土地增值税=1956.6×30%=586.98(万元)应纳所得税=(5880-3600-294-29.4-586.98)×25%=342.41(万元)税后净利润=5880-3600-294-29.4-586.98-342.41=1027.21(万元)方案二:可以成立房产销售代理公司和服务、咨询、广告等服务型公司。
为了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新办的服务性企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
作为房地产企业,完全可以办一些服务性的企业,比如销售代理、服务、咨询、广告这样的公司,把楼盘的销售工作剥离到销售代理服务公司去做,从而争取到优惠政策。
金地集团设立独立核算的销售子公司,首先以11000元/平米的价格将该商品房销售给销售公司,销售收入为4620万元,销售公司再以14000元/平米的对外销售,销售收入为5880万元。
甲企业:应纳营业税=4620×5%=231(万元)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231×(3%+7%)=23.1(万元)土地增值额=4620-3600-231-23.1=765.9(万元)土地增值率=765.9÷3854.1=19.87%<20%,按规定免征土地增值税应纳所得税=(4620-3600-231-23.1)×25%=191.48(万元)税后净利润=4620-3600-231-23.1-191.48=574.42(万元)子公司其销售子公司实现销售利润1260万元,因非房地产开发企业,不能加计20%扣除,且不能享受普通标准住宅增值率20%之内免税政策。
税务筹划建议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税务筹划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效的税务筹划不仅可以降低税负,提高经济效益,还能确保税务合规,避免潜在的税务风险。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税务筹划建议,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企业税务筹划(一)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国家为了鼓励某些行业或地区的发展,会出台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应密切关注这些政策,并根据自身的业务情况,积极争取享受相关优惠。
例如,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给予 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对于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100 万元的部分,减按 1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 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应确保自身符合相关条件,并及时办理优惠申请手续。
(二)优化企业组织形式企业在设立时,可以根据业务特点和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
例如,有限责任公司和合伙企业在纳税方面存在差异。
有限责任公司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股东在分配利润时还需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合伙企业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合伙人按照“先分后税”的原则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果企业预计盈利水平较低,或者合伙人主要为自然人,合伙企业可能是更优的选择。
(三)合理安排资产折旧和摊销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可以按照规定进行折旧和摊销。
通过选择合适的折旧和摊销方法,可以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合理调整成本费用的列支时间,从而影响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例如,对于技术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提前将资产成本分摊到各期,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四)重视税务成本核算企业应建立健全税务成本核算制度,准确核算各项税务成本。
在进行业务决策时,充分考虑税务因素对成本和利润的影响。
例如,在采购环节,比较不同供应商的含税价格和税率,选择综合成本最低的供应商;在销售环节,合理确定销售价格和结算方式,避免因税务问题导致利润损失。
(五)加强税务风险管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税务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税务问题。
税收筹划的方法有哪些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当存在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以税收政策为导向,通过投资、理财、组织、经营等事项的事先安排和策划以达到税后财务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
你知道税收筹划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吗?接下来就由的小编为你讲解相关知识。
(一)筹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不同的筹资方案其税负轻重存在差异,这便为纳税人进行筹资决策中的税收筹划提供了操作空间。
1.债务比例的确定利用债务筹资,纳税人不仅可以获得利益收益额,即(息税前投资收益率-负债成本率)×负债总额×(1-所得税率);而且负债利息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与不能作为费用支出只能以税后利润中分配的股利支付相比,负债筹资可以少缴所得税,获得节税收益。
因而在息税前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成本率的情况下,提高负债比例,便可获得更多的上述两种收益,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水平。
但也不是负债越多越好,因为随着负债比例的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会增大,甚至发生债务危机。
债务筹资的税收筹划就是要尽可能找出最适合的负债比例。
2.融资租赁的利用通过融资租赁,纳税人不仅可以迅速获得所需的资产,保存举债能力,更主要的是租入的固定资产可以计提折旧,折旧作为成本费用,减少了所得税的征税基数,少纳所得税,而且支付的租金利息还可在所得税前扣除,进一步减少了纳税基数。
因此,融资租赁的节税收益是非常明显的。
3.筹资利息的处理根据税法规定,企业筹资的利息支出,凡在筹建期发生的,计入开办费,自企业投产营业起,按照不短于五年的期限分期摊销;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计入财务费用,其中与购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是有关的,在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以前,计入购建资产的价值。
而计入财务费用便可一次性全额抵减当期收益,计入开办、或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价值,则要分期摊销,逐步冲减以后各期收益。
其区别在于计入财务费用可以尽快扣除筹资利息,减少风险,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相对节税。
企业销售增值税税务筹划的策略与建议李盼(北京轨道交通技术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71)摘要: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企业对于销售增值税的税务筹划工作给予了充分重视,开始积极探索出合理的税务筹划方式,提升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由于不同企业餉销售方式也是不同的,因此企业销售增值税在进行税务筹划的时候,具有灵活■多样的特征,同时不同销售形式,带来的纳税负担也不同。
因此,本文基于不同的纳税情况,制定了合理的税务筹划建议,并且提出了合理解决纳税筹划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企业销售;增值税;税务筹划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30-0175-03增值税属于流转税的一种,当前的增值税在体制上朝着公平、不重复的方向发展,具有灵活和透明的纳税原则,对企业纳税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促进作用。
企业在实际的运行中,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销售增值税,除了需要了解自身的纳税义务之外,同时也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合理税务筹划减少企业纳税金额。
这不仅是保证企业能够获得更多销售效益的基础,同时也是在当前全新的纳税形势下,保证企业自身能够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纳税统筹需要注重的几个方面1.纳税身份在实际的纳税规定中,对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有所区别,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销售金额控制的不同。
小规模的纳税人需要保证连续12个月的总体销售额不能够超过最高金额,如果超过需要转为一般纳税人进行纳税,而一般纳税人没有销售金额上的限制「口。
二是税率的不同。
我国现行增值税属于比例税率,根据应税行为一共分为13%、9%、6%、0%四档税率,以及5%、3%两档征收率,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
但是近几年我国实行的增值税政策发生了一些变化,在纳税身份的认定方面,根据2019年4月1日起实行的相关政策公告可以了解到,当前一般纳税人发生增值税的应税销售行为或者是进口货物时,原来适用16%的现在改为13%,原来适用10%的现在调整为9%。
【老会计经验】税收筹划模型(一):固定抉择模型税收筹划的过程,其实是对纳税方案进行抉择的过程。
当纳税人完成同一任务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纳税方案的时候,应当进行计算、比较和选择。
在纳税方案尚未实施以前,应当设计未来,从备选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在自觉或不自觉实施某套纳税方案以后,如果发现更好的纳税方案,应当改变现状,用新纳税方案替代原纳税方案,从而实现税收利益及经济利益最大化。
税收筹划模型是连接税收筹划目标与技术的纽带。
对纳税方案进行抉择的过程中,总是要运用简单的或复杂的数学模型,不管你是否意识到。
实用的税收筹划模型有:固定抉择模型、相机抉择模型、集团抉择模型和纳税禁区模型。
绝大部分税收筹划案例,可以运用上述一种或多种模型而得以解决。
一、固定抉择模型概念固定抉择模型,或称有效税收筹划模型,是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税收筹划模型。
它是通过确定纳税人与交易相关的全部税收成本与收益、与交易相关的全部非税成本与收益,帮助纳税者确定与评估最优税收策略的数学模型。
1、目标设置:税收筹划的最终目标是经济利益最大化,经济利益包括税收利益和非税利益。
非税利益是不考虑税收的经济利益,即税前利益(I);税收利益与纳税额(T)相反,用(-T)表示;经济利益用B表示。
则:B= I (-T)=I-T经济利益最大化体现为以下层层递进的三个方面:税后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或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股东财富或企业价值最大化。
因此,税后利益的衡量指标有:税后利润E,每股盈余EPS,税后净现值ATNPV。
税收筹划的目标是通过纳税最小化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
2、基本步骤:(1)运用模型确定可供选择的纳税方案;该步骤是最具创造性的一步,也是最艰难的一步。
完成一项任务,人们有时会认为只有一条路可走,或者说只发现一套纳税方案,因此,我们要熟悉经济活动,并开动脑筋想办法,运用发散思维,另辟蹊径,寻找新的纳税方案,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计算与比较各纳税方案的税额或税后利益;该步骤要运用税法实务知识计算与比较各纳税方案的税额,运用财务与会计知识计算与比较各纳税方案的税前利益与税后利益。
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电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降低企业税负,提高市场竞争力,本文针对家电销售企业,提出以下税收筹划方案。
二、税收筹划原则1. 合法性原则:遵循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确保税收筹划方案的合法性。
2. 合理性原则: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
3. 效益性原则:降低企业税负,提高经济效益。
4. 可操作性原则:税收筹划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实施。
三、税收筹划方案1. 优化采购渠道(1)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争取优惠政策,降低采购成本。
(2)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如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关税减免等,降低采购成本。
2. 优化销售渠道(1)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高销售额,增加增值税发票开具数量,充分利用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
(2)开展促销活动,如折扣、赠品等,降低销售额中的含税部分,减少增值税税负。
3. 合理确定销售价格(1)根据市场需求,合理确定销售价格,避免因定价过高而造成增值税税负增加。
(2)采用含税价格销售,降低增值税税负。
4.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1)关注国家出台的针对家电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降低税负。
(2)充分利用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如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税、减半征收等。
5. 优化财务核算(1)加强财务核算,确保各项费用真实、合法、合规,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
(2)合理归集成本费用,提高进项税额抵扣比例。
6. 利用税收筹划工具(1)利用税收筹划软件,进行税收预测和分析,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2)聘请专业税务顾问,为企业提供税收筹划咨询服务。
四、实施与监控1. 制定税收筹划方案实施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2. 建立税收筹划方案监控机制,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3. 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确保税收筹划方案符合国家税收法律法规。
五、总结通过以上税收筹划方案,家电销售企业可以有效降低税负,提高经济效益。
税务筹划方案税务筹划方案是企业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税收安排、税务优惠政策的运用以及利用税收法律规定的灵活性等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税负,实现税务成本的最优化。
税务筹划方案的制定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企业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财务管理、投资决策等,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方案,企业可以有效的提高利润水平,增强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税务筹划方案的核心目标是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最大化利润。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税务筹划。
首先,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了鼓励企业发展和促进经济增长,会出台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这些优惠政策,降低税负。
例如,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可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术入股等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可以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等优惠政策。
企业需要了解并合理运用这些政策,才能在税收方面获得更大的利益。
其次,通过合理的利润调整进行税务筹划。
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内部转移定价或利润调整方式,实现税务筹划的目的。
通过调整产品的价格、销售渠道的选择,合理分配企业的利润,可以达到降低税负的效果。
企业可以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利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税制的差异,合理调整利润分配,从而降低整体的税负。
再次,通过税务规划进行税负优化。
税务规划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目标,结合税法的规定,确定适合自身的税务筹划方案。
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税务筹划方案。
例如,对于国际贸易企业来说,可以利用跨境税务筹划,合理安排跨国贸易的结构,降低国际交易中的税收负担。
最后,加强税务管理,确保合规遵法。
税务筹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建立在合规的基础上。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税务管理的意识,确保企业的税务行为合规,遵守税法、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只有在合规的前提下,企业才能有效地进行税务筹划,降低税负。
销售价格的税收筹划税收筹划是企业提高经营效益、降低税收负担的重要手段之一。
销售价格的税收筹划是指企业在制定销售价格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合理调整价格结构,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纳税义务的一种筹划方式。
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企业需要合法合规、遵守国家税收政策,以确保经营的稳健性与可持续发展。
1. 定价策略与税负影响企业在制定销售价格时,需要考虑价格的合理性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要考虑税负对价格的影响。
在税收筹划中,企业可以通过巧妙的定价策略来降低税负。
首先,企业可以通过降低销售价格来减少销售税的负担。
例如,降低产品的售价可以减少其销售税的税率,从而降低销售税的实际缴纳金额。
其次,企业可以通过提高销售价格的同时提供附加值来降低税负。
例如,在产品销售中增加服务,如增加售后服务、提供产品安装或维修等,可以将部分销售额转化为服务费用,在服务费用中征收的增值税税率相对较低,从而减少商品销售税的税负。
2. 合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合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也是税收筹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符合条件,选择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以降低税负。
例如,对于小型微利企业,可以申请适用小规模纳税人政策,享受到较低的税率和更少的纳税义务,从而减少税负。
此外,根据不同行业和地区的特点,还有其他税收优惠政策可供企业选择。
例如,对于创新型企业,可以申请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少所得税的缴纳金额。
3. 合规避税与非法避税的界限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企业必须要注意合规避税与非法避税的界限。
合规避税是根据税收法律法规合理地运用税收政策进行税收筹划,以降低税负的合法行为;而非法避税则是企业通过操纵账务和虚构交易等手段,以规避税收的非法行为。
在税收筹划中,企业应当合法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尽量避免非法避税行为,以免触犯法律法规带来不良的后果。
企业可以通过与专业的税务顾问合作,确保税收筹划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4. 优化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的优化也是一项重要的税收筹划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