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中心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82.98 KB
- 文档页数:3
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血液透析技术是一种通过机器替代失去功能的肾脏,清除人体内多余的废物、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内物质平衡的医疗技术。
透析的技术日期追溯到历史的很远,人们早在古代就开始采用透析技术治疗肾衰竭等疾病。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血液透析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将从透析技术的历史、现代透析技术及其应用、透析技术的未来方向等方面着手,为读者全面介绍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一、透析技术的历史透析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000年中国的郑国就曾有过把鸡蛋装进蛇皮袋,并通过皮袋的金属质感让蛇皮袋具有类似于肾的功能,从而完成透析治疗的历史记载。
然而,真正的透析技术的建立是在20世纪初。
随着肾脏疾病的不断增多,透析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二、现代透析技术及其应用透析技术的发展,半透膜的发明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半透膜的发明使得血液通过半透膜和透析液之间发生的物质交换更为准确和迅速。
目前,透析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腹膜透析法,另一种是血液透析法。
腹膜透析法是一种通过腹膜表面透析液与血液之间的物质交换以清除血液中多余的废物、水分和电解质的透析方法。
血液透析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透析方法,治疗肾衰竭、肾小球性肾炎、多囊肾等肾脏疾病。
透析技术在临床上具有普遍的应用,可以治疗肾功能的损害,维持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命的延续。
这种技术也逐渐被扩展到了其他方面。
比如在手术中,透析技术可以帮助清除手术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废弃物质。
在救治中,透析技术可以应用于解除急性肾衰竭引起的疾病危机。
在外科手术中,透析技术可以利用切除肝脏的患者的肾脏功能,达到减轻肝脏负担的目的。
此外,透析技术也被用于治疗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三、透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透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透析器的研究和开发。
透析器是透析技术中最为核心和重要的部分之一,透析器的性能和质量决定了整个透析过程是否有效。
血液净化中心信息化解决方案血液净化中心信息化解决方案根据CNRDS的登记,目前中国血透中心有4000多家,主要是公立综合性医院中的血液透析中心,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状态,但公立医院的扩张能力有限,未来新增血透中心将主要为社会资本开办的血透中心。
预计中国需要3万家血透中心,未来的血透中心数量将大幅增加。
透析患者数量日益增长,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医院血透问题层出不穷;透析机构目前五大现状:现状1.繁:管理程序医院传统模式缺乏系统管理,无形之中造成管理程序繁琐症状日益突出现状2.工作对接医院的日常事务繁多,医务人员有限,以致于工作对接缓慢现状3.运营风险传统的运营模式缺乏合理的规划,无形之中造成运营风险高的后果现状4.经营成本资源的运用缺乏合理置配,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经营成本现状5.医患互动医患互动甚少,阻碍医患关系的缓和血液净化中心信息化解决方案某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完成了数字化血液透析系统的安装和应用云杏血透管理系统,实现了血液透析信息化管理,病人获取血透排班.检验.透析充分性等信息更便捷了,医生开药.治疗及家属陪护等候更方便了,透析环境更安静有序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感更好了。
1.自助接诊病人拿着透析卡自助签到,自主测量透析前和透析后的体重,系统自动上传患者的数据,安排患者床位,从而节约了患者的时间,方便患者进行透析。
2.有序候诊候诊区的大屏显示器自动显示当天的透析排班以及病人的实时透析状态,家属在候诊区即可了解患者的透析进度,安心等候,护士可以通过系统随时呼叫病人或陪护。
3.数据采集透析机可以实时采集透析数据,代替了原先的手工录入,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同时保障了透析数据的正确性。
4.移动医疗护士手持一台移动平板,即可对患者进行透析数据管理,进行透前评估.耗材核对.透中生命体症监控.医生查房信息核对执行.透后评估.物品清点登记.质量评价.健康宣教等一系列工作;医生通过平板电脑进行查房,病人的检验报告.检查报告一目了然,并可以通过电脑快捷地下达医嘱5.无纸化操作通过系统可以定制透析记录单.打印电子透析单,并使用电子签名,方便快捷。
血透室医生信息技术应用的创新研究《血透室医生信息技术应用的创新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也被称为“人工肾脏”。
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医生的决策和操作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然而,目前血透室的信息化程度远远不足,医生在临床操作和决策过程中,仍然依赖于纸质病历和个人经验,且存在信息共享不畅、数据积累不足等问题。
因此,探索血透室医生信息技术应用的创新研究,对提升血透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的目标与内容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血透室医生工作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血透室信息系统的建设:对血透室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评估,并针对血液透析流程特点,设计与开发适用的信息系统。
2.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开发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提供血透室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的可靠指导。
3. 智能化操作设备的研究:结合机器学习和传感器技术,研发血透设备智能化操作系统,减少操作风险,提升治疗效果。
4. 数据分析与挖掘:通过对患者数据的深度分析和挖掘,发现潜在的治疗规律和个体化治疗方法,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本研究将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医学统计学、人工智能等多种方法和技术,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工作。
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 调研与需求分析:调研国内外血透室医生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深入了解血液透析治疗的特点和需求。
基于需求分析,明确血透室信息系统建设和研究的方向。
2. 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基于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并开发符合血透室治疗流程的信息系统,涵盖电子病历、临床辅助决策等功能。
3. 智能化操作设备开发:结合机器学习和传感器技术,研发智能化血透设备操作系统,完成设备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
4. 数据分析与挖掘:收集并整理血透室医生与患者的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发现治疗规律和优化个体化治疗方法。
血液透析信息系统建设思路和方案孙磊发布时间:2021-09-10T07:32:18.655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7期作者:孙磊[导读] 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为例,讲述针对血液透析中心进行标准化和集成化的目标、方案以及步骤等。
设计和实现包含智能化排班、开具医嘱、信息数据交互等系统模块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而实现血液透析诊疗过程的高效、规范、安全、专业和标准化管理,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透析医疗服务。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湖北十堰 442008摘要: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为例,讲述针对血液透析中心进行标准化和集成化的目标、方案以及步骤等。
设计和实现包含智能化排班、开具医嘱、信息数据交互等系统模块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而实现血液透析诊疗过程的高效、规范、安全、专业和标准化管理,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透析医疗服务。
关键词:数据交互;血透系统;电子病历;共享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医疗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与应用越来越被提出更高的要求,各类信息系统也普遍在医院临床诊疗和运营管理过程中广泛应用。
血液透析中心,作为医院的一个比较特殊和独立性的平台科室,其诊疗服务模式区别于传统的门诊流程和住院流程,信息化建设程度也明显落后于其他常规流程的信息化建设效果。
近年来,血液透析患者呈现逐渐增多趋势,血液净化中心业务复杂并且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日常业务运行和管理难度大大提高;同时,国家各个相关部门对血液净化中心的医疗质量管理质控、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质量等要求也更加严格。
因此,建设一套完整全流程的信息化血液透析系统迫在眉睫。
在充分调研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工作需求和工作流程后,按照血液净化中心的工作流程、业务模式以及信息化需求,参照各类评审评级文件要求、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借助信息集成平台,实现血液血液透析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使用。
1 血透业务的现状概述及问题分析1.1 信息孤岛:透析室业务流程完全手工操作,和医院其他科室及医院其他系统无交集,为医院信息化孤岛,无法实现数据交互。
基于BS架构的血液透析患者排床管理系统开发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方法。
由于透析治疗需要定期进行,因此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排床管理非常重要,可以保证透析患者能够按时进行治疗,并且能够及时处理透析床位的使用情况。
为了更好地管理血液透析排床,开发了一个基于BS架构的血液透析患者排床管理系统。
该系统在浏览器上运行,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系统。
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1.患者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记录血液透析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
医生和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人信息来分配床位和排床。
2.排床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透析床位的使用情况,并根据患者的治疗需求自动进行床位调配。
当有新的患者需要排床时,系统会自动分配一个可用的床位,并将该床位的状态更新为“已用”。
当患者完成治疗后,该床位会被标记为空闲状态。
3.预约管理:系统可以支持患者的排床预约功能。
患者可以通过系统预约透析床位,并提前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段。
医生和护士可以查看患者的预约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床位安排。
4.排队管理:系统可以记录血液透析患者的排队情况。
当没有可用的床位时,患者可以排队等候,并根据排队顺序进行床位分配。
医生和护士可以查看排队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统计报表:系统可以生成各种统计报表,包括患者就诊情况、床位使用情况、排队情况等。
这些统计报表可以帮助医院管理人员进行决策。
该系统的开发使用了BS架构,即浏览器-服务器架构。
这种架构可以使系统具有较好的跨平台性和扩展性。
用户只需要在浏览器中输入系统的地址,就可以访问系统。
系统的服务器端负责处理用户请求,并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
基于BS架构的血液透析患者排床管理系统能够方便、高效地管理血液透析患者的排床情况,提高床位利用率,减少排队等待时间,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
该系统的开发可以使血液透析治疗更加安全、便捷。
血透中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探讨1现状及问题隐患分析因血透治疗的特殊性,血透中心对患者的管理模式即不等同于普通门诊又有别于病房,大部分医院血透中心的信息化建设非常滞后,仍然长期采用手工方式在进行患者基本信息登记、血透诊疗记录填写、历次透析记录以及各类用药治疗检查等信息的记录,已不能适应当前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需求。
存在问题和隐患包括:第一,由于血透患者需要长期进行治疗,血透患者的专科病历也无法归档进入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手工填写的既往病历及用药等信息难以实现快速调阅与跟踪。
第二,由于在血透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血透机实时指标等数据实施监测并记录,传统手工方式容易出错且效率底下。
第三,护士人工对患者进行治疗排班,不能实现对血透患者的自动排班,排班工作量大且浪费人力成本。
第四,没有信息系统支撑无法实现医护人员工作量、质控信息、科研信息的统计以及国家质控中心的数据上报。
2系统流程设计由于各家医院的血透中心规模设置、管理体制、运行模式均存在着差异性,设计合理严谨的血透治疗流程可以大大提高血透中心的工作效率。
血透患者从入科登记签到到治疗结束进行治疗评估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流程,涉及到诸多环节(如不同来源患者基本信息的采集、治疗方案的制定、透析排班、透析治疗、治疗评估等),其中各个环节的衔接很重要[1]。
如医生在确认患者治疗方案时需要知道患者既往的透析情况和最近的检验、检查、报告等信息,护士在安排上机时需要确认医生开立的医嘱、血透机器的参数等信息。
血透信息管理系统要能够全面支持血透治疗的工作流程,并满足各环节特定的功能需求。
根据血透中心发展需求,设计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
3系统架构设计血透中心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三层架构,B/S架构前台展现,按多层架构进行开发设计。
创新的技术架构,使得系统易于扩展、便于维护,采用参数化的构件方式,界面呈现和业务逻辑剥离[2]。
系统数据库选用ORCALE11G,通过WEBSERVICE和ESB技术与HIS、LIS、PACS、EMR等医院各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交互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