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玻璃基板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3
0引言玻璃基板作为液晶显示面板最关键的原材料之一,主要用作薄膜晶体管的底板和彩色滤光片,即TFT和CF。
液晶显示面板对玻璃基板有着多项指标要求,密度是其中之一,一般要求不超过2.6 g/cm3。
这个指标对于玻璃基板制造商是很容易达到的,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些质量问题与玻璃基板的密度有着紧密的联系,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玻璃基板的密度。
检测和管控玻璃的密度是一种快捷有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密度测试的标准方法规定测定密度前对玻璃样品进行精密退火,以消除玻璃内部残余应力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发现玻璃基板原片密度,对于管控玻璃基板的质量和分析解决液晶面板制程中的有关问题非常重要。
1检测和管控玻璃密度的意义(1)监控玻璃的理化性能、补正料方玻璃的理化性能必须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决定玻璃理化性能的主要是玻璃的成分和结构,因此玻璃成分需要每日都检测。
CRT玻壳的成分检测比较繁琐,需要将玻璃样品研磨成粉末,加入助熔剂熔制成玻璃片,才能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测。
制样过程中的颗粒效应、化学试剂的添加、熔样的均匀性、熔样模具的质量等都会产生一定的检测误差。
(2)监控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原料成分的变化、配料称量误差和配合料均匀度的波动、熔制工艺的波动等都可能引起玻璃密度的变化。
配料过程中的误操作、称量的精度、输送过程中的飞散损失会产生配料的误差,致使玻璃的成分发生变化,引起密度的波动。
熔制工艺中的温度波动可能导致易挥发原料的挥发率变化,从而使玻璃的成分发生变化,引起密度的波动。
(3)监控成形、退火工艺的稳定性玻璃的成形是一个从液态到固态、从高温到低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热历史对玻璃的密度有着较大的影响。
玻璃的黏度大,导热性差,使结构状态的变化大大迟于温度的变化。
玻璃从高温冷却下来,淬火(急冷)玻璃比退火(缓冷)玻璃的密度低。
一组风冷瓶子的密度比缓慢退火瓶子的密度低了0.0041 g/cm3。
{生产工艺流程}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概述液晶面板是一种重要的光电显示器件,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显示器、智能手机等各种电子产品中。
液晶面板制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艺过程,其中包括多个工序,如玻璃基板制备、涂覆对位、光罩图形化、薄膜沉积、光刻/显影、腐蚀、切割、封装等。
以下将对液晶面板制造的工艺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1.玻璃基板制备玻璃基板是液晶面板的基础材料,它需要经过清洗、切割、退火等工艺来获得具有一定尺寸和表面质量的玻璃基板。
2.涂覆对位在玻璃基板上涂覆一层透明导电膜,通常使用氧化锡,以形成液晶面板的电极结构。
涂覆过程中需要对基板位置进行精确定位。
3.光罩图形化利用光罩对涂覆的电极层进行曝光和显影处理,以形成液晶显示单元的电极和对位结构。
光罩是一种用于制造集成电路、光电设备中的图形化薄膜工艺的模具,通过光刻技术将所需图形化的图案光阻到底片上,再通过显影等工艺将多余的光刻胶去除。
4.薄膜沉积在制造液晶显示单元时,还需要在基板上沉积一层絮凝剂和一层液晶层。
絮凝剂层是为了增强液晶层的对比度和视角特性,而液晶层则是液晶显示单元的最关键部分。
5.光刻/显影在液晶显示单元上的透明导电膜和光透层上涂覆感光胶,然后通过光刻技术,在光刻胶上显影出设计好的图形化结构,以实现液晶显示单元的驱动电路。
6.腐蚀通过化学腐蚀技术,将光刻/显影得到的结构化设计清晰的电极、透明导电膜等化学材料腐蚀掉,以便于后续电路连接。
7.切割将大面积的液晶面板切割成所需尺寸的小面板,通常使用钢丝或者激光切割机进行。
8.封装将液晶显示单元和背光源、驱动电路等组装在一起,并用粘合剂进行密封,以便实现液晶面板的功能。
整个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十分复杂,需要多个工序的精密制造和严格控制。
每个工序的参数设置、材料选择、设备操作等都对最终产品的品质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液晶面板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制造工艺流程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以满足市场对更高分辨率、更低功耗、更高刷新率等要求。
液晶面板产业用玻璃基板研发制造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中国显示产业的快速发展,液晶面板的需求量逐年攀升。
玻璃基板作为液晶面板的核心组件之一,其质量和供应直接影响到液晶面板的生产和成本。
当前,中国在高端液晶面板领域仍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尤其是玻璃基板的研发和制造方面。
因此,通过自主研发和制造高品质的玻璃基板,提高国内液晶面板产业的竞争力,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
二、工作原理玻璃基板是一种高精度、高透光率、高平整度的玻璃制品,主要用于液晶面板的基底。
其制造工艺主要包括原料混合、熔融、成型、冷却、热处理等环节。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原料混合:将所需的矿物质、添加剂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2.熔融:将混合后的原料加热至高温,使其熔融。
3.成型:采用压延法或浮法等方式,将熔融的玻璃拉出并成型。
4.冷却:将成型后的玻璃基板迅速冷却,以保持其形状和性能。
5.热处理:进行高温退火和强化处理,以提高玻璃基板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实施计划步骤1.技术研究:组织专业团队,对玻璃基板的制造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掌握核心技术。
2.资金筹措:通过政府资助、企业投资等方式筹措研发资金。
3.设备采购:根据制造工艺需求,采购相应的生产设备。
4.试制:在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小规模试制。
5.产品验证:对试制的产品进行性能检测和验证。
6.规模生产:如产品性能达标,开始进行大规模生产。
7.市场推广:将产品推向市场,与液晶面板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中国液晶面板产业,尤其是针对高端液晶面板制造领域。
通过自主研发和制造高品质的玻璃基板,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推动中国液晶面板产业的升级发展。
五、创新要点1.技术创新: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攻关,掌握玻璃基板的制造核心技术。
2.工艺创新:优化制造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组织创新:建立高效的生产和管理组织,确保产品的稳定供应和品质控制。
4.市场创新:通过推广自主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产业升级和发展。
2024年TFT-LCD玻璃基板市场发展现状概述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玻璃基板是液晶显示屏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电子消费品市场的不断扩大,TFT-LCD玻璃基板市场也在快速发展。
本文将介绍TFT-LCD玻璃基板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TFT-LCD玻璃基板市场在过去几年内保持着稳定的增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TFT-LCD玻璃基板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XX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XX%。
行业发展趋势1.高分辨率需求:随着消费者对显示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高分辨率的需求逐渐增加。
TFT-LCD玻璃基板作为显示器的关键组成部分,需要提供更高的分辨率以满足市场需求。
2.增大尺寸:随着电视、显示器及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屏幕尺寸不断增大,TFT-LCD玻璃基板的尺寸也在不断扩大。
目前,TFT-LCD玻璃基板的尺寸已经从6英寸发展到了10英寸以上。
3.超薄设计:随着消费者对便携性和轻薄设计的追求,TFT-LCD玻璃基板的厚度也在逐渐减薄。
越来越多的厂商致力于研发超薄型TFT-LCD玻璃基板,以满足市场需求。
4.柔性显示技术:柔性显示技术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方向,TFT-LCD玻璃基板也开始向柔性化方向发展。
柔性TFT-LCD玻璃基板可以实现弯曲和折叠,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创造更多可能性。
5.非晶硅技术:非晶硅技术是TFT-LCD玻璃基板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非晶硅技术能够提高TFT-LCD玻璃基板的透明度和导电性能,从而提升显示屏的画质和响应速度。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TFT-LCD玻璃基板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激烈,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日本旭硝子、韩国庆硕、中国辽宁成盛等公司。
这些公司拥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大规模生产能力,能够提供高质量的TFT-LCD玻璃基板,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拓展市场。
什么是玻璃基板?提起液晶显示屏,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而对于液晶显示屏的结构,估计没有几个人知道了。
液晶面板的关键结构类似于“三明治”,两层“面包”(TFT基板和彩色滤光片)夹果酱(液晶),故制作一片TFT-LCD面板需要用到两片玻璃,分别作为底层玻璃基板和彩色滤光片底板使用。
作为底层的玻璃基板是什么呢?定义:玻璃基板是构成液晶显示器件的一个基本部件。
这是一种表面极其平整的浮法生产薄玻璃片。
玻璃基板是构成液晶面板重要的原材料之一。
玻璃基板在TFT-LCD上游原材料成本中占比约15.2%,对面板产品性能的影响十分巨大,面板成品的分辨率、透光度、厚度、重量、可视角度等指标都与所采用的玻璃基板质量密切相关,作为重要的基底材料,玻璃基板之于TFT-LCD产业的意义相当于硅晶圆之于半导体产业。
特性:由于TFT-LCD制造过程中的特殊环境,如高温、高压、酸性-中性-碱性的环境变更等,要求玻璃基板具备一定的特性。
分类:玻璃基板按照生产配方分为钠钙玻璃、高铝玻璃,钠钙玻璃不存在配方壁垒,进入门槛较低、易划伤、易压碎,用于低端产品;高铝玻璃在配方中加入氧化铝,性能优势明显,制造工艺难度大,配方壁垒高,用于中高端产品。
制造工艺:玻璃基板的制造工艺主要有浮法、流孔下引法和溢流熔融法三种,目前主流工艺是溢流熔融法。
流孔下引法的玻璃成形时直接接触金属滚轮,导致玻璃双面质量不高,需要后续抛光处理,加工难度较大,因此该法生产的玻璃不适合应用于TFT-LCD液晶面板产业。
美国康宁公司的溢流法成型工艺是目前生产TFT-LCD用玻璃基板的主要生产方法,该法成形时玻璃板表面仅与空气接触,形成自然表面,表观质量很高,但缺点是难以做大尺寸基板玻璃,且产能小。
日本旭硝子发展了浮法制造TFT-LCD基板玻璃的技术,浮法工艺易于扩大基板玻璃面积,降低单位成本,但在锡槽成型时接触液态锡的一面仍需要抛光处理去除锡层。
产业链构成:玻璃基板作为液晶面板基础原材料之一,占据液晶产业链顶端。
lcd屏的结构和工作原理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屏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显示技术,其结构和工作原理是实现显示功能的关键。
一、LCD屏的结构LCD屏的结构主要包括液晶层、电极层、玻璃基板和偏光层等组成部分。
1. 液晶层:液晶层是LCD屏的核心部分,由液晶分子构成。
液晶分子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可以通过外界电场的作用改变其排列状态,从而实现光的传递和控制。
2. 电极层:电极层是液晶层的上下两个平行层,通过施加电压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
电极层一般由ITO(Indium Tin Oxide)薄膜制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
3. 玻璃基板:玻璃基板是液晶屏的支撑结构,承载着液晶层和电极层。
玻璃基板通常采用高度透明的玻璃材料,保证光线能够透过。
4. 偏光层:LCD屏中通常包含两个偏光层,分别位于玻璃基板的上下两侧。
偏光层的作用是过滤光线,使只有特定方向的光线能够通过。
二、LCD屏的工作原理LCD屏的工作原理基于液晶分子的光学特性和电场的作用,通过控制电场的变化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从而实现光的传递和控制。
1. 液晶分子的排列:液晶分子在没有电场作用时呈现无序排列状态,无法传递光线。
当外界施加电场时,液晶分子会按照电场的方向进行排列,形成有序的结构。
2. 光的传递:液晶分子排列后,会改变光线的偏振方向。
经过第一个偏光层的滤波,只有特定方向的光线能够通过。
然后通过液晶层,光线的偏振方向会根据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发生变化,进而控制光线的透过程度。
3. 电场控制:通过控制电极层施加的电压,可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
当电压为零时,液晶分子呈现无序排列,光线无法透过,显示为黑色。
当施加适当的电压时,液晶分子排列有序,光线能够透过,显示为亮色。
4. 色彩显示:LCD屏通常采用三原色原理来显示彩色图像。
通过在液晶层中加入RGB(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滤光片,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来实现不同颜色的显示。
液晶玻璃基板液晶玻璃基板液晶玻璃基板是液晶平板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份,具有十分广漠的进展前景。
液晶玻璃基板是如何制造的目前在商业上应用的,其要紧厚度为mm及m,且即将迈入更薄(如)厚度之制程。
大体上,一片TFT- LCD面板需利用到二片玻璃基板,别离供作底层玻璃基板及彩色(COLOR FILTER)之底板利用。
一样玻璃基板制造供货商关于组装厂及其彩色滤光片加工制造厂之玻璃基板供给量之比例约为1:至1:左右。
LCD所用之玻璃基板概可分为碱玻璃及无碱玻璃两大类;碱玻璃包括钠玻璃及中性硅酸硼玻璃两种,多应用于TN及STN LCD上,要紧生产厂商有日本板硝子(NHT)、旭硝子(Asahi)及中央硝子(Central Glass)等,以浮式法制程生产为主;无碱玻璃那么以无碱硅酸铝玻璃(Alumino Silicate Glass,主成份为SiO 二、Al2O3、B2O3及BaO等)为主,其碱金属总含量在1%以下,要紧用于TFT- LCD上,领导厂商为美国康宁(Corning)公司,以溢流熔融法制程生产为主。
能够提供大尺寸液晶屏幕玻璃基板的厂商只有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等四家,其中美国康宁占据51%的市场,日本旭硝子占据28%的份额,而能够为5代以上生产线提供配套的也只有这两家,尽管玻璃基板只占据TFT-LCD产品本钱的6%-7%,但技术上的寡头垄断让玻璃基板产品成为TFT-LCD上游材料占据主导的零配产品。
国内彩虹等自己上马的TFT-LCD 玻璃项目应该取得专门的支持与鼓舞。
超薄平板玻璃基材之特性要紧取决于玻璃的组成,而玻璃的组成那么阻碍玻璃的热膨胀、黏度(应变、退火、转化、软化和工作点)、耐化学性、光学穿透吸收及在各类频率与温度下的电气特性,产品质量除深受材料组成阻碍外,也取决于生产制程。
玻璃基板在TN/STN、应用上,要求的特性有表面特性﹑耐热性﹑耐药品性及碱金属含量等;以下仅就阻碍TFT- LCD用玻璃基板之要紧物理特性说明如下:1.张力点(Strain Point):为玻璃密积化的一种指标,须耐光电产品生产制程之高温。
液晶显示屏的基本结构和原理1.玻璃基板:液晶显示屏的两侧通常都有玻璃基板,其作用是提供稳定的支撑和保护内部电路。
2.透明导电层:液晶显示屏的上下两个玻璃基板上都覆盖有透明导电层,通常由透明金属氧化物(如ITO)组成。
透明导电层在电流通过时能够产生电场。
3.液晶层:液晶层位于两个玻璃基板之间,通常由两层玻璃基板中的其中一个上覆盖有液晶分子。
液晶分子具有极性,能够受到电场的影响而改变排列方向。
4.偏振片:液晶显示屏的最外层通常覆盖着偏振片。
偏振片的作用是调节光线的传播方向。
液晶显示屏利用液晶分子对电场的响应来实现图像的显示。
当电流通过透明导电层时,产生的电场作用于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使得液晶分子发生定向排列的变化(根据电场的方向不同,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也会不同)。
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会改变透过液晶层的光线的偏振状态。
液晶分子的不同排列状态会引起光线的旋转和偏振状态的改变。
对于液晶显示屏,通常采用了TN(Twisted Nematic,扭转向列)结构。
在此结构下,液晶分子在发生电场作用下会扭转一定角度。
在不同的偏振状态下,通过液晶层的光线会旋转不同的角度,最终由偏振片控制部分光线能够透过,形成图像。
液晶显示屏中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会受到控制电路的调节。
控制电路通常通过控制每个像素区域的电场大小来调整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
这些控制电路由电子设备中的信号处理器等组件提供。
根据不同的输入信号,控制电路能够控制每个像素点的液晶分子排列状态,实现图像的显示。
总结起来,液晶显示屏的基本结构包括玻璃基板、透明导电层、液晶层和偏振片。
通过控制电场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从而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和偏振状态,实现图像的显示。
液晶显示屏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液晶分子对电场的响应和光的偏振变化。
tft-led玻璃基板用途
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
中的显示技术,而LED(发光二极管)则是一种常见的光源。
结合
这两种技术,TFT-LCD和LED玻璃基板可以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包括但不限于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
平板电视。
LED玻璃基板可以作为TFT-LCD显示器的背光源,通过LED的发光特性来提供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
用于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因为LED玻璃基板具有高效、长寿命和
节能的特点。
在TFT-LCD显示器中,TFT(薄膜晶体管)用于控制每个像素的
亮度和颜色,而LED玻璃基板则用于提供背光。
LED玻璃基板通常
被放置在TFT-LCD显示器的背面,通过不同的排列方式和控制方法,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的显示效果,包括全彩色、高对比度和高亮度。
除了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中的应用,TFT-LCD和LED玻璃基板还
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工业控制系统、车载显示器和户外广告牌
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TFT-LCD和LED玻璃基板的高亮度、高对
比度和可靠性使其成为首选的显示技术。
总的来说,TFT-LCD和LED玻璃基板的结合主要用于提供各种电子设备中的高质量、高亮度和高对比度的显示效果,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消费类电子产品、工业设备和专业显示领域。
基板玻璃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发展,显示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基板玻璃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在显示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的低成本、轻薄便携和优良的光学特性使得其在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首先,基板玻璃在液晶显示技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液晶电视和智能手机等设备中,基板玻璃作为液晶面板的底层材料,具有平整度高、透光性好和抗划伤性强等特点。
这些特性保证了液晶面板显示的清晰度和亮度,使得观看电视和使用手机时能够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
其次,基板玻璃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流程需要对材料进行高温处理和沉积,而基板玻璃能够承受高温,并且不易变形。
此外,基板玻璃的高平整度和光学透明性也为OLED显示提供了均匀且明亮的图像输出,提升了用户观看体验。
基板玻璃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液晶和OLED技术,还有更多的潜力等待着开发。
例如,柔性显示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领域,基板玻璃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比传统的刚性玻璃基板,柔性玻璃基板更加轻薄可弯曲,使得显示设备更加便携灵活。
基板玻璃的高温耐受性和优良的电绝缘性能使得它成为柔性显示技术的理想选择。
此外,基板玻璃还有利于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的发展。
AR 和VR技术需要显示设备能够提供高分辨率、高亮度和快速响应的图像,以提供用户真实的沉浸式体验。
基板玻璃的高透明度和低自发光特性使得其在这些领域中应用广泛,能够提供出色的视觉效果。
基板玻璃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前景不断拓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产品的薄化和轻量化要求,基板玻璃需要进一步减小厚度和重量,以适应消费者对便携性的需求。
其次是生产成本的降低,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此外,基板玻璃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也成为了行业关注的问题。
总结而言,基板玻璃在显示技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液晶基板玻璃用途
液晶基板玻璃是一种特殊的玻璃材料,主要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
液晶显示器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计算机显示器等。
液晶基板玻璃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满足高清晰度图像显示的需求。
液晶基板玻璃具有以下优点:
1. 透明度高:液晶基板玻璃具有高透明度,可以使显示器显示
更加清晰。
2. 抗热性好:液晶基板玻璃可以耐受高温,不会因为长时间使
用而出现变形或者损坏。
3. 抗腐蚀性好:液晶基板玻璃不容易受到酸碱的腐蚀,可以保
证显示器的长期使用。
4. 低反射率:液晶基板玻璃表面经过特殊处理,可以减少反射
现象,使图像更加清晰。
5. 良好的加工性能:液晶基板玻璃可以进行切割、打磨、抛光
等加工处理,可以满足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液晶显示器要求。
总之,液晶基板玻璃是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其优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范围,使得它成为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支撑。
- 1 -。
液晶玻璃基板生产工艺
液晶玻璃基板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是原材料准备。
液晶玻璃基板的主要原料是硅酸盐、硼酸盐和铝酸盐等。
这些原料需要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经过精细研磨,使其颗粒度均匀细小。
接下来是玻璃熔制。
将准备好的原料放入巨大的玻璃窑炉中,加热到高温状态。
在高温下,原料会熔化并混合在一起,形成玻璃液。
玻璃液随后会经过特殊处理,去除气泡和杂质。
第三步是玻璃转矩。
在转矩工艺中,将熔化的玻璃液倒入金属浇筑坯模中,然后用特殊的机械将玻璃液均匀铺开,使其在坯模内成型。
之后,根据需要可以采用冷却法或快速冷却法,使玻璃迅速凝固。
第四步是玻璃平整化。
在平整化工艺中,将已经成型的玻璃坯体放入特殊的炉内,在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下,使玻璃坯体慢慢变平。
同时,通过热处理可以消除玻璃内部的残余应力,提高玻璃的质量。
接下来是玻璃切割。
在切割工艺中,用特殊的切割机将平整化的玻璃坯体切割成所需尺寸的玻璃基板。
切割后的玻璃基板需要经过精磨和清洗,保证其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最后是表面涂层。
通过特殊的化学涂覆工艺,在玻璃基板表面
形成一层薄膜,用于增强其透光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
表面涂层的种类和工艺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而有所差异。
综上所述,液晶玻璃基板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材料准备、玻璃熔制、玻璃转矩、玻璃平整化、玻璃切割和表面涂层等多个步骤。
这些工艺环环相扣,相互衔接,最终形成高质量的液晶玻璃基板。
液晶玻璃基板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液晶显示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液晶显示器的核心是液晶显示屏,而液晶显示屏的核心则是液晶玻璃基板。
液晶玻璃基板作为液晶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和发展也成为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热点之一。
一、液晶玻璃基板的定义和应用液晶玻璃基板是指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基板,其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平整、透明、无色、无气泡、无瑕疵的基础平台,以便涂覆液晶材料和电极材料,并在其上形成像素点和驱动电路等。
液晶玻璃基板的特点是具有高透明度、低热膨胀系数、高化学稳定性和平整度好等特点,能够满足液晶显示器高分辨率、高亮度、高对比度等要求。
液晶玻璃基板广泛应用于显示器、电视、电子书、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汽车显示器等领域。
在2019年,全球液晶玻璃基板市场规模已达到了约220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约280亿美元。
二、液晶玻璃基板的制造技术液晶玻璃基板的制造技术主要包括玻璃原料的选择、熔融制备、平整化处理和切割加工等几个关键环节。
1. 玻璃原料的选择液晶玻璃基板的制造主要采用硼硅玻璃、碱金属玻璃和铝硅玻璃等,其中硼硅玻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硼硅玻璃具有低热膨胀系数、高化学稳定性和高抗压强度等特点,能够满足液晶显示器的高要求。
2. 熔融制备玻璃原料经过混合、熔融、纯化等步骤,制备成均匀的玻璃液。
熔融温度一般在1400℃左右,熔融时间约为24小时左右。
3. 平整化处理将熔融的玻璃液浇注在金属板上,经过高温处理和冷却过程,使玻璃液逐渐平整化。
平整化处理的温度一般在1100-1200℃,时间约为10小时左右。
4. 切割加工经过平整化处理的玻璃板进行切割加工,制成符合液晶显示器尺寸要求的玻璃基板。
切割加工主要采用机械切割、激光切割和研磨切割等技术。
三、液晶玻璃基板的研究进展液晶玻璃基板的研究主要包括材料优化、制造工艺改进和性能提升等方面。
1. 材料优化液晶玻璃基板的材料优化主要是针对硼硅玻璃进行的。
2024年液晶玻璃基板市场前景分析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液晶显示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最主流的显示技术之一。
而作为液晶显示器的基本组成部分,液晶玻璃基板在市场上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本文将对液晶玻璃基板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与挑战。
市场概述液晶玻璃基板作为一种特殊的玻璃材料,具有高度透明、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成为液晶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液晶玻璃基板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全球液晶玻璃基板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技术升级驱动市场需求增长:随着全球液晶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升级,液晶玻璃基板也在技术上得到不断改进。
新一代液晶玻璃基板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低的功耗,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2.消费电子市场的发展带动需求增加:尤其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让液晶玻璃基板的市场需求大幅增长。
这些电子产品对于高品质的显示效果和触控体验有着更高的要求,推动了液晶玻璃基板市场的快速增长。
3.新兴应用市场拓展需求空间:除了传统的消费电子领域,在汽车、医疗、工业控制等领域中,液晶显示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新兴应用领域对于液晶玻璃基板的需求将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
市场挑战虽然液晶玻璃基板市场前景广阔,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1.竞争激烈:目前液晶玻璃基板市场存在多家主要厂商,市场竞争激烈。
各家厂商在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上进行不断投入,以争夺市场份额,这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可能带来一定的市场难度。
2.技术革新速度快: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革新意味着液晶玻璃基板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求厂商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以保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环保问题:液晶玻璃基板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如废水、废气的处理等。
随着社会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厂商需要积极采取环保措施,以满足市场和政府的要求。
发展趋势尽管液晶玻璃基板市场面临一些挑战,但其仍然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并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高分辨率和小间距: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对于更高分辨率和更小像素间距的液晶玻璃基板的需求日益增长。
液晶屏生产成本的核算-成本实操一、直接材料成本1. 玻璃基板:液晶屏的主要材料之一,价格根据尺寸和品质有所不同。
假设每平方米玻璃基板价格为A 元,根据液晶屏的尺寸计算所需玻璃基板的面积,例如一个液晶屏所需玻璃基板面积为B 平方米,则玻璃基板成本为A×B 元。
2. 液晶材料:决定液晶屏显示效果的关键材料。
假设每千克液晶材料价格为C 元,根据液晶屏的规格计算所需液晶材料的用量,假设用量为D 千克,则液晶材料成本为C×D 元。
3. 偏光片:用于控制光线的偏振方向。
假设每片偏光片价格为E元,根据液晶屏的类型确定所需偏光片的数量,例如两片偏光片的总成本为2×E 元。
4. 彩色滤光片:赋予液晶屏色彩。
假设彩色滤光片的成本为F 元。
5. 驱动芯片及其他电子元件:包括驱动芯片、电路板等。
假设这些电子元件的总成本为G 元。
二、直接人工成本1. 生产工人工资:确定生产工人的工资水平,比如每月工资为H 元。
计算生产一个液晶屏所需的工时,假设生产一个液晶屏需要I 小时,一个月工作J 小时,则每小时人工成本为H÷J 元,一个液晶屏的生产人工成本为I×(H÷J)元。
三、制造费用分摊1. 厂房租金:若厂房租金为K 元/月。
根据液晶屏的产量分摊租金成本。
假设一个月生产L 个液晶屏,则每个液晶屏分摊的厂房租金成本为K÷L 元。
2. 设备折旧:生产液晶屏所用的设备,如光刻机、刻蚀机等。
假设设备原值为M 元,预计使用年限为N 年,残值为O 元,则每年折旧额为(M O)÷N 元。
再根据液晶屏产量分摊到每个液晶屏上。
如果一年生产P 个液晶屏,则每个液晶屏分摊的设备折旧成本为[(M O)÷N]÷P 元。
3. 水电费:根据液晶屏生产过程中的水电消耗情况和水电费单价来计算。
比如一个月水电费为Q 元,一个月生产R 个液晶屏,则每个液晶屏的水电费成本为Q÷R 元。
LCD玻璃基板作用1. 介绍LCD(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平板显示技术,而玻璃基板是构成LCD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玻璃基板在LCD显示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不仅提供了显示面板的支撑和保护功能,还影响着显示效果和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LCD玻璃基板的作用,包括其结构、功能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
2. 玻璃基板的结构玻璃基板是一种特殊的玻璃材料,在LCD显示器中通常采用薄型化的玻璃基板。
它的主要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2.1 基板材料玻璃基板通常采用硅酸盐玻璃作为基板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
硅酸盐玻璃的制备工艺相对成熟,可以通过浮法法、熔融法等方法制备出高质量的玻璃基板。
2.2 基板形状和尺寸玻璃基板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LCD显示器的需求进行设计和制造。
常见的形状包括矩形、圆形和椭圆形等,尺寸则根据显示器的大小和分辨率来确定。
玻璃基板的厚度通常在0.4毫米到1.1毫米之间,越薄的基板可以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
2.3 表面处理为了提高玻璃基板的光学性能和机械强度,常常需要对其表面进行处理。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化学强化、涂覆膜和抛光等。
化学强化可以增加玻璃基板的抗冲击性和抗刮擦性,涂覆膜可以改善基板的光学透过率和反射性能,抛光则可以提高基板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3. 玻璃基板的功能玻璃基板在LCD显示器中具有多种重要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支撑和保护玻璃基板作为LCD显示器的支撑和保护层,可以提供稳定的结构支撑和屏幕保护。
它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刚性,可以承受外部压力和冲击,并且能够防止灰尘、水分和其他污染物进入显示器内部,从而保护液晶屏幕和其他电子元件的正常运行。
3.2 光学透过玻璃基板具有良好的光学透过性,能够使背光源透过基板并传播到液晶层。
它的平整度和光洁度对显示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可以减少光线的散射和反射,提高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
另外,基板的透明度和色彩还原能力也会影响显示效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中国政府支持液晶玻璃基板产业发展政策解读
液晶玻璃基板是一种重要的电子信息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目前,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液晶玻璃基板产业的发展,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政策:
1.产业政策:我国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来引导和促进液晶玻璃基板产业的
发展。
例如,2010年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2.技术创新政策:我国政府一直重视技术创新在液晶玻璃基板产业发展中的
作用。
政府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3.财税政策:我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来支持液晶玻璃基板产业的
发展。
例如,政府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支持措施。
4.人才政策:我国政府重视人才在液晶玻璃基板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政府
支持企业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5.市场准入政策:我国政府通过市场准入政策来规范液晶玻璃基板产业的发
展秩序。
政府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市场准入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限制或禁止进入市场。
总之,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液晶玻璃基板产业的发展,旨在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液晶玻璃基板
液晶玻璃基板
液晶玻璃基板是液晶平板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编辑本段液晶玻璃基板是如何制造的
目前在商业上应用的玻璃基板,其主要厚度为0.7 mm及0.6m m,且即将迈入更薄(如0.4mm)厚度之制程。
基本上,一片TFT- LCD面板需使用到二片玻璃基板,分别供作底层玻璃基板及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之底板使用。
一般玻璃基板制造供货商对于液晶面板组装厂及其彩色滤光片加工制造厂之玻璃基板供应量之比例约为1:1.1至1:1.3左右。
LCD所用之玻璃基板概可分为碱玻璃及无碱玻璃两大类;碱玻璃包括钠玻璃及中性硅酸硼玻璃两种,多应用于TN及STN LCD上,主要生产厂商有日本板硝子(NHT)、旭硝子(Asahi)及中央硝子(Central Glass)等,以浮式法制程生产为主;无碱玻璃则以无碱硅酸铝玻璃(Alumino Silicate Glass,主成分为SiO2、Al2O3、B2O3及BaO等)为主,其碱金属总含量在1%以下,主要用于TFT- LCD上,领导厂商为美国康宁(Corning)公司,以溢流熔融法制程生产为主。
能够提供大尺寸液晶屏幕玻璃基板的厂商只有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等四家,其中美国康宁占据51%的市场,日本旭硝子占据28%的份额,而能够为5代以上生产线提供配套的也只有这两家,虽然玻璃基板只占据
TFT-LCD产品成本的6%-7%,但技术上的寡头垄断让玻璃基板产品成为
TFT-LCD上游材料占据主导的零配产品。
国内彩虹等自己上马的TFT-LCD玻璃项目应该得到特别的支持与鼓励。
超薄平板玻璃基材之特性主要取决于玻璃的组成,而玻璃的组成则影响玻璃的热膨胀、黏度(应变、退火、转化、软化和工作点)、耐化学性、光学穿透吸收及在各种频率与温度下的电气特性,产品质量除深受材料组成影响外,也取决于生产制程。
玻璃基板在TN/STN、TFT-LCD应用上,要求的特性有表面特性﹑耐热性﹑耐药品性及碱金属含量等;以下仅就影响TFT- LCD用玻璃基板之主要物理特性说明如下:
1.张力点(Strain Point):为玻璃密积化的一种指标,须耐光电产品液晶显示器生产制程之高温。
2.比重:对TFT- LCD而言,笔记型计算机为目前最大的市场,因此该玻璃基板之密度越小越好,以便于运送及携带。
3.热膨胀系数:该系数将决定玻璃材质因温度变化造成外观尺寸之膨胀或收缩之比例,其系数越低越好,以使大屏幕之热胀冷缩减至最低。
其余有关物理特性之指标尚有熔点、软化点、耐化学性、机械强度、光学性质及电气特性等,皆可依使用者之特定需求而加以规范。
整个玻璃基板的制程中,主要技术包括进料、薄板成型及后段加工三部分,其中进料技术主要控制于配方的好坏,首先是在高温的熔炉中将玻璃原料熔融成低黏度且均匀的玻璃熔体,不但要考虑玻璃各项物理与化学特性,并需在不改变化学组成的条件下,选取原料最佳配方,以便有效降低玻璃熔融温度,使玻璃澄清,同时达到玻璃特定性能,符合实际应用之需求。
而薄板成型技术则攸关尺寸精度、表面性质和是否需进一步加工研磨,以达成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要求,后段加工则包含玻璃之分割、研磨、洗净及热处理等制程。
到目前为止,生产平面显示器用玻璃基板有三种主要之制程技术,分别为浮式法(Float Technology)、流孔下引法(Slot Down Draw)及溢流熔融法(Overflow Fusion Technology)。
“浮式法”因系水平引伸的关系,表面会产生伤痕及凹凸,需再经表面研磨加工,故投资金额较高,惟其具有可生产较宽之玻璃产品(宽幅可达2 . 5公尺)且产能较大(约达1 0万平方公尺/月)之优点;“溢流熔融法”有表面特性较能控制、不用研磨、制程较简单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产制厚度小于2 m m的超薄平板玻璃,但生产之玻璃宽幅受限于1.5米以下,产能因而较小。
浮式法可以生产适用于各种平面显示器使用之玻璃基板,而溢流熔融法目前则仅应用于生产TFT- LCD玻璃基板。
以下仅就上述三种制程技术分别说明如下:
(1)浮式法:
为目前最著名的平板玻璃制造技术,该法系将熔炉中熔融之玻璃膏输送至液态锡床,因黏度较低,可利用档板或拉杆来控制玻璃的厚度,随着流过锡床距离的增加,玻璃膏便渐渐的固化成平板玻璃,再利用导轮将固化后的玻璃平板引出,再经退火、切割等后段加工程序而成。
以浮式法生产超薄平板玻璃时应控制较低之玻璃膏进料量,先将进入锡床的玻璃带(Ribbon)冷却至700℃左右,此时玻璃带的黏度约为108泊(Poise;1泊= 1g/cm·sec ),再利用边缘滚轮拉住浮于液态锡上的玻璃膏,并向外展拉后,再将玻璃带加热到850℃,配合输送带滚轮施加外力拉引而成,以浮式法技术拉制超薄平板玻璃如图三所示。
浮式法技术系采用水平引出的方式,因此比较容易利用拉长水平方向的生产线来达到退火的要求。
浮式法技术未能广泛应用于生产厚度小于2 m m超薄平板玻璃之主要原因乃系其无法达到所要求的经济规模。
举例来说,浮式法技术的一日产量几乎可以满足目前台湾市场之月消耗量;如果用浮
式法技术生产超薄平板玻璃,一般多系以非连续式槽窑(DayTank)生产,因此该槽窑设计之最适化就显得相当重要。
(2)流孔下引法:
就平面显示器所需的特殊超薄平板玻璃而言,有不少厂商是使用流孔下引法技术生产,该法系以低黏度的均质玻璃膏导入铂合金所制成的流孔漏板( Slot Bushing )槽中,利用重力和下拉的力量及模具开孔的大小来控制玻璃之厚度,其中温度和流孔开孔大小共同决定玻璃产量,而流孔开孔大小和下引速度则共同决定玻璃厚度,温度分布则决定玻璃之翘曲,以流孔下引法技术拉制超薄平板玻璃如图四所示。
流孔下引法制程每日能生产5 ~ 2 0公吨厚度0.0 3 ~ 1.1㎜的超薄平板玻璃,因铂金属无法承受较高的机械应力,因此一般大多采用铂合金所制成的模具,不过因其在承受外力时流孔常会变形,导致厚度不均匀及表面平坦度无法符合规格需求为其缺点。
流孔下引法必须要在垂直的方向上进行退火,如果将其转向水平方向则可能会增加玻璃表面与滚轮的接触及因水平输送所产生的翘曲,导致不良率大增。
这样的顾虑使得熔炉的建造必须采用挑高的设计,同时必须精确的考虑退火所需要的高度,使得工程的难度大幅增加,同时也反映在建厂成本上。
(3)溢流熔融法:
系采用一长条型的熔融帮浦(Fusion Pump),将熔融的玻璃膏输送到该熔融帮浦的中心,再利用溢流的方式,将两股向外溢流的玻璃膏于该帮浦的下方处再结合成超薄平板玻璃。
利用这种成型技术同样需要借重模具,因而熔融帮浦模具也面临因受机械应力变形、维持熔融帮浦水平度及如何将熔融玻璃膏稳定打入熔融帮浦中的问题。
因为利用溢流熔融法的成型技术所作成的超平板玻璃,其厚度与玻璃表面的质量是取决于输送到熔融帮浦的玻璃膏量、稳定度、水平度、帮浦的表面性质及玻璃的引出量。
熔融溢流技术可以产出具有双原始玻璃表面的超薄玻璃基材,相较于浮式法(仅能产出的单原始玻璃表面)及流孔下拉法(无法产出原始玻璃表面),可免除研磨或抛光等后加工制程,同时在平面显示器制造过程中,也不需注意因同时具有原始及与液态锡有接触的不同玻璃表面,或和研磨介质有所接触而造成玻璃表面性质差异等,已成为超薄平板玻璃成型之主流。
由于无碱玻璃有特殊成分配方且在热稳定性、机械、电气、光学、化学等特性及外观尺寸、表面平整度等方面都有极为严格的标准规范,故其生产线调整、学习时间较长,新厂商欲加入该产业之技术门坎则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