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简介(一)历史沿革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
- 格式:pdf
- 大小:691.60 KB
- 文档页数:18
中国人寿简介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构成了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是国内唯一一家资产过万亿的保险集团,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
(点击查看中国人寿在京总部位置图) 2008年,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总保费收入达到3220.52亿元,境内寿险业务约占寿险市场份额的42.7%;总资产达到12846.11亿元,可运用资金超过11000亿元。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属国有大型金融保险企业,总部设在北京。
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96年分设为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1999年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2003年,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原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进行重组改制,变更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集团公司下设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及保险职业学院等多家公司和机构,业务范围全面涵盖寿险、财产险、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资产管理、实业投资、海外业务等多个领域,并通过资本运作参股了多家银行、证券公司等其他金融和非金融机构。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已连续8年入选《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排名由2002年的290位跃升为2009年的118位;连续3年入选世界品牌500强,位列第278位,是我国保险业唯一一家全球企业、全球品牌“双500强”企业;所属寿险股份公司继2003年12月在纽约、香港两地同步上市之后,又于2007年1月回归境内A股市场,成为内地资本市场“保险第一股”和全球第一家在纽约、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目前已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寿险公司。
目前,中国人寿正致力于实施“资源配置合理、综合优势明显,主业特强、适度多元,备受社会与业界尊重的内含价值高、核心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后劲足”的集团化战略,奋力打造“实力雄厚、管治先进、制度健全、内控严密、技术领先、队伍一流、服务优良、品牌杰出、发展和谐”的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发展历程:创业起步阶段:1949-1959中国人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成立于1949年10月20日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所经办的人身保险业务。
中国人寿的知识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人寿)成立于1949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国有寿险公司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
中国人寿的发展历程凝聚了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历史,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国人寿的业务范围涵盖寿险、意外险、健康险、养老险等多个领域,为广大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保险保障和财务规划服务。
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多家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作为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中国人寿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稳定的盈利能力。
公司长期坚持风险管理和精算原则,保障了客户的权益和保险合同的可持续性。
中国人寿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履行社会责任,为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人寿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公司不断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中国人寿也在数字化转型上做出了积极探索,推出了多项在线服务和智能化产品,为客户提供更智能、便捷的保险服务。
中国人寿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信任,公司一直秉承“诚信、服务、高效、创新”的经营理念,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未来,中国人寿将继续秉承“稳健、创新”的发展战略,深化改革,提升服务水平,助力中国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寿作为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具有雄厚的实力和良好的信誉,在保险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保险保障和财务规划服务,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信中国人寿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美好的前景。
第二篇示例:中国人寿保险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是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
中国人寿成立于1949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中国保险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中国人寿的发展历程中国人寿是中国大陆最早成立的人寿保险公司之一,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中国人寿的发展历程。
中国人寿的历史可追溯至1949年,当时的中国还处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恢复与重建时期。
为了满足人民的保险需求,同时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于1949年12月中国保险公司改组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为新中国的第一家国有保险公司。
当时,中国人寿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人寿在上世纪80年代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1982年,中国人寿第一次开展营销活动,推出了“财富之舟”户外宣传活动,使得保险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并进一步拓展了中国人寿的业务范围。
1996年,中国人寿开始探索改革创新,引入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2000年,中国人寿成功登陆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实现了国内与国际间的资本运作。
2003年,中国人寿完成了历史性的重组上市,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上市人寿保险公司。
此后,中国人寿进一步加大了市场开拓的力度,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大量的分支机构和营销服务中心,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2015年,中国人寿在全球人寿保险市场稳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的梅州人寿。
同时,中国人寿连续多年位列“财富500强”,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保险公司之一。
近年来,中国人寿积极参与国家战略,致力于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和中国金融开放的发展。
中国人寿先后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保险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推动了中国人寿的国际化发展。
同时,中国人寿还积极拓展资产管理、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新业务领域,为实现中国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近70年的发展,中国人寿已经成为中国保险行业的龙头企业,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将来,中国人寿将继续秉持“专注保险,创造价值,造福人民”的发展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保险保障。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是国家大型金融保险企业,总部设在北京。
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1996年分设的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及1999年成立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2003年,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原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进行重组改制,变更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集团公司下设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及保险职业学院等多家公司和机构,业务范围全面涵盖寿险、财产险、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资产管理、实业投资、海外业务等多个领域,并通过资本运作参股了多家银行、证券公司等其他金融和非金融机构。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构成了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
2009年,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总保费收入达到3029.92亿元;总资产达到1.55万亿元,占全行业境内总资产的37.7%,是国内唯一一家资产过万亿的保险集团。
集团所属寿险公司总市值为9114.7亿元,仍然居全球上市寿险公司首位;资产公司是国内资本市场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财险公司在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后,开业三年即实现盈利,打破了行业发展的常规模式;养老险公司及国寿投资公司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10年“全球500强”排行榜显示,中国人寿已连续第8次榜上有名,排名由2002年的290位跃升为2009年的118位,在入选的所有54家中国企业中排名第8位,在入选的4家中国保险企业中排名第一。
公司荣誉2003年,中国人寿在《欧洲货币》杂志对亚洲企业的评选中,被评为亚洲最好的保险公司。
2004年,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济论坛共同组织评选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中国人寿以427.67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价值成为中国十大最具价值品牌之一。
中国人寿简介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是国有特大型金融保险企业,总部设在北京,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品牌500强。
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2011年11月份列入中央管理,升格副部级央企。
业务范围全面涵盖寿险、财产险、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资产管理、另类投资、海外业务、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并通过资本运作参股了多家银行、证券公司等其他金融和非金融机构。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构成了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
2014年,营业收入5375.83亿元,总保费收入达到4,069.34亿元,境内寿险业务市场份额为27.02%,总资产达到27,467.95亿元。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已连续13年入选《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排名由2003年的290位跃升为2015年的94位;连续8年入选世界品牌500强,2014年位列第233位;所属寿险股份公司继2003年12月在纽约、香港两地同步上市之后,又于2007年1月回归境内A股市场,成为内地资本市场“保险第一股”和全球第一家在纽约、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目前已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寿险公司。
中国人寿恪守“以客户为中心、以基层为重心、以价值为核心”的经营理念,积极承担行业和社会责任,努力成为“行业领先、客户青睐、最具价值”的公司,奋力打造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
中国人寿背景及保险业大事年历一: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是国有特大型金融保险企业,总部设在北京,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品牌500强。
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96年分设为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1999年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2003年,经国务院同意、保监会批准,原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重组改制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业务范围全面涵盖寿险、财产险、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资产管理、另类投资、海外业务、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并通过资本运作参股了多家银行、证券公司等其他金融和非金融机构[1]。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构成了我国最大的国有金融保险集团。
2013年,总保费收入达3868亿元,境内寿险业务市场份额为31.6%,总资产达24071亿元,是我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
连续12年入选《财富》全球500强,排名第94位;连续7年入选世界品牌500强,位列第237位、入选《中国品牌价值研究院》中国品牌500强,位列第15位。
[2]所属寿险公司继2003年12月在纽约、香港两地同步上市之后,又于2007年1月回归境内A股市场,成为内地资本市场“保险第一股”和全球第一家在纽约、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并已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寿险公司!2006年,国务院出台了保险业的“国十条”,要求保险业解决保险自身发展问题,第一次从政策上提到了保险业的发展,鼓励保险资金直接或间接进入资本市场,从而开创了保险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十年”。
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业的若干意见》,被称为保险业的“新国十条”。
给予了保险业更多参与社会建设的机会与能力,与之相对应的是更大的责任。
目前民众、社会对保险业的理解并不全面,这需要保险业自己鼓起勇气站出来,大方地向外界介绍自己,将自己的理念传递给社会各界,将保险业的认识变成大众的认识。
三:中国人寿投资渠道中国人寿入股中国工商银行,入股100亿元,是最大基础投资者中国人寿占中国建设银行2.5亿元股份中国人寿投资中国农业银行A股31.86亿元中国人寿投资中国银行H股23.5亿元,也是中国银行最大基础投资者中国人寿投资兴业银行占3.92亿元股份广东发展银行第一大股东242.67亿元(最近投掷233亿收购)投资350亿入股南方电网45.6亿元入股中信证券成第二大股东三峡水利工程投资210亿元年息11.5% 大亚湾核电站投资9亿元年息12.8%黄河小浪底投资50亿西气东输工程投资400亿元京沪高铁投资400亿年息15%。
人保的发展历程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人保”)是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
下面将介绍人保的发展历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建立了保险业的国有集中经营体制,开始了现代保险业的建设。
195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北京成立,成为国家控股的第一家保险公司。
在其创立初期,人保主要从事财产保险业务。
1965年,人保开始开展寿险业务,并逐渐扩大了业务范围。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人保逐步发展成为多元化的保险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并增加了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等新业务线。
2003年,人保成功上市,成为中国保险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上市后,人保进一步加大了业务拓展力度,加强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同时,人保还通过并购和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拓展了海外市场,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获得较大收益。
2012年,人保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
公司推出了在线保险平台,提供更便捷的保险购买渠道和服务。
2015年,人保成为全球最大上市保险公司之一。
同年,人保还与巴黎银行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展保险业务,进一步扩大了海外市场份额。
2018年,人保成为首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保险公司,进一步展示了公司在科技创新和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
截至目前,人保已经发展成为综合性的保险集团,业务覆盖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多个领域。
人保致力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健康,推动保险业的发展。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发展史前言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是中国保险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保险巨头。
本文将回顾中国人民保险集团的发展历程,从创立初期到如今的辉煌成就。
创立与初期发展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成立于1950年,当时被命名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作为中国的第一家人身保险公司,它在建国初期的国有经济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阶段(1950年1978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创立标志着中国保险业的开端。
在这一时期,该公司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使命,承担了大量的军人保险工作,为解放军和人民群众提供了重要的风险保障。
第二阶段(1979年1999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始逐渐走向多元化发展。
在这一时期,公司推出了多项创新产品,并且通过扩大业务范围和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
同时,公司的管理体制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逐步提高了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改革与转型第三阶段(2000年2010年)进入新世纪,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始进行全面的改革与转型。
在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公司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同时,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也引入了市场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了信息化管理水平。
第四阶段(2011年至今)随着中国保险业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成为了重要的主力军。
在这一阶段,公司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开拓新兴领域的保险业务,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成就与展望中国人民保险集团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保险保障方面,公司凭借专业化的风险管理能力,为广大客户提供了高质量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在社会责任方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参与各类公益慈善活动,履行着自己的社会责任。
展望未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将继续秉持“保险责任,共享未来”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公司将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和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全面、专业的保险服务。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发展史一、公司背景与起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人保,成立于1949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保险公司。
它由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邮政局等机构合并而成,旨在为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和现代化进程提供风险保障。
公司最初的主要业务是提供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
二、早期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业务逐步扩展到更多的领域。
它为中国的交通运输、农业、医疗卫生等领域提供了广泛的保险服务。
此外,公司还积极推动保险产品的创新,推出了多种新型保险产品,如投资型保险、分红型保险等。
三、业务扩张与转型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公司不断扩大其业务范围,涉足更多的领域。
同时,公司还积极推动转型,逐步向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在此期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还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四、市场化改革与对外开放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公司逐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提高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与全球多家知名保险公司开展合作,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经验,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五、全球化与互联网创新近年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加快全球化布局,通过海外投资和合作等方式,拓展国际市场。
公司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推动保险业务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例如,公司推出了多款互联网保险产品,包括在线车险、意外险、健康险等,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保险服务。
六、社会责任与可持续性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始终秉持“诚信、责任、专业、创新”的核心价值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性发展。
公司在发展中注重保障客户的权益和利益,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支持教育、扶贫扶贫七、未来展望与挑战展望未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将继续秉持“诚信、责任、专业、创新”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保险服务。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人寿,是中国最大的保险机构之一。
作为国有大型保险企业,中国人寿在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公司背景、产品与服务、发展历程等方面,介绍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一、公司背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成立于1949年,总部位于中国的首都北京。
创立之初,中国人寿的使命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提供保险服务,确保国家经济稳定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人寿逐渐发展成为一家综合性保险公司,提供包括寿险、健康险、意外险等各种类型的保险产品。
二、产品与服务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以提供高质量的保险产品和专业的保险服务著称。
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人寿保险、养老保险、意外保险、健康保险等。
无论是个人客户还是企业客户,都能在中国人寿找到适合自己需求的保险产品。
1. 人寿保险中国人寿提供多种人寿保险产品,包括定期寿险、终身寿险和万能寿险等。
这些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既提供保障性质的保险,又能赋予投资增值的功能。
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人寿保险产品。
2. 养老保险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险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
中国人寿推出了多种类型的个人养老保险产品,旨在为客户提供充足的退休金和综合保障。
这些产品不仅能够提供养老金,还能对客户进行医疗、意外等风险的保障。
3. 健康保险中国人寿的健康保险产品覆盖了全面的医疗保障,既包括大病保险、重疾保险,也包括意外医疗保险等。
这些产品能够为客户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和经济保障,帮助客户应对不同类型的健康风险。
三、公司发展历程自成立以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动保险行业的发展。
在公司的引领下,中国保险行业取得了极大的变革和发展。
1. 市场开拓中国人寿从成立之初就开始积极开展业务,不断拓展市场。
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络,与各地的合作伙伴紧密合作,为客户提供便捷的保险服务。
2. 产品创新中国人寿通过不断创新,推出了多种适应市场需求的保险产品。
1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简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代表国家控股的全国性商业寿险公司,其前身是创立于1949年10月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分设于1996年2月的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及199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202X年6月30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注册成立,同年12月17日及18日分别在美国纽约和香港两地上市。
在中国保险市场居领先地位。
公司遍布全国的广泛分销*络由个人代理人、直销人员及专业和兼业代理机构组成,提供个人人寿保险、团体人寿保险、意外险及健康险等产品和服务。
截至202X年6月30日,中国人寿拥有超过6554万份有效的个人和团体人寿保险单、年金合同及长期健康险保单,亿份个人和团体意外险及短期健康险保单,拥有和管理的有效长期寿险保单超过亿份。
在美国著名财经杂志《财富》评选的202X年度全球500强企业中,中国人寿以营业总收入排名第290位,成为我国内地首家进入全球500强保险企业。
202X年度、202X年度全球500强企业中,中国人寿连续入选,排名分别为第241位、第212位。
在世界著名金融杂志《欧洲货币》组织进行的 202X年度亚洲企业评选中,中国人寿被评为亚洲最好的保险公司。
202X年9月1日,在《亚洲金融》评选的亚洲寿险公司50强(不包括日本)中,中国人寿排名第一。
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济论坛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评选中,中国人寿品牌价值从202X年的人 - 1 -民币亿元上升至202X年人民币亿元,是我国保险行业的第一品牌,并名列我国最具价值品牌前十位。
[企业文化]公司秉持“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双成”理念,倡导“求真务实、规范严谨、令行禁止、艰苦奋斗、创新争先”的工作作风,积极推进“外塑形象、内树精神”的文化建设工程,全面塑造“厚重诚信、自强致远”的企业品格。
一、公司简介(一)历史沿革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1996年,按照《保险法》关于产、寿险分业经营的要求,在承接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寿险业务和重组17家地方寿险公司的基础上,组建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1999年,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2003年,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进行重组改制,变更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并独家发起设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寿险公司”)。
重组改制以来,中国人寿稳步推进集团化建设步伐,除寿险公司外,其他子公司也相继成立或进行重组。
目前,本公司共有寿险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国寿(天津)养老养生投资有限公司、上海远著吉珏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远著吉馨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十一家一级子公司,以及一家附属院校——保险职业学院。
本公司及子公司,以下统称为“本集团”。
(二)法定名称及缩写法定名称: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缩写:中国人寿(CHINA LIFE)(三)注册资本人民币肆拾陆亿元整(四)注册地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7号(五)成立时间1996年8月22日(六)经营范围和经营区域经营范围:已承保的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业务的续期收费和给付保险金等保险服务以及再保险业务;控股或参股境内外保险公司或其他金融保险机构;国家法律法规允许或国务院批准的资金运用业务;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经营区域:全国。
(七)法定代表人杨明生(八)客服电话和投诉电话95519二、财务会计信息本部分的财务报表及附注均为集团合并口径。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百万元。
(一)财务报表1.合并资产负债表资产2016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货币资金125,660 125,53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67,978 169,271衍生金融资产31 9买入返售金融资产50,562 22,705应收利息61,265 54,805应收保费16,016 13,833应收分保账款790 521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874 1,547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2,200 1,611应收分保寿险责任准备金512 429应收分保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1,601 1,164保户质押贷款93,407 85,888其他应收款16,181 18,407定期存款585,149 631,29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015,253 1,005,488持有至到期投资755,031 633,149贷款及应收款项类投资168,197 152,832长期股权投资121,750 48,482存出资本保证金10,253 10,253投资性房地产8,424 7,464固定资产23,290 22,277在建工程17,204 7,917无形资产6,355 6,465商誉650 650递延所得税资产298 261其他资产6,849 5,717独立账户资产12 14资产总计3,356,792 3,027,980负债2016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短期借款737 6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2,617 3,185 衍生金融负债11 84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89,051 40,551 预收保费78,295 53,496 应付手续费及佣金4,959 3,613 应付分保账款1,547 1,049 应付职工薪酬13,024 11,072 应交税费3,270 6,976 应付赔付款73,215 59,708 应付保单红利91,509 111,061 其他应付款10,513 10,728 保户储金及投资款203,308 89,140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33,096 27,978 未决赔款准备金31,864 25,506 寿险责任准备金2,342,265 2,170,665 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95,137 76,293 保费准备金96 46 递延所得税负债7,805 17,064 应付债券42,022 70,017 长期借款16,860 3,491 其他负债15,001 11,108 独立账户负债12 14负债合计3,156,214 2,792,851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4,600 4,600 资本公积26,217 26,195 其他综合收益8,557 38,198 一般风险准备19,252 17,731 大灾风险利润准备45 40 未分配利润 39,168 39,61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97,839 126,379少数股东权益102,739 108,750所有者权益合计200,578 235,129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3,356,792 3,027,9802.合并利润表2016年度2015年度营业收入696,343 636,445 已赚保费550,789 448,267 保险业务收入562,081 457,080 其中:分保费收入1,614 16 减:分出保费6,501 5,025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4,791 3,788 投资收益147,566 186,954 其中: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6,476 3,282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984 -2,585 汇兑损失/(收益)-103 381 其他业务收入4,075 3,428营业支出683,340 587,297 退保金74,914 107,698 赔付支出276,446 195,885 减:摊回赔付支出3,175 1,922 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188,764 148,370 减: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 1,089 853 提取保费准备金50 26 保单红利支出17,487 34,841 分保费用10 4 税金及附加2,337 8,822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64,789 43,444 业务及管理费43,730 37,498 减:摊回分保费用 1,655 1,546 其他业务成本16,958 11,842 资产减值损失 3,774 3,188营业利润13,003 49,148 加:营业外收入192 280 减:营业外支出 337 315利润总额12,858 49,113 减:所得税费用 5,388 11,714净利润7,470 37,399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6,391 11,191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37,800 6,86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29,641 4,618以后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29,642 4,747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9,193 4,238 权益法下在被投资单位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620 91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171 418以后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1 -129 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 1 -129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8,159 2,242综合收益总额-30,330 44,259 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 -28,562 30,826 归属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 -1,768 13,4333.合并现金流量表2016年度2015年度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收到原保险合同保费取得的现金584,981 481,99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现金净增加额1,990 4,009 保户投资款及代理业务负债净增加额114,128 13,064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4,525 3,485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705,624 502,549 支付原保险合同赔付款项的现金 337,261 293,109 支付再保险业务现金净额 1,452 1,257 支付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 63,442 42,418 支付保单红利的现金 19,641 13,965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现金净增加额 105,678 101,744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24,107 21,360 支付的各项税费 11,514 18,443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32,354 17,165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595,449 509,46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10,175 -6,912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979,779 833,418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118,451 111,904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606 334 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 959 3,875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99,795 949,531 投资支付的现金1,188,560 847,904 保户质押贷款净增加额 7,520 11,418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12,850 12,068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现金净增加额 27,857 10,320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236,787 881,710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36,992 67,821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1,195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现金净增加额48,772 - 取得借款所收到的现金14,131 292 子公司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1,004 - 子公司发行其他权益工具收到的现金 - 7,791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63,907 9,278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28,045 46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现金净减少额- 12,275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9,248 8,190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37,293 20,511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6,614 -11,233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321 238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118 49,914加:年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124,704 74,790 六、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124,822 124,7044.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合计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一般风险准备大灾风险利润准备未分配利润2016年1月1日4,600 26,195 38,198 17,731 40 39,615 108,750 235,129 本年增减变动金额(一)综合收益总额- - -29,641 - - 1,079 -1,768 -30,330 (二)对所有者的分配- - - - - - -4,181 -4,181 (三)所有者减少资本 -73 -73 (四)其他- 22 - 1,521 5 -1,526 11 332016年12月31日4,600 26,217 8,557 19,252 45 39,168 102,739 200,57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合计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一般风险准备大灾风险利润准备未分配利润2015年1月1日4,600 25,992 33,580 15,111 36 16,031 91,187 186,537 本年增减变动金额(一)综合收益总额- - 4,618 - - 26,208 13,433 44,259 (二)对所有者的分配- - - - - - -3,794 -3,794 (三)所有者投入资本- - - - - - 42 42 (四)子公司发行其他权益工具- - - - - - 7,791 7,791 (五)其他 - 203 - 2,620 4 -2,624 91 2942015年12月31日4,600 26,195 38,198 17,731 40 39,615 108,750 235,1299(二)财务报表附注1.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本财务报表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其后颁布及修订的具体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解释以及其他相关规定、财政部和保监会关于本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相关问题的批复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