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网类渔具概述共38页
- 格式:ppt
- 大小:4.05 MB
- 文档页数:38
关于拖网以及拖网作业的认识A15海渔 150203105 裘泓杰所谓的拖网就是是利用船舶的运动,拖曳渔具在海底或海水中前进,迫使渔具经过水域中的鱼虾蟹等捕捞对象进入网囊,达到捕捞的目的。
作为一种主动性很强的渔业作业方式,它不像刺网作业或钓鱼作业那样被动等待,而是自己主动出击。
通过发现渔场鱼群,并且及时的下网,拖曳,捕捉,收网,到达获得目标预期的渔获量,从而到达盈利的目的。
拖网按结构分为单片、单囊、多囊、有翼单囊、有翼多囊、桁杆和框架七个型。
按作业船数和作业水层分为单船表层、单船中层、单船底层、双船表层、双船中层、双船底层、多船七个式。
这七个型、七个式构成了庞大的捕捞拖网作业体系,拖网是一种适合深海作业,捕捞深海渔业资源生物的一种作业方式,不同的型、式对应不同的作业环境,适应不同的作用鱼群,选择合适的型、式,以达到捕捞效率的最大化,工作结构的最优化。
拖网作业虽然简单,放网收网,似乎就是拖网作业的全部,看似简单的作业方式,其实对于捕捞作业工作者对于鱼群、渔场有一定的认识,同时需要有综合性的判断。
哪里有鱼,哪里的鱼多,从什么时候下网最好,从什么位置下网刚好,收网的时间的把控,等等都是需要船长,渔业捕捞工作者有足够的经验作为支持。
拖网时间过短自然导致渔业资源还没有利用、捕捞完全,浪费了渔业资源;而拖网时间过长,导致其中一段或几段时间中并没有将鱼群捕捞入网,经济效益大打折扣。
拖网作业的优点很多,如拖网作业机动灵活,适应性强,有较高生产效率。
这些拖网作业的优势使得拖网作业存在至今,无论是渔具发展史上还是如今,拖网作业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渔业捕捞作业方式。
中国早在明代就有了“牵风”等船型的风拖网渔船。
19世纪末西欧首先研制了机动拖网渔船,后世界各地逐步开始制造。
20世纪50年代英国又研制尾滑道拖网渔船,已成为世界上拖网渔船的主要船型。
中国于1905年由张謇从德国引进了国内第一条机拖网渔船“福海号”;1912年自行建造了第一艘钢质拖渔船。
拖网拖网是一种常见的捕鱼工具,它被广泛用于海洋、河流和湖泊等水域中的渔业活动。
拖网是由一张大型网和一根或多根钢索组成的,通过拖曳的方式将目标鱼类捕捉到网内。
本文将介绍拖网的构造、使用方式、应用范围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拖网的构造。
拖网主要由网身、口袋、钢索和拖曳装置等部分组成。
网身是整个拖网的主体,一般采用聚酯纤维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强度。
口袋是网身的一部分,用于封闭拖捞区域,避免目标鱼类逃脱。
钢索是拖网的支撑结构,一般通过弯曲焊接的方式连接网身和拖曳装置,保持网身张力稳定。
拖曳装置则是将拖网与渔船牢固连接在一起的装置,通常由缆绳、钢丝绳和相关的吊索等构成。
拖网的使用方式相对简单。
渔船在水域中航行时,将拖曳装置与拖网连接,并将拖网放置在水下。
拖曳装置通常是由驾驶员在控制室内操作,从而使拖网沿着预定的路径行进。
当拖网经过目标鱼群时,鱼类会被网口吸入并被困在网内。
拖捞完成后,渔船将拖网拉升至水面,将捕获的鱼类转移到渔船上。
拖网在渔业中的应用范围广泛。
它被普遍用于大规模捕鱼活动,如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
在海洋渔业中,拖网通常用于捕捉大规模游泳的鱼类,如鲨鱼、鳐鱼等。
而在淡水渔业中,拖网则常用于河流和湖泊中的鱼类捕捞。
拖网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捕鱼效率,也为渔民提供了更多的捕鱼资源。
然而,拖网也存在一些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拖网中的非目标物种也会被捕获,包括一些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物种,如珊瑚、海龟等。
这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其次,大规模的拖网捕捞可能导致目标鱼类的过度捕捞,进而破坏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性。
此外,拖网会破坏水下生态系统的结构,破坏底层生物栖息地,影响生物多样性。
为了减轻拖网对环境的影响,一些措施已被采取。
首先,限制拖网的使用范围和季节,以保护特定的生态环境和物种。
其次,推广并使用环保型的捕鱼工具,如选择性拖网,可以减少非目标物种的捕获。
同时,加强渔业管理和监督,执行捕捞配额和禁渔区等措施,有助于维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渔具选择与使用海洋渔业是人类利用海洋资源进行捕捞和养殖的重要经济活动。
在海洋渔业工作中,渔具的选择与使用对于捕捞效率和资源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渔具类型和特点、渔具选择的因素、合理使用渔具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渔具类型和特点1. 拖网:拖网是一种常用的捕鱼工具,特点是容量大、鱼类捕获面广。
拖网可以分为底拖网和水层拖网两种类型。
底拖网主要用于捕捞底居鱼类,水层拖网则用于捕捞游弋鱼类。
拖网的主要材料是聚酯纤维,具有抗拉强度大、耐磨损等特点。
2. 围网:围网是一种利用障碍物阻挡鱼类活动并逐渐收缩以捕捞鱼类的渔具。
一般由网布、浮球、沉球等组成。
围网采用环保型的聚乙烯材料制作,具有抗倾覆、阻挡效果好等特点。
3. 钓具:钓具是用来进行钓鱼活动的工具,主要由鱼竿、鱼线、鱼饵组成。
常见的钓具有手竿、海竿、钓桶等。
钓具根据所钓鱼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海竿适合捕捞大型海洋鱼类。
钓具一般采用轻质、抗拉强度高的材料制作,方便携带和使用。
二、渔具选择的因素1. 渔区环境:渔具的选择需要根据渔区的水深、海底地形等环境因素进行合理选配。
比如水深较浅的海域适合使用拖网,而水深较深的海域则适合使用钓具。
2. 目标鱼类:不同的鱼类有不同的生态习性和捕捞特点,渔具的选择应根据目标鱼类的大小、活动方式进行合理搭配。
例如,钓鱼时需要选用合适的钓竿和鱼饵,以吸引目标鱼类。
3. 捕捞效率:渔具的选择还受到捕捞效率的影响。
为了提高捕捞效率,可以选择具有大面积、高阻力、较高速度的拖网和围网。
而钓具则适用于针对性较强的捕捞活动。
三、合理使用渔具1. 捕捞季节:不同季节渔获物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变化,渔具的选择和使用应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调整。
例如,在春季捕捞活动中,可以适当增加围网的使用以捕捞大量迁移的河流鱼类。
2. 捕捞限额:为了保护渔业资源,许多国家设定了捕捞限额。
渔民在选择和使用渔具时要对捕捞限额进行合理规划,避免超量捕捞。
3. 渔具维护:渔具的维护和保养对于延长使用寿命和提高捕获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