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汽油添加剂企业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5
M5-M15甲醇汽油地方标准(doc 14页)ICS75.160.20E31DB14M5、M15车用甲醇汽油M5、M15 Methanol gasoline for motor vehicles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4)4 分类和标识 (4)5 要求 (5)6 试验方法 (7)7 检验规则 (8)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附录A (规范性附录)M5、M15车用甲醇汽油中甲醇含量的测定方法(气相色谱法) (11)附录 B (资料性附录)车用甲醇汽油中甲醇含量快速测定法 (15)前言本标准为山西省燃料甲醇和甲醇汽车系列地方标准之一。
本标准是按照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标准规则》的要求,并参照GB17930—2006《车用汽油》的规定,在DB14/T 92—2002《M5、M15车用甲醇汽油》的基础上,对DB14/T 92—2002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代替DB14/T 92—2002《M5、M15车用甲醇汽油》。
本标准与DB14/T 92—2002《M5、M15车用甲醇汽油》相比主要差异为:——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增加了分类和标识(见第4章);——M15车用甲醇汽油牌号由“90、93、95”,修订为“90、93、97”;——M5、M15车用甲醇汽油中甲醇含量由4.8%~5.0%和14.0%~15.0%,分别修订为5%~7%和13%~15%;——增加了规范性附录“M5、M15车用甲醇汽油中甲醇含量的测定方法(气相色谱法)”(见附录A);——增加了资料性附录“车用甲醇汽油中甲醇含量快速测定法”(见附录B);——硫含量由不大于0.08%(质量分数),修订为不大于0.05%(质量分数);——低温抗相分离性能试验条件由48 h修订为4 h;——遇水抗相分离性能试验条件由48 h修订为4 h,加水1.5%,修订为加水0.15%;——将锰、铁含量列入了技术要求表1、表2之内。
山东M15车用甲醇汽油标准2012_11_23 ICS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 XX/ XXXXX—XXXXM15车用甲醇汽油M15 methanol gasoline for motor vehicles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报批稿)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发布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DBXX/ XXXXX—XXXX前言本标准是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兖矿国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鸣林、褚宏春、韩梅、王冬、刘得敏、宋淑群、郭宝贵、李杰、王艾青、胡玉斌、王明清、张芳、王洪记、石金田1DBXX/ XXXXX—XXXXM15车用甲醇汽油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M15车用甲醇汽油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识、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点燃式内燃机的M15车用甲醇汽油的生产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T 259 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GB/T 380 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燃灯法)GB/T 503 汽油辛烷值测定法(马达法)GB/T 511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GB/T 1792 馏分燃料中硫醇硫测定法(电位滴定法)GB/T 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 4756-1998,eqv ISO 3170:1988) GB/T 5096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GB/T 5487 汽油辛烷值测定法(研究法)GB/T 6536 石油产品常压蒸馏特性测定法GB/T 8017 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法(雷德法)GB/T 8018 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诱导期法)GB/T 8019 燃料胶质含量的测定喷射蒸发法GB/T 8020 汽油铅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11132 液体石油产品烃类的测定荧光指示剂吸附法GB/T 11140 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GB 12268 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3690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7930 车用汽油SH 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和交货验收规则SH/T 0174 芳烃和轻质石油产品硫醇定性试验法(博士实验法)(SH/T 0174-1992, eqv ISO5275:1979)SH/T 0246 轻质石油产品中水含量测定法(电量法)SH/T 0253 轻质石油产品中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SH/T 0663 汽油中某些醇类和醚类测定法(气相色谱法)SH/T 0689 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 SH/T 0693 汽油中芳烃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2DBXX/ XXXXX—XXXXSH/T 0711 汽油中锰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 0712 汽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 0713 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中苯和甲苯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SH/T 0741 汽油中烃族组成测定法(多维气相色谱法)SH/T 0742 汽油中硫含量测定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SH/T 0794 石油产品蒸气压的测定微量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车用燃料甲醇标准链接:/tech/12427.html车用燃料甲醇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相继发布了《车用燃料甲醇》和《车用甲醇汽油(M85)》两项国家标准。
车用甲醇标准的密集发布,让众多身陷生存危机的甲醇企业大有严冬过后春光无限之感的同时,也对市场前景充满期待。
针对目前市场上甲醇汽油种类繁多、添加剂组分差别较大等现状,国家确定分3个阶段完成车用燃料组分甲醇标准,即第一阶段制订车用燃料甲醇标准,只在某些性能指标上对工业甲醇进行修改,使之适合车用燃料,且无需对甲醇生产设施进行大规模改扩建,不失时机地推动甲醇汽油与甲醇汽油汽车产业的发展。
第二阶段制订变性燃料甲醇标准,在车用燃料甲醇中按一定比例加入变性剂,其目的是当甲醇使用范围扩大后,提高其安全性。
第三阶段待甲醇汽油添加剂技术比较成熟,市场趋于稳定,生产企业相对集中时,制订车用燃料组分甲醇标准。
全国醇醚燃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降连葆在会上强调,推动车用甲醇燃料由试点走向推广很大程度取决于“6+1”个支撑条件,即科技支撑、法制支撑、资源支撑、市场支撑、系统支撑、管理支撑,以及与这6个刚性支撑条件相匹配的柔性支撑——企业经营者、政府部门、社会公众认可的心理支撑条件。
其中,科技支撑和法制支撑是上述支撑条件中的重中之重。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行业社团协调配合,联手推动市场化进程,才能共同推动车用甲醇燃料标准的贯彻和实施,促进我国甲醇产业的健康发展。
这是此次研讨会得出的重要结论。
会议提出,政府部门需尽快出台征求意见达两年之久的《关于我国替代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便与首批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相配套;进一步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尽早得出权威结论;确定国家级的产业化示范基地,组织区域联片试点;认真总结山西、陕西等试点省份出台的一系列规范性政策和鼓励性政策的实施效果,制定普适性强的双向导向政策,搭建起醇醚燃料标准化体系,并建立清洁汽车与替代燃料两大行业的有效互动机制。
ICS 75.160.20E31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 756.2 -201X代替DB33/T 756.2-2009车用甲醇汽油第2部分:M30Methanol gasoline for motor vehiclesPart 2:M302014-X-X发布2014-X-X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DB33/T 756《车用甲醇汽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M15——第二部分:M30本标准部分技术指标的确定参照GB17930-2013表3车用汽油(V) 的技术要求和DB33/T756.2-2009浙江省车用甲醇汽油地方标准为参考依据。
本标准部分代替DB33/T 756.2《车用甲醇汽油第2部分:M30》。
本标准部分与DB33/T 756.2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1、抗爆指数 90号从≥85改为≥84、93号从≥88改为≥87、97号从报告改为≥90。
2、雷德蒸汽压(kPa)11月1日~4月30日从不大于90改为42~85;5月1日~10月31日从不大于86改为40~68。
3、铅含量(g/L)从≤0.004改为≤0.005。
4、未洗胶质(mg/100mL)从≤70改为≤20。
5、硫含量 %(质量分数)从≤0.04 改为(mg/kg)≤10。
6、苯含量 % (体积分数)从≤2.0改为≤1.0。
7、芳烃含量%(体积分数)从≤32改为≤40。
8、烯烃含量%(体积分数)从≤28改为≤24。
9、锰含量(g/L)从≤0.018改为≤0.002。
本部分由浙江省商务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附录A、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中义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与起草单位: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于2009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车用甲醇汽油第2部分:M301 范围DB33/T 756.2-2013的本部分规定了由车用燃料甲醇、车用汽油添加剂复配而成的车用M30甲醇汽油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识、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交货验收和安全。
Q 上海安能醇醚燃料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 AN002-2006车用甲醇汽油添加剂2006- - 发布 2006- - 实施上海安能醇醚燃料有限公司发布Q/ AN002-2006前言本企业标准是在参考GB 18350-2001《变性燃料乙醇》的基础上,经公司多年研究的经验和成果精心编制而成。
1.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适合于下文中的应用对象。
2.本添加剂适用于甲醇含量不高于55%的甲醇汽油。
3.本添加剂在甲醇汽油含水小于2%(m/m)时,有一定的抗水相分离作用。
本标准由上海安能醇醚燃料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安能醇醚燃料有限公司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智伟、杨祚明、刘丽丽。
本标准由上海安能醇醚燃料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车用甲醇汽油添加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车用甲醇汽油添加剂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煤甲醇,也适用于油甲醇、气甲醇、生物甲醇等,甲醇加入本添加剂后可以按规定的比例与汽油混合作为车用点燃式内燃机的燃料。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版本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90-19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601-1988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 602-1988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 603-1988 化学试剂实验方法中所有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 611-1988 化学试剂密度测定通用方法GB/T 8019-1987 车用汽油和航空燃料实际胶质测定法(喷射蒸发法)GB/T 9722-1988 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GB/T 9724-1988 化学试剂 PH值测定通则GB/T 9725-1988 化学试剂电位滴定法通则GB 17930-1999 车用无铅汽油GB J16-1987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 J74-1984 石油库设计规范SH/T 0604-2000 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形振动管法)GB/T 5096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GB/T 6680-19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6283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测定卡尔费休法SH/T 0711 汽油中锰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 0712 汽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182-1992(2000)轻质石油产品中铜含量测定法(分光光度法)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甲醇汽油添加剂甲醇汽油是指国标汽油(93#、97#)、甲醇(含量≥99.99%)、添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严格调配而成的。
目前主要以M15、M20、M30、M85为主,M100指的是甲醇中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做成变性甲醇,直接燃烧,但需要在车里增加一台ECU(甲醇燃料控制器)辅助系统,改变电路脉宽。
“M”是“甲醇”英文单词“Methanol”的第一个字母,“M”前面的数字是指甲醇在甲醇汽油中所占的比例,如M15,指变性甲醇在甲醇汽油中所占比例为15%。
甲醇汽油在调配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才能有效抑制甲醇所存在的一些弊端,使其更有利于作为替代燃料使用。
一、理化性质:名称:甲醇汽油添加剂外观与性状:多种组份复配而成的混合物,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略有微甜气味熔点(0C):-95沸点(0C):90相对密度(水=1):0.89闪点(闭口):200C蒸气热:(J/g):680溶解性:难溶于水,但可以与醇、醚、酮等几乎所有的有机溶剂混溶。
二、包装规格及添加比例:样品装:20KG/桶正规包装:180KG/桶添加比例:甲醇98%,添加剂2%调配成变性甲醇,变性甲醇按比例与国标汽油混合配成相应型号的甲醇汽油对M100的甲醇燃料,只需要按比例加入1‰的防腐抑胀剂即可。
三、功能效果:1、本添加剂具有良好的互溶、助溶效果,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使甲醇和汽油迅速分散、溶解,并能与国标汽油和无铅汽油无限互溶,长时间保持稳定,不分层,不乳化;2、甲醇燃烧热值低,约为19.9MJ/KG,仅为汽油的45%,当甲醇所占比例较高时,动力下降,油耗增加,本添加剂含有高热值组分和助燃成份,能够提高动力降低油耗。
3、增加抗水性能。
甲醇是极性溶剂,与水无限互溶,本添加剂复配有抗水成份,可以解决正常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遇水分层乳化的问题。
4、低温冷启动性。
因甲醇汽化潜热大,雾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造成低温冷启动困难,本添加剂复配有热值高、沸点低的组分,可有效缓解低温冷启动性。
车用M15甲醇汽油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T 352----------------------------------------------------------------------------------------------------------------------------------------------1 范围本标准要求了车用M15甲醇汽油技术要求、取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适用于在汽油中加入15%车用燃料甲醇车用甲醇汽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条款经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条款。
通常注日期引用标准, 其随即全部修改单(不包含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激励依据本标准达成协议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本最新版本。
通常不注日期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适用于本标准。
GB/T 259-1988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GB/T 380-1977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燃灯法)GB/T 503-1995汽油辛烷值测定法(马达法)GB/T 511-1988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GB/T 1792-1988馏分燃料中硫醇硫测定法(电位滴定法)GB/T 4756-1988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 5096-1985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GB/T 5487-1995汽油辛烷值测定法(研究法)GB/T 6536-1997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GB/T 8017-1987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法(雷德法)GB/T 8018-1987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诱导期法)GB/T 8019-1987车用汽油和航空燃料实际胶质测定法(喷射蒸发法)GB/T 8020-1987汽油铅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GB 9722-88化学试剂气象色谱法通则GB/T 11132-1989液体石油产品烃类测定法GB 17930-1999车用无铅汽油SH/T 0164-1992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验收规则SH/T 0174-1992芳烃和轻质石油产品硫醇定性试验法(博士试验法)SH/T 0246-1992轻质石油产品中水含量测定法(电量法)SH/T 0693-汽油中芳烃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DB61/T351-车用燃料甲醇3术语本标准采取下列术语。
新疆甲醇汽油标准
一、背景
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甲醇汽油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对于甲醇汽油的标准制定和推广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标准内容
1. 甲醇含量:新疆甲醇汽油标准中规定,甲醇含量不得低于90%(体积分数)。
2. 辛烷值:辛烷值是衡量汽油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新疆甲醇汽油标准中规定,辛烷值不得低于92。
3. 蒸发性能:蒸发性能是衡量汽油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蒸发损失的重要指标,新疆甲醇汽油标准中规定,蒸发性能应符合相关规定。
4. 稳定性:稳定性是衡量汽油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保持性能稳定的重要指标,新疆甲醇汽油标准中规定,稳定性应符合相关规定。
三、推广应用
新疆地区已经建立了多个甲醇汽油生产基地,为汽车行业提供符合标准的甲醇汽油。
同时,政府也在加大力度推广甲醇汽油的应用,鼓励消费者使用清洁能源汽车。
四、注意事项
1. 在使用甲醇汽油时,应注意与普通汽油的区别,避免混加混用。
2. 在更换燃料时,应按照汽车制造商的要求进行更换,以免对车辆造成损害。
3.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车辆的运行状况,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检修。
总之,新疆甲醇汽油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对于促进清洁能源汽车的发展和环保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甲醇汽油国家标准
甲醇汽油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具有燃烧效率高、环保性好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规范甲醇汽油的生产和使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以保障甲醇汽油的质量和安全性。
首先,甲醇汽油的国家标准明确了产品的命名和分类。
根据标准,甲醇汽油分为M15和M85两个等级,分别代表着甲醇汽油中甲醇的体积分数。
这一分类标准为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明确的产品信息,有利于生产和销售的规范化。
其次,国家标准对甲醇汽油的质量指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包括甲醇汽油的燃烧性能、密度、蒸馏性、含水量、硫含量、铜片腐蚀、蒸发残留物等多项指标都有明确的要求。
这些指标的设定,既保证了甲醇汽油的燃烧效率和动力性能,又保障了环境和车辆的安全。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甲醇汽油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提出了要求。
生产企业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的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甲醇汽油的质量稳定,还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国家标准还规定了甲醇汽油的存储、运输和使用的相关要求。
包括储存容器的选择和维护、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这些规定的制定,有助于保障甲醇汽油在整个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甲醇汽油的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生产和销售指导,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
同时,国家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也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ICS 75.160.20E31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 756.2 -201X代替DB33/T 756.2-2009车用甲醇汽油第2部分:M30Methanol gasoline for motor vehiclesPart 2:M302014-X-X发布2014-X-X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DB33/T 756《车用甲醇汽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M15——第二部分:M30本标准部分技术指标的确定参照GB17930-2013表3车用汽油(V) 的技术要求和DB33/T756.2-2009浙江省车用甲醇汽油地方标准为参考依据。
本标准部分代替DB33/T 756.2《车用甲醇汽油第2部分:M30》。
本标准部分与DB33/T 756.2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1、抗爆指数 90号从≥85改为≥84、93号从≥88改为≥87、97号从报告改为≥90。
2、雷德蒸汽压(kPa)11月1日~4月30日从不大于90改为42~85;5月1日~10月31日从不大于86改为40~68。
3、铅含量(g/L)从≤0.004改为≤0.005。
4、未洗胶质(mg/100mL)从≤70改为≤20。
5、硫含量 %(质量分数)从≤0.04 改为(mg/kg)≤10。
6、苯含量 % (体积分数)从≤2.0改为≤1.0。
7、芳烃含量%(体积分数)从≤32改为≤40。
8、烯烃含量%(体积分数)从≤28改为≤24。
9、锰含量(g/L)从≤0.018改为≤0.002。
本部分由浙江省商务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附录A、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中义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与起草单位: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于2009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车用甲醇汽油第2部分:M301 范围DB33/T 756.2-2013的本部分规定了由车用燃料甲醇、车用汽油添加剂复配而成的车用M30甲醇汽油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识、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交货验收和安全。
甲醇汽油混合物的国际标准和规范随着国际社会对环保问题的重视,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其中,甲醇汽油混合物作为一种低碳燃料,具有环保、经济、安全等众多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国家标准和质量检验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了甲醇汽油混合物的管理和规范有待提高。
本篇文章将从世界范围内的甲醇汽油混合物标准、技术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甲醇汽油混合物的国际标准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甲醇汽油混合物标准主要有美国ASTM标准、欧洲EN标准、中国GB标准等。
这些标准主要是对甲醇汽油混合物的许用成分含量、物理化学性质、质量控制等进行了规范。
1. 美国ASTM标准美国ASTM标准(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是一种国际性的标准组织,制定了许多和燃料有关的标准。
其中ASTM D5798就是用于规范乙醇汽油混合物的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甲醇汽油混合物所允许的成分含量、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质量控制。
在甲醇含量不超过4%时,可以依照ASTM D4814进行规范。
2. 欧洲EN标准欧洲EN标准(European Standard)是欧洲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标准化体系,包括燃料标准等方面。
EN15376是欧洲对甲醇汽油混合物的标准,主要规定了甲醇含量不超过3%的甲醇汽油混合物的生产、质量控制以及安全规范。
3. 中国GB标准中国GB标准(Guo Biao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化工作的中心文件。
GB18351规定了甲醇汽油混合物的规范,对甲醇汽油混合物的含量、质量、生产、销售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二、甲醇汽油混合物的技术和应用1. 技术甲醇汽油混合物的技术主要有甲醇清洗马达技术、甲醇加裂解重馏技术、甲醇加氢改质技术等。
其中甲醇清洗马达技术是最常用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建立在“先甲醇,后汽油”的原则基础上,按照特定比例混合甲醇和汽油,来给马达提供动力。
这种技术能够减少尾气污染,但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甲醇的腐蚀性和易挥发性。
甲醇汽油国家标准甲醇汽油是一种以甲醇为主要组成成分的清洁燃料,具有绿色环保、高燃烧效率等优点。
为了规范甲醇汽油的生产和使用,我国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以保障甲醇汽油的质量和安全性。
首先,甲醇汽油的国家标准对其成分和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其中包括甲醇汽油的甲醇含量、燃烧性能、密度、挥发性等指标,以及对有害杂质的限制要求。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甲醇汽油的基本成分和性能符合国家标准,从而保障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次,国家标准对甲醇汽油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提出了具体要求。
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确保甲醇汽油的生产工艺符合规范,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同时,国家标准还要求对甲醇汽油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后方可上市销售。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甲醇汽油的储存、运输和使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甲醇汽油不受污染,不发生泄漏等安全事故。
在使用过程中,用户也必须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操作,确保甲醇汽油的安全使用。
总的来说,甲醇汽油国家标准的制定对推动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规范了甲醇汽油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还提高了甲醇汽油的质量和安全性,为保障环境和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国家标准的实施也为甲醇汽油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促进了清洁能源产业的繁荣和壮大。
在未来,随着清洁能源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甲醇汽油国家标准也将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需求,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信在国家标准的引领下,甲醇汽油将在未来发展中迎来更加美好的前景。
目录一、国家标准 (1)1.1 《车用燃料甲醇》 (1)1.2 《车用甲醇汽油(M85)》 (11)二、省地方技术标准 (37)2.1 《M5、M15车用甲醇汽油》 (37)2.2 《车用甲醇汽油组分油》 (51)2.3 《车用甲醇汽油变性醇》 (61)2.4 《M85、M100车用甲醇燃料标准》 (73)三、实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87)3.1 《车用甲醇汽油组分油》 (87)3.2 《车用甲醇汽油添加剂》 (95)3.3 《变性燃料甲醇》 (103)3.4 《MH15车用甲醇汽油》 (115)Ⅰ一、国家标准1.1 《车用燃料甲醇》车用燃料甲醇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车用燃料甲醇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等。
本标准适用车用燃料甲醇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该产品用作车用甲醇燃料的原料。
分子式:CH4O结构式:CH3-OH相对分子质量:32.042(按2007 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T 601-2002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2-20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ISO 6353-1:1982,NEQ)GB/T 603-2002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ISO 6353-1:1982,NEQ)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3723 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GB/T 3723-1999,idt ISO3165:1976)GB/T 4472-1984 化工产品中密度、相对密度测定通则GB/T 6283-2008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ISO 760:1978,NEQ)GB/T 6324.2-2004 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第2部分:挥发性有机液体水浴上蒸发后干残渣的测定(ISO 759:1981,MOD)GB/T 6678-2003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 6680-2003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ISO3696:1987,MOD)GB/T 7534-2004 工业用挥发性有机液体沸程的测定(ISO 4626:1980,MOD)GB/T 9722-2006 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GB/T 17476-1998 使用过的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磨损金属和污染物以及基础油中某些元素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GB 18350-2001 变性燃料乙醇3 技术要求车用燃料甲醇应符合表1 所示的技术要求。
Q 上海安能醇醚燃料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 AN002-2006
车用甲醇汽油添加剂
2006- - 发布 2006- - 实施上海安能醇醚燃料有限公司发布
Q/ AN002-2006
前言
本企业标准是在参考GB 18350-2001《变性燃料乙醇》的基础上,经公司多年研究的经验和成果精心编制而成。
1.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适合于下文中的应用对象。
2.本添加剂适用于甲醇含量不高于55%的甲醇汽油。
3.本添加剂在甲醇汽油含水小于2%(m/m)时,有一定的抗水相分离作用。
本标准由上海安能醇醚燃料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安能醇醚燃料有限公司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智伟、杨祚明、刘丽丽。
本标准由上海安能醇醚燃料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车用甲醇汽油添加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车用甲醇汽油添加剂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煤甲醇,也适用于油甲醇、气甲醇、生物甲醇等,甲醇加入本添加剂后可以按规定的比例与汽油混合作为车用点燃式内燃机的燃料。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版本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90-19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01-1988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2-1988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3-1988 化学试剂实验方法中所有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11-1988 化学试剂密度测定通用方法
GB/T 8019-1987 车用汽油和航空燃料实际胶质测定法(喷射蒸发法)
GB/T 9722-1988 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
GB/T 9724-1988 化学试剂 PH值测定通则
GB/T 9725-1988 化学试剂电位滴定法通则
GB 17930-1999 车用无铅汽油
GB J16-1987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GB J74-1984 石油库设计规范
SH/T 0604-2000 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形振动管法)
GB/T 5096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
GB/T 6680-19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6283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测定卡尔费休法
SH/T 0711 汽油中锰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SH/T 0712 汽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SH/T0182-1992(2000)轻质石油产品中铜含量测定法(分光光度法)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甲醇
未加添加剂的、可作为燃料用的甲醇。
3.2车用无铅汽油
符合国家标准的90号汽油。
3.3 车用甲醇汽油添加剂
添加到车用甲醇汽油中,使之成为车用点燃式汽油内燃机的燃料。
3.4 pHe值
车用甲醇汽油添加剂中酸强度的度量。
4 要求
4.1 应用主要原料要求
4.1.1甲醇
甲醇于20℃时密度应在791Kg/m3-793Kg/m3范围内。
4.1.2 国标车用无铅汽油
4.1.3 车用甲醇汽油添加剂
组成甲醇添加剂的基础原料,均必须符合国标标准,纯度均在99.9%以上。
4.2 技术要求
4.2.1 添加剂添加量
添加剂对甲醇汽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8%。
4.2.2 理化指标
车用甲醇汽油添加剂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添加剂使用程序和方法:
将甲醇汽油添加剂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比例加入甲醇中,机械混合15分钟静止分散48小时,再按比例与汽油混合。
5 试验方法
5.1应用主要原料
5.1.1甲醇的密度
按照GB/T611-1988中5.1密度瓶法或SH/T0644数字密度计法测定其密度。
在20℃时,密度应在791Kg/m3-793Kg/m3范围内。
5.1.2国标车用无铅汽油
按照GB17930-1999中的实验方法测定。
5.2 车用甲醇汽油添加剂
5.2.1外观
于室内(常温)环境温度下,取试样50mL于100mL比色管中,在亮光下进行目视观察,试样应清澈透明,无肉眼可见悬浮物和沉淀物等杂质。
5.2.2 密度按GB/T611-1988进行。
5.2.3 实际胶质按GB/T8019进行。
5.2.4 水分按GB/T6283进行。
5.2.5 铜片腐蚀按GB/T5096进行。
5.2.6 铁含量按SH/T 0712进行。
5.2.7 锰含量按SH/T 0711进行。
5. 2. 8铜含量按SH/T 0182-1992(2000)进行。
5 .2. 9 pHe值按 GB/T 9724-1988进行。
6 检验规则
产品须经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并附合格证方可出厂。
6.1 采样按GB/T6680-1980规定进行。
6.2 出厂检验:
6.2.1 本产品由我公司检验部门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6.2.2 以一次投料配制的产品为一批,每批检验取样不低于2L。
6.2.3 检验项目:外观、密度、实际胶质、水分、铜片腐蚀、锰含量、铁含量、pHe值。
6.2.4 出厂检验按本标准逐项进行检验,如有一项不合格,应第二次抽样进行复检,复检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6.3 型式检验:
6.3.1 有下述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定型鉴定时;
B 原料、配方或工艺有变动时;
C 正常生产时每年一次;
D 产品停产半年后又恢复生产时;
E 本次型式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差异时;
6.3.2 型式检验应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抽样量不应小于2L。
检验结果出现不合格项时,允许加倍抽样进行复检,复检仍不合格,则判定本次型式检验不合格。
7 标志、使用说明书
7.1 标志
包装外部应有下列标签、标志:
——生产厂名称、地址;
——产品名称;
——生产标准编号;
——生产日期;
——总质量;
——应标有按GB190中规定的“易燃液体”和“有毒品”警告标志。
7.2使用说明书(详见企业说明书)
8 包装、储存、运输
车用甲醇汽油添加剂采用铁桶或铁槽包装,包装上应标明产品介绍、厂名、厂址、产品执行标准编号、生产日期、总数。
8.1 包装:
用清洁、干燥的铁桶或铁槽包装。
每桶净重150公斤,包装容器应严加密封。
8.2 储存:
贮存在干燥、通风、低温的仓库中,并隔绝热源和火种。
贮存期6个月。
贮存、罐装区要采取放火措施。
8.3 运输:
按易燃品的运输规定,运输时不允许接近高温和火源,切勿倒放和猛烈撞击,轻装轻放,防止泄露。
运输车辆应有安全放火设施。
9 安全:
操作时需穿戴防护用品,防止大剂量吸入,严禁作清洗用接触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