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病普查流程和宫颈癌筛查技术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9
宫颈筛查流程
宫颈筛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妇科检查项目,它可以帮助女性及时发现宫颈疾病,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下面我们将介绍宫颈筛查的具体流程。
首先,女性患者需要选择一个信誉良好的医疗机构进行宫颈筛查。
在预约检查的当天,患者应该选择一个清晨的时间前往医院,因为这个时候医院的人流量相对较少,可以减少等待时间。
到达医院后,患者需要前往妇科门诊进行登记,填写相关的个人信息和健康档案。
随后,患者将被引导到宫颈筛查的检查室。
在检查室,医生会先与患者进行简单的沟通,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史。
接下来,医生会要求患者脱去下身的衣物,躺在检查床上,做好准备。
然后,医生会使用专业的器械,如宫颈镜和宫颈细胞采集器,对患者进行宫颈筛查。
这个过程通常会持续几分钟,患者可能会感到一些轻微的不适,但一般不会有剧烈的疼痛感。
宫颈筛查完成后,医生会将采集到的宫颈细胞标本送往实验室
进行细胞学检查。
通常情况下,患者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检
查结果。
在等待期间,患者可以回家等待通知,或者在医院附近逛逛,放松心情。
最后,当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会与患者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建议。
如果检查结果正常,医生会告诉患者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
如果检查结果异常,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
疗建议,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总的来说,宫颈筛查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检查项目,对于女性
健康至关重要。
希望每位女性朋友都能重视自己的健康,定期进行
宫颈筛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保持身体健康。
宫颈细胞学检查的详细步骤及注意要点Cervical CVtological Examination一、目的宫颈细胞学检查是通过对官颈及官颈管脱落细胞的检查,进行官颈癌前病变和官颈癌的筛查、诊断。
二、适应证1.-般人群的官颈癌筛查:凡有性生活的女性,应每1—2年进行一次宫颈癌筛查。
2.有接触性出血、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有阴道排液者、临床检查宫颈异常的妇女。
3.因妇科良性疾患拟行子宫切除手术前。
4.高危人群的复查:曾有过细胞学异常、官颈病变或官颈癌治疗后的随诊。
三、操作前准备1.器械准备1)-般材料同妇科检查所用材料。
2)宫颈涂片所需特殊物品:干燥棉球、长弯钳、特殊形状的刮板(图40-1)、毛刷、玻片(一侧为毛玻璃、95qo酒精、含检查介质-的小瓶。
注意:注意根据需要选择所用形状刮板。
2.患者准备:同盆腔检查。
3.操作者准备:同盆腔检查四、操作步骤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臀部紧邻检查床缘,头部稍高,双手臂自然放置床两侧,腹部放松,检查者而向患者,站立在其两腿之间。
如患者病情危重,不能搬动时也可在病床上检查,检查者站立在病床的右侧。
根据需要选择所用器具。
放置窥阴器方法见盆腔检查。
1,涂片法(pap smear):1)将一张干燥的玻片取出,用铅笔在有毛玻璃的一侧写好患者姓名(不要贴不干胶等,以免染色时将患者姓名消掉。
注意:做好标记非常重要,以免标本搞混。
2)正确放置窥阴器暴露官颈后用干棉球轻轻擦拭宫颈表面黏液样分泌物后进行涂片做细胞学检查。
注意:擦拭力度要轻柔以免官颈脱落细胞丢失。
3)用特制的小刮板的一头伸入宫颈管,另一头贴覆在官颈表面,以官颈外口为圆心沿一个方向轻轻旋转一周(图40-2),将其沿一个方向涂在已准备好的玻片上。
图432宫颈刮片4)95%酒精固定标本后待巴氏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5)如果没有特制刮板,可分别进行官颈表面和官颈管涂片:即用普通刮板贴覆于官颈表面轻轻刮取分泌物后涂片;再用较细的刮板伸入至宫颈管内,沿一个方向旋转后再将所取细胞涂在玻片上送检。
妇科普查管理制度一、前言妇科普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妇科保健工作,通过对患者进行定期体检和检查,可以发现和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
为了提高妇科普查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妇科普查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二、管理制度的内容1.妇科普查的范围和对象妇科普查的范围包括妇科常见疾病的筛查和检测,如宫颈癌、子宫肌瘤、盆腔炎等。
妇科普查对象主要是已婚妇女和年龄在35岁以上的未婚妇女。
针对不同对象,可以制定不同的普查方案和频次。
2.妇科普查的流程和标准妇科普查的流程主要包括患者登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医生诊断和定期回访等环节。
在这些环节中,需要制定详细的标准和规定,保证每个环节的质量和准确性。
3.妇科普查的设备和人员为了保证妇科普查的效果,需要配备专业的设备和人员。
设备包括超声仪、宫颈窥器、阴道镜等,人员包括妇产科医生、护士和实验室技术员等。
他们需要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提高服务质量。
4.妇科普查的数据管理对于妇科普查数据的管理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建立电子病例和数据库系统来管理患者的信息和检查结果。
这样可以方便医生对患者进行跟踪和管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5.妇科普查的质控和评估为了提高妇科普查的质量和效果,需要进行定期的质量控制和评估。
可以通过制定质控指标和评估标准,定期对医院的普查工作进行评估和整改,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1.制定制度和规定重要的妇科普查管理制度应该是通过医院管理层和主管部门的共同制定,同时充分考虑医疗实践的特点和需求。
制度要求明确、细化,以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培训和考核人员为了保证妇科普查工作的质量,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
医生、护士和实验室技术员需要不断学习最新的技术和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建立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建立电子病历和数据库系统,可以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管理和跟踪。
医院可以实现前台与后台的信息共享,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妇科检查质控方法1.妇科检查(盆腔检查)的范围包括外阴、阴道、子宫颈、子宫体、子宫附体及其他宫旁组织。
其检查方法只要借助于阴道窥器、双合诊、三合诊及直肠-腹部诊行女性生殖器官的视诊、触诊检查。
无性生活史患者禁做双合诊、三合诊及阴道窥器检查;若病情需要必须施行者,须经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
2.器械准备一次性臀部垫单、无菌手套、阴道窥器、鼠齿钳、长镊、子宫探针、宫颈刮板、玻片、棉拭子、棉球、消毒液、液状石蜡或肥皂水、生理盐水、涂片固定液等.3. 基本要求①应关心体贴患者,态度严肃、言语亲切、动作轻柔;对精神紧张的患者更要耐心指导,使其配合。
还要注意保持环境安静,保持室温和器械温度适宜.②男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时。
需有其他医护人员在场,以减轻患者紧张心理和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
③除尿失禁患者外,检查前应排净小便,必要时导尿排空膀胱;若须行尿液检查者应先留尿标本送检。
大便充盈者应在排便或灌肠后检查。
④每检查完一人后应更换至于臀部下面的垫单或纸单,以防交叉感染。
⑤检查时常取膀胱截石位。
患者臀部置于台缘,头部略抬高,两手平放于身旁,以使腹肌松弛。
检查者面向患者,立在患者两腿之间。
尿瘘患者有时须取膝胸位。
危重患者不宜搬动时可在病床上检查。
⑥尽量避免在经期做盆腔检查。
但若为异常出血者则必须检查。
为防止感染,检查前应消毒外阴,并使用无菌手套和器械。
⑦无性生活史患者禁做双合诊、三合诊及阴道窥器检查,可用示指放入直肠内行直肠-腹部诊。
若确有检查必要时,必须先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方可以示指缓慢放入阴道扪诊或行前述检查。
⑧对疑有盆腔内病变的腹壁肥厚、高度紧张不合作或未婚患者,若盆腔检查不满意时,可在肌内注射哌替啶后,甚至必要时在麻醉下进行彻底的盆腔检查,以期做出较正确的诊断。
对一些多次盆腔检查可能促使病变发展的疾病,应结合其他辅助检查如B超等了解盆腔情况。
4.外阴部检查观察外阴发育、阴蒂长度和大小、阴毛多少和分布、皮肤和粘膜色泽及质地变化,注意有无畸形、水肿、皮炎、溃肠、赘生物,有无增厚、变薄或萎缩,有无后侧切或陈旧性撕裂瘢痕等。
防癌抗癌如何进行宫颈癌筛查●郭慧宫颈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是唯一可以通过定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并改变预后的疾病。
近30年来,美国通过对宫颈癌的筛查使宫颈癌的发病率下降了50%左右。
随着对人乳头瘤病毒(HPV )研究以及HPV 疫苗的应用,宫颈癌也成为了一种可以预防的恶性肿瘤。
之所以通过筛查可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是因为筛查可以发现宫颈的癌前病变。
而由癌前病变发展到宫颈癌的进程是比较缓慢的。
根据普查的研究数据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CIN3)和宫颈癌的发病平均年龄差异为10年。
那当我们通过筛查发现其癌前病变时,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理,使疾病止步于癌前,从而避免了宫颈癌的发生以及对生命的危及。
不过很多女性虽然知道应该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却不是很清楚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以及多久做一次?宫颈癌筛查项目目前,应用于宫颈癌筛查的项目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 检查两大类。
宫颈细胞学检查根据检查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巴氏涂片(TCT )和液基细胞学检查(LCT )。
传统的巴氏涂片法由于存在涂片质量差、阳性率低的局限性,已逐渐被液基细胞学检查所取代,但由于具有价格低廉的优势,仍然会被应用于一些大范围人群的筛查中。
液基细胞学检查(LCT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宫颈病变筛查技术。
由于使用专用的宫颈刷,刷取宫颈表面以及宫颈管内的脱落细胞,并通过全自动细胞制备技术,将细胞进行制片、染色及观察。
可以说相较于TCT 在样本处理、制片、染色和阅片技术上均大有改进,可以将涂片的满意率以及阳性结果的筛查率大大提高,通过LCT 技术,可以100%发现宫颈癌,并且还可以发现部分宫颈癌前病变,以及霉菌、滴虫、病毒、衣原体等感染。
可以简单地理解为LCT 是TCT的升级版,它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通过一次取材同时检测HPV ,减少了多次取材的麻烦和不适。
LCT 主要是从细胞学层面来判断细胞是否有异型性,可以发现已经产生变化的异常细胞以及癌变组织。
宫颈癌筛查(TCT)全攻略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在全球范围内,平均每分钟即检查出一例新发病例,每两分钟就有一名女性死于宫颈癌。
每年,中国的宫颈癌病例占全球的28%以上,高发年龄为50—55岁。
HPV病毒的感染在宫颈癌的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可以通过进行宫颈筛查和接种疫苗来抵抗HPV病毒感染从而降低罹患宫颈癌的风险。
宫颈筛查“三阶梯”程序:细胞学检查:TCT(薄层液基细胞技术)病毒学检查:HPV病毒检查阴道镜+活检,必要时宫颈锥切明确病变Stage1.细胞学检查TCT是宫颈癌筛查的基本方法,也是诊断的必须步骤。
指在显微镜下观测宫颈细胞,查看宫颈细胞是否有异常。
TCT对细胞的宫颈癌检出率为100%,同时还能发现部分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病毒、衣原体等。
细胞学检查的重点是:注意复查。
Stage2.病毒学检查相对于细胞学检查敏感性高,特异性低,可与TCT联合应用于子宫颈癌筛查。
数一数有多少HPV病毒----HC2检查;看一看有多少种HPV病毒----HPV分型检查。
Stage3.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若TCT检查为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并高危HPVDNA检测阳性,或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以上者,应做阴道镜检查。
电子阴道镜能将观测到的图像放大10~60倍,医生可以通过大屏幕显示器清楚地看到子宫颈表皮和生殖器表皮上极其微小的病灶细节,阴道镜下活检是确诊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的最可靠的方法。
Stage4.筛查的终点----宫颈锥切宫颈锥切指向内呈圆锥形的形状切下一部分宫颈组织,它一方面是为了作病理检查,确诊宫颈的病变的程度和范围;另一方面也是切除病变的一种治疗方法。
美国妇产医师学会(AGOG)推荐的筛查流程1、宫颈癌筛查起始年龄为21岁,无论是否有性生活史,除非是确诊感染了艾滋病,小于21岁女性没必要筛查。
2、21—29岁,推荐每3年做一次TCT检查,30岁以下不推荐进行TCT和HPV联合检测。
宫颈癌筛查项目实施方案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对女性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提高宫颈癌筛查的覆盖率和准确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宫颈癌筛查项目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一、项目背景1.1问题阐述:宫颈癌造成的死亡人数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筛查率和准确率较低,亟待制定高效的筛查项目实施方案。
1.2项目目标:提高宫颈癌筛查覆盖率,提高筛查准确性,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项目内容2.1筛查对象:适龄女性,年龄范围为25-65岁。
2.2筛查方式:(1)宫颈细胞学涂片:对于首次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女性,进行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测宫颈上皮细胞形态学变化。
(2)HPV(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检测:对宫颈细胞学涂片异常的女性进行HPV基因型检测,以确定是否感染高危型HPV。
(3)宫颈镜检查:对HPV基因型检测阳性者进行宫颈镜检查,观察宫颈上皮组织变化,进一步明确宫颈癌的存在或程度。
2.3筛查周期:初次筛查:25岁开始,每三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涂片。
高危人群筛查:有高危HPV感染者和宫颈细胞学涂片异常者,进行HPV基因型检测。
宫颈镜检查筛查:根据化验结果确定是否进行宫颈镜检查。
2.4筛查结果分类:(1)阴性:宫颈细胞学涂片正常或HPV基因型检测阴性者。
(2)HPV感染:宫颈细胞学涂片正常,但HPV基因型检测阳性者。
(3)宫颈异常:宫颈细胞学涂片异常者。
(4)宫颈癌:经宫颈镜检查确诊为宫颈癌者。
三、实施方案3.1筛查人员培训: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宫颈癌筛查的相关知识培训,包括宫颈细胞学涂片采集、HPV基因型检测、宫颈镜检查等操作技能的培训。
3.2筛查设备和耗材准备:确保筛查所需设备和耗材的充足供应,包括宫颈细胞学涂片采集材料、HPV基因型检测试剂和宫颈镜等设备。
3.3筛查流程:(1)宫颈细胞学涂片采集:由专业医护人员针对适龄女性进行宫颈细胞学涂片采集,标本发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2)HPV基因型检测:对于宫颈细胞学涂片异常者,采用HPV基因型检测试剂进行检测,确定是否感染高危型HPV。
宫颈癌检查制度一、初筛机构:1、确定目标人群:35—64岁农村适龄适龄妇女2、在原州区居住1年以上的常住人口自愿参加并且能接受检查者。
因非宫颈癌或非宫颈病变原因行子宫全切术者除外。
3、初筛机构的医生必须是有资质的妇产科医生,各项检查必须严格掌握操作规范。
(1)、妇科检查:包括盆腔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革兰染色检查。
(2)、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检查或醋酸染色检查/复方碘染色检查(VIA/VILI)。
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包括取材、涂片、固定、染色以及采用TBS描述性或巴氏分级报告对宫颈细胞进行评价。
宫颈脱落细胞取材固定至少15分钟后,取出晾干,每50张玻片装一盒,填好宫颈脱落细胞检查报告单,一起送到原州区妇幼保健所检验科。
(3)、阴道镜检查:对宫颈脱落细胞检查或醋酸染色检查/复方碘染色检查(VIA/VILI)结果可疑者或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
(4)、组织病理学检查:对阴道镜检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二、保健机构1、检验科阅片后对Ⅱb以上者要登记,并及时反馈到保健科,由保健科反馈至初筛机构通知做阴道镜,按时上报数据。
2、初筛机构接到通知后填写阴道镜通知单(通知单内容必须填写详细,填全),通知检查对象携带阴道镜通知单,到原州区妇幼保健所阴道镜室做阴道镜。
3、阴道镜室工作人员应填写阴道镜花名册,并详细记录阴道镜结果,对异常病例给予取活检,及时反馈信息至保健科,按时上报数据。
4、保健科协助卫生局做好服务人群的健康教育、咨询;收集、汇总、分析和上报项目相关数据信息;协助做好项目的监督指导及质量控制,阳性人员的进一步转诊筛查、随访等工作;完成宫颈脱落细胞涂片、阴道镜筛查、组织病理学筛查等;并将结果逐级反馈至初检机构。
协助做好确诊患者的救助工作。
保健科收集信息,按时上报数据,并对可疑病例定期随访、追访。
乳腺癌检查制度一、初筛机构:1、确定目标人群:35—64岁农村适龄适龄妇女2、在原州区居住1年以上的常住人口无乳腺恶性肿瘤史,自愿参加并且能接受检查者。
宫颈筛查流程宫颈筛查是指通过对女性宫颈进行检查,以筛查宫颈疾病的一种方法。
宫颈筛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女性及时发现和治疗宫颈疾病,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宫颈筛查的具体流程。
1. 预约检查。
首先,女性需要提前预约宫颈筛查的时间,可以选择去医院或者妇幼保健院进行检查。
在预约时,可以告知医护人员自己的月经周期,以便安排合适的检查时间。
2. 检查前准备。
在进行宫颈筛查前,女性需要注意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选择在月经期间之后的10到20天进行检查,避免在月经期间进行检查。
其次,要避免性生活、宫腔检查和使用阴道药物等活动,以免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3. 检查过程。
当到达医院进行宫颈筛查时,首先会有医护人员询问相关的个人信息和病史,然后会引导女性到检查室进行检查。
在检查室内,女性需要脱掉下身的衣物,躺在检查床上,然后医生会使用宫颈镜等器械进行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轻柔地打开阴道口,用专用器械取一小块组织,送检化验。
4. 注意事项。
在进行宫颈筛查时,女性需要保持放松,配合医生的操作。
检查过程可能会有一些不适感,但通常是可以忍受的。
如果有出血或不适,需要及时告知医生。
5. 检查结果。
宫颈筛查的结果通常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存在宫颈疾病。
如果检查结果异常,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总之,宫颈筛查是女性非常重要的健康检查项目,可以帮助女性及时发现和治疗宫颈疾病,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希望女性朋友们能够重视宫颈筛查,定期进行检查,保护自己的健康。
宫颈癌检查制度一、初筛机构:1、确定目标人群:35—64岁农村适龄适龄妇女2、在原州区居住1年以上的常住人口自愿参加并且能接受检查者。
因非宫颈癌或非宫颈病变原因行子宫全切术者除外。
3、初筛机构的医生必须是有资质的妇产科医生,各项检查必须严格掌握操作规范。
(1)、妇科检查:包括盆腔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革兰染色检查。
(2)、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检查或醋酸染色检查/复方碘染色检查(VIA/VILI)。
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包括取材、涂片、固定、染色以及采用TBS描述性或巴氏分级报告对宫颈细胞进行评价。
宫颈脱落细胞取材固定至少15分钟后,取出晾干,每50张玻片装一盒,填好宫颈脱落细胞检查报告单,一起送到原州区妇幼保健所检验科。
(3)、阴道镜检查:对宫颈脱落细胞检查或醋酸染色检查/复方碘染色检查(VIA/VILI)结果可疑者或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
(4)、组织病理学检查:对阴道镜检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二、保健机构1、检验科阅片后对Ⅱb以上者要登记,并及时反馈到保健科,由保健科反馈至初筛机构通知做阴道镜,按时上报数据。
2、初筛机构接到通知后填写阴道镜通知单(通知单内容必须填写详细,填全),通知检查对象携带阴道镜通知单,到原州区妇幼保健所阴道镜室做阴道镜。
3、阴道镜室工作人员应填写阴道镜花名册,并详细记录阴道镜结果,对异常病例给予取活检,及时反馈信息至保健科,按时上报数据。
4、保健科协助卫生局做好服务人群的健康教育、咨询;收集、汇总、分析和上报项目相关数据信息;协助做好项目的监督指导及质量控制,阳性人员的进一步转诊筛查、随访等工作;完成宫颈脱落细胞涂片、阴道镜筛查、组织病理学筛查等;并将结果逐级反馈至初检机构。
协助做好确诊患者的救助工作。
保健科收集信息,按时上报数据,并对可疑病例定期随访、追访。
乳腺癌检查制度一、初筛机构:1、确定目标人群:35—64岁农村适龄适龄妇女2、在原州区居住1年以上的常住人口无乳腺恶性肿瘤史,自愿参加并且能接受检查者。
妇科肿瘤筛查常见方法和注意事项妇科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因此,妇科肿瘤筛查成为女性健康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妇科肿瘤筛查的常见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帮助女性朋友更好地关注和保护自己的健康。
一、常见的妇科肿瘤筛查方法1.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妇科肿瘤筛查方法之一。
该检查通过采集宫颈上皮细胞,进行薄层细胞学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宫颈病变以及宫颈癌的征兆。
该方法简单、无创且准确率较高。
建议女性每年进行一次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2. 乳腺X线摄影术(乳腺钼靶)乳腺X线摄影术,通常称为乳腺钼靶检查,是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
该检查通过X线的透视和摄影,可以早期发现乳腺肿块及其异常改变,判断是否存在恶性病变。
此外,乳腺钼靶还可以评估肿块的形态、大小、数量和密度等。
建议女性每年或两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摄影术。
3. 输卵管通液术(HyCoSy)输卵管通液术是一种微创的妇科肿瘤筛查方法,主要用于检测输卵管是否通畅。
该检查通过向子宫注入特定的液体,通过超声波观察液体在输卵管内的流动情况,以确定输卵管是否畅通。
输卵管通液术可以早期发现输卵管阻塞、粘连等异常情况,对于不孕不育症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二、妇科肿瘤筛查的注意事项1. 确定筛查时间女性朋友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筛查时间。
通常,20岁至40岁的女性每1至3年进行一次妇科肿瘤筛查,4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筛查。
对于有高风险因素的女性,如有家族病史或其他疾病的存在,筛查的频率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2. 筛查前的准备在进行妇科肿瘤筛查前,女性应注意准备工作。
首先,避免在月经期进行筛查,最好选择月经结束后的第7至10天进行检查。
其次,筛查前24小时内应避免性生活、洗涤阴道和使用避孕套等,以免对结果产生干扰。
最后,如果怀疑自身存在炎症或感染,建议在进行妇科肿瘤筛查前进行适当的治疗,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3. 遵循医生建议妇科肿瘤筛查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妇女两癌筛查流程一、项目目标(一)总目标通过对35-64岁农村妇女免费进行"两癌"检查,切实掌握我县妇女病的发病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妇女健康水平。
积极探索妇女病治疗方法,降低妇女病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尤其是通过普查及时发现宫颈癌、乳腺癌等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疾病,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协助,逐步形成维护妇女健康的长效机制,增强我县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二)具体目标1、xx年为35-64岁的6000名农村妇女做宫颈癌检查,为600名农村妇女做乳腺癌检查。
2、xx年承担农村妇女"两癌"检查人员培训覆盖率达100%,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3、逐步提高我县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两癌"知识知晓率达60%以上。
4、积极探索,总结经验,进一步探索适合基层的宫颈癌检查服务模式和优化方案,逐步形成定期为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检查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
二、项目范围按照省开展"两癌"检查工作要求,xx年完成6000名农村妇女的宫颈癌免费检查,600名农村妇女乳腺癌免费检查。
三、项目对象和内容(一)项目对象检查对象全县持有农村户籍的自愿参加并且能接受检查的3564岁农村适龄妇女,其中,孕期、经期、产褥期妇女暂不检查。
所有接受宫颈癌检查的对象需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项目内容1.宫颈癌检查1.1妇科检查:包括盆腔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
1.2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检查:包括取材、涂片、固定、染色以及采用TBS描述性对宫颈细胞进行评价。
1.3阴道镜检查:对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检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以及肉眼检查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
1.4组织病理学检查:对阴道镜检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2.乳腺癌检查2.1乳腺临床检查:对接受检查的妇女均进行乳腺的视诊、触诊。
妇科检查操作规程标题:妇科检查操作规程引言概述:妇科检查是妇科医生对女性进行的一种常规体检,通过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女性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预防妇科疾病。
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保障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患者身份:在进行妇科检查前,医生需要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确保进行检查的是正确的患者。
1.2 患者沟通:在进行检查前,医生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检查的目的和过程,以及可能的不适感。
1.3 检查器械准备:医生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检查器械,确保器械的干净和消毒。
二、外阴检查2.1 检查外阴外观:医生需要观察外阴的颜色、形态和有无异常情况,如疣、溃疡等。
2.2 阴道分泌物检查:医生需要进行阴道分泌物的检查,包括颜色、气味和量的观察。
2.3 阴道镜检查:对于需要进一步检查的患者,医生可以使用阴道镜进行检查,以更清楚地观察阴道内部情况。
三、宫颈检查3.1 子宫颈形态观察:医生需要观察子宫颈的形态、颜色和有无异常情况,如糜烂、息肉等。
3.2 子宫颈涂片检查:医生可以进行子宫颈涂片检查,以筛查宫颈疾病和癌变情况。
3.3 宫颈活检:对于有异常情况的患者,医生可能需要进行宫颈活检,以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四、阴道检查4.1 阴道镜检查:医生可以使用阴道镜对阴道内部进行检查,观察阴道壁的情况。
4.2 阴道pH值检查:医生可以通过检测阴道的pH值来判断阴道内部环境的酸碱度。
4.3 阴道分泌物培养:对于有阴道感染症状的患者,医生可以进行阴道分泌物培养,以确定感染病原体。
五、乳腺检查5.1 乳腺触诊:医生需要进行乳腺触诊,观察乳腺的大小、形态和有无结节等异常情况。
5.2 乳腺X光检查:对于需要进一步检查的患者,医生可以进行乳腺X光检查,以排除乳腺疾病。
5.3 乳腺B超检查:对于有乳腺异常情况的患者,医生可以进行乳腺B超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结论:妇科检查是女性健康的重要保障,正确的操作规程可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农村妇女病和两癌普查方案范文一、背景介绍农村妇女是我国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条件的限制以及医疗资源的不足,农村妇女普遍面临着病痛和健康威胁。
尤其是乳腺癌和宫颈癌等“两癌”疾病在农村妇女中发病率较高,是严重威胁到农村妇女健康的疾病。
为了科学了解农村妇女病情和“两癌”的发病状况,制定并实施普查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和意义普查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农村妇女的病情和“两癌”的发病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普查工作,可以提高农村妇女对疾病防控和健康保健的认识,促进农村妇女的健康素养提升。
三、普查内容(一)妇女病普查内容:1. 统计农村妇女的总体数量和人口分布情况;2. 统计农村妇女常见妇科疾病的发病情况,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3. 统计农村妇女重病和慢性病的发病情况,如乳腺癌、宫颈癌等;4. 统计农村妇女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如饮食结构、锻炼情况、吸烟和饮酒等;5. 统计农村妇女对妇科健康的认知程度和健康服务利用情况。
(二)乳腺癌和宫颈癌普查内容:1. 统计农村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发病情况和死亡率;2. 统计农村妇女的乳腺癌和宫颈癌的早发现早治疗率;3. 统计农村妇女对乳腺癌和宫颈癌的认知程度和预防知识掌握情况;4. 统计农村妇女参与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和接种疫苗的情况;5. 统计农村妇女对乳腺癌和宫颈癌的治疗和康复情况。
四、普查方法(一)整体普查方法:1. 建立农村妇女病和两癌普查的数据库,实现信息的全面、及时和准确的采集和处理;2. 采取宣传推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宣传普查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农村妇女参与普查的积极性。
(二)调查问卷:1. 设计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疾病发病情况、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健康服务利用等方面的内容;2. 对农村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可以通过电话、网络、邮寄等方式进行。
(三)现场检查:1. 对需要深入了解情况的农村妇女,进行现场检查,并构建健康档案;2. 通过现场检查,了解农村妇女的健康状况、生活环境等,为农村妇女的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提供参考。
一、总则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妇女健康工作的决策部署,提高农村妇女“两癌”(乳腺癌和宫颈癌)早诊早治率,降低“两癌”死亡率,保障妇女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医学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卫生院“两癌”筛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两癌”筛查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
2. 设立“两癌”筛查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两癌”筛查工作。
三、筛查对象1. 居住在卫生院辖区内的35-64岁农村妇女。
2. 妇女自愿参加“两癌”筛查。
四、筛查内容1. 宫颈癌筛查: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或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Pap smear)。
2. 乳腺癌筛查:采用乳腺彩色超声检查。
五、筛查流程1. 宣传动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开展讲座等形式,提高农村妇女对“两癌”筛查的认识和参与度。
2. 预约登记:由卫生院“两癌”筛查办公室负责预约登记,确保筛查工作的有序开展。
3. 筛查实施:按照筛查内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筛查对象进行现场检查。
4. 结果反馈:对筛查结果异常者,及时通知本人并安排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5. 后期随访:对筛查结果异常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情变化,提供必要的生活指导和心理支持。
六、工作要求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两癌”筛查工作落到实处。
2. 严格执行筛查流程,确保筛查质量。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4. 对筛查结果异常者实行分类管理,确保早诊早治。
5. 定期对“两癌”筛查工作进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卫生院“两癌”筛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两癌筛查流程
信息收集、初步筛查、详细检查及结果处理
两癌筛查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信息收集:收集参检女性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婚姻状况、联系
方式等。
2.宣传教育:开展两癌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女性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
3.初步筛查:根据检查内容,进行初步筛查,包括妇科检查、乳腺体检和乳
腺彩超检查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详细检查:对初步筛查异常的女性进行详细检查,如组织病理学检查、乳
腺X线检查等,并做好随访和记录。
5.结果处理: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治疗或转诊,并做好随访和记录。
具体操作流程可以咨询当地妇幼保健院或相关医疗机构。
宫颈筛查怎么检查
宫颈筛查是一种旨在检测宫颈癌及其前驱病变的检查方法。
常见的宫颈筛查方法包括宫颈涂片和HPV病毒感染检测。
1. 宫颈涂片:医生会使用细长的刷子或小棉签轻轻刮取宫颈表面的细胞样本。
这些样本将被送往实验室进行细胞学检查,以检测是否存在异常细胞。
该方法可以发现宫颈癌及其前驱病变。
2. HPV病毒感染检测:HPV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病因之一。
医生会使用类似宫颈涂片的方法采集宫颈细胞样本,然后在实验室中检测HPV感染。
这种检测方法可以帮助识别高危型HPV病毒感染,进而评估宫颈癌的风险。
宫颈筛查通常是无痛的,可以在医生诊所或妇科诊所进行。
建议女性每年进行一次宫颈筛查,特别是在性活跃的年龄和40岁以上的年龄段。
根据个人情况,医生可能会调整筛查频率和方法。
妇科病普查流程和宫颈癌筛查技术要点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张倩平宫颈癌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疾病,位居全球女性癌症发病之首。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最近估计,每年我国女性宫颈癌新发病例约13.15万人,约有3万名妇女死于宫颈癌。
因此,宫颈癌已对广大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健康与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
对宫颈癌进行定期检查,及早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已被公认是恶性肿瘤防治中最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措施。
因此,开展普遍性的妇女宫颈癌检查是关注公共卫生和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
妇科病普查内容包括:对目标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妇科检查、辅助检查、早期筛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并对可疑病例进行追踪随访。
一、女性外阴、阴道、宫颈的正常解剖和生理(一)女性外生殖器官:指女性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又称外阴。
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和会阴。
(二)女性内生殖器官: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
二、妇科普查内容包括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宫颈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显微镜检查、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妇科B超检查、乳腺检查,如发现阳性或可疑者,需进一步做阴道镜、宫颈组织切片病理检查、宫颈内膜诊刮、彩超、乳腺钼靶等检查。
三、准备工作包括人员、场地、设备、试剂的准备。
并做好组织和动员工作。
四、检查方法(一)妇科检查1、询问既往史:包括月经史、性生活史、避孕史、生育史、既往病史(重点为妇科及乳腺病史)、家族史(重点为家族肿瘤史)。
做好记录和登记。
2、外阴及阴道检查:主要观察外阴、阴道、宫颈有无生殖器肿物、新生物及疣状物;阴道分泌物性状;宫颈有无溃疡及接触性出血等。
3、阴道/宫颈分泌物检查方法及取材部位检查方法取材部位及方法检查目的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阴道侧壁上1/3处滴虫、假菌丝或芽生孢子、线索细胞、清洁度宫颈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显微镜检查宫颈管内1-2cm,稍用力转动,停留10-30秒后取出中性粒细胞、淋病奈瑟菌4、盆腔检查按顺序分别触及和感知以下部位:阴道壁软硬度、有无结节及赘生物;宫颈大小、软硬度、有无触痛、举痛,有无接触出血;子宫位置、大小、形态、软硬度及活动度,有无突出结节,有无压痛;双侧附件区有无压痛、增厚及包块。
盆腔检查应在阴道分泌物取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取材完成后进行。
(二)细胞学检查1、宫颈细胞学TBS描述性报告(略)2、巴氏5级分类法宫颈细胞学诊断标准(1)巴氏I级:正常。
为正常宫颈细胞涂片。
(2)巴氏II级:炎症。
细胞核普遍增大,一般属良性改变或炎症。
临床分为II A及II B。
II B指个别细胞核异质明显,但不支持恶性;其余为II A。
(3)巴氏III级:可疑癌。
出现核异质,表现为细胞核大深染,核型不规则或双核。
对不典型细胞,性质尚难肯定。
(4)巴氏IV级:高度可疑癌。
细胞有恶性特征,但在涂片中恶性细胞较少。
(5)巴氏V级:癌。
具有典型的癌细胞。
(三)妇科B超:经期不宜做B超检查。
(四)乳腺检查:观察乳房的皮肤颜色,有无凹陷、橘皮症或溃疡,乳头有无血性溢出,再用手掌面平坦的揉压乳房,检查有无肿块,然后检查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有无肿大。
(五)其它检查对可疑和异常病例做进一步检查。
包括阴道镜、宫颈组织切片及病理检查、宫颈内膜诊刮、彩超、乳腺钼靶等检查。
五、宫颈癌筛查技术要点(一)妇科检查前注意事项1、月经期不做检查。
2、阴道分泌物取材前24小时内禁止性生活、盆腔检查、阴道超声检查、阴道盥洗和上药。
3、宫颈脱落细胞涂片标本应核对受检者编号。
(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1、受检者在取材前24小时内应禁止阴道冲洗和性生活,以免机械力使病变细胞脱落。
2、取材部位应包括子宫颈阴道部和宫颈管,对需要检查宫内膜病变者还应包括后穹隆取材或颈管吸取。
3、用小戟状刮板或宫颈细胞取样器,以宫颈外口为圆心旋转1-2周,要有一定的压力,但不要过分用力,以免损伤宫颈引起出血,而影响检查结果。
液基细胞检查取材时及时将取材器上的细胞充分洗入保存液小瓶中,以备做液基涂片。
如宫颈口分泌物过多,可先用灭菌干棉球轻轻擦去,再刮取标本。
窥器除生理盐水外不能用其他润滑剂。
避免短期内重复取材。
对不满意的标本,建议1周后重新取材。
4、将刮取标本顺序涂抹在载玻片上,涂片要均匀,不宜太厚,切忌反复涂抹。
趁涂好的标本还潮湿时立即放入95%的酒精固定液内固定,固定时间不能少于15分钟。
最好不要将几个人的标本放在同一容器里固定。
经常测定固定液浓度,保持浓度在90%以上。
如需送标本至其他医疗机构进行染色检查,可将已固定的涂片标本取出晾干,装寄。
标本标记要准确无误。
5、染色负责接受染色检查的医疗机构在收到寄来的标本后,将标本重新放入固定液,然后按照巴氏染色要求的步骤进行染色。
染液要新鲜,苏木素液要每天过滤,染液和洗液要经常更换(一般染1000例/500ml 染液)。
染色后的涂片要立即用树胶和盖玻片封闭,以防污染或磨损。
检查结果阴性涂片应保存一年,阳性涂片要长期保存。
(三)阴道镜检查1、阴道镜检查指征(1)宫颈细胞学异常:传统巴氏分级II级及以上,或新报告系统TBS中ASC/AGC或≥ASC伴高危型HPV—DNA检测阳性。
(2)临床可疑:如接触性出血、异常排液、慢性宫颈炎如宫颈假性糜烂、息肉、白斑、红区或可疑癌等,不论细胞学结果如何。
(3)高危型HPV DNA检测阳性。
(4)女性下生殖道可疑湿疣或HPV感染。
(5)外阴或阴道可疑病变。
(6)宫颈癌和CIN治疗后随诊。
(7)追踪观察宫颈、阴道和外阴病变的动态变化。
(8)其他:如CIN或早期宫颈癌治疗前,阴道镜检查了解宫颈病变部位、范围、程度及阴道穹窿或阴道是否受累等。
2、阴道镜检查注意事项(1)阴道镜检查前应有细胞学检查结果,至少24小时内不宜作阴道冲洗、细胞学刮片、妇检、用药及性生活,以免影响阴道镜观察。
(2)宫颈阴道有严重炎症时,应先行抗炎治疗。
(3)宜在月经干净3~4天后进行。
(四)宫颈活检宫颈活检是确定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最可靠和不可缺少的方法。
活检方法有盲取活检、碘试验后活检、5%醋酸肉眼观察后活检、阴道镜指引下活检等。
宫颈活检注意事项如下:1、妊娠期尽量不做宫颈活检。
2、宫颈局部或生殖器官有急性炎症时不宜活检。
3、对溃疡型病灶,不宜在溃疡坏死中心取材,应于溃疡边缘取材,便于做出正确诊断。
4、宫颈活检病理结果阴性不能排除宫颈癌或癌前病变,如细胞学或临床怀疑癌应重复活检。
5、位于宫颈管或宫颈深部的病变难以取到,因此,宫颈活检要与宫颈管刮术和细胞学联合应用。
(五)颈管内膜刮术(ECC)ECC是指对宫颈组织学内口和解剖学外口之间的颈管内膜组织进行搔刮的方法。
有助于明确宫颈管内有无病变和CIN或癌是否累及颈管。
1、ECC指征(1)细胞学多次阳性或可疑、阴道镜检查阴性或不满意或阴道镜下活检阴性者。
(2)细胞学检查提示腺上皮病变,无论阴道镜检查有无异常。
(3)宫颈细胞学为高度病变(≥HSIL),应在宫颈活检的同时行ECC。
(4)阴道镜诊断为高度病变者,无论细胞学检查结果如何。
(5)阴道镜下病变累及宫颈管。
(6)细胞学异常或临床可疑,尤其是怀疑颈管型宫颈癌,即使宫颈表面光滑也应取活检。
2、ECC注意事项(1)应掌握宫颈管刮术的深度和力度,一般不超过2-3厘米深,以免将宫腔内容物带出,并避免刮及宫颈外口组织造成假阳性。
(2)绝经后患者常刮不出组织,可将刮出物放如入液基细胞保存液中进行细胞学涂片检查,或放在滤纸上,连同滤纸放在放入福尔马林中固定。
(3)妊娠期妇女禁止做ECC。
六、登记、记录和汇总:做好各项资料的记录和登记汇总工作,认真积累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防治效果和存在问题。
七、诊断和处理:对普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治疗。
对普查中不能确诊或治疗的病例,应落实好病人的转诊,以进一步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
八、健康教育和指导:在检查和治疗的同时开展卫生保健和性传播疾病知识的宣传和指导,提高防治疾病的效果,同时进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九、随访工作:通过各种方式与病人取得联系,了解治疗结果和转诊后上级医院诊断和治疗结果,做好随访登记。
十、检查对象和间隔时间为已婚妇女进行妇科普查。
宫颈癌开始筛查的时间是性生活开始后3年左右,不晚于21岁。
终止时间是70岁以后,并在10年内有3次以上满意而正常的细胞学检查。
筛查间隔是传统细胞涂片检查,每年1次;TCT每2年1次。
30岁后,连续3次正常者,可2~3年1次。
使用细胞学联合高危HPV 检测的方法进行筛查,两者均未发现异常,至少3年后进行筛查。
妇科普查普治流程图组织、动员、准备热情接待,文明用语,全面询问有关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和登记工作妇科B超检查医生按常规进行双侧乳房检查、有条件做红外线或超声检查确定下一步诊疗方案。
必要时做彩超、阴道镜、乳腺鉬靶、HPV作出最后诊断和处理意见,及时治疗,落实好病人的转诊和住院。
在查治过程中同时开展妇女生殖保健和避孕知识的宣传和指导。
做好登记、资料统计和汇总工作,及时反馈。
做好随访工作,对可疑病人要嘱其到有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并做好登记。
对诊断明确的恶性肿瘤或宫颈内瘤病变者经治疗后嘱其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