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现状及对策——以铁岭市八棵树镇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298.66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促进铁岭市社会经济发展,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铁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是对《铁岭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20)》的修编。
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1)贯彻“五个统筹”方针,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调控作用。
(2)从辽宁省及铁岭市的全局出发,坚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合理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尊重历史文化,突出铁岭城市特色。
(4)合理确定城市基础设施配置标准和服务水平,协调区域性的大型基础设施的配置,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第三条规划原则(1)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
(2)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3)坚持公平和谐的原则。
(4)坚持资源节约的原则。
(5)坚持与相关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则。
第四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3)《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文)(4)建设部《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02]218号文)(5)《辽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6)《铁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7)《铁岭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20)》(8)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第五条规划期限本次铁岭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期限为2005年---2020年,其中:近期2005—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为2020年以后。
第六条规划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加速发展、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建设和谐铁岭为主题,以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提升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水平为重点,以打造沈铁工业走廊为载体,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合理地编制铁岭的城市总体规划,促进铁岭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将铁岭建设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铁岭、大铁岭,建设成为适宜人居、适宜创业、适宜休闲度假的中国北方水城。
关于小城镇景观环境整治方法——以文成铜铃山镇改造为例郑绿荫摘要:本文以文成铜铃山镇景观改造实践为基础,针对小城镇环境改造中的常见问题与重要内容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造手法。
关键词:小城镇;景观环境;城市家具;乡土植物文成铜铃山镇为响应中央政策,开始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整治内容包括道路改造、上改下、截污纳管、建筑立面改造、景观环境改造等。
当下由于经济观念和思想意识的局限,越来越多的小城镇盲目地以大城市的标准追求大尺度的空间环境而忽视对人的关怀,丧失了原有的城镇特色。
因此铜铃山镇如何在整治过程中能存留本身特色,不被这个时代的浪潮所同化,是我们设计的关键。
本文从景观专业的角度研究铜铃山镇环境整治的方法,在设计中目标打造宜人、和谐、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同时通过专项设计来实现小城镇的特色化整治。
一、前期调研1、地形调查改造工程不同于新建工程,需要在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建设,需要设计人员对现状进行充分的了解,才能使工程顺利的进行。
一般小城镇的地形图年份较老,和现状存在较大的偏差,因此在设计之前需对现状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步行系统、建筑之间边角场地、居民活动场地、绿化情况、驳坎和桥梁的结构状况等基础设施进行现场调查。
同时对设计区域在近几年做过的建设,包括道路两侧绿化、小游园、广场等无施工图纸的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对现有绿化的苗木进行统计,归纳总结适合在本地生长的品种,以达到绿化有效提升的目的。
2、民意调查小城镇居民房往往沿着道路与河道发展,景观的改造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对居民的需求和生活习性的调查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方案的可实施性,如周边居民的晾晒、停车与交流习惯。
铜铃山镇的居民房前大多有较为宽敞的场地,居民习惯将车辆停放在家门口,并做一些晾晒的活动。
同时,由于镇内无公共活动场地,居民则多在房前进行交流与休憩。
因此,在设计中应该尽量还原居民的生活习惯。
二、详细设计1、步行系统小城镇的人行区域多为居民房前场地所形成的连续空间,民房多为居民自主建设,户与户之间室内标高和退让道路的距离并不统一,导致场地坡度和宽度多样,无连贯舒适的人行空间,因此人行道的设计需通过对现状标高的深入了解,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
铁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铁岭市人民政府二○一○年七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5)第一条规划的目的 (5)第二条规划的依据 (5)第三条规划的地位 (5)第四条规划的任务 (6)第五条规划的期限与范围 (6)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6)第六条土地利用现状 (6)第七条土地利用特点 (6)第八条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8)第九条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 (9)第十条新的发展机遇 (10)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2)第十一条经济社会发展定位 (12)第十二条指导思想 (12)第十三条土地利用战略 (12)第十四条土地利用主要目标 (14)第四章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15)第十五条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15)第十六条严格控制耕地流失 (16)第十七条加大补充耕地力度 (18)第十八条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19)第十九条统筹利用其他农用地 (19)第五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20)第二十条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机制 (20)第二十一条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20)第二十二条加强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引导 (22)第六章保障科学发展用地 (23)第二十三条优先保障重点发展区域用地 (23)第二十四条合理保障基础设施用地 (24)第二十五条科学安排其他建设用地 (26)第七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27)第二十六条保障自然保护区等生态用地 (27)第二十七条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 (27)第二十八条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28)第八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29)第二十九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9)第三十条调整农用地布局 (30)第三十一条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31)第三十二条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32)第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34)第三十三条构建中心组团式空间布局结构 (34)第三十四条控制中心城区用地规模 (35)第三十五条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空间管制 (35)第十章土地利用分区 (37)第三十六条土地利用综合分区与调控 (37)第三十七条土地功能分区与管制 (40)第十一章土地利用重点工程 (43)第三十八条基本农田建设工程 (43)第三十九条土地综合整治工程 (44)第四十条土地生态建设工程 (45)第十二章县(市、区)土地利用调控 (46)第四十一条强化土地规划指标控制 (46)第四十二条加强土地利用空间引导 (47)第十三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48)第四十三条加强规划的法制建设 (48)第四十四条完善规划的行政管理措施 (48)第四十五条建立规划实施的经济调控措施 (49)第四十六条创新规划实施的技术支撑 (50)第四十七条强化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 (50)第十四章附则 (51)第四十八条规划组成 (51)第四十九条规划效力 (51)第五十条规划实施 (51)第五十一条规划实施授权与监管 (51)第五十二条规划解释 (5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的目的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用途管制,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在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基础上,提高各类用地的综合效益,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构建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和加快“新铁岭大铁岭”建设步伐,保障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
铁岭市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铁岭市建设生态城市的现状二、铁岭市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的问题三、铁岭市建设生态城市的成因分析四、关于铁岭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五、展望铁岭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景铁岭市建设生态城市的现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铁岭市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也在积极推进建设生态城市。
各项生态指标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也有所改善,但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铁岭市还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
铁岭市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的问题1.空气污染严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铁岭市的机动车数量和工业污染排放也在不断增加,导致城市空气质量降低。
2.土地开发方式不合理。
铁岭市的土地使用呈现大规模占用、简单利用、破坏自然生态等问题,导致城市的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3.城市垃圾处理尚不完善。
当前,铁岭市的垃圾处理仍然采用传统的堆放方式,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处理体系,导致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4.环保意识不够强。
由于一些企业、个人环保意识的淡漠,造成环境恶劣、水质污染等问题,从而阻碍生态城市的建设。
5.城市规划不合理。
铁岭市的城市规划在建设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自然和环境因素,容积率过高、绿化面积少等问题较为突出。
铁岭市建设生态城市的成因分析1.城市化进程过快,导致对环境保护等问题的忽视。
2.经济发展和环保之间没有达到平衡,对环境保护投入不足。
3.城市居民对生态城市认知不足,对生态城市建设意义不了解。
4.相关部门管理不到位、对城市发展以及环境保护重视不够。
5.生态城市建设的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投入不足。
关于铁岭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1.加大环保设施建设力度。
铁岭市应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设施等环保基础设施。
2.优化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
针对铁岭市土地开发方式不合理的问题,铁岭市相关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土地规划的管理,优化土地利用方式,确保生态系统平衡发展。
3.加大环保意识普及力度。
铁岭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通过科普教育、宣传媒体等方式,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
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铁岭市城乡生活垃圾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12.17•【字号】铁政办发〔2018〕112号•【施行日期】2018.12.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正文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铁岭市城乡生活垃圾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铁政办发〔2018〕11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铁岭市城乡生活垃圾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12月17日铁岭市城乡生活垃圾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为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和人居环境质量,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乡生活垃圾专项整治行动。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重点,以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薄弱环节为突破口,进一步开展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建立城乡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
二、工作目标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乡生活垃圾专项整治行动,有效解决城乡生活垃圾违规堆放、量大面广、脏乱恶臭等环境污染问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建立并正常运行,实现城乡环境整洁有序、生态宜居,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2019年,全面完成城乡存量生活垃圾清理工作,防止新增非正规垃圾堆放点。
建立完善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人员、队伍、车辆配备方案,资金投入计划及监督管理措施等内容全面确定。
到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正常运行,实现城乡环卫保洁全覆盖,最终形成符合各县(市)区实际的工作模式。
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建立,城乡生活垃圾整治成果得到巩固提升,城乡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普遍增强。
三、重点整治内容(一)城市生活垃圾专项整治行动。
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铁岭市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 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铁岭市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铁政办发[2015]5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铁岭市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9月9日铁岭市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工作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和省政府蓝天工(辽蓝天发〔2015〕程工作领导小组《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的通知》1号),有效遏制和减少我市水环境污染和空气环境污染,持续改善全市城乡环境质量,市政府决定自9月1日至12月10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
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2015年9月起,铁岭县万泉河水质稳定达到V类水质标准,其他干、支流水质稳定达到IV类水质标准。
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同比大幅下降,年平均浓度分别控制在97微克/立方米和59微克/立方米以下。
2015年内,调兵山市污水处理厂完成升级改造,现代服务业基地污水处理厂实现通水运行,铁岭县、开原市共计11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全部完成并投入运行。
完成中心城区建成区燃煤小锅炉淘汰50台任务(总计155蒸吨)。
铁岭新区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应用分析【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园林绿化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铁岭新区为例,通过对现有园林绿化现状的分析,探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在该区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概念和特点,然后详细阐述了该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相关建议。
总结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优势和潜力,展望了未来在铁岭新区园林绿化中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铁岭新区以及其他城市在园林绿化和海绵城市建设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铁岭新区, 园林绿化, 海绵城市, 建设技术, 应用分析,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 现状分析, 技术概述, 应用效果评价, 问题与挑战, 总结, 展望, 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铁岭新区是淘金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示范区之一,其园林绿化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被引入到园林绿化领域,成为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铁岭新区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应用现状还不尽人意,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对铁岭新区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和作用,为进一步推动铁岭新区园林绿化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对铁岭新区园林绿化现状、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概述和在铁岭新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推动铁岭新区园林绿化工作向海绵城市建设方向迈进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铁岭新区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分析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铁岭新区园林绿化的现状,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2. 系统介绍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原理和实践案例,为铁岭新区园林绿化提供技术支持;3. 探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在铁岭新区园林绿化中的具体应用情况,评估其效果和成效;4. 分析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在铁岭新区园林绿化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5. 总结和展望铁岭新区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应用效果,为未来的城市绿化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2020年第19期现代园艺主要种植银杏、水杉、香樟、乌桕等高大乔木,同时配以樱花、红枫等小乔木及水生、地被植物,同时较多运用乡土树种,如苦楝、柞榛、桑树等,组成茂密的高低层次分明的植物群落。
核心植物:①色叶树:银杏、榉树、水杉、五角枫、乌桕、重阳木、黄连木、红枫、鸡爪槭;②常绿阔叶树:香樟、女贞、桂花;③常绿针叶树:雪松、黑松、湿地松。
10结论与建议南通五山森林公园军山片区的植物规划遵循了树种规划的可持续原则、综合性原则、适地适树原则、特色性原则,植物配置充分考虑南通地方特色,遵循植物生长习性,有机地组织与结合不同分区的植被特色,营造不同季节的特色景观,营造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园林植物景观,丰富项目基地内树种物种种类,保护和利用好乡土树种资源。
建成后的五山森林公园军山片区是青少年科普教育实践基地,是南通市民热门的休闲目的地。
(收稿:2020-07-07)[1]南通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南通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20)[R].2013.[2]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通市区绿化树种规划[R].2014.[3]南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狼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EB/OL]./nt/gtzx/ghgs/cggs/csztgh/小城镇绿化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对策黄福鑫(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人民政府733000)城镇绿化工作是我国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主要环节,各大城市都致力于这项工作的开展。
但在小城镇建设中,因为环境特殊,加之某些因素的影响,绿化工作开展过程不像大城镇一样顺利,经常会出现问题,所以为了完成小城镇绿化工作,有必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改善。
对此将阐述小城镇绿化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应的改进对策。
小城镇;绿化工作;影响因素问题[1]。
1.2维护工作困难绿化工作不是单纯地将植物种植在指定位置就结束,其需要长期地对植物进行维护,确保它们能保持原有风貌,这样才能实现绿化工作的真实目的。
任文雅(铁岭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辽宁 铁岭 112000)摘要:通过对铁岭县新台子镇环境保护规划中主要环境问题的分析,找出铁岭地区乡镇一级的小城镇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为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中注入环境意思,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环境问题铁岭市是农业为主的地区,土地面积12980平方公里,农用地10739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82.7%,建设用地1117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8.6%,全市有街道13个,镇51个,乡38个,社区164个,根据铁岭市环境保护“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要建设优美小城镇7个,优美村44个,需要进行小城镇的环境保护规划。
铁岭市以铁岭县新台子镇为试点进行小城镇环境保护规铁岭域内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中的主要环境问题机器是老虎,使用得当,能服务生活,违章操作,也会伤人,血的教训告诫机手,在使用农机时,必须熟知操作规程,按照规程操作,避免事故发生。
不懂农机安全常识造成轻伤。
在2016年秋季农机安全检查中发现,一个收割机机手面部、手臂被烫伤,询问得知收割机作业时冷却水沸腾了,俗称开锅了,机手在没有任何防护、没有等待降温的情况下,打开水箱盖,水蒸气和沸水喷出,把机手面部、手臂烫伤。
原来,这个机手没有驾驶证,没有参加任何培训,对安全常识不了解,盲目操作。
这种情况正确处理方法是,将发动机熄火,待水温下降后再打开水箱盖,或者发动机熄火,用厚抹布盖住水箱盖处,再打开水箱盖,这样可防止沸水喷出。
作为农机驾驶员,应当学习好农机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懂得农机构造和工作原理,懂得农机操作规程,懂得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学会操作,学会保养维修,学会调整,学会排除一般故障,取得驾驶操作证件后方可驾驶操作农机。
如何能尽快成为“三懂四会”合格的驾驶操作人员呢?首先,在思想上重视农机基础理论学习。
农机构造和工作原理,农机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是安全驾驶操作的基础,对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很有益处,一定要在思想上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学习。
▲HUANJINGYUFAZHAN221李渝(重庆林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庆 401120)摘要:环境保护规划管理属环保重要组成,文章分析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措施,旨在优化我国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管理工作,为促进农村环保规范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管理;工作现状;发展措施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8-0221-02DOI:10.16647/15-1369/X.2019.08.130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measures of r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Li Yu(Chongqing Lind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Chongqing 401120,China )Abstract: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measures of the r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ning management. The purpose is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optimizing the r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work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orms.Keywords:Rural area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Planning management;Work status;Development measures强化农村环保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提高农村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1]。
园 林 园 艺2020年第1期新农民遵循自然、坚持特色、因地制宜实施城市绿化措施姚 瑜(辽宁省铁岭市城市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铁岭 112000)摘要:当前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实施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自然规律;绿化养护;措施铁岭市地处辽宁省的北部,松辽平原中段,位于东经123°72ˊ,北纬42°22ˊ,铁岭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日照2700小时左右,平均降雨量为7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为6.3℃,无霜期127-162天。
全年四季分明,适宜多种植物生长,植物种类约有1000余种。
树木种类以阔叶,落叶树为主。
在阔叶树种中柞树为优势树种,另有杨树、柳树、白桦、刺槐、榆树、水曲柳、胡桃秋、黄菠萝等珍贵树种。
针叶树以落叶松为最多,其次为油松,红松,樟子松和云冷杉。
近年来,铁岭市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秉承绿色、环保、生态、宜居等先进理念,以铁岭新城建设为突破口,着力将铁岭打造成生态之城、宜居之地,城市园林绿化事业飞速发展。
在城市绿化工作中,我们不断摸索实践,总结出一些绿化工作的基本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1 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生态原则“南橘北枳”的典故我们都很熟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它客观地反映了环境对生物造成的影响。
在我们大力实践城市绿化工作伊始,我们也想引入一些外来树种,丰富当地的植物品种。
但是通过实践证明,在别的地方生长得漂亮,到你这不一定就生长得漂亮,在别的地方生长茂盛,到你这就难以成活。
实践让我们认识到大自然在这块土地上早已完成了优胜劣汰,在这块土地上现存在的植物才是最适合这方水土的,在这块土地上不存在的植物注定无法长期存活,这就是生态现实。
认清了这个事实我们在以后的城市绿化工作中严格遵循自然法则、生态规律,全部采用适宜本地生长的杨树、柳树、榆树、槐树、松树、枫树等乡土树种,充分发挥乡土树种适应性强,抗逆性强,成本低,易养护,成活率高的优势,绿化效果快速显现。
2018年浅谈小城镇坏境治理与保护浅谈小城镇坏境治理与保护小城镇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年小城镇发展迅速但普遍存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赢得经济利益的现象,造成了小城镇的环境严重污染。
同时由于小城镇规划管理不到位,导致环境治理有更多的困难。
1、规划滞后,小城镇布局不合理。
大部分小城镇的环境保护规划工作滞后于城镇发展,没有做到与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进行。
环境保护没有真正纳入城镇经济建设中。
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小城镇布局不合理。
没有进行环境功能分区,布局不合理,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混杂,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
2、城镇发展带来的污染。
农村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污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很多农村家庭生活方式趋于城市化。
但是基础设施的缺乏导致很多生活性垃圾不能及时清除造成污染。
生活污水没有很好的清理就近排放到河流里,导致河流污染,河流自净能力下降。
土地的开发没有约束,造成土地,河流的一系列破坏。
粗放型工业带来的污染。
大城市土地的价格随着发展而增长,很多企业被迫转移到邻近的小城镇。
小城镇没有能力承载大批的工业入侵。
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差,企业家追求短期利益和工业的粗放型经营,会造成恶性循环。
生态环境的破坏缺乏规划和管理,再加上城镇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污染不能够及时清除。
小城镇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自我修复能力下降,生态环境结构出现断层,导致恶性循环。
那么该如何加强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呢?小城镇在对缓解大城市压力,加速城市化进程不可没。
但是对于小城镇发展中遇到的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居民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
治理污染,改善环境成为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
1、按照环境保护要求,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小城镇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规划人员在研究制定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时,需要明确环境保护和城镇发展的关系,客观判断小城镇所处的状况,以环境保护为主,发展建设为辅,改进或制定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
在进行环境规划前,首先要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调查,摸清污染源的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