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六 高速铁路接发列车
- 格式:pptx
- 大小:7.49 MB
- 文档页数:104
铁路接发车作业标准TB-1500.2接车(通过)本岗位作业标准值班员:1.接受发车站预告,并复诵X次预告。
2填写《行车日志》。
3、按列车运行计划核对车次、时刻、命令、指示必要时与列车调度员联系。
4.确定接车线.5.复诵发车站开车通知:“X(次)(X点)X(分)开”。
6. 填写《行车日志》。
7.通知助理值班员:X次开过来了,X道停车(通过或到开),并听取复诵.8.按《站细》规定通知有关人员.9.确定接车线路空闲.10.停止影响列车进路的调车作业.确认停止后,口呼:影响进路的调车作业已停止.11.开放进站信号眼看手指进路始端按纽口呼:“进站”,眼看手指口呼(X)道,按下按纽.确认光带,信号显示正确后,口呼:信号好(了).正线通过时眼看手指进路始端按纽口呼:“进站”,按下按纽,眼看手指进路终端按纽,口呼:出站按下按纽.确认光带,信号显示正确,口呼:进站信号好(了).12.通过控制台监视信号及进路表示.13.第二三接近铃响,光带变红,再次确认信号开放正确,指使助理值班员:“X(次)接近,X到接车”并听取复诵.14通过控制台监视进路,信号及列车进出站.15.通过控制台确认列车通过接车线.16.对通过列车应通知接车站:X次X点X分通过17. 填写《行车日志》。
18.向列车调度员报点:X站报点,X次X点X分到(通过)列车无异状时,一并报告. TB1500.2发车本岗位作业标准值班员:1向接车站发出:X次预告,并听取复诵.2.填写《行车日志》.3.停止影响列车进路的掉车作业,确认停止后,口呼:影响进路的调车作业已停止.4.开放出站信号,眼看手指进路始端按纽口呼:“X道”,按下按纽, 眼看手指进路终端按纽口呼:出站按下按纽,确认光带,信号显示正确口呼:信号好(了).5.通知助理值班员: X次X到发车,并听取复诵.6.通过控制台监视信号及进路表示.7.列车启动,通知接车站:X次X点X分开.8填写《行车日志》.9.通过控制台确认整列出站.10.向列车调度员报点:X站报点,X次X点X分开. 列车有异状时,一并报告。
高速铁路路基桥梁施工工艺及措施探讨翟华山发布时间:2021-12-30T03:32:06.748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8期作者:翟华山[导读] 高速铁路的建成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加强了各地区经济贸易往来。
高速铁路施工工艺比较复杂,在建设工艺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需要进行优化处理。
在规定工期内保质、中铁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高速铁路的建成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加强了各地区经济贸易往来。
高速铁路施工工艺比较复杂,在建设工艺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需要进行优化处理。
在规定工期内保质、保量地完成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对于施工组织来说是一项挑战。
在路基桥梁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并加强高速铁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避免铁路运行中发生安全事故。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桥梁;施工工艺;措施1 对铁路路基质量控制的意义1.1 对整个铁路运行工作的意义铁路路基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铁路的质量,也就会影响铁路交通运输,所以保证路基的质量也就是对我国铁路交通运输的安全负责。
只有对高速铁路的安全性有所保证,才能够确定在此基础上的施组安排。
高速铁路的质量与高速铁路的运行情况、使用时间及铁路寿命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因为我国高速铁路已经成网状分布,所以说铁路质量会影响到全线的铁路使用情况,一处出现安全问题,则整条铁路线路都不能够使用。
所以加强铁路路基质量,保障整个工程的安全性,也是对铁路安全使用保障。
与此同时还能推动铁路交通工作的开展,对铁路工作来说也非常重要。
1.2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安全性应该是铁路最基本的保障,因为铁路的安全性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并且会对国家的声誉产生影响。
从社会角度出发,铁路出现安全问题,将会对社会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带来影响。
从国家角度出发,如果国家铁路网出现故障,将会出现区域性的交通瘫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打击。
由此可知,加强铁路路基的施工质量管理非常有必要,不仅可以给社会的安全稳定带来保障,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
6号线东延段项目工程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扩张的需要,交通拥堵和交通压力逐渐加大。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市政府决定投资兴建6号线东延段项目,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方便市民出行。
该项目的建设将会对城市的交通、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项目概况6号线东延段项目起于市中心,向东延伸至新开发区,全长约30公里,设车站20个。
线路规划沿主要交通枢纽和经济开发区域,串联多个城市重要区域,沿途经过多个居民区和商业中心。
项目预计将服务超过100万市民,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方案1.线路选型考虑到6号线东延段的客流量和区域特点,选择了大负载能力的地铁列车作为主要运营方式。
同时,兼顾城市空间规划,采用地下、地上结合的布局模式,尽量减少对城市地面交通和生活的干扰。
2.站点位置站点位置的选定需要充分考虑城市规划、交通需求和人口分布情况。
根据线路规划和客流预测,确定了20个车站的位置,其中包括换乘枢纽站、连接重要商业中心和居民区的站点。
3.车站设计车站设计以“方便快捷、美观舒适”为原则,充分考虑乘客的出行需求和舒适感。
车站内部设施齐全,包括导向系统、无障碍设施、便民服务等,以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
4.轨道和信号系统轨道和信号系统是地铁运营的核心设施,需具备高度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6号线东延段项目中,将采用先进的轨道材料和信号设备,以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和准点抵达。
5.排水和通风系统地铁隧道的排水和通风系统对于保障地铁运营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6号线东延段项目中,将采用高效的排水和通风设备,以确保隧道内的空气清新、流畅,并且排除隧道内的积水。
6.环境保护地铁建设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土方开挖和物资运输,为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项目将采取噪音、粉尘、废水等环保治理措施,以减少对周边居民和环境的影响。
7.风险评估地铁建设工程面临着诸多风险,如施工安全、地质条件、资金投入等。
铁道部关于发布《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等14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法规类别】铁路运输【发文字号】铁建设[2012]29号【发布部门】铁道部(已撤销)【发布日期】2012.02.13【实施日期】2012.02.1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铁道部关于发布《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等14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12]29号)各铁路局,投资公司,各铁路公司(筹备组):现发布《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 10621-2009)、《新建时速 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40号)、《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 [2005]285号)、《铁路运输通信设计规范》(TB 10006-2005)、《铁路数字调度通信系统及专用无线通信系统》(TB 10086-2009)、《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 [2007]92号)、《铁路旅客车站客运信息系统设计规范》(TB 10074-2007)、《铁路信号设计规范》(TB 10007-2006)、《铁路防雷、电磁兼容及接地工程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39号)、《高速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6-2010)、《高速铁路信号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电力设计规范》(TB 10008-2006)、《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 10009-2005)、《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 10063- 2007)等14项标准的局部修订条文,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铁道部原发上述14项标准(含局部修订)相应条文及相关内容同时废止。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等14项标准的局部修订条文,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二0一二年二月十三日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1.《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09)(1)增加3.4.4条“公(道)路和铁路正线并行地段,应根据公(道)路等级、公(道)路与邻近的铁路正线中心线的距离及高差等因素,以及对铁路安全的影响程度,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及监测设备。
高速铁路专用线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组织准备:成立项目经理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人员分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
技术准备:收集相关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和掌握技术要求。
物资准备: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采购和储备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的连续性。
现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设置临时设施,如施工便道、水电设施等,为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二、地基处理地基勘察: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基的地质条件,为地基处理提供依据。
地基加固: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采取相应的地基加固措施,如注浆、桩基等,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排水处理:设置排水系统,确保施工期间和运营期间的地基排水畅通。
三、桥梁隧道施工桥梁施工:根据桥梁的类型和规模,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设备,确保桥梁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隧道施工:进行隧道开挖、支护和衬砌等工作,确保隧道的稳定性和防水性能。
四、轨道铺设轨道基础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轨道基础的施工,确保轨道的平顺性和稳定性。
轨道铺设:选择合适的轨道材料和铺设方法,确保轨道的精度和平顺性。
五、电气化工程接触网施工:进行接触网的架设、调整和测试等工作,确保接触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变配电所建设:按照设计要求建设变配电所,确保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六、质量检测与控制施工过程检测: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竣工验收检测:在项目竣工前进行全面检测,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
七、安全生产与环保安全生产管理: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无安全事故发生。
环保措施: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如噪声控制、扬尘控制等,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八、工期与进度安排进度计划制定: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工。
进度监控与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对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确保施工进度符合计划要求。
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铁道行业标准的公告(工程建设标准2024年第2批)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铁路局•【公布日期】2024.02.19•【文号】国家铁路局公告2024年第3号•【施行日期】2024.02.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铁路正文国家铁路局公告2024年第3号关于发布铁道行业标准的公告(工程建设标准2024年第2批)为适应铁路路基的建设需要,强化路基工程施工质量关键环节管控,推动铁路路基建造技术进步,国家铁路局组织对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8等3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内容进行局部修订。
现公布局部修订条文,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一、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1-2018(一)修改第5.14.3条。
正文修改为:CFG桩、螺杆(纹)桩等素混凝土桩桩底应置于设计规定的地层中,施工过程中应记录钻进及地层变化时的机具设备反应,核对设计地质资料,终桩应符合设计桩长并满足代表性工艺试验确定的电流值或其它反映钻进阻力的仪表读数要求。
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成桩施工达不到终桩要求时,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应向建设、设计单位反馈,勘察设计单位应及时进行现场处理。
条文说明修改为:素混凝土桩(CFG桩、螺杆(纹)桩)设备钻进过程中,通过设备记录的钻进地层电流值(或其它反映钻进阻力的仪表读数)和其对应地层高程,进行设计地质资料的现场核对,确定桩端是否到达设计预定的地层。
施工设备采用自动监控的信息化手段,更便于及时获取施工桩长、电流及垂直度等参数。
不同地区的土性相差较大,素混凝土桩的成孔效果及施工情况可能存在差别,根据国内工程经验,螺杆(纹)桩需要加强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湿陷性黄土地层之外其他土层中的成桩质量控制,CFG桩需要加强淤泥层、泥炭土层、淤泥质土层、含块石(碎石、卵石)夹层的地层及30m以上桩长的成桩质量控制。
成孔深度和桩端到达设计持力层是素混凝土桩的重要质量控制指标,施工桩长达到设计桩长且施工电流满足代表性工艺试验确定的电流值要求时,才能终桩;否则施工单位按相关程序向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报告,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地质状况,研究确定相关处理措施。
高速铁路工程路基试验段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编制目的 (2)1.2 编制依据 (3)1.3 试验范围与目标 (4)二、试验段选择与设计 (5)2.1 选点原则与依据 (6)2.2 试验段地形地貌与地质条件 (7)2.3 试验段路基结构设计与参数确定 (8)2.4 试验段施工与监测方案 (10)三、材料与工艺研究 (11)3.1 路基填料选择与试验 (12)3.2 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技术要求 (14)3.3 施工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 (15)3.4 工程材料性能检测与评估方法 (17)四、路基工程试验与监测 (17)4.1 试验内容与方法 (19)4.2 原位测试与数据分析 (20)4.3 监测项目与频率设置 (21)4.4 试验与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22)五、风险评估与控制 (23)5.1 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25)5.2 风险评估方法与模型建立 (26)5.3 风险控制措施与应急预案 (27)5.4 风险监控与报告制度 (28)六、试验段实施计划与保障措施 (30)6.1 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 (31)6.2 资源保障与资源配置 (31)6.3 质量管理与监督机制 (33)6.4 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措施 (33)七、结论与建议 (34)7.1 结论总结 (35)7.2 改进意见与建议 (35)7.3 后续研究与展望 (37)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速铁路作为现代交通的重要标志,其建设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民生福祉。
为确保高速铁路工程路基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本试验段方案的编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明确高速铁路工程路基试验段的总体要求、技术路线、实施步骤及质量监控措施等,为后续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确保高速铁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本次试验段的实施,将为类似工程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1.1 编制目的本次高速铁路工程路基试验段方案的编制旨在为高速铁路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支持和实践参考。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2014 年7月·北京目录总则 (1)第一编技术设备 (2)第一章基本要求 (2)基建、制造及其验收交接 (2)限界、安全保护区 (3)养护维修及检查 (5)救援设备 (6)灾害防护 (6)行车安全监测设备 (7)第二章线路、桥梁及隧道 (8)一般要求 (8)铁路线路 (8)线路平面及纵断面 (9)路基 (9)桥隧建(构)筑物 (10)轨道 (11)线路交叉及接轨 (12)防护栅栏 (12)声屏障 (13)第三章信号、通信 (14)一般要求 (14)信号 (14)联锁 (16)闭塞 (17)调度集中系统 (17)机车信号、列车运行监控装置、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 (18)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18)信号集中监测系统 (22)通信 (22)承载网 (23)业务网 (23)支撑网 (24)信号、通信线路及其他 (24)第四章铁路信息系统 (26)第五章车站及枢纽 (28)站场设备 (28)客运设备 (28)第六章机车车辆 (30)机车 (30)车辆设备 (32)车辆 (32)动车组设备 (33)动车组 (34)自轮运转特种设备 (34)第七章供电、给水 (36)牵引供电 (36)电力、给水 (38)第八章房屋建筑 (40)第九章铁路用地 (41)第二编行车组织 (42)第十章基本要求 (42)行车组织原则 (42)列车乘务 (44)车站值守 (47)车站技术管理 (48)对行车有关人员的要求 (48)第十一章编组列车 (50)列车编组 (50)列车中机车车辆的编挂和连挂 (50)列尾装置的摘挂及运用 (52)列车中车辆的检查 (52)列车制动 (54)第十二章调度指挥 (60)调度日计划 (60)日常运输组织 (61)调度命令 (61)第十三章列车运行 (65)行车闭塞 (65)接发列车 (70)列车运行 (74)跨线运行 (74)车底回送 (75)第十四章限速管理 (76)临时限速管理 (76)列控限速管理 (76)第十五章调车工作 (78)调车工作 (78)机车车辆的停留 (82)第十六章施工维修 (84)施工维修基本要求 (84)施工路用列车开行 (93)确认列车开行 (94)设备故障及抢修 (95)第十七章灾害天气行车 (97)大风天气行车 (97)雨天行车 (98)冰雪天气行车 (99)异物侵限报警 (100)地震监测报警 (102)天气恶劣难以辨认信号行车 (102)第十八章设备故障行车 (104)列控车载设备不能正常使用 (104)LKJ、GYK、机车信号故障 (104)CTC故障 (105)进站、出站、进路信号机、线路所通过信号机故障或车站(线路所)道岔失去表示、轨道电路非列车占用红光带 (106)区间通过信号机故障或闭塞分区轨道电路非列车占用红光带(异物侵限报警红光带除外) (109)站内轨道电路分路不良 (110)列车占用丢失 (110)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故障 (111)接触网停电 (112)接触网上挂有异物 (113)受电弓挂有异物 (114)运行途中自动降弓 (115)自动过分相地面设备故障 (115)动车组列车空调失效 (116)列车运行途中车辆故障 (116)第十九章非正常行车组织 (119)双线区间反方向行车 (119)列车被迫停车后的处理 (119)列车在区间退行、返回 (120)列车分部运行 (121)列车冒进信号机 (121)列车运行晃车 (122)列车停在接触网分相无电区 (122)列车碰撞异物 (123)列车发生火灾、爆炸 (124)第二十章救援 (125)使用机车、救援列车救援 (125)动车组救援动车组 (126)启用热备动车组 (127)第三编信号显示 (128)第二十一章基本要求 (128)第二十二章固定信号 (131)色灯信号机 (131)车载信号 (138)第二十三章移动信号及手信号 (143)移动信号 (143)无线调车灯显信号 (144)手信号 (145)第二十四章信号表示器及标志 (154)信号表示器 (154)线路标志及信号标志 (158)线路安全保护标志 (163)动车组列车标志 (164)第二十五章听觉信号 (166)附图1 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 (169)附图2 客运专线铁路机车车辆限界 (172)附件1 调度命令 (173)附件2 调度命令登记簿 (174)附件3 CTC控制模式转换登记簿 (175)缩写词对照表 (176)计量单位符号 (177)总则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重要的民生工程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运输方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高速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设备安装工程已成为铁路建设的重要环节。
为确保高速铁路设备安装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目标1. 确保高速铁路设备安装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国家相关标准。
2. 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确保工程进度。
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4. 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
三、施工内容1. 设备进场及验收(1)设备进场前,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符合设计要求。
(2)设备进场后,按照设备清单进行验收,确保设备数量、规格、型号、质量符合要求。
2. 设备安装(1)接触网安装1)接触线:按照《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TB/T2809-2005)的要求进行安装,确保接触线表面清洁、光滑,无硬弯、扭曲、折边、锈蚀、裂纹、毛刺、擦伤等缺陷。
2)承力索:按照《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绞线》(TB/T3111-2005)的要求进行安装,确保承力索中单根铜合金线无接头,承力索在约定的制造长度内不得有焊接头。
3)附加导线:尽量不采用正馈线、加强线、供电线电缆设计,困难情况下必须使用电缆尽量采用架空电缆安装。
(2)轨道安装1)轨道铺设:采用无砟道床,运用国内高速铁路铺设无砟轨道的CP轨道控制网精测技术,提高列车运行平稳性和乘坐舒适度。
2)轨道标高、水平、轨距严格控制,保证轨道平顺性。
(3)桥梁工程1)特大桥承台及桥墩施工:根据土层性质和实际情况,采取放坡开挖或支护基坑开挖,确保基坑作业环境和施工安全。
2)墩身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承台混凝土浇筑前,依据墩身模板结构尺寸在承台上预埋型钢铁件。
3)墩台模板采用平板车运输至墩位附近,现场拼装成整体,安装桁架支撑及操作平台,采用汽车吊整体吊装就位,与承台预埋型钢连接固定。
四、施工组织1. 成立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施工过程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配备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200 kmh提速拔接无缝线路施工组织工艺王锋【摘要】为缓解目前铁路运输压力,充分挖掘既有线运输的潜能,使既有铁路能够实现快速度、高密度和大牵引量的运输,京广线第六次大提速的目的就是提高运输生产力,满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此次施工是以调整既有线曲线丰径和增大两线间发间距距来提高列车的速度,既有线上拨线施工距离长,施工时间紧张,且全部为夜间施工,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难度较大.能够顺利的完成施工,这无疑是对我们施工技术水平及施工工艺的肯定,该文结合京广线第六次提速拨接无缝线路施工,讲述了既有线拨接无缝线路的工艺过程,是迄今为止京广线北京区段规模最大、工作量最繁重、难度最高的一次施工,并对施工工艺进行了总结,期望为其他既有线拨线施工提供参考.【期刊名称】《科技创新导报》【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2页(P116-117)【关键词】既有线;拨接无缝线路;施工工艺【作者】王锋【作者单位】中铁六局北京铁建公司北京10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711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为提高铁路的竞争能力,满足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运输要求。
在京广客运专线建成前,充分挖掘既有线的潜能,拟将列车通行速度提高至200 km/h以用来缓解目前铁路运输压力,而受到线路原有曲线半径偏小及线路上、下行两线间的线间距较小,原有最高通过速度只能为160 km/h,故增大曲线半径及线间距是本次提速的关键,必须将原有的曲线半径及线间距调整,才能满足列车的通行速度达到200 km/h。
1 工程简介京广六期200 km/h提速改造工程是国家的重点工程,此次提速涉及到小半径曲线改造及线间距加宽,全线调整线间距至5.0 m,困难地段调整至4.4 m;改建地段最小曲线半径为3500 m,困难条件下为2800 m;我项目负责施工里程范围为K30+200~K64+500,全长34.3 km。
正线上下行累计拨线共计58 km,区间9处曲线调缓,其中车站正线10 km,区间48 km。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2014 年7月·北京目录总则 (1)第一编技术设备 (2)第一章基本要求 (2)基建、制造及其验收交接 (2)限界、安全保护区 (3)养护维修及检查 (5)救援设备 (6)灾害防护 (6)行车安全监测设备 (7)第二章线路、桥梁及隧道 (9)一般要求 (9)铁路线路 (9)线路平面及纵断面 (10)路基 (10)桥隧建(构)筑物 (11)轨道 (12)线路交叉及接轨 (13)防护栅栏 (13)声屏障 (14)第三章信号、通信 (15)一般要求 (15)信号 (15)联锁 (17)闭塞 (18)调度集中系统 (18)机车信号、列车运行监控装置、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 (19)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19)信号集中监测系统 (23)通信 (23)承载网 (24)业务网 (24)支撑网 (25)信号、通信线路及其他 (25)第四章铁路信息系统 (27)第五章车站及枢纽 (29)站场设备 (29)客运设备 (29)第六章机车车辆 (31)机车设备 (31)机车 (31)车辆设备 (33)车辆 (33)动车组设备 (34)动车组 (35)自轮运转特种设备 (35)第七章供电、给水 (37)牵引供电 (37)电力、给水 (39)第八章房屋建筑 (41)第九章铁路用地 (42)第二编行车组织 (43)第十章基本要求 (43)行车组织原则 (43)列车乘务 (45)车站值守 (48)车站技术管理 (49)对行车有关人员的要求 (49)第十一章编组列车 (51)列车编组 (51)列车中机车车辆的编挂和连挂 (51)列尾装置的摘挂及运用 (53)列车中车辆的检查 (53)列车制动 (55)第十二章调度指挥 (61)调度日计划 (61)日常运输组织 (62)调度命令 (62)第十三章列车运行 (66)行车闭塞 (66)接发列车 (72)列车运行 (75)跨线运行 (75)车底回送 (76)第十四章限速管理 (77)临时限速管理 (77)列控限速管理 (77)第十五章调车工作 (79)调车工作 (79)机车车辆的停留 (83)第十六章施工维修 (85)施工维修基本要求 (85)施工维修防护 (85)施工路用列车开行 (94)确认列车开行 (95)设备故障及抢修 (96)第十七章灾害天气行车 (98)大风天气行车 (98)雨天行车 (99)冰雪天气行车 (100)异物侵限报警 (101)地震监测报警 (103)天气恶劣难以辨认信号行车 (103)第十八章设备故障行车 (105)列控车载设备不能正常使用 (105)LKJ、GYK、机车信号故障 (105)CTC故障 (106)进站、出站、进路信号机、线路所通过信号机故障或车站(线路所)道岔失去表示、轨道电路非列车占用红光带 (107)区间通过信号机故障或闭塞分区轨道电路非列车占用红光带(异物侵限报警红光带除外) (110)站内轨道电路分路不良 (111)列车占用丢失 (111)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故障 (112)接触网停电 (113)接触网上挂有异物 (114)受电弓挂有异物 (115)运行途中自动降弓 (116)自动过分相地面设备故障 (116)动车组列车空调失效 (117)列车运行途中车辆故障 (117)第十九章非正常行车组织 (120)双线区间反方向行车 (120)列车被迫停车后的处理 (120)列车在区间退行、返回 (121)列车分部运行 (122)列车冒进信号机 (122)列车运行晃车 (123)列车停在接触网分相无电区 (123)列车碰撞异物 (124)列车发生火灾、爆炸 (125)第二十章救援 (126)使用机车、救援列车救援 (126)动车组救援动车组 (127)启用热备动车组 (128)第三编信号显示 (129)第二十一章基本要求 (129)第二十二章固定信号 (132)色灯信号机 (132)车载信号 (139)第二十三章移动信号及手信号 (144)移动信号 (144)无线调车灯显信号 (145)手信号 (146)第二十四章信号表示器及标志 (155)信号表示器 (155)线路标志及信号标志 (159)线路安全保护标志 (164)动车组列车标志 (165)第二十五章听觉信号 (167)附图1 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 (170)附图2 客运专线铁路机车车辆限界 (173)附件1 调度命令 (174)附件2 调度命令登记簿 (175)附件3 CTC控制模式转换登记簿 (176)缩写词对照表 (177)计量单位符号 (178)总则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重要的民生工程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运输方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安六高铁运行方案1. 引言安六高铁是连接安徽省合肥市和河南省洛阳市的一条高速铁路线。
该铁路的规划和建设对于促进两地经济发展、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安六高铁的运行方案,包括线路规划、列车类型与数量、运行频率以及相关设施建设等方面。
2. 线路规划安六高铁的全长约450公里,其中安徽段全长约280公里,河南段全长约170公里。
该线路规划上设置了合肥站、阜阳站、亳州站、商丘站等中途站点。
线路采用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最高设计速度每小时350公里。
3. 列车类型与数量根据客流预测和运行需求,安六高铁计划投入复兴号CR400AF型(16辆编组)和CR400BF型(8辆编组)的动车组列车进行运行。
其中,CR400AF型动车组适用于长途运行,每列列车可承载1200名乘客;CR400BF型动车组适用于短途运行,每列列车可承载600名乘客。
预计初始投放运行的列车数量为每日往返10趟,其中CR400AF型和CR400BF型列车各占一半。
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和旅客需求,运行方案将进行动态调整。
4. 运行频率安六高铁的运行频率将根据客流需求进行调整。
在初期运营阶段,预计每天将有4个高峰小时段,分别为早高峰、上午、下午和晚高峰。
具体的运行频率计划如下:•早高峰:每天早上6:00至9:00,每小时2趟列车。
•上午:每天上午9:00至12:00,每小时1趟列车。
•下午:每天下午14:00至17:00,每小时1趟列车。
•晚高峰:每天晚上18:00至21:00,每小时2趟列车。
运行频率将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和客流预测进行调整,确保旅客能够得到便捷的高铁出行服务。
5. 相关设施建设5.1 站点设施建设安六高铁的各中途站点将建设现代化的高铁站。
站点设施包括候车大厅、售票厅、候车室、餐厅和商店等。
同时,各站点还将配备丰富的信息服务设施,如自助售票机、自助查询终端和免费Wi-Fi等,方便旅客获取所需信息。
5.2 线路设施建设安六高铁将配备先进的线路设施,确保运行安全和舒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