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解剖示教系统建设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511.72 KB
- 文档页数:6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7年第16卷第2期J R e g i o n a l A n a t&O p e r a t i v e S u r g,2007,V o l.16,N o.2·教学研究·数字化人体解剖教学系统的构建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t h e d i g i t a l h u m a n a n a t o m y t e a c h i n g s y s t e m刘光久,张绍祥,谭立文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解剖学教研室,重庆市计算医学研究所,重庆400038) [关键词]数字化人体;解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R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42(2007)02-0114-01 现有的解剖学知识和数据是经过将人体剖切开以后进行观察和测量得来的,最大的缺陷在于缺乏某个器官或结构在人体空间中的准确定位、三维测量数据和立体图像,而这恰恰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现代临床诊断和治疗手段中最需要的,它是计算机辅助医学(C A M)的基础,是计算医学研究的首要工作。
因此,建立一部新的人体数字化解剖学是数字化时代到来的迫切要求,将为古老的人体解剖学科带来一次划时代性的革命[1]。
构建数字化人体解剖教学系统需要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获取完整的人体断面数据虚拟人体模型通常由来自C T、M R I或冰冻组织切片的断面图像构建,C T、M R I获取的人体断面数据为灰度图像,而冰冻组织切片的断面为真彩色图像,能提供清晰的人体断面图像数据。
随着可视化人体研究的实施和进展,出现了越来越完整和精细的人体数据集。
中国可视人体(C h i n e s eV i s i b l eH u m a n, C V H)计划自2002年10月完成首例可视化人体数据集以来,到目前为止,我们已获得5例成人(3女,2男)的可视化数据集,其中的第3例男性数据集铣切间距为0.1m m,全身共计18 398个断面,数字化摄影分辨率为10989056(4064×2704)像素,每个断面图像文件大小为62.9M B,整个数据集数据量为1 157.23G B。
手术示教系统解决方案一、引言手术示教系统是一种基于先进技术的教育工具,旨在提供医学生和实习医生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实时指导和培训。
本文将介绍一种全面的手术示教系统解决方案,包括系统的设计原理、功能特点、技术要求以及实施步骤。
二、系统设计原理手术示教系统的设计原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系统通过摹拟真实手术场景,将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图象、声音和文字的形式呈现给用户。
同时,系统还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用户的操作进行实时分析和反馈,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三、功能特点1. 三维摹拟:系统能够生成逼真的三维手术场景,包括手术器械、人体解剖结构和环境背景。
用户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如头戴式显示器或者VR眼镜,身临其境界体验手术操作。
2. 实时指导: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操作动作和手术步骤,实时提供指导和建议。
通过分析用户的手术技巧和错误,系统可以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和改进的空间,并给出相应的提示和建议。
3. 个性化培训: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学习进度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和内容。
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术类型和难度级别,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和学习。
4. 数据分析:系统能够采集和分析用户的操作数据,包括手术时间、步骤准确度、操作速度等指标。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系统可以评估用户的手术能力和进步情况,为后续的培训提供参考。
5. 知识库管理:系统可以建立和管理手术知识库,包括手术步骤、操作技巧、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等。
用户可以随时查阅和学习相关知识,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四、技术要求1. 虚拟现实设备:系统需要支持常见的虚拟现实设备,如头戴式显示器、VR 眼镜等,以提供沉浸式的手术体验。
2. 视觉和声音技术:系统需要具备先进的图象处理和声音处理技术,以生成逼真的手术场景和提供清晰的指导声音。
3. 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系统需要具备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的能力,以实时分析用户的操作数据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数字解剖实训室建设论证报告一、必要性(一)扭转尸源紧张,实验效果不理想的局面原有传统解剖实验教学模式,因尸源紧张、学生人数较多,限制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难以通过解剖标本让学生观察清楚,学生也难以形成比较清晰的解剖结构认识。
然而数字人体解剖具有形象直观的优势,但缺乏真实感。
将两者系统的结合起来,虚实互补,各自发挥优势无疑是当今最为理想的解剖教学新模式。
(二)防止甲醛对人体的危害尸体存放使用的福尔马林液,其主要成分甲醛具有易挥发降解、聚合沉淀、存放效果差等缺点。
同时甲醛对人体的毒性和对环境的影响已成公认,对师生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因此建设基于人体数字人技术和断层解剖学技术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势在必行。
二、可行性(一)缓解尸源不足、标本供应紧张的问题数字人解剖系统的三维结构由横断面中的解剖结构经过三维重建得来,位置、形态与真实人体数据一致,包括9 大系统,共5000 多个解剖结构的三维形态,按照系统解剖学或局部解剖学教材编订的树形目录展示人体各解剖结构,任意解剖结构可以自由组合,解剖结构可以任意角度旋转,便于转变视角、多方位观察,每个解剖结构都加注了文字说明和关键结构标注,同时操作界面设置了一些特殊功能,例如分离显示功能、透明化功能、染色功能、逐层剥离功能、随手画功能等。
实验教学过程,教师只需花少量的时间介绍操作方法,学生就可自主学习。
由于该系统使用的不是传统的尸体标本及模型,因而不受尸体来源和制作标本的限制。
(—)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接触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使用的标本尤其是尸体必须使用高浓度的“福尔马林”进行防腐固定处理,而且经过处理的标本在使用过程仍然会散发强烈的刺激性气体,其对教师与学生的呼吸道和视觉器官会产生强烈刺激并有一定的长期损害效果。
医学数字解剖实训室配备了空气净化系统,并且使用数字人解剖系统,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和研究,也不必担心会受到强烈刺激性物质的损害,这一点是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
三甲医院智能化数字手术示教系统设计方案1.1系统概述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发展,社会方方面面的进步及需求,医疗对各种影像及视频方面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单说手术视频方面,医疗界需要对手术中的视频资料进行采集保存,以对其进行后期分析、术后治疗、教学观摩、案例研究等多方面的应用。
现也有众多医院各自采用多种方式的存储方式,由于没有行成标准化,没有专业的设计实施,使后期的应用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存在技术落后、兼容性差、清晰度低、可操作性弱等众多问题。
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发展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分布广泛的数字化网络系统。
同时也促进了基于网络各种各样的应用。
百兆到桌面(其至是千兆)的G时代的到来,无线网络及应用相应而生,飞速发展,技术日臻成熟促使了又一次生产力的革命,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
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身处一个信息共享、高速传播的信息海洋里,它就如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
人们需要也愿意把新的信息以最快最广的方式传播。
经济的发展,医疗的进步,改变了传统的医疗方式,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一次手术革命;需要把医术经验以最快的方式,最广的范围传递增给每一个从医者或将来从医者,让他们在别人的经验基础上成长,站在一个新高度。
需要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利用最新的技术、最好的方法、最快的速度、最广的受体、最经济的手段来提供解决方案,满足信息共享的需求。
1.2系统特点广播级数字高清画质:世界上率先采用广播级数字高清设备作为该系统基础构建,基于网络传输,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是传统方式的几十倍,画质细腻、图像色彩还原度高。
解决无影灯强光下图像失真现象:无影灯强光导致术野摄像机图像失真是困扰使用者(医院)已久的难题,我们使用术野摄像机专业控制系统有效解决了无影灯光太亮带来的图像失真问题。
多设备信号的高度集成:可以采集手术室内除术野摄像机和全景摄像机之外的医疗设备(腹腔镜、显微镜、腹腔镜、窥镜、监护仪、麻醉机等)的图像。
数字化技术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我国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小成就,尤其是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人体解剖学中应用这种新兴技术后,教学效果得到了质的飞跃,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青睐。
本文主要围绕数字化技术虚拟人体技术的定义及在教学中的优点展开分析,并提供具体教学策略。
标签:数字化技术;人体解剖学;教学一、数字化虚拟人体技术的定义及在教学中的优点分析(一)数字化虚拟人体技术的定义所谓数字化虚拟人体技术,具体是指运用电脑和图片处置技术等模拟建设一种三维形式化的虚拟空间人体构造图,简而言之就是在电脑上展现一个类似真人的虚拟躯体,且依据人体的实际性能来策划有关的电脑思维指令符号布置在这个虚拟躯体中,之后再使用实际和虚拟手段的互相结合来调节其不同状态和反映。
高端的虚拟人体技术还能效仿人的真实声音、面部表情、肢体行为等。
(二)此技术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优点此技术为学生供应了健全、持续和细致的人体二维解剖画面,而且还能建设出虚拟人体解剖图像以及三维可观性立体画面,学生便可以从不同视角及层面来认真洞察躯体的构造,而且还能对侧重洞察的构造部分实施旋转、放大、移动等,为学生深入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学生在去探究实实在在的人体前,率先使用数字化人体技术来理解躯体的基础构造,能有效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因为尸体标本的匮乏和无法循环使用的缺点,为人体解剖学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然而运用这种技术却能补充贫瘠的教学资源,降低资金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所以,数字化技术在人体解剖学中有着不容小觑的重要意义。
二、数字化技术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实际运用综合过去传统教学来讲,其通常是利用平面静态图纸画像进行解剖学教学的,另外还搭配一些模型,但是现阶段教学尸体具备资源稀缺的情况,实操效果远远达不到理想标准。
并且尸体标本基本是历经处置过的,处置利用的甲醛内涵致癌因子,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数字人系统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背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三维立体数字人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所采用。
近年来,利用虚拟数字人技术进行解剖学实验教学已成为一种方向,它为学习者创造了一种图像逼真、三维立体、可重复操作的学习环境,为解剖学实验教学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于2018年9月建成3D 数码解剖实验室,实验室内有数字人系统教师端1台、数字人系统学生端6台、高清录播解剖互动系统、平衡臂式无影灯、全自动空气净化系统、活动式解剖台等组成。
数字人系统是将大量真实人体断面数据信息在计算机里整合重建成人体三维立体结构图像,是医学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成果。
数字人系统内容设置紧贴教学大纲,操作简单易用。
系统内包括有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解剖学微课、自主学习5大模块,共建有5000多个人体三维图形,300多个解剖学微课视频和自主学习平台。
数字人解剖实验室的建立在照顾传统解剖学教学的同时,又突出了数字人系统在教学中的优势,虚实对照、相互结合,从而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为验证数字人的教学效果,笔者选取该院护理专业学生使用数字人系统学习,分析新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以供各位老师参考指正。
1.对象与方法(1)对象。
选取该院2018级护理专业2个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每班55人,由一名授课老师分别对2个班级讲课,两班均为女生,两班学生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个班级在第一学期进行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教材选用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其中一个班进行传统教学模式,即老师先进行人体解剖标本示教讲解,讲解结束后开始观察标本学习,结合实验目标、写出实验报告。
另外一个班在原有实验教学基础上增加数字人解剖系统讲解。
(3)观察指标。
对比2个班级的课堂学习兴趣进行观察,采取课堂上实验标本测试的方式对2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比,同时对2个班级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比。
基于虚拟现实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近年来,随着虚拟现实(VR)技术的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在医学教育中,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特别是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全面地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
本文将介绍基于虚拟现实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首先,该平台的设计目标是为医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式、可视化的人体解剖学学习环境。
通过虚拟现实头盔和手柄设备,学生可以进入一个虚拟的人体解剖实验室,与人体模型进行互动。
平台应具备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 3D人体模型展示与导航:平台提供真实且具有逼真纹理的3D人体模型,学生可以通过手柄设备对人体模型进行旋转、缩放等操作,深入了解不同器官的位置、形态等。
2. 切割与分层显示:平台允许学生通过手柄设备进行切割操作,例如,他们可以切割人体模型以显示内部结构,并以分层方式展示不同层次的组织与器官。
3. 内部结构的可视化:学生可以通过平台选择特定的器官或系统,以便更详细地了解其解剖结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例如,他们可以选择心脏并实时观察血液的流动,以加深对循环系统的理解。
4. 实时交互与互动:平台支持学生之间的实时互动,他们可以进行合作探索、讨论,并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模拟手术等活动。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监控与指导。
为了实现这些功能,需要进行的技术研发包括:1. 3D建模与渲染技术:开发团队需要利用医学图像数据与人体解剖学知识,使用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创建真实的3D人体模型,并进行纹理贴图等处理,以使模型更加逼真。
2. 交互与导航技术:通过虚拟现实手柄设备,学生可以与虚拟环境进行互动。
开发团队需要设计合适的交互方式,例如手势识别、按钮操作等,以实现模型的旋转、缩放、切割等操作。
3. 内部结构可视化技术:开发团队需要将人体解剖学知识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
例如,可以通过物理模型、动画、颜色变化等方式呈现血液流动、神经传递等过程。
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数字医学是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数字人”的诞生对研究人体解剖学具有重大意义,将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应用于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中,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为医学生学习后续医学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Abstract:Digital medicine is the combination of Life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The birth of the “digital human” plays an importa nt role to the study of human anatomy. Application of Chinese digital anatomy system to the teaching of human anatomy can greatly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quality, and laying the good foundation of studing follow-up medical courses for medical students.Key words:Digital human body;Human anatomy;Teaching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最先接触的与医学专业关系最密切的学科,是医学的基础课程。
虽然是经典课程,但知识点多,信息量大,各种专业名词复杂繁多,学生大多死记硬背而不能理解其中的精髓。
由于缺少充足的尸体标本,传统图谱的局限性,导致学习效果不尽人意,学生积极性较低。
如何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是解剖学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信息网络资源改进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尤其是”数字人”的诞生,对人体结构的研究和解剖学教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
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促进我们的有效教学,提高我们教学的效果。
基于VR技术实现的人体解剖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进步,虚拟现实(VR)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交互式媒介,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医疗、娱乐等领域。
在医学领域中,VR技术的应用尤其突出,为医生、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更加高效且安全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本文将探讨基于VR技术实现的人体解剖系统设计,介绍其设计原理、应用及前景。
一、VR技术在人体解剖系统设计中的作用VR技术作为一种具有沉浸感的交互式媒介,可以模拟真实的环境,让用户感受到身临其境的体验。
在人体解剖系统设计方面,VR技术可以提供以下几点优势:1. 模拟真实解剖环境:传统的人体解剖教学往往需要借助尸体或模型进行实践操作,而VR技术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的解剖环境,让学生在虚拟世界中进行解剖操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 可视化呈现:VR技术可以将人体解剖系统呈现在屏幕上或头戴设备中,使学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和了解人体内部的构造和功能。
3. 交互式学习:通过VR设备,学生可以亲自进行解剖操作,通过沉浸感和互动性,增强学习的效果。
他们可以实时查看解剖过程,触摸和操作人体结构,加深对解剖知识的理解。
4. 安全性和便捷性:使用VR技术进行解剖操作,避免了对真实尸体或模型的依赖,减少学生接触传染病和有害物质的风险。
此外,VR教学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受时间和环境的限制。
二、VR技术人体解剖系统设计的实现方式基于VR技术的人体解剖系统设计主要包括软件平台和硬件设备两个方面。
1. 软件平台:虚拟人体解剖软件是VR技术实现人体解剖的核心。
这些软件能够模拟真实的人体结构,并提供详细的解剖信息,如各种器官、骨骼、神经系统等。
用户可以通过操控手柄、键盘、触控屏或手势等方式进行交互操作,从而实现对人体解剖的探索和学习。
2. 硬件设备:VR头显是进行人体解剖系统设计的关键设备。
它可以将虚拟世界呈现在用户眼前,并通过头戴设备中的传感器实时跟踪用户的头部动作,以实现视觉上的沉浸感。
数字人教师方案
**一、方案目标**
利用数字人技术,打造一位能够进行在线教学、辅导和互动的数字人教师,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二、技术实现**
1.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使数字人教师能够理解学生的问题并提供准确的回答。
2. 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技术:实现数字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实时交互。
3. 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用于训练数字人教师,使其能够不断学习和改进教学技能。
**三、功能设计**
1. 课程讲解:根据教学大纲,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为学生讲解课程内容。
2. 实时答疑:通过实时语音或文字聊天,解答学生的疑问。
3. 作业批改:自动批改学生提交的作业,并给出详细的反馈和建议。
4. 学习进度跟踪: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绩,以便家长和教师进行监督和指导。
5.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四、应用场景**
1. 在线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在线教学服务。
2. 辅助教学工具: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辅助工具,提高教学效率。
3. 自学辅导: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通过实施数字人教师方案,可以为教育领域带来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推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基于虚拟现实的人体解剖学教学系统设计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涉及到人体的结构、器官和组织的形态、功能和相互关系等内容。
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方式主要依赖于标本、解剖模型和幻灯片等辅助工具,但这些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标本获取困难、解剖模型表现不够全面、幻灯片不能展示三维结构等。
而虚拟现实(VR)技术的出现为人体解剖学教学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真实、更生动的学习体验。
基于虚拟现实的人体解剖学教学系统的设计,是为了充分利用VR技术的优势,提供给学生一个沉浸式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体解剖学的知识。
首先,基于虚拟现实的人体解剖学教学系统应该具备真实的场景和模型。
通过VR技术,可以模拟人体解剖学实验室的环境,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观察和学习。
系统还应该提供真实的人体模型,可以通过触摸、旋转等操作来观察不同角度的人体结构,并且可以对不同器官进行分层解剖,更加深入地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其次,系统应该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性。
学生可以通过手柄、头盔等设备与系统进行交互,如旋转、缩放、移动等操作,使他们能够更加灵活地探索和学习人体解剖学知识。
例如,在观察人体模型时,学生可以通过手柄进行缩放操作,放大细节部位,更好地理解结构之间的联系。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交互式的问答题模式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巩固所学知识。
另外,系统还应该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来支持学习。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真实的解剖过程录制成视频,学生可以观看并随时回放,加深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系统还可以提供相关的动画和图像,为学生呈现更加生动和形象的解剖过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此外,在设计人体解剖学教学系统时,应注重系统的易用性和稳定性。
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快速上手使用系统,而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学习和培训。
同时,系统还应保证稳定性,避免出现漏洞或崩溃等问题,以确保学生能够持续地进行学习。
最后,基于虚拟现实的人体解剖学教学系统还可以结合其他的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AI)和增强现实(AR)等。
“中国数字人”系统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潘荣斌李青胡丽霞熊自敏侯吉华(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南昌330004)摘要[目的]探究“中国数字人”系统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将中药班69人随机均分为标本模型学习组及“中国数字人”系统+标本模型学习组,采用随堂测试及课后随机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成绩测试结果发现实验组平均成绩为76.44±0.12,对照组成绩为67.71±0.15,两组间成绩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优秀、良好及中等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中国数字人”系统对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采用数字人与模型相结合模式,且使用数字人课时数与模型室学习课时数比例,为1:1时,知识点理解和掌握更加有效。
关键词“中国数字人”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生学习最为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为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提供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发生发育规律的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判断器官与组织的正常与异常,从而对急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实验教学作为解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模型及标本的要求尤为突出。
模型及标本具有直观性、具体性等众多优势,但与此同时,其也有较大的局限性,如占空间大,需要大量存储室存放;易损坏,同时损坏后受尸体限制,不易及时补充;空间限制严重,仅能在解剖实验室进行观察学习;器官间空间定位不易观察等。
如何取得高效、形象实验教学效果的同时,解决标本、模型存在的局限性成为解剖实验教学探索的方向。
2014年我校批准资助建设化债资金项目-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项目建设。
建设成立两个中国数字人解剖实验室,室内包含152台电子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及数字人解剖系统软件、数字人网络显微互动软件。
“中国数字人”系统的引入,为解决解剖实验教学中标本、模型的限制提供了有利条件。
基于中国数字化人体的虚拟解剖学系统的建立吴毅;宋艳;方彬吉;谭立文;李颖;张绍祥【期刊名称】《解剖学杂志》【年(卷),期】2017(040)001【摘要】目的:研究数字化虚拟解剖系统有效地解决解剖学教学中面临的标本奇缺、标本破坏、教学环境限制等众多问题.方法:基于中国数字化人体数据集(CVH),联合山东数字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数据分割、计算机三维重建、模型平滑贴图和软件系统构建开发,构建了中国首套基于真实人体数据的虚拟解剖系统.结果:该虚拟解剖系统包括断层解剖、系统解剖和局部解剖模块,提出了新的解剖学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使医学生和低年资医生能随时随地进行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甚至神经解剖学等多项课程的学习以及临床手术培训.结论:该软件系统操作环境舒适,无福尔马林等有害物质的吸入,能充分保障解剖学教学质量,提高学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员三维空间想象能力,能带来新的一轮解剖学教学革命.【总页数】4页(P44-46,封3)【作者】吴毅;宋艳;方彬吉;谭立文;李颖;张绍祥【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数字医学研究室,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数字医学研究室,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数字医学研究室,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数字医学研究室,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数字医学研究室,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数字医学研究室,重庆400038【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数字化虚拟人体解剖系统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J], 范建伟;郑卫锋;呼睿;苟娟平;段丽芳;白小军2.数字化虚拟人体解剖系统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J], 范建伟; 郑卫锋; 呼睿; 苟娟平; 段丽芳; 白小军3.数字化虚拟人在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J], 赵翌如;胡建立4.数字化虚拟增强现实技术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J], 司银楚;杨俊明;万凤5.基于虚拟数字人教学平台人体解剖学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J], 李建平;卢巍;蒋振东;杨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新教育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551 研究背景人体解剖学是属于形态学的范畴,它是研究正常人体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解剖学实验课是医学专业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基本医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和主要方法,同时实验教学也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体解剖学包括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期中系统解剖学主要是将人体按九大系统分类来讲授,系解实验课可以直观的让学生接受人体标本,给学生主观上和视觉上的冲击认识,使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容易理解和记忆。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课程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学科的性质决定了系统解剖学试验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标本和模型。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全球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它可以改变传统的医学教育观念,提高医学的教学效果。
数字医学和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已经变成当代医学实践教育改革的热点,也给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机遇。
2 研究现状数字人解剖系统是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将大量的人体标本断面扫描信息重建为人体的三维立体图像。
现代医学教育与计算机的整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自从数字人解剖学系统出现以来,他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临床外科领域和教育领域,数字人解剖学系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在电脑上自由操作三维数字人,可以从任意角度方向随意拉伸和旋转,具有传统解剖学不可比拟的优点。
三维虚拟数字人系统图像逼真,即使是向神经血管等细微的解剖结构都能通过数字人系统清晰显示出来,为一学生的解剖学学习和专业研究人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三维数字化虚拟人体系统具有扩展性,可以及时更新系统内容,与其它学科交互应用,是对医学教学模式的创新。
数字人解剖系统的出现,将对未来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乃至整个医学教育领域产生跨时代的影响。
3 研究意义构建基于“数字人解剖系统”的三段序贯式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不但能适应当前高等医学教育实践改革的要求,缓解尸源不足、标本供应紧张问题,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数字人解剖示教系统建设方案
方案介绍
系统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满足于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断层解剖学教学的人体标本、挂图、模型和图像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教师授课、学生自学和课程考试的数字化和个性化。
通过“数字人解剖示教系统”,教师可通过触控讲台操作专业的数字人解剖教学软件,学生通过佩戴3D眼镜,即可观看立体人体解剖结构,在开放、自主、交互的虚拟环境中可以进行高效、安全、经济的示教过程。
ECVT数字人解剖触控示教系统
55寸电容屏10点触控示教讲台,保证在讲台上放置物品时不会造成干扰;内置数字人解剖系统专业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形象直观的讲解人体三维结构,随意圈画和标注,也可以进行课件、图片及视频放映,全触控操作,同时兼容键盘鼠标操作模式。
ECDH-Ana 55 数字人解剖系统学生端
内置数字人解剖系统专业版,解剖实验课和先进的数字虚拟人体技术相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进行对人体结构进行虚拟与真实的对照,快速精准的掌握相关知识,并在课前或课后预习复习。
为方便课堂及课后使用,设置了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等内容,并有丰富的解剖教学视频和课件供师生使用。
ECDH-Ana SER 数字人解剖系统服务器端
数字人解剖系统安装于校园网服务器,供全
校师生,通过用户名密码登陆。
软件采用按
需下载模式,不存在网络带宽限制问题,并
且最大限度提高运行速度,最大可能支持用
户同时登陆。
ECDH-Ana PC 数字人解剖系统PC端
PC端安装于虚拟解剖实验室,学生
利用微课和自主学习功能,进行系
统化的自主学习,也可利用强大的
软件功能,立体观察解剖结构,通
过与实体解剖的对照,形成一个清
晰全面的认知,是完善基础医学院
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