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版:133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创新设计).pptx
- 格式:pptx
- 大小:983.51 KB
- 文档页数:33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课时3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教学目标』1.用动画演示法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及规律;2.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应用正午太阳高度3.能从地球运动导致的自然变化中理解四季划分和五带形成。
『教学重难点』1.随太阳直射点的变化2.一年四季中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导入:通过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国旗仪式的视频,说明日期不同,升国旗的时间也不一样,引出问题:天安门升国旗的时间是以天亮为准呢还是以日出的时刻为准?进入新课的学习。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主题内容师:请同学们看图并阅读课本P18课文回答:1、什么是昼弧?2、什么是夜弧?3、昼夜弧长与昼夜长短的关系是什么?4、比较图中昼夜弧的长短生:看图和阅读教材后回答。
师:总结,昼夜弧长与昼夜长短的关系:昼弧长则昼长,夜弧长则夜长,昼弧与夜弧相等则昼夜等长。
并引导学生通过昼夜弧的度数怎么样计算昼夜长短?生:昼长时数=昼弧度数÷15°,夜长时数=夜弧度数÷15°,昼长+夜长=24小时师: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三幅图,说说在二分二至日赤道上的昼夜状况如何?生:观察图片后回答:赤道上始终是昼夜平分师:进入第一个探究,请同学们观察动画,探究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观察以后叫一位同学回答。
生:通过动画的观察得出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的原因(结论1):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性的往返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使晨昏线的位置也不断变化,从而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师:进行点评和强调得出探究的第一个结论。
师:继续进行第二个探究:请同学们先观察地球公转运动的动画后活动探究: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说出在二分二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夜长短状况如何?跟纬度有什么关系?生:认真观察动画并带着问题思考,并得出二分二至日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情况是: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二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随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人们所处的地方会经历昼夜交替和四季更迭。
昼夜长短以及正午太阳的高度都受到地球自转轴倾斜度和纬度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与五带分布有关。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自转使得阳光在地球表面呈现出日出和日落的现象,这就导致了昼夜的交替。
然而,昼夜的长短却因地理位置和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在南北纬0度的赤道地区,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度,昼夜持续时间基本上相等,每天大约为12小时。
随着纬度的增加,昼夜的长短会有所变化。
在北半球夏季,北纬30度的地方昼夜时间比例是11小时至13小时,而到了冬季则变为10小时至14小时。
同样地,在南半球的情况也类似,但是由于大部分水面被南极洲覆盖,所以在南纬30度附近的地方,昼夜的长短相对要比北半球的同纬度地区要稳定一些。
二、正午太阳的高度变化正午太阳的高度也是随着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有所差异。
当太阳在天顶正上方时,我们称之为太阳高度角为90度,在此情况下,太阳光照射到地面的能量最为强烈。
在赤道地区,太阳每年两次(春分和秋分)会在天顶正上方,太阳高度角为90度。
而到了北纬30度和南纬30度的地方,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度的影响,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为60度。
这也意味着太阳光照射到地面的能量会有所减弱,导致温度相对较低。
在北极圈和南极圈的地区,当地某些时期太阳甚至无法升起,导致极夜的现象发生。
当太阳一度升起时,太阳高度角只能达到较低的数度,导致光照相对较弱。
三、四季更迭的影响除了地球自转轴倾斜度对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影响外,四季更替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不是完全圆形,而是椭圆形,使得地球离太阳的距离会有所变化。
在南北半球的夏季,当某一个半球接近太阳时,正午太阳高度较高,昼夜时间较长。
而在另一个半球的冬季,距离太阳较远,正午太阳高度较低,昼夜时间较短。
四、昼夜长短及太阳高度对五带分布的影响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对五带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8: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教案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课时3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教学目标』1.用动画演示法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及规律;2.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应用正午太阳高度3.能从地球运动导致的自然变化中理解四季划分和五带形成。
『教学重难点』1.随太阳直射点的变化2.一年四季中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导入:通过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国旗仪式的视频,说明日期不同,升国旗的时间也不一样,引出问题:天安门升国旗的时间是以天亮为准呢还是以日出的时刻为准?进入新课的学习。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主题内容师:请同学们看图并阅读课本P18课文回答:1、什么是昼弧?2、什么是夜弧?3、昼夜弧长与昼夜长短的关系是什么?4、比较图中昼夜弧的长短生:看图和阅读教材后回答。
师:总结,昼夜弧长与昼夜长短的关系:昼弧长则昼长,夜弧长则夜长,昼弧与夜弧相等则昼夜等长。
并引导学生通过昼夜弧的度数怎么样计算昼夜长短?生:昼长时数=昼弧度数÷15°,夜长时数=夜弧度数÷15°,昼长+夜长=24小时师: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三幅图,说说在二分二至日赤道上的昼夜状况如何?生:观察图片后回答:赤道上始终是昼夜平分师:进入第一个探究,请同学们观察动画,探究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观察以后叫一位同学回答。
生:通过动画的观察得出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的原因(结论1):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性的往返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使晨昏线的位置也不断变化,从而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师:进行点评和强调得出探究的第一个结论。
师:继续进行第二个探究:请同学们先观察地球公转运动的动画后活动探究: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说出在二分二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夜长短状况如何?跟纬度有什么关系?生:认真观察动画并带着问题思考,并得出二分二至日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情况是: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二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课时3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重点展示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2.四季的形成和五带的划分。
预读教材一、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反映了的长短。
2.变化规律(1)北半球夏半年①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长;纬度越高,昼越,夜越,北极四周出现现象。
②夏至日:北半球最长,夜最;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现象。
③南半球与北半球。
(2)北半球冬半年①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长;纬度越高,昼越,夜越长,北极四周有现象。
②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现象。
③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3)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都是小时。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空间)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
2.季节(时间)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三、四季更替和五带1.形成原因由于昼夜长短和的时空变化,全球同纬度地区(除赤道外),太阳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2.四季更替(1)天文四季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的季节春季和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2)气候四季春季:月夏季:月秋季:月冬季:月3.五带(1)划分依据: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和。
(3)划分及特征体系构建牛刀小试1.在赤道上,昼长和夜长全年都是12小时。
( )2.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 )A.赤道B.赤道及其以北地区C.北回归线D.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3.自9月1日到教师节,济南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 )4.全球同纬度地区(除赤道外),太阳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
课堂活动知识点一昼夜长短的变化[问题探究]通过分析地球公转和二分二至日全球昼长分布图,共同探讨问题。
图1 昼弧与夜弧示意图图2 夏至日全球昼长分布图3 冬至日全球昼长分布图4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长分布探究1 观察图1,根据昼弧与夜弧说明昼长夜短和昼短夜长分别是什么情形。
导入:早晨,当太阳的上部边缘与天安门广场所在地平线相平时,为北京天安门的升旗时间,日期不同,升旗时间也有所差异。
例如,每年1月11日为7时36分,6月6日为4时36分,在此期间平均每日提前约1分钟。
结合材料探究:为什么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1月11日为7时36分,而6月6日为4时36分?提示 1月11日处于北半球冬半年(9月23日前后至次年 3月21日前后),昼短夜长,日出时间晚于6时;6月6日处于北半球夏半年(3月21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昼长夜短,日出时间早于6时。
黄赤交角的影响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产生的原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描述。
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之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
思一思:①什么是太阳直射点?②太阳直射点为什么会移动?③太阳直射点怎么移动?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射入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它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弧和夜弧概念: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昼弧是指纬线位于白昼的部分,夜弧是指纬线位于黑夜的部分。
2.昼夜长短①表示: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的关系,可以用这个地方所在纬线上的昼弧和夜弧的关系来表示。
②昼夜长短的三种情况:◆昼弧长则昼长,昼长夜短,如图30°N上的昼夜情况◆昼弧夜弧相等,昼夜等长,如图赤道上的昼夜情况◆夜弧长则夜长,昼短夜长,如图30°S上的昼夜情况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即昼夜等长③昼夜长短的变化过程太阳直射点移动→晨昏线移动→昼夜弧变化→昼夜长短变化a、时间变化(同地不同时)即在同一地点,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b、空间变化(同时不同地)即在同一时间,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a、昼夜长短的时间(季节)变化(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反之)•看“位置”: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