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学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11
第一讲重点:燃烧条件、及燃烧空气量的计算。
绪论燃烧学是研究燃烧的发生、发展和熄灭过程的学科。
一.燃烧学的研究内容燃烧的本质;着火机理、熄火机理;气、液、固体可燃物燃烧特性;燃烧技术(工程燃烧学);防灭火技术(消防燃烧学)。
二.燃烧学学习的目的和意义2.1 火的作用火被人类掌握和使用以后,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2火的危害火一旦失去控制,造成对国民经济的损失,同时,火灾还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火灾还对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火灾指的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一种灾害性燃烧现象,包括森林、建筑、油类等火灾以及可燃气和粉尘爆炸。
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可燃物、空气和火源同时存在。
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可分为特大火灾、重大火灾和一般火灾三类。
下面是几个典型火灾案例。
1998年1月3日,吉林省通化市东珠宾馆发生火灾。
1999年10月30日,韩国仁川市一幢4层楼的地下卡拉OK厅发生火灾,有57人被烧死,71人被烧伤。
2000年12月25日,洛阳东都商厦火灾。
2002年6月16日,位于海淀区学院路20号的“蓝极速”网吧发生火灾。
火灾烟气的组成:(1)气相燃烧产物;(2)未完全燃烧的液固相分解物和冷凝物微小颗粒;(3)未燃的可燃蒸汽和卷吸混入的大量空气。
火灾烟气中含有众多的有毒有害成分、腐蚀性成分和颗粒物等,加之火灾环境高温、缺氧,导致火灾中很多人因烟气窒息和中毒而死亡。
2.3目的和意义学习研究各种可燃物的着火条件――――防火学习研究物质爆炸规律―――预防爆炸学习研究燃烧、蔓延规律、熄灭―――灭火,减少损失学习研究燃烧烟气特性――――防排烟,减少人员伤亡三、火灾防治措施火灾防治措施有:建立消防队伍和机构、研制各种防灭火设备、制定相关防灭火法规、研究火灾机理和规律及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投入防灭火。
四、燃烧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4.1燃烧学的研究对象燃烧学的主要研究方面:1、燃烧理论的研究。
2、燃烧技术的研究。
燃烧学课后习题答案燃烧学课后习题答案燃烧学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质在氧气存在下的燃烧过程,以及燃烧过程中涉及的能量转化和反应动力学。
学习燃烧学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检验理解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燃烧学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1. 什么是燃烧反应?燃烧反应的一般方程式是什么?燃烧反应是指物质在氧气存在下发生的放热反应。
一般方程式可以表示为:燃料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2. 燃烧反应中能量的转化是如何进行的?在燃烧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包括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燃料的化学能是指燃料分子中的化学键的能量,当燃料与氧气反应时,化学键会断裂,释放出能量。
这些能量以热能和光能的形式传递给周围环境。
3. 燃烧反应中的燃料和氧气的化学计量比是什么意思?燃料和氧气的化学计量比是指在燃烧反应中,燃料和氧气的摩尔比例关系。
化学计量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系数的比较得到。
例如,对于乙烷(C2H6)的燃烧反应,方程式为:2C2H6 + 7O2 → 4CO2 + 6H2O。
从中可以看出,乙烷和氧气的化学计量比是2:7。
4. 燃料的热值是什么?如何计算燃料的热值?燃料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摩尔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
燃料的热值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到。
常用的燃料热值单位有焦耳和千卡。
计算燃料的热值时,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热值 = 释放的热量 / 燃料的质量或摩尔数5. 什么是燃烧热?燃烧热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摩尔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可以用来评价燃料的能量含量和燃料的燃烧性能。
燃烧热的单位通常是焦耳/克或千焦/克。
6. 燃烧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燃烧反应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催化剂和反应物的物理状态等。
温度的升高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因为温度的升高会增加反应物分子的平均动能,使得分子更容易发生碰撞。
燃烧学燃烧学是研究燃烧现象、实践和理论的科学。
燃烧是涉及到化学、热力学、传热传质学和流体力学等问题的复杂过程。
燃烧学是研究着火、熄火和燃烧机理的学科。
燃烧是指燃料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化学反应,并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
燃烧不单纯是化学反应,而是反应、流动、传热和传质并存、相互作用的综合现象。
燃烧学的研究内容通常包括燃烧过程的热力学,燃烧反应的动力学,着火和熄火理论,预混气体的层流和湍流燃烧,液滴和煤粒燃烧、液雾、煤粉和流化床燃烧,推进剂燃烧,焊震燃烧,边界层和射流中的燃烧,湍流和两相燃烧的数学模型,以及燃烧的激光诊断等。
远古时代,火的使用使人类从野蛮状态走向文明。
十世纪以前,人们认为物质燃烧取决于一种特殊的“燃素”。
18世纪中叶,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和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根据他们的实验,分别提出燃烧是物质氧化的理论。
19世纪,人们用热化学和热力学方法研究燃烧,发现了燃烧热、绝热燃烧温度和燃烧产物平衡成分等重要特性。
20世纪初,苏联化学家谢苗诺夫和美国化学家刘易斯等人发现,影响燃烧速率的重要因素是反应动力学,而且燃烧反应有分枝链式反应的特点,即中间生成物可以加速燃烧过程。
20 世纪20年代,苏联科学家泽利多维奇、弗兰克·卡梅涅茨基和美国的刘易斯等又进一步发现:燃烧现象,无论是着火、熄灭和火焰传播,还是缓燃和爆震等,都是化学反应动力学和传热传质等物理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研究了预混火焰和扩散火焰、层流燃烧、湍流燃烧、液摘燃烧和碳粒燃烧等基本规律之后,人们认识到,控制燃烧过程的主导因素往往不是化学反应动力学,而是流动和传热传质,于是初步形成燃烧理论。
20世纪40~50年代,由于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燃烧的研究由一般动力机械扩展到喷气发动机、火箭和飞行器头部烧蚀等问题中,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因此,力学家卡门和中国的钱学森建议用连续介质力学方法来研究燃烧,提出了“化学流体力学”这一名称。
许多人运用粘性流体力学和边界层理论对层流燃烧、湍流燃烧、着火、火焰稳定和燃烧振荡等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定量分析。
燃烧学试题及答案燃烧学是研究燃烧现象、燃烧过程及其控制的科学。
以下是一份燃烧学试题及答案的示例,供参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燃烧的定义是什么?A.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放热反应B.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吸热反应C. 物质与空气发生的放热反应D. 物质与空气发生的吸热反应答案:A2. 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A. 燃料、氧气、点火源B. 燃料、氧气、催化剂C. 燃料、空气、点火源D. 燃料、空气、催化剂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燃烧产物?A. 二氧化碳B. 水蒸气C. 一氧化碳D. 氧气答案:D4. 什么是完全燃烧?A. 燃料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B. 燃料完全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水蒸气C. 燃料完全转化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 燃料完全转化为水蒸气答案:A5. 什么是不完全燃烧?A. 燃料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B. 燃料部分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水蒸气C. 燃料部分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D. 燃料完全转化为一氧化碳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燃烧过程可以分为_和_两个阶段。
答案:预混燃烧阶段;扩散燃烧阶段。
2. 燃烧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_的质量或体积的减少量。
答案:燃料。
3. 热值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通常分为_和_。
答案:高位热值;低位热值。
4.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常用_表示。
答案:平衡常数。
5. 燃烧过程中,火焰可以分为_、_和_三个区域。
答案:反应区;氧化区;未反应区。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类型。
答案: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主要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热分解反应。
氧化反应是燃料与氧气结合生成氧化物的过程;还原反应是燃料中的氧化态降低的过程;热分解反应是在高温下燃料分解成更简单物质的过程。
2. 解释什么是燃烧的临界点火温度,并说明其意义。
答案:临界点火温度是指燃料开始自持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一、燃烧与火焰的基本概念1、燃烧通常把具有强烈放热并伴随有光辐射的快速化学反应过程都称为燃烧,如典型的强烈氧化反应,以及与此相似的氮化、氟化等反应也称为燃烧。
(在有两种组分参加的燃烧反应中,把放出活泼氧原子(或类似的原子)的物质称为氧化剂,而另一类组分则称为燃料。
)2、燃烧过程的特性除发光、发热等外部特征外,还具有电离和在可燃介质中传播的特征。
火焰辐射由于火焰发光、发热等导致,主要包括:热辐射——主要是化学稳定产物的光谱带,最强的光谱带一般在红外区。
化学发光辐射——不连续光谱带发射的结果,主要来自于化学反应过程中CH、OH、O等自由基的激发态电子。
炽热固态烟粒和碳粒的辐射——连续辐射,具有较宽的光谱带范围。
电离特性一般在碳氢化合物和空气中的燃烧火焰中(尤其是层流火焰中)的气体具有较高的电离度。
自行传播火焰向周围可燃介质传播,直到整个反应系统终止。
根据传播机理和特征包括两类火焰:缓慢燃烧火焰——通过导热使未燃气体温度升高(或通过扩散作用将自由原子、自由基传递到未燃气体中产生链式反应),以约0.2~1m/s的速度稳定、缓慢地传播。
爆轰火焰——依靠激波的压缩作用使未燃气体温度升高,传播速度约为几km/s)。
3、燃烧过程的本质(1)化学的观点:燃烧过程中原来物质的分子结构被破坏,原子中的外层电子重新组合,经过一系列的中间产物的演变,最后形成了生成物即燃烧产物。
在化学反应中,总的化学能降低了,这部分能量主要以热能和光能的形式被释放出来,表现为火焰现象。
(2)物理的观点:燃烧过程总是发生在流动系统中,这种流动可能是均相流,也可能是多相流,可以是层流也可以是湍流;燃烧过程总是发生在不均匀物质场的条件下,多种组分之间会发生混合、扩散等现象,甚至还有物质相态的变化。
燃烧引起的不均匀温度场,使燃烧过程中还伴有能量的传递,且如外界电磁场、重力场等因素也会对燃烧过程产生显著的影响。
因此,燃烧是一种物理和化学的复杂的综合动态过程,燃烧学的学习必然涉及燃烧的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基础、燃烧的流体力学和传热传质基础等相关理论基础,以及化学动力学控制的燃烧、液体与煤燃烧的理论、预混气体火焰、湍流燃烧等基本燃烧现象。
燃烧学基础知识燃烧啊,就是一种很神奇的现象。
简单说呢,就是东西烧起来啦。
你看那蜡烛,火苗一闪一闪的,这就是燃烧。
燃烧得有三个要素,就像三兄弟一样缺一不可。
有可燃物,这就是能烧起来的东西呗,像木头啊,纸张啊,都是可燃物。
要是没有能烧的东西,那还谈什么燃烧呢。
然后呢,得有氧化剂。
在咱们日常生活里,最常见的氧化剂就是氧气啦。
你想啊,在太空里没有氧气,火柴都划不着呢。
这就说明氧气对于燃烧多重要。
可燃物和氧化剂就像两个好伙伴,得凑一块儿才有可能燃烧起来。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着火源。
这就像是个导火索,能把燃烧这个事儿给触发了。
比如打火机的火苗,或者是静电产生的火花。
要是没有这个着火源,可燃物和氧化剂就只能干瞪眼,啥事也不会发生。
不同的东西燃烧起来可不一样呢。
像汽油燃烧就特别猛,呼啦一下就着起来了,还能产生很大的能量。
这就是因为汽油这种可燃物本身的性质。
而且燃烧的时候还会产生很多东西,像二氧化碳啊,水啊。
要是燃烧不完全呢,还会有一氧化碳这种有毒的气体冒出来。
这可就不好了,所以燃烧的时候得让它烧得充分一点。
在生活里,燃烧无处不在。
做饭的时候,炉灶里的火在燃烧,这是为了把食物弄熟。
冬天的时候,壁炉里的火烧得旺旺的,能让屋子暖烘烘的。
但是燃烧也得小心呀,要是不小心引发了火灾,那可就麻烦大了。
所以我们得了解燃烧学的基础知识,知道怎么安全地用火。
燃烧的颜色也很有意思呢。
你看那烟花,为啥能有那么多漂亮的颜色呀?这就是因为在烟花里面加了不同的东西,燃烧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同颜色的光。
像加了钠元素的,燃烧就可能是黄色的光;加了铜元素呢,可能就是绿色的光。
是不是超级酷?燃烧学的基础知识就是这么好玩又实用。
了解了这些,你就会对身边的燃烧现象有更深的认识啦。
不管是看到蜡烛的小火苗,还是大马路上汽车发动机的燃烧,你都能明白其中的门道呢。
燃烧学知识点总结燃烧学是研究燃烧过程的一门学科,它涵盖了化学、物理、热力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通过氧气与燃料的化学反应产生热能和光能。
在燃烧学中,我们可以了解燃烧的基本过程、燃烧产生的能量、燃烧的影响因素以及燃烧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首先,燃烧的基本过程是指燃料与氧气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热能和光能的过程。
燃烧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燃烧的起源、燃烧反应、燃烧产生的热能和光能等。
燃烧的起源是指燃料与点火源接触后引发化学反应的过程,通常使用的点火源包括火种、电火花、激光等。
燃料与氧气进行化学反应,会产生热能和光能,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残余物质。
燃烧的反应方程式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燃烧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很多热量和火焰,这些热量和火焰就是燃烧产生的热能和光能。
其次,燃烧的产生的能量主要有化学能和热能。
化学能是指原料由于其自身的化学构造所含有的能量,化学能在燃烧过程中转化成热能和光能。
热能是指燃烧产生的能量,这一能量主要来自于燃料与氧气的化学反应。
在燃烧过程中,热能会传递给周围的物体,引起物体的温度升高。
而光能是指燃烧所产生的能量,它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递给周围的空气和物体。
燃烧产生的光能会使周围环境明亮,并产生火焰。
再次,燃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燃料的性质、氧气的供应和环境条件等。
燃料的性质包括燃料的燃烧热值、挥发性、含水率等,这些性质会影响燃料的燃烧速率和热效率。
氧气的供应是指燃料与氧气的化学反应速率,氧氧气的含量越高,燃烧反应速率越快,产生的热量和火焰也越大。
环境条件包括温度、压力、湿度等,这些条件也会影响燃烧的速率和热效率。
燃烧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调整燃料的配比、改善氧气的供应以及优化环境条件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料的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
最后,燃烧技术是指利用燃烧过程产生的能量进行不同的应用。
燃烧技术有很多种,包括燃料的燃烧、高温氧化、氧化还原反应、燃烧控制、气体净化、废物处理等。
燃烧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用于供热、发电、工业生产、生活生活等领域。
燃烧学燃烧学是一门研究燃烧现象及其应用的学科。
它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燃烧基础、燃烧化学、燃料与燃烧、火焰传播、燃烧器设计、燃烧环境影响、燃烧测量与监控、燃烧效率与优化、燃烧污染物排放以及燃烧理论模型等。
一、燃烧基础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的过程,通常会产生光和热。
燃烧基础是燃烧学的基础,它涉及到燃烧的概念、燃烧的必要条件以及燃烧的类型等方面的知识。
二、燃烧化学燃烧化学是燃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和反应机理。
通过了解燃烧化学,可以更好地理解燃烧现象,优化燃料和燃烧条件,提高燃烧效率。
三、燃料与燃烧燃料是燃烧过程中所需的物质,不同的燃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燃料与燃烧的研究涉及到燃料的分类、特性、燃烧过程和反应机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燃料与燃烧的研究,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四、火焰传播火焰传播是燃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涉及到火焰的形成、传播和熄灭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火焰传播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火焰的特性,控制火焰的行为,提高燃烧过程的稳定性。
五、燃烧器设计燃烧器是实现燃料燃烧的装置,其设计对于燃烧过程的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燃烧器设计的研究涉及到燃烧器的结构、工作原理、设计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燃烧器设计的研究,可以提高燃烧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六、燃烧环境影响燃烧过程会向环境中排放各种气体和颗粒物,这些物质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燃烧环境影响的研究涉及到污染物排放、空气质量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燃烧环境影响的研究,可以降低燃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七、燃烧测量与监控燃烧测量与监控是燃烧学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它涉及到各种测量仪器和监测方法。
通过燃烧测量与监控,可以实时了解燃烧过程的参数和状况,优化燃烧过程,提高燃烧效率,同时也可以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八、燃烧效率与优化燃烧效率是指燃烧过程中有效能量的比例,优化燃烧效率可以提高燃料利用率和减少能源浪费。
《燃烧学》课程简介
《燃烧学》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建立在化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课程知识的基础上,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科学,也是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
燃烧学的基本任务是:
(1)掌握燃烧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典型燃烧现象的机理;全面了解热能动力设备中的燃烧特点;
(2)掌握燃烧学的一些基本计算方法;
(3)了解燃烧产物的形成过程与特点,寻求减少有害燃烧污染物的方法。
本课程共计30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4,课堂教学学时为26,将系统介绍燃烧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燃烧实验诊断技术和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并给出若干燃烧学领域的新发展和新应用。
其主要特色可以概括为“全、紧、新”三个字,即燃烧学基础知识全面、与工程实际应用联系紧密、微尺度燃烧及爆震燃烧等内容新颖。
整体内容分两大部分共8章,第1到6章为第一部分,即燃烧学基础理论知识介绍,第7和第8章为第二部分,为燃烧学研究方法和若干燃烧学的新发展和应用。
燃烧学属工科科学,本课程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围绕并服务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满足目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和宽口径专业教学的要求。
大学燃烧学知识点总结一、燃烧的基本过程1. 燃烧的定义和分类燃烧是指可燃物质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焰火和释放能量的过程。
根据燃烧过程中的燃料状态和供氧方式的不同,可将燃烧分为固体燃烧、液体燃烧和气体燃烧。
而根据燃烧的形式和特点,又可分为明火燃烧与无炎燃烧两类。
2. 燃烧过程的基本要素燃烧过程主要包括燃料、氧气和能源三个基本要素。
其中,燃料是指能够发生燃烧的物质,氧气是支持燃烧的氧化剂,而能源则是维持燃烧反应进行的动力源。
3. 燃烧的三要素燃烧的三要素是指燃料、氧气和点火温度。
只有当这三者达到一定条件时,燃烧反应才能进行。
如果其中任何一项条件不满足,燃烧反应将无法发生。
二、燃烧的机理1. 燃烧反应的基本过程燃烧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通常包括点火、燃烧和燃尽三个阶段。
点火阶段是指燃料和氧气的反应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燃烧阶段是指燃料和氧气反应放热产生火焰和燃烧产物的过程,而燃尽阶段则是在氧气不足或燃料枯竭时,燃烧反应停止的过程。
2.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常以通用的形式表示:燃料 + 氧气→ 燃烧产物 + 能量。
不同燃料和氧气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燃烧产物,其中最常见的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3. 燃烧反应的热力学燃烧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其热量变化可以通过燃烧热值来衡量。
燃烧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时释放的热量,通常以焦耳/克或大卡/克来表示。
4. 燃烧速率和爆炸燃烧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燃料燃烧的速度。
而当燃烧速率过快时,可能引起爆炸。
爆炸是指在极短时间内燃烧反应异常迅速进行,产生的大量高温和高压的现象。
三、燃烧的调节和控制1. 燃烧的调节燃烧的调节是指通过改变燃料供给量、氧气供给量、燃料与氧气的混合程度、燃烧温度等因素,来控制燃烧过程的进行。
燃烧调节的目的是使燃烧过程更加高效和稳定。
2. 燃烧的控制燃烧的控制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如调节阀、控制器等,实现对燃烧过程的精细控制。
燃烧控制可以帮助提高燃烧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燃烧学的基础认识燃烧学是研究燃料和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生热能的科学。
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需要燃料、氧气和足够高的温度来发生。
燃料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在燃烧过程中,燃料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热能,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废气。
燃烧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包括燃料、氧气和着火源。
燃料是燃烧过程中释放能量的物质,它的化学能被氧化成热能。
氧气是燃烧的氧化剂,它与燃料发生反应,释放出能量。
着火源是燃烧反应的起点,它提供了足够高的温度使燃料和氧气发生反应。
燃烧反应可以分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两种。
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和氧气充分接触并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不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和氧气反应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和烟尘等有害物质。
燃烧过程中的热能释放是由燃料的化学能转化而来的。
燃料的化学能可以通过燃烧热值来表示,它是单位质量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
燃烧热值是燃料燃烧过程中能量转化的重要参数,它可以用于计算燃料消耗量和燃烧产生的能量。
燃烧学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能源领域,燃烧学用于研究和优化燃烧过程,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和减少排放物的产生。
在环境保护方面,燃烧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燃烧产生的废气和废物的特性,从而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在火灾防控领域,燃烧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火灾的起因和蔓延规律,从而制定有效的防火措施。
燃烧学是研究燃料和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生热能的科学。
燃烧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包括燃料、氧气和着火源。
燃烧反应可以分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两种。
燃烧学在能源、环境保护和火灾防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深入了解燃烧学的基础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燃烧过程。
燃烧学教学大纲燃烧学教学大纲燃烧学是研究燃烧过程的一门学科,涵盖了燃烧的基本理论、燃烧反应机制、燃烧动力学、燃烧器设计等内容。
在工程领域中,燃烧学的应用广泛,涉及到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火灾安全等方面。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燃烧学教学大纲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至关重要。
一、引言燃烧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对于能源领域的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教学大纲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燃烧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概念和原理2.1 燃烧的定义和基本特征燃烧是指可燃物质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热能和光能的过程。
燃烧的基本特征包括火焰、燃烧产物等。
2.2 燃烧反应机制燃烧反应机制是指燃烧过程中各种化学反应的步骤和路径。
学生需要了解燃烧反应的基本类型,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并学习燃烧反应的速率和平衡。
2.3 燃烧动力学燃烧动力学研究燃烧反应速率与温度、压力、浓度等因素的关系。
学生需要学习燃烧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影响因素以及燃烧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方法。
三、燃烧器设计3.1 燃烧器的分类和结构燃烧器是将燃料和氧气混合并进行燃烧的设备,广泛应用于能源转换和工业生产中。
学生需要学习燃烧器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了解不同类型燃烧器的特点和应用。
3.2 燃烧器性能评价燃烧器的性能评价包括燃烧效率、燃烧稳定性、排放特性等。
学生需要学习燃烧器性能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并掌握如何通过调整燃烧器结构和运行参数来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排放。
四、燃烧与环境4.1 燃烧与大气污染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颗粒物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学生需要学习燃烧排放物的成分和形成机理,以及大气污染的影响和防治措施。
4.2 燃烧与火灾安全燃烧过程中的火灾是一种危险的事故,对人员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学生需要学习火灾发生的条件和机理,以及火灾防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五、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燃烧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体要求:
小论文形式:
字数:5000—8000字,或5-8页。
论文内容包括:
1.封面(单起一页,格式见第2页)
2.题目
3.摘要
4.关键词
5.正文
6.参考文献(10篇以上)
论文书写
论文打印输出。
打印的论文一律采用A4纸打印。
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文字部分固定值18磅, 公式部分单倍行距,页面设置中页边距为上下3.5cm,右3cm,左3.5cm(靠左侧装订)。
各级标题处段落设置为段前和段后各0.5行
题目用黑体小二号:
一级题序及标题用黑体小三号:
二级题序及标题用黑体四号;
三级题序及标题用黑体小四号;
摘要宋体五号字
关键词黑体五号,关键词各词条间用分号“;”隔开。
其它正文用宋体小四号
参考格式在第2-3页,参考题目在第4-7页,参考文献格式在第7页
特别提醒:要求每个人独立完成课程论文,绝对禁止抄袭他人论文,如老师发现几人的论文相似度过高,将一律按最低分处理。
《燃烧理论基础》课程论文
题目:宋体三号字
姓名:宋体三号字
班级:宋体三号字(热动08?班)
学号:宋体三号字
2010年11月30日
题目(黑体小二号字)
摘要:宋体五号字,200字左右
关键词:黑体五号字,3-5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正文:宋体小四号字,5000—8000字,或5-8页,行间距1.25倍,在菜单中选:格式—段落—行距—多倍—1.25
参考文献:宋体小四号字,10篇以上与课程论文直接相关的期刊文献,要求至少8篇以上期刊论文,尽量不要写书上的内容。
参考题目(共58题)
以下题目仅供参考,可以任选以下一个题目(也可稍加改动),或自己命题,写与燃烧理论基础相关的内容。
1.煤燃烧特性的研究现状
2.生物质燃烧特性的研究现状
3.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特性的研究现状
4.油页岩燃烧特性的研究现状
5.煤矸石燃烧特性的研究现状
6.垃圾燃烧特性的研究现状
7.生活污泥燃烧特性的研究现状
8.化工污泥燃烧特性的研究现状
9.气体燃料燃烧特性的研究现状
10.液体燃料燃烧特性的研究现状
11.煤热解特性的研究现状
12.生物质热解特性的研究现状
13.生物质与煤混合热解特性的研究现状
14.油页岩热解特性的研究现状
15.煤矸石热解特性的研究现状
16.垃圾热解特性的研究现状
17.生活污泥热解特性的研究现状
18.化工污泥热解特性的研究现状
19.气体燃料热解特性的研究现状
20.液体燃料热解特性的研究现状
21.煤气化特性的研究现状
22.生物质气化特性的研究现状
23.生物质与煤混合气化特性的研究现状
24.油页岩气化特性的研究现状
25.煤矸石气化特性的研究现状
26.垃圾气化特性的研究现状
27.生活污泥气化特性的研究现状
28.化工污泥气化特性的研究现状
29.煤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的研究现状
30.生物质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的研究现状
31.生物质与煤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的研究现状
32.油页岩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的研究现状
33.煤矸石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的研究现状
34.垃圾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的研究现状
35.生活污泥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的研究现状
36.化工污泥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的研究现状
37.气体燃料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的研究现状
38.液体燃料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的研究现状
39.煤燃烧脱硫技术的研究现状
40.煤燃烧脱氮技术的研究现状
41.煤燃烧低NOx燃烧技术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研究现状
77.煤-蒸汽整体气化燃烧特性研究现状
78.层燃炉燃料燃烧特性研究现状
79.煤粉炉燃料燃烧特性研究现状
80.流化床锅炉燃料燃烧特性研究现状
81.层燃炉燃料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现状
82.煤粉炉燃料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现状
83.流化床锅炉燃料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现状
84.增压流化床锅炉燃料燃烧特性研究现状
85.煤燃烧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86.生物质燃烧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87.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88.油页岩燃烧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89.煤矸石燃烧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90.垃圾燃烧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91.生活污泥燃烧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92.化工污泥燃烧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格式
课程论文后面引用的10篇以上参考文献(期刊和书)格式如下:
[1] 作者名.文章名.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作者名.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名.出版年. 起—止页码
其它类型文献引用可参考《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和《化工学报》两种期刊后面文献的引用格式。
写课程论文的文献资料可到图书馆网站上的期刊网上查找。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