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燃烧学
- 格式:pdf
- 大小:968.52 KB
- 文档页数:70
煤的化学组成•煤由结构极其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和一些无机矿物质组成。
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至今仍不十分清楚•化学组成测定方法–元素分析法–工业分析法元素分析•C:主要可燃元素,炭化程度越高,含碳量越大–泥煤:~70% 烟煤:78~90%–褐煤:70~78% 无烟煤:90%以上•氢(H)是含量较低,一般在5%以下。
以两种形式存在:•有效氢–氢元素与C、S结合–热值很高,约为C的3.7倍–含碳量为85%时,有效氢含量达到最大•化合氢元素与O结合形成不可燃化合物•氧(O)是煤中的有害元素,与C、H结合构成氧化物,使它们失去燃烧性而降低煤的热值。
炭化程度高,氧含量降低•氮(N)一般不反应。
但高温下会氧化形成有害气体NOx,产生污染•一般含量为0.5~2%•干馏工业中,可作为氮素资源回收•硫(S)有三种存在形式•有机硫,来自母体植物,均匀分布•黄铁矿硫,与铁结合在一起形成FeS2•硫酸盐硫,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主要是CaSO4·2H2O和FeSO4前两种硫都能参加燃烧,总称为可燃硫或挥发硫;第三种硫不能进行燃烧硫(S)是一种极为有害的物质–硫在燃烧后生成SO2和SO3能危害人体健康和造成大气污染及形成酸雨–在加热炉中能造成金属的氧化和脱碳–在锅炉中能引起锅炉换热面的腐蚀–焦炭中的硫还影响生铁和钢的质量很多情况下都要进行脱硫洗选•除掉黄铁矿硫和硫酸盐硫•焦炉洗精煤含硫量应控制在0.6%以下•灰分(A)为煤中矿物杂质在燃烧过程中经高温分解和氧化作用后生成的固体残留物–是一种有害成分•影响高炉冶炼的经济技术指标•降低煤发热量•低熔点灰分易结渣,有碍于空气流通和气流的均匀,使燃烧过程受到破坏•造成不完全燃烧,及不利于设备维护和操作•水分外部水分•不被燃料吸收而是机械地附在燃料表面上的水•在大气中自然风干后即可去除内部水分•被煤粒内部毛细孔吸附的水分,在内部均匀分布•自然风干不能去除,在105~110℃加热后去除通常指水分就是上两种,称为全水分化合水:矿物杂质的矿物结晶水,在200~500℃加热后去除热解水:机质中的氢和氧在干馏或燃烧后形成的水收到基–以包括全部七种组分在内的燃料成分总量作为计算基准,又称应用基。
工程燃烧学一、名词解释1.工业窑炉:是对物料进行加热的设备,加热的目的是改变物料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质,使物料表与加工成所需要的产品。
2.内燃机:是通过燃料在汽缸中燃烧产生高温燃气,并依靠燃气膨胀推动活塞往复运动而将燃烧时释放出来的热能转换为机械功的活塞式动力机械,是热效率最高的一种热机。
3.燃料:是用以生产热量或动力的可燃性物质,是常规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4.锅炉:是产生蒸汽或热水的热能动力设备,它由锅和炉两大部分组成。
5.燃料热值:又称发热量,是燃料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
由于燃料的燃烧过程主要以获取大量的热量为目的,燃料的热值越高,其经济值也越大。
6.旋转射流:燃料气流或空气流在离开燃烧器喷口之前开始作旋转运动,那么在气流有喷口喷出后便会边旋转边向前运动,从而形成旋转射流。
7.雾化角:雾化角即为油雾化炬的张角。
8.喷雾射程:是指在某个给定的时间内,油喷嘴在喷射方向上喷出的油雾实际能够到达的平面,与有喷嘴喷口之间的距离。
9.介质雾化喷嘴:又称气动式雾化喷嘴,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或蒸汽作为雾化介质,将其压力能转换为高速气流,使液体燃料喷散为雾化炬。
10.链条炉:链条炉采用移动的链条炉排作为燃煤装置,加煤、清渣、除灰等主要操作均实现了机械化。
11.往复炉排炉:又称往复推动炉排,是利用炉排片的往复运动实现机械加煤、出灰操作的燃烧设备,按其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倾斜式往复炉排和水平式往复炉排。
12.抛煤机炉:是利用机械或风力将燃煤抛撒在炉排上以替代人工加煤的机械。
简答题1.燃烧的概念?答:工程燃烧过程是以获取大量的热量为目的,通过有效的人为控制而使燃料和氧化剂在某个确定的空间进行的强烈放热反应。
在组织燃烧过程之前,应该首先对燃料及其类型和燃烧性能有一个充分地认识。
2.燃料的组成?答:燃料的特性主要是指燃料的化学组成、发热能力及其主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了在工程实际中洁净、有效、合理地利用燃料,应该通过燃料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和成分分析,获得其化学组成和使用性质的基本数据。
相对于收到基成分,干燥成分被放大了100/(100-War)倍,因此干燥成分/收到基成分=100/(100-War)相对于收到基成分,可燃成分被放大了100/(100-War-Aar)倍,因此可燃成分/收到基成分=100/(100-War-Aar)相对于干燥成分,可燃成分被放大了100/(100-Ad)倍,因此可燃成分/干燥成分=100/(100-Ad)干馏,即把煤在隔离空气的情况下加热把煤加热到110oC,使水分蒸发,测出水分含量在隔绝空气下加热到850oC,测出挥发分含量然后通入空气使焦块全部燃烧,测出灰分和固定碳含量高位发热量: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燃烧烟气的温度降低至室温时放出的全部热量低位发热量: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所放出全部热量中去除烟气中水蒸气汽化热后的量煤的发热量测定3种方法氧弹量热计直接测定应用工业分析值计算应用元素分析值计算炭化程度高,比热减小通常,矿物质含量增高,比热降低温度变化,比热先增后降导热系数随炭化程度升高和温度升高而增大同一煤种,水分含量增大,导热系数增大粘结性:粉碎后的煤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煤的颗粒相互粘结形成焦块的性质焦结性:指在工业炼焦条件下,一种煤或几种煤混合后的粘结性,也就是煤能炼出冶金焦炭的性质实验室中用坩埚法测定粘结性,干馏后按外形分八个等级,称为粘结序数1粉状—焦炭残留物均为粉末2黏着—残留物粘着,手轻压成粉末3弱黏着—残留物粘结,手轻压碎成小块4不熔融黏结—手指用力压裂成小块5不膨胀融化黏结—成浅平饼状,表面有银白色金属光泽6微膨胀熔融黏结—表面银白色金属光泽,表面有小气泡7膨胀熔融黏结—表面银白色金属光泽,高度不超过15mm8强膨胀熔融黏结—焦渣高度大于15mm汽油辛烷值的测定是以异辛烷和正庚烷为标准燃料进行配比,使其产生的爆震强度与试样相同,标准燃料中异辛烷所占的体积百分数就是试样的辛烷值。
辛烷值高,抗爆性好汽油抗爆能力的大小与化学组成有关。
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燃烧的定义(氧化学说):燃烧一般是指某些物质在较高的温度下与氧气化合而发生激烈的氧化反应并释放大量热量的现象。
2、化石燃料燃烧的主要污染排放物?烟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其次还有CO,CO2等其他污染物。
3、燃素学说;燃素学说认为火是火是由无数细小且活泼的微粒构成的物质实体,这种火的微粒即可愿意与其他元素结合而形成化合物也可以以游离的方式存在,大量游离的火的微粒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明显的火焰,它弥散于大气之中变给人以热的感觉,由这种火微粒构成的火的元素便是燃素。
第二章燃料1.什么叫燃料?它应具备哪些基本要求?是指在燃烧过程中能释放出大量热量,该热量又能经济、有效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的物质.物质作为燃料的条件:(1)能在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热量;(2)能方便且很好的燃烧;(3)自然界蕴藏量丰富,易于开采且价格低廉;(4)燃烧产物对人类、自然界、环境危害小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那些燃料?(煤,石油,天然气)3.燃料分类方法?燃料按物态分类及其典型代表燃料(1 固体燃料(煤炭)2 液体燃料(石油、酒精)2气体燃料(天然气、氢气)4.燃料的组成,固液体燃料的元素组成都有那些? 固体燃料是各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混合物的元素组成为:C、H、O、N、S、A、M 液体燃料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混合而成的。
其元素组成亦为:C、H、O、N、S、A、M5.气体燃料的主要组成成分有哪些?气体燃料是由若干单一可燃与不可燃气体组成的混合物:CO、H2、CH4、CnHm、CO2、N2、H2O、 O2等。
6.燃料分析有几种,分别是什么?(1)工业分析组成(测定燃料中水分(M)、挥发分(V)灰分(A)和固定碳(FC)等4种组分的含量)。
;(2) 元素分析组成(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燃料中主要化学元素组分碳(C)、氢(H)、氮(N)、硫(S)和氧(O) 以及灰分(A)和水分(M)的含量);(3)成分分析组成(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气体燃料各组分的体积或质量百分比)7.燃料的可燃与不可燃部分各包含哪些主要成分?可燃成分:(碳(最主要的可燃元素,氢(发热值最高的可燃元素)硫(有机硫、黄铁矿硫:可燃烧释放出热量,合称为可燃硫或挥发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