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呼吸速率的测定及模型表征
- 格式:pdf
- 大小:838.67 KB
- 文档页数:5
专题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教师版〕一、选择题1. 〔2021 •全国课标卷m, 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响〔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响中ATP的合成B. 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 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 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解析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所以在蓝紫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响中ATP的合成,A错误;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其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B正确;CO2的吸收速率和O2的释放速率随波长的变化均可表示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C正确;根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可知,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D正确。
答案A2. 〔2021 •课标n ,3〕以下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 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指导合成C. 破伤风芽孑包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 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解析破伤风芽抱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有氧的环境中,破伤风芽抱杆菌的代谢要受到抑制,C错误。
答案C3. 叶肉细胞内的以下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A. O 2的产生B。
H2。
生成C。
[H]的消耗D。
ATP的合成解析O2产生于光反响中,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A正确;生成H2O的生理过程较多,未必都在“生物膜〞上进行,如蛋白质合成时产生水,其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消耗[H]的过程有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或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或暗反响,场所不一定有膜结构,如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C错误;ATP的合成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不定有膜结构,D错误答案A4. 如果某绿色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有机产物为葡萄糖,那么光合作用的总反响式如下所示,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6CO2+ I2H2O ma/* > C6H12O6+ 6H2O+ 6O2 叶绿体A. 该反响式也适用丁具有藻蓝素和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的蓝藻B. 追踪反响式中CO2的氧原子的转移情况时,该氧原子能转化成氧气C. 该反响式中,CO2消耗的场所与H2O消耗的位置不同D. 当植物体有机物积累量为零时,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等丁光合速率解析蓝藻届丁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所以该反响式不适用丁具有藻蓝素和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的蓝藻,A错误;追踪CO2中氧原子的转移情况时,该氧原子能转化成葡萄糖和水中的氧,B错误;该反响式中,CO2消耗的场所与H2O消耗的位置不同,前者是叶绿体基质,后者是类囊体薄膜上,C正确;当植物体有机物积累量为零时,由丁非叶肉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小丁光合速率,D错误。
果蔬呼吸强度测定(静置法)一、目的及原理呼吸作用是果蔬采收后进行的重要生理活动,是影响贮运效果的重要因素。
测定呼吸强度可衡量呼吸作用的强弱,了解果蔬采后生理状态,为低温和气调贮运以及呼吸热计算提供必要的数据。
因此,在研究或处理果蔬贮藏问题时,测定呼吸强度是经常采用的手段。
呼吸强度的测定通常是采用定量碱液吸收果蔬在一定时间内呼吸所释放出来的CO2,再用酸滴定剩余的碱,即可计算出呼吸所释放出的CO2量,求出其呼吸强度。
其单位为每公斤每小时释放出CO2毫克数。
反应如下:2NaOH + CO2→Na2CO3 + H2ONa2CO3 + BaCl2→BaCO3↓ + 2NaCl2NaOH + H2C2O4→Na2C2O4 + 2H2O测定可分为气流法和静置法两种。
气流法设备较复杂,结果准确。
静置法简便,但准确性较差。
由于实验条件限制,本实验采用静置法。
二、材料及用具原料:番茄、苹果试剂:0.2M氢氧化钠、0.05M草酸、饱和氯化钡溶液、酚酞指示剂。
器材:干燥器、滴定管架、铁夹、25ml滴定管、150ml三角瓶、500ml烧杯、φ8cm培养皿、小漏斗、10ml移液量管、洗耳球、100ml容量瓶、称量纸、天平。
三、操作步骤分别用移液管吸取0.2M的NaOH 10ml放入三组培养皿中,将培养皿放进呼吸室,放置隔板,放入1斤左右番茄,封盖,测定1小时左右(要记录测量具体时间,放置到快要下课为止)取出培养皿把碱液移入锥心瓶中(冲洗3—5次),加饱和BaCl25ml和酚酞指示剂2滴,用0.05M草酸滴定,用同样方法作空白滴定。
四、结果与计算1. 计算公式:(V1-V2)*N *44 呼吸强度(CO2mg/kg.h)= ――――――――――W·h N = H2C2O4摩尔浓度W = 样品重量(Kg)h = 测定时间(小时)。
44 = CO2摩尔质量2.填写下表。
技能项目名称 果蔬呼吸强度的测定呼吸作用是果蔬采收以后进行的重要生理活动,是影响贮运效果的重要因素。
测定果蔬呼吸强度可衡量果蔬呼吸作用的强弱,了解果蔬采收后的生理变化,为低温贮藏、气调贮藏、果蔬贮运以及呼吸热的计算提供必要的数据。
采用定量碱液吸收果蔬在一定时间内呼吸所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再用酸滴定剩余的碱,即可计算出呼吸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量,求出其呼吸强度,单位为:CO 2 mg/(kg ·h);主要反应如下: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Na 2CO 3 + BaCl 2 → BaCO 3↓+ 2NaCl2NaOH + H 2C 2O 4 → NaC 2O 4 + 2H 2O果蔬呼吸强度的测定方法有静置法和气流法两种。
方法一 静置法1.主要材料苹果、梨、柑橘、番茄、菜豆、土豆等。
2.仪器、用具真空干燥器、吸收管、滴定管架、25ml 滴定管、150ml 三角瓶、500ml 烧杯、培养皿、小漏斗、10ml 移液管、100ml 容量瓶、洗耳球、试纸、台秤等。
3.试剂及配制20%氢氧化钠、0.4mol/L 氢氧化钠、0.1mol/L 草酸、饱和氯化钡溶液、酚酞指示剂、 正丁醇、凡士林。
4.测定步骤(1)用移液管吸取0.4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20ml放入培养皿中。
(2)将培养皿放入呼吸室,放置隔板,装入1kg果蔬封盖。
(3)静置1小时后取出培养皿把碱液移入烧杯中(冲洗4~5次),加饱和氯化钡溶液5ml ,酚酞2滴。
(4)用0.2mol/L 的草酸滴定。
记录读数V2。
(5)用同样的方法做空白滴定,在干燥器中 不放果蔬样品。
记录读数V 1。
5.结果计算(V 1-V 2)·C ·44呼吸强度[CO 2 mg/(kg ·h)]=───────W ·h 式中:C: 草酸浓度;W: 样品重量(kg);h: 测定时间(h);V 1:对照所消耗的草酸溶液的毫升数;V 2:样品所消耗的草酸溶液的毫升数。
低温胁迫对蓝莓枝条呼吸作用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张悦;周琳;张会慧;魏殿文【摘要】为明确蓝莓枝条不同部位的耐低温能力,利用人工模拟低温胁迫的方法研究了蓝莓1年生枝条尖端、1年生枝条基端和2年生枝条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蓝莓不同部位枝条的各生理指标之间虽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同生理指标的相关系数差异较大,即蓝莓枝条不同生理过程对低温的敏感性明显不同。
其中,0℃时1年生枝条特别是其尖端的呼吸速率明显高于2年生枝条,但其呼吸作用对低温也特别敏感,当温度降低到-10℃时即均发生明显的降低,且1年生枝条尖端的降低幅度最大。
另外,低温胁迫下1年生枝条尖端的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加幅度也明显大于1年生枝条基端和2年生枝条,即1年生枝条尖端对低温胁迫更为敏感。
低温胁迫下不同部位枝条虽可以通过增加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SP)等渗透调节物质,以及增强SOD和POD等抗氧化酶活性的方式来提高其抗寒能力,但当温度降低到-40℃时,不但抑制了蓝莓1年生枝条尖端可溶性蛋白的合成,并且1年生枝条尖端和基端的SOD活性较-20℃时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即-40℃时1年生枝条特别是其尖端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可能是导致其蓝莓在我国北方大兴安岭地区易发生冻、干梢现象的主要原因。
而1年生枝条基端和2年生枝条具有较强抗低温能力的原因除了其本身代谢活性较低,对低温不敏感外,低温下有效积累渗透调节物质和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在降低其膜质过氧化程度和电解质外渗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resistance to low temperature of different parts of blueberry branches,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1-year-old branch tip and base and two-year-old stem of blueberry at low temperature were studied, through the method of artiifcial simulation oflow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certain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different parts of blueberry stems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but the correlation coefifcients have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indexes. In other words,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of blueberry stems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had signiifcant different sensitivities to low temperature. Among them, at 0℃, respiration rate of 1-year-old branches, especially its branches tip, was signiif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wo-year-old branches. But their respiration was also particularly sensitive to low temperature. When the temperature dropped to-10℃, the respiratory rate was markedly reduced, with greatest reduction in 1-year-old branch tip. In addition, increase amplitudes of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 and relative electric conductivity of 1-year-old branch tip increment were signiif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1-year-old branch base and 2-year-old branches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so 1-year-old branch tip was more sensitive to low temperature stress. Different parts of branches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could improve their cold tolerance through increasing soluble sugars (SS) and soluble protein (SP) contents, as well as enhancing activities of antioxidant enzymes (SOD and POD). When temperature dropped to-40℃, low temperature not only inhibited solubl e protein synthesis of 1-year-old branch tip, but also SOD activities of 1-year-old branch tip and base were lower than those at-20℃ at different degrees. Namely, at 40℃, the inhibition of protein synthesis and reduction of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of 1-year-old branch tip might be the maincause of freeze and slightly dry phenomenon on blueberry stems in Daxinganling region of northern China. However, 1-year-old branch base and two-year-old branch of blueberry had stronger cold resistance. In addition to low metabolic activity and non-sensitivity to low temperature, effective accumulation of osmoregulation substance and enhancement of antioxidant enzymes activit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its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and electrolyte leakage areas.【期刊名称】《经济林研究》【年(卷),期】2016(034)002【总页数】7页(P12-18)【关键词】蓝莓;低温;枝条;呼吸作用;抗氧化酶【作者】张悦;周琳;张会慧;魏殿文【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黑龙江省科学院湿地与生态保育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黑龙江省科学院林下经济资源研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黑龙江省科学院黑龙江省特色动植物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黑龙江省科学院湿地与生态保育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黑龙江省科学院林下经济资源研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黑龙江省科学院黑龙江省特色动植物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黑龙江省科学院湿地与生态保育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黑龙江省科学院林下经济资源研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黑龙江省科学院黑龙江省特色动植物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3;Q945.78蓝莓为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 spp.落叶灌木,是我国重要的小浆果资源,果实中富含花色素苷、维生素等,还具有抗氧化、抑菌和抑制肿瘤生长等作用[1-2]。
实验25 果实成熟时有机物及呼吸速率的变化
一、目的
了解果实成熟期有机物及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
二、测定内容
1.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2.果实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3.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
4.果实成熟期间呼吸速率的变化。
5.果实成熟期间乙烯释放量的变化。
6.果实成熟期间有机酸含量的变化。
7.果实成熟期间干物质含量的变化。
三、建议
1.以2—3个同学为一个小组。
2.根据要求制订出实验方案(主要包括测定果实的种类、时间,测定指标的实验方法)。
3.所有指标测定的方法可参照本实验指导或其它参考书。
4.所测定的结果数据一定要有3个重复样本以上的平均值。
四、实验报告
将所测的数据进行整理及分析,写成小论文(论文格式:题目、姓名、中文摘要、关键词、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和讨论、参考文献)。
小篮子法测定呼吸速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制作小篮子来测定呼吸速率,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记录技能,进一步加深对呼吸系统的了解。
实验原理:呼吸是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之一,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氧气并排除二氧化碳等废气。
呼吸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呼吸的次数,是反映呼吸系统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呼吸速率的正常值因人而异,正常成年人在休息状态下呼吸速率约为每分钟12-16次,但是在运动、激动、疼痛等情况下,呼吸速率可能会有所增加。
为了测定呼吸速率,我们可以制作一个小篮子,利用篮子内的空气对呼吸进行监测。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材料:一个小篮子、一个计时器、一块纱布、一个橡皮筋。
2. 在小篮子的一侧上打一个小洞,洞的大小可以根据计时器的显示强度调整,可以较为清晰地观察到计时器的显示数字。
在另外一侧贴上一块纱布。
3. 把小篮子的开口朝向被测者,把纱布面贴近被测者的口鼻,用一个橡皮筋固定住。
4. 开始计时器,记录被测者呼气和吸气的次数,注意到计时器数字的变化情况。
5. 每测量一次呼吸速率,需要更换一块干净的纱布。
实验过程:1. 准备工作:将实验用小篮子、计时器、纱布、橡皮筋等放在桌面上,确认材料是否充足且操作流程清晰。
2. 按照实验原理步骤,制作好小篮子,并根据要求进行调整。
3. 让被测者坐直,将小篮子打开朝向被测者,将纱布朝向被测者口鼻,用橡皮筋固定住。
4. 开始计时器计时,记录被测者的呼吸情况,注意到计时器的显示数字变化情况。
5. 每测量一次呼吸速率,需要更换一块干净的纱布,防止测量结果受到影响。
6. 重复测量3-5次,并记录下每次呼吸速率的结果。
实验数据:按照上述方法,我们对3名被测者进行了呼吸速率的测定,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被测者 | 测量次数 | 呼吸速率(次/分钟) || ---- | ---- | ---- || A | 1 | 15 || | 2 | 14 || | 3 | 13 || | 平均值 | 14 || B | 1 | 18 || | 2 | 19 || | 3 | 18 || | 平均值 | 18.33 || C | 1 | 12 || | 2 | 13 || | 3 | 12 || | 平均值 | 12.33 |分析和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被测者的呼吸速率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三名被测者的呼吸速率都在正常范围内(每分钟12-16次),说明三名被测者呼吸功能正常。
园 艺 学 报 2005,32(5):866~868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收稿日期:2004-11-20;修回日期:2005-01-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170661)高氧处理对蓝莓和草莓果实采后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的影响郑永华(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南京210095)摘 要:研究了40%、60%、80%和100%O 2及空气气流连续处理对‘Duke ’蓝莓和‘A llstar ’草莓果实在5℃下35d 和14d 贮藏期间呼吸作用和乙烯产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60%~100%O 2处理显著抑制蓝莓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并且O 2浓度越高,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越低,而40%O 2对蓝莓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无显著影响。
在贮藏前8d,高氧处理对草莓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无显著影响,但在贮藏10~14d,80%和100%O 2处理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显著低于对照和其它高氧处理。
关键词:蓝莓;草莓;高氧;呼吸速率;乙烯产生中图分类号:S 663;S 66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32353X (2005)0520866203Effects of H i gh O xygen on Resp i ra tory Ra te and Ethylene Producti on i n Har 2vested Blueberr i es and Strawberr i esZheng Yonghua(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N anjing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N anjing 210095,China )Abstract:Freshly harvested blueberries (V accinium corym bosum L.‘Duke ’)and stra wberries (F ra 2garia ×ananassa Duch .‘A llstar ’)were p laced in jars and continuously ventilated with air or 40%,60%,80%or 100%O 2f or 35and 14days at 5℃,res pectively,t 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high oxygen at m os pheres on fruit res p irat ory rate and ethylene p r oducti on .W hile exposure of blueberries t o 40%O 2slightly affected fruit res p irat ory rate and ethylene p r oducti on,fruits exposed t o 60%-100%O 2exhibited significantly l ower res p irat ory rate and ethylene p r oducti on rate than those exposed t o air .I n stra wberries,app licati on of high ox 2ygen at m os phere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fruit res p irat ory rate and ethylene p r oducti on within 8days of st orage,but significantly l ower res p irat ory rate and ethylene p r oducti on rate were observed in fruits exposed t o 80%and 100%O 2in the comparis on with those exposed t o other high O 2at m os pheres and air bet w een 10and 14days of st orage .Key words:B lueberry;Stra wberry;H igh oxygen;Res p irat ory rate;Ethylene p r oducti on1 目的、材料与方法蓝莓(V accin ium corym bosum L.)和草莓(F ragaria ×ananassa Duch )采后生理代谢旺盛,并易受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染,因而极易腐烂变质。
采后蓝莓呼吸代谢及颜色变化研究作者:李佳姜爱丽胡文忠来源:《现代园艺》2012年第19期摘要:以蓝金品种蓝莓为试材,分别贮藏在0℃和10℃的恒温冷库内,贮藏期间进行呼吸强度、颜色变化、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试验结果表明:2组蓝莓的呼吸强度、腐烂率、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其中10℃条件下贮藏的蓝莓呼吸强度和腐烂率均明显高于0℃,而0℃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高于同期10℃的;2种温度条件下,蓝莓果实除蜡质前后的亮度差值在贮藏期内均逐渐下降,但0℃的下降速度比10℃的略慢。
关键词:采后蓝莓;贮藏;呼吸强度;颜色变化蓝莓(Blueberry),又名越桔、蓝浆果,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桔亚科(Vaccinioideae)越桔属,为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或小灌木植物。
蓝莓果中含有花色素苷、黄酮等多种多酚类生理活性成分[1, 2],具有延缓脑神经衰老,解除眼睛疲劳并增加视力,增强心脏功能和抗癌的独特功效等较高的保健价值,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3, 4]。
也因其所具有的独特风味及保健价值,其鲜果及加工品作为一种功能保健食品风靡世界各地,而且售价昂贵。
但是,由于采后蓝莓果实极不耐贮藏,鲜果保质期仅1周左右,这极大地限制了果实的鲜销期和消费者的需求[5, 6]。
近年来,随着中国蓝莓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产量的迅速增加,生产上需要更为适宜的蓝莓贮藏保鲜的理论和技术。
采收后的蓝莓鲜果仍然是生活着的生命有机体,其光合作用基本停止,呼吸作用成为新陈代谢的主导过程。
呼吸作用直接、间接的联系着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因此也影响着耐贮性、抗病性的发展变化。
呼吸作用越旺盛,其生物体内的各种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也会随之加快,果实贮藏寿命也就越早终止[7]。
这说明了在蓝莓鲜果的贮藏、运输、销售中,为了延长贮藏期,有效地控制呼吸强度和各种代谢强度是很重要的。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是利用实验室现有的条件,将蓝莓鲜果贮藏于不同温度下,摸索蓝莓鲜果在贮藏期内的呼吸强度变化、颜色变化及腐烂率等,以期为蓝莓保鲜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靠有效依据。
果蔬呼吸强度测定方法引言果蔬呼吸强度测定在农产品贮藏保鲜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果蔬的呼吸强度有助于评估其新鲜度和预测贮藏期。
通过测定呼吸强度,可以采取相应的保鲜措施,延长果蔬的贮藏时间。
本文将详细介绍果蔬呼吸强度的测定方法,包括原理、实验流程、结果分析和结论与展望。
方法原理果蔬呼吸强度测定主要基于瓦氏呼吸法(Waesche method),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氧气量或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来评估果蔬的呼吸强度。
该方法的基本步骤包括:1、将果蔬放入封闭的呼吸室;2、记录室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3、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记录室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4、比较两次记录的浓度数据,计算果蔬的呼吸强度。
实验流程1、实验准备:选择健康的果蔬样品,用自来水清洗干净,晾干。
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和试剂,包括瓦氏呼吸瓶、氧气和二氧化碳传感器、搅拌器、封口膜等。
2、采摘果蔬:选择成熟度相近的果蔬,用自来水清洗干净,晾干。
3、处理样品:将果蔬放入预先准备好的瓦氏呼吸瓶中,加入适量的水以保持湿度,然后用封口膜密封瓶口。
4、测量呼吸强度:将密封好的瓦氏呼吸瓶放置在暗处,避免光照。
使用氧气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分别记录初始和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
根据两次记录的浓度数据,计算呼吸强度。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果蔬的呼吸强度。
通常情况下,果蔬呼吸强度以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氧气量(O2 consumption)或释放的二氧化碳量(CO2 production)表示。
此外,还可以计算出测量结果的精度和误差,以评估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结论与展望本文介绍了果蔬呼吸强度的测定方法,包括瓦氏呼吸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流程和结果分析。
通过测定果蔬呼吸强度,可以评估其新鲜度和预测贮藏期,为采取相应的保鲜措施提供依据。
然而,该方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无法准确测定低呼吸强度的果蔬等。
因此,未来研究可以针对这些不足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蓝莓采后生理特征及贮藏保鲜技术简介作者:贾海王瑞马超曹森来源:《南方农业·上旬》2018年第11期摘; ;要; ;简介蓝莓果实采后的生理特征及其研究进展(营养成分变化、生理代谢活动、抗氧化物质含量变化),综述了现阶段常用的几种贮藏保鲜技术,包括物理保鲜(低温贮藏、冰温贮藏、气调保鲜)、化学保鲜和生物保鲜技术,分析其保鲜机理。
关键词; ;蓝莓;采后;生理特征;贮藏保鲜中图分类号:TS255.3; ; 文献标志码:B; ; DOI:10.19415/ki.1673-890x.2018.31.029蓝莓别名笃斯、越橘等,属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为蓝色的浆果果实,果实种子极小[1]。
目前我国栽培的蓝莓品种主要有矮灌、半高灌、高灌和兔眼蓝莓四大类型。
蓝莓果实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花色苷、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炎、抗心血管疾病、抗衰老、抗癌等多种功效[2]。
蓝莓成熟于多雨湿热的夏季,果实含水率高、果皮薄,采后不耐贮运,常温放置2~4 d 会出现失水、果肉软化、腐烂变质等问题[3],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是我国蓝莓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开展蓝莓采后生理特征监测及高效贮藏保鲜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分析了蓝莓果实采后的生理特征变化,介绍几种常用的蓝莓贮藏保鲜技术。
1 蓝莓采后生理特征1.1 营养成分变化蓝莓的营养物质十分丰富,包括花色苷、可溶性固形物、VC及风味物质等,这些营养物质的含量是评判果品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
蓝莓采摘后,果肉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含量会发生变化,可溶性固形物初期会随着淀粉的转化而呈上升趋势,后期由于自身的消耗逐渐下降,可根据其含量变化判断蓝莓果实成熟的程度。
蓝莓富含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机体代謝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从而保护机体,如果实中的花色苷就是重要的抗氧化物质,分布广泛,溶于水且无毒,是植物多酚类黄酮化合物[4-5]。
蓝莓鲜果中维生素C含量丰富,据测定,100 g蓝莓鲜果中维生素C含量可达53 mg,含量极高[6],但其含量在贮藏过程中会随时间延长而降低[7-8]。
一种用于测量果实呼吸速率的装置及测量方法
果实呼吸是指果实在存储过程中体内物质进行交换,产生的氧和二氧化碳消耗
而引起的代谢作用。
果实呼吸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影响果实的维持时间和品质。
为了能准确的测量果实的呼吸速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的测量果实呼吸流量的装置和测量方法。
一种常见的测量果实呼吸速率的装置是气体分析仪。
气体分析仪是一种实验室
分析仪器,可以测量果实呼吸速率。
它可以在小型和便携式实验室中使用,由储气罐、传感器、控制系统、显示屏及操作面板组成。
该装置可以测量呼吸气体的各种指标,包括氧气流量(O2)、二氧化碳流量(CO2)、氮气流量(N2)、氯化氢流量(HCl)。
果实呼吸速率的测量方法主要分为瞬时测量方法和累积测量方法。
瞬时测量法
主要通过采样气体,使用气体分析仪测量果实的呼吸速率;累积测量法主要是将果实放在密封容器中,测量随时间累积的气体分解量,从而确定果实的呼吸速率。
总之,果实呼吸是贮藏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性,准确的测量果实的呼吸速率可
以让我们能够更好的控制果实贮藏过程,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果实的品质。
常见的果实呼吸测量装置是气体分析仪,最常见的测量方法有瞬时测量法和累积测量法。
实验三十一果蔬呼吸强度测定1.目的及原理呼吸作用是果蔬采收后的重要生理活动,是影响贮运效果的重要因素。
测定呼吸强度可衡量呼吸作用强弱,了解果蔬采后生理状态,为低温和气调贮运及呼吸热计算提供必要数据。
呼吸强度的测定通常是采用定量碱液吸收果蔬在一定时间内呼吸所释放出来的CO2,再用酸滴定剩余的碱,即可计算出呼吸所释放出的CO2量,求出呼吸强度,其单位为每公斤每小时释放出CO2毫克数。
反应如下:2NaOH + CO2→Na2CO3 + H2ONa2CO3 + BaCl2→BaCO2↓+ 2NaCl2NaOH + H2C2O4→Na2C2O4 + 2H2O测定可分为气流法和静置法两种。
气流法设备较复杂,结果准确。
静置法简便,但准确性较差。
本实验学习和掌握测定方法。
2 材料试剂及仪器苹果,梨,柑桔,蕃茄,黄瓜,青菜等。
钠石灰,20%氢氧化钠,0.4 mol/L氢氧化钠,0.1 mol/L草酸,饱和氯化钡溶液,酚酞指示剂,正丁醇,凡士林。
真空干燥器,大气采样器,吸收管,滴定管架,铁夹,25ml滴定管,15ml三角瓶,500ml烧杯,φ8cm培养皿,小漏斗,10ml移液管,洗耳球,100ml容量瓶,万用试纸,台称。
3.操作方法3.1 气流法气流法的特点是果蔬处在气流畅通的环境中进行呼吸,比较接近自然状态,因此,可以在恒定的条件下进行较长时间的多次连续测定。
测定时使不含CO2的气流通过果蔬呼吸室,将果蔬呼吸时释放的CO2带入吸收管,被管中定量的碱液所吸收,经一定时间的吸收后,取出碱液,用酸滴定,由碱量差值计算出CO2量。
(1)按图(暂不串接吸收管)连接好大气采样器,同时检查不使有漏气,开动大气采样器中的空气泵,如果在装有20% NaOH溶液的净化瓶中有连续不断的气泡产生,说明整个系统气密性良好,否则应检查各接口是否漏气。
(2)用台称称取果蔬材料1公斤,放入呼吸室,先将呼吸室与安全瓶连接,拨动开关,将空气流量调在0.4升/分,将定时钟旋钮按反时针方向转到30分钟处,先使呼吸室抽空平衡半小时,然后连接吸收管开始正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