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基础教程第七章 振动和波
- 格式:ppt
- 大小:3.89 MB
- 文档页数:71
大学物理中的波动与振动波动和振动是大学物理中重要的概念,涉及到许多实际应用和现象。
在本文中,将以波动和振动为主题,深入探讨其相关理论和应用。
1. 波动的概念和特征波动是指一种在介质中传播的物理量的周期性变化。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1 频率和周期波动的频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波动重复出现的次数,用赫兹(Hz)来表示。
而周期则是指波动完成一次完整振动所需要的时间。
频率和周期之间存在着倒数的关系,即频率 = 1/周期。
1.2 波长和振幅波长是指波动中相邻两个相位相同的点之间的距离,通常用λ表示。
振幅则是波动中物理量变化的最大值。
1.3 传播速度波动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例如在空气中的声波传播速度约为343m/s,而在真空中的电磁波传播速度为光速。
2. 波动理论的应用波动理论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
2.1 声学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通过介质的分子之间的振动传播。
声学研究声波的传播、共振和声音的产生原理等。
它不仅应用于音乐、语言等艺术领域,也广泛应用于声纳、超声波医学成像等技术中。
2.2 光学光是一种电磁波,是波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光学研究光的传播、折射、干涉等现象,也包括光的成像原理和光学仪器的设计与制造。
光学在光通信、激光技术、光学仪器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2.3 电磁波电磁波是一种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波动现象。
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很广,包括了射频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电磁波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电视、无线通信、微波炉、医疗影像等多个领域。
3. 振动的概念和应用振动是指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的现象。
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3.1 频率和周期振动的频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振动重复出现的次数,用赫兹(Hz)来表示。
周期则是指振动完成一次完整往复运动所需要的时间。
3.2 阻尼和共振振动中存在着阻尼和共振的现象。
阻尼是指振动受到外界阻力的影响而逐渐减小或停止,共振是指在某个特定频率下振幅达到最大值的现象。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简谐振动的概念,掌握简谐振动的基本性质。
2. 掌握旋转矢量法在简谐振动分析中的应用。
3. 理解波动的基本概念,包括波源、波速、波长、频率等。
4. 了解波动的传播规律,包括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
5.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简谐振动2. 旋转矢量法3. 波动的基本概念4. 波动的传播规律教学重点:1. 简谐振动的定义和性质2. 旋转矢量法在简谐振动中的应用3. 波动的传播规律教学难点:1. 理解旋转矢量法的基本原理2. 掌握波动传播中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初中物理中的振动和波的基本概念。
2. 引入大学物理中振动与波的新知识。
二、简谐振动1. 介绍简谐振动的定义和性质,如周期性、振幅、相位等。
2. 通过实例讲解简谐振动的特点,如弹簧振子、摆动等。
3. 引入旋转矢量法,讲解其在简谐振动分析中的应用。
三、旋转矢量法1. 介绍旋转矢量法的原理,将1维简谐运动与2维匀速圆周运动联系起来。
2. 通过实例演示旋转矢量法在简谐振动分析中的应用。
3. 学生分组练习,运用旋转矢量法分析简单的简谐振动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简谐振动和旋转矢量法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简谐振动和旋转矢量法。
2. 引入波动的基本概念。
二、波动的基本概念1. 介绍波源、波速、波长、频率等基本概念。
2. 通过实例讲解波的基本性质,如波动方程、波函数等。
三、波动的传播规律1. 讲解波动传播的规律,包括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
2. 通过实例分析波动传播中的复杂现象,如水波、声波等。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波动传播规律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波动现象。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大学物理物理学课件振动与波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大学物理教材的“振动与波动”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振动的基本概念、简谐振动的特点、周期性波动的特性、波的传播与干涉、衍射等现象。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振动与波动的基本概念,理解简谐振动的特点,掌握周期性波动的特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振动与波动的数学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2. 教学重点:简谐振动的特点,周期性波动的特性,波的传播与干涉、衍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振动实验仪、波动演示仪。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振动与波动现象,如音叉振动、水波传播等,引发学生对振动与波动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振动与波动的基本概念,讲解简谐振动的特点,阐述周期性波动的特性。
3. 例题讲解:分析振动与波动的数学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通过示例题目,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振动实验和波动演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振动与波动现象。
6.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振动与波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 知识拓展:介绍振动与波动的研究领域及其发展前景,激发学生的学术追求。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振动与波动的基本概念、简谐振动的特点、周期性波动的特性、波的传播与干涉、衍射等现象的关键词和公式。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振动与波动的基本概念答案:振动是指物体围绕其平衡位置做周期性的往复运动;波动是指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现象。
2. 题目二:简谐振动的特点答案:简谐振动是指物体在恢复力作用下,围绕平衡位置做周期性的往复运动,且满足胡克定律。
3. 题目三:周期性波动的特性答案:周期性波动是指波动过程中,质点振动的形式和振幅不变,周期性变化的物理量随时间呈正弦或余弦函数变化。
振 动 学 基 础内容提要一、振动的基本概念1、振动 某物理量随时间变化,如果其数值总在一有限范围内变动,就说该物理量在振动;2、周期振动 如果物理量在振动时,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其数值就重复一次,称为周期振动;3、机械振动 物体在一定的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称为机械振动;4、简谐振动 如果物体振动的位移随时间按余(正)弦函数规律变化,即:()0cos ϕω+=t A x这样振动称为简谐振动;5、周期T 物体进行一次完全振动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单位:秒。
一次完全振动指物体由某一位置出发连续两次经过平衡位置又回到原来的状态。
6、振动频率ν 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次/秒,称为赫兹〔Hz 〕;7、振动圆频率ω 振动频率的π2倍,单位是弧度/秒〔rad /s 〕,即Tππνω22== 8、振幅A 物体离开平衡位置〔0=x 〕的最大位移的绝对值; 9、相位ϕ0ϕωϕ+=t 称为相位或相,单位:弧()rad 。
它是时间的单值增函数,每经历一个周期T ,相位增加π2,完成一次振动; 10、初相位0ϕ 开始计时时刻的相位;11、振动速度v 表示振动物体位移快慢的物理量,即:()⎪⎭⎫ ⎝⎛++=+-==2cos sin 00πϕωωϕωωt A t A dt dx v 说明速度的相位比位移的相位超前2π; 12、振动加速度a 表示振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即:()()πϕωωϕωω++=+-===020222cos cos t A t A dtx d dt dv a加速度的相位比速度的相位超前2π,比位移的相位超前π; 13、初始条件 在0=t 时刻的运动状态〔位移和速度〕称为初始条件,它决定振动的振幅和初位相,即:⎪⎩⎪⎨⎧-======000000sin cos ϕωϕA v v A x x t t 则可求得: ⎪⎪⎩⎪⎪⎨⎧-=+=00022020x v tg v x A ωϕω二、旋转矢量法简谐振动可以用一旋转矢量在x 轴上的投影来表示。
第七章 振动和波 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作简谐振动的物体运动至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时,其位移x 、速度υ、加速度a 为 [设振动方程为x =A cos(ωt+φ)] ()。
A) x =0, υ=0, a =0 B) x =0, υ=ωA , a =0 C) x =A , υ=ωA , a =ω2A D) x = –A , υ= –ωA , a =0 答案: B知识点: 7.1、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方程 难度: 1 提示:无题解:作简谐振动的物体运动至平衡位置时,其位移x =0、向正方向运动的速度υ=ωA 、加速度a =0,所以B 答案是正确的。
2、一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x =A cos(ωt +ϕ),当时间t =T / 2(T 为周期)时,质点的速度为 ()。
A) -A ωcos ϕ B) -A ωsin ϕ C) A ωcos ϕ D) A ωsin ϕ 答案: D知识点:7.1、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方程 难度: 2 提示:无题解:质点作简谐振动的速度方程为)sin(ϕωω+=t A -υ,将t =T / 2代入得ϕωϕωϕωωsin )πsin()2sin(A A -TA -υ=+=+=所以D 答案是正确的。
3、一质点作水平方向的简谐振动,设其向右运动为正方向。
当质点在平衡位置开始向右运动,则初位相为()。
A) 0 B) 2πC) 2π-D) 3π答案: C知识点: 7.1、描述简谐振动的物理量 难度: 2 提示:无题解:设简谐动方程为)cos(ϕω+=t A x , t =0时ϕcos 0A = 0cos =ϕ 2π±=ϕ因为 0sin 0sin 0<>-=ϕϕωA υ 所以 2π-=ϕ 所以C 答案是正确的。
4、一质量为m 的物体,以速度υ(t ) = υ0sin ωt 的规律振动,则振动系统的总机械能为()。
A)221ωm B) ω 20m υ C)2021m υ D)t m υω sin 21220 答案: C知识点: 7.1、简谐振动的能量 难度: 2提示:因物体的速度按υ(t ) = υ0sin ωt 的规律振动,所以物体的振动为简谐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