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驴、骡子的区别
- 格式:docx
- 大小:16.28 KB
- 文档页数:2
骡子怀孕必死无疑,为何骡子不能传宗接代?原来都是马跟驴惹的
祸
骡子无疑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它是驴和马的后代。
在一些乡间小镇经常可以看到骡子的身影,因为骡子继承了马的耐力和驴的憨厚,所以会人们经常把他们当作是一种运输工具,专门驮着一些重物,行走在车辆无法进入的地区。
而关于骡子,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说法,那就是骡子不能繁衍后代。
而至于原因,在科学上的解释是,马和驴不属于一个物种,基因染色体所不同,所以生出来的孩子也会有一定的缺陷。
因此,由于染色体的问题,不论是公骡子还是母骡子,都没有生育能力。
所以,骡子的数量一直就比较少,并没有真正繁衍开来。
骡子是一种动物,有雌雄之分,但是没有生育的能力,它是马和驴交配产下的后代,分为驴骡和马骡。
公驴可以和母马交配,生下的叫“马骡”,如果是公马和母驴交配,生下的叫“驴骡”,骡个大,具有驴的负重能力和抵抗能力,有马的灵活性和奔跑能力,是非常好的役畜,但不能生育。
驴骡个小,一般不如马骡好,但有时能生育。
骡子简介马骡个大,具有驴的负重能力和抵抗能力,有马的灵活性和奔跑能力,尤其是在偏远乡村农田里面使唤马骡太多了,因为马骡要比马省草料省的多,而且力量也比马大,是一种省吃能干的役畜,但它的弱点奔跑没有马快,不适合奔跑,也不能生育。
驴骡个头小,一般不如马骡力量大、用起来方便,但不同马骡的是它有时能生育。
公驴和母马的基因更容易结合,所以大部分骡(马骡)都是这样杂交的。
不过基因结合的几率还是很小:有的马用了6年时间才成功的交配并使驴子怀孕。
公骡子和大部分母骡子生出来是没有生殖能力。
没有生殖能力是因为染色体不成对(63个),生殖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的分裂(即减数分裂)。
母骡有性功能,子宫可以怀胚胎,但是最困难的地方是使母骡怀孕。
骡的寿命较长,一般可活到35岁左右,如饲养管理良好,可达50岁,使役可达20年。
驴骡的特点当然是结合了较多驴的优点和一部分马的优点,它不仅耐力很强,力量较大,食量还一般。
还可使用30年左右,脾气当然也不错,性情温顺而倔强。
是马生的叫马骡,长的像马,它的特点是:食量较大,力量很大,耐力还很强。
性情急躁了点却很聪明,还很能善解人意,不过只可惜仅仅能使用20年左右。
作为种间杂种的骡子(包括公马配母驴所生的映,醍和公驴配母马所生的骡子),一般情况下是没有生殖能力的。
但古今中外却不乏偶然见到能够生驹的母骡和母映,醍,当然也就可以偶尔见到它们所生的回交一代即B1。
我国古书中称公马配母骡所生的后代为盟,称公驴配母骡所生的后代为苫虚。
国内母骡生驹的典型例子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研究院所宗恩泽等人进行了多年系统研究的报道,共计约13匹之多,此处不再详述,现将国外母骡生驹的有关事例报道介绍如下,供国人参考。
驴马是怎么配对,驴马骡子如何区分回答公驴将前两条腿搭在母马身上,再用后两条腿支撑身体,之后它们的生殖器会开始靠近完成交配。
公马和母驴配种,产下的后代为驴骡,该品种具有驴的大部分优点和马的少部分优点,外观和驴相似,性情温顺,善于奔跑。
公驴和母马配种,产下的后代为马骡,该品种具有马的大部分优点和驴的少部分优点,外观和马相似,性情较急躁。
一、驴马是怎么配对
1、交配方式
(1)驴和马可以自然交配,公驴将前腿抬起来搭在母马身体上,再用后两条腿支撑自己的身体,然后双方的生殖器开始靠近完成交配。
(2)公马与母驴交配,产下的骡种称为驴骡;公驴与母马交配,产下的骡种称为马骡。
2、驴骡、马骡简介
(1)驴骡
①具有驴的大部分优点、马的少部分优点,外观和驴比较相似。
②性情温顺,善于奔跑,耐力较强,力气较大,食量一般。
(2)马骡
①具有马的大部分优点、驴的少部分优点,外观和马比较相似。
②食量和力气较大,耐力较强,但性情较急躁。
二、驴马骡子如何区分
1、科属不同
(1)驴:属于马科、马属、驴种。
(2)马:属于马科、马属、马种。
(3)骡子:是驴、马进行杂交后产下的种间杂种。
2、外观特征不同
(1)驴:头大耳长,躯干较短,胸部稍窄,四肢瘦弱,体色为灰褐色,体高和体长大致相等。
(2)马:耳短肢长,骨骼坚实,肌腱、韧带发育良好,毛色有黑色、栗色、青色等颜色。
(3)骡子:外观介于马与驴之间,但耳朵比马更长。
3、繁殖能力不同
(1)驴:可以正常进行繁殖。
(2)马:可以正常进行繁殖。
(3)骡子:盆骨无法开合,因此无法产仔。
马和驴子和骡子的区别,马和驴配对会生出什么1、体型:按照体型从大到小的排序为马骡、马、驴骡、驴。
2、鬃毛:按照鬃毛从长到短的排序为马、骡子、驴,其中马和骡子的鬃毛倒下,而驴的鬃毛可竖立。
3、耳朵:按照耳朵从长到短的排序为驴、骡子、马,其中驴的耳朵一般在20cm以上,马的耳朵一般在10cm 以上。
4、尾巴:按照尾巴从长到短的排序为马、骡子、驴。
一、马和驴子和骡子的区别1、体型按照体型大小排序,从大到小分别为马骡、马、驴骡、驴。
2、鬃毛(1)驴的鬃毛较短,可竖立。
(2)马的鬃毛很长,倒下。
(3)骡子的鬃毛介于马和驴之间,同样倒下。
3、耳朵(1)驴的耳朵最长,一般在20cm以上。
(2)马的耳朵最短,长度与成年男子的手相当,大约在10cm 以上。
(3)骡子的耳朵长度介于二者之间。
4、尾巴(1)马尾部的毛长而蓬松,一般超过膝盖。
(2)驴子的尾巴很短(超过膝盖),而且尾部的毛较少,仅在尾巴尖处长有少量的毛。
(3)骡子的尾巴长度介于二者之间。
5、嘴唇驴的嘴唇为白色,而骡子以及马暂时没有发现该特点。
6、繁殖能力(1)马的染色体数量为64条,驴的染色体数量为62条,骡子的染色体数量为63条。
(2)马和驴均具有繁殖能力,而骡子通常不具备繁殖能力。
二、马和驴配对会生出什么1、马和驴交配后产出的后代称之为骡子,可以细分为马骡和驴骡,其中马骡由公驴和母马交配产出,而驴骡由公马和母驴交配而出(目前,大多数的骡子为马骡)。
2、骡子一般不具备繁殖能力,无法产生后代。
因为马的染色体数量为64条,驴的染色体数为62条,而骡的染色体数为63条,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螺子的染色体无法完成正常配对,因此无法完成减数分裂,形成配子。
骡子、马、驴到底谁生了谁?骡子是马和驴杂交的品种,所以,骡子一定是后于马和驴出现的。
下面咱们就分头说说马、驴和骡子吧。
咱们先说马马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但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对马的了解普遍存在一个断层:我们可能会说出“鞍前马后”“唯马首是瞻”“ 五马分尸”“心猿意马”等很多跟马相关的成语,但现实生活中接触马,也就是马在国内的娱乐化的进程也就是近十年的事儿。
我们来了解下马的进化发展史吧。
提到我国古代马的发展史,先说下马的祖先——始祖马(Hyracotherium)始祖马始祖马化石始祖马是古代哺乳动物的一种,在北美洲和欧洲都曾经发现过始祖马的化石,据考证始祖马大约生活在始新世(也就是五千万年前),始祖马曾被认为是马科中最早的成员。
始祖马身高约为40-60厘米,前肢有四趾,后肢有三趾,头颅骨很长,有44颗低冠的牙齿,始祖马主要以树叶、水果及坚果为食物。
不管怎么说,始祖马还是有现代马的影子。
言归正传,开始说咱们国家古代马的发展史吧。
西周,马就在交通运输和军事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周礼》中,已经有了很详细的有关于马繁育方面的记载了,而且当时已经出现了专职管理养马的政府机构——马政,此外还做了件比较牛的事儿,就是建立了驿传制度,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
春秋,随着人们对马的了解和驯养术的提高,开始出现了很多相马大师,没错,“伯乐”就是那个时代的杰出代表。
秦朝,在始皇帝大刀阔斧改革的过程中,进行了“车同辙”的改革;秦朝的战车作为最重要的军事装备之一,在军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西汉,汉高祖刘邦非常重视马政,并开始了我国第一个马政的改革。
到了武帝刘彻,对马匹的军事应用做到了登峰造极,更是发起了国战夺取汗血马,还成立了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军马场,现名山丹军马场。
此外,在西汉末年出现了击鞠运动,也就是我们现代称为“马球”的马上运动。
另外一个需要重要提及的是汉朝的时候出现了保护马蹄的马蹄铁。
三国,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英雄,同时伴随着英雄的就是赤兔、的卢、绝影、爪黄飞电、照夜玉狮子等名马。
马、驴、骡子的区别马、驴和骡子都是常见的家畜,马为奇蹄目马科马属草食性动物,驴是奇蹄目马科马属驴亚属3种兽类的通称,形象似马,多为灰褐色,骡子是马和驴的杂交种,大部分为公驴和母马的杂交后代,很多人分不清马、驴、骡子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马马是草食性动物,在4000年前被人类驯服,在古代曾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等活动的主要动力,全世界品种约有200多个,寿命平均30至35岁,最高可达60余岁。
不同品种的马体格大小相差悬殊。
重型品种体重达1200千克,体高200厘米,小型品种体重不到200千克,体高仅95厘米,所谓袖珍矮马仅高60厘米,头面平直而偏长,耳短,四肢长,骨骼坚实,肌腱和韧带发育良好,附有掌枕遗迹的附蝉(俗称夜眼),蹄质坚硬,能在坚硬地面上迅速奔驰。
毛色复杂,以骝、栗、褐色、青和黑色居多,皮毛春、秋季各脱换一次,汗腺发达,有利于调节体温,不畏严寒酷暑,容易适应新环境。
驴驴的形象似马,多为灰褐色,不威武雄壮,头大耳长,胸部稍窄,四肢瘦弱,躯干较短,因而体高和身长大体相等,呈正方型,颈项皮薄,蹄小坚实,体质健壮,抵抗能力很强,很结实,耐粗放,不易生病,并有性情温驯,刻苦耐劳、听从使役等优点。
驴按体型大小可分大、中、小三型,中国五大优良驴种分别是关中驴、德州驴、广灵驴、泌阳驴、新疆驴,大型驴有关中驴、德州驴,这两种驴体高130厘米以上,中型驴有泌阳驴,这种驴高在110-130厘米之间,小型俗称毛驴子,以华北、甘肃、新疆,云南等地居多,这些地区的驴体高在85-110厘米之间。
骡子骡子是一种动物,有雌雄之分,但是只有极弱的生育能力,是马和驴交配产下的后代,分为驴骡和马骡,公驴可以和母马交配,生下的叫“马骡”,如果是公马和母驴交配,生下的叫“驴骡”,马骡个大,具有驴的负重能力和抵抗能力,有马的灵活性和奔跑能力,是非常好的役畜,但不能生育,驴骡个小,一般不如马骡好,只有很少的有生育记录,多数生育能力极弱。
驴和骡子是怎样产生的原理
驴和骡子都是由马和驴交配产生的杂交后代。
驴和马的杂交称为骡子或骡,根据父母的不同称为骡马(父马母驴)或马骡(父驴母马)。
杂交的原理是,在驴和马交配时,它们的性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个受精卵会发育成一个新生命体。
马和驴杂交能够成功繁殖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相似。
马有64条染色体,而驴有62条染色体。
当马和驴交配时,它们的染色体将在受精卵中结合,形成一个新的染色体组合。
这种染色体组合在胚胎发育中会导致一些特定的生理和形态特征。
骡子通常具有来自马和驴的某些特征。
例如,骡子通常比驴子大,但比马小。
它们也经常继承了来自马的长耳朵和来自驴的短腿特征。
此外,骡子通常具有强壮的体格和耐力,因为它们继承了马和驴的一些优点。
需要注意的是,驴和马之间的杂交并不是稳定的,这意味着骡子通常是不育的,即无法繁殖后代。
这是因为马和驴在染色体配对上存在差异,导致其后代的生殖能力受到抑制。
杂谈——论骡子和马的区别我也听说过“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这句话,但是我也仅仅听说过这上半句,我没听说过后半句“骡子走人,马跟我上”。
当时我听到“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这是一句中性的话,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嘛,要区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但是“拉出来遛遛”仅仅是区分“是骡子是马”的一种方法而已,并不是说马好,骡子不好,要留下马,赶走骡子。
骡子:家畜,马和驴交配所生,鬃短,尾巴略扁,生命力强,一般无生育能力,可托东西和拉车,我重点查了骡子的资料,因为知道马是褒义,得出的答案不太叫人满意。
后来骡子和马的困惑一直困惑了我许久。
细想,突然发现,骡马身上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东西。
马儿要想飞奔,必须要有适合马儿飞奔的空间,所以马会找准自已的目标,选择更宽阔、更平坦的道路前进。
而骡子,对于自己磨盘大的空间就已经知足了,即使给它再大的空间,仍然走不出自已给自己画的那个圈,因为它没有目标。
马儿清醒地知道,一开始,就要为自己找准了目标,并且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着。
但是有一天,马儿发现,原来自己周围还有更多的马,而身处马群中,却很难让自己表现自己的才华,而有可能慢慢地变成马群中的骡子。
于是马儿选择了离开,离开了马群,来到了骡马混杂的地方,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奋蹄扬鞭,脱颖而出。
但是伯乐没能够看到这一点。
马儿离开的马群,却发现自己被当成了骡子派去拉磨,这时马儿也惶惑过、失意过。
但是马儿并没有放弃心中的梦想,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
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马儿想把自己所有的才能都展现给伯乐看。
虽然有些时候展示的并不是那么的光彩。
没想到的是,伯乐是个更加老道的人物,一眼看穿了马儿的心思,也一眼看穿了马儿的弱点,于是马儿又一次回到了磨盘继续拉着它的磨。
马儿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即使拉磨也能拉出精彩,所以终有被发现的一天。
车夫发现了、相马发现了,连当初抛弃他的伯乐也发现了。
驴肉、马肉和骡子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肉类食品,但是很多人对于它们的区别并不了解。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驴肉、马肉和骡子肉的区别。
一、外观区别
从外观上来看,驴肉、马肉和骡子肉的颜色都比较深,但是它们的颜色和肉质的细腻程度有所不同。
驴肉的颜色较深,肉质细腻;而马肉的颜色较浅,肉质较硬;骡子肉的颜色则介于两者之间,肉质较为细腻。
二、肉味区别
从口感上来看,驴肉的味道较为鲜美,肉质也比较嫩滑;而马肉的味道则比较淡,口感较为柴硬;骡子肉的味道介于两者之间,口感也比较嫩滑。
三、营养成分区别
从营养成分上来看,驴肉、马肉和骡子肉的营养成分也有所不同。
驴肉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锌等营养成分,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马肉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 族等营养成分,能够增强体力,缓解疲劳;骡子肉则富含蛋白质、铁、锌等营养成分,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四、区分方法
我们来介绍一下如何区分驴肉、马肉和骡子肉。
可以从肉质的颜色、细腻程度和口感等方面进行判断;可以通过肉质的气味来区分,驴肉气味浓郁,马肉气味较淡,骡子肉气味介于两者之间;可以通过肉质的纤维组织来区分,驴肉的纤维组织较为细腻,马肉的纤维组织较为粗糙,骡子肉的纤维组织介于两者之间。
驴肉、马肉和骡子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肉类食品,它们的外观、口感和营养成分都有所不同。
通过肉质的颜色、细腻程度、口感、气味和纤维组织等方面进行判断,可以准确区分驴肉、马肉和骡子肉。
在食用时,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身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肉类食品,以保证健康饮食。
如何区别骡子和马?驴、骡子和马的区别图马mǎ (象形。
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
“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horse]。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骡子是马和驴交配产下的后代,分为驴骡和马骡是驴生的叫驴骡,长得象驴,驴骡的特点当然是结合了较多驴的优点和一部分马的优点,它不仅耐力很强,力量较大,食量还一般。
还可使用30年左右,脾气当然也不错,性情温顺而倔强。
是马生的叫马骡,长的像马,它的特点是:食量较大,力量很大,耐力还很强。
性情急躁了点却很聪明,还很能善解人意,不过只可惜仅仅能使用20年左右。
驴、骡子和马怎么区别?马尾过膝,骡子否,驴尾虽也到膝,但是要小好多;马耳长约男人的手一zha,骡子的比马的短,驴的比马的长;马鬃很长,墙头草般倒向一边,骡子亦倒但是要短许多,驴的很短且不倒。
驴为黑色或灰色,马和骡子很少有此色;驴嘴唇为白色(大都还有白眼圈),马和骡子否;马和驴均可生育,并且两者交配生育骡子,但是骡子却没有生育能力;马高大,驴小,骡子介于两者之间;马较温顺,驴暴躁(驴脾气),骡子介于其间马和骡子均可骑,驴是不让人骑的。
老马识途,往往不用训化即可放开缰绳,自己回家,特别是赶马车时,车夫可睡于车上,一觉醒来,马已到家。
驴的缰绳是不敢有半点放松,它会撒腿就跑,骡子又介于其间;马和骡子只会打响鼻,驴却要啊啊啊叫个不停,想学驴叫,把嘴张圆,口腔打开,舌根下压,声带放松,气沉丹田,发中速通畅的“啊”音不到一秒,口型不变,声带变紧,迅速吸气约四分之一秒,反复如此即可;【马】【骡子】【驴】附件列表:。
骡子是马和驴子结合生下来的品种在北方农村里,有一种十分像马却又不是马的动物,叫“骡子”。
这种动物是驴与马结合后产生的。
雄驴与雌马交配所产的叫“马骡”,雌驴与雄马交配所产的叫“驴骡”。
骡子头大,耳朵也大,体型近似马,且四肢长而强壮,蹄较小。
这种动物的体力比驴强,且性情温顺,再加上它的寿命比马和驴都长,且抗病力、耐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都很强,因而成为农家拉车和驮载的好帮手。
可惜的是,骡子是没有生殖能力的,虽然也分雄雌,但却不可能生出小骡子。
骡子为什么不能生育?骡子是马和驴的杂交种,有公母之分,公骡子和大部分母骡子是没有生殖能力的,没有生殖能力是因为染色体不成对(63个),生殖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的分裂(即减数分裂),母骡有性功能,子宫可以怀胚胎,但是最困难的是使母骡怀孕。
严格地说,公驴和母马所产后代称为马骡,公马和母驴所产后代称为驴骡。
无论是马骡还是驴骡,它们的染色体数目都不太正常,这是因为驴的2号染色体与马的1号染色体同源,驴13与马11,驴14与马13。
驴16与驴25加起来对应马5,并且马具有32对染色体,而驴则是31对。
虽然马和驴的亲缘关系比较近,其配子不仅可以彼此结合,而且还可以发育成完整的个体,但是其子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成了32+31,无论怎么样总有一条染色体是孤单的。
不过骡子依然是幸运的,因为如果这是某匹马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的话(如果是马则称为单体2n-1),那它基本上不能生存,对于有性生殖的二倍体物种来说,纯粹的单倍体的生存能力都比这种状态的好。
反之,这如果是一头驴细胞中的染色体构成则成为三体,多余的那条染色体一定有三条。
32+31的骡子,并不是真正的31对+1的关系。
也就是说在减数分裂的时候,它不会简单的将31对染色体彼此分离,然后多余的那条再随机分配。
这就是骡子乃至别的杂交动物遇上的麻烦,它们的染色体在分离的过程中,趋向于随机分离自由组合。
因为对于能够存活的三体来说,其可育性虽然比正常的低,但也是相当高的,除了那条多余的染色体之外,其余的都能正常配对,彼此分离。
对于不幸的骡子来说(以母骡为例),要生成一个正常的卵子的机会是多少,比如说一个极端的情况,其卵子中恰好含有31条来自驴的染色体,或者32条来自马的染色体。
显然这样的概率是相当之低的(有兴趣的同志可以算一算),当然实际情况不需这样极端,毕竟骡子本身是可以生存的,也就是说在卵子中可以是马和驴的染色体的融洽组合。
我国古书中称公马配母骡所生的后代为駏,称公驴配母骡所生的后代为驉,国内母骡生驹的典型例子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研究院所宗恩泽等人进行了多年系统研究的报道,共计约13匹之多。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骡子骡子是一种动物,有雌雄之分,但是没有生育的能力,它是马和驴交配产下的后代,分为驴骡和马骡。
公驴可以和母马交配,生下的叫“马骡”,如果是公马和母驴交配,生下的叫“驴骡”,骡个大,具有驴的负重能力和抵抗能力,有马的灵活性和奔跑能力,是非常好的役畜,但不能生育。
驴骡个小,一般不如马骡好,一般没有生育能力。
【马骡】个大,具有驴的负重能力和抵抗能力,有马的灵活性和奔跑能力,尤其是在偏远乡村农田里面使唤马骡太多了,因为马骡要比马省草料省的多,而且力量也比马大,是一种省吃能干的役畜,但它的弱点奔跑没有马快,不适合奔跑,也不能生育。
【驴骡】个头小,一般不如马骡力量大、用起来方便,但不同马骡的是它有时能生育。
公驴和母马的基因更容易结合,所以大部分骡(马骡)都是这样杂交的。
不过基因结合的几率还是很小:有的驴用了6年时间才成功的交配并使马怀孕。
公骡子和大部分母骡子生出来是没有生殖能力。
没有生殖能力是因为染色体不成对(63个),生殖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的分裂(即减数分裂)。
母骡有性功能,子宫可以怀胚胎,但是最困难的地方是使母骡怀孕。
骡的寿命较长,一般可活到35岁左右,如饲养管理良好,可达50岁,使役可达20年。
【生活习性】骡子性比马倔,比驴顺。
骡驹合群性比马强,胆大、活泼、好奇。
骡驹合群性很强,尤其在夜间,总是栖居于马群中间。
虽初生骡驹爱独自休息,但很少丢失。
骡驹之间喜群居,但不愿与马驹相处。
骡驹胆大、机警、勇敢,勇于与野兽搏斗。
活泼好动,尤其日出、日落时爱撒欢狂跑。
好奇心很强,遇有新奇事物,总喜围拢观。
骡子是驴生还是马生在自然界中,动物间的杂交屡见不鲜,有的是动物群体间自发形成的,有的是人类干预造成的。
事实上,为了研究动物的遗传奥秘和杂交动物的遗传性,人类创造出了很多杂交动物。
例如,老虎和狮子两种大型凶猛肉食动物交配产生的后代虎狮兽、狮虎兽,前者是雄虎和雌狮交配所生,后者是雄狮和雌虎交配产生。
斑马和其他任何一种马科动物杂交所得的物种--杂交斑马,造就了一个独特的杂交斑马大家族。
当然还有一些比较稀奇罕见的杂交动物,如灰北极熊、鲸豚、豹狮、草原猫、山绵羊等等。
杂交动物的出现,有助于人类了解各种基因在生命体中的功能、理解生命是如何进化,并且一些杂交后代充分继承父母双方的优良特性,可以为人们提供劳役或产生经济效益。
不过,一些杂交物种虽然存在独特的杂交优势,但往往要承担某些代价。
我国北方常见的骡子,为马和驴交配所生,集父母优秀品质于一身,却是一种无辜又可悲的动物。
骡子,马和驴的混血儿骡子是马和驴种间交配产生的后代,是“杂种优势”的典型例子,外形兼具马和驴的特征,毛发大多为黑褐色,耐力比马强,力气比驴大。
并且寿命更长,性情温顺、刻苦耐劳,从古至今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骡子不但可以忍受极端气温,而且能够翻越崎岖山道,在一些偏远山区,骡子备受人们的青睐。
每每提到骡子,都少不了吃苦耐劳、憨厚老实等形容词。
骡子其实分为两类,一种是马骡,为公驴和母马所产的后代;一种是驴骡,为公马和母驴所产的后代。
由于细胞质遗传和遗传印记等共同作用,马骡和驴骡在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生活习性,甚至生殖能力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差异。
马骡体形更偏似马,叫声似驴,体形、体力都比驴骡稍大一些。
由于公驴和母马更容易结合,受胎率大约为70-80%,大部分骡子其实指的是马骡,是非常好的役畜。
驴骡体形偏似驴,叫声像马,个头偏小一些,食量没有马骡大,不过比驴更善于奔跑。
公马和母驴性细胞结合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受胎率仅为30%左右,相比之下,驴骡的数量就少很多了。
骡子到底是什么动物?骡子资料介绍
骡子是一种动物,是马和驴的杂交种,公驴和母马的基因更容易结合,所以大部分骡都是这样杂交的,公马和母驴基因结合的几率很小,有的马用了6年时间才成功的交配并使驴子怀孕,公骡子和大部分母骡子是没有生殖能力的,没有生殖能力是因为染色体不成对,生殖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的分裂,母骡有性功能,子宫可以怀胚胎,但是最困难的是使母骡怀孕。
骡子有雌雄之分,公驴和母马交配生下的叫“马骡”,如果是公马和母驴交配生下的叫“驴骡”。
骡子厚实的头、长的耳朵、稀薄的肢体、小而狭窄的蹄、短小鬃毛缺席、栗子(有角的成长)在里面、跗关节和尾巴无毛在根看似驴,在高度和身体、脖子形状、咆哮外套均一和牙看起来像马,不听起来完全像驴或马。
马骡个大,具有驴的负重能力和抵抗能力,有马的灵活性和奔跑能力,尤其是在偏远乡村农田里面使唤马骡太多了,因为马骡要比马省草料省的多,而且力量也比马大,是一种省吃能干的役畜,但它的弱点奔跑没有马快,不适合奔跑,也不能生育。
驴骡的特点当然是结合了较多驴的优点和一部分马的优点,不仅耐力很强,力量较大,食量还一般,还可使用30年左右,脾气当然也不错,性情温顺而倔强,个头小,一般不如马骡力量大、用起来方
便,但不同的是驴骡它有时能生育。
马骡和驴骡的染色体数目都不太正常,这是因为驴的2号染色体与马的1号染色体同源,驴13与马11,驴14与马13。
驴16与驴25加起来对应马5,并且马具有32对染色体,而驴则是31对。
虽然马和驴的亲缘关系比较近,其配子不仅可以彼此结合,而且还可以发育成完整的个体,但是其子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成了32+31,无论怎么样总有一条染色体是孤单的。
马、驴、骡子的区别
马、驴和骡子都是常见的家畜,马为奇蹄目马科马属草食性动物,驴是奇蹄目马科马属驴亚属3种兽类的通称,形象似马,多为灰褐色,骡子是马和驴的杂交种,大部分为公驴和母马的杂交后代,很多人分不清马、驴、骡子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马
马是草食性动物,在4000年前被人类驯服,在古代曾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等活动的主要动力,全世界品种约有200多个,寿命平均30至35岁,最高可达60余岁。
不同品种的马体格大小相差悬殊。
重型品种体重达1200千克,体高200厘米,小型品种体重不到200千克,体高仅95厘米,所谓袖珍矮马仅高60厘米,头面平直而偏长,耳短,四肢长,骨骼坚实,肌腱和韧带发育良好,附有掌枕遗迹的附蝉(俗称夜眼),蹄质坚硬,能在坚硬地面上迅速奔驰。
毛色复杂,以骝、栗、褐色、青和黑色居多,皮毛春、秋季各脱换一次,汗腺发达,有利于调节体温,不畏严寒酷暑,容易适应新环境。
驴
驴的形象似马,多为灰褐色,不威武雄壮,头大耳长,胸部稍窄,四肢瘦弱,躯干较短,因而体高和身长大体相等,呈正方型,颈项皮薄,蹄小坚实,体质健壮,抵抗能力很强,很结实,耐粗放,不易生病,并有性情温驯,刻苦耐劳、听从使役等优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