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娃空间——浅析扎哈·哈迪德的空间设计理念及其形式语言逻辑
- 格式:pdf
- 大小:873.03 KB
- 文档页数:6
浅谈扎哈·哈迪德的设计风格2019-09-26摘要:通过对扎哈·哈迪德设计风格形成的研究,探究她的成功之路,理解她设计创作的思维和⽅法,从⽽对影响设计风格的因素产⽣新的认识。
对她富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进⾏系统分析,不难发现,她的很多作品中都有解构主义的理念在其中。
扎哈反对极简主义,提倡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对线条和块⾯的充分使⽤,作品风格柔中带有刚毅,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她刚毅⽽⼜带有⼥性柔美的性格相关。
总的来说,她的作品风格夸张惊异,却⼜不失美感,块⾯和线条的使⽤,有⼒带有柔和。
从扎哈设计风格的形成,可以认识到,设计思维⽅法及个⼈性格可能是决定设计风格成功形成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解构主义线条和块⾯刚毅柔美设计风格个⼈性格扎哈·哈迪德,这个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是解构主义的典型代表,是⼀位英籍的中东⼈,1950年出⽣于伊拉克巴格达,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是第⼀位获得此奖项的⼥性设计师,也是最年轻的⼀位。
她在1972年进⼊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学习建筑学,并获得伦敦建筑联盟硕⼠学位。
此后便加⼊了著名的⼤都会建筑事务所。
然⽽,她的成功道路并不⼀帆风顺,固然她在设计上具有独特的解构主义风格,但要想在建筑界取得如此⾼的成就,离不开她⾃⾝的努⼒,她个⼈的⽕爆和刚强的性格,让她对待⼯作持之以恒和坚韧,坚持⾛⾃⼰的道路,最终取得了令世界瞩⽬的伟⼤成就。
关于扎哈的设计风格⼀直存在很多的争论,有赞赏的⼈,就有质疑的⼈,有⼈批判道:“扎哈的设计全是奇怪复杂的形状,没有规则的,杂乱的,⽽城市需要的是更加简洁有序的建筑格局。
”投资商对于她的设计,也⼀直在探讨,尤其是关于成本和可实现性⽅⾯。
但是扎哈遇到这些看法,还是坚持⾃⼰的想法,她觉得杂乱中也存在妙趣,她的夸张⽽令⼈惊异的设计风格已经对设计界产⽣了深远的影响,众多设计师在形成⾃⼰的风格时,或多或少都有扎哈的“影⼦”,尽管她的设计需要很多⼯程技术⽀撑,有⼀定的施⼯难度,但其独有的建筑风格,还是得到了很多⼈的⽀持。
扎哈哈迪德的设计理念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她以其大胆、前卫的设计理念而闻名于世。
她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词:挑战、流线、变形和动态。
首先,哈迪德的设计理念是挑战传统的建筑概念和形式。
她认为传统建筑的形式和结构已经过时,需要通过创新和突破来提供更好的建筑解决方案。
她的设计作品常常突破常规,用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独特的建筑形式。
其次,哈迪德的设计注重流线和流动性。
她认为建筑应该与周围的环境和空间相融合,并且能够自然地引导人们的视线和运动。
她的建筑作品常常具有流线型的外观和动态的形态,使人们感受到一种流动的感觉。
再次,哈迪德的设计理念强调变形和灵活性。
她认为建筑应该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使用需求,而不是僵化地固定在一个形式和功能上。
她的建筑作品常常具有可变形的特性,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条件进行调整和变化。
最后,哈迪德的设计具有强烈的动态感。
她的建筑作品常常给人一种运动和活力的感觉,仿佛是在不断地变化和运动中。
她的设计通过运用曲线、斜线和不规则形状等元素,创造出一种动态而富有节奏感的建筑形式。
总的来说,扎哈·哈迪德的设计理念以挑战、流线、变形和动态为核心。
她的设计作品独特而大胆,用前卫的形式和创新的
思维方式重新定义了建筑的边界和可能性。
她的设计理念不仅影响了建筑界的发展,也对其他设计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扎哈设计思想及理念扎哈设计思想及理念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她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对当代建筑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流线型的动态空间扎哈·哈迪德的建筑作品通常呈现出一种流线型的动态感,它们的外观线条流畅,形成了一种连续的空间流动。
这与传统建筑的刚性形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借鉴了现代流体力学的原理,将其引入建筑设计中,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空间体验。
这种动态的设计理念使建筑与周围环境产生了有机的融合,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不同于传统建筑的感官体验。
二、结构的表达和创新在扎哈·哈迪德的设计中,结构成为了建筑的重要表达元素之一。
她注重通过建筑的结构形式来传达其设计意图,使其成为建筑艺术的一部分。
同时,她也对传统结构进行了创新,挑战了传统建筑的限制。
她运用了先进的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模拟,创造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结构形式,使建筑具有了更高的抗震性和可持续性。
三、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扎哈·哈迪德的设计理念中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她认为建筑应该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而不应该成为一种对立的存在。
她的建筑作品通常具有流线型的外观和曲线形的结构,这种形式与自然界中的山水相似,使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呼应。
同时,她还注重利用自然光线和通风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使人们能够与自然保持联系。
四、充满未来感的创新扎哈·哈迪德的建筑作品充满了未来感和科技感。
她善于运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她的建筑作品往往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通过不同的几何形式和线条,传达出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和期许。
她的设计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当代建筑的发展和创新。
总之,扎哈·哈迪德的设计思想及理念深刻地影响了建筑界。
通过流线型的动态空间、结构的表达和创新、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及充满未来感的创新,她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建筑美学,为当代建筑注入了活力和创造力。
浅析扎哈·哈迪德的设计理念扎哈·哈迪德1.简介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
扎哈·哈迪德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在黎巴嫩就读过数学系,1972年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学习建筑学,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建筑联盟硕士学位。
此后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雷姆·库哈斯和埃利亚·增西利斯一道执教于AA建筑学院,后来在AA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
1994年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执掌丹下健三教席。
2004年3月21日,位于洛杉矶的海耶基金会宣布了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立兹克奖今年的得主,出生于巴格达的英籍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获此殊荣。
此次蟾宫折桂让她创下了两个之最:该奖项创立25年以来的第一位获得大奖的女性,而且还是最年轻的获奖者。
2.扎哈·哈迪德主要设计作品扎哈·哈迪德的建筑作品使她在学术界和公众中赢得了广泛声誉。
她所设计的注明日期的最优秀最著名的工程是:德国的维特拉(Vitra)消防站和位于莱茵河畔威尔城(Weil am Rhein)的州园艺展览馆(1993/1999 ), 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千年穹隆上的头部环状带( 1999 ),法国斯特拉斯堡的电车站和停车场( 2001 ),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滑雪台( 2002 ),以及美国辛辛那提的当代艺术中心(2003)。
中国首都北京地标建筑银河SOHO的设计和广州歌剧院也是扎哈·哈迪德所创作。
北京地标建筑银河SOHO的设计广州歌剧院3.扎哈·哈迪德的现代主义的三种模式(1).信仰新的结构方式现代主义俾益自新科技,不管是空闲还是其它价值,现代主义者都可对任何资源做最有效的运用。
这种 "过度"导致对全新事物、对未来、对乌托邦的超乎现实的夸大。
也因此导致了形的消失,导致造形的极度简化。
扎哈哈迪德创作思想及其作品浅析-图文及其作品浅析目录一、扎哈哈迪德1.简介2.主要作品二、哈迪德的建筑思想与手法1.哈迪德的建筑思想(1)空间的透明性(2)空间的流动性2.哈迪德的空间创造手法(1)拼贴与破碎——水平方向的空间组织(2)层叠与转换——垂直方向的空间组织(3)折叠——水平与垂直的空间交融3.哈迪德的建筑与时尚三、哈迪德主要作品收集与分析1.广州歌剧院2.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3.银河SOHO四、个人启发一、扎哈哈迪德:1.简介:扎哈·哈迪德(ZahaHadid),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
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在黎巴嫩就读过数学系,1972年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学习建筑学,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建筑联盟(AA,ArchitecturalAociation)硕士学位。
此后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雷姆·库哈斯(RemKoolhaa)和埃利亚·增西利斯(EliaZengheli)一道执教于AA建筑学院,后来在AA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
1994年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执掌丹下健三(KenzoTange)教席。
2.主要作品:扎哈·哈迪德(ZahaHadid)的建筑作品使她在学术界和公众中赢得了广泛声誉。
她所设计的注明日期的最优秀最著名的工程是:(1)德国的维特拉(Vitra)消防站(2)位于莱茵河畔威尔城(WeilamRhein)的州园艺展览馆(1993/1999),(3)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千年穹隆上的头部环状带(1999),(4)法国斯特拉斯堡的电车站和停车场(2001),(5)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滑雪台(2002),(6)美国辛辛那提的当代艺术中心(2003)。
(7)中国首都北京地标建筑银河SOHO(8)广州歌剧院她还完成了如下的家具创作和内部装饰:(1)伦敦的Bitar(1985),札幌的Moonoon餐馆(1990)(2)由SawayaandMoroni制造的Z-游戏(2002)和Z-景观(Z-Scape,2000)的家具(3)Alei的茶城与咖啡城(2003)她所设计的临时建筑物包括:大阪的Folly(1990),荷兰格罗宁根(Groningen)的音像馆(1990),伯明翰的Interbuild蓝图杂志馆(1995),意大利罗马美蒂奇(VillaMedici)安装网(intallationMehwork,2000),英国伦敦盘旋形画廊的夏亭(2000),以及西班牙巴塞罗那的R.LopezdeHerediaVinaTondonia亭阁(2001)。
扎哈建筑理念
【实用版】
目录
1.扎哈·哈迪德的建筑理念
2.扎哈·哈迪德的设计风格
3.扎哈·哈迪德的代表作品
4.扎哈·哈迪德的建筑理念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正文
扎哈·哈迪德是当代建筑界的一位重要人物,以其独特的建筑理念和设计风格著称。
她的建筑理念源于对未来城市和建筑的构想,她的设计风格以曲线和流线型为主,充满了现代感和未来感。
扎哈·哈迪德的建筑理念强调空间的流动性和连续性,她认为建筑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整体,能够随着人们的活动而变化。
她的设计风格以曲线和流线型为主,这种风格的建筑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同时也使得建筑空间更加丰富和有趣。
扎哈·哈迪德的代表作品包括广州大剧院、北京银河 SOHO、伦敦奥运会水上运动中心等。
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她的建筑理念和设计风格,被人们称为“未来建筑”。
扎哈·哈迪德的建筑理念对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设计风格引领了现代建筑的潮流,许多现代建筑都采用了她的设计风格。
同时,她的建筑理念也影响了人们对建筑的认识,使得人们更加重视建筑的空间流动性和连续性。
总的来说,扎哈·哈迪德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师,她的建筑理念和设计风格对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1页共1页。
扎哈建筑理念【实用版】目录1.扎哈的建筑理念概述2.扎哈的建筑风格特点3.扎哈的建筑设计哲学4.扎哈的建筑成就及影响正文1.扎哈的建筑理念概述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建筑大师,她的建筑理念前卫而富有创意。
扎哈的建筑理念主要体现在对空间和形态的探索,以及将建筑与环境融合的设计思想。
在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大胆的曲线、流动的形态以及充满未来感的造型,这些都成为了扎哈独特的建筑标志。
2.扎哈的建筑风格特点扎哈的建筑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胆的曲线:扎哈善于运用曲线来塑造空间,她的设计中常常出现流畅、自然的曲线,打破了传统建筑的直线和方正的格局。
(2)流动的形态:扎哈的建筑形态具有强烈的动感,仿佛是流动的雕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空间创新:扎哈注重空间的创新和利用,她善于挖掘空间的潜力,将空间与功能完美结合,创造出富有趣味性的空间体验。
(4)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扎哈的建筑理念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力求将建筑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
3.扎哈的建筑设计哲学扎哈的建筑设计哲学可以概括为“形式追随功能”,她认为建筑形态应当紧密结合功能需求,为功能服务。
在扎哈的设计中,形态与功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此外,扎哈还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认为建筑应当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与环境共生共存。
4.扎哈的建筑成就及影响扎哈的建筑成就举世瞩目,她的作品遍布全球,涵盖了建筑、景观、室内等多个领域。
她的代表作品包括广州大剧院、伦敦奥运会水上运动中心、阿塞拜疆巴库希尔万酒店等。
扎哈的建筑作品不仅为世界建筑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激发了人们对建筑的无限想象。
总之,扎哈的建筑理念以创新为核心,她的设计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还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是一位著名的伊拉克裔英国建筑师,她的建筑理念强调形式的流动性和空间的变化性,将建筑视为一种能够与周围环境和使用者相互作用的有机生命体。
以下是扎哈建筑理念的一些关键特点:
1. 形式的流动性:扎哈的建筑设计通常采用曲线和流动的形式,创造出动态和有机的外观。
她相信建筑应该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而不是与之对抗。
2. 空间的变化性:扎哈的建筑设计强调空间的变化性和多样性。
她经常使用不同的高度、角度和透明度来创造出丰富的空间体验。
3. 材料的创新:扎哈经常使用创新的材料和技术来实现她的设计理念。
她喜欢使用透明材料和反光材料来创造出轻盈和现代感的建筑。
4. 功能与形式的结合:扎哈认为建筑的形式应该与功能相结合,而不是仅仅为了形式而形式。
她的建筑设计通常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和体验。
5. 对未来的展望:扎哈的建筑设计充满了对未来的展望和想象。
她相信建筑可以成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力量。
总的来说,扎哈的建筑理念强调形式、空间、材料和功能的相互作用,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未来感的建筑作品。
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思想及作品分析摘要:扎哈·哈迪德是建筑界瞩目的明星建筑家,她以绘画、数字计算机为设计工具,表达她超前、面向未来的设计理念。
扎哈在进行实践的同时也一直十分关注建筑创作理论,这使得扎哈的前卫设计理念解构主义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也为她的创作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总结,同时能够使她保持创作的活力与激情。
扎哈在空间造诣上有着与其他建筑师不同的手法,对于在建筑空间关系研究上产生了新的贡献。
关键词: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手法;设计思想;解构主义一、扎哈·哈迪德“解构主义”设计理念和思想(一)“解构主义”的概述解构主义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探索,可以营造建筑物优雅、柔和的外表和保持建筑物与地面若即若离的状态,达到理想的效果。
扎哈·哈迪德是世界上著名的女建筑设计师,是“解构主义”的典型代表。
她的作品都有解构理念蕴藏在其中,她提倡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对线条和块面的充分使用,作品风格柔中带有刚毅,作品风格夸张,却又不失美感,大胆运用空间和几何结构,反映出都市建筑繁复的特质和丰富的世界,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她刚毅而又带有女性柔美的性格相关。
她也在一些“随形”和流动的建筑设计方案之中流露出贴近自然的浪漫品位。
(二)“解构主义”设计理念的形成过程1、“解构主义”的起源20世纪初,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当时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欧洲有些相近,被欧洲的一些现代艺术所吸引,新的观点在苏联迅速的传播,容纳到它的苏联的艺术中去,一些艺术家将艺术直接引向抽象之路,扎哈·哈迪德的“解构主义”设计思想由此逐渐产生。
扎哈·哈迪德的“解構主义”设计理念与她的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童年时期的扎哈痴迷于精美繁复的波斯地毯,总是专注的观察地毯的图案。
扎哈的父亲送给他一面不对称的镜子,她慢慢地喜欢上了不对称。
因此,在她后期的设计中,会大量的运用不对称的手法,是这些作品富有艺术的灵魂。
对于扎哈·哈迪德抽象空间的解读一直以来建筑学界对扎哈·哈迪德的质疑从未平息过。
就如同我第一次看到她的作品介绍一样,扎哈·哈迪德的设计风格是鲜明的,她的建筑造型中充满了如同爆炸一般的建筑碎片,以锐利的弧线、强烈的动感在宇宙空间中飞舞。
“太抽象了”、“太随意了”是我对她作品的第一反应。
开始,我也认同很多人说的那样,扎哈采用这种非常人所能接受的怪异形体和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只是为了哗众取宠,肤浅的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同时又觉得她非主流的设计理念和变化多样的设计风格显得缺乏理性,太过于随心所欲,流于肤浅简单的形式主义。
通过对其作品的深入了解,综合建筑学界对扎哈的多方位评价,我开始认识到她看似简单的抽象而非常态的建筑并不是只停留在纯关注形式主义的层面。
扎哈的作品是抽象的,她自己也说,“我一直在探索抽象的东西”。
她的设计,往往是由一些抽象画一般的设计图纸开始,直到建成具体的作品。
尽管这些作品呈现出与图纸完全不同的三维形象,但我们仍然从视觉效果上看出建筑中所散发出来的强烈的抽象意味。
这让人不难联想到现代抽象艺术。
但与狭义的抽象艺术(即不与自然物象保持联系的纯粹追求创作的艺术)不同,扎哈的表现图是与现实有联系的,即从自然物象出发的抽象,形成与自然物象保持有一定联系的抽象艺术形象。
例如,她想表现动感,这是因为人的视野是运动的,于是她的绘画里有各种动感的场景:视点上的超级深度变形、高空俯冲式的场景等。
又比如,她一直以一种激进的设计态度向人们传达“Atificial Landscape”(人造地景)的概念。
她的抽象表现实际上是对自然地景中一般拓扑形态的一种提炼,并通过抽象、类比、拼贴和杂混等手法将它们转换概念并引入建筑语汇范围。
所以,扎哈的表现图虽然是对未建成的建筑的描绘,但仍然没有脱离现实本体。
她的表现图具有普通建筑表现图的描述性质并且能够很清楚的表达设计者的创造意图。
简言之,她的绘画和她的建筑表现是一致的。
扎哈建筑理念引言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建筑师,她是现代建筑界的重要代表之一。
扎哈的建筑理念独特而前卫,她的作品充满了动态的曲线、抽象的形式和独特的空间感。
本文将深入探讨扎哈的建筑理念,包括其设计风格、创作灵感以及对建筑界的影响。
扎哈的设计风格动态的曲线扎哈的建筑作品以动态的曲线为特点,她运用了先进的数学和几何学原理,创造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建筑形态。
曲线的运用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打破了传统建筑的刚性结构,赋予了建筑更多的流动性和灵动性。
抽象的形式扎哈的建筑作品常常具有抽象的形式,她将建筑视为一种艺术表达的方式,追求独特和个性化。
她的建筑作品往往不拘一格,以非凡的造型和独特的外观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独特的空间感扎哈的建筑作品注重创造独特的空间感,她通过巧妙的布局和设计,使人们在建筑中感受到不同寻常的空间体验。
她善于利用光线、材料和比例等元素,创造出富有层次感和变化的空间。
创作灵感自然界自然界是扎哈的创作灵感之一,她常常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将自然的形态和结构融入到建筑设计中。
她认为自然是最伟大的设计师,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曲线和形态,她能够创造出独特而美丽的建筑作品。
艺术与文化艺术和文化也是扎哈的创作灵感之源。
她对于艺术和文化的热爱使她能够将建筑与艺术完美结合,创造出富有表现力和独特性的建筑作品。
她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她对于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欣赏。
科技与创新科技与创新是扎哈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善于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材料,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建筑形态和结构。
她的建筑作品常常被视为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展示了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和追求。
对建筑界的影响扎哈的建筑理念对于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作品不仅仅是建筑,更是一种对于传统建筑观念的颠覆和创新。
她的建筑作品激发了人们对于建筑的想象和探索,开拓了建筑设计的边界。
形式与功能的平衡扎哈的建筑作品注重形式与功能的平衡,她认为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功能需求,更应该是一种艺术表达的方式。
浅谈扎哈·哈迪德和她的建筑成名作浅谈扎哈哈迪德和她的建筑成名作许政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00摘要:扎哈哈迪德是第一位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女性获得者,她在伦敦建筑学院求学期间深受苏联前卫艺术的影响,她的设计风格以流动的线条和标新立异的造型为特点,她的早期作品德国维特拉消防站的设计便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特点。
关键词:扎哈哈迪德普利兹克建筑奖前卫艺术维特拉消防站1走近扎哈哈迪德扎哈哈迪德于1950年出生在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她从小就成长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中,她的父母对于她的期望比一般男孩子还要高,以至于扎哈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在扎哈18岁的时候,她前往黎巴嫩的首都贝鲁特,并在享有“中东哈佛”的贝鲁特美国大学就读数学系。
然而毕业后的1972年,扎哈的父母为了她的学业全家移民到了英国伦敦,这样扎哈才得以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学习建筑学,这标志着扎哈的人生转折点的到来。
2哈迪德获奖之路从扎哈开始涉入建筑行业后,她的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
虽然获得许多大大小小的奖项,但由于她设计的作品大多标新立异,富于动感,与当时主流的建筑语言格格不入,再加上本身是女性,而且来自中东地区,以至于扎哈在建筑领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扎哈设计的建筑作品渐渐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正是扎哈所付出的努力,这些她所设计的建筑作品终于得到了建筑界和学术界广泛认可和好评。
直到2004年,作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立兹克建筑奖颁发给了扎哈哈迪德,她是自设奖以来第二十六位得主,也是当时所有获奖者中第一位女性获得者和最年轻的获得者。
其实说到扎哈的设计思想,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对扎哈日后的建筑设计思想有着直接的影响。
扎哈当时在那里求学时,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正处在巅峰时期,被称作是世界的建筑实验中心。
当时她受到导师雷姆库哈斯的影响,扎哈开始对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苏联前卫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包括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和康定斯基的构成主义。
扎哈▪哈迪德对当代室设计的影响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扎哈▪哈迪德的设计思想和创作手法日益被人们接受,其在当今的建筑学界已经颇具影响,但是人们往往更多地是关注她在建筑领域的设计成就,从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起室空间设计。
本文将视点更多的集中于扎哈▪哈迪德设计的令人瞩目的建筑作品及其室设计,浅析扎哈对于当带室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扎哈▪哈迪德;室设计;解构;未来流动1.引言扎哈哈迪德是现代解构主义建筑大师,也无疑是当今世界住最受人瞩目的明星建筑是之一。
她以其激进的设计风格和一往无前的探索精神在建筑界赢得了一席之地。
扎哈哈迪德始终一如致力于推动建筑与城市设计领域向前发展,追求一种梦幻般的,对未来具有前瞻性的且能够贯穿于建筑设计,室与家具设计畴的美感。
近些年来,随着扎哈哈迪德的设计思想和创作手法日益被人们接受,其在当今的建筑学界已经颇具影响。
但是人们往往更多地是关注于扎哈哈迪德的在建筑领域的设计成就,从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在室空间设计,甚至是产品设计。
本文将视点更多的集中于扎哈哈迪德设计的令人瞩目的建筑作品及其室设计,浅析扎哈对于当代室设计的影响。
建筑设计与室设计的关系:室设计并不是不是在建筑设计之后才开始考虑的,而是与建筑方案同构思的,正如扎哈在设计她的建筑的同时,通过计算机建立起模型,建立起室模型。
进一步考虑室空间设计。
下面通过一些例子来阐述扎哈的的室设计与建筑设计。
2.解构与破碎2.1 维特拉消防站﹙如上图﹚德国维尔市维特拉家具消防站设计,是扎哈从事建筑以来的第一个建成的作品。
这座消防站打破了现代建筑所推崇的“形式服从功能”的信条,表现出的则是“功能追随形式”的建筑理念。
消防站的功能要求包括要求停放5辆消防车的车库和为35名消防员的辅助用房,这些辅助用房包括了餐厅,训练房,俱乐部兼会议室以及消防员的更衣室和卫生间。
不安定的动感构成了此建筑的基本状态。
三个相似三角形的锐角并排在一起,强化着建筑的运动状态。
室充满动感,很多壁,顶棚是倾斜的,门市倾斜状的拉门,部的装饰也是简洁的,楼梯处随意伸出的金属构件,用金属包裹的墙面光滑而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