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

  • 格式:wps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商业革命16世纪欧洲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的世界市场兴起的现象被称为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各地对欧洲商品的需求也在扩大,使贸易额和商品种类都大为增加。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迅速扩大以及殖民制度的建立,对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商业革命是产业发展所引起的,而商业革命开发了广大市场,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马基雅维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政治思想家,他出生于佛罗伦萨的一个律师家庭。他的代表作《君主论》在1513年写作完成。该书主要论述为君之道,他主张君主应把国家利益放首位。君主为达到政治目的,可以背弃信义、不择手段。君主既要会遵循法律又要凭借暴力来进行统治。在他看来,政治归根结底是力量问题。所提倡的政治权术及强权政治,完全排斥道德。他的政治学说,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民族国家、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博丹博丹是法国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著有《国家论》,他认为国家是主权力量对无数家庭及共同事务的公正处理,国家是民族利益的集合整体。主权是国家最本质的特征,国家主权是作为一种脱离社会并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统治力量而出现的,国家主权包括立法,宣战,缔结条约等。博丹还把法治的原则纳入国家定义中,认为国家应按法律来治理,而且附带说明君主的权利是有限制的。

黎塞留黎塞留是17世纪法国的红衣主教,在路易十三统治时期,他是法国的首席大臣。黎塞留执行“国家利益在上”的政策,把国王和国家视为一体。他把加强绝对君主专制和把法国建成欧洲最强国视为两项基本国策,使用高压手段治理国家。在他的领导下,贵族叛乱和宗教冲突再次粉平,工商业有所发展,专制王权得到巩固,法国恢复了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是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席卷了大半个欧洲。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提亚企图巩固他在波西米亚的权势,“掷出窗外事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战争绵延三十年,历经四个阶段,最后法国、瑞典占优势。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状态的政治格局。

叶卡特琳娜二世改革叶卡特琳娜本名索菲亚,是德意志一个小公爵的女儿。她统治了俄国34年,启蒙思想家称赞她为“开明君主”。她在经济方面,接纳外国移民;发展工业,削弱行会,鼓励开办工场;放弃重商主义政策,容忍自由贸易;实行完全的土地所有权。在政治方面,召开立法委员会,颁布《训谕》。镇压普加乔夫起义后,她的“开明”转向保守。叶卡特琳娜二世的改革使农奴制大肆发展,但是大为扩张了俄国的领土,加强了俄国的实力。“非基督教化”运动“非基督教化运动”发在18世纪的法国,是由外省特派员领头发起的违反人权原则,破坏信仰自由的运动。它不顾法国绝大多数人世代信仰天主教,而企图人为地消灭基督教。“非基督教化运动”的矛头对准了整个天主教甚至新教。1793年10月5日国会通过实行共和历法的决议,否定了基督教的公历,表明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新的纪元。共和历法取消了天主信仰,废除礼拜日,为“非基督教化”运动开了先例。

《拿破仑法典》法国拿破仑统治时期制定的民法典,1804年3月21日正式公布实施,当时名为《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名为《拿破仑法典》。它是法国革命胜利成果与启蒙思想结合的产物,共有2281条。它宣布保护私有财产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否定封建等级特权,规定所有公民平等,都享有民事权利。《拿破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维也纳会议随着反拿破仑战争的结束,反法同盟各国的团结难以维系,新的国际格局出现。战胜国各有自己的如意打算,在经历了长时期的破坏性战争以后,各国无力也无意发动一场新的战争。战胜国在维也纳召开了这次国际会议,并形成维也纳体系。它是欧洲各国打败拿破仑后处理战后问题的国际会议,实质上是一次消除法国大革命影响,恢复欧洲封建统治秩序、瓜分拿破仑帝国遗产的会议。

施泰茵—哈登堡改革十九世纪初,普鲁士自由主义贵族代表人物施泰因、哈登堡等所领导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打击了容克贵族的封建专制主义势力,推动了普鲁士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普鲁士乃至整个德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施泰因-哈登堡改革废除了农民对土地的人身依附关系,允许农民赎买与土地有关的封建义务。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使地主从农民手中掠夺了大量土地和赎金;但是使农民摆脱封建束缚,获得了人身自由。

德意志关税同盟1834年 1月1日成立,它的成立是德意志统一的重要前提。1819年,普鲁士联合部分小邦成立了“北德意志关税同盟”,后来,又相继成立了中德和南德关税同盟。1834年,这几个关税同盟联合组成“德意志关税同盟”。关税同盟内部互通往来,实行免税贸易,采用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制度。关税同盟对外作为一个经济整体,实行统一税率,并先后与英、荷、比等国签订了双方平等条约,改变了德国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农奴的解放也扩大了国内市场。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德意志关税同盟解体。

俾斯麦俾斯麦是十九世纪德国最卓越的政治家,他出身于容克地主家庭。人称“铁血宰相”。他担任普鲁士首相期间统一了德国,并成为德意志帝国第一任总理。他是一个顽固的专制主义者,具有强烈的权力欲。俾斯麦的上台是以“宪法纠纷”拉开序幕的,他极善于玩弄政治手段,对德国实现独裁统治。俾斯麦结束了德国的分裂,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克里米亚战争为了争夺近东的霸权特别是黑海海峡,俄国与英法矛盾激化。1853年,俄国发动侵略土耳其的克里米亚战争。19世纪,土耳其随着其地位的下降而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俄国力图击败土耳其,控制黑海,插足巴尔干半岛,引起英法的反对。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事中失败,1856年二月双方在巴黎订立合约。从此,俄国作为欧洲宪兵的任务结束了,其地位一落千丈,“神圣同盟”在这之后解体。

托克维尔法国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代表作是《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他认为社会要平等和民主,平等是指寻求工作,得到晋升,获得尊严等的平等,并不是财产权上的平等;平等的社会对应的是民主的政府,他反对第二帝国的专制统治。他主张效仿美国的联邦制和三权分立原则,发挥自由的力量。

边沁他出身于伦敦一个律师家庭,是功利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主要代表作有《道德与立法原理》、《政府论断篇》等。边沁强调,人的全部活动、道德、立法的活动,都只能依据一个原则,即功利,就是追求快乐避免痛苦,力求有力避免有害的事物。边沁明确表示旧的法律不符合潮流就应该修改。边沁抨击了英国现行的君主立宪制度,特别是土地贵族把握的上院,关于政权机构的职能,边沁主张不干涉主义。

穆勒19世纪中叶最有代表的自由主义思想家,穆勒的代表作是《论自由》和《论代议制政府》。穆勒对功利主义作了新的解释,他认为快乐是有高低之分的,功利的标准不应该是追求者一己之幸福,而应是与这一追求有关的所有幸福。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价值是穆勒自由主义思想的核心。穆勒认为自由包括各个方面,他十分强调思想言论自由,他还认为要扩大选举权,对于有教养者“保护少数”是代议制民主政治的重要原则。

“非常法”1978年10月,俾斯麦政府借口这年5月发生的谋刺皇帝事件,操纵议会通过《镇压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即“非常法”。大批党员被捕或被放逐,社会民主党的刊物被查禁。同时与福利措施“双管齐下”,来消灭社会主义运动。1890年,“非常法”被废除,沉重打击了俾斯麦。俾斯麦的下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民主党向社会沙利文主义立场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