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与大事记
- 格式:doc
- 大小:511.50 KB
- 文档页数:6
国际油价历史数据(一)
国际油价历史数据是反映国际经济发展与能源市场需求的重要指标。
下面从油价背景、历史变化、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油价背景
石油是世界各国经济建设和生活需要的重要能源,是世界各国经济发
展的基础。
油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
目前,除了
美国、沙特、俄罗斯等少数国家外,大部分国家都是石油的净进口国,油价对其能源需求导致的宏观经济影响不可忽视。
二、历史变化
1970年代中期,原油价格水平相对稳定,日均价格约为20美元;
1980年代初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日均价格约35美元;
1990年代初~2003年,原油价格相对低廉,日均价格约18美元;
2003年至2010年间,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日均价格超过100美元;
2014年9月后,油价大幅下跌,日均价格约30美元。
三、影响因素
1、需求变化:石油需求是油价决定性的因素之一,因为石油的产出和
供应都是有限的,这导致石油市场很容易出现供需不平衡。
2、产量变化:油价变化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产量变化。
油价会受到石油就业和投资的影响,也会受到地缘政治事件,如中东战争等国际政治大事的影响。
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一种影响石油市场的根本因素。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石油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一趋势会导致油价上涨。
综上所述,国际油价历史数据是很重要的指标,可以反映世界经济状况和能源市场需求。
油价的波动不仅会影响到油气企业,也影响全球经济格局和资源配置。
因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有利于石油能源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平稳过渡。
石油价格波动状况及原因分析2010095106 盖超群一、石油价格波动状况1970年以来世界经历了三次比较显著的石油价格上涨,除了1973年和1979年前两次石油危机,最新一轮石油价格上涨自2002年开始启动,一直延续至今。
从2002年油价每桶21美元开始,一路上升到2008年的超过100美元,其间在2008年第二季度曾经达到过最高点147美元。
2009年6月以后,一直维持在70美元左右。
从2010年开始,世界各国经济逐步走出谷底,尤其是亚洲国家经济强劲反弹,当年油价呈现前稳后升的态势,在70-80美元。
目前最高原油价格是106.93美元,最低是95.72美元。
纵观油价的历史记录,国际油价一路走高,呈现了大幅上涨和剧烈波动态势。
石油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在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深入探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对于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分析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从内在动因、长期影响因素、短期波动原因三个方面展开。
1 内在动因(1)稀缺性。
石油作为可耗竭资源产品,绝对数量短缺,不足以满足人类相当长时期的使用,具有物质稀缺性。
当前多消费意味着未来少消费,这种当前消费稀缺资源而放弃未来消费的机会成本被称为使用者成本。
不同于一般商品,石油价格构成中不仅包括边际开采成本、边际社会成本,还包括边际使用者成本,三种成本的增加或减少导致石油价格出现波动性。
(2)金融属性。
投机性交易对石油价格的重要影响凸现了石油的金融属性。
目前,一般认为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一直被两股主要势力操纵着:其一是控制着世界上大部分石油开采资源的国际大型跨国石油公司,这些跨国石油公司经常利用其强大的资本实力通过石油期货市场人为地抬高和压低计价期内的期货价格;其二是投机性资金,其对石油价格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
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国际原油期货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金融投机工具,投机性资金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及成因解析作者:孙时联来源:《领导文萃》2008年第22期今年七月,国际原油价格创下每桶147美元的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业界专家认为,长期看,油价上升趋势将难以改变,也有专家预测,国际原油价格冲破每桶200美元已不是没有可能。
一、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回顾及背景简介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国际石油价格便从1970年的每桶1.80美元,上涨到今天的每桶接近150美元,上涨了80倍之多。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标价为每桶1.80美元。
1973年,全球油价逐步升至每桶3美元。
彼时,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解体。
为挽回美元颓势,美国的国际金融问题专家与跨国公司于当年5月开会协商,建议“让国际油价上涨400%”。
他们认为,油价猛涨一方面可以打击发展中国家的反美统一战线;另一方面可以顺势大幅度提高美元利息,将石油涨价的代价化解为资本回报,达到让石油美元回流华尔街,从而助推美国经济的目的。
更为重要的是,西方国家想借推高油价,使产油国成为全球公敌。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美国打击埃及却全力支持以色列。
这一举动激怒了中东地区的大部分阿拉伯国家,他们空前地团结一致,并对所有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
由此引发全球性的石油供应紧张,史称第一次石油危机。
1974年,以上石油禁运虽然只仅仅维持了5个月,但油价却首次突破10美元,最高达11.65美元,接近西方国家这之前所希望的上涨400%。
此后,美国迫使欧佩克(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接受将美元作为石油结算的唯一货币,世界货币至此进入由美国主导的“石油本位”时代。
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并由此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油价随之突破20美元。
1980年,美国与伊朗的军事冲突一触即发,油价首次突破30美元。
在美国支持和怂恿下,这一年,伊拉克发动了对伊朗的战争,即“两伊战争”。
1981年初,两伊战争白热化,油价升至39美元。
1世界石油价格的历史变化情况回顾1.1 1973年以前的低油价阶段1960年OPEC成立以前,石油的生产和需求受西方国家控制,油价处于1.5~1.8美元/桶的垄断低水平。
1960年9月,OPEC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成立,成立后围绕着石油的生产权和定价权不断与西方跨国公司进行斗争。
从OPEC成立到1970年,原油价格一直保持在1.8~2美元/桶的水平上,可见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OPEC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控制油价的能力微不足道。
1970—1973年,随着OPEC在一系列谈判中的胜利,原油价格的决定权主体开始发生变化,原油标价出现上升迹象,到1973年10月油价接近3美元/桶。
1.2 1973年10月—1978年,油价上升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这一时期,OPEC国家在实现石油资源国有化的基础上,进而联合起来,夺取了国际石油定价权,并以石油为武器打击欧美发达国家,维护民族利益。
1973年10月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油价急剧上涨,从10月的接近3美元/桶涨到1974年1月的11.65美元/桶,造成西方国家第一次能源危机。
1974年2月尼克松建议召开了第一次石油消费国会议,成立了国际能源机构(IEA),能源问题成为国际政治外交中的重要议题,OPEC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
1974—1978年原油价格稳定维持在10~12美元/桶的水平。
1.3 1979—1986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及其消化阶段1979—1981年第二次能源危机时,布伦特油价狂涨到36.83美元/桶。
借助两次石油危机,OPEC从国际石油垄断资本手中完全夺回了石油定价权。
1981—1986年为OPEC实行原油产量配额制的较高油价时期,布伦特油价从36.83美元/桶缓慢降到27.51美元/桶。
随着非OPEC产油国原油产量的增长以及节能和替代能源的发展,OPEC对油价的控制能力不断下降,原油价格也开始不断回落。
1986年,油价急剧下跌到13美元/桶左右。
1.4 1986—1997年,实现市场定价的较低油价时期此时期,由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石油成本不断下降,产量增加,国际油价的决定主体从OPEC单方面决定,转向由OPEC、石油需求和国际石油资本共同决定的局面,国际油价基本实现市场定价。
乱花钱必闯大祸(2008-12-02 08:13:56)张五常中国经济四万亿财经竟然活到七十三岁,是实龄,路走慢了,思想还速。
不可能跟大自然斗法,几年后智力退化必然。
只有文笔书法,有机会像孙过庭说王右军:老年多妙。
孔夫子七十三谢世,是虚龄,斗不过我。
那天晚上挂个电话给巴赛尔,说美国的金融灾难可能比三十年代还要糟。
他回应说一位大家认识的旧同事也这样看。
该同事对古灵精怪的资料掌握得广泛而又深入,对那些复杂无比的借贷衍生工具,行内不会有谁的认识比得过他。
我怎样说是门外之见,他说的是另一个层面了。
最近花旗银行的不幸使我感到困扰。
是国际老牌子,曾经雄视地球,这次出事与什么挤提无关,而是坏帐太多了!经验老到如花旗也中了计,其它的醉卧沙场君莫笑矣。
我因此认为,在本质上,今天的困境与三十年代不同。
放宽银根或花钱挽救可能别无选择,但核心问题还是美国的金融制度出了严重的错失,要修改。
该制度复杂无比,作为局外人我不敢作任何建议。
最理想的可能,是这里放宽那里挽救,制度的本身会自动地修改过来。
研究制度多年,我深信任何制度都有自动调整、自动修正的机能。
政府协助这调整重要,但主导地插手修改不容易找到成功的例子。
何谓协助、何谓主导,不容易分开。
回顾可以,身在其中不易。
以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例,从拙作《中国的经济制度》可见,发展得好的县竞争制度,整个过程政府一般被动,见行得通就加以协助或肯定而让之进化出来。
近几年北京的朋友变得热衷了,作主导,中计频频也。
人类历史没有出现过今天的情况:整个地球的所有国家纷纷大手花钱挽救经济。
没有什么可取的理论支持,只是大家意识到信贷收缩得快,失业急升,减息起不了大作用,于是凯恩斯学派去也。
问题是今天多花不值得花的钱,后患无穷可以肯定。
佛利民不是说过吗?天下没有免费午餐这回事。
待得雨过天晴,国债那么高,几代也偿还不尽,大通胀看来无可避免。
这样一来,退休的老人家要怎样安抚才对呢?中国是比较幸运的。
让我集中于中国之幸与不幸吧。
历年油价变化曲线引言概述:油价是全球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各行业和消费者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历年油价变化曲线,探讨油价的波动原因以及对经济的影响,并总结出对未来油价走势的一些预测。
正文内容:1. 油价波动的原因1.1 全球供需关系:油价受全球石油供需关系的影响,当供应过剩时,油价下跌;当供应不足时,油价上涨。
1.2 地缘政治因素: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战争、恐怖袭击等事件都会对油价产生重大影响。
1.3 天气和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飓风、地震、洪水等会破坏石油生产和运输设施,导致供应中断,进而推高油价。
1.4 货币政策和通胀:货币政策和通胀对油价也有一定的影响,当货币贬值或通胀上升时,油价通常会上涨。
2. 油价对经济的影响2.1 消费者购买力:油价上涨会导致能源成本上升,进而提高运输和生产成本,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2.2 产业结构调整:高油价会促使企业加大能源节约和替代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转型。
2.3 通货膨胀压力:油价上涨会推高生产成本,进而引发通货膨胀压力,央行可能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产生制约。
2.4 能源行业利润:油价上涨对石油和相关行业利润有正面影响,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2.5 能源安全:油价波动可能引发能源安全问题,国家需要加强能源储备和多元化能源供应,以应对油价波动带来的风险。
3. 历年油价变化趋势3.1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中东石油危机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油价出现大幅上涨。
3.2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由于供应过剩和经济衰退,油价下跌。
3.3 2000年至2008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新兴市场需求的增加,油价再次上涨。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衰退导致石油需求下降,油价再度下跌。
3.5 2010年至今:油价受到供需关系、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呈现较为波动的走势。
总结:综上所述,油价的波动受到全球供需关系、地缘政治因素、天气和自然灾害、货币政策和通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数据简报: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与大事记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油价经过2008年的“过山车”行情,2009年的低谷至缓慢回升,2010年的大幅跳涨以及2011年的震荡回升,在2012年以后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进入相对稳定期,纽约和伦敦两市油价整体上行且波动幅度逐渐减小。
2013年两市油价波幅继续收窄,但呈现略微分化走势,纽约油价全年上涨7%,布伦特油价则小幅下跌0.3%。
分析认为2014年原油需求将继续复苏,供给依然有保障,在供需关系趋向平衡的整体格局下,除非出现重大突发的地缘政治事件,原油价格会保持相对稳定走势,纽约油价大部分时间将在每桶90至105美元区间波动,布伦特油价将在每桶105至120美元区间波动。
自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大体经历了以下不同的三个历史阶段: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图片说明: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图片来源于《求索》杂志2009年06期)(1)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驱动油价持续暴涨。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1.8美元/桶;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最高达到39美元/桶;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从此展开了一轮长达20年的油价稳定期。
(2)1983——2003年初,20年油价一直徘徊在30美元之下。
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1986年初——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稳定在20美元/桶之下运行,只是在1990年9——10月间,油价出现过瞬间暴涨,并首次突破40美元/桶,但两个月后很快又滑落至20美元/桶之下;1998年底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至10美元/桶以下。
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曾短时间内冲至30美元/桶上方,但很快又跌落至20美元/桶之下。
近几年国际油价波动及原因张泽之 10119042 理学院 10信息与计算科学(2)1.近年石油价格走势图表一:调整了通货膨胀以后石油价格的走势图(1970~2006)资料来源: Chart of the Day图表二:2005年以来的石油价格走势由图一、图二可以直观看出:自1970年至今,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其中图二显示:国际油价自突破每桶40美元以来,2005年迄今一直保持上升势头,特别是在2008年2月,每桶价格突破100美元大关之后上升速度加快,现在每桶价格甚至超过140美元。
两年前,当油价突破70美元时,国际社会就惊呼为“心理极限”。
之后,油价涨势有增无减。
而今,油价高位运行已成常态。
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到了高油价时代。
以下是近五年国际油价大致走势:2004年初原油价格在30美元/桶左右徘徊。
2005年初布伦特原油价格在40美元附近的波动,NYMEX 原油期价短期仍在50 美元的位置上下波动。
2006年原油价格继续走强,并创历史新高。
全年WTI和布伦特原油均价分别为65.99和65.10美元/桶,同比上涨17.3%、20.1%。
2007年1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可谓波澜起伏。
从月初的60多美元/桶一度下跌至50美元/桶以下,跌幅达到了20%以上。
自06年8月上冲至接近每桶80美元后,WTI现货和布伦特现货都在07 年1月19日跌至每桶50美元。
2007年8月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11月份在90美元以上的高位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并数次冲击100美元关口。
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 WTI原油期货价格盘中首次突破100美元,创出名义价格历史新高。
2008年6月6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暴涨至每桶139美元上方的历史新高,最大涨幅超过11美元,NYMEX-7月原油期货结算价飙升10.75美元,或8.41%,至每桶138.54美元,单日涨幅超过了1998年12月10日的单日涨幅。
纽约商品交易所指标原油期价7月3日在电子交易时段冲高至每桶145.85美元,再创新高。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及08年油价现状与形势分析一.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分析1.近年石油价格走势图表一:调整了通货膨胀以后石油价格的走势图(1970~2006)资料来源: Chart of the Day图表二:2005年以来的石油价格走势由图一、图二可以直观看出:自1970年至今,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其中图二显示:国际油价自突破每桶40美元以来,2005年迄今一直保持上升势头,特别是在2008年2月,每桶价格突破100美元大关之后上升速度加快,现在每桶价格甚至超过140美元。
两年前,当油价突破70美元时,国际社会就惊呼为“心理极限”。
之后,油价涨势有增无减。
而今,油价高位运行已成常态。
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到了高油价时代。
以下是近五年国际油价大致走势:2004年初布伦特(Brent)原油价格在30美元/桶左右徘徊。
2005年初布伦特原油价格在40美元附近的波动,NYMEX原油期价短期仍在50 美元的位置上下波动。
2006年原油价格继续走强,并创历史新高。
全年WTI和布伦特原油均价分别为65.99和65.10美元/桶,同比上涨17.3%、20.1%。
2007年1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可谓波澜起伏。
从月初的60多美元/桶一度下跌至50美元/桶以下,跌幅达到了20%以上。
自06年8月上冲至接近每桶80美元后,WTI现货和布伦特现货都在07 年1月19日跌至每桶50美元。
2007年8月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11月份在90美元以上的高位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并数次冲击100美元关口。
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 WTI原油期货价格盘中首次突破100美元,创出名义价格历史新高。
2008年6月6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暴涨至每桶139美元上方的历史新高,最大涨幅超过11美元,NYMEX-7月原油期货结算价飙升10.75美元,或8.41%,至每桶138.54美元,单日涨幅超过了1998年12月10日的单日涨幅。
石油价格波动状况及原因分析2010095106 盖超群一、石油价格波动状况1970年以来世界经历了三次比较显著的石油价格上涨,除了1973年和1979年前两次石油危机,最新一轮石油价格上涨自2002年开始启动,一直延续至今。
从2002年油价每桶21美元开始,一路上升到2008年的超过100美元,其间在2008年第二季度曾经达到过最高点147美元。
2009年6月以后,一直维持在70美元左右。
从2010年开始,世界各国经济逐步走出谷底,尤其是亚洲国家经济强劲反弹,当年油价呈现前稳后升的态势,在70-80美元。
目前最高原油价格是106.93美元,最低是95.72美元。
纵观油价的历史记录,国际油价一路走高,呈现了大幅上涨和剧烈波动态势。
石油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在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深入探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对于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分析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从内在动因、长期影响因素、短期波动原因三个方面展开。
1 内在动因(1)稀缺性。
石油作为可耗竭资源产品,绝对数量短缺,不足以满足人类相当长时期的使用,具有物质稀缺性。
当前多消费意味着未来少消费,这种当前消费稀缺资源而放弃未来消费的机会成本被称为使用者成本。
不同于一般商品,石油价格构成中不仅包括边际开采成本、边际社会成本,还包括边际使用者成本,三种成本的增加或减少导致石油价格出现波动性。
(2)金融属性。
投机性交易对石油价格的重要影响凸现了石油的金融属性。
目前,一般认为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一直被两股主要势力操纵着:其一是控制着世界上大部分石油开采资源的国际大型跨国石油公司,这些跨国石油公司经常利用其强大的资本实力通过石油期货市场人为地抬高和压低计价期内的期货价格;其二是投机性资金,其对石油价格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
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国际原油期货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金融投机工具,投机性资金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国际油价的历史走势近几十年来,国际油价一直是全球经济和能源市场的重要指标之一。
油价的波动不仅影响着石油产业的发展,也对各国经济和消费者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回顾国际油价的走势,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油价经历了一次突如其来的暴涨。
1973年,由于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战争,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宣布对西方国家实施石油禁运,导致国际油价翻了一番。
随后,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引发了另一次油价的大幅上涨。
这两次事件使得国际油价从每桶几美元飙升至每桶30美元以上,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油价逐渐回落。
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经济进入衰退,需求下降,加之墨西哥和北海等地的新油田开始开发,使得供应增加。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国际油价开始走低。
1990年代初期,由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导致海湾战争爆发,国际油价再次出现短期暴涨。
然而,随着战争的结束和伊拉克石油产量的恢复,油价迅速回落。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油价再度出现上涨的趋势。
特别是2008年,国际油价一度达到每桶147美元的历史高位。
这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新兴市场的崛起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
随后,国际油价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迅速下跌。
但在2010年前后,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油价再度回升。
然而,2014年以来,国际油价再次经历了一次大幅下跌。
原因主要是美国页岩气革命的兴起,使得美国成为石油净出口国,全球供应大幅增加。
此外,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需求疲软也是导致油价下跌的重要因素。
油价从2014年的每桶100美元左右下降到不到30美元的低点。
然而,油价的回归之路并不平坦。
在过去几年里,油价一直在相对低位徘徊,波动较大。
这主要是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和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
例如,2018年,由于美国对伊朗实施制裁和委内瑞拉产量下降等因素,国际油价再次上涨至每桶80美元以上。
对国际石油价格变化的分析---读《石油的时代》(四)一,国际石油价格的5次大波动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石油价格的这两次大轮回又可以分为5个不同的阶段,即国际石油价格的5次大变化。
20世纪的国际石油价格,我们以较长时间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标准原油的沙特阿拉伯腊斯塔努拉港离岸的API 34度阿拉伯轻油为例,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石油形势大变动的最主要油价走势如下。
第一次油价大变动发生在1973年10月,其具体表现是国际石油价格从1973年10月16日以前的每桶2.89美元上涨到1974年1月1日的每桶11.651美元。
第二次油价大变动发生在1978年年底至1980年年底,其具体表现是国际石油价格从1978年第4季度的每桶13.335美元上涨到1980年年底的每桶41美元。
第三次油价大变动发生在1986年年初至1986年10月,其具体表现是国际石油价格从1985年年底的每桶28美元下降到1986年10月的每桶6.8美元。
21世纪的国际石油价格,我们以目前国际石油市场通行的标准,即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和英国布伦特原油为例,21世纪以来国际石油形势大变动的最主要油价走势如下。
第四次油价大变动发生在2004年—2008年7月11日,国际石油价格由2004年年初的约每桶30美元上涨到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位。
2008年下半年出现短暂的暴跌之后,国际石油价格从2009年年初的每桶30多美元又开始上涨,2014年6月20日上涨到每桶114.81美元的最高点后开始下跌,历史上最长一轮国际石油价格的暴涨到此结束。
第五次油价大变动发生在2008年下半年和2014年下半年,进入21世纪后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在2008年下半年出现短暂回调后,从2014年下半年真正开始回调,2016年2月11日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为每桶26.21美元,为2003年以来的最低点,国际石油价格又回到了21世纪初的水平。
目前,国际石油价格在每桶50美元上下徘徊。
国际油价资料:历史走势高油价损益方生产消费国相关链接之一:1970年以来国际油价走势纵贯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可以将这一绝对价格变化大体归纳为3个时期,即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初涨期”、90年代至伊拉克战争前的“整理期”以及伊战至今的“冲高期”。
1970年,沙特出口原油官方价格为每桶1.8美元。
1974年,受1973年10月开始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影响,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美元。
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国际油价突破20美元。
1980年,油价首次突破30美元,受伊朗与伊拉克战争影响,于1981年上半年攀升至39美元。
1990年9月至10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的紧张局势促使油价突破40美元。
2003年3月,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夜,国际油价维持在37美元相对低位。
2004年9月,由伊拉克战争引发的紧张局势拖累,国际油价突破50美元。
2005年6月,油价突破60美元。
2005年8月,飓风“卡特里娜”袭击墨西哥湾,对这一地区原油供应和炼油厂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国际油价一举突破70美元。
2007年9月12日,由于市场担心美国原油库存减少以及美国与伊朗关系持续紧张,油价突破80美元。
10月18日,油价突破90美元。
10月26日,受土耳其可能越境打击库尔德工人党武装以及美国制裁伊朗消息影响,油价突破92美元。
10月29日,受恶劣天气影响墨西哥湾原油生产消息影响,油价突破93美元。
10月31日,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持续下降,以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减息这两大消息促使油价突破94美元及95美元关口。
次日,油价突破96美元。
11月6日,市场担心美国原油库存再次下降,油价突破97美元。
次日,油价突破98美元。
11月21日,市场担忧土伊局势以及冬季原油供应紧缺,油价达到99.29美元,距离百元大关仅一步之遥。
此后,原油价格暂时回落90美元以下。
12月28日,受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娜齐尔·布托遇袭身亡消息影响,油价回升至97美元。
来源百度文库历年以来国际油价走势纵贯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可以将这一绝对价格变化大体归纳为3个时期,即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初涨期”、90年代至伊拉克战争前的“整理期”以及伊战至今的“冲高期”。
1970年,沙特出口原油官方价格为每桶1.8美元。
┳4年后┳↑1974年,受1973年10月开始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影响,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美元。
┳5年后┳↑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国际油价突破20美元。
┳1年后┳↑1980年,油价首次突破30美元,受伊朗与伊拉克战争影响,于1981年上半年攀升至39美元。
┳9年后┳↑(小幅度)1990年9月至10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的紧张局势促使油价突破40美元。
┳13年间┳↓2003年3月,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夜,国际油价维持在37美元相对低位。
┳1年后┳↑2004年9月,由伊拉克战争引发的紧张局势拖累,国际油价突破50美元。
┳9年后┳↑2005年6月,油价突破60美元。
┳2月后┳↑2005年8月,飓风“卡特里娜”袭击墨西哥湾,对这一地区原油供应和炼油厂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国际油价一举突破70美元。
┳2年后┳↑2007年9月12日,由于市场担心美国原油库存减少以及美国与伊朗关系持续紧张,油价突破80美元。
┳1月后┳↑10月18日,油价突破90美元。
┳1周后┳↑10月26日,受土耳其可能越境打击库尔德工人党武装以及美国制裁伊朗消息影响,油价突破92美元。
┳2天后┳↑10月29日,受恶劣天气影响墨西哥湾原油生产消息影响,油价突破93美元。
┳1天后┳↑10月31日,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持续下降,以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减息这两大消息促使油价突破94美元及95美元关口。
次日,油价突破96美元。
┳5天后┳↑11月6日,市场担心美国原油库存再次下降,油价突破97美元。
次日,油价突破98美元。
┳半月后┳↑11月21日,市场担忧土伊局势以及冬季原油供应紧缺,油价达到99.29美元,距离百元大关仅一步之遥。
数据简报: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与大事
记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油价经过2008年的“过山车”行情,2009年的低谷至缓慢回升,2010年的大幅跳涨以及2011年的震荡回升,在2012年以后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进入相对稳定期,纽约和伦敦两市油价整体上行且波动幅度逐渐减小。
2013年两市油价波幅继续收窄,但呈现略微分化走势,纽约油价全年上涨7%,布伦特油价则小幅下跌%。
分析认为2014年原油需求将继续复苏,供给依然有保障,在供需关系趋向平衡的整体格局下,除非出现重大突发的地缘政治事件,原油价格会保持相对稳定走势,纽约油价大部分时间将在每桶90至105美元区间波动,布伦特油价将在每桶105至120美元区间波动。
自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大体经历了以下不同的三个历史阶段:
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图片说明: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图片来源于《求索》杂志2009年
06期)
(1)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驱动油价持续暴涨。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美元/桶;
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
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
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最高达到39美元/桶;
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从此展开了一轮长达20年的油价稳定期。
(2)1983——2003年初,20年油价一直徘徊在30美元之下。
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
1986年初——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稳定在20美元/桶之下运行,只是在1990年9——10月间,油价出现过瞬间暴涨,并首次突破40美元/桶,但两个月后很快又滑落至20美元/桶之下;
1998年底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至10美元/桶以下。
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曾短时间内冲至30美元/桶上方,但很快又跌落至20美元/桶之下。
2000-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图片来源于新浪财经)
(3)第三次石油危机时期(2003——2008年)。
第一、二次石油危机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经历了长达20年的稳定期。
20年后,国际原油价格再次步入一个全新的快速上升通道,第三次石油危机终于爆发:
2003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30美元/桶,然后,不再回头。
2004年9月,受伊拉克战争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40美元/桶,之后继续上涨,并首次突破50美元。
2005年6月,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60美元/桶,并加速前行。
2005年8月,墨西哥遭遇“卡特里”飓风,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70美元/桶。
2007年9月12日,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80美元/桶,随后,继续加速上场。
2007年10月18日,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90美元/桶,并在年底直逼100美元/桶!
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出现大幅飙升,7月14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创出美元/桶的历史高点。
2009年,受金融危机冲击国际油价出现大幅回落,1月2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跌至美元,为2004年4月以来新低。
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震荡整理,先抑后扬。
纽约市场原油价格全年累计上涨8%,收于每桶美元。
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全年累计上涨13%,收于每桶美元。
2011年4月29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升至美元/桶,为近三年来高位。
过去三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图片来源于新浪财经)
2013年两市油价波幅继续收窄,但呈现略微分化走势,纽约油价全年上涨7%,布伦特油价则小幅下跌%。
2013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图片说明:2013年1-12月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图片来源于新浪财经)
2014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图片说明:2014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图片来源于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