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推进理论创新和坚持走自己的路?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22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直接填入题目的括号中)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对“实事求是”首先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江泽民3.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思想路线的概念的著作是()。
A.《反对本本主义》 B.《改造我们的学习》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4.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解释,是在()。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新民主主义论》C.《反对本本主义》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5.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与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6.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理论联系实际 D.与时俱进7.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和前提条件是()。
A.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 C.解放思想 D.与时俱进8.“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是毛泽东同志在()一文中提出来的。
A.《反对本本主义》 B.《中国革命战阵的战略问题》C.《实践论》 D.《矛盾论》9.“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A.经济建设 B.思想路线 C.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D.反对“两个凡是”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11.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精神。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12.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
A.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 C.党的建设 D.实事求是13.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马克思理论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百年党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不断坚持和推进理论创新的过程。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了摆脱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命运,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人在面对“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问题时,不仅坚定地遵循了马克思主义,而且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此基础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一种理论的产生,源泉只能是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动力只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
”纵观党成立百年来的历史进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面临着不同的形势,需要解决不同的矛盾,承担不同的历史任务,这些都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予以回答。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党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这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趋势。
坚持理论创新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
一方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由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地位决定的。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只有这样才能始终成为党和国家的科学指导思想。
另一方面,理论创新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而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的理论品格。
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证明关于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我们对待科学的理论必须有科学的态度。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实践的推进,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不同的内容,在动态发展中保持自身的科学性并赋予鲜明的时代特征。
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必须转变关于发展的传统观念。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
2.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是我们把我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
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13.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17.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专政有哪些?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8.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
26、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成功经验(第十三章第一节)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1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第一章 1.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2.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3.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和实践基础?4.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重要思想各自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重要思想各自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5.5.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6.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7.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8、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第一个问号的答案为下述五点内容,第二个问号的答案为后四点的内容)第二章第二章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 2.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党的思想路线有哪些贡献?.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党的思想路线有哪些贡献?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5.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6.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7.为什么要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为什么要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第三章第三章1.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的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中国革命的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中国革命的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2.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3.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4.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如何认识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这条道路的开辟作出的巨大贡献?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这条道路的开辟作出的巨大贡献?5.5.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第四章第四章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3. 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4.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5.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五章第五章1.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2.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3.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六章第六章1.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3.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最高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最高和最低纲领的统一?4.4.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遵循作者:罗志军来源:《群众》2013年第10期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前夕,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必须顺应世界大势,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这“五个必须”,既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又鲜明体现了时代要求,集中反映了全党的意志和愿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思想性和指导性,为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更好走向未来的根本要求“五个必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对党史、国史的深入思考中得出的科学结论。
不断总结经验是我们党和国家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一大秘诀和法宝。
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也是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
从“三大规律”到“三个执政”,再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达到新的高度。
“五个必须”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把从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得出的科学结论上升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遵循,是我们党善于运用历史经验指导实践发展的又一新成果。
“五个必须”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的鲜明政治品格。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
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发展进入关键期,社会矛盾进入多发期,党群干群关系面临新考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带来新挑战,一些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走向和前景产生了这样那样的疑虑。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把坚持走自己的路与顺应世界大势贯通起来,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把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落到实处,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迫切需要我们更加充分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摘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指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
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艰难探索中得出的理论结晶。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使全体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实现共同富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的形成及其历史发展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具有特色的基本原则,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毛泽东最早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最早自觉地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这是邓小平作出的科学评价。
在1929年的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毛泽东在他写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指出:“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
”并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这一概念。
在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和1930年的《反对资本主义》中,首先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
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对于政治形势的主观主义的分析和对于工作的主观主义的指导,其必然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
”而要纠正主观主义就要:“(一)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段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
(二)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使同志们知道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
”在《反对资本主义》一文中,提倡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主张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这些已具备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雏形。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借用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为什么中国要走自己的路摘要:作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呢,中国的发展都是照搬苏联的“斯大林”模式,然而,在苏联在苏共二十大中,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全盘否定,中国同苏共产生分歧,于是中国1956年提出要走自己的路,不走苏联的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并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伟大的改革开放,从此走上了中国人自己探索的一条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事实证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走上此条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更是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结果。
关键词;中国;自己的路;基本国情,苏联在苏共二十大中,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全盘否定,中国同苏共产生分歧,中国1956年提出要走自己的路,不走苏联的路,于是中国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与前进,并取得了今天的辉煌成就。
而为什么中国当初要走自己的路呢?历史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走自己的路就要走出一条中国化的新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这就要求人们科学地认识国情,一切决策从中国国情出发,探讨和把握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把社会主义建立在中国的国情之上。
在中国革命转折时期,中国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国。
这样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走自己的道路,中国建设也必须走自己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实事求是。
中国革命转折时期最重要的历史主题是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国。
历史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这样的国情下是行不通的,如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借鉴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效仿西方企图在中国建立一个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想结合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等这些改革或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毛邓三概论1116322-要世发一、简答题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哪些?i.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ii.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iii.是中共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2、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中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是统一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3、如何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i.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ii.理论创新问题上必须坚持正确的的方向和思想方法,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iii.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iv.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索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
4、简述“一化三改”的具体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5、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如何?i.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ii.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iii.用和平的方式进行改造。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是什么?i.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ii.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iii.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坚持走自己道路的原因》摘要: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来说,中国社会发展坚持走自己道路有一下几点原因:1.社会的特殊性: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这一条是根本原因。
2.社会阶层力量:工人阶级先于资产阶级产生,力量强大,资产阶级由于所处社会性质的复杂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
3.社会经济分布:由于社会性质的复杂,导致中国的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存在,再加上统治力量多存在于农村,农村反动力量薄弱。
所以便于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且中国革命的根本是农民革命,主要解决的是农民土地问题。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科学理论体系,三个代表。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
最后老师留的研究课题作业是论述为什么中国社会发展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我从图书馆借来基本有关中国近代发展历史方面的书,又参考了本学期发的教科书,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总结一些关于为什么中国社会发展要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原因。
简单来说,就像是人与人之间都是不一样的,适合一个人的学习方法或者创业方法而不一定适合另一个人,即使是两个人相似度很高,都会有外界的不定的影响因素。
所以,别人的不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结合当时中国处于的具体环境里,中国十分有必要结合自己国情开辟出一条特殊道路,借鉴了课本和其他资料,以下是我的具体分析:首先,结合当时具体国情,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大国,就是因为这样特殊的国情,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走自己的道路。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中国革命正处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期。
这是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革命转变的历史要求,也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要求,是中国革命伟大历史性转折时期的主题,也是最重大、最根本的问题,之所以要这样看问题,这是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中国,革命走什么道路问题,马克思列宁没有给出我们答案。
在革命胜利后,关于新中国建设应走什么道路问题,马克思列宁也没有给出符合我们实际国情的答案和建议,。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句话作了科学解释的著作是A.《改造我们的学习》B.《论联合政府》C.《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D.《论人民民主专政》2、在我党的领导人中,比较早地明确使用“群众路线”这个科学概念的是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3、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会议是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中共三大D.中共六大4、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A.艰苦奋斗B.实事求是C.独立自主D.争取外援5、毛泽东在哪篇著作中把“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三个显著标志之一A.《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B.《论联合政府》C.《〈共产党人〉发刊词》D.《反对本本主义》6、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A.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实事求是C.批评与自我批评D.理论联系实际7、毛泽东在下列哪篇文章中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A.《改造我们的学习》B.《整顿党的作风》C.《反对党八股》D.《反对本本主义》8、在下列著作中,毛泽东把教条主义者比喻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是A.《改造我们的学习》B.《整顿党的作风》C.《反对本本主义》D.《为人民服务》9、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提出的著名口号是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10、中国共产党同其他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A.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C.有无群众观点D.消除腐败11、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是A、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目标B、马克思主义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C、马克思主义注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二、多项选择题1.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之一——实事求是基本要求是A.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B.调查研究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解放思想2.刘少奇在中共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所概括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A.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B.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C.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相信群众解放自己的观点D.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3.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包括: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C、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是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一致D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E、开拓马克思主义境界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主要方面是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谦虚谨慎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主要表现在A.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B.它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C.它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D.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6、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提出的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是A.向群众调查实际材料B.要有正确的调查研究的态度和方法C.必须做正确的调查D.必须反对主观主义7、在当代中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这是因为它们在哪几方面高度统一A.理论基础 B.原则立场 C.思想方法 D.历史革命8、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反对的错误倾向是A.形式主义B.主观主义C.尾巴主义D.命令主义9、《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内容是A.科学地总结了建国32年的历史,B.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评价了毛泽东思想。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实事求是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A.解放思想 B.开拓创新 C.与时俱进 D.实事求是3.实事求是的根本目的在于,在实践的基础上()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C.达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 D.不断解放思想4.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和归宿是()A.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 B.批判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C.实事求是 D.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尊重实践,尊重群众C.落实“三个代表”的思想 D.坚持科教兴国的方针6.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7.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8.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9.党的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0.解放思想意味着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A.从根本上不能统一B可以达到绝对的统一C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两者不相关1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在各项创新种处于先导地位的是()A.科技创新 B.制度创新 C.文化创新 D.理论创新1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A.和谐社会 B.解放思想 C.改革开放 D.科学发展观13.毛泽东明确界定“实事求是”科学含义的著作是()A.《反对本本主义》 B.《改造我们的学习》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整顿党的作风》二、多项选择题(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