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1春江花月夜》优质课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_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1、情感培养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古代名曲的欣赏,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内涵和民族乐器的表现力,了解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悠久传统,培养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感情,从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增进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懂得继承祖国悠久文化、弘扬优秀音乐文化的意义。

2、能力发展目标:(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熟悉民族音乐的发展手法“鱼咬尾”和“换头合尾”。让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引导他们在欣赏中听、唱、思、议、记、看,全方位开拓思维空间,在欣赏中训练学生的形象艺术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启发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达到艺术熏陶与塑造人的目的。3、知识与技能目标

熟悉乐曲及主题思想,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旋律发展手法“鱼咬尾”和“换头合尾”结构特点。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和学生演唱、演奏乐曲主旋律,加深对乐曲各段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手法“鱼咬尾”和“换头合尾”变奏法的结构特点。

(2)熟悉乐曲及主题思想,演唱、演奏乐曲主旋律,在音乐律动的过程中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简单合奏协作能力与群体意识。

2、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民族调式的风格。

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一)声像呈示行为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取其容量大,手段新,刺激感官强度大等优点,灵活再现教学内容,从而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增大课堂信息量,加强视觉享受,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能更高效地学习、掌握音乐知识,并将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引导到理性的分析,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发挥学生创造能力,体现现代教育的效能观。

(二)启发诱导式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教师抓住学生对音乐“不完美的音响感知”的心理状态,运用启发诱导式教学法,创设意境、展开联想,引导学生以主题因素的发展为主要线索,通过对各乐段的分析与描述,层层深入音乐的意境,整体把握作品的脉络。在此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音乐联想空间里得到熏陶与教育。

(三)交互合作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师生双方互为主体、互相依存、互相配合,教师与学生都处于一种平等、民主、和谐、自主、自觉的角色环境中,通过一系列程序,教师与学生在一种自由空间里相互发展,相互创造,相互提高。课堂教学既是师生双边心理互动的过程,又是学生与周边环境(教材、教具、同学等)互动的过程,也是学生内部的多种心理因素(认知、情感、意志)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不再只是面对面的交流,更多的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在与学生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的双向互动。

(四)激励创新教学策略:整堂课由“情境导入——熟悉主题——“画面”联想——合作演绎——创作升华”五环节构成,在教学中采用艺术融合为主要形式,将音乐、美术等直接诉诸于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尝试将欣赏和创作活动结合起来,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引导他们在欣赏中听、唱、思、议、记、看,全方位开拓思维空间,突出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通过课件的展示、教师言语的引导和激发,诱发学生的创作动机和创造灵感,促进学生的多向思维,鼓励和启发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对学生富有创意的创作过程和作品,予以肯定和褒扬,培养学生的成功感,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四、教学媒体设计:

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课件演示教学,集文字、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动静结合、声像合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勃发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欲望。通过交互式的练习设计,创设艺术体验与实践的空间,突现学习的主体性。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民族管弦乐队的基本知识,我们先来复习一下。

你能听出几种乐器的音色?

播放五种乐器音色,(堂鼓、笛子、梆子、二胡和琵琶)请同学们辨别。

接下来展示民族管弦乐队的吹、拉、弹、打四组乐器图和民族管弦乐队位置图。【课件演示】

教师:我们把所有的民族乐器放在一起合奏,是不是别有特色呢?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一首由民族管弦乐合奏的非常著名的古曲《春江花

月夜》【课件演示】

向学生展示配有背景音乐且具有古色古香风格、写有《春江花月夜》标题的页面。

问题:你能通过标题想象一下,它描写的是什么情景吗?(春天江水花朵月亮)

今天我们看看如何用音乐的语言,用民族乐器来描写这些情景的?

【二、作品介绍】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一首古典乐曲,原是一首琵琶曲,名《夕阳箫鼓》,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夕阳箫鼓》又名《浔阳月夜》、《浔阳琵琶》或

《浔阳曲》。全曲分为十段,各段标题是: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

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乐曲以委婉、质朴的旋律,巧妙细腻的器乐组合,形象地描绘了“夕阳”、

“渔舟”、“暮鼓”、“花影”等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和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如同一幅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课件演示】展示写有乐曲简介并附有与乐曲情境相关图片的多媒体页

面。

【三、新授课】

一、初听全曲

教师:出示乐曲标题并介绍乐段顺序:乐曲用引子、尾声及中间七个乐段描绘了春江的美景。(音频演绎,学生思考问题,教师在乐曲播放过程中适时地启发诱导学生围绕问题有目的地进行欣赏。)

【思考题】

①在乐曲中多次出现了哪些中国民族乐器?

②请同学们聆听时,注意乐曲的发展规律,特别是每一段音乐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课件演示】

1、先展示写有思考题的页面,之后播放音乐及与乐曲意境相关的音频频,伴随着简单的乐曲介绍画面的切换进行聆听。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①在乐曲中多次出现了琵琶、洞箫、古筝、二胡等中国民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