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91.00 KB
- 文档页数:11
第5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二课时引入:被子植物的生殖是有性生殖,在生殖过程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但自然界中的有些植物不开花,也不产生种子。
问:在我们以往学过的植物哪些不开花也不产生种子?生:蕨、胎生狗脊、地钱、葫芦藓、贯众、芒萁问:这些植物如何繁殖后代?生:利用孢子繁殖出示蕨的繁殖的教学投影片:蕨类植物没有花,没有种子,当蕨发育成熟到了夏天蕨在叶片的背面长出许多孢子囊,里面有许多淡棕色的小颗粒,叫做孢子,孢子落在合适的环境中,长成绿色的原叶体,接着在原叶体上长出一枝幼蕨,原叶体供给幼蕨营养,当幼蕨能独立生活时,原叶体死亡,幼蕨逐渐长成一枝成熟蕨(生长发育,生殖)问:通过刚才的讲解,你认为蕨的生殖有没有涉及精与卵的结合?生:没有蕨的生殖方式是利用孢子繁殖不需要经过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属无性生殖,除了蕨以外,所有的蕨类(如胎生狗脊等),地钱、葫芦藓等苔藓类植物都进行无性生殖。
到此我们学习了几种植物的生殖方式: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蕨类、苔藓类无性生殖(利用孢子繁殖)被子植物除了进行有性生殖以外,还可以进行无性生殖,不需要精子与卵的结合,直接利用茎、叶、根这些营养器官进行繁殖。
问:在你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见到类似的例子?学生讨论1、分根:夹竹桃、腊梅等灌木,它们的丛生茎下各自有根,可以直接把它们分开,成为独立的植株,这种繁殖方法叫分根。
利用的营养器官是根。
2、压条:桑、夹竹桃等植物,可以选择树上较长的枝条,把它弯下去,压埋在土中,待埋在土中的枝条部分长出根后,再把枝条与母体截断,长成新的植株。
利用的营养器官:茎。
3、扦插:月季、柳树、葡萄等植物,可以剪取植物上带芽的枝段插入土中,不久这些枝段就会生根发芽,长成新的植株。
利用营养器官:茎。
4、嫁接:橘、桃等果树,可以将它们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植物的茎或根上,使两者的形成层(茎中具有分生能力的组织)紧贴,不久它们就会长成一体成为一株新植物(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5、石莲利用叶进行繁殖以上讲到的几种被子植物利用植物的茎、根、叶营养器官进行繁殖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植物学(西大版)8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发育本章内容提要1、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进化的类群,繁殖器官的结构和生殖过程较其它植物更加复杂和完善。
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主要区别在于具有真正的花;心皮组成雌蕊,子房包藏胚珠;具有特有的双受精现象;孢子体高度发达,配子体极度简化,终生寄生于孢子体上。
被子植物是目前地球上最繁盛的类群,植物体的结构也最为复杂,由根、茎和叶组成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组成生殖器官。
2、从根的尖端往后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根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
表皮的许多细胞形成了根毛,外皮层可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壁上有凯氏带加厚,具有控制物质转运的功能; 维管柱的外侧是中柱鞘,中柱鞘细胞将来参与形成层、侧根、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中柱鞘内侧是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两者相间排列,并以外始式的方式分化成熟。
形成层来源于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保留的原形成层和中柱销细胞,形成层向外分裂形成次生韧皮部,向内分裂形成次生术质部;木栓形成层起源于中柱鞠细胞,分裂产生木栓层和栓内层。
根中-般无髓。
3、茎中通常没有明显的内皮层;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相对排列,前者为外始式发育,后者发育是内始式;形成层来源于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术质部之间保留的原形成层和髓射线细胞,木栓形成层起源于表皮、皮层或初生韧皮部:茎的中央部分是髓。
4、叶的成熟结构由上、下表皮、叶肉和叶脉构成,叶肉组织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维管束与茎中的维管组织相联系。
被子植物(Angiosperm) 又称为有花植物(flowering plants),是目前地球上最繁盛、分布最广、植物体结构也最为复杂的类群。
被子植物的体型和生活习性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它们可能是乔木、灌木或者是草本;可能直立的,也可能是木质或草质的藤本;可能是常绿的,也可能是落叶的;可能是多年生的,也可能是一年生或二年生的。
现存已知的被子植物约有23.5万种,我国约有3万种。
被子植物生殖过程被子植物是指种子植物中的一类,它们具有种子和花的结构。
被子植物的生殖过程包括花的形成、花的授粉和花粉的传播,以及种子的形成和传播。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被子植物的生殖过程。
1. 花的形成花是被子植物生殖的重要器官,它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
花的形成经历了一系列的发育过程,包括起始细胞的分裂和发育、花骨朵的形成和花的开放等。
花的形成是被子植物生殖过程的第一步。
2. 花的授粉花的授粉是指花粉颗粒从雄蕊传到雌蕊的过程。
花粉颗粒落在雌蕊的柱头上,并通过花粉管从花药生长到花柱基部的胚珠内。
花粉的传播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风、昆虫、鸟类等介质进行传播。
花的授粉是被子植物生殖过程的关键步骤。
3. 花粉的传播花粉的传播是指花粉颗粒从一个花的雄蕊传到另一个花的柱头的过程。
花粉可以借助风、昆虫、鸟类等进行传播。
在风传花粉的植物中,花粉轻盈,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便于风吹动进行传播。
而对于昆虫传播的植物来说,花粉则会附着在昆虫身上,随着昆虫的活动进行传播。
花粉的传播是被子植物生殖过程的重要环节。
4. 种子的形成种子的形成是被子植物生殖的最后一步。
在授粉成功后,花柱基部的胚珠受精,形成胚和胚乳。
胚乳逐渐发育形成种子,种子内包裹着胚,具有保护和营养的功能。
种子的形成是被子植物生殖过程的最终目的。
5. 种子的传播种子的传播是被子植物生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种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包括风、动物、水等。
对于风传种子的植物来说,种子轻盈且带有附着结构,能够通过风力进行传播。
而对于动物传播的植物来说,种子可能会附着在动物的体毛、羽翼或体液上,随着动物的活动进行传播。
种子的传播是被子植物生殖过程的最终环节。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了解了被子植物的生殖过程,包括花的形成、花的授粉和花粉的传播,以及种子的形成和传播。
被子植物利用花和种子完成生殖过程,这种独特的繁殖方式使它们成为地球上最为成功的植物类群之一。
注意:本文档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不含图片。
一、实验目的观察被子植物雄蕊形态特征,鉴别不同植物雄配子体结构与类型,理解花粉在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仪器、药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镊子、卡宝品红染色液、甘油。
三、实验材料实验材料自备,采集校园内植物即将开放的花,种类数量不限。
四、实验方法1.将所采集的植物的花去除花萼、花冠;2.观察记录雄蕊形态特征,包括花丝、花药分离与联合状况;花药与花丝着生方式等等;3.用解剖针划开花药,取出花粉,放置在载玻片上;4.滴加一滴卡宝品红染色液,染色3-5分钟,盖上盖玻片;5.放置生物显微镜下观察,如果不够清晰,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甘油,用滤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水,使甘油尽快渗透入盖玻片内,透明5-10分钟后再观察,记录花粉类型。
五、实验结果1.雄蕊基本结构形态2.花粉结构类型。
六、小结一、实验目的观察被子植物雌蕊形态特征,鉴别不同植物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及胎座类型,理解雌蕊形态结构与植物繁殖成功的相关性。
二、实验仪器药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镊子、双面刀片、番红(卡宝品红)染色液。
三、实验材料实验材料自备,采集校园内植物即将开放的花,种类数量不限。
四、实验方法1.将所采集植物花去除花萼、花冠和雄蕊(较小的花需要在体式解剖镜下完成);2.观察记录雌蕊柱头、花柱分离状况,初步判断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3.在载玻片滴加1滴水,放置一边备用;4.去除柱头、花柱,在子房部位用双面刀片划切成薄片状;5.将用镊子将薄片放置在载玻片上,滴加番红染色液染色数分钟(染色时间视材料而定),用滤纸吸去染色液,重新滴加1滴水清洗后,放置于体式解剖镜下(如果切片足够薄,可放置在生物显微镜下观察)观察拍照。
五、实验结果1.雌蕊基本结构形态2.胎座类型六、小结实验三植物花粉离体萌发实验一、实验目的观察花粉萌发过程的形态特征,了解花粉离体培养的实验条件,领会植物花粉离体培养的影响因子作用机理。
二、实验仪器与药品显微镜、凹面玻片、盖玻片、培养皿、滤纸、血球计数板、镊子、解剖针、5%蔗糖溶液、不同浓度梯度的硼酸溶液。
教案:被子植物的一生教学目标:1. 了解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掌握被子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传粉、受精和果实种子的形成。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 被子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1. 被子植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被子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被子植物的图片或实物。
3. 种子、植株、花朵等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都属于哪一类植物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植物都属于被子植物。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朵花,提问:你们知道这朵花是属于哪种植物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朵花属于被子植物。
3. 教师提问:被子植物有哪些特征?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被子植物的特征有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等。
三、被子植物的生长过程(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颗种子,提问:种子是如何变成一颗完整的植物的呢?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种子经过萌发、植株生长、开花、传粉、受精和果实种子的形成等过程,变成一颗完整的植物。
3. 教师提问:被子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哪个环节是最关键的?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传粉和受精是最关键的环节,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繁殖和繁衍。
四、实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被子植物的图片,提问:这张图片中的被子植物处于哪个生长阶段?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张图片中的被子植物处于开花阶段。
3. 教师提问:被子植物的开花阶段有哪些特点?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被子植物的开花阶段有花蕾的形成、花冠的展开、花蕊的露出等特点。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收获了哪些知识?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生长过程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掌握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的结构与功能教案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的结构与功能,掌握其基本知识和原理,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的结构与功能难点:部分结构的复杂性和生理机制的理解三、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1、根的结构与功能2、茎的结构与功能3、叶的结构与功能4、花的结构与功能教学方法:1、提问式教学法2、演示法3、小组讨论法4、实验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植物结构知识,如根、茎、叶、花等,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容。
2、讲解2.1 根的结构与功能根是植物的吸收水分、养分的重要器官。
结构上分主根、侧根和吸根等部分,功能上主要包括吸收养分、吸收水分、固定植物体等。
2.2 茎的结构与功能茎是植物的主要支撑和输送器官。
结构上分直立茎、攀援茎和匍匐茎等部分,功能上主要包括支撑、输送养分等。
2.3 叶的结构与功能叶是植物的主要光合器官。
结构上主要包括叶片和叶柄两部分,功能上主要包括光合作用、蒸腾和呼吸等。
2.4 花的结构与功能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结构上主要包括花托、雄蕊、花柱、柱头等部分,功能上主要包括授粉、受精和结实等。
3、实验操作3.1 给学生提供被子植物根、茎、叶、花的样本,让学生观察样本并尝试对其结构与功能进行分析。
3.2 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水分和土壤,让学生种植野外采集回来的植物,并观察其发育情况。
4、总结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强调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及其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知识性评价:测试学生对被子植物根、茎、叶、花结构和功能的掌握情况。
2、能力性评价: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考核,评价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思想性评价:对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价其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
2.掌握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基本知识
3.能够描述植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
4.能够分析植物的发育过程和影响因素
二、教学重难点
1.植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
2.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3.植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的描述
4.植物的发育过程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2.实验器材、植物标本等教学实验材料
3.教学参考书籍和资料
1.植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的介绍
通过教学课件和图片,向学生介绍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以及植物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胚胎发育、种子形成等内容。
2.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通过实验和举例,让学生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包括生殖细胞的形成、受精过程、后代的遗传特征等方面的差异。
3.植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的描述
通过教学课件和实验观察,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殖器官包括雄蕊、雌蕊、花瓣等,以及受精、胚胎发育、种子形成等生殖过程的描述。
4.植物的发育过程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分析植物的发育过程受到的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对植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植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同时,激发了学生对植物生命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1章代代相传的生命1.5-1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目录 (1) (3) (4) (8) (11)一、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1.传粉的概念被子植物开花时,容易看到的现象是萼片和花瓣渐渐张开,雄蕊和雌蕊显露出来;不容易看到的变化是雄蕊伸长,花药裂开,与此同时,多数植物的雌蕊也伸长,柱头分泌黏液。
所有这些变化都为传粉作准备。
植物开花后,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作传粉。
2.传粉的方式:(1)自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叫作自花传粉,如豌豆花的传粉方式。
(2)异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叫作异花传粉,如棉花的传粉方式。
3. 异花传粉的途径根据传粉的不同途径,可将花分成两类:(1)虫媒花:桃、月季、橘、油菜等植物的花主要靠昆虫传粉,这样的花叫作虫媒花(一般花瓣大而鲜艳、芳香、甜的花蜜、花粉粒较大、有黏性)。
如桃、牡丹、苹果、油菜等植物。
(2)风媒花:玉米、水稻、杨、榆等植物的花主要靠风力传粉,这样的花叫作风媒花(花粉多而轻,柱头常分叉或成羽毛状,并且伸到花瓣外面,能分泌黏液)。
像玉米、水稻、杨树、榆树等植物的花。
4.人工授粉自然状态下,如果植物在开花期间因各种原因而使传粉受阻。
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
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以克服因条件不足而使传粉得不到保证的缺陷,达到预期的产量。
人工授粉是用人工的方法,从雄蕊上采集花粉,再将花粉传授到雌蕊柱头上的技术。
这一技术在植物杂交实验、植物育种和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价值和广泛的用途。
二、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1.花粉管萌发:传粉以后,花粉受到柱头分泌的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
花粉管沿着花柱伸向子房生长,一直到达胚珠。
同时花粉管内形成2个精子。
被子植物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教案说明:1、授课班级为2007级园林花卉专业学生,授课时间为2007年的十月份。
2、教师使用的参考教材有《园林植物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植物学》(中国林业出版社)、《森林植物》(中国林业出版社)。
学生使用的教材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园林植物学》。
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花的主要结构,提问复习旧课并导出新课。
这样通过图片的刺激使学生对新知识引起特别注意。
新课讲解:第九章被子植物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第二节被子植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过程一、雄蕊(stamen)的发育与构造雄蕊包括花丝和花药两部分,花药是产生花粉粒的地方,是雄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花药(anther)的发育与构造花药的早期是一团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外面有一层表皮包被。
在表皮下面四隅处出现核大、质浓的孢原细胞。
纤维层:通常一层细胞,成熟时木质化中层:1——数层,逐渐解体和被吸收花粉囊壁绒毡层:含丰富的养料供花粉粒发育时用,被吸收课前2分钟组织教学看图激趣,质疑引入3分钟28分钟(具体分解如下)7分钟以讲授法为主花药与花粉粒的发育是难点,通过放多媒体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刺激,同时在黑板上画发育简图和结构图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以突破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绘图的基本技能。
发育过程简图如下:(二)花粉粒(pollen grain )的形成与发育花粉囊壁发育的同时。
(三)花粉粒的形态、构造及生命力1、形态:一般多成球形、椭圆形、三角形或长方形等。
2、大小:直径 10——50um 之间。
3、构造:10分钟以讲授为主,配合多媒体图片。
成熟花粉粒又叫雄配子体,要强调,重点掌握雄配子体的结构。
同时向学生说明2-细胞花粉和3-细胞花粉。
5分钟以学生为主,看图片,师生共同总结。
雄配子体结构为重点,要求学生会画结构简图。
4、生活力自然条件下,大多数植物的花粉从花药散出后,只能存活几小时、几天或几星期。
利用超低温(-192℃的液态空气或-196℃的液氮),真空或低氧分压以及快速冷冻干燥等方法,可以延长花粉生活力。
(四)花粉败育和雄蕊不育1、花粉败育:有些植物,散发的花粉发育不正常,不能起到生殖作用,这一现象叫花粉败育。
原因:(1)减数分裂不正常。
(2)营养不良,发育不健全。
(3)不良的环境条件。
2、雄蕊不育:在极少数植物中,由于遗传和生理原因或外界环境的影响,花中雄蕊得不到正常发育,使花药发育畸形或完全退化,这一现象叫雄蕊不育。
三种表现类型:(1)花粉全部干瘪退化。
(2)花药内不产生花粉。
(3)能形成花粉,但花粉败育。
二、雌蕊(pistil )的发育与构造 (一)胚珠(ovule )的发育与构造1、发育:胎座处形成小突起叫珠心,一部分珠心基部的细胞向上扩展形成珠被,珠被在珠心顶端留一小孔称为珠孔,珠心基部与珠被连合的部位称为合点,胚珠以珠柄着生在胎座上。
在胚珠发育的同时,珠心中形成一孢原细胞,孢原细胞发育成胚囊。
5分钟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在生产中的应用:杂交育种中可免去人工去雄,常用药物杀雄。
思考题:查资料或调查,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在生产中是如何应用的。
22分钟 (具体分解如下)12分钟讲授法为主 学生积极参与利用多媒体课件,同时画结构简图,帮助学生理解。
胚珠的发育过程 2、构造:一个成熟的胚珠由珠心、珠被、 珠孔、珠柄等部分组成。
3、胚珠类型:直立、倒生、横生、弯生等类型。
(二)胚囊的发育与构造在胚珠发育的同时,珠心中形成一孢原细胞。
以上称为蓼型胚囊,被子植物约有81%属于此类型三、开花与传粉 (一)开花 (二)传粉1、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自花传粉:植物学上指同一朵花,园艺学上指同一品种, 林业上指同一植株内。
异花传粉:第一节课结束。
10分钟讲授为主学生积极参与胚囊的发育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成熟胚囊的构造是重点,胚囊内各细胞染色体的倍数学生易出现问题应重点强调。
15分钟 讨论法,以学生为主,进行讨论。
传粉和双受精是各种考试(如专升本、本科函授等)的重点。
2、传粉媒介:风媒、虫媒等。
3、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的生物学意义讲故事:达尔文10个孩子,三个夭折,其它孩子身体也非常脆弱,6个先后结婚的儿女,竟然没有一个能生育后代,孩子们的不幸,成了达尔文一生最大的痛苦,也让他开始怀疑,这是否是他和埃玛(达尔文舅舅的女儿)近亲结婚的结果呢?达尔文决定开始研究近亲结婚的后患,为了不让埃玛受刺激,他选择兰花做研究对象。
通过观察,达尔文认识到花凭借昆虫授粉比自花授粉要好,并写成《植物界异花授粉和自花授粉的作用》等书。
达尔文通过多年的研究,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不论人还是植物,近亲结合后患无穷。
异花传粉:由于精子和卵来自于不同个体,遗传差异较大,因而产生的后代就会有较强的生活力和适应性。
另外异花传粉的后代中,出现性状变异的机率也较大。
自花传粉:当外界条件不适于异花传粉时,自花传粉能够正常地繁衍后代,而且遗传性较纯。
4、植物对异花传粉的适应(1)雌雄异株 (2)雌雄异熟(3)花柱异长(4)自花不孕等四、受精受精:雌、雄性细胞,即卵细胞和精细胞的相互融合,形成合子的过程。
(一)花粉粒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花粉粒与雌蕊柱头相互识别,决定被接受或拒绝,花粉粒从柱头分泌物中吸收水分膨胀,内壁从萌发孔向外突出形成细长的花粉管,内含物流入管内。
花粉管不断伸长,经花柱进入子房,最后直达胚囊。
(二)被子植物的双受精现象当花粉管进入胚囊时,先端破裂,两个精子由花粉管进入胚囊。
1、双受精:讨论1:风媒、虫媒植物有何特点? 讨论2:单性花能否自花授粉?通过讲故事进行知识迁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讨论3: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生物学意义?10分钟 直观教学 加深理解 双受精是重点。
花粉粒萌发,花粉管的生长,双受精的过程制成动画进行播放。
强调被子植物所特有受精是有选择性的,两亲本间必须具有一定的遗传背景,即只有在遗传性上差异既不过大,也不过小的亲本之间才能实现受精。
2、意义(1)新个体具有父母本的遗传特性,同时具有较强生活力和适应性。
(2)又由于雌雄配子本身相互之间的遗传差异,在所形成的后代中可能形成一些新的变异,极大地丰富了后代的遗传性和变异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3)胚乳也是通过受精而来的,因而也带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特性。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是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的最进化、最高级的形式。
小结:通过多媒体课件,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突出重点和难点。
主要对四张图片进行总结。
(1)通过成熟花药图片总结花药结构。
(2)通过雄配子体的图片总结花粉粒的发育过程及雄配子体的结构。
(3)通过雌配子体图片总结胚囊的发育过程及雌配子体的结构。
(4)通过双受精的图片总结双受精及意义。
后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对开花、传粉和受精有准确、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并能指导生产实践。
能够很好的掌握雄蕊、雌蕊的结构及发育过程。
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对雌雄配子体总是理解的不够深入,在以后讲世代交替时总是说不清什么是孢子体,什么是配子体。
思考题:为什么说双受精是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的最进化、最高级的形式。
6分钟4分钟进行知识反馈课后作业:3、双受精是( )所特有的,一个( )和一个( )结合,形成( ),发育成( );另一个( )与两个( )结合,形成( ),发育成( )。
4、课后采集花粉粒,实验课上显微镜观察。
5、上网或通过其它方式查询开花、传粉和受精作用是如何指导生产实践的。
第九章 被子植物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 第二节 被子植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过程一、雄蕊(stamen)的发育与构造 (一)花药(anther)的发育与构造纤维层:通常一层细胞,成熟时木质化中层:1——数层,逐渐解体和被吸收花粉囊壁 绒毡层:含丰富的养料供花粉粒发育时用,被吸收(二)花粉粒(pollen grain )的形成与发育(三)花粉粒的形态、构造及生命力 1、形态、构造2、生命力(四)花粉败育和雄蕊不育1、花粉败育:发育不正常,无生殖作用。
原因:2、雄蕊不育:花药发育畸形或完全退化。
表现类型:(1)花粉全部干瘪退化。
(2)花药内不产生花粉。
(3)能形成花粉,但花粉败育。
二、雌蕊(pistil )的发育与构造 (一)胚珠(ovule )的发育与构造 1、发育:胚珠的发育过程2、构造:一个成熟的胚珠由珠心、珠被、 珠孔、珠柄等部分组成。
3、胚珠类型:直立、倒生、横生、弯生等类型。
(二)胚囊的发育与构造以上称为蓼型胚囊,被子植物约有81%属于此类型 三、开花与传粉(一)开花 (二)传粉 1、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自花传粉:植物学上指同一朵花;异2、传3、自异花机率也较大。
自花传粉:当外界条件不适于异花传粉时,能够正常繁 4植物对异花传粉的适应(1)雌雄异株 (2)雌雄异熟(3)花柱异长(4)自花不孕等四、受精受精:雌、雄性细胞,即卵细胞和精细胞的相互融合,形成合子的过程。
(一)花粉粒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二)被子植物的双受精现象双受精:2、双受精的意义(1)新个体具有父母本的遗传特性,有较强的生活力和适应性。
(2)雌雄配子的遗传差异,在后代中形成一些新的变异,丰富了后代的遗传性和变异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3)胚乳也是受精而来的,因而也带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特性。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是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的最进化、最高级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