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24 风娃娃(第2课时)
- 格式:pptx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32
《风娃娃》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风娃娃》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是一篇看图学文。
本文共有三幅图,八段文字。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生动有趣,层次清楚。
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二、说学习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本课的第二课时。
这节课以读为主,以读定教,通过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情朗读,从而体会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本课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情为基础,以读为训练的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
采用多种手段感受阅读的兴趣,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喜欢读书,能主动地读书。
三、说学习目标二年级的学生能借助拼音识记生字,熟读课文,有简单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较好掌握了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课文能读通顺,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整体的了解。
知道风娃娃干过哪些好事,哪些不好的事。
在此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三维目标特制定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复习检查课后的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个人读,集体读、品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中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四、说学习重点、难点感情读文;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五、教与学的方法教法:情境创设法,图文结合法,扶放相结法学法:自学探究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学习法。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 24课《风娃娃》(教案)一、教学内容我打算用一节课的时间,来教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4课《风娃娃》。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教材的第三章展开,详细内容包括风的形成、风的速度、风向的判断以及风的作用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风的基本概念,掌握风的形成、速度、风向判断等基本知识,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风的基本概念和知识,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PPT、风向袋、风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让学生感受风的存在,让他们亲身经历风的力量。
2. 知识讲解:然后我会使用PPT和相关教具,向学生讲解风的基本知识,包括风的形成、速度、风向判断等。
3. 例题讲解:接着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风的知识。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知识后,我会让学生进行一些随堂练习,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5. 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设计一些板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风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会设计一些简单的图表和关键词,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风的基本知识。
七、作业设计在课后,我会布置一些作业,包括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和思考题,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是关键,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风的基本概念的认知和兴趣。
我计划通过让学生感受风的存在,让他们亲自体验风的力量,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风的存在,并为后续的知识讲解做好铺垫。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4.《风娃娃》(教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4课《风娃娃》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共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读通故事;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说话训练。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风娃娃的故事,教育学生要帮助别人,做有用的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的办法”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为人民服务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理解风娃娃的心情,懂得为人民服务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图片引入风娃娃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读,小组交流,教师讲解生字词。
3. 课文朗读:学生齐读,分组读,个人读,教师指导朗读。
4. 理解课文:学生默读,小组讨论,教师讲解课文内容。
5. 课堂练习:抄写生字词,造句。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深入理解课文:学生自主阅读,小组交流,教师讲解课文难点。
3. 说话训练: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说话练习。
4. 课堂练习:学生写一篇关于风娃娃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风娃娃吹跑了吹走了吹坏了吹跑了吹动了吹醒了吹长了吹开了吹跑了吹走了吹坏了吹跑了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用“的办法”造句。
3. 写一篇关于风娃娃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阅读理解的训练。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风娃娃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4 风娃娃-人教(部编版)(3)二年级上册24课《风娃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2个会认的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8个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风娃娃的为人们做的好事和傻气。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读准字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把字写正确、美观。
2、通过朗读,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难点:知道风娃娃做了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教学过程:一、(课前互动,组织教学)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打个谜语给你们猜猜: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
(眼睛)同学们,你们真聪明,今天老师就要看看哪个眼睛亮,耳朵灵,表现得好。
2、既然喜欢猜谜语,我们再来猜一个谜语:(课件出示)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二、导入新课。
1、这节课老师带你们认识一个可爱又淘气的孩子,他的名字叫风娃娃。
(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说说你认识的风是什么样的?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来看看24课的作者常瑞给我们介绍的风娃娃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06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读课文)(学生回答:风娃娃是怎么样的?可以用句子,也可以用词语来概括。
)2、是啊,风娃娃很淘气,他还给我们学习本课设置了4道闯关游戏,想不想玩玩?三、闯关游戏。
1、(课件出示)第一关:猜猜它们读什么?理由是什么?(课件出示)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字的读音大家都猜对了吗?读拼音,说说词语,考考你记住了吗?去掉拼音开火车认读。
同学们。
你们真棒,本课还有一些新出现的词语要大家积累下来。
(课件出示)先自己试着读读,齐读,选词说话。
2、(第一关顺利通过,我们来闯第二关。
)(课件出示)写字,拿出手跟着书空,每个字练两遍。
翻开语文书108,把这8个生字红色的字描一遍,再写两个。
(同学们写得很漂亮。
)3、风娃娃为我们设置的第三关是什么呢?请看屏幕。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风娃娃》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风娃娃是新课程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四篇课文。
本单元教材是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
”这个主题安排了一些给人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风娃娃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设计理念: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二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2、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自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对“风”这种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理解课文,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帮助过别人吗?在得到你的帮助后,别人会对你说些什么?对,当我们帮助了别人后,总会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谢。
今天,有一个小娃娃热心帮助人们做了许多事,得到了人们的感谢,同时也有一些责怪,让他感到很委屈。
课文 24《风娃娃》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课文24《风娃娃》。
具体内容将聚焦于课文第二部分,深入探讨风娃娃的成长历程,以及它如何帮助别人并学会承担责任。
这部分内容主要涵盖课文的第5至第8自然段,着重分析风娃娃的性格特点及其与自然和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分析课文,使学生理解风娃娃助人为乐的品质,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3. 教会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4. 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风娃娃助人为乐的精神,以及如何将这种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和使用;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挂图和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内容,激发他们对风娃娃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20分钟)(1)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风娃娃助人为乐的品质。
(2)分析课文第5至第8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风娃娃如何帮助别人,并从中成长。
(3)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并掌握。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1)展示例题,讲解答题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 互动交流(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风娃娃的品质,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助人为乐的经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风娃娃》第二课时2. 重点生字词:助人、成长、责任、同理心3. 课文结构图:风娃娃助人过程及成长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风娃娃助人为乐的故事。
(2)造句:运用本课所学生字词。
(3)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助人为乐?2. 答案:(2)例句:小明的助人为乐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24.风娃娃课时练1.用“”画出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并订正。
(1)使劲.(jìng)帮助.(zhù)责.(zé)怪订正:()(2)表.(biǎo)示栽.(zāi)树翻.(fāng)身订正:()(3)哗.(huā)啦摇摆.(bǎi)抽.(cōu)水订正:()2.拼一拼,写一写。
明明跑完步累de()满头大hàn(),忽然发现guǎng chǎng()旁的小lù()边奇迹般地长出了几棵yāng miáo()。
3.根据语境选填词语。
(1)冬天来了,()刺骨,但同学们依然坚持锻炼。
(2)()吹过,吹醒了小草,吹开了杏花。
(3)今年(),农民伯伯获得了大丰收。
(4)海面上(),游轮正缓缓地行驶着。
4.回忆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练习。
(1)文中,风娃娃做了些什么?填一填。
(2)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x”。
①帮助人们做好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②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5.小明发现很多路灯上都有风力发电机,它们可以把风能转化为电能,让路灯在晚上亮起来。
生活中风还能做些什么?请写一写。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风姑姑的照片早晨,风姑姑摸摸我的脸,说:“小朋友,你看不见我,能给我照相吗?”“能!”我拿起照相机,出了门。
我来到大路旁,只见嫩绿色的柳条轻轻地摆动着,“哦,这是风姑姑在给小柳树梳头哩!”我忙举起了照相机。
我来到池塘边,只见清清的池水闪烁着金色的波纹,“瞧,这是风姑姑在替小池塘擦脸。
”我举起了照相机。
我来到花园里,只见美丽的花儿张开双臂跳着舞,“哦,这是风姑姑在教花儿跳舞哩!”我的镜头对准了花儿。
我又来到大河边,只见船儿扬起白帆,唱着歌儿快乐地驶向远方。
“对了,这一定是风姑姑在帮忙!”我的照相机“咔嚓咔嚓”响个不停。
我把印好的照片送给风姑姑,风姑姑亲吻着我的脸颊,吹拂着我的衣襟,笑着说:“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4《风娃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4《风娃娃》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课文《风娃娃》的深入解读和理解,以及相关的语言实践活动。
教材的章节包括:第一部分,风娃娃的来历和特点;第二部分,风娃娃的本领和作用;第三部分,风娃娃与人们的生活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风娃娃的来历、特点、本领和作用,以及风娃娃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掌握风娃娃的来历、特点、本领和作用,以及风娃娃与人们的生活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文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风的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风的形象,引出今天的课文《风娃娃》。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风娃娃的可爱和风的力量。
3. 课文解读:通过PPT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理解风娃娃的来历、特点、本领和作用,以及风娃娃与人们的生活关系。
4. 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用语言描述风娃娃的形象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观察练习:让学生观察图片,描述风娃娃的本领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风娃娃的来历、特点、本领和作用,以及风娃娃与人们的生活关系。
七、作业设计1. 请用语言描述一下你对风娃娃的印象。
答案:风娃娃是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它有翅膀,能飞,有风吹过的时候,它会跳起舞蹈,给人们带来快乐。
2. 请观察一下你身边的风,用语言描述一下风的特点和作用。
答案:风是无形的,我们看不到它,但它能让我们感到凉爽,能吹动树叶,能让风筝飞上天。
风的作用很大,它可以帮助我们散热,可以让植物生长,还可以带动机器工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对风娃娃的理解更深入了,他们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也能够用语言描述风娃娃的形象和特点。
【大单元】24《风娃娃》第2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风娃娃》教学设计(第2课时)学习目标定位课标分析【第一学段目标】【识字与写字】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 学习独立识字。
【阅读与鉴赏】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3. 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表达与交流】1. 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有表达交流的自信心。
2. 与他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3.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梳理与探究】1. 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
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
2. 观察大自然,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积累活动体验。
结合语文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
教材分析【文本位置和结构】《风娃娃》是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的最后一篇课文,也是本册书的最后一篇课文。
它以小朋友喜爱的童话故事的形式出现,浅显易懂,趣味盎然。
通过风娃娃既乖又“傻"的可爱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们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使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学习内容分析】文中,风娃娃“转动风车"吹动大船”“吹跑风筝"这三件事是详写,都是按照风娃娃来到哪里、看到什么、怎么做、结果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吹跑衣服”“折断小树"是略写,其后的省略号点明风娃娃可能还帮了其他的倒忙,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风娃娃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第24课《风娃娃》。
本课主要围绕风娃娃的故事展开,通过描述风娃娃为人们带来快乐、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风的神奇。
本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深入理解风娃娃的形象和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读写。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风娃娃的优秀品质。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理解风娃娃的优秀品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a. 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风娃娃》的故事,风娃娃为人们带来了哪些快乐呢?2. 新课内容学习a. 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风娃娃是如何帮助人们的。
b.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风娃娃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实践情景引入a. 教师创设一个实践情景,如:同学们,如果你们遇到了困难,你们希望风娃娃怎么帮助你们呢?b. 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小组讨论。
4. 例题讲解a. 教师出示例题: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描述风娃娃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过程。
b.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解并点评。
5. 随堂练习a.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b. 教师批改并反馈。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第二自然段:风娃娃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展示优秀品质。
2. 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描述风娃娃帮助你的情景。
答案示例:因为今天我很热,所以风娃娃轻轻地吹过,让我感到凉爽。
2. 拓展作业:以“我学会了关爱他人”为主题,写一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