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测工艺题与综合题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117
工艺题:有一压力管道环向对接焊接接头,尺寸为φ133 mm(外径)×5 mm与φ159 mm(外径)×7mm变径连接,材料为20钢,焊缝宽度10 mm,其结构如图1所示。
要求按NB/T 47013.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编制超声检测操作指导书,验收级别为Ⅱ级。
现有仪器、探头、试块、耦合剂:(1)超声波检测仪:HS620。
(2)探头:5P9×9K2.5前沿11 mm、5P6×6K2.5前沿5 mm、5P6×6K3前沿6 mm、 5P6×6K2.7前沿7 mm。
(3)对比试块:GS-1、GS-2、GS-3、GS-4。
(4)耦合剂:化学浆糊、机油、水。
工艺关键点分析:由于管道接头靠大径端只有10 mm直边,无法对焊接接头两侧进行检测,因此只能在直管段单侧进行检测,依据NB/T 47013.3-2015标准中6.4.4.1条规定:“一般要求从对接焊接接头两侧进行检测,确因条件限制只能从焊接接头一侧检测时,应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K值探头进行检测。
”故需采用两种K值探头进行检测。
探头的选择:考虑到被检管道的曲率半径较小,为获得较好的声耦合,宜选用小尺寸探头,又因管壁较薄,为能扫查到整个断面宜选用短前沿探头(K≥(5+5)/5)=2,按标准表31应从题目给出的探头中选用5P6×6K2.5前沿5 mm和5P6×6K3前沿6 mm的两个探头。
对比试块的确定:按NB/T 47013.3-2015标准表30应选GS-4对比试块,GS -4对比试块适用于管外径范围110~159mm 。
(教材选GS-3试块是不对的)。
灵敏度确定:管壁厚度小于8mm,距离波幅曲线灵敏度按标准表32第一行确定。
超声检测操作指导书编号:GD-UT2015001令号--试件名称管件连接件规格(mm)φ133 mm(外径)/φ159 mm(外径)厚度(mm)5mm/7mm 材质 20 检测时机打磨后执行标准 NB/T47013.3-2015 合格级别Ⅱ级仪器型号 HS620 表面状态打磨露出金属光泽藕合剂化学浆糊表面补偿3dB探头序号ⅠⅡ探头型号 5P6×6K2.5 前沿5mm 5P6×6K3前沿6mm 试块 GS-4 GS-4灵敏度调节说明用GS-4试块制作距离-波幅曲线用GS-4试块制作距离-波幅曲线扫查灵敏度φ2×20-24dB φ2×20-24dB 评定线φ2×20-24dB φ2×20-24dB 定量线φ2×20-18dB φ2×20-18dB 判废线φ2×20-12dB φ2×20-12dB 扫查示意图:编制(资格) XXX(UT-Ⅱ)审核(资格)XXX(UT-Ⅲ)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一、判断题第一单元(物理基础)1、波动过程中能量传播是靠相邻两质点的相互碰撞来完成的。
(F)2、波只能在弹性介质中产生和传播。
(F)3、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动频率等于振动频率。
(O)4、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长等于振幅.。
(F)5、传声介质的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小,声速就越高。
(O)6、物体作谐振动时,在平衡位置的势能为零。
(O)7、一般固体介质中的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F)8、由端角反射率试验结果推断,使用K≥1.5的探头探测单面焊焊缝根部未焊透缺陷,灵敏度较低,可能造成漏检。
(O)9、超声波扩散衰减的大小与介质无关。
(O)10、超声波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F)11、介质能传播横波和表面波的必要条件是介质具有切变弹性模量。
(O)12、频率相同的纵波,在水中的波长大于在钢中的波长。
(F)13、既然水波能在水面传播,那么超声表面波也能在液体表面传播。
(F)14、因为超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即为质点的振动速度。
(F)15、如材质相同,细钢棒(直径<λ)与钢锻件中的声速相同。
(F)16、在同种固体材料中,纵、横波声速之比为常数。
(O)17、不同的固体介质,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大,则声速越大。
(F)18、表面波在介质表面作椭圆振动,椭圆的长轴平行于波的传播方向。
(F)19、波的叠加原理说明,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并相遇时,都可以合成一个波继续传播。
(F)20、在超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通过的超声能量叫声强。
(F)21、超声波的能量远大于声波的能量,1MHz的超声波的能量相当于1KHz声波能量的100万倍。
(O)22、声压差2倍,则两信号的分贝差为6dB(分贝)。
(F)23、材料的声阻抗越大,超声波传播时衰减越大。
(F)24、平面波垂直入射到界面上,入射声压等于透射声压和反射声压之和。
(F)25、平面波垂直入射到界面上,入射能量等于透射能量和反射能量之和。
2015年UT3级开卷(部分)工艺分析题综合题一:筒体环缝焊接前,需先把坡口边缘的复合层去除,然后焊接,焊后进行无损检测,合格后再进行补堆焊。
筒体由复合钢板(堆焊层)做的,规格:基板80mm+复合层4mm。
(1)按《TSG R0004-2009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JB/T4730.3-2005,写出UT 应采用的检测技术级别和合格级别,确定检测用探头和试块,并画出扫查示意图。
有以下探头2.5Pφ20,2.5Pφ25, 2.5FG4, 2.5FG40,说明所选探头,试块方法和如何调节灵敏度。
复合板:100%UT复合合缝:100%UT+20%RT,B-II级合格。
对复合钢板的UT,采用2.5PFG4探头,从堆焊层侧检测,采用T3b试块。
(2)对该复合板能否按JB/T4730.3-2005 附录F 规定的方法测定声能传输损耗差?如果可以,应如何操作?如果不可以,请说明理由并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不可以,因为附录F规定的方法是基于同材质进行测定的,而复合板是两种不同声速的材质,在复合界面处声波会产生畸变。
(3)如果检测采用CSK-IIA 试块,请确定其最小所需尺寸,并叙述DAC 曲线的制作方法。
尺寸至少是60X80X200mm,以1/4T和2/1T孔制作DAC曲线,判废线、定量线、评定线分别是:(4)卷成筒体焊接时复合层切开成48°的一个斜面倒角来方便基板的焊接,用k2探头检测时,发现有回波,说明产生原因,该回波应该在示波屏的什么深度位置显示。
复合层异质界面产生的回波,入射到熔合面发生反射、折射和波形转换的假信号,在采用深度2:1定位,约在40mm处显示。
由于粗晶结构对超声波的衰减很大,林状回波的出现也会降低信噪比,当超声波穿过异种金属焊缝界面时所产生的折射会使超声传播路径发生畸变,焊缝的粗大晶粒和各向异性也会使超声传播路径发生畸变,这些因素都会给超声检测和缺陷定位造成困难。
(5)从理论上分析说明该回波的波形有哪些特征。
超声检测工艺题解析1. 概述超声检测技术是将高频声波引入被测物体中,根据声波在物体内的传播情况及反射回来的幅度、时间等特性,来识别物体的缺陷、损伤等信息。
它具有非接触、高灵敏度、高精度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医疗卫生等领域。
超声检测工艺是指超声检测应用时所需要遵循的各种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
本文将以超声检测工艺为主线,介绍超声检测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2. 各种超声检测工艺的特点超声检测技术在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要求选择不同的工艺。
下面我们将介绍常见的几种超声检测工艺的特点。
2.1 传统脉冲回波超声检测传统脉冲回波超声检测是一种最常见的超声检测工艺。
其特点是信号穿透能力强、探伤深度大、检测精度高。
但其缺点是不能检测技术现象,不能快速连续地对被测物体进行检测。
2.2 相控阵超声检测相控阵超声检测是一种高级超声检测技术。
它利用电子束控制多个超声探头发射并聚焦的声波束,可以快速地对被测物体进行扫描。
相控阵超声检测可以实现非接触、连续的快速检测,其缺点是仪器成本昂贵、对操作人员要求高。
2.3 直线阵列超声检测直线阵列超声检测是一种最新的超声检测技术。
它利用多个超声探头排列成一条直线或呈某种形状进行检测。
相对于传统脉冲回波超声检测,它能够提高探测效率和精度,但对于特殊形状的被测物体可能不能达到最佳检测效果。
3. 超声检测工艺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在超声检测中,常见的问题有误检、漏检、分辨率低等,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并提供解决方法。
3.1 误检误检是指超声检测结果中出现错误的判断,即将没有缺陷的物体误判为有缺陷。
这种问题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生产效率下降等问题。
解决方法:•按照检测标准进行操作。
在进行超声检测时,按照国家、行业或厂内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综合考虑物体材质、缺陷类型、检测仪器等因素,进行检测判断。
•提高操作人员技能水平。
操作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严格按照检测工艺要求进行操作,提高检测准确率。
超声专业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超声波的频率一般在以下哪个范围内?A. 1 Hz - 10 HzB. 10 Hz - 100 HzC. 100 Hz - 1 kHzD. 1 kHz - 10 kHz答案:D2. 超声波在生物组织中传播速度最高的是哪个器官?A. 心脏B. 肺部C. 肝脏D. 脑部答案:B3. 以下哪种超声模式可以用于观察动态图像?A. B模式B. M模式C. Doppler模式D. C模式答案:A4. 超声波被生物组织吸收的程度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频率B. 强度C. 波长D. 距离答案:D5. 超声图像上的回声强度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反射界面的形态B. 反射界面的厚度C. 反射介质的密度D. 反射介质的温度答案:C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解释超声成像中的A、B、M三种模式分别是什么?它们有何特点?A模式:用于观察一个固定点的回声信号幅度,并根据信号强度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峰值。
它适用于观察体内深部器官的结构。
B模式:用于观察体内结构的二维图像。
它通过超声波在人体内的传播路径,通过不同反射界面的回声成像,在屏幕上形成像素点,从而显示出组织器官的形态。
M模式:用于观察器官或血流的运动状态。
它通过连续的B模式图像的时间序列,将各帧图像的相同位置按时间顺序排列在屏幕上,形成一个连续图像,可以观察到运动的状态。
2. 请简要描述超声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超声探测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声能,并将声能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
它由压电晶体和接收器组成。
当压电晶体被外部电压激励时,会产生高频振动,即超声波。
当超声波被物体反射或散射后,又会回到压电晶体上,使其再次振动,产生电信号。
通过测量这些电信号的振幅和时间,可以得到物体的内部结构信息。
3. 超声在医学诊断中有哪些常见应用?超声在医学诊断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观察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形态,如心脏、肝脏、肾脏等。
2) 检测妊娠并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
密考号:封姓名:线UT-Ⅰ级人员专业理论初试试卷成绩:—————————一、是非题(在括号内,正确的画О,错误的画×。
每题1分,共40分)1、在同一固体材料中,传播纵、横波时声阻抗不一样。
( O )2、介质的声阻抗愈大,引起的超声波的衰减愈严重。
(×)3、探伤采用低频是为了改善声束指向性,提高探伤灵敏度。
(×)4、《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适用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射线(RT)、超声波(UT)、磁粉(MT)、渗透(PT)、电磁(ET)、声发射(AE)、热像/红外(TIR)。
(O )5、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测厚仪是共振式测厚仪。
(×)6、、回火的目的是:降低钢材的脆性,消除内应力,稳定工作尺寸和获得所要求的机械性能。
(×)7、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要求,无损检测人员申请初试的年龄为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
(×)8、由于超声近场区存在一系列的声压极大值和极小值,声压会起伏变化,所以在近场区探伤不能发现缺陷。
(×)9、钢板探伤时,通常只根据缺陷波情况判定缺陷。
(×)10、超声波的频率取决于晶片振动的频率。
( O )11、双晶探头只能用于纵波检测。
(×)12、锻件探伤时,如果与探测面平行的底面较粗糙时,利用底波调节的灵敏度一般会偏高。
(×)13、焊缝探伤中,采用环绕扫查,可以推断缺陷的形状。
( O )14、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并相遇时,都可以合成一个波继续传播。
(×)15、超声波倾斜入射到异质介面时,同种波形的反射角等于折射角。
(×)16、焊缝探伤所用斜探头,当楔块底面前部磨损较大时,其K值将变大。
( O )17、超声场近场区声压起伏变化是由于波的衍射引起的。
(×)18、《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规定,报考I、II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资格的人员,如无特殊情况,应当参加其聘用单位所在地组织的考核。
超声波工艺1四、工艺题:(20分)1、请按JB/T4730.3-2005及有关标准要求,审查超声波检测工艺卡中带括号的部分。
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画“O”,认为错误或不足的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答案。
工艺卡编号:UT-2005-112、检测时,在Z1焊缝中处发现1#长12mm和2#长14mm两个缺陷,缺陷在一条直线上(如下图)深度10mm,缺陷间距为10mm,根据JB/T4730.3-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该焊缝应评为几级?(III)四、填写工艺卡(20分)有一在制承压设备—贮气罐,规格:Φ2600×16×9000mm,材质:16MnR,对接焊接接头采用双面自动焊,焊缝宽度均为25mm, 焊接接头要求进行超声波检测,检测标准JB/T4730.3-2005,检测比例 20%,合格级别Ⅱ级。
产品编号为05-30。
填写以下工艺卡超声波检测工艺卡三、工艺题(共20分)1. 请按JB/T4730(2005)及有关标准要求,审查超声波检测工艺卡中带括号的部分。
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画“O”,认为错误或不足的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答案。
(16分)工艺卡编号:UT-2005-122. 检测时,在Z1焊缝中处发现1#长12mm和2#长20mm两个缺陷,缺陷在一条直线上(如下图)深度20mm,缺陷间距为10mm,根据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该焊缝应评为几级?(II)一、工艺题(共20分。
)1、以下是某锅炉制造厂的锅筒焊缝超声波检验报告,请指出报告填写中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答案。
无损检测报告(焊缝)超声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编号: UT2004-0012、厚度为12mm的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中,存在一条长度为10mm,位于Ⅱ区的条状缺陷,根据JB4730-94标准,用超声波探伤,该缺陷应评为几级?2、某容器制造公司一台卧式容器,规格为Ф4600×12200×40㎜,筒体上有一插入式接管,焊缝为全焊透形式,规格为Ф600×34㎜。
一、综合题:(50分)某在制LF48型聚氯乙烯(PVC)糊树脂聚合釜示意图如图1所示(剖面图)。
其产品编号为0420,规格为φ2680×7524×(16+3),基层母材壁厚为16mm,复合层壁厚为3mm,基层母材材质为Q345R,复合层/堆焊层材质为0Cr17Ni12Mo2(旧牌号316),设计图样规定要求进行100%检测。
该在制聚合釜检测前内表面存在少量油污及固体污物,现场环境温度约为5℃。
图 1 在制聚合釜示现有检验检测设备材料如下:1)检验设备:水源,电源,喷砂装置,振动光筛,超声波清洗器,蒸气除油装置,碱洗槽,渗透液涂、刷、喷装置,干燥箱,喷粉柜,便携式渗透检测设备,固定式渗透检测设备,黑光灯,白光灯等。
2)检测用材料:渗透液:ZB-2、ZY11、ZY21、ZY22、ZY31D、ZY41D、SY-B、HY21D、HY31、HY41D、985P12.985P14、QC-RS、DPT-5渗透液、HD渗透液、SM-3渗透液等;去除剂:ZR-10B、9PR12、QY31、QC-BX、DPT-5清洗剂、HD清洗剂、SM-3清洗剂、水等;显像剂:9D4A、9D15、9D75、ZP-4B、ZP-9F、QC-XS、DG-1、DG-2、DPT-5显像剂、HD显像剂、SM-3显像剂等;预、后处理剂:三氯乙烯、丙酮、汽油、煤油、乙醇、碱洗液、酸洗液、水等。
3)试块:A型、B型、C型等;4)黑光辐照度计、白光照度计、荧光亮度计等;5)辅助器材:不锈钢钢丝刷、压缩机、温度计、角向磨光机、干净不脱毛棉布等。
针对该在制聚合釜具体状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应在何时对该设备实施无损检测?(6分)答:(1)应当经过形状、尺寸及外观检查,合格后再进行无损检测;(3分)(2)拼焊封头应当在成形后进行无损检测,如果在成形前已经进行无损检测,则成形后还应当对圆弧过渡区到直边段再进行无损检测;(3分)(3)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当至少在焊接完成24小时后进行无损检测,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当在热处理后增加一次无损检测。
考核号:姓名:密封线2007年度特种设备无损检测UT专业Ⅲ级人员应用知识试卷(开卷)成绩:参考答案2007年6月20日北京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一、是非题(在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每题2分,共30分)1、根据JB/T4730.3-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规定,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时,反射波幅位于评定线以下的缺陷无须评定。
(○)2、JB/T4730.3-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规定:复合板的超声检测时,应评定基板、复合层以及基板与复合层结合面的质量。
(×)3、根据JB/T4730.3-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规定,T型焊接接头超声检测,当采用斜探头探测时,距离一波幅曲线灵敏度应以翼板厚度确定。
(×)4、根据JB/T4730.3-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规定,钢制承压设备管子和压力管道环向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时,如果缺陷反射波出现多个高点,且位于II 区或II区以上,用定量线绝对灵敏度法测长。
(○)5、根据JB/T4730.3-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规定,采用6dB法测定缺陷自身高度时,原则上应采用一次波检测,检测灵敏度可根据需要确定,但应使噪声回波高度不超过荧光屏满刻度的20%。
(○)6、对所有不锈钢堆焊层,超声波检测既可选择从堆焊层侧进行,也可从母材侧进行。
(×)7、根据JB/T4730.3-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规定,试块厚度应与被检工件的厚度相对应,如果涉及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厚度部件焊接接头进行检测时,试块的厚度应由其最大厚度来确定。
(○)8、JB/T4730.3-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规定: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板材超声检测时,基准灵敏度用待检板材完好部位的第一次底波来调整。
(○)9、根据JB/T4730.3-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规定,钢制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时,如果距离--波幅曲线绘制在荧光屏上,则在检测范围内不低于荧光屏满刻度的40%。
初、中级无损检测技术资格人员-超声检测考题汇编工艺规范问答与计算:1.在进行某试件的无损检测前,一般都应编制检验规程,试列举在规程中所应包含的内容2.用2.5P 20K1.5(2.5MHz,Φ20mm,tgβ=1.5)斜探头,检验T=100mm钢板对接焊缝,扫描按深度1:1调节,探伤灵敏度为φ3x40-14dB,探伤中发现一缺陷,深40mm,波高25dB,按GB11345-89标准B级,此缺陷如何评定?(楔中等效横波声程取为10mm)。
解:设x1,x2分别为孔深d1=100mm,d2=40mm时的声程:已知K=1.5,L=10mmx1=d1(K2+1)1/2+L=100x1.8+10=190(mm),x2=d2(K2+1)1/2+L=40x1.8+10=82(mm)两孔反射波高dB差△=30lg(x1/x2)=30lg(190/82)=11dB,∴ d2=40mm,φ3x40孔的波高为:[H2]=[H1]+△=14+11=25dB,判废线灵敏度为φ3-2dB,即23dB,缺陷波高25dB,表明缺陷波高已位于距离波幅曲线的III区,按GB11345-89标准的规定,应评定为IV 级。
3.用2.5 P20K1.5(2.5MHz,Φ20mm,tgβ=1.5)斜探头,检验板厚T=100mm钢板对接焊缝,扫描按深度1:1调节,探伤灵敏度为φ3-16dB,探伤中发现一缺陷,深40mm,波高20dB,指示长度35mm,按GB11345-89标准B级,此缺陷如何评定?(楔中等效横波声程取为10mm)。
解:参见2题:d1=100mm,x1=190mm;d2=40mm,x2=82mm, 不同声程φ3横孔反射波高dB差为:△=30lg(x1/x2)=30lg(190/82)=11dB,∴ d2=40mm时,φ3横孔波高为:[H2]=[H1]+△=16+11=27dB 缺陷波高20dB,即为φ3-7dB,表明波高位于距离—波幅曲线II区,指示长度△L=35mm,30mm <△L<50mm,按GB11345标准应评定为II级4.按JB3144—82标准检验锅炉大口径管座角焊缝,接管为φ540x80mm,焊缝宽为35mm,采用2.5P14Z(2.5MHz,Φ14mm)直探头在接管内壁作垂直探伤。
铁路职业技能鉴定钢轨探伤工(高级工2)理论试卷(范卷)(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³”)301.超声波之所以能够探伤是因为其与可闻声波相比声速较快。
(³)302.就轮探头整体而言大型钢轨探伤车可以认为是作接触法探伤。
(√)303.CTS—1000大型钢轨探伤车采用风冷式发动机作为动力系统。
(³)304.非门电路即输入与输出相位相反。
(√)305.当输入全为1时,输出为0,此为或非关系。
(³)306.场效应管是电压放大器件。
(√)307.使用砂轮机时应注意使磨屑向上方飞离砂轮。
(³)308.钳工的主要工作是对产品进行零件加工和装配。
(√)309.锉削时,应始终使锉刀保持水平位置,并使锉削速度控制在每分钟40次左右。
(√)310.计算机高级语言的运行速度比汇编语言快。
(√)311.计算机中的主存储器指的就是硬盘。
(³)312.使用计算机时,一定离不开操作系统。
(√)313.接触焊与气压焊的不同主要在于加热方式不同。
(√)314.不同的铝热焊接工艺其对接焊缝的宽度要求相同。
(³)315.接触焊、现场气压焊、铝热焊都属锻造工艺。
(³)316.材料的弹性极限是指对材料施加应力并在释放应力后不导致塑性变形的最大单位应力。
(√)317.钢轨的几何形状是根据应力的分布特点设计的。
(√)318.在拉力情况下,纵向缺陷的危害最大。
(³)319.因为车轮在钢轨接头处的冲击力比其它部位大,所以钢轨接头是铁路线路最薄弱的环节。
(√)320.钢轨的疲劳缺陷一定产生在钢轨头部。
(³)321.钢轨的主要作用是支持并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直接承受来自车轮的荷载和冲击,并将其传播于轨枕与扣件。
(√)322.使用万用表时,为测量准确,必须先进行调零。
(√)323.用万用表进行电压或电流测量时,可将表棒直接跨接在被测电路两端。
UT Ⅱ级开卷考试内容试题类型:是非题、选择题和操作指导书。
试题内容: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规知识;2.特种设备制造及检验的规程、规则、技术标准中有关无损检测的各项规定;3.对NB/T 47013标准中UT内容的理解与应用;4.针对具体承压设备试件编检测制操作指导书。
关于操作指导书NB/T47013.1通用要求规定:7.2.3操作指导书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a) 操作指导书编号;b) 依据的工艺规程及其版本号;c) 检测技术要求:执行标准、检测时机、检测比例、合格级别和检测前的表面准备;d) 检测对象:承压设备类别,检测对象的名称、编号、规格尺寸、材质和热处理状态、检测部位(包括检测范围);e) 检测设备和器材:名称和规格型号,工作性能检查的项目、时机和性能指标;f) 检测工艺参数;g) 检测程序;h) 检测示意图;i) 数据记录的规定;j) 编制者(级别)和审核者(级别);k) 编制日期。
NB/T 47013.3 超声检测规定:4.3.3应根据工艺规程的内容以及被检工件的检测要求编制操作指导书。
其内容除满足NB/T 47013.1的要求外,至少还应包括:a) 检测技术要求:检测技术(直探头检测、斜探头检测、直接接触法、液浸法等)和检测波形等;b) 检测对象:承压设备类别,检测对象的名称、规格、材质和热处理状态、检测部位等;c) 检测设备器材:仪器型号、探头规格、耦合剂、试块种类,仪器和探头性能检测的项目、时机和性能指标等;d) 检测工艺相关技术参数:扫査方向及扫查范围、缺陷定贵方法、检测记录和评定要求、检测示意图等。
表1 超声检测工艺规程涉及的相关因素设计操作指导书应包含的内容:1.工件介绍;2.仪器及器材;3.技术要求;4.扫描线调节及说明;5.灵敏度校准及说明;6.扫查方式及说明;7.缺陷记录;8.不允许缺陷的规定;9.扫查示意图;10.编制及审核。
例1:现场安装1000m3球罐,材质16MnR,主要技术参数是:容器类别:三类;设计压力:1.8MPa;设计温度:50℃;钢板规格:4900×1800×42mm;要求:钢板纵波和横波超声探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