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ice办公软件基础操作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1.09 MB
- 文档页数:126
Office 基本操作第一章:基础知识1、美国徽软公司开发的办公集成软件Word 文字处理Excel 电子表格2、Word的启动与退出(1)启动:方法一、双击桌面Word图标方法二、开始/ 程序方法三、选择Word图标,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打开;(2)、退出方法一、Alt+F4方法二、双击系统图标;方法三、单击关闭按钮;3、Word xp 视窗(1)、标题栏作用:显示系统图标,文件名称等;操作:双击实现“最大化”与“还原”间切换,拖动实现窗口移动;?(2)、菜单栏?作用:包含应用程序所有功能;?操作:1、打开菜单项?方法一、鼠标单击方法二、Alt+ 对应字母?2、自定义菜单项?方法:选择工具/ 自定义,出现对话框选择“命令”选项下的内置菜单,用鼠标拖拉菜单,即可添加/ 删除菜单;?3、工具栏?操作:1、拖动实现位置移动(可移动到作何位置)? 2 、显示隐藏工具栏?方法一:“视图”/ 工具栏单击勾选相应项目;?方法二:右击菜单栏/ 工具栏空白处?4、标尺栏?作用:段落缩进、边距调整、表格行/ 宽高等调整;?垂直水平?操作:1、度量单位的改变? 工具/ 选项/ 常规? 2 、显示/ 隐藏?方法一:视图/ 标尺?5、工作区:用户编辑文档的地方;?6、状态栏:显示当前操作状态,插入点位置信息等;?7、任务窗格:及时提供操作需要的命令等,也可自得选择任务窗格内容;?操作:1、显示和隐藏;? 选择“视图”菜单,在弹出的菜单勾选任务窗格则显示,反之隐藏;? 2 、切换窗格内容;?点击任务窗格中的三角形,可弹出菜单,选择相应内容;?8、文档的操作?a、新建?方法一:文件/ 新建?方法二:Ctrl+N?方法三:点击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b、打开?方法一、文件/ 打开或Ctrl+O 键?方法二、点击工具栏上打开按钮;?在打开对话框中,指定文件所在文件夹,指定文件名;?指定打开形式,单击打开右边的向下三角形按钮,以只读方式打开,只能对文档进行查看,不能进行更改;以副本方式打开,在包含源文件的文件夹中创建文件的一个新副本;?C、保存?普通保存?方法一:文件/ 保存或Ctrl+S?方法二:点击工具栏上保存按钮;?在保存对话框中,设定保存位置,指定文件名,指定保存类型;?注:以上保存执行首次后,现保存,对话框不现出现,如需另存或查看保存情况,须执行“文件”/ “另存为”?自动保存?为了防止意外的死机或断电造成数据丢失,让计算机每隔一段时间自动执行保存命令;?方法:工具/ 选项/ 保存选项卡?勾选设置自动保存时间间隔多少分钟;?安全性?功能:设置打开权限密码:无密码则无法打开文档;?设置修改权限密码:无密码将无法将修改文档保存在硬盘中;?设置方法:1、工具/ 选项/ 安全性? 2 、在保存文件对话框中,单击“工具”/ 安全选项?9、文档常用编辑?(1)、选中?方法:鼠标?任意区域拖动?句:Ctrl+ 单击任意位置?行:行前单击?段:行前双击?整篇:任意行前三击/Ctrl+ 任意行前单击?Ctrl+A 全选?(2)、删除?方法:a、选中? b 、Del/ 退格?注:如欲删除已输入新文本内容,可直接选中,删除内容后输入,因为“工具”/ “选项”/ “编辑”选项卡中,键入内容替换所选内容,处于自动选取状态;?C、移动?方法:1、拖动? 2 、剪贴板:剪切、定位、粘贴d 、复制方法一:Ctrl+ 鼠标拖动方法二:剪切板:复制、定位、粘贴10、文本及特殊符号的输入文本默认方向:水平:由左而右两端对齐垂直:由上而下靠上对齐段落“按Enter 产生手动换行(不产生新段落)Shift+EnterShift+4: 中文状态下显示人民币符号;Shift+6: 中文状态下显示省略号;“”:中文状态下显示顿号;“< > ”:中文状态下显示书名号;即点即输:工具/ 选项/ 编辑下选中即点即输(只有在页面视图web版式中有效)?特殊符号方法“插入/ 符号” ?插入公式方法:插入/ 对象/microsoft 公式3.0?第二章:字符格式化?一、字符格式化的三种方法?方法一、菜单?选中文字内容,点击“格式”/ “字体”弹出对话框;?字体选项卡中西字体(默认宋体五号字)?字型:加粗、倾斜、加粗倾斜;?字号:磅值表示法;着重号:对应字符加下点;?方法二、工具栏按钮;?方法三、快捷键的使用;?加粗Ctrl+B 倾斜Ctrl+I 下划线Ctrl+U?上标Shift+Ctrl+= 下标Ctrl+= 撤消Ctrl+z?二、字符大小写?方法:选中字符格式/ 更改大小写;?小写:选中字符都以小写显示;?词首字母大写: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三、中文版式格式/ 中文版式;?1、拼音指南 2 、带圈字符 3 、纵横混排 4 、双行合一 5 、合并字符;?四、查找与替换;?查找:用于查找文档中指定字符或指定格式的字符;?替换:用于以指定字符替换文档中符合条件的字符,或以指定格式替换文档中符合特定条件的字符的格式;?方法:查找?编辑/ 查找(Ctrl+F)?指定查找字符查找?指定查找字符格式:单击高级/ 格式?查找下一处符合条件的字符:查找下一处;?指定查找范围:单击高级/ 全部/ 向上/ 向下;?替换(Ctrl+H)?编辑/ 替换指定替换对象?指定替换结果字符;?指定替换结果字符的格式:单击高级/ 格式;?五、字符格式的查看和复制?1、查看?格式/ 显示格式?2、复制?方法:格式刷?双击格式刷:多次复制,按ESC键退出格式刷状态;?单击格式刷:单击复制后光标自动恢复原状;? 第三节:段落格式化?一、段落格式化?1、缩进:段落各行与页左、右边距之间的距离;?方法一:标尺?首行缩进:光标所在或选中各段的首行缩进控制;?悬挂缩进:光标所在或选中各段的首得之外各行缩进;?左缩进:光标所在或选中各段的所在行左端缩进;?右缩进:光标所在或选中各段的所有行右端缩进;?方法二:对话框?格式/ 段落/ 缩进与间距?左缩进?右缩进?特殊格式:首行缩进悬挂缩进?方法三:工具栏按钮?视图/ 工具栏/ 格式?点击增加缩进量:减少缩进量按钮?间距?段间距格式/ 段落/ 缩进与间距?段前距段后距?行距?格式/ 段落/ 缩进与间距单倍1.5 倍 2 倍最小值固定值?固定值与最小值的区别?行距指定为一定宽度的最小值时,当行中学符增大时,行距随之变化,而设为固定值时,行距值永远不因行中字符的变化而调整;?3、对齐方式?(1)、对齐方式的类型?左对齐:段落中各行沿页面左边距处向右分布;?两端对齐:段落中各行两端与页面左右距对齐;?居中:段落中各行沿页面边距中点线对齐;?右对齐:段落中各行从页面右边距处向左分布;?(2)、设置?方法一、工具栏按钮,点击对应按钮;?方法二、快捷键Ctrl+L 左对齐Ctrl+E 居中Ctrl+J 两端对齐Ctrl+R 右对齐Ctrl+Shift+D 分散对齐方法三、对话框格式/ 段落/ 缩进与间距/ 对齐方式二、项目符号和编号(1)、自动项目符号使用方法一、* 空格/ 输入文字(退格消除或再击回车)?方法二、格式/ 项目符号和编号?方法三、点击工具栏中的对应按钮;?(2)、自动编号使用?方法、“1、文字”回车或 1. 文字?注:以上两项功能的前提为:工具/ 自动更正选项/ 键入时自动?勾选自动项目符号;?勾选自动编号列表;?(3)、编号的自定义?格式/ 项目符号和编号/ 编号?选择已有编号类型或单击自定义?设置符号/ 编号类型?设置位置文字位置设置?确定?三、首字下沉?作用:使选中段落中首字放大并下沉或悬挂段前;?操作:选中段落或光标定位于段中?格式/首字下沉?设置下沉类型:下沉或悬挂?下沉行数设置下沉字符字体设置注:大纲视图不可以设首字下沉;?四、边框和底纹?1、边框?方法一、对话框?(1)、选中段落?(2)、格式/边框和底纹?(3)、对话框?边框类型设置框线线型设置框线粗细设置框线类型:上、下、左右?应用范围:段落、文字?方法二、工具栏按钮(视图/工具栏/表格和边框)?(1)、选中段落?(2)、在工具栏选择线型?(3)、设置线条粗细?(4)、在工具栏上选择线条颜色;?(5)、在工具栏上选择外框线;?2、底纹?方法一、对话框?选中段落?格式/边框和底纹/底纹?选择底纹色及灰度?应用范围:段落文字?方法二、工具栏按钮?选中文字对象单击底纹颜色按钮(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五、分栏?1、分栏方法?选中栏段落或节?格式/分栏?设置分栏数目?设置栏宽与栏间距?栏宽相等,若不选中,可分别设置各栏分隔线,选中则栏间出现一竖线;?2、平衡栏高度?方法一、强制截栏?定位于截断处?插入/分隔符/分栏符?方法二、在文档最后插入空段落符号选取该符号之处的文档,执行分栏命令?第四讲图文混排?一、文本框?1、文本框的创建?(1)、方法一:插入/文本框/横排/竖排?方法二: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横排/竖排按钮;?(2)、单击文档区,或在文档区拖拉绘制;?(3)、输入文字?2、文本框的编辑?(1)、大小?方法一:拖动八个控制点?(2)、位置?方法一、拖动文本框?(3)、形状:选中文本框(单击框线)?点击绘图按钮/改变自选图形/选择新的形状;?(4)、填充及线条色?方法一、点击填充颜色按钮(绘图/工具栏中)?点击线条颜色按钮?方法二、“文本框格式”对话框?3、文本框格式对话框?选中文本框?格式/文本框?颜色与线条选项卡?填充:选择颜色及透明度;?线条:设置线条颜色、虚实、线型、粗细;?大小选项卡?尺寸和旋转:高、宽、精确设定及旋转角度;?缩放:按百分比对高、宽缩放不影响其中文字;?锁定纵横比:选中该项,上述缩放及尺寸将保持不变的高宽比例;?“版式”选项?环绕方式:五种基本环绕方式?嵌入型:文本框或图形以插入点处一个字符的位置出现,可用鼠标直接拖动但影响行高。